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儿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儿科护理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儿童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也相对较多。

本文将从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确保儿童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常见的儿科护理风险1.感染风险儿科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例如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医护人员和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将病原体带入患儿周围环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跌倒风险由于儿童年龄小,活动能力强,往往在医院或家庭中容易出现跌倒伤害的情况。

特别是在接受治疗期间,因为一些不安全因素而导致患儿跌倒的风险更大。

3.药物安全风险儿科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很强,有些药物对他们的身体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而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计算,容易出现用药剂量错误的情况。

4.误吸风险由于儿童的吞咽和呼吸协调能力不够成熟,易出现误吸的情况。

特别是在口腔护理和喂养的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不小心,就会增加患儿误吸食物或液体的风险。

5.伤害风险儿童因为好奇心强,往往容易发生一些不测的伤害情况。

在医院或家庭环境中,有些患儿会触碰到一些危险的物品,如插座、针头等,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1.感染控制医护人员在护理患儿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手套等,杜绝感染源的传播。

在医疗器械的处理中,应做到彻底清洁消毒,确保儿童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2.跌倒预防医院和家庭中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患儿随意活动造成的意外伤害。

在接受治疗期间,患儿需要有专人陪护,保证其安全。

在床边和走廊中设置扶手等设施,降低患儿跌倒的风险。

3.药物安全管理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用药标准,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

在用药前要认真核对患儿的个人信息,避免用错药物或者用错剂量的情况。

儿科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与对策

儿科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与对策

儿科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与对策儿科是接受患儿就诊,抢救治疗护理危重患儿的场所,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

儿科病人由于患儿年龄的特殊性,患儿病情变化快,自理能力差,对周围不安全因素缺乏认识,属弱势群体;儿科护理工作繁琐,加之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特别高,特别是治疗效果不满意、心情急躁,容易出现纠纷。

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护理缺陷、减少护理差错、满足护理要求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1、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种类1.1 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不遵守操作规程,擅离职守,未及时巡视病房,或未认真巡视,未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观察病情不仔细,各种处置不及时,给患儿健康带来危害,造成严重后果;治疗时不执行查对制度,或者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走形式,导致用错药,用药量不准确而导致医疗纠纷。

1.2 护理技术因素:小儿头皮静脉血管细,管壁薄,加之回血慢,患儿不配合,穿刺难度大,并且有相当大比重的患儿营养超标,更增加了头皮静脉穿刺的难度。

而家长的期望过高,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易致穿刺失败。

同时有些护士知识老化、业务素质跟不上医学发展要求,知识面狭窄,抢救时应对能力差。

1.3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超负荷劳动,工作压力和心理紧张度加剧,使护士身心疲惫,影响服务态度的重要因素。

同时人员的不足导致护理质量降低,增加了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护士上班期间情绪变化,与病人缺乏沟通技巧,解释不到位,存在生、硬、顶等现象,进行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时未向家长详细告知方法,致家属的误解。

为医疗护理纠纷埋下隐患。

1.4 与社会及医院环境有关。

大量医疗仪器的使用,设备保养不到位导致的老化、漏电短路等现象,X线防护不当导致的人体损害和致畸。

紫外线及化学消毒剂应用不当引起的刺激眼、皮肤黏膜、呼吸道等。

2、原因分析2.1 护理管理不到位。

对护士平时工作要求不严,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缺编,人力安排不合理,医疗设备维护部到位,设备陈旧。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0引言儿科护理因面对的群体是少年儿童,他们生性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较其他患者更容易发生危险。

儿科护理人员面对这些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应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科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因此,应总结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

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危险因素1.1护士自身原因产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首先要从护士自身方面寻找原因,以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①许多年轻护士因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够熟练地进行护理操作,或是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无视规章制度,容易出现输错药、药物与患者不对应的事故。

②护士技术水平低:为患儿进行穿刺时多次出现穿刺失败等现象,患儿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使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下降[1]。

③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一些护士在工作中只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与患儿家长的有效沟通,这造成家长不理解、不信任护理人员,因而护理工作很难开展,甚至可能引发护患矛盾。

④护理记录缺乏规范性:在记录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入过多的主观成分,病情观察不细致,对数据没能够准确记录,或延误了记录,导致护理记录不完善,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医院及医护人员易在其中处于不利地位。

⑤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然而因护士无菌操作观念淡薄,不注意手卫生,便可能引起患儿感染,造成不良后果[2]。

1.2患儿及社会因素每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备受家长的宠爱,当患儿出现疾病需要就诊时,家长更是焦急万分,对护理工作有极高的要求,一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便可能与其发生冲突。

