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的解剖

合集下载

腹壁切口详解

腹壁切口详解
图:切开皮肤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图:切开腹膜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疝切口
• 皮肤、浅筋膜(camper's筋膜)、深筋膜 (Scarpa筋膜)、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腹横筋膜、腹膜外脂 肪、腹膜(壁层)
横切口(剖宫产)
• 以剖宫产说明:
剖宫产术(Cesarean section)是经腹 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 的手术。
切口分类
典型切口:
直(纵)、横、斜切口 弧形切口(颈部、肋缘下)
非典型切口:
胸腹联合切口 复杂切口 (如Z)
主要腹部切口
直切口:正中切口
旁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旁腹直肌切口
横切口: 斜切口: 麦氏切口
肋缘下切口 • 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以下 4~5cm)处,腹内、外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 伸向腹直肌的前方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使后 层缺如,因此腹直肌鞘后层由于腱膜中断而形 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线,又称半环线.
注意哦!手术能恰当的使
母婴转危为安,但存在出血 感染和脏器损伤的危险,故 决定行剖宫产术应慎重。且 死胎、胎儿畸形,不应行剖 宫产术终止妊娠。
横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递 刀切开,干纱布拭血, 直血管钳、中弯血管钳 止血,铺皮肤巾,巾钳 固定。 切开腹直肌前鞘:递刀 切开,剪刀扩大,皮肤 拉钩拉开皮下组织。

兽医外科学课件:腹部手术

兽医外科学课件:腹部手术

②牛第一腰神经传导麻醉的刺入点:
触摸第一腰椎横突后缘,距 背中线5cm处为刺入点。垂 直 进 针 5 ~ 7cm , 当 针 抵 横 突基部骨后缘,略向后移再 推 进 针 0.5cm , 注 射 药 液 15~20ml.
③牛第二腰神经传导麻醉刺入点:
在第二腰椎横突后缘确 定,操作方法同第一腰 神经。
(2) 保定与麻醉
站立保定:腰旁或 椎旁神经传导麻醉, 也可采用局部浸润 麻醉。
侧卧保定:全身麻 醉。
1)、腰旁神经传导麻醉
传导麻醉最后肋间神 经、髂下腹神经与骼腹股 沟神经,要确定3个刺入 点:
1)、腰旁神经传导麻醉
①最后肋间神经的刺入点:
牛:用手触摸第一腰椎横突游 离端前角,垂直皮肤进针。深 达腰椎横突前角的骨面,将针 尖沿前角骨缘,再向前下方刺 人0.5~0.7cm,注射3%盐酸 普鲁卡因液10ml以麻醉最后肋 间神经。然后提针至皮下,再 注入10ml药液,以麻醉最后肋 间神经的浅支。
壁切口外,用生理盐水纱布垫保护 隔离,用两把肠钳闭合闭结点两侧 肠腔,由助手扶持使之与地面呈 45°角紧张固定。术者用手术刀在 闭结点的小肠对肠系膜侧做一个纵 行切口,切口长度以能顺利取出阻 塞物为原则。助手自切口的两侧适 当推挤阻塞物,使阻塞物由切口自 动滑入器皿内,以防术部污染。助 手仍按45 °角位置固定肠管,用 酒精棉球消毒切口缘,转入缝合。
线上作切口。
(5)术 式
切开皮肤,显露腹中线。 用手术剪剪开腹中线,扩大腹中线切口。 缝合
4、中线旁切向(腹白线旁切口)
(1)适应症、麻醉与保 定:与腹中线切口相同。
(2) 术部:切口位于腹 中线旁平行腹中线,有三 种定位法:经腹直肌内侧 缘的腹中线旁切口;经腹 直肌外侧缘的腹中线旁切 口;经腹直肌的腹中线旁 切口。

腹部手术解剖层次

腹部手术解剖层次

腹部手术解剖层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腹部手术解剖学是外科医生进行腹部手术前必备的知识之一。

