2016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大纲详解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其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物流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掌握物流系统、物流网络和物流成本的管理。
3. 熟悉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概念和策略。
4. 运用物流信息系统和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管理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1.3 物流管理的相关领域和概念2. 供应链管理2.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2 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2.3 供应链协调与风险管理3. 物流系统与网络3.1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2 物流网络的建模与优化3.3 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4. 运输与配送管理4.1 运输方式选择与评价4.2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4.3 运输成本控制与服务质量管理5. 仓储管理5.1 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2 仓库布局与操作规范5.3 仓储设备与信息管理技术6.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6.1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分类6.2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实践6.3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授课介绍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
2. 实践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管理问题,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与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思维碰撞和团队合作。
4. 实地考察与调研: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等,了解行业实践和最新发展动态。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个人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与物流管理相关的个人项目并撰写报告。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物流管理是现代商业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商品的流动,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物流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原理、技术和策略的全面了解,以应对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课程概述、目标、学习内容和评估方式,以确保学生获得全面而深入的物流管理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管理的关键理论和技术。
3. 熟悉物流管理的实践案例和最佳实践。
4. 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5.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主题:1.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物流管理的演变与趋势- 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常用术语和概念2. 物流战略规划- 物流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 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3. 运输与配送管理- 运输模式选择和运输计划制定- 运输流程与环节的管理- 配送中心的设计与运营管理4. 仓储与库存管理- 仓储设备与仓储布局设计- 库存管理与优化- 仓储安全和风险管理5.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战略与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采购决策与供应商管理-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逆向物流6.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与应用-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与预测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授课方式介绍物流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运用真实案例分析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物流管理实践中的挑战和机遇。
5. 课堂展示:要求学生进行物流管理项目的设计和展示。
五、评估方式1. 学生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的贡献等。
2. 作业和报告:学生撰写物流管理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论文。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物流管理》实训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实训教学大纲拟定:审定:拟定时间:——————————————————————一、实训教学目的和要求《物流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环境中掌握物流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中必学够用的教学理念。
要求学生必须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按时按量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要求指导老师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水平,能够及时地指导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每天严格对学生考勤。
二、实训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三、实训内容实训一物流管理的目标、范围【实训目的】1.了解物流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理解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3. 掌握物流管理的目标、范围。
4. 掌握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实训内容】1.参观物流企业,并判断其管理模式。
2.参观物流企业全面了解企业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实训要求】1.了解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2.掌握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考核要点】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物流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实训二运输方式的技术装备与设施【实训目的】1.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装备与设施的重要性。
2.了解运输的特征、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3. 掌握运输合理化实现的措施。
【实训内容】1.参观物流企业的运输设备及设施。
2.给予物流企业提供合理化措施的意见建议。
【实训要求】1.了解运输的特征、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2.掌握运输合理化实现的措施。
【考核要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装备与设施运输合理化实现的措施实训三仓储的作业流程及合理化措施【实训目的】1.了解储存的概念,储存规划的概念,合理化的概念。
2. 理解商品储存的功能。
3.掌握商品储存的分类方法。
4. 仓储的作业流程。
【实训内容】1.ABC分类法。
2.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3. 针对于特定仓库设定其具体的仓储作业流程。
【实训要求】1.掌握商品储存的分类方法。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旨在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原则和实际运作。
学生将了解物流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高效的物流管理实践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 了解物流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流程- 学习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方法- 探讨物流信息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三、课程大纲1. 第一部分: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定义和目标-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2. 第二部分:物流系统结构- 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运输管理与运作流程-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计划和协调3. 第三部分:物流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物流成本结构和影响因素-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物流效率提升的方法和工具4. 第四部分:物流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5. 第五部分: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供应链管理概念和原则- 物流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流管理对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影响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讨论和案例分析- 视频教学和实地考察- 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五、教材推荐- 《物流管理导论》,作者:XXX- 《现代物流管理》,作者:XXX- 《供应链管理实务》,作者:XXX六、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出勤、参与度):20%- 课堂作业和小组项目:30%- 期末闭卷考试:50%七、教学评价与咨询- 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网站查看课件和相关资料- 任课教师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2:00-4:00- 联系方式:XXX教学楼XXX室,电话:XXX以上为《物流管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请学生们按照大纲的要求认真学习和准备,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祝愿大家在本课程中取得成功!感谢您的阅读。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48,学分:3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物流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物流管理的发展前沿,熟悉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了解物流实务的相关环节及技术运用,从而培养和提高物流管理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 物流管理概论主要内容:了解物流基本理论及物流功能。
