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理化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九年级理化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9年九年级理化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9年春5月月考九年级和的分子构成不同B. A.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 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之比为5:1 D. 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题试化理Ca:40 Cl:35.5 O:16 H:1 C:12 Na:2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咸宁市变得越来越美丽,旅游资源、地方特产等地方文化也1 8题题7为更多人喜爱。

以下选项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8.以上右图为A.温泉八月桂香满城.嘉鱼簰洲湾熟鱼丸的制作B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 .通山隐水洞溶洞景观的形成D.咸宁桂花酒的酿制C C >B>、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B.在t2℃时,A℃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和钠为原料,在700CCl2.以水分的蒸发忽略不晶体的质量为20g (析出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将140 g t2℃时4)计).我国的这一研究成果被世界科学界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CCl+NaC+NaCl4,且溶液中均无剩余固体,均将其降温到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A、B、CD.现有t2℃时的中,正确的是()CA=t1℃时,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B>.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CCl属于有机物稀9.8%200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克9.小金做该实验:将4.24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后阶段产生大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硫酸的大烧杯中。

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3.下列对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是浅绿色。

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洒出,可将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内CuOCuSOCu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B. 铁丝经点燃后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为避免药品浪费,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C. .“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铁粉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B D. 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探究燃烧需要氧气.该实验条件下,稀硫酸比硫酸铜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C .有关生活或实验中的化学问题,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4 )FeSO.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有D4A.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变得澄清,但仍是混合物)(10.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B.燃烧的煤炉中层主要是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二氧化碳是氧化剂实验操作除杂试剂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项)C.水银温度计用来测温度,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Fe > Cu D.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说明金属活动性:A 洗气氢氧化钠溶液CO(CO)2 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 HB 加热灼热CuO A.COCO具有还原性,所以也具有还原性22.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B) SOC NaCl(Na 溶液过滤过量BaCl422 C7的雨水即为酸雨<pH.酸雨呈酸性,所以)NaCl(NaCOD蒸发结晶过量稀盐酸32,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区分和和COND.氢氧化钙溶液能区分NCO 2222下列说),因分子结构形似“阿波罗”号飞船,被称为“阿波罗烷”。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4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家用电冰箱24h耗电约24度B. 家用电视的功率约为1000WC.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D. 手电筒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1A2.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人们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D.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一定增加4. 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越大,热机的效率越高B.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都是热机C.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D.汽油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 某办公室内有4盏日光灯,2个开关,每个开关控制2盏灯.图中能正确反映教室这4盏灯连接情况的是A B C D6.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盏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灯泡L1处短路B. 灯泡L1处断路C. 灯泡L2处短路D. 灯泡L2处断路第6题图第7题图7. 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A.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比值不变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比值不变C.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小D.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8.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到右滑动的过程中,把○V1、○V2、○A的数据描绘在同一个U-I图像中,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源电压为12VB. 电阻R2的最小电功率为3WC. 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9ΩD. 图乙中的图像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象第8题图甲第8题图乙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9.用燃气热水器烧水,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2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天然气的热值为3.0×107J/m3.天然气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_J;水温越高,其分子运动越___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10.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中,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一台四冲程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s内,此柴油机对外做功的次数是_________次.11.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有电荷,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电子。

【月考卷】人教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卷(三)含答案与解析

【月考卷】人教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卷(三)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2021~2022学年第三次月考模拟测试卷(三)九年级化学(时间:50分钟化学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范围:1-6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一寸金砖一寸金”反映苏州御制澄泥砖块复杂工艺与精湛技艺。

下列金砖烧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取土过筛B.揉捏成泥C.制坯固型D.入窑烧造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D.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冒黑烟3.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检验甲烷燃烧有CO2生成B.读液体体积C.将带有残留夜的滴管倒持D.吹灭酒精灯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后加质量大的砝码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5.下列对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单质B.化合物C.化合物D.混合物6.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

如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4.96g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D.钪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217.水产养殖业常用一种释氧剂R来增加水中溶解氧并改良水质,其化学原理为2R+2H2O═2Ca(OH)2+O2↑。

2021年下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1-8单元含答案

2021年下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1-8单元含答案

2021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1-8单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l:27Na:23Ag:108 Ca:40 Cl:35.5 N:14 S:32 Mg:24 Zn:65 Cu:64 K:39 Fe:56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5分,20-33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金刚石硬度大C.铜绿是绿色粉末D.石墨能导电2.炼焦和石油分馏是开发利用化石燃料的两项重要化工工艺,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两者都属于物理变化B.两者都属于化学变化C.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D.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3.某学生欲称取一定量的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10g砝码,把游码移到1.2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