在进行腹部手术时,医生需要了解腹部器官的位置、结构和解剖层次,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腹部手术解剖层次的相关知识。

我们需要了解腹部的解剖结构。

腹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器官,如胃、肝、胰腺、肾脏等。

腹部解剖结构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包括表浅层和深层。

在进行腹部手术时,医生需要依次解剖这些层次,以便达到目标器官。

腹部手术的解剖层次包括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腹膜和腹腔内器官。

首先是皮肤层,这是腹部最外层的层次,主要是保护内部器官不受外界损伤。

下面是皮下组织层,这一层主要包括皮下脂肪和结缔组织,起着储存能量和支持器官的作用。

接着是筋膜层,筋膜是连接皮肤和肌肉的结构,起到支持和保护腹部内部器官的作用。

肌肉层是腹部最重要的层次之一,主要包括腹直肌、腹横肌和腹斜肌等,这些肌肉起着维持腹部稳定、保护内部器官和进行呼吸等重要功能。

腹膜是腹部内部的最外层结构,是一种透明的薄膜,它覆盖着腹腔内的器官,如胃、肝、胰腺、肾脏等。

腹膜在腹部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生需要小心地解剖腹膜,以便接触到目标器官。

第二篇示例:腹部手术解剖学是外科医生在进行腹部手术前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腹部手术解剖层次包括腹壁、腹腔脏器及腹腔内脏器。

我们先来介绍腹壁的解剖层次。

腹壁主要由皮肤、皮下脂肪、浅筋膜、腹直肌、腹横肌和深筋膜构成。

腹壁是保护腹腔内脏器的重要结构,同时也是外科手术入路的重要标志。

在腹壁手术中,外科医生需要准确切开各种腹壁层次,以达到手术部位并保护腹腔内器官的目的。

我们来看看腹腔脏器的解剖层次。

腹腔脏器包括肝脏、胃、胰腺、肾脏、脾脏、肠道等。

这些脏器的位置和功能各不相同,外科医生在进行腹部手术时需要了解各个脏器的解剖结构、血管走向、神经分布等信息,以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并确保手术安全。

腹部的局部解剖

腹部的局部解剖
脐平面以下: 浅层(脂肪层)Camper筋膜 (向下—大腿脂肪层)。 深层(膜性层)Scarpa筋膜 (在中线处附于白线)。 两侧向下—腹股沟韧带下方 约1横指处—大腿阔筋膜相 愈着。 浅、深两层之间还有丰富的 淋巴管和小血管:腹壁浅动 脉、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静 脉、旋髂浅静脉,以及脐周 静脉网。
脾 spleen
肝固有动脉
肝总动脉 胃左动脉 胰十二指肠 上后动脉 脾动脉 splenic artery
胃十二指 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 上前动脉
胃右动脉 肝固有动脉 肝总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后动脉
胃短动脉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腹腔干
胰背动脉 左支(胰 下动脉) 右支
胰支
胰十二指肠 上后动脉
胰十二指肠 上前动脉
腹主动脉
十二指肠
肠系膜上动脉
复习题
填空:十二指肠分四部
( ( 曲( (
)、( )、( )、( )
)、 ),三个弯 )、
十二指肠分四部(十二指肠上
部 )、(十二指肠降部 )、(十二
指肠水平部 )、(十二指肠升 部 ),三个弯曲(十二指肠上曲 )、
(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空
肠曲 )
十二指肠的动脉血供主要来自

右后下段(Ⅵ)
Glisson系统
肝裂:
在Glisson系 统或肝门静脉 系统腐蚀铸型 中,肝的叶间 和段间存在的 缺少Glisson 系统分布的裂 隙。
胰 腺 的 毗 邻
网膜孔