尤其是在护士进行动静脉穿刺时,由于患儿血管细小,并且很难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容易出现穿刺失败的现象,会使家长的满意度下降。

由于社会问题的存在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很多人认为患儿一旦出现问题,所有责任均应由医院承担,而不能够对医护人员辛勤的劳动表示理解,使得医院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儿科护理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由于儿科患者年龄小、生理机能不完善、免疫系统不健全等特点,儿科护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两个方面,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探讨。

一、相关因素分析1. 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抵抗力不完善。

儿童的器官和组织发育尚不成熟,免疫系统也较成人脆弱,因此相比成人,儿童更容易感染并发生并发症。

2. 护理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

儿童的生理特点需要专业的护理操作,例如静脉穿刺、尿管插管等,如果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容易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3. 医护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不足。

儿科护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儿科护理知识和经验,但是由于专科护士不足、医护人员对儿科护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儿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增加。

4. 护理环境不安全。

儿科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留院治疗,医疗机构的护理环境如病房、洗手间、护理废物处理等方面如果不达标,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或其他安全隐患。

二、对策1. 增加儿科护理专业人员。

医疗机构应增加儿科护理专业人员,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确保儿科护理操作规范。

2. 建立健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器械消毒等方面,加强对儿科护理安全的监测和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积极开展儿科护理技术培训。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儿科护理技术的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的模拟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熟练度,减少因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4. 安全文化建设。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儿科护理的安全文化建设,注重从医护人员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入手,提高他们对儿科护理的重视和安全意识。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儿童的身体特点、护理操作的规范与熟练度、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护理环境等相关因素密切相关。

医疗机构应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完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加强护理环境的管理,提高儿科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

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标签: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儿科护理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因患儿年龄小,病情发展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意外事件多,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理工作量大,使其成为护理安全隐患高风险的科室。

因此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成为护理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1护理安全隐患1.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业务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对患者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以及护士配备不足,医护比例失调等都会引起差错事故的发生。

1.2给药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1.2.1医嘱方面的错误,医生开立医嘱错误和护士执行转抄过程中发生错误,由于儿科用药按体重计算,早产儿、新生儿只有成人剂量的几十分之一,低年资护士药物知识缺乏,对本科常用药物剂量不熟悉不了解,医嘱开立时出现错误和转抄时出现。

1.2.2药物配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儿科药物配制过程是一个非常准确、精细的操作,如儿科常用药物氨茶碱,新生儿一般输入6~8 mg,而氨茶碱规格为每支250 mg/2 ml,输入剂量只有一支中的1/40~1/25,在配液的过程中要经过反复几次稀释后才能加入,如护士在配液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粗心大意就可能出现差错。

错误没有及时发现。

1.3护理人员因素低年资护士增多、经验不足、护理任务重、工作量大、身心疲惫、情绪容易急躁、“慎独”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专业技术欠熟练,心理素质不够成熟,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均可造成护理行为不当或过失,甚至出现差错,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良后果。

1.4护患沟通欠缺,护患关系复杂儿科环境嘈杂,护理工作繁琐,耗时、耗力、耗材,护理成本几乎是成人的2~3倍。

患儿年龄小,合作程度及顺应性差,给护士的见面礼就是哭与闹、屎与尿。

儿科的护患关系不是简单的医护与患儿的直接关系,而是与父母、患儿的三角关系。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儿科护理是医院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使得儿科护理工作更加复杂和艰巨。

在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保障儿科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一、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1.患者本身因素儿科患者因为年龄小、抵抗力差等特点,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感染、伤害等。

儿科患者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免疫系统较弱,因此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儿科患者常常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导致治疗措施不及时或不合适,这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医院环境因素儿科患者的病房环境对其康复、健康至关重要。

由于医院环境复杂,人员繁多,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儿科病房内常常有各种医疗设备,使用不当可能给患儿带来伤害。

3.人为因素儿科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但是人为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

例如医护人员的不专业操作、护理差错等都有可能对儿科患者的安全产生影响。

二、对策建议1. 强化患者及家属教育为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导致的误诊、误治,医院可加强健康教育,教育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要主动和医护人员交流,及时反映患儿的情况和变化。

在出院后还要做好疾病的康复指导,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

2. 儿科病房环境管理医院应加强对儿科病房环境的管理,保证病房内空气新鲜,设施卫生。

特别是在流感、水痘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应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儿科病房内的医疗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减少对患儿的伤害。