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A.11.2g B.10g C.8.8g D.12.4g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送入固体粉末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过滤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汽油和蒸馏水(闻气味)B.O2和N2(带火星的木条)C.硬水和软水(过滤)D.食盐水和双氧水(MnO2)6.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③>①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②→③水分子由无序排列变成有序排列7.下列每组的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分别不同的一组是( ) A.Na+和F B.H2O和NH3C.Na+和NH4+D.O2和S8.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纯净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一种元素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9.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重庆八中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本题共32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铝合金B.玻璃C.橡胶轮胎D.钢筋混凝土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2B.O C.C60D.Cu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品添加剂有害人体健康,应禁止使用B.购物时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C.为防止土壤和水体富营养化,应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D.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4.按金属单质、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铜、纯碱、氯化钾B.钢、火碱、硝酸银C.水银、熟石灰、小苏打D.锌、氢氧化铜、石灰石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用于灭火只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B.铁锅生锈与蔬菜腐烂均属于化学变化C.浓硫酸需密闭保存是因为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性质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涉及了水的状态变化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A B.B C.C D.D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C.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8.高岭石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Si2O5)(OH)4,其中Si的化学价为()A.+2 B.+4 C.+6 D.﹣29.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如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氧14 Si 硅28.09铝26 Fe 铁55.85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10.以下方程式的书写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均正确的是()A.Fe+O2═Fe3O4化合反应B.2H2O═2H2↑+O2↑ 分解反应C.Cu+2AgNO3═2Ag+Cu(NO3)2置换反应D.Ba(OH)2+H2SO4═BaSO4↓+2H2O 中和反应11.吸烟有害健康,其中一种有害物质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中含有氮气分子B.尼古丁属于有机物C.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xM+yN=mP+nQ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一定等于m与n的和B.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在P和Q中一定有种物质为水C.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P和Q的质量比D.若M为ag,N为ag,充分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大于ag13.某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溶液中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NH4+、Na+、Cl﹣、CO32﹣B.B、Na+、K+、Cu2+、Cl﹣C.K+、Cl﹣、Mg2+、SO42﹣D.Ag+、NO3﹣、Mg2+、Cl﹣14.在如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观察到P处产生蓝色火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为氢气B.X发生了还原反应C.水平试管内红色固体变为黑色D.实验结束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气体15.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检验CH4中是否含有H2将气体点燃B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分别向溶液中通入CO2C 除去NaCl中的Na2CO3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D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顺序将其分别加入ZnSO4溶液A.A B.B C.C D.D16.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生锈的铁钉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固体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20分)17.用化学符号填空(1)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植物叶片稀疏、发黄,缺少的元素是;(3)常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碱.18.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1)某品牌自热米饭的食品成分包括:米饭、鸡肉、竹笋、调味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2)菜肴的包装材料是铝箔,铝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方式程解释);(3)发热包倒入水,会发生放热的反应,下列应装入发热包的物质是.A.碳酸钙 B.生石灰 C.熟石灰 D.小苏打.19.某天然矿泉水标签中有如下文字叙述:水质主要成分(mg/L):钾离子:0.62~3.25,钠离子:18.75~29.8,钙离子:17.8~26.2,氯离子:l4.2~30.8,硫酸根离子:41.6~70.2,碳酸氢根离子:l84~261,碱性.(1)小红用pH试纸测得该矿泉水的pH可能为(填字母);A.7.3B.13C.8D.6(2)要鉴别矿泉水是硬还是软水,可用.(3)生产过程中,将矿泉水通过活性炭层,活性炭的作用是.20.20℃时,将质量均为10g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1)P点的含义为;(2)M表示的溶解度曲线(填甲、乙);(3)图2中,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为g;(保留到0.1%),甲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甲固体质量最多为g;(4)图2中,恒温下,将甲溶液恰好转化为饱和溶液,需要蒸发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21.如图是模拟海水制盐的流程:(1)操作X的名称是;(2)实验①加入过量Ca(OH)2溶液的目的是;(3)写出实验②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4)写出实验④发生的中和反应;(5)粗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粗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填>、=、<)三、实验题(共2个小题,共11分)22.如图1为实验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1)写出仪器a的名称;(2)利用图1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选择三组仪器顺序为,写出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3)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而开成氨水,实验室将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可以得到氨气,上述可用于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为,用图2装置收集氨气,气体从端进.23.实验室里有一瓶久置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如图所示).小兵和小芸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实验室老师提供的线索:Ⅰ.这瓶溶液是实验室常见的药品: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Ⅱ.室温(20℃)时,它们的溶解度数据如下:物质NaCl NaOH Na2CO3NaHCO3溶解度/克36 109 215 9.6小芸根据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实验探究】(1)小兵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2)小兵为了进一步检验该溶液,他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于是他得出结论:这瓶溶液为碳酸钠溶液.(3)小芸认为小结的结论可能存在问题,她又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产生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原溶液为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2: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反思】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方程式解释).四、计算题(共1个小题,共7分)24.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1.3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10%的Na2SO4溶液200g,需要20%的Na2SO4溶液和g水;(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硫酸钠溶液的质量;(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重庆八中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共32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铝合金B.玻璃C.橡胶轮胎D.钢筋混凝土【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机物,二是人工合成,三是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C、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D、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错误;故选C.【点评】合成材料的使用主要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的利用.材料分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2B.O C.C60D.Cu【考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说明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判断选项中的物质是否为原子直接构成.【解答】解:A、可表示一个分子或一种物质,不符合,故A错误.B、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B错误.C、不能表示一个原子,也不能表示一种元素,可表示一个分子或一种物质,故C错误.D、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明确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的意义,能根据物质的构成来认识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的意义.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品添加剂有害人体健康,应禁止使用B.购物时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C.为防止土壤和水体富营养化,应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D.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白色污染与防治;均衡营养与健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对人体无害;B、根据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废弃塑料引起的分析;C、根据应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或研制新型低毒的农药分析判断;D、根据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品添加剂在一定范围内控制用量,可以添加在食品中,过多有害,故A 错误;B、目前塑料袋大多都是不可以降解的,是造成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要减少使用,故B正确;C、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对于粮食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而不是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故C错误;D、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虽然可以补充蛋白质,但是维生素在调节人的新陈代谢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也要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历来是考查的热点,特别是关于食品加工及安全,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元素、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生活经验或常识等.4.按金属单质、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铜、纯碱、氯化钾B.钢、火碱、硝酸银C.水银、熟石灰、小苏打D.锌、氢氧化铜、石灰石【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纯碱属于盐类,故错误;B、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金属单质,故错误;C、熟石灰属于盐类,故错误;D、锌、氢氧化铜、石灰石分别属于金属单质、碱、盐,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用于灭火只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B.铁锅生锈与蔬菜腐烂均属于化学变化C.浓硫酸需密闭保存是因为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性质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涉及了水的状态变化【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灭火体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答;B、根据铁锅生锈与蔬菜腐烂都属于缓慢氧化解答;C、根据浓硫酸需的特性解答;D、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的性质,体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故错误;B、铁锅生锈与蔬菜腐烂都属于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密闭保存,故正确;D、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涉及了水的状态变化,故正确.答案: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A B.B C.C 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组成的测定;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实验操作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探究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A符合题意;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故B不符合题意;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故C不符合题意;D、使水中白磷隔绝氧气;为铜片上的物质提供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C.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故选项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故选项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C、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量筒选择合理,故选项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D、分子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的医用消毒酒精小于200mL,故选项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高岭石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Si2O5)(OH)4,其中Si的化学价为()A.+2 B.+4 C.+6 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岭石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铝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2+2x+(﹣2)×5+(﹣1)×4=0,则x=+4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9.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如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氧14 Si 硅28.09铝26 Fe 铁55.85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其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0.以下方程式的书写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均正确的是()A.Fe+O2═Fe3O4化合反应B.2H2O═2H2↑+O2↑ 分解反应C.Cu+2AgNO3═2Ag+Cu(NO3)2置换反应D.Ba(OH)2+H2SO4═BaSO4↓+2H2O 中和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和缺少反应的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故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的反应,但中和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基本反应类型应为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1.吸烟有害健康,其中一种有害物质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中含有氮气分子B.尼古丁属于有机物C.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物质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有机物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尼古丁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C、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0×12):(1×14):(14×2)=60:7:1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知,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xM+yN=mP+nQ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一定等于m与n的和B.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在P和Q中一定有种物质为水C.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P和Q的质量比D.若M为ag,N为ag,充分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大于a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化学计量数反应前后不一定相等,质量守恒定律只是说质量不变,而分子个数可能会变;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有:水或气体或沉淀”,也就是说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有水生成,故可解决此题;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M和N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之和,其质量比不一定相等;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做此题:M和N恰好完全反应生成P和Q,质量为2ag;若M和N不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P和Q的质量一定大于ag,小于2ag.【解答】解: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不一定等于m与n的和,如:3C+2Fe2O34Fe+3CO2↑,故A错误;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为: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所以在P和Q中不一定有一种物质非得为水,故B错误;C、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若M为ag、N为ag,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不是ag,而是大于ag,小于或等于2a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3.某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溶液中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NH4+、Na+、Cl﹣、CO32﹣B.B、Na+、K+、Cu2+、Cl﹣C.K+、Cl﹣、Mg2+、SO42﹣D.Ag+、NO3﹣、Mg2+、Cl﹣【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某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该溶液显酸,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还要注意是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某无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该溶液显酸,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H+在溶液中与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Ag+、Cl﹣溶液中与H+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江夏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九年级理化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夏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九年级理化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夏区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测试理化综合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 -16Mg-24Fe-56Cu-64Zn-65A-108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汽油作燃料B.液氮作制冷剂C.活性炭净水D.钢丝用作导线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中的物质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应略向下倾斜C.熄灭酒精灯后,再向酒精灯中填满酒精D.蒸馏的操作既能净化水还能软化水3.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取氧气,这说明这三种物质都含有()A.氧气B.氧元素C.氧原子和氧分子D.氧分子4.如图所示,U 型管内a 、b 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 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 液面高于b 液面。