胰管是胰的主要排泄管。胰管自胰尾部沿胰的 长轴右行,横贯胰的全长。胰管沿途汇集各小 叶的导管(约100个左右),这些导管几乎呈 垂直方向汇入胰管,引流胰的大部分胰液。约 在胰头颈交界处胰管弯向下后方,然后在胆总 管的左侧与胆总管汇合,最后斜行穿入十二指 肠壁,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副胰管在胰头上部,一般较短小,走行于胰管 的上前方,主要引流胰头上前部的胰液。副胰 管的左端多与胰管汇合,右端多直接开口于十 二指肠小乳头。小乳头位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的 上方(稍偏内侧)约2cm处。胰管末端发生梗 阻时,胰液可转经副胰管进入十二指肠。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

胆囊动脉
胆囊动脉 起自肝右A,位于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围成). 常有变异.
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
分为4段
1.十二指肠上段 位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切开探查引流术在该段进行.
2.十二指肠后段 位十二指肠上部后面, 行于下腔V前方,肝门V右側. 经网膜孔可探查此段结石.
3.胰腺段 胰头后方.胰头癌常压迫该段, 导致阻塞性黄疸.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ppt
成人腹腔主要器官的投影
右季肋区
①右半肝大部分 ②部分胆囊 ③部分右肾 ④结肠右曲
右外側区
①升结肠 ②部分回肠 ③右肾下部
右髂区
①盲肠 ②阑尾 ③回肠末端
腹上区
①右半肝小部分和左半肝大部分 ②胆囊③胃幽门部和部分胃体 ④十二指肠大部分⑤胰的大部分 ⑥两肾(部分)和肾上腺 ⑦胆总管,肝A和门V ⑧腹主A和下腔V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右端,连于肝右叶 外后面和膈.
左三角韧带 位肝左叶上面和膈之间.变 异较多,常含肝纤维附件(新生儿特 有的肝残留物,可出现血管和胆管等 结构)
下面
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血 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将 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管.
脐区
①胃大弯②横结肠③大网膜 ④左右输尿管⑤十二指肠小部分 ⑥部分空回肠⑦腹主A和下腔V
腹下区
①回肠②膀胱(充盈) ③子宫(妊娠)④左右输尿管 ⑤部分乙状结肠
左季肋区
①左半肝小部分 ②胃贲门,胃底,部分胃体 ③胰尾④脾 ⑤结肠左曲 ⑥部分左肾
左外側区
①降结肠 ②部分空肠 ③左肾下部

腹部手术的解剖ppt课件

腹部手术的解剖ppt课件
腹部手术的解剖
腹部手术的解剖
一、解剖图
腹部手术的解剖
腹部手术的解剖
二、腹部手术切口
做腹部手术时,先要考虑腹壁切口的位置及其 走行方向。理想的切口,应能充分显露手术野, 使手术顺利进行,并可避免产生一些术后并发症。 简言之,良好的腹部切口应满足三个要求:
易达性 可延长性 安全性
腹部手术的解剖
1、腹壁
腹部手术的解剖
【手术步骤】
皮肤切开位于腹直 肌内外缘之间,距中线 3-4cm.切开皮肤、皮下 组织和腹直肌前鞘后, 用刀柄在腹直肌中间做 一小口直达后鞘。然后 用刀柄和手指顺肌纤维 方向顿性分离,再切断 并结扎。后鞘显露后, 与腹膜一同提起切开。
腹部手术的解剖
1.2.4肋缘下斜切口
肋缘下斜切口为位于右或左侧肋缘下。 优点:显露良好,腹膜缝合较易。对肥胖病人而肋角宽广者尤 为适合。如前次胆道手术采用直切口,再次手术时宜选用肋缘下 斜切口进腹。 缺点:损伤较大,需切断1或2根肋间神经,操作较直切口费时,
腹部手术的解剖
(3) 切开白线,白线为腱 性组织,切开时不应见 到肌肉,否则说明切线 偏斜,应加改正。白线 于近脐部分较宽,近剑 突部分较窄,为避免切 线偏斜,也可先切开下 部白线,再向上切开上 部白线
腹部手术的解剖
(4)用盐水垫或刀柄将 腹膜外脂肪推开,露出 腹膜。如行胆道手术, 应将脂肪层推向左侧, 腹膜切口位于肝圆韧带 的右方;如行胃、脾手 术,应将脂肪层推向右 侧,腹膜切口位于肝圆 韧带的左方。如系腹膜 炎手术,在切开腹膜前 用盐水垫保护好伤口, 防止污染。
腹部手术的解剖
【手术步骤】
(1)术者和助手分 别用一手将皮肤向两侧 拉紧,或以术者左手拇、 食指将皮肤向两侧并向 上绷紧。右手持刀,自 剑突开始向下达脐孔上 方,沿正中线切开皮肤 和皮下组织直至白线

