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2.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
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4.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
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5.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
”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6.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 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7.一件工作,若由甲单独做72天完成,现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过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8.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易额的1%和2%分别交纳印花税和佣金(通常所说的手续费)。
老王10月8日以股票10.65元的价格买进一种科技股票3000股,6月26日以每月13.86元的价格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9.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购书用100元,按该书定价2.8元出售,很快售完。
第二次购书时,每本的批发价比第一次增多了0.5元,用去150元,所购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这批书售出4/5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5折售完剩余图书。
[六年级上册奥数训练题带答案]
[六年级上册奥数训练题带答案]六年级上册奥数训练题带答案1、有一个蓝精灵,住在大森林里。
他每天从住地出发,到河边提水回来。
他提空桶行走的速度是每秒5米,提满桶行走的速度是每秒3米。
提一趟水,来回共需8分钟。
蓝精灵的住地离河边有多远?答案与解析:提空桶行走的速度∶提满桶行走的速度=5∶3。
从反比关系得到提空桶行走的时间∶提满桶行走的时间=3∶5。
来回一趟共计用8分钟,刚好8=3+5,所以提空桶行走的时间=3分钟=180秒。
5×180=900(米)。
蓝精灵的住地到河边的距离是走同样长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2、乒乓球比赛场地上,共有10张球桌同时进行比赛,有单打,也有双打,共有32名球员出场比赛。
其中有几桌是单打,几桌是双打呢?答案与解析:单打每张球桌2人,双打每张球桌4人。
如果10桌全是单打,出场的球员将只有20人。
但是现在有32人出场,多12人。
每拿一桌单打换成双打,参赛的球员多出2人。
要能多出12人,应该有6桌换成双打。
答案是:6桌双打,4桌单打。
这个单打双打问题,按照题型来看,属于传统的鸡兔同笼问题。
上面所用的解法,也是鸡兔同笼问题的常规解法,先假定都是同一种,然后替换。
也可利用中国古代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时的“折半”法,算法更简单。
每张球桌沿着中间的球网分成左右两半,只考虑左半边。
单打的球桌左半边站1个人,双打的球桌左半边站2个人。
10张球桌两边共站32个人,左半边共站16个人。
3、问题:小玲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80米,结果比上课时间提前6分钟到校。
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要迟到3分钟。
小玲的家离学校的路程有多远?讲解:根据问题的条件,从家走到学校,两种速度所用时间的差是6+3=9(分)。
如果有两个人同时从小玲家往学校走,其中一个人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快走,另一个人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慢走,那么当快走的人到达学校时,慢走的人还差9分钟的路程,即50×9=450(米)。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50道题及解答(可直接打印)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50道题及解答(可直接打印)精品文档练习(一)姓名得分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做最好的自己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动身的车站,到站时已经是下战书2 点。
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 千米,两地相距几何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6.学校构造两个课外乐趣小组去郊野活动。
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
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
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食粮32.5吨。
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 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8.甲、乙两队配合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做最好的本人佳构文档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奥数题解答参考1、想: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恰好是一把椅子代价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3套(附解答)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3套(附解答)姓名:分数:班级:卷一【一】每题10分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
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