则试剂X、Y 的组合可能是()A.稀硫酸、铁粉B.水、氢氧化钠C.水、硝酸铵D.稀盐酸、石灰石5.现取6.9g 某可燃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3.2gCO 2和8.1gH 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有C、H 元素;②一定不含有O 元素;③可能含有O 元素;④一定含有O 元素;⑤可燃物的分子中C、H 的原子个数比为2:5;⑥可燃物中C、H 元素的质量比为4: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①④⑥6.已知某气体可能由O 2、C O 、CO 2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实验测得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7,则该气体的组成情况不可能是()A.O 2和C OB.O 2和CO 2C.C O 和CO 2D.O 2、C O 、CO 27.向m 克3AgNO 、23)(NO Cu 、23)(NO Fe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 克。

九年级下3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下3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40 H 1 O 16 S 32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大量使用钢材,其中钢与下列哪种物质属同类材料:()A.石器B.青铜器C.塑料D.棉花2、洁净的空气中性质比较活泼的化合物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某种稀有气体3、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B.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份的均一性C.饮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D.水分子是保持.NaCl性质的最小微粒4、“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常用的科学方法,取武当山特区某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现红色。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你认为该村土壤比较A. 玉米B. 茶树C. 水稻D. 马铃薯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作食用盐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的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的反应产生氢气D.H2O和H2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6、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A.溶质质量都减小B.溶剂质量都增大C.溶液质量都增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7、KClA. 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C时,100gKCl饱和溶液中含有KCl34.0gC.40°C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D.60°C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C,有晶体析出8、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A.碳酸钠火碱NaOHB.二氧化碳干冰H2O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D.氧化铁铁锈FeO9、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C.大理石D.澄清石灰水10、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含5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0分)1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⑴硫酸钠中的阴离子;⑵氯化铁中的阳离子;⑶能使木材、纸张变黑的酸是;⑷用于造纸,洗涤剂的碱;⑸用于炼铁的赤铁矿的主要成份是。