局部解剖学腹部

局部解剖学腹部

2.大网膜greater omentum
形似围裙覆盖在 空、回肠和横结肠 的前面,左缘与胃 脾韧带相连续。
胃结肠韧带:
自胃大弯和十二指 肠上部至横结肠之间的 大网膜前两层形成胃结 肠韧带。内含胃网膜左、 右血管、胃网膜左、右 淋巴结等。
3.网膜孔和网膜囊
网膜孔:
位于小网膜游离 缘后方,可容1~2指, 经网膜孔可进入胃 后面的网膜囊。
左系膜窦:向下通盆腔 右系膜窦:几乎封闭,窦内有感染不
易扩散。
结肠上区
内容: 一、结肠上区的动脉 二、结肠上区的器官
一、结肠上区的动脉 腹腔干及其分支:
腹腔干的分支:
1. 胃左动脉 2. 肝总动脉 3. 脾动脉
1. 胃左动脉 食管支 胃支
2. 肝总动脉
胃右A 肝固有A 左支
右支 胆囊A 胃十二指肠A
腹膜腔
内容: 一、腹膜腔的概念 二、腹膜形成的结构 三、腹膜间隙
一、腹膜腔的概念
腹膜腔为壁腹膜 和脏腹膜之间的潜 在腔隙,内有少量 ( 100~200ml ) 浆 液 。
男性腹膜腔是密 闭的,女性腹膜腔 间接通外界(经输
卵管腹腔口、输卵
管、子宫、阴道与 外界相通)。
二、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 系膜 韧带 皱襞 陷窝、陷凹
以腹壁下动脉为 标志。脏器经腹壁 下动脉的外侧(深 环)突出者为斜疝。 脏器经腹壁下动脉 的内侧(直疝三角) 突出者为直疝。
斜疝,脏器包在精索的3层被膜内。 直疝,疝囊在精索被膜之外。
睾丸下降与腹膜的关系:
睾丸下降至腹股沟管腹环时,向前 推顶腹膜壁层形成腹膜鞘突。
睾丸降入阴囊以后,包绕睾丸表 面的腹膜鞘突,形成睾丸固有鞘膜, 鞘突的其余部分则闭锁形成鞘韧带。

