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错误类型
寻找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的逻辑错误(1)
寻找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的逻辑错误(1)
寻找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的逻辑错误(1)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论证有效性分析较之于论说文来说,比较容易:
一是行文规范,容易寻找规律;
二是读题规范,只能要找到逻辑错误,阅卷的过程中“踩点给分”。
一般来讲,行文规范对于同学来说,通过培训都能熟练掌握。
但如何寻找“逻辑错误”,是让大家头疼的大问题。
从本期开始,“崔瑞”逻辑将用20-30个专题,
给大家分享如何寻找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题干中的逻辑错误,及如何开展写作。
尽管只有短短4个月的时间应考,只要大家进入系统学习阶段,还是很有希望的啊!
加油!
一般来说,论文有效性分析的日常训练,要逐渐形成“读、找、析、文”四个步骤。
一是,读。
读题。
读题干、找论点,并且注意一些关键信息,比如数据、采样、百分比、类比、表示结论或转折的词汇等。
这些都是读题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的。
二是,找。
找逻辑错误。
根据关键词汇,寻找逻辑错误。
三是,析。
就是分析错误。
想好具体的“逻辑词汇”,要慢慢学会“套用逻辑术语”,比如不当类比、不能有效推出等。
四是,文。
就是成文。
学会用基本段落,形成逻辑分析的层次。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大家使用真题进行模拟训练。
比如,每周1套,刚好考前能把历年真题都做一遍。
通过强化训练,实现规范写作。
“
我们坚信“逻辑改变生活,理性铸造梦想”的初心;
我们秉持“公益知识传播,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
有关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的几个难点与解答
有关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的几个难点与解答1. 论证有效性分析,做题过程中要找几个逻辑错误?答:一般寻找4个逻辑错误。
这几年的阅卷反馈,证明是可行的。
4个基本段,明确4个左右的逻辑错误,并展开引用、分析和评述。
2.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统一逻辑纰漏,为何会出现不同的解释和驳斥?答:论证中的逻辑错误或纰漏,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分析,也是正常的。
如,概念错误中的分析角度不同,会有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两个解读。
再如,极端思维的问题,往往是对因果关系极端化的解读。
这种解析分歧,是正常的。
无须过虑。
3.论说文的写作切口,是否都要集中到企业管理上?答:论说文中心论点未必围绕企业来写。
但要建议以企业管理或自己关注的生活为切口,展开纵深化写作。
其一,如果写到社会管理上,其实社会管理的领域,考生并不熟悉;其二,如果写到人生哲理上,容易写成心灵鸡汤,更容易形散、魂散。
围绕企业、企业管理和管理生活来写,既是管理类联考的专业要求,也是这么多年频繁考察的重心。
建议大家多关注企业管理的命题。
4. 论说文写不完,怎么办?答:其实,论说文学习、培训和练习的时间太短了。
导致系统、逻辑、结构、素材等四个方面,都无法有效掌握。
最好的办法是:先有,后优。
先想方设法写完,写完就是胜利。
再想办法优化。
5. 论说文的素材不够怎么办?答:不要幻想着刚好有“完美”的素材,在前方等待。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留心思考即可。
可以每天关注一个案例,关注一个品牌。
比如,格力(创新)、华为(工匠)、海尔(质量)等。
于无书处读书,才能写完论说。
论证有效性分析八大常见逻辑错误
论证有效性分析八大常见逻辑错误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论证有效性分析八大常见逻辑错误:MBA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经常是困扰MBA考生的一个障碍,且是他们容易丢分的一个项目。
中公管理人从历年英文考试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八大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见错误,供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考生们学习。
一、以偏概全简单枚举法的结论是或然而非必然的,可靠的结论往往建立在,数目,范围充足的,取样对象之间的差距要够大。
通常把样本过少、结论明显过假,或者过于简单的方法称为“以偏概全”。
常见问题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情况;有论证条件过于单薄无法支持论证的情况;也有对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不够清楚、准确的情况。
例:在针对巴黎市民对垃圾食品偏好度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在巴黎的各大麦当劳餐厅随机抽取了 300人做调查,发现巴黎市民更喜欢程度高达75%。
分析:该调查的样本仅仅来自于巴黎的快餐厅,在巴黎快餐厅吃饭的人就餐偏好不能代表巴黎市民的就餐偏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二、类比不当作类比的两个事物之间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也与所差别。
于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地方的相似,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的结论,就不具有必然性。
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其相关程度越高,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
相反,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小。
例:熊猫和棕熊是近亲,他们都具有相似的牙齿额肠道结构,适应于肉食,所以,熊猫常用的食物是肉类。
分析:该例中就用到了类比不当的错误,熊猫和棕熊虽然在很多地方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大不相同,这些是构成两者食物结构不同的原因。
类比除了两个物体之间的类比还有同一个物体不同时间的类比,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类比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当时间发生了变化,物体所处的环境也可能发生了变化,而且不能排除偶然性。
例:上次我打得赢他,我这次一定也打得赢分析: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2019考研管综逻辑:论证有效性分析高频谬误及解析
考研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梳理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中的高频谬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概念不清:关注论点中的概念以及论证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概念。
