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35题)

1、成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以引起()。

A.肢端肥大症

B.黏液性水肿

C.侏儒症

D.巨人症

【答案】 A

2、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不包括()。

A.超负荷原则

B.专门化原则

C.补充营养原则

D.安排练习原则

【答案】 C

3、运动技能形成的自动化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

A.做好示范动作

B.让学生多做模拟练习

C.纠正错误动作

D.不断检查动作质量

【答案】 D

4、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一种传球技术,其动作要点是()。

A.蹬地发力、用力连贯、手腕用力

B.发力有序、蹬地转肩、手腕用力

C.持球动作正确、跨步引球,食指中指拨球有力

D.持球动作正确、用力连贯,食指中指拨球有力

【答案】 D

5、中长跑比赛开始后不久,运动员常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 )。

A.过度紧张

B.“极点”

C.假稳定状态

D.真稳定状态

【答案】 B

6、长拳的内容包括()。

A.基本功、单练套路、对练套路

B.单练套路、对练套路、集体演练

C.基本功、对练套路、集体演练

D.基本功、单练套路、集体演练

【答案】 A

7、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指( )。

A.师生在教学情景中预期达到的效果

B.《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C.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D.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答案】 A

8、第二拐点出现意味着机体开始进入()状态。

A.工作

B.疲劳

C.恢复

D.稳定

【答案】 B

9、稳定人体重心的主要结构是( )

A.髋关节

B.脊柱

C.胸廓

D.盆骨

【答案】 B

10、关于“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动作要领,正确的描述是( )

A.面对球网站立,利用收腹转体带动手臂在头部前上方用全手掌击球过网

B.侧对球网站立,利用转体带动手臂挥摆使球旋转而飘晃进入对方场区

C.侧对球网站立,用一只手或手臂任何部分将球击入对方场区

D.面对球网站立,手臂由后下方向前挥摆击球过网

【答案】 A

11、人体最基本的呼吸中枢位于( )。

A.延髓

B.小脑

C.中脑

D.间脑

【答案】 A

12、骨折的特有特征是( )

A.压痛

B.功能障碍

C.纵向叩击疼

D.肿胀

【答案】 C

13、形成运动技能的泛化阶段,大脑皮层内的抑制过程尚未确立,此时兴奋与抑制都呈现()状态。

A.运动

B.集中

C.扩散

D.平静

【答案】 C

14、肩关节前脱位的典型体征是( )

A.明显压缩

B.“方肩”畸形

C.受拉实验阳性

D.关节功能障碍

【答案】 B

15、下列哪项不是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A.最大乳酸训练

B.乳酸耐受训练

C.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

D.缺氧训练

【答案】 C

16、当人体视锥细胞功能下降时,易引起()。

A.夜盲症

B.青光眼

C.色弱

D.色盲

【答案】 D

17、在肌肉的收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A.横小管

B.纵小管

C.三联管

D.钙离子

【答案】 D

18、武术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

B.技击性

C.艺术性

D.哲理性

【答案】 B

19、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根据水平划分属于哪一个水平()

A.水平二

B.水平三

C.水平四

D.水平五

【答案】 C

20、在健美操和武术操的教法组织中,通常会采用()

A.探究式教学

B.合作式教学

C.自由式教学

D.展现式教学

【答案】 D

21、普通式起跑器的安装方法:前起跑器抵足板至起跑线为一脚半长,后起跑器抵足板至起跑线为()

A.一脚长

B.一脚半长

C.两脚长

D.三脚长

【答案】 D

22、以下物质中具有保肝解毒功能的是()。

A.蛋白质

B.膳食纤维

C.糖

D.脂类

【答案】 C

23、当股四头肌拉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同时采取( )

A.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B.热敷、针刺治疗、抬高患肢

C.冷敷、局部按摩、针刺治疗

D.热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答案】 A

24、股四头肌是人体膝关节伸的主要收缩肌,起肌腱向下止于哪一部位?( )

A.胫骨外侧髁

B.胫骨粗隆

C.髌骨

D.胫骨内侧髁

【答案】 B

25、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

A.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体育学习反馈

B.学习者内部积极的思维活动运动能力

C.学习内容按一-定逻辑组织起来保护与帮助

D.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

【答案】 B

26、下列供能系统中,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重新合成ATP,供能速度最快,能量输出功率最高的是()。

A.激光供能系统

B.磷酸原供能系统

C.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D.乳酸能供能系统

【答案】 B

27、在运动生理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是()。

A.分化阶段

B.泛化阶段

C.巩固和自动化阶段

D.形成阶段

【答案】 A

28、铅球比赛决赛中运动员最多可试投()。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答案】 B

29、完成一次100m快速跑后,下列哪一物质含量下降最明显( )

