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程序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1 目的为实现本实验室质量方针,必须依靠具有较高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的检验人员和管理者。
而对相关人员的系统培训和继续教育,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关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所有检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 职责3.1 实验室主任负责全体人员的考核及重大奖惩管理。
3.2 技术管理者负责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由实验室组织实施。
3.3 质量主管负责全实验室的检验工作各流程的运行质量;提出事故处理及惩处建议报告。
3.4 办公室负责各种培训、考核、奖惩材料的归档。
3.5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室各项检验过程的质量考核,并负责本室人员上岗前的培训。
4 岗前培训新调入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由实验室负责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5 在职培训5.1 在岗人员每年都应进行业务培训,技术负责人每年年初制定一份内容完善且可实施的人员年度培训计划,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交办公室保存并组织实施。
5.2 实验室根据工作情况每三个月至少安排一次业务学习。
5.3 凡新增检验项目或标准被修订,新设备使用前,应由实验室负责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或者派出专人到省外参加专门的技术培训工作,并取得相应的检测合格证书,取得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回来后要组织相关技术的检测人员进行此次培训的传授工作,并把相关的培训资料交由办公室进行归档。
5.4 鼓励未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同志积极参加各类学历培训和进修,坚持学用对口,具体操作参照主管单位的有关政策。
5.5 实验室员工每年都要进行法律知识、政治思想教育培训,由办公室负责实施。
5.6 新进人员或原有工作人员岗位发生变化,应由实验室负责安排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时间三个月,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或解聘。
5.7 培训可采用自学,以老带新,实验室组织学习,外出培训,参加技术交流,比对验证,标准宣贯讨论班等形式。
6 培训的考核6.1 岗前培训后的考核由技术主管负责,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考核分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实作考核填写《实作考核能力评价表》,考核成绩进入个人技术档案。
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模版
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模版一、概述本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旨在规范组织内人员的培训和评估流程,确保员工的专业能力提升和工作表现达标。
制度涵盖培训需求评估、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考核评估等环节,为组织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培训需求评估1.培训需求调研为了准确把握组织内各部门的培训需求,HR部门将定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部门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业务发展需求与趋势等。
通过调研结果,HR部门可以全面了解组织内的培训需求,并为制定培训计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2.培训需求评估基于培训需求调研的结果,HR部门将对各部门的培训需求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培训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等。
通过评估,HR 部门将决定是否为该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并确定培训计划的优先级顺序。
三、培训计划制定1.确定培训目标根据培训需求评估的结果,HR部门将与各相关部门共同确定培训的目标和重点。
培训目标应具体明确,能够满足组织和员工的需求。
2.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培训目标,HR部门将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讲师等信息。
同时,还要考虑到培训的资源需求和预算,确保培训计划的可行性。
四、培训实施1.培训通知HR部门会提前通知参加培训的员工,并告知培训的时间、地点和要求。
同时,还要向各部门负责人说明培训的目的和意义,确保员工的参与和支持。
2.培训材料准备培训讲师将根据培训计划准备相应的培训材料。
培训材料应具体明确,内容全面,便于员工学习和参考。
3.培训实施培训讲师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培训形式可以包括课堂培训、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
培训过程中,讲师应注重互动和实践,鼓励员工参与讨论和学以致用。
五、考核评估1.培训反馈培训结束后,HR部门将向参加培训的员工发送培训反馈表。
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对培训进行评价和反馈。
培训反馈结果将作为改进培训质量的依据。
2.考核评估为了评估培训的效果和员工的学习成果,HR部门将进行考核评估。
铁路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铁路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为确保铁路安全、提高服务质量,铁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程序等方面,全面探讨铁路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点。
一、培训内容铁路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岗位基本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两方面。
岗位基本知识培训包括铁路运营的相关法规、安全操作规程、车辆设备知识等,旨在为铁路人员提供必备的背景知识,确保其对岗位要求的充分了解和掌握。
专业技能培训由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决定,包括列车驾驶、安全检修、客运服务、行车调度等,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高铁路人员在各个专业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二、培训方式铁路人员培训方式多样,包括课堂培训、实地操作、模拟训练等。
课堂培训是培训的基础方式,通过专业讲师讲解理论知识,帮助铁路人员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实地操作培训将培训对象直接带入实际工作场景,通过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让他们熟悉工作环境,并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模拟训练采用高仿真设备,模拟各类情景,让铁路人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训练,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铁路人员考核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两方面。
理论知识考核主要测试铁路人员对相关法规、操作规程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考核其专业知识水平。
实际操作考核则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检验铁路人员在岗位上的实际能力,包括反应速度、操作准确性、紧急应变能力等。
四、考核程序铁路人员考核程序分为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两个层次。
内部考核由铁路管理部门负责,通过对铁路人员进行日常工作的观察和评估,以及定期的综合考核,全面了解铁路人员的工作表现。
外部考核由第三方机构负责,专门从专业角度评估铁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以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