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4、小兔和小猫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候相聚4千米,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解:速度和=(40-4)/4=9千米/小时那么还需要4/9小时相遇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两地相距多少?解:甲车到达终点时,乙车距离终点40×1=40千米甲车比乙车多行40千米那么甲车到达终点用的时间=40/(50-40)=4小时两地距离=40×5=200千米6、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解:路程差=36×2=72千米速度差=48-36=12千米/小时乙车需要72/12=6小时追上甲7、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解: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乙走了36×1/2=18千米那么甲比乙多走20-18=2千米那么相遇时用的时间=2/0.5=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20/4=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5-0.5=4.5千米/小时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解:速度和=60+40=100千米/小时分两种情况,没有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3小时已经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5小时8、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
流水行船题练习及答案(六年级奥数)
流水行船题练习及答案1、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
现在有一艘船逆水在60千米长的河中航行需5小时,顺水航行需几小时?解:60÷5+4=16〔千米/小时〕60÷〔16+4〕=3〔小时〕答:顺水航行需要3小时。
2、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解:15+3=18〔千米/小时〕,18×8=144〔千米〕,15—3=12〔千米/小时〕,144÷12=12〔小时〕。
答: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12小时。
3、有一艘船行驶于100千米的长河中,逆行需要10小时,顺行需要5小时,求船速和水速。
解:100÷10=10〔千米/小时〕10÷5=20〔千米/小时〕〔10+20〕÷2=15〔千米/小时〕〔20-10〕÷2=5〔千米/小时〕答:船速是每小时15千米,水速是每小时5千米4、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解:顺水速度:208÷8=26〔千米/小时〕逆水速度:208÷13=16〔千米/小时〕船速:〔26+16〕÷2=21〔千米/小时〕水速:〔26—16〕÷2=5〔千米/小时〕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21千米,水流速度每小时5千米。
5、一艘轮船每小时行21千米,在长120千米的河中逆流航行要10小时到达,返回需要几小时?解:21-120÷10+21=30〔千米/小时〕120÷30=4〔小时〕答:返回需要4小时。
6、两个码头相距352千米,一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1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16小时,求这条河水流速度。
解:〔352÷11-352÷16〕÷2=5〔千米/小时〕。
六年级奥数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答案在题目最后面(共7份试卷)
【试卷一】
一、填空。
(每小题2分,共22分)
1、264908085读作,把它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到亿位记做。
2、,0.34里有个0.01。
3、1时45分=分。
2.08千米=米
5.6吨=吨千克
4、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里黑板的面积约2 雪菲力饮料瓶的容积是250,
一袋食盐重500 学校操场的跑道长400
5、把0.48,1,1.6,0.和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6、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宽应是厘米。
7、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3千米的距离,所用的比例尺是。
8、把5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如果把5米长的钢管按2:3的比例截成2段,较短的一段长米。
9、a、b是自然数(都不为0),a除以b的商是5,那么a,b的最大公约数是,a、b的最小公倍数是。
第1页共18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分数的巧算(一)》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分数的巧算(一)》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计算:=÷-⨯+⨯2582.432.02588.6 . 2.=⨯÷⎪⎭⎫ ⎝⎛++1919989898199800980019001900980980190190989898191919 . 3.1000减去它的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三分之一,再减去余下的四分之一,依此下去,直到余下的五百分之一,最后剩下 .4.计算:=⨯+⋅⋅⋅+⨯+⨯+⨯100991431321211 . 5.计算:=+++++++496124811241621311814121 . 6.计算:=+--+3121131211 . 7.计算:=⨯+⨯+⨯655161544151433141 . 8.计算:=++⋅⋅⋅+++++⋅⋅⋅+++199719953991199619943989537425313199719961995199619951994543432321 . 9.计算:=⎪⎭⎫ ⎝⎛-⨯-⎪⎭⎫ ⎝⎛+⨯+⎪⎭⎫ ⎝⎛-⨯761231537615312353123176 . 10.计算:⎪⎭⎫ ⎝⎛+++-⎪⎭⎫ ⎝⎛++++⎪⎭⎫ ⎝⎛+++-⎪⎭⎫ ⎝⎛+++20115110151161121814112191613181614121 = .二、解答题11.尽可能化简427863887116690151. 12.计算:⎪⎭⎫ ⎝⎛+⋅⋅⋅+-+-+⋅⋅⋅+⎪⎭⎫ ⎝⎛-+-+⎪⎭⎫ ⎝⎛+-+⎪⎭⎫ ⎝⎛-+914637281941322314312213211211.13.计算:1999321132112111+⋅⋅⋅++++⋅⋅⋅++++++. 14.计算: ⎪⎭⎫ ⎝⎛⨯-⨯⎪⎭⎫ ⎝⎛⨯-⨯⋅⋅⋅⨯⎪⎭⎫ ⎝⎛⨯-⨯⎪⎭⎫ ⎝⎛⨯-⨯⎪⎭⎫ ⎝⎛⨯-⨯⎪⎭⎫ ⎝⎛⨯-9997319896317531643153314231.———————————————答 案—————————————————————— 1. 513. 原式()12.48.62582582.42582588.6-+=-⨯+⨯= 51351610258==⨯=. 2. 19915. 原式101191019898191000198001000119001001980100119010101981010119⨯⨯⨯÷⎪⎭⎫ ⎝⎛⨯⨯+⨯⨯+⨯⨯= 19981998981998199819⨯⨯⎪⎭⎫ ⎝⎛++= 19915192941998199898193==⨯⨯⨯=.3. 