熟悉物流理论学说。
掌握中国物流发展概况。
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定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容。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课题和现代物流理念。
了解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重点难点: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 (二) 物流要素及其合理化管理主要内容:了解包装、保管、运输的概念。
熟悉各个物流要素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各物流要素的管理。
重点难点:物流要素的概念及组成。
(三) 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内容:了解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的概念。
熟悉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
掌握配送中心的作业活动和作业环节。
重点难点: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 (四) 物流信息管理主要内容:掌握物流信息的内涵及特点。
掌握物流信息工作的一般流程。
熟悉支撑物流信息管理的技术平台。
重点难点:物流信息系统的运用(五)库存管理主要内容:掌握库存的概念及功能。
了解库存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意义。
掌握库存管理的几种常用技法重点难点:库存管理的方法(六)物流成本管理主要内容: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导向型的任务成本分析体系。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ABC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实施方法重点难点:物流成本的构成(七)物流业务外包管理主要内容:了解物流业务进行外包理论。
把握选择业务外包需要考虑的问题。
掌握物流业务外包决策分析。
理解第三方物流的选择与评价分析。
了解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外包理论(八)电子商务下的现代物流主要内容:掌握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
掌握电子商务下物流运作的模式。
《物流管理基础》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学》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内容1、绪论2、物流系统3、物流活动及其合理化管理4、配送与配送中心5、物流服务6、物流信息系统7、库存管理8、供应链物流管理9、物流成本管理10、物流标准化11、物流管理组织12、物流业二、实践教学内容(一)案例分析1、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物流分析2、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物流分析3、沃尔玛公司的物流分析4、惠普公司的物流分析5、海尔公司的物流分析(二)模拟订货1、订单订货2、库存盘货3、在途库存计算4、安全库存计算5、订货量分析(三)物流预测1、预测要素2、要素分析3、预测公式4、预测实验三、学时分配《物流管理学》教学大纲说明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物流管理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和知识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员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发展,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组成,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对物流管理科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物流的基本功能以及如何对物流活动进行合理化管理,掌握有关物流系统、物流服务、物流信息系统、库存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标准化管理、物流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对上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物流管理知识的基础性课程,本课程的重点在于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与知识,通过对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介绍,使学生能够了解物流管理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物流管理的现代化理念,为物流管理的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后继课程有《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充分认识物流管理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全面了解物流管理在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中所起的作用,对物流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有明确的认识。
2、掌握物流管理的各种基本概念、理论知识、方法策略,熟悉物流管理的管理方法和步骤措施,了解物流管理的应用范畴。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0202217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学分:2课时:36开课学期:6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作为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对口)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为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框架,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熟悉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构建、物流作业管理等,了解企业采购物流、生产物流与销售物流的流程与组织方法,了解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并能运用相关物流管理软件。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了解该课程的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框架;理解该课程的国民经济中的物流,物流基础活动及优化,物流平台,物流系统,物流运行及服务,物流管理的具体内容。
掌握物流中的管理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增强学生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物流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一)第一章国民经济中的物流主要内容:物流的基础概念和定义;物流理论及观念;物流发展的历史与前瞻;物流与国民经济;物流产业。
教学要求:了解物流的基础概念,物流总体能力的构成,物流分类及重要物流形态。
物流的基本要素,了解物流若干新的观点,了解物流的历史考察。
理解物流创造价值,理解物流对其他经济活动的支持和创新,理解物流若干新的观点。
掌握供应链和网络环境下的物流发展,掌握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物流的基本要素。
重点、难点:重点在于物流的基础概念和定义,物流理论及观念。
难点在于物流发展的历史与前瞻,物流与国民经济,物流产业。
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物流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物流在现实活动中的运用,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二)第二章物流基础活动及优化主要内容: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教学要求:了解包装的材料技术。
物流管理学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教学时数:周学时3;总学时54 (其中实践学时9)学分:3先修课程:管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物流管理学》是工商管理类学科基础课,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因此学习方法上,一方面要重视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要重视实践环节。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通读指定教材的同时,还至少需要阅读翻译的教材一本(或国外原版教材),经常浏览我们所提供的物流网址及报纸期刊中的物流相关信息和文献,时时关注国内外物流管理的运作,了解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动态,并要求学生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
使用教材:(1)张余华主编《现代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英)艾伦.哈里森(Alan Harrison)等《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trategy),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3)网上实验使用手册;(4)自选光盘资料。