在分析时需要指出具体哪一个概念不清楚,并且要指出该概念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理解。
【例1】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解析】论证者将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物质”与现实中的“物质”混为一谈。
前者是指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后者指的是各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如电脑、手机等。
2、偷换概念:关注论点、论据中的核心概念是否前后一致。
分析时需要指出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
【例2】目前,国内的多家快递企业开始尝试拓展无人机送货业务,这样既能缓解地面交通拥堵,又能提高快递企业运营效率。
但是,自无人机技术应用以来,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因此,人类需要慎重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解析】论证者由无人机技术应用以来屡屡发生安全事故得到人类要慎重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结论,然而无人机技术只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显然该推理难以必然成立。
3、以偏概全:以个别事实归纳出总体情况。
分析时需要指出个别事实不具有代表性,还要说明为什么不具有代表性。
【例3】1840 年,哈里森当选美国总统,病逝;1880 年,加菲尔德当选美国总统,被刺杀;1900 年,麦金利当选美国总统,被刺杀;1940 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病逝;1960 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被刺杀。
所以,凡在20 的倍数的偶数年当选的美国总统都不会活着离开白宫。
【解析】前几任总统是在20的倍数的偶数年当选且在任期内去世可能是由于个人原因,如身体状况等,或者是由于政治原因等因素,因此不具有代表性。
4、不当类比:将一个事物或者一类事物的性质类比到其他事物上。
分析时需要指出这两个事物或者两类事物有本质的差别。
【例4】假如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连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五针松等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解析】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但是并不一定等同于类人猿,人类不仅有类人猿的动物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因此由类人猿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出人类也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有待商榷的。
会计专硕:从逻辑角度谈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错误类型
会计专硕:从逻辑角度谈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错误类型一、论据部分1-1. 论据—违反同一律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统计显示,在汽车事故中,装有安全气囊汽车的比例高于未装安全气囊的汽车。
因此,在汽车中装有安全气囊,并不能使车主更安全。
攻击套路示例上述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A这个词的理解。
但是A这个概念的界定不够清晰,到底是……还是……?/但是A概念第一次出现时的内涵/外延是……,第二次出现时变成了……。
所以论证中存在概念模糊/偷换概念的谬误,该论证的合理性值得怀疑。
1-2. 论据—调查失败一般认为,一个人80岁和他在30岁相比,理解和记忆能力都显著减退。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80岁的老人和30岁的年轻人在玩麻将时所表现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没有明显差别。
因此,认为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会显著减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攻击套路示例材料调查结论的得出,是基于数据A的,但是由于得出数据A的调查方在得出结论时有自身利益存在,所以其公正性值得怀疑。
材料调查结论的得出,是基于数据A的,但是由于调查时效性不足,不能说明现在的情况,所以原论证的结论值得商榷。
攻击套路示例引申:对于“忽略发展”的攻击材料用现在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情况/为将来提出相关的建议,但是,由于没有证明关键的环境因素会保持不变,而且这些因素往往也是容易变化的,例如……,所以这个预测值的怀疑。
1-3. 论据—样本问题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
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
其结果是: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
1-4. 论据—比例问题人们对于搭乘航班的恐惧其实是毫无道理的。
MBA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错误分析(精讲)
12.09 年 1 月考题: (1)文中将个人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共有知识——网络知识、书本知识等——混 为一谈,对“知识”和“学知识”没有清晰的界定,论述模糊不清。 (2)题干在概念使用上如“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知识无用和有识之士等”,存 在“定义不请”和“混淆感念”的逻辑错误。
五.非黑即白 为多于一个答案的问题提供不足(通常两个)的选择,即隐藏了一些选择,最典 型的表现是非黑即白的观点,也称非此即彼,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 例如:萨达姆是邪恶的,所以美军是正义之师。除正邪之争外,还有邪邪之争及 许多难分正邪的纷争,所以不能单以萨达姆邪恶便认定美军正义。 例如: 1.03 年 1 月考题:“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忽视了第三种选择,即 “有序的行动”。 2.04 年 10 月考题:“顾客不是选择你,就是选择你的竞争对手。”忽视了顾客 的多种选择,因市场除了你和竞争对手之外,还有其它成员。 3.06 年 1 月考题: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这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 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把是否参与国际合作作为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 业竞争力的唯一条件,这是错误的。企业不参与国际合作同样业绩辉煌的例子不 胜枚举。 4.06 年 10 月考题:题干只给了两种结果“道德的进步”和“道德风气的败坏” 忽视了还有第三种结果,即道德的维系和保持。 六.主观臆断 例如: 1.02 年考题:“在今后的 20 年中,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的增长。 因此,本公司应当及时地售出足量的‘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并增加在‘全 球电视’公司中的投资。” 题干中的结论,即“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锻炼的时间逐渐减少,而 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在今后不会有大的变化,是主观臆断。这一点并