2 1000减去它的一半,余下⎪⎭⎫ ⎝⎛-⨯2111000,再减去余下的31, 余下⎪⎭⎫ ⎝⎛-⨯⎪⎭⎫ ⎝⎛-⨯3112111000,再减去余下的41, 余下⎪⎭⎫ ⎝⎛-⨯⎪⎭⎫ ⎝⎛-⨯⎪⎭⎫ ⎝⎛-⨯4113112111000,…, 直到减去余下的五百分之一,最后剩下:⎪⎭⎫ ⎝⎛-⨯⋅⋅⋅⨯⎪⎭⎫ ⎝⎛-⨯⎪⎭⎫ ⎝⎛-⨯⎪⎭⎫ ⎝⎛-⨯500114113112111000 5004994332211000⨯⋅⋅⋅⨯⨯⨯⨯= 2=4. 10099. 原式⎪⎭⎫ ⎝⎛-+⎪⎭⎫ ⎝⎛-+⋅⋅⋅+⎪⎭⎫ ⎝⎛-+⎪⎭⎫ ⎝⎛-+⎪⎭⎫ ⎝⎛-=100199199198141313121211 1009910011=-=. 5. 1615. 原式⎪⎭⎫ ⎝⎛-+⎪⎭⎫ ⎝⎛-++⎪⎭⎫ ⎝⎛-+⎪⎭⎫ ⎝⎛-+⎪⎭⎫ ⎝⎛-=124162162131131181414121211 ⎪⎭⎫ ⎝⎛-+⎪⎭⎫ ⎝⎛-+4961248124811241 4961311311811-++-= 163131187161231187⨯+=⎪⎭⎫ ⎝⎛-⨯+=161516187=+=. 6. 542. 原式5425144758745873153116311631==⨯==-+=+--+=.7. 123. 原式655660544550433440⨯⎪⎭⎫ ⎝⎛++⨯⎪⎭⎫ ⎝⎛++⨯⎪⎭⎫ ⎝⎛+= 123150140130=+++++=.8. 21. 原式⎪⎭⎫ ⎝⎛-+⎪⎭⎫ ⎝⎛-+⋅⋅⋅+⎪⎭⎫ ⎝⎛-+⎪⎭⎫ ⎝⎛-+⎪⎭⎫ ⎝⎛-⎪⎭⎫ ⎝⎛-+⎪⎭⎫ ⎝⎛-+⋅⋅⋅+⎪⎭⎫ ⎝⎛-+⎪⎭⎫ ⎝⎛-+⎪⎭⎫ ⎝⎛-=19972399219962399052842632419971199619961199551441331221=.9. 1原式=()()()532376123765315376231+⨯+-⨯--⨯ 1111=+-=. 10. 14465. 原式⎪⎭⎫ ⎝⎛+++⨯-⎪⎭⎫ ⎝⎛+++⨯+⎪⎭⎫ ⎝⎛+++⨯-⎪⎭⎫ ⎝⎛+++⨯=413121151413121141413121131413121121 ⎪⎭⎫ ⎝⎛-+-⨯⎪⎭⎫ ⎝⎛+++=514131214131211 1446560131225201611234612=⨯=⎪⎭⎫ ⎝⎛+⨯+++=.11. 分子数字之和等于30,故它可以被3整除,分母奇位上数字之和与偶位上数字之和的差为32-21=11,所以它可以被11整除,把这此因数提出,得:1131138896717338896717=⨯⨯.12.原式=⎪⎭⎫ ⎝⎛+⋅⋅⋅++-⎪⎭⎫ ⎝⎛+⋅⋅⋅+++⎪⎭⎫ ⎝⎛+⋅⋅⋅++-⎪⎭⎫ ⎝⎛+⋅⋅⋅++++4642413732312822211914131211 91828173727164636261555251+⎪⎭⎫ ⎝⎛+-⎪⎭⎫ ⎝⎛+++⎪⎭⎫ ⎝⎛+++-⎪⎭⎫ ⎝⎛+⋅⋅⋅+++ 9183761061265512764128731298212109+-+⨯-⨯⨯+⨯⨯-⨯⨯+⨯⨯-⨯=9183763534213281845+-+-+-+-= 91837641532730+-+-+=504533=. 13.因为2)1(21+=+⋅⋅⋅++n n n ,所以 原式=200019992432322212⨯+⋅⋅⋅+⨯+⨯+⨯ ⎥⎦⎤⎢⎣⎡⎪⎭⎫ ⎝⎛-+⋅⋅⋅+⎪⎭⎫ ⎝⎛-+⎪⎭⎫ ⎝⎛-+⎪⎭⎫ ⎝⎛-=2000119991413131212112 100099912000112=⎥⎦⎤⎢⎣⎡-=.14.因为()()()()()()()()()11311131111312+---=+--+-=+--K K K K K K K K K ()()()()()()112211222+-+-=+--=K K K K K K K ,所以 原式()()()()()()()()()()()()()()()()()()()()198198298298197197297297151525251414242413132323+-+-⨯+-+-⨯⋅⋅⋅⨯+-+-⨯+-+-⨯+-+-= 99971009698969995647353624251⨯⨯⨯⨯⨯⋅⋅⋅⨯⨯⨯⨯⨯⨯⨯⨯⨯=97259710041=⨯=.。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一(精析)
一,把甲乙丙三根木棒插入水池中,三根木棒的长度和为360厘米,甲有在水外,乙有在水外,丙有在水外。
水有多深?分析:可设水深x厘米(可知三木棒在水中的部分相等,均为x厘米)。
由甲=x,乙=x,丙=x,得甲=4x,乙=x,丙=x4x+x+x =360x=45则水有45cm深。
二,小刚有若干本书,小华借走一半加一本,剩下的书小明借走一半加两本,再剩下的书小峰借走一半加三本,最后小刚还剩下两本书,那么小刚原有50本书。
分析:逆推(从问题出发,一步步向前推)问题。
小刚剩下的2本书加上3本就是小明借走后的一半,则小明借走后的书有10本;同理可以求出小华借走后的书有24本......即小峰未借前有书:(2+3)÷=10小明未借之前有:(10+2)÷=24小刚原有书:(24+1)÷=50那么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分析:设乙数是单位“1”,则甲数是(甲数=乙数×(1+))1×(1+)=乙数比甲数少:(乙数=甲数×(1-所求的数))=一,有梨和苹果若干个,梨的个数是全体的少17个,苹果的个数是全体的少31个。
那么梨和苹果的个数各有多少?分析:设总数有35x个则梨有35x·-17=21x-17个,苹果有35x·-31=20x-31个(20x-31)+(21x-17)=35xx=8则梨有21×8-17=151个,苹果有20×8-31=129个。
二,有一个分数,它的分母比分子多4,如果把分子、分母都加上9,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这个分数是多少?分析:设分子为x9x+81=7x+91x=5x+4=9这个分数是 .三,把一根绳子分别等分折成5股和6股,如果折成5股比6股长20厘米,那么这根绳子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分析:把绳子全长当单位1:折成5股,每股长;折成6股,每股长。
(绳长-绳长=(-)绳长=20 绳长=)绳子的长度为20÷()=600厘米一,一筐苹果,甲取一半少一个,乙取余下的一半多一个,丙取余下的一半,结果还剩下1个.这筐苹果原来有几个?分析:丙取一半,剩一个,说明丙取前是1+1=2个乙一半多一个,则乙取前是(2+1)×2=6个甲一半少一个,则甲取前时(6-1) ×2 = 10个原来有10个解:设这袋苹果原来x个甲取走苹果的个数为-1乙取走苹果的个数为(x-+1) +1=+丙取走苹果的个数(也是剩余的个数)为:总数-甲取走-乙取走,即【x-(-1)-(+)】=1-=2x=10二,小辉乘飞机参加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金杯赛.机窗外是一片如画的蔚蓝大海.她看到云海占整个画面,并遮住一个海岛的,露出的海岛占整个画面的。
小学六年级奥数试题(8篇)
小学六年级奥数试题(8篇)小学六年级奥数试题(8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奥数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奥数试题11、(鸡兔同笼问题)小丽买回0.8元一本和0.4元一本的练习本共50本,付出人民币32元。
0.8元一本的练习本有多少本?2、(年龄问题)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
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二倍,父亲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3、(盈亏问题)王老师发笔记本给学生们,每人6本则剩下41本,每人8本则差29本。
求有多少个学生?有多少个笔记本?4、(还原问题)便民水果店卖芒果,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掉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次卖掉第二次卖后剩下的一半少1个,这时只剩下11个芒果。