考核结果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决定铁路人员的岗位晋升、奖惩措施等。
总结:铁路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职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三、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1. 培训内容(1)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后,应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入职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文化、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
(2)专业技能培训:针对员工岗位需求,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
(3)综合能力培训:开展团队建设、沟通技巧、时间管理等综合能力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2. 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公司内部讲师授课、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
(2)外部培训:参加行业会议、培训课程、学术研讨等。
3. 培训考核(1)考核方式:笔试、实操、案例分析、答辩等。
(2)考核内容: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等。
(3)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四、培训及考核流程1. 制定培训计划(1)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业务需求和员工岗位特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2)各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制定本部门月度培训计划。
2. 组织培训(1)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年度培训计划。
(2)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月度培训计划。
3. 培训考核(1)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培训考核。
(2)各部门根据培训内容,制定考核方案,组织实施考核。
4. 培训结果应用(1)对考核合格员工,予以表彰和奖励。
(2)对考核不合格员工,制定改进措施,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合格标准。
五、监督管理1. 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培训及考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培训及考核工作负总责。
3. 员工对培训及考核工作有监督和举报的权利。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制度如需修改,由综合管理部提出,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发布。
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各类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为了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遵章守纪自觉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1、公司统一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办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复审及变更手续。
2、特种作业操作证统一交公司集中管理,需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在单位工作半年以上,送省、市参加培训取证事宜。
要求文化知识水平及身体状况与其工作岗位要求相适应。
3、取得危险岗位操作证的工作人员,每年要进行安全知识再教育,按期复审证件。
在中途状况不适应经核实调离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连续半年以上未从事本工种的特种作业人员,要履行考核单位确认方可上岗工作。
4、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由单位统一安排经费,考试不及格本人承担50%费用。
5、危险作业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精心操作设备,不准上岗离岗、脱岗串岗现象发生,一经查实处罚200元,情节严重的调离本岗位,造成事故还应承担全部经济责任。
培训记录。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
1目的为提高公司全体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素质,不断更新职工的知识与技术,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拥有相应技术知识和技术,并积极参加各项质量活动的职工队伍,本公司对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业务、管理知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法制道德看法等方面的培训与核查。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全体人员的培训和核查。
3职责各部门依照需要提出培训项目、人员。
办公室负责制定每年的人员培训计划和核查计划。
技术负责人同意人员培训计划和核查计划。
各部门负责人详尽组织推行人员培训计划。
办公室负责组织推行人员核查计划。
4工作流程人员培训新参加检测的人员必定参加岗前培训,并经核查合格获取合格证后方可正式上岗工作;检测人员应参加必要的检测技术业务培训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管理人员应积极经过各种时机获取最新技术和管理知识,并参加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本公司各级行政领导人应参加质量意识的教育、培训。
每年年初,办公室依照检测部提出的培训项目、人员结构情况,编制年度人员培训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同意后由检测部会同办公室组织推行。
人员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主办单位、计划推行时间、参加人员等。
如上级部门要求或工作需要的临时培训,由检测部负责制定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同意后组织推行。
4.1.3 本公司对人员的培训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面培训(行业培训)。
内部培训应有培训记录,且在培训结束时由办公室与授课老师组织成绩考核;外面培训由负责培训单位出具培训合格证书或结业证书。
内部培训可采用集中授课、组织撰写论文、心喜悦会、学术商议交流会等多种形式。
人员培训的内容包括:1法律法规、质量政策、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标准或准则。
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相关知识。
3建筑工程及工程产品、资料的标准、规范和规程,特别是当标准修编更新时。
4质量手册、程前言件和作业指导书。
5业务技术、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技术。
6误差理论、数据办理、数据统计和计量学基本知识。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是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对于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促进组织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人员培训制度是指组织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的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人员培训制度的要点:
1. 培训需求评估:组织通过调查和分析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能力缺口,确定培训的重点和方向。
2. 培训计划编制:根据培训需求评估的结果,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
3. 培训资源支持:组织为培训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教材、讲师、培训设施等。