参考书目:(1)约翰.科伊尔,爱德华.巴蒂,小约翰.兰利著.文武,陈志杰,张彦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美)唐纳德.鲍尔索克斯,戴维.克劳斯著,林国龙等译.物流管理:供应链一体化过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美)唐纳德.鲍尔索克斯,戴维.克劳斯等著,李习文等译.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美)罗纳德.H.巴罗著.王晓东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黄中鼎编.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6)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7)(德)汉斯.克里斯蒂安.波弗尔.物流前沿:实践.创新.前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张余华.欧盟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授课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供应链管理概念、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原理、目标及特点,物流基本功能,企业物流活动的构成,第三方物流特点,国际物流的概念、业务流程,物流战略规划,物流成本管理的构成,绿色物流特征、构成。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技能课,主要讲授了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与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包装、配送管理与流通加工、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等内容。
本门课程的开设,能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营销理论之余,拓宽知识面,了解物流业的发展情况。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视频观看相结合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1)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了解物流发展的最新动态,通晓物流活动各环节基本运作规律,基本物流活动的主要内容,学习并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物流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
使学生结合一系列相关课程的学习后能胜任物流管理基本实践的需要,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改进和优化或物流企业服务的完善提供建议。
(2)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大纲,事先阅读教学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内容,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有的放矢地掌握本课程的重点以及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4、课程学时: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6学时,课内实践18学时5、课程类型:职业技能课(必修课)6、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分销规划(二)课程结构1、物流管理概述(6学时)知识点:物流的概念;物流的分类;物流的产生和发展;物流科学的内容体系;现代物流的特点;当代物流管理理论纵览;物流与我们的生活;物流管理学的研究意义重点:掌握物流的概念;物流的分类;物流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物流的特点难点:从生活中认识物流2、供应链管理(4学时)知识点: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和特征;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供应链管理的内容、运营机制;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重点:掌握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和特征;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难点:具备对现实供应链设计与构建的能力3、库存管理与仓储管理(6学时)知识点:仓储的概念;仓储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仓储的作业管理;库存控制方法;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重点:掌握仓储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库存控制的方法;库存控制方法难点:具备采用正确的库存管理方法对库存商品进行管理的能力4、运输管理和包装(5学时)知识点:运输概论;基本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运输合理化;包装作用、类型;包装技术;包装的发展与改进;包装标准化;包装合理化重点:掌握基本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运输合理化;包装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难点:具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运输方式的能力5、配送管理与流通加工(6学时)知识点:配送的含义和特点、要素等;现代配送的形式和特点;企业配送管理系统;配送的工作步骤;配送中心概述:作用、功能、选址、布局形式、分类等;配送的发展阶段;配送的类别;流通加工的含义和意义;流通加工的基本类别;流通加工合理化重点:掌握配送的含义和特点、要素等;现代配送的形式和特点;配送中心概述:作用、功能、选址、布局形式、分类;配送的计划和组织;流通加工的含义和意义;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流通加工合理化;装卸搬运合理化难点:具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配送方式的能力6、企业物流(4学时)知识点:企业供应物流概述;采购的概念及重要性;采购的战略角色及一般流程;采购管理的目标;供应的概念及供应物流的主要业务;企业生产物流概述;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生产物流的特征;企业销售物流概述;销售物流渠道的结构和类型;销售物流的主要环节;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概述;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利用的重要意义重点:掌握采购的战略角色及一般流程;采购管理的目标;供应的概念及供应物流的主要业务;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生产物流的特征难点:具备对企业的物流进行计划与控制的能力7、第三方物流及现代物流发展趋势(5学时)知识点: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第三方物流的种类;国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第四方物流及其发展;绿色物流的概念与目标;逆向物流的定义、特点与类别;精益物流的含义和特点重点:掌握第三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第三方物流形成;精益物流的含义和特点难点:具备认知第三方物流价值优势、识别第四方物流的运营模式的能力(三)课程实践教学1、物流管理概述课堂实训(2学时)目标:通过课堂实训,使学生对于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形成一个总体认知。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技术,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物流管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定义、目标和重要性;2.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熟悉物流系统的组成和运作流程;4. 理解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的作用;5. 掌握常用的物流技术和工具。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的目标与重要性- 物流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术语2. 物流管理原理与方法-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理论- 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 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3. 物流系统设计与运作- 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 运输与配送计划制定- 仓储与物流设施管理4. 供应链管理与协调-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供应链协调与合作-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5. 物流技术与工具应用-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 运输与仓储设备的选择和运用 - 物流绩效评价与改进方法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对实际物流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利用物流管理软件进行模拟操作- 实地考察物流系统运作并撰写报告四、教学方法1.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2. 学习任务:预习、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实践实习3. 教学资源:教材、案例库、计算机实验室等4. 教学评价: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五、考核要求1. 学生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主要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实践操作等;2. 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参考教材1. 物流管理导论,王晓青,机械工业出版社2. 现代物流管理,张亚红,清华大学出版社3. 供应链管理,马丁·克里斯托弗,机械工业出版社七、教学团队物流管理课程由经验丰富的物流管理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士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承担,他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案例,使学生对物流管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2016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20503)一、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3年,弹性学制2-5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随州市及周边地区,具有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编制和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质素、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服务行业及其他行业,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等管理和技术工作。
