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案
教学设计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本课知识综述近代以来,科学与文学迅速发展: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微积分学,在光学研究领城也颇有建树;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描绘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与此同时,近代艺术不断发展,贝多芬、梵高等杰出艺术家创作了大量佳作。
二、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一)内容标准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2.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3.通过对著名科学、文化代表人物生活时代背景及其作品的探究学习,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材解读本课是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一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在此期间,近代科学文化也进一步走向繁荣。
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科学家、文学巨匠、音乐美术大师。
这三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分别介绍了近代自然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主要成就。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基本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能够做到自主学习。
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极少数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跟着老师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对之前发放的《学情调查表》进行分析,由于生活年代和生活国度不同,学生对外国的文化了解甚少,但对科学家和艺术家略有耳闻,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
(一)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及其影响;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及其作品特点;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二)教学难点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品的历史价值。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案(统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的第七课,主要讲述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的科学家、以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文学巨匠以及以梵高和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美术大师作品及成就,使学生对西欧近代科学文化的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材料:《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第2位:牛顿——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他建立了宏伟的力学体系,奠定科学理论的基础,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
第16位:达尔文——创立了自然选择生物进化论,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在世界上的位置的看法。
第45位:贝多芬——音乐史上超乎时空的最杰出的音乐家。
他为自己和理想的未来听众而作曲。
教师:同学们,相信这几个人咱们都认识,但是你们可能对他们排行如此之高存有疑虑,下边,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答案吧!(设计意图)本课以《影响人类进程的100位名人》中牛顿和达尔文以及贝多芬的排名说起,以高排名为学生设立疑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更加顺利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近代科学与文化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科学家1.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展示图片:《三个苹果改变世界》展示材料:据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秀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了解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及其提出的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了解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了解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知道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音乐史上伟大的作品之一;了解梵高是荷兰伟大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是《向日葵》,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汇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归纳概括、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的科学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了解梵高的《向日葵》的艺术风格,从而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自行处理教材和相关资料,去感受探究学习、多渠道学习的过程。
【教学难点】围绕主题整理、归纳、提炼有效信息。
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精神。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材料展示:(1)“我能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2)“成功等于艰苦劳动加正确方法和少说空话。
”(3)“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
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介绍了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历程以及科学家们在探索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伟大精神。
本课重点讲述了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成就,以及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近代科学发展的脉络,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世界古代科技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探究、讨论等方式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科学家的精神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历程,掌握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在追求科学真理过程中的坚持与勇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历程,科学家们的成就。
2.难点: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科学精神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科学家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的成就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教材、课件、教学资源等。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科学家们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古代科技的发展,那么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有哪些重要的发展呢?”2.呈现(15分钟)教师运用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呈现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代科学与文化》是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近代科技革命以及对应的科学理论和文化成果,包括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以及这些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材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部分自然科学知识,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和理论有基本的了解。
但是,对于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学生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科学的发展,并理解科学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近代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认识重要科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代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重要科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2.难点:科学理论对社会的影响,学生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人物;2.案例分析法:分析重要科学理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理解科学的价值;3.讨论法:分组讨论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科学问题。
六. 教学准备2.相关参考资料;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理论的产生背景。
3.操练(15分钟)教师分析重要科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让学生理解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了解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及其提出的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了解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了解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知道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音乐史上伟大的作品之一;了解梵高是荷兰伟大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是《向日葵》,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汇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归纳概括、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的科学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了解梵高的《向日葵》的艺术风格,从而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自行处理教材和相关资料,去感受探究学习、多渠道学习的过程。
【教学难点】围绕主题整理、归纳、提炼有效信息。
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精神。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材料展示:(1)“我能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2)“成功等于艰苦劳动加正确方法和少说空话。
”(3)“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
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最新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化》教案第7课近代科学与⽂化1教学分析【教学⽬标】知识与能⼒了解近代科学、⽂学、⾳乐、美术等⽅⾯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物过程与⽅法通过引导学⽣思考⽜顿、达尔⽂、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等⼈在科学和⽂化上取得伟⼤成就的原因,培养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学⽣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顿、达尔⽂、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等⼈在科学和⽂化上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顿万有引⼒定律、达尔⽂的进化论以及梵⾼艺术画派特点2教学过程⼀、导⼊新课教师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让学⽣通过欣赏⾳乐,感受贝多芬内⼼对⾃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接着,教师可以讲述贝多芬的个⼈经历,让学⽣知道贝多芬在双⽿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作的故事,培养学⽣⾃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新课讲授⽬标导学⼀: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1.引导学⽣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顿在天⽂学、数学、⼒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1687年,⽜顿出版《⾃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了完整的经典⼒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定律,⾼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次⼤飞跃。
英国天⽂学家哈雷运⽤⽜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哈雷彗星”的预⾔说明了什么?提⽰:提出了万有引⼒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定律。