4. 培训参与与管理:明确员工参与培训的要求和条件,建立培训管理的制度,包括报名、签到、评估等。
5. 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了解培训的收益和改进的空间。
人员考核制度是指组织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人员考核制度的要点:
1. 绩效目标设定:组织与员工共同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包括工作任务、质量标准、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等。
2. 绩效评估方法:选择适合的绩效评估方法,如员工自评、上级评估、同事评估、客户评估等。
3. 绩效评估周期:建立定期的绩效评估周期,如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一次,以便及时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估和管理。
4. 绩效奖励与激励:绩效优秀的员工可以获得奖金、晋升、培训机会等激励措施,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 绩效改进与培训: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升其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组织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员工的参与和配合。
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程序
人员管理与培训程序第 1页共 7文件页次页1.工作目的为确保全体人员能够满足岗位能力要求,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全体人员的管理、培训、能力评价等活动的控制和管理。
3.工作职责3.1站长根据开展的检测项目和工作量等情况,批准确认组织结构所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的录用要求等,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授权任命。
3.2各检测所长、土工实验室主任、分站站长负责制定本部门培训计划;3.3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年度培训计划并对全站年度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3.4站长负责批准年度培训计划。
3.5技术质量管理部和行政办公室负责监督实施培训,资料管理员负责建立并完善员工技术档案。
4.工作程序4.1对人力资源的要求4.1.1为满足的质量目标,配备了符合检测能力、工作类型、工作量的人力资源,并对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尤其是从事的工作对检测质量能够产生影响的人员,确立了他们各岗位任职条件,制定了岗位职责。
4.1.2对员工进行适时的培训、继续教育和资格考试,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按照本要求进行资格确认,以保持人力资源始终满足准则和向客户提供合格技术服务的要求。
4.1.3人力资源应确保符合准则和法律要求。
满足开展检测工作的要求,通过组织培训、宣贯、内部沟通等形式解读这些规定,尤其是让各岗位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与其他人员工作的相关性,确保各岗位人员理解后执行,相互配合、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的既定质量目标。
4.2对员工的诚信要求4.2.1要求全体人员遵守法律、诚实信用的开展检测活动。
人员管理与培训程序第 2页共 7文件页次页4.2.2及员工不得以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牟取不当利益,始终保持良好的信用;不得参与任何对检测的结果和数据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的商业或技术活动,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始终保持第三方检测的公正地位,保证检测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结果的正确可靠、客观公正,不接受行政干预;不得从事与检测利益相竞争的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维护的活动,维护客户利益,维护公正性,保证诚实守信开展检测活动。
输血科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输血科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一、培训管理制度1. 培训目的:为了提高输血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确保输血安全及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 培训对象:全体输血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3. 培训内容:(1)新员工培训:对新进入输血科的员工进行基本知识的教育和技能的培训,包括输血相关法规、原理、操作技巧、危急情况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2)业务培训:对输血科技术人员进行持续的业务培训,包括血型鉴定、血液制品配型、血样管理、质控、危急情况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管理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团队建设、目标管理、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4. 培训机构:由输血科安排人员或请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5. 培训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培训时间和周期,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6. 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可灵活选择,包括现场教学、远程教育、集中培训、个别培训等方式。
7. 培训效果评估: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评估,评价其掌握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水平,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考核管理制度1. 考核目的:为了评价输血科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激励其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实现输血工作的安全、有效、高效。
2. 考核对象:全体输血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3. 考核内容:(1)技术考核:对技术人员进行诊断能力、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考核。
(2)管理考核:对管理人员进行团队建设、目标管理、业务推进等方面的考核。
(3)工作效率考核:对工作时间、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
4. 考核周期:根据单位需要,一般为一年一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5.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通过会议或部门内部通知发布。
6. 成绩公示:考核成绩按照实际表现情况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考核名称、内容、标准、得分等。
7. 考核结果处理:根据考核结果制定奖惩措施,对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考核成绩不达标的人员进行培训或适当处罚,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1 目的有计划地对质量体系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2 范围适用于与质量活动有关的所有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
3 职责3.1 科主任主持本科人员的配备与考核,批准《人员培训年度计划》,安排人员的外部培训。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培训年度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实施。
3.3文控员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人员档案。