三、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需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物流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专门知识,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与规划能力、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和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创业能力,成为初、中级物流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能力目标1.具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及经济法规等分析、经营管理能力;2.具备一定的物流市场开发能力;3.具备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利用的基本能力;4.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能力。
(二)知识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3.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熟悉物流系统的基本活动环节;4.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发展的动态。
(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遵纪守法、热爱劳动、艰苦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礼仪素养;2.初步掌握现代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3.具备系统的现代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对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进行现场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现代物流设备的操作能力;4.具有商品营销、市场调查与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能力。
四、课程结构与主要实践环节(一)课程结构1.必修课程(1)基本素质类课程群(共10门,602学时)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人文英华;计算机应用基础+语言;大学英语;体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20503)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二)学制:全日制3年,弹性学制2-5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随州市及周边地区,具有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编制和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质素、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服务行业及其他行业,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等管理和技术工作。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需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物流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专门知识,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与规划能力、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和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创业能力,成为初、中级物流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能力目标
1.具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及经济法规等分析、经营管理能力;
2.具备一定的物流市场开发能力;
3.具备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利用的基本能力;
4.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熟悉物流系统的基本活动环节;
4.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发展的动态。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遵纪守法、热爱劳动、艰
苦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礼仪素养;
2.初步掌握现代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3.具备系统的现代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对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进行现场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现代物流设备的操作能力;
4.具有商品营销、市场调查与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能力。
四、课程结构与主要实践环节
(一)课程结构
1.必修课程
(1)基本素质类课程群(共10门,602学时)
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人文英华;计算机应用基础+语言;大学英语;体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
(2)专业素质类课程群(共6门,384学时)
经济学实务、经济法实务、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实务、管理学原理技术、商品基础。
(3)岗位技能类课程群(共8门,576学时)
市场营销、物流成本管理实务、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基础会计、物流配送运输、仓储管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4)专业拓展类课程群(共2门,144学时)
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
2.选修课程
(1)公共人文选修课程(共18门,324学时)
音乐欣赏、书画鉴赏、口语训练、现代实用礼仪、实用美学、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伦理学、实用文写作、创新策略与方法、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现场急救、摄影技术、美容化妆、法律与生活、营养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
(2)专业任选课程(共6门,216学时)
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商业公文写作、分销渠道管理、连锁经营管理
(二)主要实践环节
1.经济学实务:16学时
2.经济法实务:16学时
3.市场营销:20学时
4.公共关系实务:36学时
5.管理学原理技术:36学时
6.商品基础:36学时
7.消费者心理行为:36学时
8.物流基础:36学时
9.商务谈判实务:36学时
10.市场调查与预测:36学时
11.国际贸易实务:44学时
12.广告实务:44学时
13.推销艺术与技巧:44学时
14.基础会计:44学时
15.营销策划:36学时
16.电子商务:36学时
17.毕业实习:720学时
18.毕业项目:60学时
五、毕业要求
学生在学院规定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德、智、体、美等达到毕业要求,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达到最低要求学分,至少取得一个与本专业相符或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一)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取得的最低学分为139学分,其中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5学分,必修课124学分,选修课10学分。
毕业学分要求表
(二)技能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应获得如下证书:
1.湖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
2.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3.普通话证书;
4.助理物流师证书;
5.汽车驾驶证;
6.电子商务员证书。
六、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表
(一)教学进程表(见附表一)
(二)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见附表二)
(三)学时分配比例表(见附表三)
(四)技能证书考证安排表(见附表四)
(五)必修课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五)
(六)选修课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六)
(七)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安排表(见附表七)
(八)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见附表八)
附录:
1.本专业核心能力表(见附表九)
2.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专家论证意见表(见附表十)
3.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报告
附表一:教学进程表
注:1、入学、毕业教育及军训:★; 2、课内教学:△;
3、教学、毕业实习:Ο;
4、考核、毕业考试:□
5、毕业项目:▲;
6、机动:—;
7、社会实践:☉;
8、假期:+
附表二: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单位:周
注:1、“Δ”表示第5学期课内教学周数可根据专业性质不同自行确定;
2、教学实习周数根据专业性质自行确定;
3、两次社会实践分别安排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暑期,第一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主题进行社会实践,第二次以专业能力为依托,以技术服务为主题进行社会实践。
附表三:学时分配比例表
附表四:技能证书考证安排表
注:1、“△”为课外实践学时;2、专业核心课程后用★标注;3、集中实践教学指以周为单位进行的实习实训教学;4、实行模块化集中排课,用a/bw表示,不能用周学时乘以14或18、
注:1.本专业学生选修公共人文素养课程不得少于4门(4学分),每学期选一门或两门。
2.本专业学生选修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不得少于3门(6学分)每学期选一门。
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细则》,特拟定以上六部分活动项目。
2、以上六部分每学期的基准分为1学分,5个学期满5学分视为合格,毕业时可以颁发“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存入毕业档案
附表八: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附表九:本专业核心能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