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合集下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儿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儿科护理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儿童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也相对较多。

本文将从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确保儿童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常见的儿科护理风险1.感染风险儿科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例如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医护人员和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将病原体带入患儿周围环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跌倒风险由于儿童年龄小,活动能力强,往往在医院或家庭中容易出现跌倒伤害的情况。

特别是在接受治疗期间,因为一些不安全因素而导致患儿跌倒的风险更大。

3.药物安全风险儿科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很强,有些药物对他们的身体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而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计算,容易出现用药剂量错误的情况。

4.误吸风险由于儿童的吞咽和呼吸协调能力不够成熟,易出现误吸的情况。

特别是在口腔护理和喂养的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不小心,就会增加患儿误吸食物或液体的风险。

5.伤害风险儿童因为好奇心强,往往容易发生一些不测的伤害情况。

在医院或家庭环境中,有些患儿会触碰到一些危险的物品,如插座、针头等,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1.感染控制医护人员在护理患儿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手套等,杜绝感染源的传播。

在医疗器械的处理中,应做到彻底清洁消毒,确保儿童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2.跌倒预防医院和家庭中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患儿随意活动造成的意外伤害。

在接受治疗期间,患儿需要有专人陪护,保证其安全。

在床边和走廊中设置扶手等设施,降低患儿跌倒的风险。

3.药物安全管理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用药标准,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

在用药前要认真核对患儿的个人信息,避免用错药物或者用错剂量的情况。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0引言儿科护理因面对的群体是少年儿童,他们生性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较其他患者更容易发生危险。

儿科护理人员面对这些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应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科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因此,应总结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

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危险因素1.1护士自身原因产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首先要从护士自身方面寻找原因,以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①许多年轻护士因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够熟练地进行护理操作,或是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无视规章制度,容易出现输错药、药物与患者不对应的事故。

②护士技术水平低:为患儿进行穿刺时多次出现穿刺失败等现象,患儿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使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下降[1]。

③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一些护士在工作中只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与患儿家长的有效沟通,这造成家长不理解、不信任护理人员,因而护理工作很难开展,甚至可能引发护患矛盾。

④护理记录缺乏规范性:在记录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入过多的主观成分,病情观察不细致,对数据没能够准确记录,或延误了记录,导致护理记录不完善,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医院及医护人员易在其中处于不利地位。

⑤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然而因护士无菌操作观念淡薄,不注意手卫生,便可能引起患儿感染,造成不良后果[2]。

1.2患儿及社会因素每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备受家长的宠爱,当患儿出现疾病需要就诊时,家长更是焦急万分,对护理工作有极高的要求,一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便可能与其发生冲突。

尤其是在护士进行动静脉穿刺时,由于患儿血管细小,并且很难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容易出现穿刺失败的现象,会使家长的满意度下降。

由于社会问题的存在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很多人认为患儿一旦出现问题,所有责任均应由医院承担,而不能够对医护人员辛勤的劳动表示理解,使得医院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儿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在医疗领域中,儿科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科室。

由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和认知方面的特点,儿科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儿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些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儿科常见的安全隐患1、医疗护理操作不当在儿科,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至关重要。

例如,静脉穿刺不成功可能导致药液渗漏,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不正确的给药剂量或方式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患儿造成伤害。

此外,护理操作中的感染控制不当,如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2、医疗设备和设施问题儿科使用的医疗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或维护不当的情况。

比如,婴儿暖箱温度调节不准确,可能导致患儿体温过高或过低;监护设备的警报系统失灵,可能延误对患儿病情变化的及时发现。

同时,病房的设施设计不合理,如地面湿滑、家具边角锐利,容易造成患儿摔倒或撞伤。

3、患儿及家属的因素患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容易发生意外。

例如,好动的患儿可能从床上跌落,年幼的患儿可能误食药物或异物。

家属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可能导致对患儿病情的观察不准确,或者不遵守医嘱,影响治疗效果。

4、用药安全问题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

药物剂量计算错误、药物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都可能给患儿带来危险。

此外,一些家长可能自行给患儿用药,或者不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给药,也增加了用药风险。

5、医院管理和流程问题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不顺畅,可能导致医疗服务延误。

例如,急诊患儿的分诊不准确,可能使病情危急的患儿得不到及时救治;住院患儿的病历管理不善,可能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儿科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1、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分享经验和案例,让医护人员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和护理要点。