“哈雷彗星”预⾔是证明⽜顿⼒学和万有引⼒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然科学的奠基⼈之⼀;万有引⼒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提出的进化论观点及其理论贡献。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科学家、文学巨匠、音乐美术大师。
这三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分别介绍了近代自然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主要成就。
三、教学目标1.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近代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史料实证)2.分析理解欧洲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学会从唯物史观角度探寻科学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3.通过近代科学家、文学巨匠和音乐美术大师的个人经历和奋斗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问题导入:有人说,有三个“苹果”曾改变了世界。
你能猜到是哪三个“苹果”吗?教师引导:同学们,第二课苹果使得牛顿发现了影响世界的万有引力。
牛顿都有哪些重要的成就?牛顿所处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学发展呢?(二)新课讲授1.科学家(1)牛顿:➢国籍:英国➢贡献:①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②著作: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科学之父”。
➢影响: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过渡】当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时,心中总不禁涌现出一个深邃而永恒的问题:人类这个独特生命体是怎样诞生的?从西方的上帝造人到东方女娲造人的故事,人类的诞生一直带有着神话色彩。
直到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才打破了千百年来神造论的长期束缚。
(2)达尔文:➢国籍:英国➢著作:1859年《物种起源》➢观点:①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②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③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影响: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以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科学与文化的繁荣为背景,介绍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重大科学成就,以及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文化名人的杰出贡献。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辉煌成果,认识科学进步与文化繁荣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深入了解,特别是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科学成果的产生背景等方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重大科学成就,以及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文化名人的杰出贡献;掌握科学进步与文化繁荣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提高学生对科学和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近代科学与文化的主要成就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教学难点:科学进步与文化繁荣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科学家的生平、科研过程及成果,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进步与文化繁荣的关系。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脉络。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科学进步与文化繁荣之间的相互关系。
4.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成就与文化作品的关联。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2.辅助材料:科学家生平事迹、文化作品等相关资料。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案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和生物学家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2.知道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及其代表著作;3.知道天才作曲家贝多芬和荷兰杰出画家梵高及其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勤奋、坚持不懈等能力与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牛顿、达尔文、贝多芬等人物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本课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本课通过科学、文学、美术和音乐等多个领域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概述世界近代科技文艺等方面的成就。
【教学难点】各领域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及其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激烈的社会变革,也为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一)科学家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①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②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使物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
①著作:《物种起源》(1859年)②观点:“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③意义: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①代表作:《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②作品特点:巴尔扎克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 教材分析本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教材通过讲述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以及代表性文化人物的事迹,展示了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科学技术领域,以及文学、艺术、哲学等文化领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代历史的轮廓和主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知识相对较弱,对于一些具体的科学技术成就和文化事例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成就,同时,通过介绍文化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包括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了解近代文化的代表人物,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以及他们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真理、弘扬优秀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2.近代文化代表人物的事迹和贡献。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文化事例。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主要介绍了近代科学与文化的相关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近代科学的发展、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近代文化的繁荣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脉络,认识到科学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近代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科学名词和理论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对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展的联系还需进一步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掌握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基本知识;认识科学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观念,增强学生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科学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学生对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展的联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近代科学?近代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包括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重要科学理论,以及莎士比亚、贝多芬、毕加索等重要文化艺术家的贡献。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近代科学与文化的辉煌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可能对一些抽象的科学理论和复杂的文化艺术作品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掌握重要科学理论和文化艺术家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就。
2.难点:科学理论和文化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体验。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理论和文化艺术的特点和影响。
3.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章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画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为什么被称为近代科学的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科学理论,以及莎士比亚、贝多芬、毕加索等文化艺术家的贡献。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近代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教师介绍达尔文的个人经历和《物种起源》的成书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进化论的内容、意义和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音乐作品体现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通过介绍近代科学家、文学巨匠和音乐美术大师的个人经历和奋斗过程,帮助学生培养刻苦钻研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达尔文的进化论。
(2) 教学难点:达尔文的进化论。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工业化革命的社会变化背景人口增长表现人口增长和作用大众教育时间大众教育表现意义原因城市化表现进步性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贫富分化加剧1、导入: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这些名字你知道吗?让我们走近这些大师,了解近代的科学、文化成就。
2、学习新课:第一、科学家(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人物扫描:少年时期的牛顿沉默冷静、喜欢思索,特别喜欢机械制造。
有一次,城北建起了一座风车,这在当时还比较少见。
他跑去认真观察了半天,之后做出了一个模型,放在屋顶上可以转动。
他还为模型装上了一个踏车,用一只小老鼠做“磨工”,带动风车转动。
(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著作: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
成就: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进化论的意义:《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人物扫描: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船进行了长达5年的环球航行。
船长本来希望他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对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及对作品的分析,认识作品的价值,培养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制作表格,归纳三位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指导学生搜集近代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资料,分小组进行交流,讲述近代科学家的故事,培养查阅资料,概括问题与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近代科学家、文学巨匠、音乐美术大师及他们的成就。
教学难点:近代科学文化产生的背景及艺术鉴赏。
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图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
其实不然,牛顿童年时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
他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
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意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
同学们知道长大后的牛顿有哪些杰出的贡献吗?近代历史上除牛顿的科学贡献外,还有哪些突出的科学和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吧!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英国科学家__牛顿__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__达尔文__出版了《物种起源》。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__生物科学__的一次伟大革命。