腹腔解剖图谱

腹腔解剖图谱

第二、三肝门
第二肝门:
腔静脉沟上部,肝左、中、右V 出肝处.
其肝外标志是沿镰状韧带向后上方的 延长线.
第三肝门:
腔静脉沟下部,肝右后下V和尾状叶 V出肝处.
肝的分叶
按表面形态分 右叶 膈面 左叶 右叶 尾叶 脏面 方叶 左叶
肝的分叶和分段
肝内两套管道系统: 1.肝静脉系统 肝左、中、右V、肝右后V 和尾状叶V 2.Glisson系统 肝门V、肝A和肝管在肝内的 分支和分布基本一致,由血管 周围纤维囊包绕. 1954’Couinaud按肝内管道分: 肝段按Glisson系统划分 肝V走行于肝段间.
下面
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血 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将 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管. 肝胃韧带 胃结肠韧带
脾的韧带
脾肾韧带 由脾门连到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内有胰尾 和脾血管.脾切除时要切断此其后层,方可游离脾. 膈脾韧带 由脾肾韧带延伸到膈.短,有时不明显. 脾结肠韧带 位脾前端和结肠左曲间.短. 胃脾韧带
( 结肝 肠为 上界 区)
肝下间隙 (肝圆韧带分) 左肝下间隙
(小网膜和胃分) 左肝下前间隙
网膜囊 (小腹膜腔)
上壁—肝尾状叶、膈下面的腹膜.
下壁—大网膜2、3层愈着部。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大网膜前2层。 后壁—大网膜后2层、横结肠及其系膜、
覆盖胰、左肾和左肾上腺的腹膜。
左界—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 右方—网膜孔
肝的韧带
上面
镰状韧带 连于腹前壁上部、膈和肝上 面的双层腹膜,矢状位.游离缘含肝 圆韧带. 冠状韧带 位肝上面、后面与膈之间,由 上(前)、下(后)两层腹膜构成,其间 的肝后面无腹膜覆盖,为肝裸区.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右端,连于肝右叶 外后面和膈. 左三角韧带 位肝左叶上面和膈之间.变 异较多,常含肝纤维附件(新生儿特 有的肝残留物,可出现血管和胆管等 结构)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与疝修补术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与疝修补术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腹股沟疝的手术并不是简单的小手术。

它需要精细的解剖与分离,需要术者对这一区域有深刻的了解与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和修补。

因此,为了学好腹股沟疝手术必须首先掌握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这是做好疝外科的基础。

第1节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腹股沟区是连接腹部和下肢的过度区域,它的解剖层次与腹前壁基本分相同,由浅入深可分为7层:①皮肤、②浅筋膜(camper's筋膜)、③深筋膜(Scarpa筋膜)、④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⑤腹横筋膜、⑥腹膜外脂肪和⑦腹膜(壁层)。

作为术者,首先要清楚手术操作在哪个层面进行。

TEP手术主要是在腹横筋膜下方的腹膜外脂肪和腹膜之间进行。

一、腹外斜肌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在腹股沟区域,已无肌肉,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external oblique aponeurosis)。

腹外斜肌腱膜在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之间,反折、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或称股浅弓femoral arch)。

腹股沟韧带内侧部有一小部分纤维,继续向后向下向外反折成陷窝韧带(lacunar ligament,又称为Gimbernat氏韧带),附着于耻骨梳上,边缘呈弧形。

陷窝韧带的游离内缘组成了股环的内界。

陷窝韧带继续向外延续,附于耻骨疏韧带(pectineal ligament,又称为Cooper韧带)。

上述各韧带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是重要的解剖标志(图3-1)。

腹外斜肌腱膜的纤维自外上方向下方行走,在耻骨结节的外上方分为上、下二脚,二脚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裂隙,即为腹股沟管的外环(exterior ring)。

正常人的外环口可容一食指尖。

在腹外斜肌腱膜深面,有两条呈平行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于腹内斜肌表面行走,两条神经纤维可相互交叉相连,在手术中应注意保护,谨防误伤。

图3-1:腹股沟区主要韧带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腹内斜肌(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和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在腹股沟管中,两者的肌纤维都向内下行走,下缘构成弓状,越过精索前、上方,止于耻骨结节。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摘要】目的:比较妇产科腹部纵切口和横切口的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情况,浅析两种腹部切口的优劣。

方法:对患有腹部肿瘤疾病,且接受了腹部切开手术的30名患者的资料以及术后切口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具体而言,下腹壁纵切口组伤口愈合的优良率约为86%,伤口化脓率为14%。

下腹壁横切口组伤口愈合的优良率约为79%,伤口化脓率为21%。

两种切口的选择方式与切口愈合程度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下腹壁纵切口解剖与下腹壁横切口两种解剖方式各有其解剖学特点,在通常情况下,下腹壁纵切口较为常见,且比横切方式在切口愈合方面更为理想,在临床上应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切口愈合一、前言随着妇产科腹部手术重要性的不断提高,研究其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有着关键意义。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其相关内容的掌控情况,从而有效优化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的实践水平,保障患者顺利康复。