安徽省六安市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D.可以用活性炭除去自来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要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膜,如进行喷漆、涂油等防锈方法,原理是破坏铁锈蚀的条件,即隔绝氧气或水,故A正确;
B.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乘坐地铁时,不能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故B正确;
柠檬酸锌是一种安全抑菌组分,数甲基壳聚糖和柠檬酸锌的协同作用能提高抑菌性及香精的持久性。小苏打牙膏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对于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小苏打牙膏中还含有水合硅石等高效摩擦剂,可以提高牙膏的清洁能力,并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口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苏打的水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镅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5,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不符合题意;
C、由“金”字旁可知,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瓶
B. 加热液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滴瓶上的胶头滴管是专用的,用完直接放回即可,无需清洗,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通过长颈漏斗与外界相通,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考试试卷第3套真题)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考试试卷第3套真题)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酿酒B . 淘米C . 洗菜D . 碾米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 N5:5个氮原子B . FeO:氧化铁C . Zn2+:正二价的锌元素D . 2O2:2个氧分子3. 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 .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

溶液的pH等于7C . 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D . 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4.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加到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 HCl 、Na2SO4 、KClB . K2SO4 、HCl 、Ba(OH)2C . NaCl 、BaCO3 、KNO3D . CuSO4 、KOH 、NaCl5. 下列化学变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 . Na2CO3→CaCO3B . KNO3→KClC . BaCl2→Ba(NO3)2D . CO2→H2CO36.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 . CO2气体——通入适量氧气,点燃B . KCl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 . CaO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D . NaCl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二、选择填充题7.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均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A . 氢氧化钙、生石灰、Ca2B . 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C . 氧化钙、消石灰、CaOD . 水、干冰、H2O8.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过滤B . 称取氯化钠C .稀释浓硫酸D . 测溶液的pH9. 下列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①H2、②O2、③CO2、④HCl、⑤SO2、⑥CO.A . ①②③B . ③④⑤C . ④⑤D . ③④⑤⑥10.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 .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 . 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D . 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11. 能将氯化钙、盐酸、氢氧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 . 氯化钠溶液B . 苛性钠溶液C . 硝酸银溶液D . 碳酸钠溶液12.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doc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doc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2题)1.金刚石、石墨、石墨烯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黑色固体,性质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刚石石墨和C60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A.用液氢作燃料——可燃性B. 石墨棒作电极——石墨能导电C.用金刚石作玻璃刀——硬度大 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可燃性【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刚石石墨和C603.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分馏出汽油、煤油、柴油等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C.煤的干馏或炼焦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5.下图是二氧化碳的用途,其中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答案】D评卷人得分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氢气、木炭、一氧化碳、甲烷都具有可燃性B. 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二氧化碳C.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D.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7.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一氧化碳与空气B. 氢气与氧气C. 氧气和氮气D.天然气与空气【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和性质验证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l10.鉴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空气和氧气四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B、用带火星的木条C、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D、向瓶内倒入紫色石蕊溶液【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B.点燃氢气、CO、甲烷前都要先验纯C.夜间室内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D. 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C.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3.下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事实解释A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大小不同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C铝制品比铁制品耐用铁比铝活泼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铝比铜活泼【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刚石石墨和C6014.“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传递了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理念。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沪教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朱庄中学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雕刻玉器C.燃放烟花D.干冰升华2.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推广燃煤小锅炉,避免大型锅炉燃煤时造成集中污染B.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提升汽车燃油品质C.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D.整治农业污染,建设美丽乡村3.饮用水用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现在已经采用高效安全的ClO2进行饮用水的消毒杀菌.ClO2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下列对Cl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lO2中含有氧气B.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2C.ClO2是一种氧化物D.ClO2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氯分子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用橡皮塞塞住试管C.加热液体D.量取液体5.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煤C.石油 D.乙醇6.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CO2用作气体肥料B.CO2用于灭火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CO2用来制Na2CO37.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D.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发生了物理变化C.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D.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9.我国“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为开发利用氦﹣3资源提供了可能.氦﹣3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如图是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C.氦﹣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氦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10.如图表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1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KNO3比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NaCl少C.20℃时,KNO3和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0℃时,饱和的KNO3溶液比饱和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二、填空和简答:(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干冰___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3)2个磷原子______(4)3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12.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该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13.2014年3月22日是第22届“世界水日”,请你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河水变成纯水.(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亚氯酸钠(NaClO2)溶液中反应来制取二氧化氯,同时生成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小丽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图2所示.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图3中的______(填序号,下同);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图3中的______.(4)小丽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水.(填“硬”或“软”)14.探究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一项,并通过实验验证.影响因素①______实验探究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你还知道其他影响因素吗,影响因素②______,影响因素③______.15.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我们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250mL烧杯中,注入20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00℃).不一会儿,观察到:(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这是因为白磷具有______,温度达到______又与______接触.(2)若铜片上的白磷量比较多,燃烧一段时间后,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______.(3)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玻璃导管对着水中的白磷吹入空气.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4)由上述实验可得物质燃烧条件: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其中曹军的木船是____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16.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标号)(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17.乙醇是一种清洁的绿色能源,可再生,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现有100g质量分数为92%的乙醇溶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克?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朱庄中学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雕刻玉器C.