A.磷酸肌酸

B.肝糖原

C.碳酸氢钠

D.无机盐

【答案】 A

30、当血浆PH值()时为酸中毒。

A.>7.45

B.<7.35

C.<6.9

D.>7.8

【答案】 B

31、维生素的作用不包括()

A.构成辅酶

B.参与代谢

C.促进胃肠蠕动

D.对神经组织起作用

【答案】 B

32、“抽屉试验”被用于检查哪里的损伤?()

A.肩部

B.腕部

C.腰部

D.膝部

【答案】 D

33、半场人盯人防守,对防守持球队员的位置和距离的基本要求应是()

A.对手离篮近侧,靠对手近些

B.对手与球篮之间,离篮远些

C.对手与球篮之间,有球逼、近球贴、远球堵、近篮封、远篮控

D.对手离篮近侧,靠对手远些

【答案】 C

34、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这属于哪种教学方法?()

A.领会教学法

B.完整练习法

C.循环练习法

D.运动游戏法

【答案】 A

35、篮球运动于()年起源于美国。

A.1890

B.1891

C.1892

D.1893

【答案】 B

大题(共10题)

一、教学设计:根据下面材料,确定课的重点难点,写出本次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基本部分的教学环节、练习方式和组织形式。某校高一篮球选项课,男生40人,第6次课。本次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篮球行进间运球、传接球的动作要领;能够正确做出行进间变向运球、传接球动作,并能将所学动作运用到教学比赛中;在学练和比赛中表现出遵守规则、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品质。参考答案:教学过程参考:1、播放篮球行进间运球、传接球的视频,引导学生细心观看2、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分解动作讲解3、分组练习,10人成一组,练习运球、接球动作4、分组比赛,熟练动作运动5、教师总结6、回收体育教材

【答案】无解析

二、案例:初2-(4)班共有学生39人,乒乓球案4张,乒乓球拍平均每人一个,乒乓球若干。教学内容:(1)较好地运用步法并进行发球学习。(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模拟练习。(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和反应等素质。(4)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教学步骤:(1)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一组,得到信息(击掌、哨声或手势)后,学生快速起动冲刺跑5~6米。(2)学生

碎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摸地面画线练习。(3)学生两人一组,纵队站立,听到哨声后,前面的同学迅速转身接后面同学抛起的乒乓球。(4)球拍托球碎步走比赛。(5)教师点评、总结。

【答案】(1)本案例中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技能。善打、巧打、打出特色、打出精彩,充分体现和谐人际关系。(2)优点:①能够以“快乐教学”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②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游戏和比赛,师生同玩同乐,学习氛围比较轻松。③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步法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等体能。④教程比较灵活,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让人耳目一新。缺点:①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初中体育整套教材的整体结构的把握。②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包办得太多。动作的分析与详解、思路分析都帮学生做好了。③创新不够。教师仍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而素质教育始终离不开基础创新教育。

三、案例:以下是小王老师在上初一年级某班技巧单元两节课的授课内容。第一节:前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团身滚动;(2)示范两次标准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3)学生分4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集合,请学生自荐展示动作。(没有学生主动展示)第二节:后滚翻教学步骤:(1)准备活动,抱腿团身后倒滚动辅助练习;(2)请同学做两次示范,引导大家总结动作要领;(3)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提示动作要点及练习要点,学生分组练习;

【答案】

【知识点】

教学观。(1)第一节课采用的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接受者的位置上.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这样做易使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练习、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销蚀.思维和想象力也被扼杀,学习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策略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教学观点。第二节课采用了以自主学练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为其创设了思考、探索、改进的学习空间,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创造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学生去创新.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2)小王老师对第二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首先,要注重

发挥榜样作用。借助运动技能好的骨干学生.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纽带,这些骨干学生做出的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其他学生学习技能的巨大吸引力。第二,借助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游戏中有合作也有竞争。并且是运用技能的实战场,让学生从玩的心态向有意学习转变。第三,转变教师角色。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领导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同场示范、同场裁判、共同评价,建立与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的和谐关系。从这几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后,就能收获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烈的教学效果。

四、王同学是高一年级篮球选项班的学生,刚开始学习运球时,出现了动作僵硬不协调、经常低头看球,篮球常从手里“跑掉”等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运球技术有了进步,动作比较自然、协调了。但是,一到比赛他就开始紧张,运球时总是低头看球,错失进攻时机。后来,在老师指导下,王同学通过反复练习,运球动作越来越熟练,视野开阔,在比赛中能灵活运用,轻松突破防守队员,很少再出现失误。试分析王同学运球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机制。