4 工作程序4.1 科主任进行人员配备及资格确认(1)根据有关规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确定检验科的各岗位设置和任职条件;(2)通过查看有关证书、进行聘用考核、年度工作考核确认每人的任职资格;(3)根据每人的任职资格情况,确定各岗位人员;(4)对新上岗人员根据岗位任职条件对其进行岗位资格确认;(5)当岗位或岗位任职条件发生了变化,应经培训后,重新进行考核确认。
4.2 人员培训4.2.1培训计划(1) 根据各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科主任拟定各层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2) 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员培训年度计划》,交科主任批准后实施。
(3) 未列入年度计划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临时培训申请,填写《培训申请表》,经检验科主任批准后实施。
4.2.2培训方式(1) 安排外出专业学习、学术交流会、进修的培训。
(2) 医院内举办专项讲座、专项培训或专业学术报告会。
(3) 科内举办的业务学习活动。
4.2.3培训内容(1) 根据人员的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
此外,还包括下列培训内容:实验室认可、标准化知识、卫生法律、法规、实验室安全知识。
(2)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内容还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务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4.3 人员资格和考核4.3.1 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规定的相关学历和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3.2人员上岗前,科主任组织对聘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应知、应会科目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准予上岗。
4.3.3贵重、精密仪器设备操作资格考核:凡使用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工作人员以前未使用过该仪器时,由检验科主任组织参加仪器设备供应商举办的使用培训并参加仪器设备的验收和安装调试,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培训,经检验科主任组织相关组室考核合格后,方可被授权使用该仪器。
员工培训暨考核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暨考核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员工培训暨考核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公司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以确保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公司业务的顺利进行。
2. 培训管理2.1 培训需求分析在每个季度初,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本季度的培训计划。
培训需求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和员工的工作情况、市场需求和新技术的引入等方面确定。
2.2 培训计划编制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将编制本季度的培训计划,并报经公司领导审批。
培训计划中应包含培训的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培训方式和培训对象等相关信息。
2.3 培训实施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培训资源,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培训活动。
培训方式可以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培训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
2.4 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门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培训的参与度、满意度和效果等多个方面,评估结果将作为下一季度培训计划的参考依据。
3. 考核管理3.1 考核指标制定公司将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应当具体明确、具有可衡量性,并与员工的工作任务和公司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3.2 考核方法与周期考核可以采用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定期考核通常每季度进行一次,不定期考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例如在员工工作表现特别突出或出现问题时进行。
3.3 考核结果及奖惩措施考核结果由考核人员评定并汇总,公司将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措施。
奖励可以包括晋升、加薪、表彰等,惩罚可以包括降职、停薪留职、辞退等,具体奖惩措施应符合公司相关规定。
4. 培训和考核管理的监督与改进为确保培训和考核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公司设立相关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改进培训和考核管理工作。
监督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工作程序和标准,对培训和考核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门店人员的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门店人员的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门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规范门店人员的行为,确保门店的正常运营,提高企业竞争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旗下所有门店的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工作。
第三条培训及考核管理的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2. 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3. 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4. 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原则。
二、培训管理第四条培训内容:1. 门店业务知识培训;2. 门店管理知识培训;3. 门店服务技能培训;4.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培训;5. 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6. 安全知识和突发事件处理培训。
第五条培训方式:1. 定期培训:按照公司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门店人员进行培训;2. 在职培训:通过门店日常工作,由上级领导或有经验的同事对门店人员进行指导;3. 外部培训:邀请专业培训机构或讲师,对门店人员进行培训;4. 自学:鼓励门店人员通过阅读书籍、网络学习等途径进行自学。
第六条培训时间:1. 门店人员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规定的时间;2. 门店人员根据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自行安排学习时间。
第七条培训效果评估:1. 门店人员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2.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方式和时间进行调整,以提高培训效果。
三、考核管理第八条考核内容:1. 业务知识掌握程度;2. 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3. 门店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客户服务水平和满意度;5. 安全意识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6. 个人成长和能力提升。
第九条考核方式:1. 定期考核:按照公司的考核周期,对门店人员进行定期考核;2. 随机考核:在日常工作中,对门店人员进行随机考核;3. 顾客评价:通过顾客反馈,对门店人员进行评价;4. 自我评价:门店人员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工作。