燃放烟花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榨取果汁只是将果汁从水果中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雕刻玉器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燃放烟花是由于可燃物与氧气反应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推广燃煤小锅炉,避免大型锅炉燃煤时造成集中污染B.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提升汽车燃油品质C.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D.整治农业污染,建设美丽乡村【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正确处理“三废”,减少环境污染等;【解答】解:A.推广燃煤小锅炉,避免大型锅炉燃煤时造成集中污染,不能避免空气的污染,故A不正确;B.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提升汽车燃油品质,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自燃环境,故B 正确;C.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能避免水体污染,故C正确;D.整治农业污染,建设美丽乡村,能防止水体污染,保护环境,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注意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饮用水用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现在已经采用高效安全的ClO2进行饮用水的消毒杀菌.ClO2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下列对Cl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lO2中含有氧气B.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2C.ClO2是一种氧化物D.ClO2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氯分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由化学式的意义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解答】解:A、二氧化氯中只含二氧化氯一种成分,不再含有其它成分,即不含氧气,因此选项A错误;B、根据二氧化氯(ClO2)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二氧化氯分子是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ClO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2)=:32,故B正确;C、二氧化氯由氯、氧两种元素组成,且只含二氧化氯一种成分,符合氧化物的概念,因此二氧化氯属于氧化物,因此二氧化氯属于氧化物.所以C正确;D、由二氧化氯的化学式及分子式的意义可知:ClO2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氯分子,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的组成和构成,难度较小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用橡皮塞塞住试管C.加热液体D.量取液体【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考虑本题:使用天平要注意左物右码,药品放到纸上,易潮解(腐蚀)的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解答】解:A、用天平称量时应该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上,故A错误;B、向试管内插橡皮塞时,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故B正确;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故C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5.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煤C.石油 D.乙醇【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A、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故不可选;B、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故不可选;C、石油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故不可选;D、乙醇是由粮食酿造的,所以是可再生能源.故可选.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石燃料的种类和特点,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CO2用作气体肥料B.CO2用于灭火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CO2用来制Na2CO3【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CO2用作气体肥料,有机物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等方面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升华时吸收周围的热量,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CO2用来制Na2CO3,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7.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D.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A、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液态二氧化碳的使用范围判断;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解答】解: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汽油蒸气,打或接听移动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气体,所以错误;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所以错误;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适宜扑灭图书、档案等的火灾,所以正确;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沼气有可燃性,闲置的沼气池内是它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发生了物理变化C.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D.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考点】水的净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A.明矾的作用解答;B.蒸馏水的制作过程解答;C.根据活性炭的作用解答;D.根据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的原理解答.【解答】解:A.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能加速固体的沉降;故正确;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故正确;C.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正确;D.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只是除去了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不是纯水.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过程中各步骤的原理,应熟练掌握;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9.我国“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为开发利用氦﹣3资源提供了可能.氦﹣3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如图是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C.氦﹣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氦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氦﹣3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0.如图表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B.1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KNO3比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NaCl少C.20℃时,KNO3和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0℃时,饱和的KNO3溶液比饱和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由溶解度曲线:A、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明确温度条件;B、通过简单计算,可知1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KNO3和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NaCl 的质量;C、由于不知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D、通过30°C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大小比较,可以比较30℃时,饱和的KNO3溶液和饱和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解答】解:A、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交点对应的温度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故A错误;B、由图可知:1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大于20g,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小于20g,故B错误;C、由于不知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2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由图可知:30°C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所以,30℃时,饱和的KNO3溶液比饱和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和简答:(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干冰CO2(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3)2个磷原子2P(4)3个二氧化氮分子3N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磷原子可表示为2P.(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3NO2.故答案为:(1)CO2;(2)CH4;(3)2P;(4)3N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填“溶解”或“乳化”)油污.(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该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它们分别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1)根据汽油能溶解油脂分析回答;(2)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解答】解:(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填:溶解;(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3)由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该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故答为:(1)NaCl;(2)温度;(3)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点评】本题关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主要考查了水的组成、净化和溶解度的含义,熟记溶解度的定义,并能灵活运用溶解度定义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熟悉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13.2014年3月22日是第22届“世界水日”,请你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不能(填“能”或“不能”)将河水变成纯水.(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亚氯酸钠(NaClO2)溶液中反应来制取二氧化氯,同时生成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ClO2═2ClO2+2NaCl .(3)小丽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过程如图2所示.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图3中的(Ⅱ)(填序号,下同);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图3中的(Ⅰ).(4)小丽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填“硬”或“软”)【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简易净水装置图,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等,据此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及生成的物质,完成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过滤是分离可溶性物质与不溶性物质的方法;分析流程图可知:操作②除去了液体C 中的异味、色素,说明该操作中应用了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如活性炭;操作③可得到纯水,说明进行了蒸馏操作;(4)根据检验硬水、软水的方法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净水简易装置图,可知水经过小卵石可除去较大颗粒的固体不溶物,而石英砂、蓬松棉则可除去小颗粒的固体不溶物,因此小卵石、石英砂都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等,经过该装置的水并不能减少其中钙、镁离子,因此不能将硬水软化;(2)由氯气在溶液中与亚氯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可知:该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ClO2;(3)过滤是分离可溶性物质与不溶性物质的方法;分析流程图可知:操作①将固体和液体分开,说明采取了过滤操作,操作②除去了液体C中的异味、色素,说明该操作中应用了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如活性炭;操作③可得到纯水,说明进行了蒸馏操作;(4)硬水中若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会有较多浮渣产生;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理化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理化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月考九年级理化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Cl: 35.5 O:16 H:1 C:12 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咸宁市变得越来越美丽,旅游资源、地方特产等地方文化也为更多人喜爱。