求水果店里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芒果?5、(置换问题)学校买回6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去192元。
已知3张桌子的价钱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各是多少元?6、(安排)烤面包的架子上一次最多只能烤两个面包,烤一个面包每面需要2分钟,那么烤三个面包最少需要多少分钟?7、(油和桶问题)一桶油连桶共重18千克,用去油的一半后,连桶还重9.75千克,原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8、(和倍)青青农场一共养鸡、鸭、鹅共1210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鹅的只数是鸭的4倍,问鸡、鸭、鹅各有多少只?9、(鸡兔同笼)实验小学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小旺得了84分,小旺做错了几道题?10、(相遇问题)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xx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55米,乙每分钟行45米,如果一只狗与甲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120米,遇到乙后,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再向乙跑去。
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甲和乙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小学六年级奥数试题2标有A、B、C、D、E、F、G记号的七盏灯顺次排成一行,每盏灯安装着一个开关,现在A、C、D、G四盏灯亮着,其余三盏灯是灭的。
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及答案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浓度问题练习及答案(六年级奥数)
浓度问题练习及答案1、现有浓度为20%的盐水100克,想得到浓度为10%的盐水,可以用什么方法?具体怎样操作?解:加水应加水 100×20%÷10%-100=100(克)答:采用加水的方法,加水100克。
2、小明想用浓度为10%的糖水和浓度20%的糖水和在一起,配成浓度16%的糖水200克,可是一不小心,他把两种糖水的数量弄反了,那么,他配成的糖水的浓度是多少?解:设浓度为10%的糖水x克,浓度20%的糖水(200-x)克。
10%x+(200-x)×20%=200×16%X=80(80×20%+120×10%)÷200=14%答:配成的糖水的浓度是14%。
3、一容器内装有10升纯酒精,倒出2.5升后,用水加满,这时容器内的溶液的浓度是多少?解:(10-2.5)÷10×100%=75%答:这时容器内的溶液的浓度是75%。
4、现有浓度为20%的盐水100克和浓度为12.5%的盐水200克,混合后所得的盐水的浓度为多少?解:(100×20%+200×12.5%)÷(100+200)=15%答:混合后所得的盐水的浓度为15%5、在浓度为20%的盐水中加入10千克水,浓度变为10%,原来浓度为20%的盐水多少千克?解:设原来浓度为20%的盐水x千克。
20%x÷(x+10)=10%20%x=10%x+1x=10答:原来浓度为20%的盐水10千克。
6、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盐水杯中倒出40克盐水,再用淡水将杯加满,再倒出40克盐水,然后再用淡水将杯加满,如此反复三次后,杯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解:100克浓度80℅的盐水倒出40克盐水,倒入清水加满后:盐=(100-40)×80℅=48克,浓度=48÷100×100℅=48℅第二次倒出40克盐水,用清水加满后:盐=(100-40)×48℅=28.8克,浓度=28.8÷100×100℅=28.8℅第三次倒出40克盐水,用清水加满后:盐=(100-40)×28.8℅=17.28克,浓度=17.28÷100×100℅=17.28℅答:反复三次后杯中盐水浓度是17.28℅7、水果仓库运来含水量为90%的一种水果400千克。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2、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
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3、一批树苗,如果让给男女生柏树,平均值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柏树,平均值每人栽10棵。
单份给男生柏树,平均值每人柏树几棵?4、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
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
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5、某工程队须要在规定日期内顺利完成,若由甲队回去搞,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回去搞,必须少于规定日期三天顺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搞,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参考答案:1、求解: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4+1/5)×2=9/10则表示甲搞了2小时、乙搞了4小时、丙搞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则表示乙搞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则表示乙单独顺利完成须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2、求解:由题意所述1/甲+1/乙+1/甲+1/乙+……+1/甲=1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0.5天)1/甲=1/乙+1/甲×0.5(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成正比)得到1/甲=1/乙×2又因为1/乙=1/17所以1/甲=2/17,甲等于17÷2=8.5天3、答案就是15棵算式:1÷(1/6-1/10)=15棵4、答案45分钟。
小学六年级同步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计算中的技巧)例题精讲 例1 计算:551+552+…+559+5510—15511—15512—…—15519—15520【思路点拔】先分类,把分母为55的分为一类,把母为155的分为一类,然后计算所有加数的和,再算出所有减数的和,最后相减。
【详细解答】 原式=(551+552+…+559+5510)—(15511+15512+15513+ (15520)=(551+5510)×10÷2—(15511+15520)×10÷2=551×5-15531×5=1—1 =0【题后反思】分类将算式根据分子、分母排列规律分成两个分数数列。