【答案】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练习而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泛化、分化、巩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而把运动技能的发展阶段称为动作自动化阶段。①泛化阶段在学习任何一个动作的初期,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来自于外界的刺激,通过相应的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引起大脑皮层细胞强烈兴奋。因为皮层内抑制过程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这个阶段的动作表现往往是僵硬和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②分化阶段经过不断地练习,初学者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错误动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此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层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和连贯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这时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如有外人参观或比赛),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重新出现。③巩固阶段通过进一步地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已经巩固,建立立巩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此时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以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就能做出动作来。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动作也不容易受到破坏,同时由于内脏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得很好,完成练习时也感到轻松自如。④动作自动化动作自动化是指练习某一套动作或完成某项技能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其特点是可以随意开始和终止,一旦开始就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能自动地重复进行,并且可以在执行过程中被感觉信息所调节。

五、案例:某校初二(1)班学生30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0人。教学内容:鱼跃前滚翻。任课教师张老师为本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教师讲

解示范,学生学会鱼跃前滚翻的基本动作;(2)快乐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教学过程:(1)上课,教师宣布该堂课的内容和目标。(2)教师讲解并示范鱼跃前滚翻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强调注意事项。(3)学生观察教师动作,模仿。(4)自由分组练习。(5)教师总结,学生自评。(6)游戏:打龙尾。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15人。其中一组学生站在圈外,拿着球掷向圈内排成纵队的另一组组员,被击中的学生要退出游戏,一直到所有组员都被击中,游戏结束。(7)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答案】(1)教师让学生自由分组练习、学生自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运用了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打龙尾游戏是一种情境教学策略,采用游戏的形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2)该案例考虑到了初中生的特点,在下课前安排了放松益智的集体游戏——打龙尾,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点,在娱乐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起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此外,整节课的安排,学生自主练习的比重较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分组游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六、某学校高二(l)班学生在体育馆内上课,学习青年拳(甲段)套路。首先,李老师给学生用多媒体播放了青年拳的完整套路,学生看完后跃跃欲试,纷纷模仿;然后,李老师认真细致地讲解了青年拳的动作技术要领,接着让学生分成4组讨论,并进行分组合作练习;之后,各组学生分别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摩,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下课铃声响起,突然两名学生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出血,这时李老师严厉批评了对打的两名学生,学生感到很委屈。谈谈你对案例中“对打事件”的看法。

【答案】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案例中的两名学生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出血,属于偶然突发事件。他们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是正常的课堂活动,发生事故是因未完全掌握青年拳的套路以及不-『解其注意事项和威力所致的。案例中李老师没有利用保护与帮助、预防与纠正错误等方法提前告知学生们注意事项,造成了受伤事故,其负有一定的责任,不能一味苛责学生。老师在今后应加强课堂安全防范工作,学生们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七、案例:徐老师在初中三年级的“短跑——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用20分钟的时间讲解、示范、练习完了所有内容.随后是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跳绳,按兴趣分组进行练习。这时,班上的一名女生说:“老师,咱们体育课能不能教教网球啊?我们女生篮球、足球都玩不好,别的也不感兴趣。”这下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大家纷纷问:能教轮滑吗?能教街舞吗?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的现象?(2)这样的教学是否合理.应该怎么改进?

【答案】(1)徐老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与其对新课标理解的不够深入有关系,徐老师认为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需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在运动场所活动起来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和指点,学生的学习不仅会走不必要的弯路,还有可能是无效的学习。(2)这样的教学设计不合理。首先,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会导致学生随意动一动做个样子,不会主动认真练习的情况出现。第二,因为是没有计划的随意练习,教师很难控制整个练习过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第三,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感受不到自己学到了什么技能,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容易对运动项目产生倦怠和反感。如果是我,会有针对性地设计分组尝试练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分成8个小组,运动项目由学生自己选择。每节课在常规教学之后,按兴趣小组进行活动。每个组的组长兼任小老师,负责制定练习计划和技术指导。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有计划、有组织,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同时也不会因为教师所会的技能有限而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充分地体现出新课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教学理念。

八、案例:初2-(4)班共有学生39人,乒乓球案4张,乒乓球拍平均每人一个,乒乓球若干。教学内容:(1)较好地运用步法并进行发球学习。(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模拟练习。(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和反应等素质。(4)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教学步骤:(1)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一组,得到信息(击掌、哨声或手势)后,学生快速起动冲刺跑5~6米。(2)学生碎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摸地面画线练习。(3)学生两人一组,纵队站立,听到哨声后,前面的同学迅速转身接后面同学抛起的乒乓球。(4)球拍托球碎步走比赛。(5)教师点评、总结。