二、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患有腹部肿瘤疾病且接受了腹部切开手术的患者30名。

其中15名患者采用的是下腹壁纵切口的手术方法,另外15名患者采用的是下腹壁横切口的方法。

两组全部为女性患者,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48.9±1.5)岁,病程6个月到3年,平均病程(2±0.3)岁,平均体重为(68±3.6)kg。

所有患者均被确诊腹部有肿瘤。

其中纤维肉瘤6例,黑色素瘤9例,子宫瘤15例。

2.方法两组患者在研究前均因腹部肿瘤问题接受腹部切开手术。

术后在饮食上均以清淡膳食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按合理的生活方式作息。

两组患者均于20天后进行切口愈合情况复查。

按照切口愈合情况,将切口愈合情况分别定为甲级、乙级、丙级。

“甲”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乙”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丙”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腹部解剖ppt课件

腹部解剖ppt课件

联合联腱合腱
腹部解剖
前锯肌 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腱膜
腹部解剖
腹直肌鞘前层 皮肤
浅筋膜
腹白线 腹内斜肌
腹股沟韧带 精索
腹直肌 腹直肌腱划
腹横肌
腹部解剖
腹横肌 弓状线
腹部解剖
腹横筋膜 精索
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鞘后层 半月线
腹白线
腹部解剖
(四)腹横筋膜
衬贴于腹横肌深
面,上腹部较弱。
在腹股沟深环处
呈漏斗形突出形成精
腹部总结
腹部解剖
第一节 腹前外侧壁及阴囊 一、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1.熟悉腹壁浅筋膜的特点,动脉分布和静脉回流。 2.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了解三层扁肌的排列和肌纤 维方向。 3.掌握腹直肌鞘的构成及其内容物。 二、腹股沟区 1.了解腹股沟区的特点和意义。 2.掌握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内容物和临床意义。 3.掌握腹股沟三角的位置和边界。腹壁下动脉在鉴别腹 股沟斜疝和直疝的意义。 三、精索及阴囊 1.掌握精索的组成及位置。 2.熟悉阴囊的构造、内容物和功能。了解睾丸被膜和睾 丸鞘膜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腹直肌 腹白线腹直腹肌血壁管上 腹外斜肌 腹内 腱 斜划 肌
分为前、后两层。 在脐下4~5 ㎝ 处, 腹横肌
鞘后层缺如,形成弓状线。 鞘内有腹直肌、腹 壁
半月线
上、下血管、7~12胸神经 前支。
腹壁下 血管
弓状线
腹部解剖
2. 腹外斜肌 纤维从外上斜向内下, 在 髂前上棘与脐连线附近移行 为腱膜。 腱膜在耻骨结节的外上 方形成三角形裂隙, 为腹股沟 管浅环。 腹股沟韧带内侧端形成 腔隙韧带和耻骨梳韧带。
腹部解剖
第三节 腹腔脏器的血管和淋巴结 1.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行程和分布。 2.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及其属支。肝门静脉与上、下腔 静脉的吻合及临床意义。 3.熟悉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浴巴结的分布及收纳范围。

腹部手术解剖层次

腹部手术解剖层次

腹部手术解剖层次
1.皮肤和皮下组织层:腹部手术首先会穿过皮肤和皮下组织,这是手术入口处。

在这一层次,需要注意清洁皮肤,并用合适
的切口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分层切开。