我们可以先找到算式排列的内在规律,再根据其内在规律或运用数列求和公式进行简算。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和 例2 计算:﹝(341+143)+(632+831)﹞×(2—207) 【思路点拔】观察题目当中数的特点,我们发现在前面的括号中可以把能够凑整的数字加在一起,算出这个整数后再用分配率接着简算。
【详细解答】原式=﹝﹙341+143﹚+(632+831)﹞×(2—207) =(5+15)×(2—207) = 20×2—20×207 =40—7=33 【题后反思】与整数运算中的凑整法相同,在分数运算中,充分利用四则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使部分的和、差、积商成为整数、整十数……从而使运处得到简化。
同步练习 1、20001+220003+320005+…+502000992、451×25﹢3274÷4﹢0.25×1243、(132﹢243﹢354﹢465)÷(331﹢542﹢753﹢964)4、969696969969696696696969⨯⨯5、186548362361548362-⨯⨯+6、21+65+1211+2019+3029 7、211⨯+321⨯+431⨯+…+50491⨯8、121+261+3121+4201+5301+64219、35217159353121147963321⨯⨯+⨯⨯+⨯⨯⨯⨯+⨯⨯+⨯⨯10、851⨯+1181⨯+14111⨯+…+95921⨯拓展提高1、(1+21+31+41)×(21+31+41+51)-(1+21+31+41+51)×(21+31+41) 2、11101⨯+12111⨯+…+60591⨯3、25×(311⨯+531⨯+751⨯+…+25231⨯)4、11+21+22+21+31+32+33+32+31+…+1001+1002+1003+…+100100+10099+…+1002+10015、84251⨯+128251⨯+1612251⨯+…+20042000251⨯+20082004251⨯6、1+211++3211+++43211++++1003211++++ 7、171722-++191922-++11111122-++…+19919922-+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1、 原式=1+2+3+ (50)20001+20003+ (2000)99 =(1+50)×50÷2+2000250)991(÷⨯+=1275+141=1276412、 原式=4×25+51×25+32÷4+74÷4+0.25×4×31=100+5+8+71+31=144713、 原式=(132+243+354+465)÷〔2×(132+243+354+465)〕 =214、 原式=1010196100196910016961010169⨯⨯⨯⨯⨯⨯=9696969669⨯⨯=12926675、 原式=186548518361361548362-+⨯⨯+=362361548362361548+⨯+⨯=16、原式=5-(21+61+121+201+301)=5-(1-61)=4617、原式=11-21+21-31+…+481-491+491-501 =1-501=50498、原式=(1+2+3+4+5+6)+(21+61+121+201+301+421) =21+(1-71)=21769、原式=33337531353153173213321321⨯⨯⨯+⨯⨯⨯+⨯⨯⨯⨯⨯+⨯⨯⨯+⨯⨯=)731(531)731(3213333++⨯⨯⨯++⨯⨯⨯=531321⨯⨯⨯⨯=52 10、原式=31×(51-81)+31×(81-111)+…+31×(921-951) =31×(51-81+81-111+…+921-951) =31×(51-951)=31×9518=956拓展提高:1、设21+31+41=A,21+31+41=B.原式=(1+A )×B -(1+ B)×A=B+AB -A -AB =B -A所以原式21+31+41+51-(21+31+41)=512、原式=(101-111)+(111-121)+…+(591-601)=101-601=121 3、原式=25×21×(1-31+31-51+…+231-251) =25×21×(1-251)=12 4、原式=1+2+3+4+…+100=5050 5、原式=16251×(211⨯+321⨯+431⨯+…+5015001⨯+5025011⨯) =16251×(1-21+21-31+31-41+…+5011-5021) =16251×502501=32501=153221 6、 原式=2×〔21+(21-31)+(31-41)+…+(1001-1011)〕 =2×(1-1011)=110199 7、 原式=11722-+11922-+ (119922)=1×47+(1722-+11922-+…+19922-) =47+〔)17()17(2+⨯-+)19()19(2+⨯-+…+)199()199(2+⨯-〕=47+(862⨯+1082⨯+…+100982⨯) =47+(61-1001) =4730047。
[六年级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和解析]六年级小学生奥数练习题
[六年级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和解析]六年级小学生奥数练习题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
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以下是本站整理的《六年级小学生奥数练习题【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六年级小学生奥数练习题篇一1、已知△和☆表示两个自然数并且△/5+☆/11=37/55△+☆等于多少?2、已知1999×△+4×□=9991其中△□是自然数那么□等于多少?3、箱子里有乒乓球若干个其中25%是一级品五分之几是二级品其余91个是三级品箱子里有乒乓球多少个?4、某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去植树若每组植树n棵且n为质数则剩下树苗20棵若每组植树9棵则还缺少2棵树苗这个班的同学共分成几组?5、数学测试卷有20道题做对一道得7分做错一道扣4分不答得0分张红得100分她有几道题没答?6、x是自然数x÷810=0a25字母a表示一个数字x是多少?7、某青年1997年的年龄等于出生年份各数字的和那么他的出生年份是多少?8、王老师家电话号码是七位数将前四位数组成的数与后四位数组成的数相加得9063将三位数组成的数与后四位数组成的数相加得2529王老师家电话号码是多少?9、如果在分数28/43的分子分母上加上自然数a、b所得结果是7/12那么a+b的最小值等于多少?10、有三个分子相同的量减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后为a(2/3)b(5/6)c(7/8)已知a、b、c小于10a是多少?六年级小学生奥数练习题篇二1、将一个棱长6分米的立方体钢材熔铸成一个底面积是48平方分米的圆锥形模具这个模具的高是多少分米?2、某建筑队修筑一段公路原计划每天修56米15天完成实际上每天多修4米实际用了几天?3、两个车间共有150人如果从一车间调出50人这时一车间人数是二车间的二车间原有多少人?4、甲筐苹果的重量是乙筐的3倍。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最值问题(1)》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奥数《最值问题(1)》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在有4把钥匙4把锁,但不知哪把钥匙开哪把锁,最多要试 次才能配好全部的钥匙和锁.2.用长和宽分别是4厘米和3厘米的长方形小木块,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要用这样的木块 块.3.