3
3.“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的增长”与“每家公关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不是一 个概念。这里,受益于营业收入增长的自然同时包括国内和外资公司。因此,这 不能成为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的根据。即使中国的公关营业总额 增加到 300 亿元的水平,即使平均到一个公司营业收入水平很高,但这些公司中 既包括本土公司,也包括外资公司,无法得出本土公司必将击败外资公司的结论。 4.05 年 10 月考题:题干前面说“快餐业”后又偷换成饮食业。将“洋快餐的 消费者”偷换成“中国消费者”。 5.05 年 1 月考题: (1)“MBA 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偷换概念。MBA 学生并不是毫无经验的人。 (2)“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 即使一个人具有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无法将经验灌入他的头脑”,这里 “经验”的概念含糊不清,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大量的案例教学,恰是 能把间接经验灌入学员的头脑,使他们牢记前车之鉴,或从前人的成功中得到启 发。况且 MBA 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选择力、判断力和自主意识的个 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经验分享恰恰是 MBA 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 式。 6.06 年 1 月考题:“中国将承担 A350 飞机 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并非意味着 “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 100 架 A350 飞机,就将有 5 架由中国制造。”5%的 设计制造工作不等于能制造 100 架飞机中的 5 架整机。 7.06 年 10 月考题:美国比发展中国家曝光的企业丑闻更多,并不必然意味着 其实际企业丑闻的数量比发展中国家更多,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媒体曝光 度或自由度造成,也可能与其他文化背景相关,因此,也就无法由此推断出“经 济的发达并不一定带来道德水准的提升”这一结论。 8.07 年 1 月考题: (1)“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概念界定模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真正的经 济学家,不等于没有得诺贝尔奖的都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2)经济学家确定要坚持理性精神,但“经济学界太热闹”并不等于“不理性”, 二者也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在这里偷换了概念。
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见错误分析1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见错误分析1考点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里面常考的逻辑缺陷主要由如下几类:概念类缺陷,数字类缺陷,推理错误类缺陷,因果类缺陷,矛盾类缺陷以及其他的缺陷。
一、概念类缺陷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
内涵涉及本质,是一类事物和另一类事物的本质差别。
比如人和动物的差别。
但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则是外延的差别。
我们基本不动内涵问题。
也就是我们不去发现材料中的概念存在定义上的问题,从而去定义一个你认为新的和更正确的。
但我们可以比较几个前后文讨论的概念,是否一致。
比如上文中的:终生制和大锅饭。
很相似,但边界不一致。
有交集,并非完全一样。
如果必须要去定义,我们就尝试定义个大概,用极其白话的语言去利用常识撑腰。
比如定义大锅饭,我们就说:大锅饭一般指中国政府和国企中的雇员关系。
概念界定不明:指的是,材料弄出一个概念,但那概念并非是不言自明的大众常识,那么我们可以说材料没有说清楚。
比如:13年真题,软文化。
我们常听闻,但这概念不是常识,需要界定清楚。
但我们还是不尝试自己去定义。
更多的情况是:从限定词上去看出来。
【例1】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小说所以,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推理就犯了“偷换概念”的缺陷。
第一个鲁迅的小说是集合概念,代表所有的鲁迅的小说,第二个鲁迅的小说是非集合概念,代指《孔乙己》。
二、数字类缺陷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数字陷阱,考生应当特别注意平均数、百分比以及不同条件下数字的比较,还有数字与结论的关系等。
1、平均数字【例2】全国应届毕业生就业成功签约率平均为80%,我们学校是名校,所以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成功人数一定超过总毕业生的80%。
【解析】平均整体的升降与个体无直接关系。
2、百分数【例3】青岛市所有高中高考录取率比去年提高30%以上,而济南市所有高中的高考录取率只提高了20%。
考研管综写作备考:论证有效性分析习作误区
考研管综写作备考:论证有效性分析习作误区论证有效性分析是管理类联考综合写作部分的第一篇,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
由于很少有学生在进行管综学习之前接触过这种特殊的文体,且这篇文章跟我们初高中学过的任何作文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如果在备考时期没有进行充分的学习和练习,特别容易造成考场上无法顺利成文或文章不符合要求进而导致失分的现象。
接下来给大家总结一下,论效写作需要规避的问题,以帮助大家走出写作误区。
误区一、未能真正读懂材料核心观点,表达的质疑反而在认同作者。
在往年论效的考查中,有些材料的作者会通过先陈述一般性的认识再转折提出自己真正的观点(例2019论效题目-选择与痛苦的关系)。
因写作是联考试卷的最后一部分,受时间影响以及答题压力,很多考生急于去找材料漏洞,往往会忽略一些表述,反而去质疑作者反对的内容,进而支持了作者。
故考生们需注意一定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去质疑。
误区二、未针对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反而被材料中的论点说服或认同某一论据。