同时,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了解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理念。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儿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

常见的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包括交叉感染、误用药物、身体安全等问题。

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医护人员在护理儿童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和洗手等操作规程。

儿童用药时应特别注意用药剂量和频率,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过敏。

在保障儿童身体安全的也要注意避免误用仪器设备带来的风险。

为了提高儿科病房护理安全水平,建议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为儿童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感染控制、儿童用药、身体安全、仪器设备、培训、安全管理制度、医疗环境。

1. 引言1.1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是儿科医护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和处理的重要问题。

在儿科病房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医疗器械的不当使用、药物的误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等。

这些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为了有效预防和避免这些安全隐患的发生,儿科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常见安全隐患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护理水平和技能,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规范化用药操作,确保儿童的身体安全和健康。

加强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只有通过全面加强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儿科病房护理工作才能更加安全可靠,为儿童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常见的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对儿童健康造成危害的各种潜在风险和问题。

常见的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包括:1. 感染传播:儿科病房是感染传播的高发区,儿童的免疫系统较差,容易受到感染的侵害。

医务人员和家长在接触病童时需要注意洗手、佩戴口罩等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 药物误用:儿科病房使用药物较多,易发生药物误用或药物过敏的情况。

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标签: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儿科护理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因患儿年龄小,病情发展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意外事件多,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理工作量大,使其成为护理安全隐患高风险的科室。

因此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成为护理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1护理安全隐患1.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业务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对患者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以及护士配备不足,医护比例失调等都会引起差错事故的发生。

1.2给药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1.2.1医嘱方面的错误,医生开立医嘱错误和护士执行转抄过程中发生错误,由于儿科用药按体重计算,早产儿、新生儿只有成人剂量的几十分之一,低年资护士药物知识缺乏,对本科常用药物剂量不熟悉不了解,医嘱开立时出现错误和转抄时出现。

1.2.2药物配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儿科药物配制过程是一个非常准确、精细的操作,如儿科常用药物氨茶碱,新生儿一般输入6~8 mg,而氨茶碱规格为每支250 mg/2 ml,输入剂量只有一支中的1/40~1/25,在配液的过程中要经过反复几次稀释后才能加入,如护士在配液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粗心大意就可能出现差错。

错误没有及时发现。

1.3护理人员因素低年资护士增多、经验不足、护理任务重、工作量大、身心疲惫、情绪容易急躁、“慎独”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专业技术欠熟练,心理素质不够成熟,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均可造成护理行为不当或过失,甚至出现差错,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良后果。

1.4护患沟通欠缺,护患关系复杂儿科环境嘈杂,护理工作繁琐,耗时、耗力、耗材,护理成本几乎是成人的2~3倍。

患儿年龄小,合作程度及顺应性差,给护士的见面礼就是哭与闹、屎与尿。

儿科的护患关系不是简单的医护与患儿的直接关系,而是与父母、患儿的三角关系。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首先,儿童天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儿科护理中的重要安全隐患。

护士应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发育特点,例如新生儿对温度调节的敏感性较差,容易发生低温、过温等问题。

同时,儿童的心理特点也会影响安全性,他们对陌生人、环境更容易产生恐惧感。

因此,护士在进行儿科护理时需要耐心、温和,尽量减少儿童的恐惧感,采用适合儿童的沟通方式,如游戏、故事等,提高儿童的合作度。

其次,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是儿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士需要熟悉各种常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例如,呼吸机的使用需要准确设置参数并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护士还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设备使用技术,以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药物治疗也是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之一、护士需要详细查阅儿童用药指南,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用药剂量和频率。

在给儿童用药时,护士需要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并使用适合儿童的给药方式,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药物的存放和管理也要严格遵守规定,避免儿童误服或药物交叉感染的发生。

此外,在儿科护理中,还应加强患儿家属的安全教育。

护士应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儿科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以提高他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护士还要告知家属注意儿童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儿童特点、医疗设备使用和维护、药物治疗等方面。

为了确保儿科护理的安全性,护士应了解并熟悉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设备使用和维护方法,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并使用适合儿童的给药方式。