第十条考核结果处理:1.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2. 根据考核结果,对门店人员进行奖惩,包括奖金、晋升、培训机会等;3. 对考核不合格的门店人员,进行辅导和改进,如仍不能达到要求,将考虑调整岗位或解除劳动合同。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程序文件)
06-1目录1、目的·································································06-32、范围·································································06-33、职责·································································06-3 3.1 主任································································06-3 3.2 技术负责人··························································06-3 3.3 质量负责人··························································06-3 3.4 管理组······························································06-33.5 各检测组····························································06-34、工作程序·····························································06-3 4.1 岗前培训····························································06-3 4.2 继续教育培训························································06-34.3 人员考核····························································06-35、相关文件·····························································06-46、质量记录·····························································06-406-21、目的为使全体员工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特编制本程序。
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员工培训和考核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建立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训管理1. 培训目标的设定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企业应首先明确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以提升员工技能、知识和动力为核心。
2. 培训内容与方法根据员工的职位需求和个人发展计划,制定具体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行业知识、技能培养、管理能力等。
同时,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如课堂教学、现场实操、案例分析等,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
3. 培训资源的配置确保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培训师资、培训场地、培训设备等。
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培训、外部培训或者混合培训的方式,以提供多元化的培训资源。
4. 培训效果的评估制定培训后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考试、实操、评价问卷等方式,全面了解培训效果,为下一阶段的培训提供反馈和改进。
三、考核管理1. 考核指标的确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考核指标。
可以包括工作绩效、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评估员工的综合能力和业绩。
2. 考核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如自评、互评、上级评、客户评等。
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员工的表现。
3. 考核周期的规定设立明确的考核周期,例如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
考核周期应与员工岗位特点和工作节奏相适应,以确保考核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奖惩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鼓励员工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考核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行为不良或绩效不佳的员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四、制度执行和改进1. 建立执行机构和责任制明确制度执行的责任主体,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负责培训和考核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完善,提升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铁路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铁路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一、培训管理制度铁路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铁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达到要求,制定了以下培训管理制度:1. 培训需求评估: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铁路公司将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需求评估,确定培训的内容和范围。
这将有助于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培训需求评估的结果,铁路公司将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包括课程设置、培训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以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培训师资选拔: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培训,铁路公司将严格选拔培训师资。
培训师资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传授相关技能和知识。
4. 培训方法多样化:铁路公司将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课堂讲授、实地演练、模拟操作等,以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
通过培训,铁路人员能够提升技能并增强工作能力。
5. 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铁路公司将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以衡量培训的成效。
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培训计划的依据,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二、考核管理制度为了保证铁路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责任履行,铁路公司制定了以下考核管理制度:1. 考核标准与指标:铁路公司将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指标。
考核标准应客观公正、科学合理,旨在评估个人的工作表现和成绩。
2. 考核周期与形式:考核周期一般为一年,铁路公司将通过定期的绩效考评或考核考试的形式进行。
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临时考核。
3. 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考核结果将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等级。