在考研的第一天落下帷幕的时候,微博上对于管综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题目(话题为:眼见者未必为实)有很多吐槽的声音,不少考生在考研热点话题下表达出被论效的材料说服了,他们很认同眼见未必为实的说法,没办法去质疑。
这里我们要着重强调一下,论效是要我们找论证过程当中存在的逻辑漏洞,不是单纯的质疑某一观点。
误区三:通过提出新的观点来表达对论证的反驳。
很多考生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和表达欲望,但是主观想法多,表达强烈也是把双刃剑。
需要注意论效的写作要求,是分析材料论证的有效性,不是让我们提出新的观点,也不是通过新的观点去质疑别人论证的问题。
比如2016年论效材料的中心观点为大学生就业不难,有些考生直接提出新的观点-大学生就业很难,并以此来进行论证说明,这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论效写作的要求。
误区四:重评论轻分析,对于谬误的分析理由不够充分。
会计专硕从逻辑角度谈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错误类型
会计专硕:从逻辑角度谈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错误类型一、论据部分1-1. 论据—违反同一律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统计显示,在汽车事故中,装有安全气囊汽车的比例高于未装安全气囊的汽车。
因此,在汽车中装有安全气囊,并不能使车主更安全。
攻击套路示例上述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A这个词的理解。
但是A这个概念的界定不够清晰,到底是……还是……?/但是A概念第一次出现时的内涵/外延是……,第二次出现时变成了……。
所以论证中存在概念模糊/偷换概念的谬误,该论证的合理性值得怀疑。
1-2. 论据—调查失败一般认为,一个人80岁和他在30岁相比,理解和记忆能力都显著减退。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80岁的老人和30岁的年轻人在玩麻将时所表现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没有明显差别。
因此,认为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会显著减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攻击套路示例材料调查结论的得出,是基于数据A的,但是由于得出数据A的调查方在得出结论时有自身利益存在,所以其公正性值得怀疑。
材料调查结论的得出,是基于数据A的,但是由于调查时效性不足,不能说明现在的情况,所以原论证的结论值得商榷。
攻击套路示例引申:对于“忽略发展”的攻击材料用现在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情况/为将来提出相关的建议,但是,由于没有证明关键的环境因素会保持不变,而且这些因素往往也是容易变化的,例如……,所以这个预测值的怀疑。
1-3. 论据—样本问题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X不安。
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
其结果是: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X不安,过于依附母亲。
1-4. 论据—比例问题人们对于搭乘航班的恐惧其实是毫无道理的。
考研中文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典型缺陷
考研中文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典型缺陷数字谬误也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考的一个逻辑问题。
如果文章中有相应数字出现,参与论点的证明时,应注意是否有错误,凯程教育逻辑写作教研室邢丹丹老师为大家整理如下:中文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典型缺陷①样本数据不具代表性样本是统计学上的术语。
由于吋间、成本以及其他因索的影响,我们要对一大群对象(个人、股票、投票人、家庭、产品、消费者等)进行探索和研究时,只能从大群对象中的一小部分里收集资料。
这里,大群对象称为总体,其中的小部分称为样本。
但样本必须是随机抽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叫统计推断。
下面是一个利用非随机抽取的、不具代表性的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例子。
最近,对《华尔街周刊》的读者进行的调查中,8 0 %的被调查者都对资本收益税的增加表示强烈的不满。
这项调查显示了全体选民将反对资本收益税的增加。
在这个例子中,总体是全体选民,样本却仅是《华尔街周刊》的读者,非读者的选民就没包括进去(非随机抽取)。
事实上,订阅金融类报刊(《华尔街周刊》)的选民比其他的一般选民更可能对投资征税这件事情有看法(对于一般的选民来说,可能远远没有80%的人对投资征税表示不满)。
【真题示例】去年在100家洋快餐店内进行的大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食用洋快餐对于个人的营养均衡有所帮助。
(2005年10月联考真题)②平均数陷阱当题目中出现平均数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其进行平均的分母包含的范围是否准确;此外,在计算两极分化比较大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假如要使平均值更符合实际感受,就应该用中数或者众数这样的平均数计算方法,而不是算术平均数。
【真题示例】在不远的将来,若中国的人均公关费用达到日本水平,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将从25亿元增长到300亿元,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
这意味着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
(2004年1月联考真题) 在这个例子中,即使中国的公关公司营业总额增加到300亿元的水平,就算平均到一个公司营业收入水平很高,但这些公司中既包括本土公司,也包括外资公司,无法得出本土公司必将击败外资公司的结论;况且在某个行业中,常常是20%的企业创造了80%的市场营业收人,所以这种根据平均值推断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 - 强化 - 十种逻辑谬误
写作强化教程–十种推理谬误第一种:概念不清(偷换概念)→如果科学真的无国界,为什么国外制药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
攻击语言:科学无国界,并不代表知识产权无国界。
因为科学和知识产权不是相同的两个概念。
→我去医院看西医,人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给我检查一遍,怎么没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呢?(我们在碰到反问句时,一定要先把它翻译为陈述句。
)攻击语言:从头到脚检查一遍,是指覆盖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而“整体观念,系统思维”指的是把各个局部联系在一起,整体考虑,二者的内涵是不同的。
→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率平均为20%,外资公司为15%。