一个一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精确到万位,记作50000.在取近似值以前,这个数的最大值是 .4.100个自然数,它们的总和是10000,在这些数里,奇数的个数比偶数的个数多,那么这些数里至多有 个偶数.5.975⨯935⨯972⨯( ),要使这个连乘积的最后四个数字都是零.在括号内最小应填 .6.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它们依次是12、13、14的倍数,这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除13外)是13倍数的那个数最小是 .7.下图九个数中取出三个数来,这三个数都不在同一横行,也不在同一纵行.问:怎样取才能使这三个数之和最大,最大数是 .8.农民叔叔阿根想用20块长2米,宽1.2米的金属网建一个靠墙的长方形鸡窝.为了防止鸡飞出,所建鸡窝的高度不得低于2米,要使鸡窝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应是 .9.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是三个两位的连续偶数,它们的末位数字和能被7整除,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周长等于 .10.农场计划挖一个面积为432m 2的长方形养鱼池,鱼池周围两侧分别有3m 和4m 的堤堰如图所示,要想占地总面积最小,水池的长和宽应为 .二、解答题11.下图中,已知a 、b 、c 、d 、e、f 是不同的自然数,且前面标有两个箭头的每一个数恰等于箭头起点的两数的和(如b =a +d ),那么图中c 最小应为多少?a b cd ef12.唐老鸭与米老鼠进行一万米赛跑,米老鼠的速度是每分钟125米,唐老鸭的速度是每分钟100米.唐老鸭手中掌握着一种迫使米老鼠倒退的电子遥控器,通过这种遥控器发出第n 次指令,米老鼠就以原速度的n ⨯10%倒退一分钟,然后再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如果唐老鸭想在比赛中获胜,那么它通过遥控器发出指令的次数至少应是多少次?13.某游泳馆出售冬季学生游泳卡,每张240元,使用规定:不记名,每卡每次只限一人,每人只限一次.某班有48名学生,老师打算组织学生集体去游泳,除需购买若干张游泳卡,每次游泳还需包一辆汽车,无论乘坐多少名学生,每次的包车费均为40元.若要使每个同学游8次,每人最少交多少钱?14.某商店需要制作如图所示的工字形架100个,每个由铝合金型材长为2.3米,1.7米,1.3米各一根组装而成.市场上可购得该铝合金型材的原料长为 6.3米.问:至少要买回多少根原材料,才能满足要求(不计损耗)?———————————————答 案——————————————————————1. 6第一把钥匙最坏的情况要试3次,第二把要试2次,第三把要试1次,共计6次.2. 12因4和3的最小公倍数为12,故最少需这样的木块12块.3. 50000.44. 48一共有100个自然数,其中奇数应多于50个,因为这100个自然数的总和是偶数,所以奇数的个数是偶数,至少有52个,因而至多有48个.5. 20因975=39⨯52,935=187⨯5,972=243⨯22,要使其积为1000的倍数,至少应乘以5⨯22=20.6. 1105因为12、13、14的公倍数分别加上12、13、14后才依次是12、13、14倍数的连续自然数,故要求是13的倍数的最小自然数,只须先求12、13、14的最小公倍数为1092,再加上13得1105.7. 20第一横行取6,第二横行取7,第三横行取7.8. 12米,6米.金属网应竖着放,才能使鸡窝高度不低于2米.如图,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x 米和y 米,则有x +2y =1.2⨯20=24.长方形的面积为S =xy =()y x 221⨯.因为x 与2y 的和等于24是一个定值,故它们的乘积当它们相等时最大,此时长方形的面积S 也最大,于是有:x =12,y =6.9. 264依题意,末位数字和能被7整除的只有7、14、21等三种.但三个两位的连续偶数相加其和也一定是偶数,故符合题意的只有14.这样三个最大的两位连续偶数.它们的末位数字又能被7整除的,便是90、88、86,它们的和即三角形最大周长为90+88+86=264.10. 24m ,18m如图,设水池边长为xm ,宽为ym ,则有xy =432,占地总面积S =(x +8)(y +6)m 2 于是S =xy +6x +8y +48=6x +8y +480.因6x +8y =48⨯432为定值,故当6x =8y 时,S 最小,此时x =24,y =18.11. 依题意,d 应当取最小值1,那么a 和f 只能一个为2,另一个为4.这样,根据b =a +d ,e =d +f ,b 和e 便只能一个为3,另一个为5,而c =b +e .所以c 最小应为3+5=8.12. 米老鼠跑完全程用的时间为10000÷125=80(分),唐老鸭跑完全程的时 间为10000÷100=100(分).唐老鸭第n 次发出指令浪费米老鼠的时间为n n 1.01125%101251+=⨯⨯+. 当n 次取数为1、2、3、4…13时,米老鼠浪费时间为1.1+1.2+1.3+1.4+…+2.3=22.1(分)大于20分.因为米老鼠早到100-80=20分,唐老鸭要想获胜,必须使米老鼠浪费的时间超过20分钟,因此唐老鸭通过遥控器至少要发13次指令才能在比赛中获胜.13.设一共买了x 张卡,一共游泳y 次,则共有xy =48⨯8=384(人次),总运费为:(240x +40y )元.因240x ⨯40y =240⨯40⨯384是一定值,故当240x =40y ,即y =6x 时和最小,此时可求得x =8,y =48.总用费为240⨯8+40⨯48=3840(元),平均每人最少要交3840÷48=80(元).显然④⑤⑥三种方案损耗较小. ④⑤⑥⑦方案依次切割原材料42根、14根、29根和1根共用原材料42+14+29+1=86(根).。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及答案五篇
小学六年级奥数应用题及答案五篇小学生奥数应用题及答案五篇第一篇:题目:Lily和John的年龄问题Lily今年的年龄是John去年的年龄,而Lily明年的年龄又是John 明年的年龄。
如果已知Lily今年8岁,那么请问John今年多少岁?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Lily今年的年龄是John去年的年龄,而Lily明年的年龄又是John明年的年龄。
因此,Lily去年的年龄为8岁-1岁=7岁,Lily明年的年龄为8岁+1岁=9岁。
根据题目可知,Lily明年的年龄又是John明年的年龄,因此,John明年的年龄为9岁。
根据题目可知,Lily今年的年龄是John去年的年龄,因此,John今年的年龄为7岁。
答案:John今年的年龄是7岁。
第二篇:题目:车站的巴士问题在一个车站,依次经过了3辆、5辆和7辆巴士,而这些巴士每隔20分钟就会有一辆。
请问,下一辆经过车站的巴士会在多少分钟后到达?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一辆巴士经过车站需要20分钟。
而根据题目可知,依次经过了3辆、5辆和7辆巴士,因此共经过15辆巴士。
由此可知,下一辆经过车站的巴士将在15辆巴士×20分钟/1辆巴士=300分钟后到达。
答案:下一辆经过车站的巴士会在300分钟后到达。
第三篇:题目:苹果糖果的分配问题小明、小红、小李和小华共有16个苹果糖果。
如果小明拿了小红的一半加上两个,小红拿了小李的一半加上一个,小李拿了小华的一半加上一个,那么请问小华手里有几个苹果糖果?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小明拿了小红的一半加上两个,小红拿了小李的一半加上一个,小李拿了小华的一半加上一个。
因此,小红手里的苹果糖果数量为(16/2+1)=9个,小李手里的苹果糖果数量为(9/2+1)=6个,小华手里的苹果糖果数量为(6/2+1)=4个。