根据评定结果,铁路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4. 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将作为员工职务晋升、薪资调整等管理决策的参考依据。
通过考核结果,铁路公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5. 考核结果反馈与沟通:铁路公司将及时向被考核人员反馈考核结果,并与其进行沟通。
这将有助于员工了解自身工作表现,进而进行自我改进和提升。
人员培训考核及管理程序
程序控制文件人员培训、查核及其管理程序标准号版本号页码1 目的为提升从事人员的技术水平易质量意识,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技术,本程序对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特别岗位的资格认证,培训档案和管理程序做出规定,有效地控制和做好培训工作。
2合用范围合用于公司内从事与质量活动有关的有关人员。
3职责办公室负责制定本程序的管理和监监工作。
各职能部门及项目部负责详细培训工作。
4工作程序培训要求4.1.1 员工培训要联合公司特色,按培训对象的不一样分为各级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工人培训三个层次。
4.1.2 培训的形式采纳办班、电教、商讨、报告和外委培训等。
4.1.3 外委培训的焊工、电工、起重工、无损检测人员、理化实验人员须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由办公室拟订计划报公司经理赞同,而后组织人员进行。
焊工、无损检测人员依据市质量技术监察规定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拿到相应资格的方可上岗,上岗证由办公室一致管理。
培训的内容程序控制文件版本号人员培训、查核及其管理程序页码4.2.1 各级行政领导的要点培训内容为质量目标、质量术语、质量系统构造等,要求熟习质量手册、程序言件的内容,掌握质量系统运转有关组织技术、方法、评论质量系统有效性的方法、准则等。
管理人员在上述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要点掌握程序言件的有关内容,能运用并指导基层和本员工作。
4.2.2 专业技术人员除了培训条的内容外,要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推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料、新设施的培训,以及统计技术的培训。
4.2.3 查验试验人员和操作工人的培训,其内容应为与岗位有关的工艺标准、操作程序和作业指导书。
培训工作计划4.3.1 依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办公室编制公司中、长久员工培训工作计划及实行方案,报质保工程师审批后公布。
4.3.2 各职能部门依据年度培训计划的安排,联合生产质量状况详细落实培训计划,并报办公室科存案。
培训实行方法a)各级领导、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操作工人的技术等级培训、转岗人员的培训由办公室组织实行。
药店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门店请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药店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门店请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药店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1. 岗位培训:根据药店不同职能,制定不同的岗位培训方案,包括药师、药剂师、销售人员等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药品知识、药品管理、销售技巧、服务技能等。
2. 培训计划:制定每个岗位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
培训计划应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方式。
3. 考核评估:设置员工考核评估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工作表现和业绩。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销售额、客户满意度、药品管理质量等。
4. 奖惩机制:根据员工考核结果,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如奖金、晋升等;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处罚,如发出警告、降职等。
5. 继续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行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门店请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1. 请货流程:明确请货的流程,包括请货需求的确定、请货计划的编制、请货单的填写、请货审批的流程等。
要求请货必须经过相关责任人的审批,确保请货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 供应商选择: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考虑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并签订合同明确供应商与药店的权益和责任。
3. 请货数量控制:根据门店的销售情况和库存状况,合理确定请货数量,避免过量请货导致资金和存储空间的浪费。
4. 请货单管理:请货单必须规范填写,包括请货人、请货日期、请货数量、货品信息等,确保请货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请货单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批和存档。
5. 请货跟踪和验收:门店应该建立请货的跟踪和验收制度,确保所请货物按时到货,并进行验收,确保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6. 库存管理:门店应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按照销售情况和请货计划,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及时进行调整和补货。
以上是药店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和门店请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可以根据药店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高铁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高铁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一、培训管理制度为了提高高铁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确保高铁运输的安全和顺畅,我们制定了以下高铁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 培训需求分析在招聘新员工或进行内部晋升时,我们将根据岗位要求和员工现有技能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同时,我们还会定期评估人员的培训需求,以适应行业的技术和变化。
2.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该计划将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等信息,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 培训资源整合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我们将整合内外部的培训资源。
内部资源包括专业培训师和培训设施,外部资源则可通过与合作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来获取。
4. 培训实施与评估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培训评估机制,通过学员的反馈和考核结果来评估培训的效果,并及时进行改进。
二、考核管理制度为了确保高铁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高铁人员考核管理制度:1. 考核内容确定根据高铁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我们确定了相应的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将涵盖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服务态度等方面,以全面评估高铁人员的能力。
2. 考核方式确定为了确保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例如,组织实际操作演练、模拟考试以及定期进行业务技能竞赛等。