以下选项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温泉八月桂香满城B.嘉鱼簰洲湾熟鱼丸的制作C.咸宁桂花酒的酿制D.通山隐水洞溶洞景观的形成2.以CCl4和钠为原料,在700℃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l4+Na C+NaCl).我国的这一研究成果被世界科学界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CCl4属于有机物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对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洒出,可将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内B. 铁丝经点燃后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为避免药品浪费,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D. 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探究燃烧需要氧气4.有关生活或实验中的化学问题,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变得澄清,但仍是混合物B.燃烧的煤炉中层主要是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二氧化碳是氧化剂C.水银温度计用来测温度,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说明金属活动性:Fe > Cu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具有还原性,所以CO2也具有还原性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C.酸雨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即为酸雨D.氢氧化钙溶液能区分N2和CO2,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区分N2和CO26.有一种有机物(C15H26O),因分子结构形似“阿波罗”号飞船,被称为“阿波罗烷”。

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空2分,10个小题,共计20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的冶炼 B.光合作用 C.火药爆炸 D.工业制氧2.201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不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是()A.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经常开车上班C.使用节能灯泡D.节约每一滴水3.使用下列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煤B.风能 C.太阳能D.地热能4.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产生的污染物之一“碘﹣131”,其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53 B.131 C.78 D.127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加热B.玻璃管套上橡皮管C.读取液体体积D.液体的倾倒6.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有质量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气体易于压缩,因为构成气体的微粒间空隙较大D.空气是混合物,因为它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7.下列四种微粒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8.下列各组气体,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A.二氧化碳和氮气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甲烷和二氧化碳D.氢气和氮气9.遵义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在不停运动10.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约占世界稀土资源的80%左右.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C.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D.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g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1.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灭火原理是(2)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3)氧气的验满操作(4)二氧化碳的检验原理化学方程式.12.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氮原子;(2)氦气;(3)2个二氧化碳分子;(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5)四个铵根离子;(6)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7)写出2H2O 2H2↑+O2↑的含义:①②③.1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写出该微观模拟图所表示的化学方程式.14.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将盛有干燥白磷的甲试管和干燥红磷的乙试管插入盛有80℃的烧杯里(甲、乙试管均套有气球密封).过一会后,发现甲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乙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请根据小海同学的实验现象,对比得出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15.化学用语是研究化学的工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②氧离子的符号为(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该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不能再分的微粒是(用化学用语表示)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6.2012年一些厂商将工业明胶制成药用胶囊,受到严厉查处,生产过程有以下几步.①废弃皮革②生石灰浸泡③清水清洗④盐酸清洗⑤鞣制鞣制过程使用有毒的物质碱式硫酸铬,化学式为Cr(OH)SO4.完成下列问题.①Cr(OH)SO4中Cr的化合价为价,②该物质由种元素组成,③Cr(OH)SO4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9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填上图字母).18.下列图示中,A图是一种“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进下应急和机体缺氧病人的自救,它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产生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X+3CO2(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中一定含有的元素(2)若要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如采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在选择发生装置时,小桐认为应选C,小晨认为应选D,你认为谁的选择更好?理由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四、计算题:(17题3分,18题6分,共9分)19.2011年3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节目披露了“健美猪”真相.“健美猪’就是养猪场为了增加猪肉的瘦肉量而使用“瘦肉精”喂养生猪.人食用瘦肉精喂养的猪肉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瘦肉精有多种,盐酸莱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种,它的化学式为C18H23NO3Cl,问:(1)瘦肉精由元素组成(填符号);(2)1个瘦肉精分子中有个原子;(3)瘦肉精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若需制取二氧化碳8.8克,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空2分,10个小题,共计20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的冶炼 B.光合作用 C.火药爆炸 D.工业制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铁的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工业制氧是利用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将氧气分离,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2.201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不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是()A.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经常开车上班C.使用节能灯泡D.节约每一滴水【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分析】围绕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分析作答,“低碳理念”即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解:A、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故A正确;B、开车上班,汽车会排放大量的尾气,不符合“低碳理念”;C、使用节能灯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要求;D、节约每一滴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理念.故选B.3.使用下列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煤B.风能 C.太阳能D.地热能【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化石燃料燃烧的生成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能够减缓环境污染.【解答】解: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风能、太阳能、地热能都是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故选:A.4.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产生的污染物之一“碘﹣131”,其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53 B.131 C.78 D.127【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解答】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故选A.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加热B.玻璃管套上橡皮管C.读取液体体积D.液体的倾倒【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A、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外焰温度最高.B、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玻璃管用水沾一下,轻轻地旋上.C、量筒在读数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D、倾倒液体时,①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在一起,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不能用焰心,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图中操作错误.B、连接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玻璃管破裂,扎伤手.图中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①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②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图中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6.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有质量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气体易于压缩,因为构成气体的微粒间空隙较大D.空气是混合物,因为它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C、气体易于压缩,是由于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7.下列四种微粒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再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原子还是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可得:A、②的结构为原子,③的结构为离子,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故A错误;B、①的结构为原子,③的结构为离子,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故B错误;C、②、④都为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①、④都为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故选D.8.下列各组气体,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A.二氧化碳和氮气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甲烷和二氧化碳D.