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2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体会含有相同微粒的物质发生相同的离子反应。

2.能够依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结果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推测离子反应的发生,写出离子方程式。

重点:1、离子反应实质的微观理解,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

2、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由钡餐的知识引入新课并引起思考:为什么钡餐的成分是硫酸钡而不是碳酸钡?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实质活动探究一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实验操作向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实验现象随着H2SO4溶液的滴入,(1)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先后(2)溶液:出现,溶液颜色解释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得到离子反应(1)概念:在溶液中有参加的化学反应。

(2)实质:溶液中某种或某些离子的浓度发生改变。

三、学生实验: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一步增加,进一步拉近实验现象到“我”,“我”与化学原理的距离。

活动探究二实验目的:探究复分解反应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实验用品:0.2mol/L硫酸,0.3mol/L NaOH ,0.2mol/L Na2CO3,0.2mol/L CuSO40.3mol/L HCl 0.2mol/L BaCl2小试管胶头滴管实验原理:酸、碱和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时会生成难溶的物质(沉淀)、难电离的物质(水)或挥发性物质(气体),导致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的降低。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步骤现象化学方程式参与反应的离子及其浓度改变1、向NaOH 溶液成、、。

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介绍两种方法书写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①Cl2+2NaOH=NaCl+NaClO+H2O②改写化学方程式②Cl2+2Na++2OH-=Na++Cl-+Na++ClO-+H2O③删去未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③Cl2 +2OH-= Cl- +ClO-+H2O④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配平④质量守恒,电荷守恒⑤呈现规范准确的离子方程式⑤Cl2 +2OH-= Cl- +ClO-+H2O五、交流研讨,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并得出“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一类反应,并揭示了此类反应的实质”这个结论。

[课后反思]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课后反思]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学习课。

从教材内容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采用这种方法意在渗透探究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限于新高一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以启发性教学、计算机辅助教
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本课从电离方程式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物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借助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特别是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氯化钠电离过程的图示,这是个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特别注意的是,电离和通电是没有关系的,最后引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作出比较和概念的辨析,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水平,以及知识掌握的需要,要淡化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相关内容的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

在电离方程式的教学时,要降低难度,对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切不可一步到位,把所有点都讲解清楚,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一些复杂的物质电离方程式可通过适当的练习去强化,同时要注重知识的延伸,进行陆续的渗透,这样学生把作为必修需要掌握的知识掌握好,就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酸碱盐的知识教学时,把该部分知识,
与前面第一节所学的物质分类进行有机结合,达到承上启下的学习效果,既能很好的把初中学习的酸碱盐知识进行延伸,又能很好的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加深,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离子反应发生反应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特别是本节内容抽象难于理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和播放离子反应的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使学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离子反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离子反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
课例研究综 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

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
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
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本节内容主
要是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其
教材分析 中,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是研究离子反应的基础,
也是第二册《电离平衡》的基础。因此,能否理解基本
概念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
理解分析起来并不容易;实验现象容易观察到,但为什 力分析
么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根据现象得到怎样的结论,学
生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对“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也
不够深刻。
本章位于第一册第一章,本节知识源于初中化学又
高于初中化学,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学习化学。从
而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
反应 ①Na2CO3+CaCl2②Ba(NO3)2+CuCl2③K2CO3+HCl [教师]上面能发生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怎样书
写呢? [板书]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步骤 ①“写”,例:BaCl2+CuSO4BaSO4↓+CuCl2 ②“拆”,Ba2++2Cl-+Cu2++SO42-BaSO4↓
+Cu2++2Cl- 注意: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
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1.本节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要目的,采用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离子反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离子反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生思维的灵性。 二、教师要构建一个活跃的课堂状态,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 者,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 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 抑制的状态,使课堂活而不乱,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 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 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 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术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
念基础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
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分析
重点和难点
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2、电离方程式的书
写。
3、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三、课堂教师参与要当、准、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 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教师课堂参与时机要 恰当,切入要准确,内容要精准,不可将结论托盘于学 生;要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 情;教师要精准的指导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并进 行课堂反馈与总结。教师的引导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 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 指到关键处,指到有用之处,设疑要设到到学生心里去, 设出水平来,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利于学生的发 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指导与设疑的技巧,体 现出教学新理念。设疑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 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 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 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难易要适合不 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 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 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 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 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设 疑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 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 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 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3案例分析-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和思考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3案例分析-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和思考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进行《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与思考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化学1专题二第2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基础上,从物质的分类角度,进一步深化分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从反应的分类角度,又引入了离子反应。