【答案】(1)本案例中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技能。善打、巧打、打出特色、打出精彩,充分体现和谐人际关系。(2)优点:①能够以“快乐教学”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②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游戏和比赛,师生同玩同乐,学习氛围比较轻松。③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步法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等体能。④教程比较灵活,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让人耳目一新。缺点:①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初中体育整套教材的整体结构的把握。②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包办得太多。动作的分析与详解、思路分析都帮学生做好了。③创新不够。教师仍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而素质教育始终离不开基础创新教育。

九、阅读材料,设计一堂40分钟的课,列举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班级人数:初三学生,30人;器材:录音机1台;学习内容:健美操。

【答案】“健美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健美操基本知识,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要领。过程与方法:学习健美操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上肢基本动作、下肢基本动作以及躯干动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二、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指导法、比赛法。三、教学实施(一)准备部分1.进行课堂常规。2.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热身运动:①扩胸运动;②腿部运动;③关节运动;④体转运动;⑤颈部运动;⑥跳跃运动。(二)基本部分1.导人阶段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健美操与广播体操的联系与区别,并鼓励喜欢跳舞的同学自编几个动作组成一套操。

一十、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出25分钟的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教学对象:初二(1)班,50人。教学条件:篮球场。教学内容:(1)单手肩上投篮;(2)身体素质练习。教学器材:录音机1台,篮球25个,其他器材。

【答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灵敏性、协调性。(2)感受不同角度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研讨动作的合理性,激发学习积极性。(3)发现影响投篮准确性的因素,形成正确的投篮动作概念。(4)学生达到75%的模拟篮筐投篮命中率,养成互帮互学,积极动脑以及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分组练习为主,其他辅助练习并存。

【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安排见习生。行进问徒手操,游戏“双人背球”。四列纵队分两组进行,两人一组背靠背把篮球背

着进行接力赛。(2)基本部分①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②原地持球—准备姿势—出手投篮,甩腕、手指拨球。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35题) 1、成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以引起()。 A.肢端肥大症 B.黏液性水肿 C.侏儒症 D.巨人症 【答案】 A 2、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不包括()。 A.超负荷原则 B.专门化原则 C.补充营养原则 D.安排练习原则 【答案】 C 3、运动技能形成的自动化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 A.做好示范动作 B.让学生多做模拟练习 C.纠正错误动作 D.不断检查动作质量 【答案】 D

4、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一种传球技术,其动作要点是()。 A.蹬地发力、用力连贯、手腕用力 B.发力有序、蹬地转肩、手腕用力 C.持球动作正确、跨步引球,食指中指拨球有力 D.持球动作正确、用力连贯,食指中指拨球有力 【答案】 D 5、中长跑比赛开始后不久,运动员常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 )。 A.过度紧张 B.“极点” C.假稳定状态 D.真稳定状态 【答案】 B 6、长拳的内容包括()。 A.基本功、单练套路、对练套路 B.单练套路、对练套路、集体演练 C.基本功、对练套路、集体演练 D.基本功、单练套路、集体演练 【答案】 A 7、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指( )。 A.师生在教学情景中预期达到的效果

B.《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C.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D.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答案】 A 8、第二拐点出现意味着机体开始进入()状态。 A.工作 B.疲劳 C.恢复 D.稳定 【答案】 B 9、稳定人体重心的主要结构是( ) A.髋关节 B.脊柱 C.胸廓 D.盆骨 【答案】 B 10、关于“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技术动作要领,正确的描述是( ) A.面对球网站立,利用收腹转体带动手臂在头部前上方用全手掌击球过网 B.侧对球网站立,利用转体带动手臂挥摆使球旋转而飘晃进入对方场区 C.侧对球网站立,用一只手或手臂任何部分将球击入对方场区 D.面对球网站立,手臂由后下方向前挥摆击球过网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 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螺旋形包扎不用于() A.上臂 B.大腿下段 C.手指 D.小腿 【答案】 D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球出手瞬间手指的正确动作是() A.食指用力拨球 B.五指同时用力拨球 C.中指用力拨球 D.中指、食指用力拨球 【答案】 D 3、下列不属于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是() A.痰病组 B.基本组 C.准备组 D.医疗体育组 【答案】 A

4、身体运动由()个要素构成。 A.5 B.6 C.7 D.8 【答案】 C 5、教师对“某同学每天坚持练习引体向上”的学习评价,评价的内容是( ) 。 A.体能 B.态度与参与 C.知识与技能 D.情意与合作 【答案】 B 6、下列选项中,()是呼吸的基本中枢。 A.延髓 B.脊髓 C.大脑皮层 D.小脑 【答案】 A 7、人体小腿内侧骨近侧端前壁的突起,称之为()。 A.内侧踝

