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BBC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BBC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作者:李凡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8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国BBC电视台创作的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BBC;自然类纪录片;叙事方式

自然类纪录片,是指以记录影像的方式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人类之间关系的艺术形式。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保理念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自然类纪录片已成为纪录片创作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国的自然类纪录片起步较晚、缺乏经验,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BBC)是世界上重量级的纪录片生产厂家,其拍摄制作的众多自然类纪录片在国际上成绩斐然,对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影响深远。多年的实践,使其在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方面形成了许多成熟的模式与做法。本文拟从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角度入手,选取BBC的一些实例与我国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进行比较,进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期为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进一步创作和发展找到可借鉴的经验。

BBC自然类纪录片在叙事方式上的可借鉴之处

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BBC的自然类纪录片中,根据片中“故事”内容的不同会采用多种灵活的主持方法,不拘一格。既有以第三人称为主的解说,也有旁白和话外音,还不乏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主持人。在纪录片《植物私生活》中,主持人大卫·爱登堡用手指轻轻弹一下白藤的茎部,镜头特写蚂蚁的活动,“这些蚁……啊!会叮疼人!我知道……噢!我知道要远远地避开它,森林其他生物一定也会敬而远之。”被蚂蚁叮痛的爱登堡认真地对着镜头说。活泼有趣的处理让人对动植物的共生现象印象深刻,使镜头因此充满了亲切与自然的温馨。

灵活解构自然和科学信息。自然类纪录片无法回避对某些自然情况及科学背景资料的说明,BBC的自然类纪录片运用各种方式灵活解构自然和科学信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对一些抽象的数字概念运用比喻、类比等使其具象化,采用拟人手法生动解读自然现象:“墨西哥境内的燕子洞,深达400多米,足以吞没整座帝国大厦”;“蓝鲸,身长30公尺,体重超过200公吨。它身形的巨大远超过体形最大的恐龙,它的舌头有一头大象那么重,心脏约是一台车的大小,它身上的某些血管宽到可以让我们从中游过,光是它的尾鳍就有一台小飞机的机翼那么宽”,形象的比喻和类比令观众准确理解了“400多米”和蓝鲸的具象概念。“它们需要一个大小完全合适的壳,今天有新居待价而沽,而房屋市场的竞争也激烈异常……这只寄

生蟹不能再等了”,《蓝地球》中的《潮汐之间》一集中记录了寄生蟹抢壳的行为,解说将其比拟成人类在房屋市场的竞争,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明白了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

运用景别和镜头调度,巧妙构建视听空间。BBC的自然类纪录片对每一个视听空间的构建都非常严谨,音效、音乐、景别的运用及镜头设计兼具美感与内涵。如《行星地球》中的《两极之间》一集中狼猎杀小麋鹿的高潮段落,航拍镜头从高空跟拍,并用一个38秒的长镜头叙述狼从追逐到咬住小麋鹿的全过程。此时,解说未发一语,画面则紧紧跟着狂奔的狼与鹿。叙述者运用跟镜头刻意让观众与小麋鹿一起经历生死一线的惊险与紧张。《两极之间》一集讲述一只与象群失散迷路的小象。“尽管又渴又累,但它仍追随着母亲的脚步,不幸的是,它走错了方向。”航拍镜头从小象的全景慢慢后移,小象在画面中越来越渺小,最后在茫茫沙漠中只余可见的一点,凸显出它的迷茫与无助。叙述者未曾言明的悲哀情绪深深地感染着观众。《蓝地球》中的《季节性海域》一集中,表现苏格兰海岸从冬天转变为春天的过程镜头时间仅为8秒,海边冬季和春季的不同风情瞬间表现出奇幻的变化。《行星地球》中的《两极之间》一集中用放慢40倍的画面呈现了大白鲨跃起咬住海狮的过程,让观众震撼于大白鲨的纯熟技巧与强悍力量……在BBC的自然类纪录片中,逐格拍摄的镜头平均占近6%(在以植物为表现主题的《植物私生活》中更占到20%以上),含解说词的段落约占全片时长的60%,有音乐音响段落的比例则在90%以上。