二、教学方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探究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和离子反应的实质。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区分强、弱电解质,能书写常见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过程,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怎样识别强、弱电解质难点: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五、课堂实录——教学过程【引入】初中我们学习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高中从有无化合价变化,将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今天从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方面来分类,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离子反应,一起来学习。

设计意图:从分类的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形成学科素养。

【先学检查,查知学情】问题:说出以下物质①铜②稀盐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氨水⑤稀醋酸⑥硫酸钡固体⑦蔗糖⑧二氧化碳⑨氯化氢1.能导电的是2.属于电解质的是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硫酸钡固体导电吗?答案:不导电,因为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②-⑤这些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学生: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设计意图:查知学情,以学定教,先行组织者原则。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实验与探究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教师:相同条件的它们,导电能力一样吗?进行活动探究一。

请同学们往前看,在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

为了比较它们导电能力,我控制了一些定量:如浓度、温度、体积、电压、灯泡规格等。

这些都相同,接通电源,观察现象。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生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中,能够初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学习化学。

在《离子反应》第1课时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关电解质的概念,知道了从电离的角度研究化学,并且学生在初中也学过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生的这些已有的化学知识为本节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本节课教学中采用“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使学生深刻的掌握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本节的难点,初学时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步骤中的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帮助学生抓住若干条规律,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有利于教学。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的内容,第2课时主要研究的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本课时的内容包括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

而且《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例子的检验方法。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的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离子反应》第2课时评测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H2和O2反应生成水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D.在高温下CO2与C反应生成CO2.下列物质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NaOH溶液和FeCl3溶液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C.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D.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3.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氢氧化铜和稀硝酸反应C.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D.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反应4.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Cl溶液+Na2CO3溶液HCl溶液+NaHCO3溶液B.NaOH溶液+HCl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C.BaCl2溶液+H2SO4溶液Ba(OH)2溶液+Na2SO4溶液D.CaCO3+HCl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稀盐酸滴在铁片上:Fe+2H+===Fe3++H2↑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2-4+Ba2+===BaSO4↓C.足量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CO2↑+H2OD.氢氧化铜与稀硫酸混合:H++OH-===H2O6.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种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行检验,所得结果如下,其中一定错误的结果是()甲:K+、Na+、OH-、NO-3乙:OH-、CO2-3、Cl-、K+丙:Cu2+、SO2-4、OH-、Cl-丁:Ba2+、Na+、OH-、NO-3A.甲B.乙C.丙D.丁7.下列碱性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MnO-4、Cl-B.K+、Ag+、NO-3、Cl-C.Ba2+、Na+、Cl-、SO2-4D.Na+、Cu2+、NO-3、Cl-10.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①K+、Cl-、NO-3、S2-②K+、Fe2+、I-、SO2-4③Na+、SO2-4、Cl-、NO-3④Na+、Ca2+、Cl-、HCO-3⑤K+、Ba2+、NO-3、Cl-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能力提升题】8.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 掌握离子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理解,离子反应的复杂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2. 准备实验试剂:常见酸碱盐溶液,指示剂,离子交换剂等。

3. 准备相关视频、图片和案例,用于解释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实际应用。

4. 设计教案,安排教学流程,确保知识点讲解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新课: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反应类型,引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讲授新课:(1)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条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发生的条件,并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发生的条件。

(2)离子反应的分类:介绍离子反应的几种类型,如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等,并分析不同类型的离子反应的实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分类和实质,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介绍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提高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运用能力。

3. 课堂活动:设计一些与离子反应相关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问题抢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加深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离子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并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离子反应实例。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和应用。

高中化学_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二节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教学设计【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复习重难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组概念及溶液导电性2、突破与“量”有关的3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设计】【问题思考一】1、如何定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各包括哪些常见物质?2、电解质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各包括哪些常见物质?3、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吗?4、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什么因素?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吗?5、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有何不同?6、多元强酸酸式盐与多元弱酸酸式盐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相同吗?请总结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哪些守恒关系?【对点练习】1.判断正误(1)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2)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 )(3)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NH3均是电解质( )(4)NaCl固体不导电,熔融的KCl能导电,所以前者是非电解质,后者是电解质( )(5)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6)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考点二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突破点一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思考】1、什么是离子反应?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哪些?离子反应的实质?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注意“拆”的步骤,哪些能拆?哪些不能拆?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哪些守恒关系?【拓展归纳】【链接高考】1.判断正误(1)(2016·天津高考)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2)(2015·江苏高考)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3)(2015·四川高考)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Cu2++S2-===CuS↓( )(4)(2014·四川高考)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32-+2H+===CO2↑+H2O( )(5)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 )(6)(2016·天津高考)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NH+4+2H2O===NH3·H2O+H3O+()突破点二突破与“量”有关的3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高考背景】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近几年高考非选择题命题的热点,一般出现在化学实验或化工流程题中,学生做起来比较棘手。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教案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5篇©1.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离子反应》是高一必修教材中的一节概念教学课,这节课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对强弱电解质的理解,还有一个是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点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本课从电离方程式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物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借助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过渡到溶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从而理解离子反应进行的本质。