答案:小华手里有4个苹果糖果。
第四篇:题目:水果市场的蔬菜水果比例问题在一个水果市场里,蔬菜和水果的比例为1:3。
如果市场摆放了24个蔬菜,请问市场里摆放了多少个水果?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蔬菜和水果的比例为1:3。
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个半径为
1,圆心角为
120
度的扇形面积
2
120o 360o
12
2.09
所以总面积为 41.87+2.09=43.96 平方米 3. 在一个面积为 12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作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r r
【解析】如下图,本题不能求出圆的半径,换种想法,能否知道(4 10) 4 2 1 42 ,依 4
全国奥数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六年级奥数练习题 (一)
1. 图中的 4 个圆的圆心是正方形的 4 个顶点,它们的公共点是该正方形的中心.如果每 个圆的半径都是 1 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如下图所示:
可以将每个圆内的阴影部分拼成一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11 2) 4 0.5 4 2 (平方厘米),所以阴影部分的总面积为 2 4 8 (平方厘 米). 2. 草原上有一等边三角形建筑物,边长为 3m,一只羊被栓在建筑物的一上。如右图。 已知绳 子长为 4m,这只羊能吃到草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
7 / 73
解:去括号,得: 4 2 3 2 2x 9x 9 2
3 4 6 4x 9x 6
全国奥数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去分母 22y 1 8 3 y
去括号
4y 2 8 3 y
移项,得: 4 6 6 9x 4x
移项合并同类项 3y 7
边长作一个正方形;再以 O 为顶点,以 r 为边长作一个小正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 积为 50 平方厘米,求圆环的面积.( π 取 3.14 )
O
【解析】圆环的面积等于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但分别求出两个圆的面积显然不可 能.题中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就是 R2 r2 50 平方厘米,那么环形的面积为: πR2 πr2 π(R2 r2 ) π 50 157 (平方厘米).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百分数-奥数题(附答案)
六上--第三单元--百分数--奥数题(附答案)第三单元 百分数奥数题板块一 百分率【例题1】实验小学二(1)班今天没到校人数是到校人数的191。
求二(1)班今天的出勤率。
【练习1】希望小学六(3)今天缺勤人数占出勤人数的241。
求六(3)班今天的出勤率。
【例题2】水量问题(1)160千克青草,晒成干草后质量是28千克。
求青草的含水率。
(2)新疆盛产葡萄干,假如有1000千克葡萄,含水率为96.5%,晾晒一周后,含水率降为95%,那么这些葡萄干的质量减少了多少千克?【练习2】妈妈买来10千克蘑菇,含水量为99%,晾晒一会儿后,含水量变为98%,那么蒸发掉多少千克水分?【例题3】六年级男、女生各有80人参加数学竞赛。
男生不及格人数是及格人数的91,女生不及格人数是及格人数的73,求六年级这次数学竞赛的及格率是多少?【练习3】实验小学四年级有140人,体育达标率为95%,五年级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8%,五年级体育不达标的学生比四年级少2人。
五年级体育达标的有多少人?【例题4】全世界胡杨的90%在中国,中国胡杨的90%在新疆,新疆胡杨的90%在塔里木,塔里木的胡杨占全世界的 %。
(2011•走美杯)【练习4】已知甲校学生人数是乙校学生人数的40%,甲校女生人数是甲校学生人数的30%,乙校男生人数是乙校学生人数的42%,两校女生总人数占两校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板块二 浓度问题一.基本概念: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糖、盐、酒精);2.溶剂:溶解溶质的液体(一般是水);3.溶液:溶质+溶剂4.浓度:溶质占溶剂的质量百分比。
二、重要公式:1.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2.0000100100⨯+=⨯=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浓度3.变形公式:(1)溶液=溶质÷浓度 (2)溶质=溶液×浓度三、解题方法:1.方程法;2.寻找不变量;3.十字交叉。
【例题1】加水稀释问题。
在含盐5%的480克盐水中,加入20克盐,这时新盐水的浓度是多少?【练习1】有一瓶200克的糖水,浓度为30%,如果在这瓶糖水中倒入100克水,那么得到的新糖水浓度是多少?【例题2】浓缩问题在一杯100克浓度为20%的糖水中,加入100克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一
商店进了一批商品,按40%加价出售.在售出八成后,为了尽快销完,决定五折处理剩余商品,而且商品全部出售后,突然被征收了150元的附加税,这使得商店的实际利润率仅仅预期利润率的一半,那么这批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注:附加税算作成本)
答案与解析:
理解利润率的含义,是利润在成本上的百分比。
设进价x元,则预期利润率是40%
所以收入为(1+40%)X×0.8+0.5×(1+40%)X×0.2=1.26X
实际利润率为40%×0.5=20%
1.26X=(1+20%)(X+150)
得X=3000
所以这批商品的进价是3000元
二
甲乙两班共90人,甲班比乙班人数的2倍少30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答案与解析:
第一种方法:设乙班有Χ人,则甲班有(90-Χ)人。
寻等量关系:甲班人数=乙班人数×2-30人。
列方程:90-Χ=2Χ-30
解方程得Χ=40从而知90-Χ=50
第二种方法:设乙班有Χ人,则甲班有(2Χ-30)人。
列方程(2Χ-30)+Χ=90
解方程得Χ=40从而得知2Χ-30=50
答:甲班有50人,乙班有40人。
篇二
一
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每分钟走80米,后一半的时间每分钟走70米.这样他在前一半的时间比后一半的时间多走( )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分析:解:设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所用时间为2X分钟,依据题意,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的时间共走(0.07+0.08)X千米,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由此列出方程(0.07+0.08)X=6,解方程求出一半的时间,因此前一半比后一半时间多走:(80-70)×40米,解决问题.