C.踝间隆起 D.胫骨粗隆 【答案】 D 8、肌腱色白坚韧具有附着和传递力的作用,其主要构成是()。 A.脂肪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致密结缔组织 D.网状组织 【答案】 C 9、下列选项中,属于篮球运动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是()。 A.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穿过配合 B.挤过配合——穿过配合——绕过配合——关门配合 C.夹击配合——补防配合——交换配合——突分配合 D.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 【答案】 D 10、评价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简易指标是( ) A.神经冲动 B.阈强度 C.肌肉力量 D.肌纤维类型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 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35题) 1、人体最复杂的关节是()。 A.膝关节 B.肘关节 C.踝关节 D.肩关节 【答案】 A 2、胆汁质学生适合的运动项目是() A.杂技 B.武术 C.体操 D.足球 【答案】 D 3、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做后手翻动作时要求头部位置要正,是利用了哪种反射原理?( ? ?) A.状态反射 B.翻正反射 C.直线运动反射 D.旋转运动反射 【答案】 A

4、“在拉开深度和宽度的基础上,利用同伴的纵向或横向接应,实现向前场的推进”是对哪项足球进攻战术原则的描述?() A.渗透 B.跑位 C.纵深 D.应变 【答案】 A 5、相对于人体生存的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亦即()。 A.血浆 B.组织液 C.细胞外液 D.细胞内液 【答案】 C 6、体育学习评价实施的形式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A.学生评价 B.学生互评 C.学生自评与互评 D.班级互评 【答案】 C 7、用来解决体育教学评价方法问题的选项是()。

A.为什么评 B.谁来评 C.评什么 D.怎么评 【答案】 D 8、学练简单、易掌握的技术动作时,宜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 A.分解法 B.完整法 C.直观法 D.语言法 【答案】 B 9、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教师用“蹬”“推”“挺” 等简明用语强调动作要领,这属于语言法中的哪种方式?()。 A.口令与指示 B.讲解 C.口头评价 D.口头汇报 【答案】 B 10、体育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不包括( ) A.体育动机 B.体育兴趣

C.体育与注意 D.体育态度与习惯 【答案】 C 11、凡身体发育不良或健康状况明显异常的学生,虽能参加文化学习,但不能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进行活动,该生应编入()。 A.医疗体育组 B.准备组 C.基本组 D.免修组 【答案】 A 12、下列运动中属于围绕垂直轴的运动是()。 A.手臂的外展内收 B.骑撑前回环 C.侧手翻 D.向左转 【答案】 D 13、()是羽毛球比赛的基本战术,也是比赛的重要得分手段。 A.四方球 B.快拉快吊 C.发球抢攻 D.守中反攻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 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能发展小腿三头肌伸展性练习的是() A.跪撑后倒 B.勾脚尖正压腿 C.后踢腿 D.后控腿 【答案】 B 2、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 A.传授体育技能 B.增强学生体质 C.促进体育发展 D.加强思想教育 【答案】 B 3、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教师应强调()。 A.动作细节 B.动作主要环节 C.巩固动作 D.纠正错误动作 【答案】 B

4、缺乏下列哪种物质,会影响对视力有要求的运动项目() A.维生素A B.维生素 C.维生素E D.维生素D 【答案】 A 5、人体骨骼肌慢肌纤维的代谢特征表现为() A.糖储存量高,无氧酵解能力强 B.糖储存量低,无氧酵解能力强 C.糖酵解能力弱,氧化脂肪能力强 D.糖酵解能力弱,乳酸酶活性高 【答案】 C 6、篮球比赛中,下列哪一种情况裁判员不应判球出界违例?() A.球触及边线、端线 B.球触及篮板上沿 C.球触及照明灯具 D.球触及篮板支架 【答案】 B 7、“柔和连贯,轻灵圆活,连绵不断” 是哪种拳术的风格?()。 A.长拳 B.八卦掌

C.形意拳 D.太极拳 【答案】 D 8、关于课堂教学效果表述错误的是( ) A.是教学有效运行的主要表现 B.是判断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志 C.评价要点包括课时计划的完成情况 D.评价要点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语言与板书【答案】 D 9、下列武术动作中,含有屈伸性腿法的是()。 A.乌龙盘打 B.弹踢冲拳 C.缠腕冲拳 D.马步架打 【答案】 B 10、在武术的单练项目中,不属于拳术类的是()。 A.剑术 B.形意 C.八卦 D.长拳 【答案】 A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45题) 1、不良体育态度的转变过程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A.接受、主动和内化 B.服从、认同和内化 C.服从、认同和自愿 D.接受、认同和自愿 【答案】 B 2、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按照“简单—复杂”的层级系统推进的。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伍德沃斯 B.赫尔 C.托尔曼 D.加涅 【答案】 D 3、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运动技能,有意让学生通过间隙,再现和重构已学内容。这是利用了哪种训练方法()? A.认知训练 B.暗示训练 C.表象训练 D.模拟训练