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
利润率高,并代表利润水平高。
利润率是指成本和收益有关系,而利润水平是一个绝对值。
→“勤俭节约”的观念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一个人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就会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开源”。
……提倡勤俭持家有害无益。
为了勤俭持家,能上的学不上,学费是省了,可孩子的前途就耽误了。
第二种:述诸公众、权威、无知(由前提推不出结论)→该报告指出,洋快餐在中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喜爱。
显然那些认为洋快餐不利健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攻击语言:洋快餐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和洋快餐是否有利健康没有因果关系。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于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相对性。
既然宇宙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那么我们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等。
解析: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结论有可能是符合我们常识的,也就是说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论证有效性分析不是让我们去判断结论或论据是否正确,而是去分析由论据是否能够推导出结论。
述诸权威问题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在A领域的权威,在B领域不一定也是权威。
第二,即使是同一领域,那么即使它在处理之前的某些问题中属于权威,在此问题中也不一定是权威。
MBA MPA MPAcc管理类联考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见错误+表述)
逻辑常见的错误之论证有效性分析解题一、错误类型(1)混淆或偷换概念应特别注意相同概念在不同环境下内涵不同,或不同概念包含一内涵。
材料所犯错误通常是混淆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或者有意将一个概念替换为另一个概念。
例如:我们准许濒死的病人注射海洛因,基于人人平等,也应让其他人注射海洛因。
分析:“濒死的病人”、“人人平等”与“其他人”中的人的涵义各不相同,在概念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论述者的结论显然是不足信的。
(2)非黑即白为多于一个答案的总是提供不足(通常两个)的选择,即隐藏了一些选择,最典型的表现是非黑即白的观点,也称非此即彼,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
例如:萨达姆是邪恶的,所以美军是正义之师。
分析:除正邪之争外,还有邪邪之争及许多难分正邪的纷争,所以不能单以萨达姆邪恶便认定美军正义。
(3)类比(或类推)不当类比涉及两种事物的对比或两个时段(事物的动态发展)的比较,但下面这种对比或类推存在逻辑问题。
例如:新加坡的自由汇率改革是成功的,我国的自由汇率改革一定可行。
分析:由“新加坡的自由汇率改革是成功的”推出“我国的自由汇率改革一定可行”属于类比不当。
因为两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成熟度、监管体制都不同,如此简单地进行类比是值得商榷的。
(4)因果关系使用不当因果关系使用不当,经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巧合谬误例如:胡戈吃了一种馒头,出现过敏反应。
因此,胡戈认为这种馒头必然导致过敏反应。
分析:胡戈因为某一特定的馒头而认为该类馒头必然导致过敏反应,这显然是巧合谬误,论述者是将个别情况来肯定某种因果关系,是不妥当的。
②强拉因果例如:记者报道离乡背井的战争难民中的一家人:“他们因为房子被炮火所毁而逃到这里。
”分析:炮火是导致这家人的房子被毁及离乡逃难的根本原因,但房子被毁并不一定导致这家人离开原居住地。
当上述两件事都为某原因导致的结果时,论述者将其中的一事作为了另一事的原因。
③遗漏主因例如:吸烟使香港空气质量每况愈下。
分析:该论述举出无足轻重的次要原因论证,遗漏了真正的主因。
199考研管综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之因果相关的常考谬误
199考研管综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之因果相关的常考谬误“写作”这门课程让很多同学感到苦恼,不知道其意义在哪,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尤其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大多数学生在写时经常会把“强加因果”和“单因”混淆,为了帮助同学规避这样的错误,做出如下阐释:一.强加因果:1.定义:在明显不具有因果关系的现象之间强加因果关系。
2.识别特点:题干有因果关系,考虑这种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3.分析要点:指出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其他原因所致,与之前所给出的原因没有直接关系。
4.写作模板:论证者把……归因于……,这一归因未免过于牵强。
导致……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而与……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难以得出……的结论。
【例1】小王和小明说周末我们去吃鱼吧,小明说:我不跟你去吃鱼,因为每次跟你吃鱼,鱼刺都会卡嗓子。
”分析其中存在的谬误。
【中公解析】论证者把鱼刺卡嗓子归因于和小王一起吃鱼,这一归因未免过于牵强。
导致鱼刺卡嗓子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小明自己吃鱼时没有挑干净鱼刺和不细心等,而与小王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难以得出和小王一起吃鱼导致鱼刺卡嗓子的结论。
二.单因1.定义:将导致某一结果的多种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其中的某一种原因,或者将导致某一结果的某个重要原因视为唯一原因。
2.识别特点:出现因果关系,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分析要点:指出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存在其他原因,比如:……。
4:写作模板:论证者把……归因于……,这一归因未免过于简单。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可能还存在其他原因,比如:……。
因此,仅认为……导致……是值得商榷的。
【例2】安娜最近心情烦躁,经常发脾气,她的同学金娟秀问道:“你怎么了?什么原因让你烦躁呢?”安娜的姐姐回答说:“不用管她,她失恋了,过几天就好了。
”分析其中存在的谬误。
【中公解析】论证者把烦躁发脾气归因于失恋,这一归因未免过于简单。
造成安娜烦躁发脾气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失恋,可能还存在其他原因,比如:工作遇到困难,同事相处不愉快等。
论证有效性分析错误类型
一、以偏概全简单枚举法的结论是或然而非必然的,可靠的结论往往建立在,数目,范围充足的,取样对象之间的差距要够大。