通过分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入手,介绍了以“写—拆—删—查”四步走的方式来分析解说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同时将哪些物质要拆,哪些物质不用拆的问题对学生做了归纳,使他们的知识点有一个小结。

后采用实际离子方程式讲述了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判断方法,并对有关的问题做了总结。

本课程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设计的。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虽然课堂上已经完成了教学计划,但课堂上似乎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继续发展,可以增加互动项目,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联系不紧密。

这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

多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主题状态,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篇二《离子反应》属于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

⼈教版⾼中化学必修⼀第⼆章第⼆节离⼦反应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离⼦反应”的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录1 前⾔ (1)2 学情分析 (1)2.1 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1)2.1.1 电解质与⾮电解质的概念 (1)2.1.2 电离的概念 (1)2.1.3 电离⽅程式及酸、碱、盐的重新定义 (2)2.2 离⼦反应及其发⽣条件 (2)2.2.1 离⼦反应的概念 (2)2.2.2 离⼦反应发⽣的条件 (2)2.2.3 离⼦⽅程式的书写 (2)2.2.4 离⼦⽅程式的意义 (3)3 教学设计 (3)3.1 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3)3.1.1 电解质与⾮电解质的概念 (3)3.1.2 电离的概念 (4)3.1.3 电离⽅程式及酸、碱、盐的重新定义 (5)3.2 离⼦反应及其发⽣的条件 (6)3.2.1 离⼦反应的概念 (6)3.2.2 离⼦反应发⽣的条件 (8)3.2.3 离⼦⽅程式的书写 (9)3.2.4 离⼦⽅程式的意义 (11)“离⼦反应”的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1 前⾔中学化学教学中,离⼦反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

在后续的化学学习中,⽤离⼦反应认识反应原理是研究化学反应常⽤的⽅法,所以离⼦反应是中学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在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是学⽣学好化学的基础。

因此,学习好离⼦反应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

对离⼦反应教学的研究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从概念⾓度,观念建构等⽅⾯制定的教学设计教学抽象,不适⽤于全体学⽣,对于理解能⼒,学习能⼒较强的学⽣来说能够轻松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对于其他学⽣来说则较为困难。

学情分析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法,可以系统的了解学⽣认知⽅⾯的不⾜之处,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等各⽅⾯情况。

通过学情分析制定出更能让学⽣理解接受,适应于全体学⽣的教学设计。

本⽂通过对离⼦反应相关内容进⾏学情分析,确⽴出符合学⽣的认知情况,能有效解决对学⽣来说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点的有关离⼦反应内容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离子反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能通过离子反应的学习,从离子浓度减低的角度再认识溶液体系中的相互作用,能够将离子反应与平衡、平衡移动关联起来。

(2)能从物质检验与提纯、物质制备与产品含量测定等化学任务角度举例说明离子反应的应用,能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

(3)能根据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选择除杂试剂,形成认识物质“由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到宏观”的视角,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物质认识方式。

(4)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粗盐中杂质离子去除的方案,明确解决物质分离任务的核心思路是从杂质与主物质性质的差异入手找到相应的分离方法;构建“去除水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分析思维模型;根据杂质离子的特征反应选择除杂试剂、考虑除杂试剂添加顺序和用量。

(5)能够运用流程图设计实验方案、表达实验过程,形成系统整体规划的实验设计方法。

通过完成测定物质纯度的实验任务,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检验与反思,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分工合作、分享成果的学习习惯。

在实验活动中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2.评价目标:(1)通过实验方案设计,诊断学生从离子角度认识物质、预测反应的能力,同时诊断学生对分离操作方法和功能的理解。

(2)通过应用不同测量方法计算纯度,诊断学生分析实验误差,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离子的检验、物质提纯、物质制备及定量测定纯度。