此外,加强患儿家属的安全教育也是提高儿科护理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只有护士在儿科护理中采取有效的安全护理对策,才能为儿童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儿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儿科的护理安全是减少儿科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只要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监控,强化安全管理,巩固安全底线,就能使护理质量提高,最大限度降低护理缺陷,确保患儿安全。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质量管理监控方面: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

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已有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监控措施较差,质量监控不力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护理岗位的设置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民营医院重视成本核算,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经常缺编,护士待遇低,又没有正式编制,没有稳定感,这样使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

经常取消休息,因此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

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方面: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重要。

工作中慎独意识差,是缺少职业道德的表现之一。

不安心本职工作,牢骚满腹,对患者要求视而不见,对患者治疗和护理敷衍了事,不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对患者病情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危重、意识丧失,躁动、婴幼儿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没有履行腕带、标识、佩戴等,都会增加不安全隐患。

专业技术水平方面:护士自身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有限,又不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

护理工作中缺乏计划性、预见性、灵活性,只注重工作量完成,不求质量,机械性进行护理操作。

对突发事件缺少应变能力,对新业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不熟练。

法律知识方面:书写护理文献不规范,字迹不清楚,出现涂改、黏贴和遗漏重要内容,记录过于简单,千篇一律,还有抢救后补记的内容和医生记录内容不相吻合,在病例中留下凭证,为纠纷埋下隐患。

服务态度方面:护理工作中善于情绪化,情绪低落时存在只顾低头闷做护理工作,缺少与患儿及家长的主动有效沟通,态度生硬,对患儿缺乏爱心、同情心,对患者及家长提出的问题不愿详细解答。

工作场合大声说笑,谈论与工作无关话题,均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儿科病房是专门为儿童提供医疗护理的场所,儿科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较多,需要我们护士在工作中更加关注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首先,儿童是特殊的患者群体,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水平与成人存在差异。

因此,儿科病房护理需要更加细致入微。

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体位异常、护理用具选择不当、传染病交叉感染等问题。

首先,体位异常是儿科病房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由于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和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导致体位异常。

需要护士及时发现并进行正确的矫正,避免发展成畸形。

护士在患儿翻身时要注意力的分配、技巧的使用,以确保操作安全。

其次,护理用具选择不当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儿童的皮肤和黏膜较为脆弱,需要使用柔软、适合的护理用具。

例如,在给婴儿更换尿布时,应选择柔软吸水性好的纸尿布,避免对婴儿皮肤造成摩擦和刺激。

另外,儿童口腔卫生也需要特别关注,选择软毛刷和适合儿童的牙膏,避免对牙齿和口腔黏膜造成损害。

另外,传染病交叉感染是儿科病房护理中十分重要的安全隐患。

儿童的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传染病。

护士在病人与病人之间的护理时,需要注意消毒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例如,在给儿童打针、输液、更换生理盐水等操作时,护士要注意正确的消毒方法,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另外,儿童病床、玩具等物品也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为了避免以上安全隐患,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护士要加强对儿科病房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发现异常体位时能够及时进行矫正,选择合适的护理用具,正确操作。

其次,护士要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遵守护士操作规程,使用防护用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定期对病房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此外,加强家长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儿童的特殊需求,提高家庭护理水平,避免在家护理中产生安全隐患。

总之,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很多,包括体位异常、护理用具选择不当、传染病交叉感染等问题。

通过加强护士的培训和防护意识,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物品,加强家长教育等措施可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儿童在病房中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

儿科护理风险原因及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风险原因及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风险原因及防范措施【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原因;防范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儿科患儿无自我保护能力,缺乏危险意识,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概率高。

了解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程度及高危因素,对提高儿科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及预知风险的发生,对保障患儿医疗护理安全起着积极的作用。

现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儿科常见风险的原因1.1 意外伤害包括坠床、坠车、坠窗、跌倒;烫伤;利器割伤;眼外伤;牵拉伤、骨折;气管异物、蒙被;食管异物;物品坠落砸伤;婴儿因发育不完善,平衡功能差;幼儿对周围环境存在的危险缺乏认识,且好奇心和模仿性强,很容易接触危险因素和模仿一些危险动作;陪护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如离开时未及时拉上床栏、开水杯放在患儿触手可及之处、挤睡在患儿小床上等,使患儿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风险概率增加。