【答案】 C 4、体育的本质属性是() A.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B.娱乐性 C.教育性 D.为政治、经济服务 【答案】 A 5、体育教师的理论课备课是备学生、备教材教法、备教具学具和()。 A.备教案 B.备气候 C.备伤病 D.备培养体育骨干 【答案】 A 6、有降低血糖作用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皮质素 D.生长素 【答案】 B 7、以下属于血液保持凝固的必要因子的是()。

A.钙 B.铁 C.锌 D.碘 【答案】 A 8、下列哪一选项容易引起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 A.长时间的跑跳运动 B.长时间的柔韧性练习 C.长时间的游泳运动 D.长时间的灵敏性练习 【答案】 A 9、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的是() A.技能指导 B.坚持实践 C.不断强化 D.兴趣 【答案】 D 10、体育课程的特点不包括() A.运动认知性 B.生活教育 C.综合性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35题) 1、前庭器官的主要机能是( )。 A.调节呼吸 B.维持身体平衡 C.产生兴奋 D.保持觉醒 【答案】 B 2、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相比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具体表现为()。 A.收缩力量大,速度快,抗疲劳能力强 B.收缩力量大,速度快,抗疲劳能力弱 C.收缩力量小,速度慢,抗疲劳能力强 D.收缩力量小,速度慢,抗疲劳能力弱 【答案】 C 3、体育教学过程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 A.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C.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 D.校长、教师、教室、学生 【答案】 B

4、排球比赛中,重新获得发球权的球队发球时,6名队员必须按()方向轮转一个位置。 A.顺时针 B.逆时针 C.任意 D.位置不变 【答案】 A 5、在短跑中,起跑至关重要,反应时表示了反应速度的快慢,而反应速度的快慢则直接影响比赛成绩。下列选项中,影响反应时长短的因素不包括()。 A.感受器的敏感程度 B.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C.中枢神经的延搁 D.效应器的兴奋性 【答案】 B 6、仰卧举腿动作的原动肌为()。 A.臀大肌 B.腹直肌 C.髂腰肌 D.肱二头肌 【答案】 C 7、对增加负荷的形式描述正确的是()。

A.直线式:负荷强度变化不明显,负荷的上升主要基于练习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的不断增加。适合优秀、等级运动员及初学者。 B.阶梯式:练习一个阶段,保持一段时间。以日为单位,负荷呈现阶梯上升;以周为单位,负荷表现出斜线上升趋势。只适用于初学者。 C.波浪式:负荷的增加有起有伏,每次负荷下降比前一阶段的最高负荷稍低,然后再提高到新的水平。适用于优秀、等级运动员及初学者。 D.跳跃式:训练负荷按跳跃式增加。适用于初学者。 【答案】 C 8、乒乓球运动最早发源于() A.中国 B.法国 C.俄罗斯 D.英国 【答案】 D 9、下列哪一练习可有效发展股四头肌力量() A.跪撑后倒 B.勾脚正压腿 C.负重深蹲起 D.俯卧负重屈小腿 【答案】 C 10、教学反思的水平可分为()阶段。 A.一

2023年整理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整理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 答案 单选题(共50题) 1、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人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的功能表现为() A.社会、生物、内部和外部 B.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 C.培养、激发、直接和间接 D.探究、创新、转化和完成 【答案】B 2、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A.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 B.教学条件 C.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D.教学风格 【答案】C 3、按压止血时,为避免肢体缺血性坏死了,一般每30分钟放松一次,放

松时间为()。 Λ.1-2分钟 B.3-4分钟 C.5-6分钟 D.7-8分钟 【答案】A 4、运动口寸,当人体生理惰性克服后,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水平,这种状态称为() Λ.赛前状态 B.进入工作状态 C.稳定状态 D.疲劳状态 【答案】C 5、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主要在机体的哪一部位进行转化() A.心肌 B.骨骼肌 C.肝脏 D.肾脏

【答案】C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的是()。 A.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B.表现出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C.提高文化课学习水平 D.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 【答案】C 7、长时间、小强度的慢跑,主要是发展人体的() Λ.有氧耐力 B.无氧耐力 C.心肌功能 D.有氧和无氧混合能力 【答案】A 8、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Hb浓度、红细胞计数及(或)红细胞压积()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大于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 含答案 单选题(共50题) 1、利用暗示语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达到肌肉放松目的的训练是( ) A.间歇训练 B.放松训练 C.循环训练 D.注意力训练 【答案】 B 2、在体育教学中,动作结构与所学技术动作相似的简单练习称之为( ) A.综合性练习 B.一般性练习 C.辅助性练习 D.模仿性练习 【答案】 C