教学难点:定量测定纯碱样品的纯度实验。

三、教学过程:c.加入BaCl2溶液;d.加入Na2CO3溶液;e.过滤;f.加入NaOH溶液;g.蒸发结晶【问题】若只用Na2CO3溶液,能否除去Ca2+、Mg2+杂质?展示2020济南三模题:【问题】加热煮沸的目的?独立分析加入沉淀剂后形成的沉淀是?最终想以什么物质的形式除去?从而分析回答煮沸的目的。

并通过追加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和思想。

同时,考察了学生对水垢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及硬水的软化处理。

离子反应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 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对化学反应进行的进一步研究。

离子反应不仅是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后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实验引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为离子反应的学习奠定基础。

接着通过实验探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引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实验探究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酸碱盐的一些性质和化学反应,但对于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还比较陌生。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对于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还有一定的困难。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正确判断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规范书写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从微观角度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反应的本质。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作者:班级:Email:一.课题: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二.教材:必修一三.课时:第二课时四.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电解质概念及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主要要求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

本节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通过课件及动画从微观上更进一步加深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发生条件,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通过练习由浅入深掌握离子反应的内容。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内容掌握较好,熟悉电解质的概念,但有部分同学对电离的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写较模糊,在第二课时的讲解中要帮助学生梳理好并注意与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区分开来。

另外学生的动手能力一般,部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后可能対离子反应的实质还理解不够透彻,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播放从微观的角度来模拟离子反应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以及总结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的动于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并并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讨论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于段,将离子反应的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

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2、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八.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高中化学_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概念;2、能较为熟练书写离子方程式;3、使学生离子反应更能描述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1知识与技能:○1.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2.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3.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5.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差别与联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离子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2.通过离子方程式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对氯化钠的认识,形成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4.通过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认识已知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思考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1、重点○1、离子反应的含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2、难点对离子反应的含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理解。

(二)方法上突破点针对离子反应,要以某一实例出发,展开分析剖析,从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形成概念。

三、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总结归纳法四、教学过程(一)、离子反应【观察思考】你已经知道,硫酸和氢氧化钡都是电解质,那么它们在水溶液中分别能电离出哪些离子?它们之间能发生怎样的反应?【实验】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0.01mol∙L-1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Ba(OH)2溶液中匀速逐滴加入0.2 mol∙L-1H2SO4溶液,注意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问题探究】1.溶液电导率由大到小接近零,再滴加时,又不断增大,说明了什么?2.溶液颜色为什么会由红色变成无色?3.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如下路径分析归纳)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Ba2+、OH-溶液电导率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离子反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离子反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式: HCl、H2SO4KOH、Ba(OH)2BaCl2、K2SO4 【说明】请学生板演电离方程式,台下学生也动手
做练习,巡堂。 【思考与交流】从上述书写电离方程式的过程中总
结规律,从电离的角度给酸、碱、盐下定义。 5、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和盐: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
【板书】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 离过程的式子。
示范引导写出 MgCl2、Na2SO4 的电离方程式。 MgCl2=Mg2++2Cl-(强调:离子个数应写在离子符 合前) Na2SO4=2Na++SO42-(强调:原子团不可拆,如 SO42-CO32-NO3-NH4+OH-) 【总结归纳】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1)两个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2)原子团不能拆开写。 (3)离子的个数用阿拉伯数字写在离子符号的前 面。 【练习】要求学生写出下列三组物质的电离方程
的化合物
(常见: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2、SO2)、大部
分有机物(蔗糖、乙醇)NH3。)
【知识小点】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
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②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
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
电。(例如 CO2SO2、)
类标准是依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但是分类标准不一
样,分类结果也会不相同,那“化合物”还可以根据其
他标准分类吗?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化合物的另一分类。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通过家庭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热爱化学的情怀。

3、通过对电离本质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

二、重难点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等诸多特点,来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结合模型认知,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效果分析本节课我运用了较多的实验、动画、录像结合模型等多种教具和手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尤其是家庭实验,给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也引起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紧紧的围绕着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的。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既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情况,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基本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1.本节的定位:本节教材是化学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在第一章里,学生已经认识了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在这一章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学生已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那么,本节的功能价值是什么呢?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和山东省考试说明,我的理解是: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状态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领域,通过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多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增加了认识物质的视角,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角度去认识物质,建立对溶液体系分类的思想;通过导电的外在形式,进一步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体会电离是从微粒的角度认识反应的本质,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即建立微粒观和动态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引课】小河的哭诉
往日里,我们都是清澈见底,微波粼粼。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把我们当作自然垃圾处理厂,现在是浑浊不堪,臭气熏天,欲哭无泪,我们该怎么办?善良的你们能帮帮我们吗? ----求救信污水治理任重道远。