3. 专业培训和定期考核医院应加强对儿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定期组织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儿科护理是对儿童进行综合性护理的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儿科患儿的生理特点以及医疗设备和护理手段的不完善,儿科护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分析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人员因素1.医护人员技术不熟练。

由于儿科患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丰富的儿科护理知识和经验。

一些医护人员由于经验不足,无法准确判断儿童的病情和病因,容易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

对策:医院应加强对儿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建立儿科护理技能培训班,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通过知识分享、病例讨论等方式,加强医护人员的交流和学习。

2.医护人员心理负担重。

儿科患儿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护理,而且病情较为复杂,容易造成医护人员心理疲劳和焦虑,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对策:医院应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

建立健康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二、设备因素1.儿科护理设备不完善。

儿科患儿的生理特点较为特殊,需要特殊的护理设备。

目前市场上儿科护理设备的种类和规格较少,无法满足不同患儿的需求。

对策:医院应加强儿科护理设备的研发和采购,提供全面、完善的儿科护理设备。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缺乏相关设备操作培训。

儿科护理设备一般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现实中许多医护人员缺乏相关设备的操作培训,无法熟练操作儿科护理设备,容易出现操作不当造成患儿伤害的情况。

对策:医院应建立设备操作培训制度,对使用儿科护理设备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开展设备操作技能竞赛、技能分享会等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力。

三、环境因素1.环境卫生问题。

儿科患儿体质较弱,对环境卫生要求较高。

现实中存在一些儿科病房卫生不达标的情况,容易导致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1]儿科病房由于患儿年龄、疾病特点和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

小儿病情变化快且病情危重,稍有不慎就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而导致法律纠纷。

因此,护士必须加强法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改善服务态度,搞好护患关系,以减少和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1.1 护理质量管理因素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严,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对患者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护理记录书写缺乏规范性,护士长排班不合理,护士人员配备不足,护士、床位比例失调等因素均会引起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或不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易发生差错事故。

[2]1.2 护理人员因素低年资护士增多,现在我科大部分都是工作几年的年轻护士,她们工作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处理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专科护理技术欠熟练,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和动静脉采血,危重患儿急救技术和观察病情等方面不够成熟。

护理人员少,护理任务重,工作量大,使护士身心疲惫,情绪容易急躁,护士心理压力过大,“慎独”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巡视不到位等因素均可造成护理行为不当或过失,甚至出现差错事故。

如由于巡视不周到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时致药液渗漏引起皮肤坏死,危重患儿翻身时皮肤观察不到位引起压疮等,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良后果。

1.3 护士及家长交流沟通欠缺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对象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痛苦不适的婴幼儿,其家长对患儿过分担心,焦虑,经常来询问患儿的各种问题;由于护士人员少,儿科工作琐碎繁忙,护士急于完成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导致没有时间及精力倾听家长的说话,做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前解释不够耐心详细,缺乏沟通技巧。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儿科患者是医院中重要的患者群体之一,因为他们年龄小、免疫力相对较弱、对疾病的反应明显,因此,儿科护理的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在不注意的情况下,会存在一些潜在安全隐患。

对此,本文将从儿科护理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进行论述。

一、儿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1. 护理人员技术不足在儿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技术过低,不能快速有效地护理,容易发生护理错误,加重孩子的病情。

2. 儿童自身生理特点儿童生理特点比较特殊,他们的免疫功能比成人差,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

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儿来说,由于他们抵抗力差,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

3.设备不足护理儿童时使用的设备比较特殊,例如小针头、小夹子等。

所以要求护士能够使用这些设备,然而,如果医院设备不足,则会影响到护士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出现事故风险。

二、儿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针对因护理人员技术不足引起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在平时工作中,护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地为患者服务,对需要补充的知识要及时查询,避免因技术不足导致病人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2. 建立科学的儿科护理流程在儿科护理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儿科护理流程,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护理人员要按照科学的护理流程操作,正确分类区分儿童的护理需求,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监测。

3. 强化设备的投入医院应加强设备的投入,提高设备水平。

护士要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设备操作,并且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性,避免设备故障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4. 发布安全宣传应建立起包括家庭在内的全站安全宣传系列活动,由专业人员对儿童的护理与健康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大家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一、引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如跌倒、误吸、拔管等,这些事件可能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在儿科护理中,由于患者群体的特殊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对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1. 跌倒:跌倒是儿科护理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由于儿童的好动、好奇心强,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不足,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发生跌倒。

此外,病房内的家具、医疗器械布局不合理,地面湿滑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儿童跌倒。