1.2 病情观察不及时患儿因其生理解剖特点,往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出现不适时不能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如呕吐后的误吸或蒙被,几分钟内就可致患儿呼吸、心搏骤停,即使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巡视患儿,仍有因发现不及时而延误抢救时机的可能;近几年因医院的快速发展,大量年轻护士走上工作岗位,因专科知识及临床经验缺乏,不能够准确的判断病情变化,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静脉留置针在穿刺过程中,由于护士操作的不规范,可有使外套管断裂在血管内的可能;输液间歇期间因小儿好动及夜间缺乏家长监管时可使留置针滑出而致出血。

1.3 药物使用问题配制药物时间过早,配制好的药物若放置时间长,易造成污染及药效下降;患儿病情变化快,医生随时会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方案,过早配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患儿年龄小,如果计算错误,可导致患儿用药不足或药量过大;使用不恰当的溶媒,例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在中性溶液(pH6~7)中稳定,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分解,使药效降低,且致敏物质也增加;药物配伍不当,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K1注射液可被强还原剂维生素C注射液破坏,影响疗效;载体量过少,使药物不能完全溶解或浓度过大而产生刺激;药物不良反应积极观察,早期处理,护士在给患儿用药时,要注意观察及询问家长,了解患儿有无不适。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护理抢救等多个环节都是风险高发的环节,有的时候即使是非常小的一个临床活动都会产生非常大的风险,如果出现了护理事故,就会给患儿及患儿的家属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儿科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科室,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更好的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儿科护理安全问题分析1.1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服务意识相对较差,护理沟通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出现了护患之间的矛盾。

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给患者和患者家属以足够的关爱,做好沟通工作,从而让患者及家属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患者维权的意识比较强,所以如果护理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家属就会投诉护士,护理工作中是一个和人的生命相互交织的行业,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懂法守法。

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和思想压力都比较大,职业认同感并不是很强,儿科护理的工作比较细碎,本来就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这个时候还要承受来自家属的种种压力,必然会感觉疲惫。

1.2管理方面因素儿科护士没有编制,所以也无法满足的床护要求,尤其是工作比较繁忙的时候,病房的床位在不断的增加,门急诊输液的人数也呈上升的趋势,所以护士时常处在超负荷的状态,每一年都会出现新的忽视,这样也不利于管理。

护士站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多面化特征。

除了正常范围之内的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对奖金的计算机其他事务性的工作进行操作,这样就会疏忽了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护士站在考核的时候不够严格,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到了护理流程的规范性。

1.3患者及社会因素病人家属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住院的儿童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疼爱,所以对忽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比如静脉穿刺要求一次完成,但是因为众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家长的期望,症状也就增加了人们的不满情绪。

市场经济的影响之下,贫富差距更大,就业形势也比较紧张,一些失业人员会对社会有一种不满情绪,常常会表现在孩子住院的时候鸡蛋里挑骨头,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满,这对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水平 。
任务重 、 工作量 大 、 心疲 惫 、 绪容 易 急躁 、 慎 独 ” 身 情 “ 意识 不 强、 工作责任心不够等 因素均可 造成护理行 为不 当或过失 , 甚 至出现差错 , 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安 全感或造成不 良后 果。
12 2 护理 技 术 欠 熟 练 .. 医 疗 是 服 务 行 业 , 别 儿 科 , 儿 特 患
进行 。
3 小 结
特别儿科低 年资 护士经验 不足 , 技术 水平欠成 熟 , 主动巡 视病 房 意识差 , 如与家长沟通不到位 , 可导致 不满引起 纠纷。 13 家属行 为干扰过 度 . 护理工 作是 一项 护患 双方 共 同参 与的管理活动 , 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 有赖 于患者 的配合 与支 持 。患儿家长 缺乏 疾病 知 识 , 爱儿 童 ; 溺 家庭 受 经 济能 力 影 响, 中止治疗 ; 家属对 医 院提供服 务 的看法 ; 对所 获得 的 医疗 服务质量不满意 ; 以审视 、 质疑 的态 度看待 收费 问题 及对 医院 制度 的不遵守等 ,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都对护理行为产生干扰 。 14 环 境设施陈 旧 如病 区环境地 面光 滑 、 . 潮湿 , 灯光过 强
26 合理 安排 人力 资源 临床治疗护理 、 . 生活服务是通过 护 士来完成 的 , 大多数医院存在人员 少 、 作任务 重的 问题 。护 工 士超负荷工作 , 护士 常 因心 烦 、 乏力 、 急躁 和 焦虑 等情绪 影 响 工作 。因此 , 应合 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 以保 证护理工 作顺利
齐鲁 护理 杂志 2 1 第 1 00年 6卷第 1 4期