我国在自然类纪录片创作和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发展的先天条件得天独厚: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自然类纪录片创作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我国中央电视台从1981年起开办《动物世界》栏目,引进国外自然类纪录片加工编辑播出,多年来已经培养出该类型节目相当广泛的收视人群。特别是2007年,我国自行摄制的首部大型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登录中央电视台,填补了我国在自然类纪录片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开创了我国在自然类纪录片创作方面的新局面。但总体而言,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制作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严肃“说教”的叙述方式。世界自然与野生动物电影节主席哈里特·尼莫在一次专访中就曾表示:“中国仍旧在用一种教育的方式做纪录片,制作人是老师,纪录片是教科书,观众就是学生……根据开头就可以很容易地猜出情节和结局,因为他们的结构、创作手法是如此的相近!”[1]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不管用哪一种创作形式,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讲义,而应是供人观赏沟通的艺术品。国内的作品往往以一种“传道授业”的思维来叙事,总想通过作品折射出一些东西,容易陷入生硬的宣教模式。

根深蒂固的文学叙事思维。我国纪录片受传统文学影响深厚,追求思想性和宣教性为我国纪录片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望长城》以前的中国纪录片文本往往就是一篇优秀的政论文、散文或报告文学,解说词常常被结集出版。”[2]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自然类

纪录片被研究者划入科教片范围,以传播知识为核心,花费大量笔墨说明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与BBC灵活解构科学知识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远离市场的运作机制。当前国内纪录片的生产方式主要有纪录片栏目的日常生产、电视台为评奖制作、独立制作人独立摄制三种。作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顺利与销售市场接轨。而市场开发方面,国内纪录片大部分仅满足于播出,缺少对节目本身的宣传和推广,纪录片衍生品的开发也一直不受重视。市场的缺位严重影响了纪录片的制作,对于投资大、周期长的自然类纪录片更是如此。资金投入不足严重掣肘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制作很热,市场很冷,这个热和冷造成了中国纪录片目前非常尴尬的境遇。”[3]

对今后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发展的几点建议

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运行机制。近几年,虽然我国也有少数优秀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但自然类纪录片几乎不可见,进入国际交易市场的更是凤毛麟角。建议努力提高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竞争能力,建立新型的运行机制与国际市场接轨。打破目前依靠政府投资、领导支持的纪录片投资制作模式,真正面向市场,为市场制作产品,为我国的自然类纪录片找出发展的新路。

拓宽自然类纪录片的播出渠道。播出形式的改革对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我国现存播出渠道狭窄,仅央视相应频道和个别地方台的频道播出纪录片,使自然类纪录片在观众中的影响和传播十分有限。建议拓宽自然类纪录片的播出渠道,采取增设频道或在具体频道中增设播出板块等措施,加大对自然类纪录片的宣传力度,为我国自然类纪录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质量,加快自然类纪录片的制作步伐。自然类纪录片目前在我国数量较少,除《森林之歌》等少数精品外,在题材选择、艺术表现、拍摄制作等方面都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冠以“中国”字样的纪录片品牌更是少见。建议加快自然类纪录片发展和改革的步伐,努力向国际上的先进水准迈进,在拍摄题材选取和节目形式的设置上敢于突破传统模式,在自然类纪录片领域探寻新视角,学习和吸收国外优秀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和经验,努力在“说”好故事上下功夫,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作品的创作质量,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中国自然类纪录片。

参考文献:

[1]冷淞.“说教”使人厌烦,“悬念”引人入胜——访世界自然与野生动物电影节主席哈里特·尼莫[J].岭南视听研究,2007(4):86-88.

[2]陈刚.Discovery解密——美国探索频道节目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150-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