通常把样本过少、结论明显过假,或者过于简单的方法称为“以偏概全”。
常见问题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情况;有论证条件过于单薄无法支持论证的情况;也有对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不够清楚、准确的情况。
例:在针对巴黎市民对垃圾食品偏好度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在巴黎的各大麦当劳餐厅随机抽取了300人做调查,发现巴黎市民更喜欢程度高达75%。
分析:该调查的样本仅仅来自于巴黎的快餐厅,在巴黎快餐厅吃饭的人就餐偏好不能代表巴黎市民的就餐偏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二、类比不当作类比的两个事物之间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也与所差别。
于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地方的相似,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的结论,就不具有必然性。
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其相关程度越高,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
相反,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小。
例:熊猫和棕熊是近亲,他们都具有相似的牙齿额肠道结构,适应于肉食,所以,熊猫常用的食物是肉类。
分析:该例中就用到了类比不当的错误,熊猫和棕熊虽然在很多地方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大不相同,这些是构成两者食物结构不同的原因。
类比除了两个物体之间的类比还有同一个物体不同时间的类比,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类比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当时间发生了变化,物体所处的环境也可能发生了变化,而且不能排除偶然性。
三、因果倒置因果关系具有共存性。
指原因和结果是在时空上相互接近的,并且总是共同变化的:原因的变化将引起结果的相应变化,结果的改变总是由原因的改变所引起。
但因果之间的共存性也容易引起人们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犯“倒置因果”的错误。
例:为了加快我国的发展步伐,必须大力发展私人轿车工业,因为在发达国家中,大部分人都有私家轿车。
分析:这一论证就是倒置了因果关系。
应该说私人拥有轿车是发达国家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论证有效性分析:掌握常考13种逻辑缺陷
论证有效性分析:掌握常考13种逻辑缺陷在管理类联考和经济类联考的综合能力考查试卷中,有两篇中文写作测试题,其中第一篇是“论证有效性分析”。
那什么是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种文体的本质是什么,考生该如何备考,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老师给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对所有的考生,尤其是未参加辅导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论证有效性分析,属于评论性文体。
它主要是对某一论证进行整体分析,包括原论证的各种要素及推理过程及方法,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正反两种情况的分析,即原论证有哪些好的、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又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
其目的是通过有效性评论,使论证的思维更加严谨,论证更加有效,使评论双方都获得进步。
但是,在联考当中,命题人只要求我们对原论证存在的不足加以识别,并给出分析的理由,而无须去关注原论证中的优秀的值得学习的地方。
同时,由于时间及字数的限制,命题人又不过分的要求考生对原论证的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
因此,综合来看,联考中的有效性分析只要求考生针对其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进行分析即可。
基于此,2016的考生应该如何针对该篇文章进行复习备考呢?晓东老师有如下两条建议:建议1:掌握命题人常考的13种典型逻辑缺陷。
对于已经或准备参考辅导的考生,务必要跟着老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包括基本的阅读、缺陷识别等内容。
对于自己复习备考的考生,可以参照着你手头的参加书,重点加强对典型缺陷的识别技巧训练。
重点掌握这些典型缺陷,也足以就应对考试了。
建议2:熟练掌握对典型逻辑缺陷的分析方法。
学会识别典型缺陷后,就要针对每个典型缺陷进行分析方法(套路)的专项训练,或者说分析的思维套路,而不针对具体的题目。
在这个阶段,考生一定要对缺陷中蕴含的原理进行深入分析,争取以最精练的结构语言,清晰而深入的进行分析。
2016的考生须要注意的是:论证有效性分析,是考查大家对论证的把握情况,而不考查对原作者基本观点的真实性的考查。
因此,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以下两点:1. 不要对论点本身的真实性进行分析,即不要直接针对论点进行反驳,而脱离材料中给出的论证内容。
MBA历年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推理错误详解
历年论证有效性分析考题中常见的逻辑推理问题一.类比不当(或类推不当)类比结论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可能是假的。
因为事物之间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也与所差别。
于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地方的相似,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的结论,就不具有必然性。
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序,其相关程度越高,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
相反,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小。
人们通常把违背常识、结论明显为假的类比称为“机械类比”“荒唐类比”。
类比不当是试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出题者经常将一些不具有或缺少可比性的事物,简单地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并据此进行较为荒唐的推理。
例如:(1)03年1月考题:蜜蜂实验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一个生物行为实验,不能简单地将生物行为类推到企业行为,更不能把生物行为实验的结果一般化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普遍性原则。
(2)04年10月考题:两个猎人遇到一只老虎。
用跑过同伴而脱险类比市场竞争中只要比竞争者领先一步就行了。
简单的故事不能推出复杂的市场竞争结果。