3. 考核标准制定考核标准是评判高铁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我们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和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确保考核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4. 考核结果处理根据考核结果,我们将对高铁人员进行分类处理。
优秀者将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表现不佳者将接受辅导和培训,甚至可能面临降职或解聘。
三、监督与改进机制为了确保高铁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我们建立了监督与改进机制:1. 监督责任明确在整个培训和考核过程中,我们将明确相关人员的监督责任。
负责人将对培训和考核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和管理制度
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和管理制度
概述: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流程,
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培训:
1. 培训计划:根据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需求和发展方向,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明确培训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2. 培训资源:确保培训资源的充足和质量,例如通过内部培训
和外部合作,提供专业讲师、培训材料和设施。
3. 培训记录:对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包括培训课程、参与人员、培训时长等。
考核:
1. 考核内容:根据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要求和职位级别,
制定全面而具体的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专业技能等。
2. 考核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包括笔试、实际操作、
模拟场景等,以全面评估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
3. 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为医学专业技术
人员提供个人发展的指导和改进的机会。
管理:
1. 管理流程:建立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标准流程,包括招聘、绩效评估、晋升等,确保公正、透明和有序。
2. 岗位设置: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医学
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和职级,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奖惩机制: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积
极进取,同时制定相应措施来处理不当行为和不达标的情况。
总结:
本制度通过规范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促进
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并定期评估和完善,以适应医学领域
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作目的为确保全体人员能够满足岗位能力要求,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体人员的管理、培训、能力评价等活动的控制和管理。
3. 工作职责3.1 站长根据开展的检测项目和工作量等情况,批准确认组织结构所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的录用要求等,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授权任命。
3.2 各检测所长、土工实验室主任、分站站长负责制定本部门培训计划;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年度培训计划并对全站年度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3.4 站长负责批准年度培训计划。
3.5 技术质量管理部和行政办公室负责监督实施培训,资料管理员负责建立并完善员工技术档案。
4. 工作程序4.1 对人力资源的要求4.1.1 为满足的质量目标,配备了符合检测能力、工作类型、工作量的人力资源,并对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尤其是从事的工作对检测质量能够产生影响的人员,确立了他们各岗位任职条件,制定了岗位职责。
4.1.2 对员工进行适时的培训、继续教育和资格考试,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按照本要求进行资格确认,以保持人力资源始终满足准则和向客户提供合格技术服务的要求。
4.1.3 人力资源应确保符合准则和法律要求。
满足开展检测工作的要求,通过组织培训、宣贯、内部沟通等形式解读这些规定,尤其是让各岗位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与其他人员工作的相关性,确保各岗位人员理解后执行,相互配合、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的既定质量目标。
4.2 对员工的诚信要求4.2.1 要求全体人员遵守法律、诚实信用的开展检测活动。
4.2.2 及员工不得以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牟取不当利益,始终保持良好的信用;不得参与任何对检测的结果和数据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的商业或技术活动,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始终保持第三方检测的公正地位,保证检测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结果的正确可靠、客观公正,不接受行政干预;不得从事与检测利益相竞争的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维护的活动,维护客户利益,维护公正性,保证诚实守信开展检测活动。
4.2.3 规定在资质认定的范围内开展检测活动,检测人员依据资质认定确认的检测方法完成检测过程操作,及时记录、如实记录,依据检验检。
4.2.4 要求全体人员严格遵守质量手册要求。
4.3 员工从业要求4.3.1 管理层和员工,不受对工作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来自内外部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
4.3.2 配置的所有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均为固定的专职人员。
4.3.3 承诺不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并签订全体员工在合同期内只在本执业,不在其它检测机构从业的承诺书。
除开展为客户的检测服务之外,不开展有违诚信、公正性的一切技术开发、咨询、贸易、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活动。
4.4 人员的监督4.4.1 任命并授权监督员对检测人员、实习人员、关键的支持人员按计划并随机实施有效的监督,确保这些员工与其任职要求和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确保检测人员能依据管理体系要求胜任其担任的工作。
4.5资格确认、持证上岗4.5.1 对所有从事采(抽)样、检测、签发检测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根据这些员工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技能以及工作的复杂程度、个人的学历、经验水平等的差异,经考核合格、确认后,依据岗位任职条件要求,合理安排员工的岗位并由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任职资格确认,授权上岗考核,技术负责人批准授权。
4.6 各岗位职责、权利相互关系及技术人员业绩档案4.6.1 规定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实施、保持、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确认了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4.6.2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建立和维护所有技术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人员技术档案。
4.6.3 人员技术档案内容包括技术人员的工作经历、取得的资质及证书复印件、培训学习和效果评价记录、技术能力确认的记录(含授权和/或能力确认的日期)当前技能状况描述、岗位授权文件等。