护理管理 ・
儿 科 护 理 安 全 隐患 与 防范 对 策
荆世真 , 崔锦 美 , 兴娥 赵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治措施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治措施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治措施儿科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外界环境的较弱适应能力,也让他们更加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防治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治的措施。

一、识别和消除危险因素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首先要做的是识别和消除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对于儿童来说,一些看似平常的物品或环境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险。

护士应该仔细检查病房或儿科病区的环境,确保没有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或尖锐物品暴露在儿童的接触范围内。

护士还应该确保病床固定牢固,减少跌落和翻身的风险。

二、合理配置设备和器材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用到各种设备和器材,如输液泵、监护仪等。

这些设备和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护士在使用这些设备和器材时,应该了解其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在使用之前和之后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采取安全措施保护儿童儿科护理中,护士还应该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保护儿童,特别是那些无法自主保护自己的婴幼儿。

首先,护士应该遵循洗手和消毒规定,确保自己的手和器材都是洁净的。

其次,护士应该正确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此外,护士还应该注意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教育家长和儿童安全知识儿科护理中,教育家长和儿童有关安全知识也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儿童安全的指导,包括如何预防跌倒、烫伤、溺水等常见意外事故。

护士还可以向儿童介绍有关安全的童话、绘本等故事书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编制详细的儿科护理操作规程,制定儿科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开展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以及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

通过建立这些机制,可以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关于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治措施的介绍。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房的应用。

方法:通过总结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对策。

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把握了每一个护理环节,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结论:重视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对策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意外事件多,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士工作量大,容易发生差错事故。

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善于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对应对策,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于未然[1]。

1 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1.1 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护理的法宝[2]。

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实际工作中,少数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诸如查对不严,交接班不认真,违反操作规程,巡视患儿不及时,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为患儿抽血或静脉穿刺后忘松止血带等现象的产生。

值班时未体现慎独精神,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1.2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儿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

由于护士超负荷工作,加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质量下降,易发生差错事故。

个别护理人员对业务不熟练,观察病情不到位。

服务态度不好,解答问题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与家长发生冲突。

这些因素容易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3 带教因素:由于护生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程度欠缺,基础理论薄弱,操作能力较差,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带教老师的指导十分重要,直接关系护生业务能力的提高和责任心的加强,从而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与预防措施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与预防措施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与预防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对儿科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使广大医务人员深刻意识到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1]。

儿科作为一个特殊性的人群,生长发育的特点、生理功能等决定着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特殊性。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1.护理工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1.1 护患沟通无效及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欠缺。

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自身素质与物质要求的提高,家长对患儿的要求甚是更高。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家里的掌上明珠,如果孩子生病了,家长们都怀有立竿见影的态度。

可治疗疾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家长们有时候是不予以理解的。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及家属,难免有情绪,因此很容易与家属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对于儿童依从性、年龄、家庭坏境、入院次数有明显的差异,首次入院及年龄越小的患儿依从性越差[2]。

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语言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较差,常不能完整的表达疾病的感受和变化[3],所以护患沟通无效,让护理人员不能有明确的目标进行护理工作。

1.2 护理人员方面的问题。

在护理工作繁忙的时候,由于要完成在班的工作,难免三查十对制度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没做到位,在交接班时查对交接不严格,用药的剂量交接不准确,加床或频繁调床后的治疗卡、床头卡、一览卡等没及时更改都容易引起护理纠纷。

在技术方面有些年轻的护士静脉穿刺不能够一针见血,导致用药延误,患儿家属因此心疼患儿着急患儿的病情导致不满。

药物的剂量算不准确,使得剂量过量或不足,影响疾病的治疗。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解剖、生理功能,儿童发病快、病情变化快、治疗快。