处理污水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从离子反应角度来认识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

激起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欲望。

通过创设“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

【学习任务1】酸性废水的处理------从分类视角看反应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从工厂排放酸性废水如何处理的实际情景出发,根据物质的分类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辨识化学反应,并认识到这些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初步认识离子反应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学习任务2】归类写离子方程式----- 从实质入手写反应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对常见复分解反应归类,找出各类反应的实质,抓住反应的实质,快速书写常见离子方程式。

方法指导:先归类———抓实质——-拆与不拆。

【学习任务3】 离子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从用途出发掌握反应 【活动设计】
从生产中废水排放的真实情景出发,通过让学生运用离子反应的思想和认识角度,从微观角度认识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实质,真正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学习任务4】 生活探秘
【设计意图】
生活中经常用到化学知识,特别是离子反应能帮助我们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任务4的设计,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堂小结】
【思考】碱性废水如何处理?你能总结出盐与碱、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实质吗?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以及简单离子方程书写的一般步骤。

但是学生对各类反应的实质认识不到位,所以本节课从反应实质入手,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几类复分解反应的反应实质,便于学生快速书写离子方程式。

根据以上分析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效果分析
从整节课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较好地通过设计台阶式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以此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发展学生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认识水平。

2、课堂连续性较好,部分学生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以此诊断发展学生证据推理、模型认知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3、教学设计科学化、程序化。

在上课的过程中知识的呈现、问题的分析层次递进,重难点较突出。

4、课堂气氛轻松,与学生的交流也比较亲切,学生在和风细雨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内容,学得轻松。

这一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探讨之处:
1、学生思维参与不够。

主要表现:老师过多的引导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

课堂上如何处理动与静的关系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提出问题首先应该让全体起学生进入思考层面,再经行交流,学生之间才有思维的碰撞,思维才能更有深度。

2、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加完善,学生的参与度要加强。

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二节《电解质》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

又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始终。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测评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H+ + HCO3- = CO2↑+ H2O B.CO2 + Ca2++ 2OH-= CaCO3↓+ H2O C.CaCO3 + 2H+= Ca2++ CO2↑+ H2O D.Cu(OH)2 + H+= Cu2++ H2O
2.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 H2O表示的反应是( )。

A.Ba(OH)2溶液和稀硫酸混合B.NaOH溶液与盐酸混合
C.Cu(OH)2和硫酸溶液反应D.H2S通入NaOH溶液中
3.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O42-、OH-、K+B.Na+、S2-、H+、Cl-
C.Ca2+、H+、CO32-、NO3-D.H+、Cl-、NO3-、Ba2+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钡与盐酸反应2H+ + CO32-= H2O + CO2↑
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 + SO42-+ H++ OH-= BaSO4↓+ H2O
C.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2Ag+===Zn2++2Ag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 + Ca(OH)2 = CaCO3↓+ H2O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用稀硫酸清除铁锈Fe2O3 + 6H+ = 2Fe3+ + 3H2O
B.铜粉放入硝酸银溶液里Cu + Ag+ = Cu2+ + Ag
C.氢氧化钡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Ba2+ + 2OH-+ Cu2++ SO42-= BaSO4↓+ Cu(OH)2↓D.食盐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l-+ Ag+ = AgCl ↓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CH3COOH + NH3 =CH3COONH4
B.石灰乳跟盐酸反应H+ + OH-=H2O
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 + 2H+ =Ba2++ H2O + CO2↑
D.金属钠跟水反应2Na + 2H2O =2Na+ + 2OH-+ H2↑
课后反思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本节课从小河的求救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创设“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

又从工厂排放酸性废水如何处理的实际情景出发,初步认识离子反应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带领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中的反应。

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最后以碱性废水如何处理?让学生总结出盐与碱、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实质。

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内容难度设置适中,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主次分明。

效果还是可以的。

但是也有很多的不足:
1、语言不够精炼,不够优美,有时表述也不很明确,需继续进行语言的锤炼。

2、问题设置梯度性差,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并能对整节课的掌握起到重要的作用。

3、最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有点匆忙,应统筹安排时间,规划好整堂课的布局。

4、班级授课基本面向全体学生、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

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可能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经过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改进,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正如卢梭所说——课堂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

课标分析
【学业要求】:
1.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准确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

并以此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发展学生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认识水平。

2.小组合作,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以此诊断发展学生证据推理、模型认知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3.激情投入,体会电解质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作用。

以此诊断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水平,体现立德树人,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酸、碱和盐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

2.掌握离子反应实质,正确、快速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习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