4.6.4 人员技术档案应一人一档,档案管理应动态管理适时补充新的内容。
4.7 与员工建立的劳动关系4.7.1 与员工建立的劳动关系、聘用关系、录用关系应符合评审准则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4.7.2 全面考虑检测具体工作的需求,围绕检测技术能力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要求配置人力资源,根据工作需要定岗定责,确立岗位任职条件和培训需求。
4.7.3 对与验检测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对员工当前工作状况进行描述,归档保存。
4.7.4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员工录用、聘用、劳动合同签订规则。
4.7.5 办公室执行员工录用、聘用、劳动合同相关规定,员工一经录用试用期满,经考核、确认合格。
根据制定的岗位任职条件要求,办公室代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书,按照青海省和西宁市人社部门要求缴纳相关保险。
按照上岗程序办理岗位聘用手续。
4.8 当前工作描述的方式4.8.1 工作描述可用多种方式规定,但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内容:a) 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经验;b) 资格和培训计划;c) 从事检测工作的职责;d) 检测策划和结果评价的职责:e) 提交意见和解释的职责;f) 方法改进、新方法制定和确认的职责;g) 管理职责。
4.8.2 办公室应根据当前工作情况及时描述员工的工作,岗位调整等变化适时更新,补充新的内容。
4.9 人员的能力评价4.9.1 能力评价的内容a) 教育背景:员工应达到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最低学历要求,并具备岗位要求的其它知识;b) 专业技能:员工应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技能鉴定等级,并掌握岗位要求的其它专业技能;c) 工作经历:员工应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相关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经历,具备岗位要求的工作经验;d) 岗位培训:员工应经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岗位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培训等;e) 健康状况:员工应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健康要求,并具备岗位要求的其他职业健康需求;f) 履职情况:员工年度履行岗位职责任务情况。
4.9.2 能力评价的时机a) 员工入职每满12个月进行一次能力评价,在一个认可周期内,对主要检测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确认内容应覆盖其所从事技术工作的全部内容;b) 检测人员或授权签字人职责变更或离开岗位6个月以上再上岗,应重新考核确认。
4.9.3 能力评价的方法能力评价可以采取主管领导谈话、主管部门考察、单位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
4.9.4 能力评价的实施4.9.4.1 人事行政部负责能力评价的组织工作,具体评价办法由各部门提出。
4.9.4.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员能力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
本管理层与被评价人员听取评价对象的年度工作并进行实操考核。
同时对有关工作给予指导,提醒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和建议。
4.9.4.3 能力评价实施部门需统一填写《能力验证评定表》。
4.9.5 能力评价的结果4.9.5.1 能力评价的结果划分合格、不合格两个档次。
能力评价合格的员工,方可上岗工作;能力评价不合格的员工,应及时进行相关培训,或进行岗位调整。
对调整岗位后能力评价仍不合格的员工,应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4.9.5.2 人员的年度能力评价结果,由人事行政部保存。
4.10培训计划的制定4.10.1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技术主任在每年年底或年初组织员工填写《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由技术主任统计本部门员工培训需求报技术质量管理部。
4.10.1 各检测所长、土工实验室主任、分站站长根据员工培训需求、本部门发展需要和员工变动情况等提出培训需求,填写《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既要考虑当前和预期的任务需要,还要考虑检验检测人员以及其他检验检测活动相关人员的资格、能力、经验、监督评价的结果。
4.10.2 培训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站长批准后各部门实施。
4.10.3 需要外部培训的应填写《培训申请单》,报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站长批准。
4.10.2 培训目标4.10.2.1 检测/鉴定人员持证上岗达到100%;4.10.2.2 管理体系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公正性和诚实性、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等方面变更时,相关人员培训率和考核合格率达到100%;4.10.2.3 开展的和新开展项目必须保持每项有两个持证人员,使用新标准、规程、规范、或方法之前,相关人员培训率和考核合格率达到100%;4.10.2.4 对司法鉴定人员应分阶段定期安排司法鉴定相关知识的学习;4.10.2.5 为跟踪管理、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对管理、技术骨干进行的持续培训应保证满足管理和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的需求;4.10.2.6 通过组织和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使员工学历水平持续提高;4.10.2.7 通过组织和鼓励员工参加技术等级培训,使员工技术等级水平持续提高。
4.10.3 组织培训4.10.3.1 培训内容4.10.3.1.1 基础理论知识。
如专业基础知识、标准化、计量理论知识;质量理论和质量体系文件;检测/鉴定工作程序;误差理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试验标准等。
4.10.3.1.2 实际操作技能。
包括对试验方法标准和检测/鉴定细则的理解和掌握;仪器设备原理、操作规程和实际操作技能;样品/检材的抽取、保管和处理等基本操作技能。
4.10.3.1.3 法律知识。
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制定颁布的有关质量、计量、标准化等法律、法规,条例和相关政策。
4.10.3.1.4 其他知识。
如站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外语及计算机技术等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或岗位的特殊需求进行专项培训。
4.10.3.1.5 对业务、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更新和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培训。
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新动态、管理理论、预测、决策、系统分析等知识。
4.10.3.1.6 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不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的员工,由所在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组织其脱产待岗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达到了规定要求方可从事有关的工作。
4.10.3.1.7 每年年初制定本年度培训计划,应制定所在部门的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应根据检测/鉴定人员的岗位分别制定。
4.10.3.1.8培训内容中应涉及到新项目的标准规范、更换的标准规范以及新的法律法规的培训。
4.10.3.1.9如果可行应为每位检测/鉴定人员制定详细的培训内容以及要达到的培训目标。
4.10.3.1.10技术质量管理部和行政办公室负责监督和督促实施培训,确保培训计划的落实。
4.10.3.2 培训方式4.10.3.2.1 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分站组织专业人员授课并记录。
4.10.3.2.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座谈会、标准和规程应用研讨会,互传互授相关知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