3、人体活动时,肌肉直接能源是() A.糖 B.三磷酸腺苷 C.脂肪 D.蛋白质 【答案】 B 4、下列有关人体内营养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直接参与产热营养素的代谢 B.人类的食物可以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 C.任何一种氨基酸摄入量过多都会引起营养失调 D.早餐应该多吃乳制品,尽量不吃淀粉类食品 【答案】 D 5、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其反射弧需要()神经元。 A.多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 C 6、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元广泛地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其中最

基本的调节中枢位于()。 A.脊髓胸段第1~5节 B.端脑 C.延髓 D.中脑 【答案】 C 7、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迁移表现最强的是( )。 A.右手一左手的迁移 B.右手一左脚的迁移 C.左手一右脚的迁移 D.右脚一右手的迁移 【答案】 A 8、下列哪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A.系统学习教学模式 B.程序学习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答案】 D 9、武术中枪术的主要技术包括( )

A.刺、拦、最 B.拦、拿、扎 C.缠头、袭脑 D.劈、戳、扫 【答案】 B 10、体育教学中,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选项是()。 A.主导性 B.自主性 C.自由性 D.任意性 【答案】 B 1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正确的用力顺序是()。 A.展、蹬、伸、压、拨 B.蹬、展、伸、拨、压 C.蹬、展、伸、压、拨 D.展、蹬、伸、拨、压 【答案】 C 12、多血质学生喜欢下列哪种体育项目?() A.跑步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50题) 1、当某运动员打败了一个在乒乓球比赛中其他人都输给他的人时,该运动员会把自己的胜利归于()。 A.外部原因 B.内部原因 C.稳定原因 D.不可控原因 【答案】 B 2、运动动机可以分为()大类。 A.3 B.4 C.5 D.6 【答案】 A 3、“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教材的难点具有()性。 A.主观

B.客观 C.不变 D.具体 【答案】 A 4、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技是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 A.基本途径 B.基本手段 C.重要方法 D.基本策略 【答案】 A 5、以下教学模式不适于初中教学的是() A.体育锻炼类教学模式 B.情境式体育教学模式 C.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D.发展学生主动性体育教学模式 【答案】 B 6、急性闭合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不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冷敷

B.加压包扎 C.按摩 D.外敷新伤药 【答案】 C 7、以下哪种物质可以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A.维生素C B.维生素D C.维生素B D.维生素E 【答案】 D 8、儿童少年时期,骨的增长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骨外膜 B.骨内膜 C.骺软骨 D.关节软骨 【答案】 C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校内体育锻炼形式的是()。 A.早操 B.课间操

C.家庭体育 D.全校性课外体育 【答案】 C 10、实现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 A.肌小节 B.肌细胞 C.肌原纤维 D.肌腱 【答案】 A 11、骨骼肌与心肌相比具有许多相同的生理特性,但不包括( ) 。 A.传导性 B.兴奋性 C.收缩性 D.自动节律性 【答案】 D 12、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跑动中未接稳球,掉在脚上弹出去3米,此时该名运动员拿起球并开始运球进行比赛,该名运动员的动作属于()。 A.脚踢球违例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 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50题)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评定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 A.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 B.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C.身体锻炼、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 D.体育意识、体育动机和体育兴趣 【答案】 B 2、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功能的共同特征是()。 A.生成乳酸 B.产生大量的ATP C.生成H2O和CO2 D.不需要氧 【答案】 D 3、乒乓球运动起源于( )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加拿大 【答案】 B

4、体育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是() A.系统性、综合性、灵活性 B.系统性、程序性、灵活性 C.整体性、程序性、实效性 D.整体性、综合性、实效性 【答案】 B 5、体操中,身体处于仰卧状态,两臂与肩同宽并垂直于地面的动作,称为( ) ? A.上举 B.前举 C.侧举 D.侧上举 【答案】 B 6、关于教学设计描述正确的是() A.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师知识、技能的过程 B.教学设计以教师自身特点为指导 C.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师的计划性和决策性的活动 D.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答案】 D 7、足球比赛中两名运动员头部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情况严重者可能出现脑震荡,判断脑震荡的主要依据是伤后即刻()

A.短时间失去意识 B.头部明显擦伤 C.血压突然升高 D.脉搏出现异常 【答案】 A 8、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A.冷敷 B.温敷 C.凉敷 D.热敷 【答案】 D 9、乒乓球运动起源于( )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加拿大 【答案】 B 10、高台跳水运动员易患的眼睛疾病是()。 A.夜盲症 B.视网膜剥离 C.红眼病