2. 误吸: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呼吸道保护机制不完善,容易发生误吸。

护理过程中,如果喂养姿势不当、喂食速度过快、口腔护理不充分等,都可能导致儿童误吸。

3. 拔管: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导尿等操作。

护理过程中,如果管道固定不牢固、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管道脱落,影响治疗效果。

4. 给药错误:儿童用药剂量较小,给药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

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充分、给药时未进行二次核对等原因,可能导致给药错误。

5. 皮肤损伤:儿童皮肤娇嫩,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损伤。

如长时间压迫、摩擦、烫伤等,都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三、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对策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加强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 完善病房环境:优化病房布局,确保家具、医疗器械安全合理,保持地面干燥,避免湿滑。

3. 加强儿童安全防护: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和看护,确保儿童在护理过程中处于安全状态。

4. 规范护理操作:严格按照护理规程进行操作,加强管道固定和护理,防止管道脱落。

5. 强化药物管理:加强护理人员药物知识培训,提高给药准确性,加强给药过程的核对工作。

6. 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长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护理抢救等多个环节都是风险高发的环节,有的时候即使是非常小的一个临床活动都会产生非常大的风险,如果出现了护理事故,就会给患儿及患儿的家属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儿科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科室,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更好的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儿科护理安全问题分析1.1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服务意识相对较差,护理沟通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出现了护患之间的矛盾。

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给患者和患者家属以足够的关爱,做好沟通工作,从而让患者及家属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患者维权的意识比较强,所以如果护理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家属就会投诉护士,护理工作中是一个和人的生命相互交织的行业,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懂法守法。

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和思想压力都比较大,职业认同感并不是很强,儿科护理的工作比较细碎,本来就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这个时候还要承受来自家属的种种压力,必然会感觉疲惫。

1.2管理方面因素儿科护士没有编制,所以也无法满足的床护要求,尤其是工作比较繁忙的时候,病房的床位在不断的增加,门急诊输液的人数也呈上升的趋势,所以护士时常处在超负荷的状态,每一年都会出现新的忽视,这样也不利于管理。

护士站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多面化特征。

除了正常范围之内的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对奖金的计算机其他事务性的工作进行操作,这样就会疏忽了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护士站在考核的时候不够严格,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到了护理流程的规范性。

1.3患者及社会因素病人家属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住院的儿童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疼爱,所以对忽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比如静脉穿刺要求一次完成,但是因为众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家长的期望,症状也就增加了人们的不满情绪。

市场经济的影响之下,贫富差距更大,就业形势也比较紧张,一些失业人员会对社会有一种不满情绪,常常会表现在孩子住院的时候鸡蛋里挑骨头,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满,这对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实践不够精细:儿科护理工作需要对儿童的体型、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但由于儿童患者无法自行配合和表达需求,护理人员在技术操作上可能存在不够细致的问题。

解决对策:加强儿科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儿童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的了解。

建立儿科护理规范和操作指南,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准确、细致的技术操作。

2. 沟通与信息传递不畅:儿童无法像成人一样清晰表达自己的症状和需求,而护理人员在忙碌的工作中可能未能充分听取和理解儿童患者的意见和反馈。

解决对策:建立与儿童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机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儿童充分的沟通和表达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加以回应。

利用可视化工具或儿童友好的语言,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需要。

3. 心理护理不足:儿科患者往往面临疾病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需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但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可能无法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

解决对策: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护理能力。

建立心理支持团队,专门为儿童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儿童和家属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干预和辅导。

4. 家庭支持不足:儿科患者通常需要家庭成员的陪伴和照顾,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家庭无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参与。

解决对策:加强对家庭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提供儿童护理的培训和指导。

建立家庭支持网络,与社区合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等共同为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之,解决儿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心理护理能力,并与家庭、社区等相关方面合作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儿科护理安全是指在儿童接受护理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可能对儿童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包括医院环境、医疗设备、人员操作和儿童自身情况等方面。

医院环境是儿科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医院可能存在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例如儿童病房的清洁程度不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传播。

儿童病房内的空气质量、噪音、温度等也会对儿童的安全和健康产生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医院环境管理,定期检查和清洁儿童病房,确保良好的环境质量。

医疗设备也是儿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方面。

一些儿科设备的设计和使用存在隐患,例如儿童呼吸机的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气道阻塞等。

儿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需要重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对儿科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和更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人员操作是儿科护理安全的关键环节。

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一些护理人员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疏忽、错误和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婴儿喂养时给予错误的药物或剂量,不正确的插管操作等。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儿科护理的专业水平和操作安全性。