年轻的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做不到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急救技术也不够熟练,不能够争分夺秒的去抢救患儿生命。

宣教不到位让患儿及家属擅自离开病房出现意外。

护理记录存在问题,从而失去其作为法律证据的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摘要: 从感染、损伤、胃食管反流、护理记录不周、交接班不完善等方面分析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关键词: 新生儿;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新生儿科是一个高风险学科, 且无家属陪护,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所有操作均由护理人员进行, 但在护理工作每个环节都潜伏风险. 现分析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 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1 护理风险1。

1 感染新生儿科危重病人多, 加上新生儿自身免疫力低下,早产儿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

病房结构和设置不合理、通风不良、消毒不到位、床位之间距离较小、不同疾病患儿混住造成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

另外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疗用品消毒不严, 各种医疗器械,如暖箱、光疗箱、喉镜、奶具、衣物消毒不严,造成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1。

2 损伤由于早产儿皮肤薄嫩, 易发生皮肤压伤性红臀。

输液时高浓度液体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以及外渗致使局部皮肤坏死。

洗胃、洗肠、洗澡时水温过高引起烫伤、使用热水袋烫伤、坠床等各类损伤及意外。

足月儿指甲过长自行抓伤,蓝光照射时眼罩脱落。

吸氧不当造成的失明、氧中毒、肺不张呼吸抑制,因称重、沐浴、摄片、吸痰等使患儿脱离氧环境导致难以逆转的低氧, 严重可引起脑损害. 辐射床应用不规范引起烫伤或复温效果不佳.1。

3 胃食管反流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主要症状是呕吐 , 但是大部分患儿(特别是早产儿) 可无临床呕吐症状, 表现为反射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甚至猝死, 临床上对这种/ 寂静型0 的潜在危险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1。

4 护理记录不周护理记录不及时、漏记、记错、用词不严谨。

1. 5 交接班不完善交接内容不全,重点不明确。

1。

6 其他调换床位、输错液体、新生儿被偷窃。

新生儿肢体小、外貌特征非常相似、手条及脚条及易脱落, 在晨起沐浴、外出检查、入出院时调错婴儿,入院时写错手条,出院时抱错婴儿等.2 防范对策2。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策略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策略

儿科护理平安隐患策略一、儿科常见的平安隐患1、医院因素:医院普遍存在医院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高、管理不到位现象。

对护士继续教育培训不够重视,护理人员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加之年轻护士自身的一些特点。

医疗环境、病房设施陈旧等,如地面过滑易致摔倒,病床无护栏造成坠床,春冬季节患儿多,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患儿同住一室极易感染。

容易引起患儿家长不满情绪。

医疗仪器陈旧、修护不当,特别是对平时闲置的抢救器械疏于维护,在抢救患儿时极有可能出现故障,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患者因素:本院儿科住院患者大多来自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对疾病认知不够,对护理宣教承受能力不高,如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对检查收费不理解等而引发医疗纠纷。

擅自离院外出或不按时回院,如果发生意外,一定引发医疗纠纷;家长宠爱患儿对护理人员注射要求一针见血,如事与愿违,极易发生纠纷;患儿好动易使针头滑脱就要反复穿刺,引起家长不满。

2、社会不良因素:护理工作的完成需要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传播媒体对医院的片面报道,加之社会对医院的关注度及要求越来越高,造成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质疑不信任,极易引发医疗纠纷。

患者对医院医疗的期望值过高,患儿病情稍有变化或恶化,家长将责任加之于医护人员,"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患者的纠纷意识。

二、对策1、全面提高护士业务素质:①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护士职业素养:为护士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获得护理领域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

新老护理人员合理搭配,取长补短;年轻护士轮转科室,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短期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科室护士整体素质。

鼓励护理人员学习心理、人文等知识全面提高自身修养,提高与患儿家长的沟通能力,解答患儿家长疑问的能力。

②新护士要进展儿科平安教育:儿科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科室,安排高年资护理人员一对一帮带,加强操作、考核,快速成长迅速掌握儿科的护理业务,如体温测量、留置针的封管、药物剂量换算等独具儿科特点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1]儿科病房由于患儿年龄、疾病特点和特殊的工作性质使
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

小儿病情变化快且病情危重,稍有不慎就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
危及生命安全而导致法律纠纷。