3.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
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主要介绍近代以来科学文化的重大成就。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科学的发展,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近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科学方面,可能对一些重要的科学理论和发明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科普知识的传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
2.难点: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理论。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
2.资料:搜集相关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用于案例分析。
3.课堂活动:准备相关的科学实验和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同时展示相关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科学理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各组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享和分析。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课堂小测,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如、基因编辑等,思考科学对未来的影响。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七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主要介绍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发展。
本课内容涉及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重要的科学家和科学成就、以及近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描述,使学生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科学概念和理论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帮助理解。
此外,学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拓展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重要科学家及成就,掌握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近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提高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近代科学与文化的辉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重要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和贡献;3.近代文化艺术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重要科学家及成就;2.案例分析法:分析近代科技成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小组讨论法:探讨近代文化艺术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的关系;4.图片展示法:展示近代科学和文化艺术成果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2.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相关资料;3.重要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的资料;4.近代文化艺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5.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科学和文化艺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近代自然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代科学与文化》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重大发展。
教材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以及近代文化艺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以及它们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科学原理难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的认识可能局限于传统的书画、音乐等,对于现代文化艺术形式可能较为陌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以及近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
3.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4.近代文化艺术的多元发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近代科学与文化》。
2.相关资料和案例。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概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能够取得辉煌成就?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以及近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的重要人物、重要成果和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如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科学原理和文化艺术特点。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是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近代以来科学与文化的的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展示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使学生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认识到科学和文化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但同时,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科学名词和文化艺术形式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掌握科学家的重要贡献,了解近代文化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文化、追求真理的品质,认识到科学和文化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科学家的重要贡献,近代文化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人物。
2.教学难点:科学技术名词的理解,文化艺术形式的鉴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科学和文化事例,引导学生了解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近代科学家和他们的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近代会出现这么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教材,呈现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如牛顿的三大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同时介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七章,共分四节课。
第七章是一次回顾性的综合性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近代科学的兴起、近代文学的发展、近代艺术的变革等。
第一节课:科学革命
1.近代科学的基本特点
2.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以及背景
3.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课:启蒙运动与文学的发展
1.启蒙运动的概念、主要思想和斗争对象
2.英国文学的发展
3.法国文学的大成
第三节课: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1.艺术改革运动的背景和发展
2.印象派的主要特点
3.后印象派的发展和变化
4.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对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课:当代艺术
1.当代艺术的发展概况
2.当代艺术的几种形式
3.当代艺术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科学的兴起及其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认识启蒙运动的内容和重要性,了解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发展和贡献。
3.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以及其对艺术的影响,认识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
4.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认识当代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对艺术、文化和科学的兴趣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
1.听说结合的教学法
通过听讲、观看画作、欣赏音乐、参观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讨论、演讲、创作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2.情境教学法
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呈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经典作品,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氛围中,理解艺术的内涵与价值。
3.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和艺术形式的最新发展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培养人文素质。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通过展示画作、音乐,欣赏文化遗产,唤起学生的自我审美
及文化追求。
2.通过回答问题、讲述故事方式,激发学生对有趣物质的好奇
心和热情。
第二步:讲授新知
1.科学革命
让学生了解近代科学的兴起背景、科学革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飞行、医学、电影等科技的发展历程。
2.文学的发展
让学生了解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发展特点;通过图片、讲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屈原、雨果等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
3.艺术的变革
让学生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独特性和影响,通过展示印象派画作,解读画作的叙事和符号含义,让学生了解画家、题材、画法、色彩等艺术手段的重要性。
4.当代艺术
让学生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态势和多种形式,通过讲述艺术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如雕塑、音乐、影视等形式。
第三步:启发思考
1.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理解文化的变迁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作用。
2.通过让学生自由创作书画、音乐等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第四步:总结归纳
1.提醒学生学有所得,使其意识到自己在文化认知、自我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的进步。
2.总结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及学生的表现,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堂设计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5 min
引入:
介绍近代科技的发展史,展示科技成果
欣赏、介绍
学生了解近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增强对科技的认识
15 min
讲授新知:
科学革命和文学的发展
讲授、视频、图片
学生了解科学革命的内容和文学发展的特点,了解科学技术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10 min
小组讨论:
启蒙运动的思想内涵和主要代表
小组讨论
通过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查找相关介绍及历史资料,了解
启蒙运动的相关思想,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
20 min
探究式教学: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
欣赏、讲述、展示
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形式和特点,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提高学生的审美和理解能力
15 min
自由创作:
画、书法创作
自由创作
让学生在自由发挥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展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个人表达能力
5 min
总结:
提醒学生学有所得,回顾本堂课学习内容
小组汇报、提问
学生总结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和收获,提高自我学习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
1.通过展示、讲述、欣赏、探究、创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到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的魅力,培养其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2.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讨论、交流和创作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班级评选出优秀作品,鼓励个人和班级创新和创造。
3.学生也应全身心地参与到课程中,积极思考、表达和创作,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