氢气和氮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支持燃烧,可以据此解答;B、一氧化碳可以燃烧,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据此解答;C、甲烷可以燃烧,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据此解答;D、氢气可以燃烧,而氮气不支持燃烧,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A正确;B、一氧化碳可以燃烧,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故B不符合题意;C、甲烷可以燃烧,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气可以燃烧,而氮气不支持燃烧,可以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遵义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在不停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能闻到茶香,是因为茶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分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隙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茶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10.稀土元素在科技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约占世界稀土资源的80%左右.如图为稀土元素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一个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0C.一个镱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70D.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3.0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及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镱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B.根据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镱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70,故B说法正确;C.根据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73,而其质子数是70,由质子数加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可知其中子数为173﹣70=103,故C说法错误;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因此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73.0,故D说法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1.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2)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煮沸或蒸馏(3)氧气的验满操作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4)二氧化碳的检验原理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软化硬水的方法进行解答.(3)只要证明瓶口是氧气就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根据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去检验.(4)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可以隔绝氧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2)常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隔绝氧气;(2)煮沸或蒸馏;(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4)CO2+Ca(OH)2=CaCO3↓+H2O.12.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氮原子2N ;(2)氦气He ;(3)2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2O3;(5)四个铵根离子4NH4+;(6)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P2O5.(7)写出2H2O 2H2↑+O2↑的含义:①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②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③每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6)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五氧化二磷分子,写出其分子符号即可.(7)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2.(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可表示为: 2O3.(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四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4NH4+.(6)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保持五氧化二磷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五氧化二磷分子,其分子符号为:P2O5.(7)2H2O 2H2↑+O2↑可表示: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微观上,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每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故答案为:(1)2N;(2)He;(3)2CO2;(4)2O3;(5)4NH4+;(6)P2O5;(7)①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②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③每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1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写出该微观模拟图所表示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H4和O2 ,产物是CO2和H2O,反应条件是点燃,经配平后的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故答为:CH4+2O2 CO2+2H2O.14.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将盛有干燥白磷的甲试管和干燥红磷的乙试管插入盛有80℃的烧杯里(甲、乙试管均套有气球密封).过一会后,发现甲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乙试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请根据小海同学的实验现象,对比得出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对比两个试管中的物质所处环境的异同点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A、B试管所受温度相同,同样与氧气接触,A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B试管中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B试管中的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15.化学用语是研究化学的工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②氧离子的符号为O2﹣(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该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不能再分的微粒是H、O (用化学用语表示)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2)①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②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由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与氧分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1)①由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②氧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氧离子的符号为O2﹣.(2)①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在该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不能再分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其原子符号分别为:H、O.②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由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与氧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答案为:(1)①6;②O2﹣;(2)①H、O;②2H2O2H2↑+O2↑.16.2012年一些厂商将工业明胶制成药用胶囊,受到严厉查处,生产过程有以下几步.①废弃皮革②生石灰浸泡③清水清洗④盐酸清洗⑤鞣制鞣制过程使用有毒的物质碱式硫酸铬,化学式为Cr(OH)SO4.完成下列问题.①Cr(OH)SO4中Cr的化合价为+3 价,②该物质由 4 种元素组成,③Cr(OH)SO4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0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碱式硫酸铬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分析;【解答】解:氢氧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2)=0,则x=+3;根据化学式Cr(OH)SO4可知,化合物由Cr、O、H、S四种元素组成;碱式硫酸铬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5)=1:80.故答案为:+3;4;1:80.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9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b 锥形瓶.(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AD (填上图字母).【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1)依据常用仪器回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氧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3)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氨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1)标有字母的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锥形瓶;(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氧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3)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氨气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4+×3=17<29,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锥形瓶;(2)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B;C;(4)AD.18.下列图示中,A图是一种“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进下应急和机体缺氧病人的自救,它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产生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X+3CO2(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中一定含有的元素钾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2)若要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04K2Mn04+Mn02+02↑.(3)如采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在选择发生装置时,小桐认为应选C,小晨认为应选D,你认为谁的选择更好?理由是小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22H20+02↑.【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即可推断X 的化学式;(2)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可;(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依据分液漏斗可利用活塞控制滴液的快慢,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进行分析解答;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可.。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试题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宁夏贺兰四中2021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化学1-11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物理21-27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S—32单项选择题〔1-11每一小题2分,12、13每一小题3分,一共28分〕1、以下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铁器生锈B、电灯发光、发热C、瓦斯爆炸D、用石墨为原料制得HY石2、以下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冰水混合物、干冰、氮气B、煤、石油、天然气C、矿泉水、冰水混合物、水银D、纯碱、烧碱、氧气3、以下实验操作符合实验操作标准正确的选项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渐渐搅拌B、为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C、洒在桌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质量一样的纸4、以下说法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和科学规律的是〔〕A、食用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病,人体摄入的碘越多越有利于安康B、中老年人缺钙容易得骨质疏松症C、采用“加铁酱油〞的措施,可有效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D、食用瓜果蔬菜,可为人体提供充足维生素。