解答:
解:设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所用时间为X分钟,依据题意得:
(0.07+0.08)X=6
0.15X=6
X=40
前一半比后一半时间多走:
(80-70)×40
=10×40
=400(米)
答:前一半比后一半的时间多走400米。
故答案为:400
点评:依据题目特点,巧妙灵活地设出未知数,是解题的关键。
二
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每分钟走80米,后一半的时间每分钟走70米.这样他在前一半的时间比后一半的时间多走( )米。
分析:解:设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所用时间为2X分钟,依据题意,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的时间共走(0.07+0.08)X千米,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由此列出方程(0.07+0.08)X=6,解方程求出一半的时间,因此前一半比后一半时间多走:(80-70)×40米,解决问题。
解答:
解:设陈宇从甲地步行去乙地所用时间为X分钟,依据题意得:
(0.07+0.08)X=6
0.15X=6
X=40
前一半比后一半时间多走:
(80-70)×40
=10×40
=400(米)
答:前一半比后一半的时间多走400米。
故答案为:400
点评:依据题目特点,巧妙灵活地设出未知数,是解题的关键.
三
甲、乙二人沿运动场的跑道跑步,甲每分钟跑290米,乙每分钟跑270米,跑道一圈长400米.假如两人同时从起跑线上同方向跑,那么甲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第一次追上乙?
分析:这是一道封闭线路上的追及问题.甲和乙同时同地起跑,方向一致.因此,当甲第一次追上乙时,比乙多跑了一圈,也就是甲与乙的路程差是400米.依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即可求出甲追上乙所需的时间.
解答:
解:400÷(290-270)
=400÷20
=20(分钟)
答:甲经过20分钟才能第一次追上乙。
点评:此类题依据“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篇三
一
有人沿公路前进,对面来了一辆汽车,他问司机:“后面有自行车吗?”司机回答:“十分钟前我超过一辆自行车”,这人继续走了十分钟,遇到自行车,已知自行车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三倍,问汽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倍.
分析:人遇见汽车的时候,离自行车的路程是:(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0,这么长的路程要自行车和人合走了10分钟,即:(自行车+步行)×10,等式:(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0=(自行车+步
行)×10,即: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汽车速度
=2×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又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所以汽车速度是步行的7倍
解答:
(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0=(自行车+步行)×10
即: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步行速度
汽车速度=2×自行车速度+步行,又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
所以汽车速度=(2×3+1)×步行速度=步行速度×7
故答案为:7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推出:汽车与自行车的速度差等于人与自行车的速度和.
二
兄妹二人在周长3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兄每秒走1.3米,妹每秒走1.2米,他们第十次相遇时,妹妹还需走()米才能回到动身点.
分析:第十次相遇,妹妹已经走了:
30×10÷(1.3+1.2)×1.2=144 (米),144÷30=4(圈)…24(米), 30-24=6 (米),还要走6米回到动身点。
解答:
解:第十次相遇时妹妹已经走的路程:
30×10÷(1.3+1.2)×1.2
=300÷2.5×1.2
=144(米)
144÷30=4(圈)…24(米)
30-24=6 (米)
还要走6米回到动身点。
故答案为6米。
点评:此题属于多次相遇问题,关键在于先求出第十次相遇时妹
妹已经走的路程。
三
王明从A城步行到B城,同时刘洋从B城骑车到A城,1.2小时
后两人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刘洋到A城立即返回,在第一次相遇后
45分钟又追上了王明,两人再继续前进,当刘洋到达B城后立即折回。
两人第二次相遇后( )小时第三次相遇。
分析:由题意知道两人走完一个全程要用1.2小时.从开始到第
三次相遇,两人共走完了三个全程,故需3.6小时.第一次相遇用了一
小时,第二次相遇用了40分钟,那么第二次到第三次相遇所用的时间是:3.6小时-1.2小时-45分钟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
解:45分钟=0.75小时
从开始到第三次相遇用的时间为:
1.2×3=3.6(小时)
第二次到第三次相遇所用的时间是:
3.6-1.2-0.75
=2.4-0.75
=1.65(小时)
答:第二次相遇后1.65小时第三次相遇。
故答案为:1.6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次相遇问题,解题关键是知道第三次相遇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