儿童的自身情况也是儿科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年龄、发育程度、疾病状态等都会影响护理的安全性和效果。

新生儿对刺激的敏感性较高,需要特别注意护理的细节;患有某种疾病的儿童可能对某些治疗手段存在不良反应等。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儿童的个体差异,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保证护理的安全和有效性。

对于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确保儿科护理的安全和质量。

2. 完善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提高护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儿科护理的技术水平和便利性,减少因设备隐患导致的安全问题。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水平 。
任务重 、 工作量 大 、 心疲 惫 、 绪容 易 急躁 、 慎 独 ” 身 情 “ 意识 不 强、 工作责任心不够等 因素均可 造成护理行 为不 当或过失 , 甚 至出现差错 , 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安 全感或造成不 良后 果。
12 2 护理 技 术 欠 熟 练 .. 医 疗 是 服 务 行 业 , 别 儿 科 , 儿 特 患
进行 。
3 小 结
特别儿科低 年资 护士经验 不足 , 技术 水平欠成 熟 , 主动巡 视病 房 意识差 , 如与家长沟通不到位 , 可导致 不满引起 纠纷。 13 家属行 为干扰过 度 . 护理工 作是 一项 护患 双方 共 同参 与的管理活动 , 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 有赖 于患者 的配合 与支 持 。患儿家长 缺乏 疾病 知 识 , 爱儿 童 ; 溺 家庭 受 经 济能 力 影 响, 中止治疗 ; 家属对 医 院提供服 务 的看法 ; 对所 获得 的 医疗 服务质量不满意 ; 以审视 、 质疑 的态 度看待 收费 问题 及对 医院 制度 的不遵守等 ,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都对护理行为产生干扰 。 14 环 境设施陈 旧 如病 区环境地 面光 滑 、 . 潮湿 , 灯光过 强
26 合理 安排 人力 资源 临床治疗护理 、 . 生活服务是通过 护 士来完成 的 , 大多数医院存在人员 少 、 作任务 重的 问题 。护 工 士超负荷工作 , 护士 常 因心 烦 、 乏力 、 急躁 和 焦虑 等情绪 影 响 工作 。因此 , 应合 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 以保 证护理工 作顺利
齐鲁 护理 杂志 2 1 第 1 00年 6卷第 1 4期

护理管理 ・
儿 科 护 理 安 全 隐患 与 防范 对 策
荆世真 , 崔锦 美 , 兴娥 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1危险因素11护士自身原因。

在儿科护理中所产生的隐患中,有一些是由于护士的自身因素导致的。

1临床上有一部分护士的年纪轻,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水平均有限,或是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输错药、药物与患者不对应的事故经常会发生。

2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低给患儿穿刺的难度要比成人大,如果护士的专业操作技术不佳,那么就不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这给患儿带来很多额外的痛苦,患者哭闹、变得急躁,家长也会由此产生不满情绪。

3护患沟通不佳有很多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只重视医疗护理部分,很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沟通,有些操作没有事先沟通就直接操作,导致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不理解,进而产生不满情绪,引发护患纠纷[4]。

4护理记录缺乏规范性护理记录的书写也是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在工作中这部分内容常被忽视,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准确记录患者的情况,或延误了记录,造成护理记录内容不完整,一旦发生护患纠纷,这对医护人员的举证是十分不利的。

5专业知识缺乏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很高,由于护士在操作的时候没有按照无菌观念进行操作,不注意手卫生,从而造成患者感染,引发纠纷[5]。

12患儿及社会因素。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备受家长的宠爱,一旦患病就医,患儿家长就会对医疗护理有很高的期望与要求,如果在护理中出现失误,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出现不满情绪。

在儿科,静脉穿刺是一项比较难的操作,因为患儿的年龄小,血管很细且脆弱,在穿刺的时候患儿哭闹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引发矛盾。

另外因为社会问题的存在和社会舆论导向,让大部分人认为一旦患儿出现不良的结果,那么责任肯定是医院的,并且不能理解护士的良苦用心,使得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由于医学具有严谨性、风险性等特点,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那些病情复杂、病情严重的患儿,更容易发生护理风险。

护理人员是医嘱的主要执行者,一旦护理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患儿家属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护士,导致矛盾的产生。

13法律知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升高,患儿家长掌握的法律知识越来越多,如果护士不能紧跟社会发展,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那么在出现护患纠纷的时候就不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要护士在操作中出现一点纰漏,就会导致患儿家长的不满,增加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2预防对策21护士要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