2023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 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75题) 1、体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脑干,它的组成是()。 A.中脑、小脑、间脑和大脑 B.延髓、脑桥、中脑和小脑 C.大脑、小脑和延髓 D.延髓、脑桥和中脑 【答案】 D 2、一场正规的足球比赛,每队最多可替换几人( )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答案】 C 3、运动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其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捏小腿三头肌试验 B.研磨试验 C.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 D.鸭步试验 【答案】 C

4、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A.运动动机 B.体育习惯 C.运动兴趣 D.体育态度 【答案】 A 5、20世纪下半叶我国体育所实施的“举国体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快速发展竞技体育 B.全面推动学校体育 C.大力发展社会体育 D.优先发展体育产业 【答案】 A 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和固定器材应()。 A.相对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答案】 B 7、在体操术语中,将队列的左右两端称为( )。 A.列 B.基准

C.翼 D.满伍 【答案】 C 8、血浆蛋白质包括不同分子大小、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球蛋白最多,白蛋白次之,纤维蛋白最少 B.纤维蛋白最多,白蛋白次之,球蛋白最少 C.白蛋白最多,球蛋白次之,纤维蛋白最少 D.白蛋白最多,纤维蛋白次之,球蛋白最少 【答案】 C 9、能减少组织耗氧量,减少氧债,改善循环,尤其是改善微循环,加快生物氧化过程,提高肌肉营养,对心脏有辅助治疗作用,缺乏易引起坏血病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 C.维生素 D.维生素E 【答案】 B 10、合理确定运动负荷,要求教师坚持()的原则。 A.健康第一 B.快乐第一 C.结果第一

2023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 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75题) 1、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定,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 D 2、在比赛前,运动员的心率和血压会出现什么变化?( ) A.心率减慢,收缩压降低 B.心率减慢,收缩压升高 C.心率加快,收缩压降低 D.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 【答案】 D 3、下列哪一项的供能系统的供能特点是:贮量少,持续时间短,输出功率最大,不需要O?,不产生乳酸?() 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无氧系统 D.有氧氧化系统

【答案】 A 4、运动中大量出汗或运动员急性减体重,使体内的电解质随汗液大量流失.造成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肌肉()。 A.僵硬 B.痉挛 C.松弛 D.颤抖 【答案】 B 5、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球出手瞬间手指的正确动作是() A.食指用力拨球 B.五指同时用力拨球 C.中指用力拨球 D.中指、食指用力拨球 【答案】 D 6、让学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了下列哪种教学设计思路()。 A.“我要学” B.“要我学” C.“跟谁学” D.“怎么学” 【答案】 A

7、患有缺铁性贫血应多补充以下哪种食物?() A.芹菜叶 B.海菜 C.鸡肝 D.牛奶 【答案】 C 8、在篮球比赛中,半场人盯人防守应遵循的原则是()。 A.以球为主 B.以人为主 C.人球兼顾以人为主 D.球、区兼顾以人为主 【答案】 B 9、体育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练习,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这一分组形式属于( )。 A.随机分组 B.同质分组 C.异质分组 D.合作分组 【答案】 B 10、运动员中暑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机体产热增多

2023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 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75题) 1、途中跑是短跑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跑段,其技术的本质特征是( ) 。 A.不稳定平衡 B.躯干的前倾角度较大 C.强劲的冲刺能力 D.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 【答案】 D 2、下肢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 A.100米跑 B.三级跳远 C.马拉松跑 D.800米跑 【答案】 C 3、肌丝滑行理论认为,肌肉收缩是通过横桥与哪种蛋白结合而完成?( )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球蛋白 【答案】 B

4、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A.识别学生学习中的利弊、长短 B.确定学习效果 C.明确学生今后努力方向 D.评定最终学习成绩 【答案】 B 5、健身走的主要能量供应系统是( )。 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无氧酵解系统 【答案】 C 6、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前,对学生的检查的重点应放在( )。 A.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 B.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全身检查 D.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 【答案】 D 7、传授技术动作应充分体现“精讲多练”,在课堂的哪一部分应体现“多练”原则? A.开始部分

B.准备部分 C.基本部分 D.结束部分 【答案】 C 8、下列选项中,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 A.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B.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 C.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视听引导法 D.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循环练习法 【答案】 C 9、体育锻炼对心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不包括()。 A.心肌纤维增粗 B.心脏的重量和体积增大 C.毛细血管数量增加 D.使心的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减少 【答案】 D 10、在运动损伤急救工作中对伤者做现场检查时,首要观察与检查的是() A.伤者全身状况 B.受伤局部 C.血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