(3)05年1月考题:“试图向某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于试图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这个类比是荒唐的,因世界上根本没有见过其它人类的人。
(4)09年1月考题:用“分子”、“分母”类比“知识的尺度”属于“不当类比”(或“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前者有明确数量关系,知识却没有,二者虽都可以说多少,但属于不同性质,在逻辑上不能类推。
(先秦墨家有“智与粟孰多?”一说)二.数字陷阱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数字陷阱,考生应当特别注意平均数、百分比以及不同条件下数字的比较,还有数字与结论的关系等。
例如:(1)04年1月考题:“目前,国内约有一千家专业公关公司。
去年,规模最大的十家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而规模最大的十家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率平均为20%,外资公司为15%。
论证有效性分析解题常见逻辑错误
论证有效性分析解题常见逻辑错误因果逻辑:上面的文字能够引出下面的文字,下面的文字反过来能证明上面文字的有效性。
中间必须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1、混淆或偷换概念注意:相同概念在不同环境下内涵是不同的,或不同概念包含同一内涵材料所犯错误通常是混淆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或者有意将一个概念替换为令一个概念。
例如:我们准许冰死的病人注射海洛因给予人人平等,也应让其他人注射海洛因。
2、非黑即白为多余一个答案的问题提供不足通常两个的选择,即隐藏了一些选择。
最典型的表现是非黑即白的观点,也称非此即彼。
例如:有人说萨达姆是邪恶的,所以美军是正义之师。
3、类比或者类推不当例如:新加坡的自由汇率改革是成功的,我国的汇率改革一定可行。
4、因果关系使用不当巧合谬误、强拉因果、遗漏主因、因果倒置、一果多因、误用因果、条件关系使用不当、以偏概全轻率概括、数字谬误(1)巧合谬误例如:胡哥吃了一种馒头出现过敏反应,因此胡哥认为这种馒头必然导致过敏反应。
(2)强拉因果例如:记者报道离乡背井的战争难民中的一家人,他们因为房子被炮火所毁而逃到这里。
(3)遗漏主因例如:吸烟使香港空气每况愈下。
(4)因果倒置例如:癌症导致吸烟(5)一果多因例如:你一天到晚都是玩游戏机而不温习功课,难怪你学习成绩那么差。
(6)误用因果例如:迟到的学生要判死刑。
因为迟到是不用功的表现;将来工作也不勤力;不勤力导致公司损失;公司损失就会倒闭;公司倒闭会使人失业;失业造成家庭问题;家庭问题导致自杀率上升,为了防止自杀率上升,我们应判迟到的学生死刑。
(7)条件关系使用不当例如:如果他在中关村,他一定在北京;如果他不在中关村,他一定不在北京。
(8)以偏概全轻率概括例如:我问了10个美国人,有9个说反对民主党。
结论:原来九成美国人反对民主党。
(9)数字谬误例如:本市平均空气污染指数已经降到警戒线以下,所以我们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是好的。
2)我们厂的电视机销量去年增加了50%以上,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只增加不到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错误类型一、论据部分1-1. 论据—违反同一律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统计显示,在汽车事故中,装有安全气囊汽车的比例高于未装安全气囊的汽车。
因此,在汽车中装有安全气囊,并不能使车主更安全。
攻击套路示例上述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A这个词的理解。
但是A这个概念的界定不够清晰,到底是……还是……?/但是A概念第一次出现时的内涵/外延是……,第二次出现时变成了……。
所以论证中存在概念模糊/偷换概念的谬误,该论证的合理性值得怀疑。
1-2. 论据—调查失败一般认为,一个人80岁和他在30岁相比,理解和记忆能力都显著减退。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80岁的老人和30岁的年轻人在玩麻将时所表现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没有明显差别。
因此,认为一个人到了80岁理解和记忆能力会显著减退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攻击套路示例材料调查结论的得出,是基于数据A的,但是由于得出数据A的调查方在得出结论时有自身利益存在,所以其公正性值得怀疑。
材料调查结论的得出,是基于数据A的,但是由于调查时效性不足,不能说明现在的情况,所以原论证的结论值得商榷。
攻击套路示例引申:对于“忽略发展”的攻击材料用现在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情况/为将来提出相关的建议,但是,由于没有证明关键的环境因素会保持不变,而且这些因素往往也是容易变化的,例如……,所以这个预测值的怀疑。
1-3. 论据—样本问题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
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
其结果是: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
1-4. 论据—比例问题人们对于搭乘航班的恐惧其实是毫无道理的。
据统计,仅1995年,全世界死于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超出80万,而在自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全世界平均每年死于空难的还不到500人。
攻击套路示例材料根据一个百分比数字A推断结论B,但是这个百分比缺少了基数,因而只能代表一个相对的比率,无法说明其实际情况。
在小的基数的基础上增加总是比在大的基数上增加容易。
如果其基数非常小,则该百分比就没有材料所描述的重要意义了。
所以结论B的成立需要进一步论证。
1-5. 论据—平均数陷阱在日本,肺癌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即从确诊至死亡的年限)是9年,而在亚洲的其它国家,肺癌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只有4年。
因此,日本在延长肺癌病人生命方面的医疗水平要高于亚洲的其它国家攻击套路示例材料试图通过A这个平均数字的分析,得出B结论。
但是平均数只能说明样本总量的总体特征和集中趋势,并不能说明每个样本的具体情况。
尤其在样本总体分布两极分化的情况下,平均数并不是研究一个样本的良好指标。
可能材料所举的例子就远远达不到平均水平,因此这个数据对于结论的支持是有限的。
1-6. 论据—诉诸无知/权威/公众在南美洲发现的史前木质工具存在于13000年以前。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工具是其祖先从西伯利亚迁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
这一观点难以成立。
因为要到达南美,这些人群必须在13000年前经历长途跋涉,而在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间,从未发现13000年前的木质工具。
1-7. 论据—手段问题为了祛除脸上的黄褐斑,李小姐在今年夏秋之交开始严格按使用说明使用艾利雅祛斑霜。
但经过整个秋季三个月的疗程,她脸上的黄褐斑毫不见少。
由此可见,艾利雅祛斑霜是完全无效的。
1-8. 论据—质疑隐含假设王教授说:“总的说来,工商管理学院的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比起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改观。