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处,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D、玻璃刀上镶嵌石墨用于划玻璃6、截至2013年4月6日17时,全国一共报告1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板蓝根是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含有黑芥子甙〔化学式C10H17NO9S2〕对H7N9禽流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以下对黑芥子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C.黑芥子甙中C,H,N,O,S的元素质量比为10:17:1:9:27、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历以下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外表的锈斑B、用熟石灰区分碳铵与尿素C、用食醋区分食盐与纯碱D、用电池的“锌皮〞与食醋反响制氢气8、溶液与消费、生活亲密相关,以下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浓溶液加水稀释成稀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9、对以下事实或者现象的解释错误的选项是〔〕10、稀盐酸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但以下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11、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是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浓氨水A、③⑤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A、置换反响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又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响一定是置换反响B、中和反响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13、现有Fe、CuO、Na2CO3、Ca〔OH〕2、稀硫酸、BaCl2等六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之间或者两溶液间能发生化学反响的有〔〕A、7个B、6个C、5个D、4个二、填空题(一共13分)14、〔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一个氧分子〔2〕两个氮原子〔3〕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是因为酸中都有一共同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理化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理化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春5月月考九年级理化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Cl:35.5 O:16 H:1 C:12 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咸宁市变得越来越美丽,旅游资源、地方特产等地方文化也为更多人喜爱。

以下选项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温泉八月桂香满城B.嘉鱼簰洲湾熟鱼丸的制作C.咸宁桂花酒的酿制D.通山隐水洞溶洞景观的形成2.以CCl4和钠为原料,在700℃条件下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l4+NaC+NaCl).我国的这一研究成果被世界科学界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CCl4属于有机物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对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洒出,可将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内B. 铁丝经点燃后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为避免药品浪费,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D. 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探究燃烧需要氧气4.有关生活或实验中的化学问题,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变得澄清,但仍是混合物B.燃烧的煤炉中层主要是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二氧化碳是氧化剂C.水银温度计用来测温度,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说明金属活动性:Fe Cu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具有还原性,所以CO2也具有还原性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C.酸雨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即为酸雨D.氢氧化钙溶液能区分N2和CO2,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区分N2和CO26.有一种有机物(C15H26O),因分子结构形似“阿波罗”号飞船,被称为“阿波罗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 该物质由15 个碳原子、26 个氢原子和1 个氧原子构成D. 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13:8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B. 和的分子构成不同C. 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之比为5:1 D. 该反应原理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8.以上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B>CC.将140 g 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A晶体的质量为20g (水分的蒸发忽略不计)D.现有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且溶液中均无剩余固体,均将其降温到t1℃时,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B>A=C9.小金做该实验: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

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是浅绿色。

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CuSO4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铁粉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C.该实验条件下,稀硫酸比硫酸铜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D.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有FeSO410.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实验操作A CO2(CO)氢氧化钠溶液洗气B H2(CO) 灼热CuO 加热C NaCl(Na2SO4) 过量BaCl2溶液过滤D NaCl(Na2CO3) 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11.《乘坐自动扶梯的礼仪规范》中提到: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这不仅是国际大都市的文明规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

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是静止的B.右侧站立的人是运动的C.扶梯是运动的D.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1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B.景物逆光形成“剪影”C.景物在汽车观后镜中成像D.透过放大镜观察植物13.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

与镜片上小水珠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14.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C.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0.7mm D.中学生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15.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

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16.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温度升高C.烧热的熨斗,慢慢凉了D.给自行车胎打气,打气简热了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18.水平桌面上放置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甲和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这两种不同液体种,静止后的情形如图所示,两液面相平。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C.密度计越靠上的刻度,对应的密度值越大D.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比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19. 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

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 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D. 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的2倍20.如图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的示数为U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U1>U2 B.U1<U2 C.I1>I2 D.I1<I2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共90分)21、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笛管里的振动产生的。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只能以为载体来传递信息。

22、为倡导低碳出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咸宁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如图所示。

共享单车的设计应用到许多物理学知识。

车座设计的面积较大可以,轮胎表面设计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刹车手闸是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第22题图第23题图第24题图第25题图23、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

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选填“增加”、“不变”、“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会;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以上两空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

25、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按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物体重100N,滑轮重25N,绳重和摩擦不计。

图甲中F甲= N,图乙装置的机械效率η乙= ,若图乙中再加挂一物体,机械效率将。

26、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厂家对电动自行车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速度v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0-7s电动自行车做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电动自行车在2﹣7s受到的摩擦力为N,7﹣12s电流做了焦耳的功,7﹣12s克服摩擦力做了焦耳的功。

27、(3分)(1)请根据磁感线的方向,标出如图中静止的小磁针的N极和电源的正极。

(3分)(2)如图所示,用细线将重2N的小球悬挂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的重力的图示和小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8.(7分)小明弯曲手中的钢锯片,感觉到弹力大小与弯曲程度有关,同时他猜想,弹力大小可能还跟钢锯片的长度有关。

于是他和同学合作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将钢锯片夹在厚书内,伸出的长度(简称长度)用L表示;钢锯片形变量(弯曲程度)用末端侧移量x表示,钢锯片的弹力用F表示,其大小等于测力计的读数。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长度L/cm 15 20 25 25 25 25 25 25 25 25形变量x/cm 2 2 1 2 3 4 5 6 7 8弹力F/N 0.48 0.22 0.06 0.12 0.18 0.24 0.30 0.39 0.51 0.66(1)由第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钢锯片在形变量x一定时,弹力F随长度L的而(选填“增大”或“减小”);(2)由第3~7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钢锯片在长度L一定时,弹力F跟形变量x成;(3)请用表中钢锯片长度L为25cm 时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弹力F跟形变量x关系的图象;(4)(2分)分析图象,进一步归纳得出:。

29.(10分)小强同学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功率,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连接的不完整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如果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发出比较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选填增大”或减小),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