因此,护士必须加强法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
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改善服务态度,搞好护患关系,以减少和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报告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1 护理质量管理因素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
不严,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对患者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护理
记录书写缺乏规范性,护士长排班不合理,护士人员配备不足,护士、床位比例失调等因素
均会引起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或不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易发生差错事故。

[2]
1.2 护理人员因素低年资护士增多,现在我科大部分都是工作几年的年轻护士,她们工作经
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处理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专科护理技术欠熟练,特别是小
儿头皮静脉穿刺和动静脉采血,危重患儿急救技术和观察病情等方面不够成熟。

护理人员少,护理任务重,工作量大,使护士身心疲惫,情绪容易急躁,护士心理压力过大,“慎独”意识
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巡视不到位等因素均可造成护理行为不当或过失,甚至出现差错事故。

如由于巡视不周到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时致药液渗漏引起皮肤坏死,危重患儿翻
身时皮肤观察不到位引起压疮等,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良后果。

1.3 护士及家长交流沟通欠缺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对象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痛苦不适的
婴幼儿,其家长对患儿过分担心,焦虑,经常来询问患儿的各种问题;由于护士人员少,儿
科工作琐碎繁忙,护士急于完成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导致没有时间及精力倾听家长的说话,
做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前解释不够耐心详细,缺乏沟通技巧。

特别是年轻护士经验不足,技
术水平欠熟练,主动巡视病房意识差,说话比较直接,发生护理纠纷处理不妥当。

患儿家长
对疾病知识缺乏,家庭受经济能力影响,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以审视怀疑的态度看待收
费问题及对医疗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产生不信任感,如与家长沟通不到位可导致不满引起医
患纠纷。

1.4 环境设施因素如病区环境地面光滑、潮湿,患儿易发生摔倒;病床护栏陈旧松动不够牢固,安全设施损坏,易出现患儿睡觉时坠床,热水烫伤等;灯光过暗,观察病情不清楚,静
脉穿刺时不能一次穿刺成功,导致家长不满意;后勤设施、维修工作跟不上等。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制订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护理差错事故报告程序,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1-
2次,就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危险因素进行讨论,找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
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采取理论学习,继续教育或外出进修学习等形式,不断更
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丰富护理服务内容。

组织护士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医疗事故处
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
2.2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临床治疗护理、生活服务等工作都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大多数医院存
在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等问题。

护士超负荷工作,护理心理压力大,常因心烦,焦虑,
身体不适等情绪影响工作。

因此医院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应合理安排老年资护
士与低年资护士一起排班,如年轻护士在处理新入院患儿采血、头皮静脉穿刺、抢救工作时
可请教老年资护师协助工作,如患儿住院人数过多,危重患者多情况下,可安排2个护士弹
性排班,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2.3 重视专科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培训每月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及综合技能的培
训及考核;重点加强年轻护士规范性培训和继续教育,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进行急救
技术,头皮静脉穿刺,动静脉采血,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技能培训,组织高年资护士向年
轻护士传授自己独特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准确计算小儿药物剂量,动脉、股静脉采血
等技术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加强工作责
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巡视病房,认真仔细地观察患儿的全身
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4 沟通技巧儿科护士应加强语言沟通能力及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交流,善于
倾听患儿及其家长的心声,并尊重其知情、同意、选择等权利,自然真诚地表达对患儿的关
心体贴,向家长热情,耐心解释患儿的病、治疗用药、检查目的及结果、饮食知识及注意事
项等健康知识,进行安全意识宣教,嘱家长将患儿放在床栏一侧或靠墙位置睡觉,建立良好
的护士与家长关系,保证护理安全,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5 保证硬件设施的安全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无油迹和水迹,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安全标识
清楚,定期检查病区设施,有损坏或有安全隐患时及时维修,防止意外的发生,保证患儿的
生命安全。

3 小结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
断提高护士责任感和业务技术能力,增强护士慎独精神,完善儿科护理的内涵质量。

现在,
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医疗安全是患者选择就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消除护理隐患,提高护理安全,必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同时,医院应为患者及护理人员营造一个更安全、
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潘韶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 阎成美,翁卢英,李妮,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47.
[3] 黄荔红,林月,加强安全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