这种情况十分明显,因为我的学生现在课余要求学校安排勤工俭学的人越来越少了”。
攻击套路示例文中从A要能推出B,还必须包含这样一个假设:________.但是,这样的假设并不必然成立。
因为,很可能存在这种情况:____.如果这样,上文推理的结论“____”将受到严重削弱。
二、论证过程部分2-1. 论证过程—因果关系—强拉因果某校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该校经常泡网吧的学生中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占80%,因此家庭条件优越是学生泡网吧的重要原因。
小陈经常因驾驶汽车超速收到交管局寄来的罚单。
他调查发现同事中开小排量汽车超速的可能性低得多。
为此,他决定将自己驾驶的大排量汽车卖掉,换购一辆小排量汽车,以此降低超速驾驶的可能性。
攻击套路示例作者的结论是基于A是B的原因这样的前提得出的。
但是没有更多证据表明AB两个事件在这个论证中真的具备因果联系。
或许存在其他因素导致了同样的结果。
攻击套路示例引申:对于“以时间先后为因果”的攻击文中认为A导致了B.但是,所给出的唯一理由是前者发生在后者之前,而没有提供与此有关的其他证据。
因而,只能认为两者之间或许有联系,但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2-2. 论证过程—因果关系—另找他因在美国,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即从确诊为癌症到死亡的年限)是7年,而在亚洲,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年限只有4年。
因此,美国在延长癌症病人生命方面的医疗水平要高于亚洲。
服用深海鱼油胶囊能降低胆固醇。
一项对6403名深海鱼油胶囊定期服用者的调查显示,他们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三分之一。
这项结果完全符合另一个研究结论:心脏病患者的胆固醇通常高于正常标准。
因此,上述调查说明,降低胆固醇减少了患心脏病的风险。
攻击套路示例这段论述只是指出了多个原因中的一个作为事件的主要因素。
但是,除了因素A之外,还可能有其他原因,例如B、C等,很可能它们才是导致结果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或者:它们可能与A一样,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仅仅靠A去推导结论,可能考虑不够周到。
2-3. 论证过程—因果关系—因果倒置一项关于婚姻状况的调查显示,那些起居时间明显不同的夫妻之间,虽然每天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少,但每月爆发激烈争吵的次数,比起那些起居时间基本相同的夫妻明显要多。
因此,为了维护良好的夫妻关系,夫妻之间应当注意尽量保持基本相同的起居规律。
2-4. 论证过程—因果关系—求因果失败在两块实验田里每块种上相同数量的西红柿。
给第一块试验田加入镁盐,但不给第二块加。
第一块试验田产出了20磅西红柿,第二块试验田产出了10磅西红柿。
因为除了水以外没有向哪块试验田加入其它任何东西。
第一块试验田产量较高的原因必然是由于镁盐。
2-5. 论证过程—反例张先生:常年吸烟可能有害健康。
李女士:你的结论反映了公众的一种误解。
我的祖父活了96岁,但他从年轻时就一直吸烟。
2-6. 论证过程—以偏概全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适量饮酒对妇女的心脏有益”。
研究人员对1000名女护士进行调查,发现那些每星期饮酒3~15次的人,其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较每星期饮酒少于3次的人低。
因此,研究人员发现了饮酒量与妇女心脏病之间的联系。
2-7. 论证过程—顾此失彼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卡路里的日需求量逐渐减少,而对维生素的需求却日趋增多。
因此,为了摄取足够的维生素,老年人应当服用一些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或者应当注意比年轻时食用更多的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2-8. 论证过程—不当类比/比较毫无疑问未成年人吸烟应该加以禁止。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防止给未成年人吸烟以可乘之机,就明令禁止自动售烟机的使用。
马路上不是到处有避孕套自动销售机吗?为什么不担心有人从中买了避孕套去嫖娼呢?攻击套路示例作者在论证中犯了“不当类比”的逻辑错误。
因为A与B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尤其是像C、D这样的属性,二者之间存在极大不同。
简单的将A具有的属性推广到B也具备,论证上是不够严谨的。
作者试图比较A和B,得出结论C.但是A和B二者的比较前提D未必一致,而且二者的比较基础E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这样的比较不够合理,由此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值得商榷。
2-9. 论证过程—整体与局部公达律师事务所以为刑事案件的被告进行有效辩护而著称,成功率达90%以上,老余是一位以专门为离婚案件的当事人成功辩护而著称的律师。
因此,老余不可能是公达律师事务所的成员。
舞蹈学院的张教授批评本市芭蕾舞团最近的演出没能充分表现古典芭蕾舞的特色。
他的同事林教授认为这一批评是个人偏见。
作为芭蕾舞技巧专家林教授考察过芭蕾舞团的表演者,结论是每一位表演者都拥有足够的技巧和才能来表现古典芭蕾舞的特色。
攻击套路示例原论证依赖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即群体的特性适用于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个体/某个特定个体所具有的特性也适用于整个群体。
但是个体和群体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区别的,例如……,所以这样的论证就难以必然成立三、结论部分结论—过度推理研究表明,在大学教师中,有90%的重度失眠者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
张宏是一名大学教师,而且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所以,张宏很可能是一位重度失眠者。
攻击套路示例文中_______这一论断令人费解(这一前提值得商榷)。
因为,文中没有任何相关论据支持这一论断(前提)。
事实情况很可能是____.材料论述中,其结论A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或某一方面得到了论据B的支持,但是论据B不具有针对性/普遍性,即使大部分……都具备了B所说的情况,也未必能得出A的结论。
所以这样的论证值得商榷。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
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
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
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
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
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
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
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