2.腹壁肌肉层:在穿过皮肤和皮下组织之后,手术进入腹壁
肌肉层。

这一层次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

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切口和方法来暴露腹壁
肌肉。

3.腹膜层:腹膜是覆盖在腹腔内脏器上的一层薄膜,分为壁
腹膜和脏腹膜。

腹膜层次是腹部手术的重要步骤之一,手术进
入腹膜层后,需要小心剥离腹壁腹膜以及将其缝合,以免损伤
腹腔内的器官。

4.腹腔内脏器层:在通过腹膜层之后,手术进入腹腔内。


腔内包含多个脏器,如胃、肝脏、胆囊、肠道、脾脏和肾脏等。

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器官暴露或切除。

5.血管和神经层:在进行腹部手术时,血管和神经是需要特
别注意的结构。

手术操作需要小心处理和保护腹部的主要血管,以及避免损伤附近的神经。

腹壁切口详解

腹壁切口详解
腹部手术切口详解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手术室 ——邓辉
目录
1、腹部解剖图解 2、切口分类、切口详解 3、剖腹产切口层次步骤配合 4、常用切口的比较
腹壁解剖
由浅入深分为六层:
皮肤 ( 活动性大) 皮下组织(浅筋膜-Camper氏筋膜、Scarpa氏筋膜
,后者与Colles(浅会阴)氏筋膜相通;camper筋 膜:腹壁下浅筋膜分为两层,浅层即camper筋膜, 含有脂肪组织又称脂肪层,向下与腹部浅筋膜相连 续。深层为scarpa筋膜。 ) 肌层(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 (与膈下筋膜 、髂腰筋膜 盆筋膜 相连) 腹膜外脂肪 (手术在腹膜外进行) 腹膜壁层 (与膈肌下腹膜、小骨盆腹膜相连)
图:切开皮肤
图:切开腹膜
切开腹膜:递血管钳牵起 腹膜,刀切开,剪刀扩大。
探查腹腔:探查子宫后递 盐水纱垫,以推开肠管和 防止羊水及血液进入腹腔, 并递腹腔拉钩暴露子宫。
切开子宫:递刀在已暴露 的子宫下段正中做切口。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递血 管钳刺破羊膜。
图:充分暴露子宫 下段
胎儿娩出后协助医生断 脐,递中弯血管钳2把夹 住脐带,组织剪剪断, 新生儿交助手处理。 断脐后递20U缩宫素, 宫体注射。
各类切口细解
正中切口层次 1、皮肤 2、筋膜 3、腹膜外脂肪 4、腹膜壁层
(腹直肌)旁正中切口
不分 裂腹直肌而直接将腹直肌牵向外侧的切口 。 经过皮肤、脂肪层、前鞘、游离腹直肌内侧 缘后拉向外侧,不切开该肌、腹直肌鞘后层、( 腹外斜肌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 膜。
经腹直肌切口
分开腹直 肌进入腹腔的切口。多在腹直肌 正中线处做 纵行切口,次经过皮肤、皮下 组织、前鞘、腹直肌 (后鞘)、腹膜外脂 肪、腹膜壁层。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的探究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的探究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的探究发表时间:2015-07-06T15:50:05.0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作者:高华[导读] 该切口解刨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和脐下正中切口,只需要结合病变部位以及范围对上延长切口的大小。

高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曹城镇卫生院2744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妇产科腹部切口类型。

解剖学特点以及选择原则和切口愈合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切口愈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20-01针对手术切口的选择,就是对手术的第一步做好,要对以下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操作方便、对切口进行充分的暴露、对切口进行延长的可能性、切口进行组织张力的大小、切口在进行愈合后的可能性和既往手术瘢痕的部位等。

关于产科腹部手术切口以及相关的解剖1.1 下腹壁纵切口的解剖学特点1.1.1 脐下正中切口解剖主要是在脐下沿腹正中线做切口,进腹比较快,对于组织的损伤比较小。

在脐部环绕便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延长切口到上腹部,旁证中切口主要是在腹正中线旁二厘米纵行切口,比较容易延长切口,主要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常用切口。

对于腹壁纵切口的解剖学特点主要是由浅到深的依次为:首先是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经过研究人员研究,绘制出了皮肤的纹理线。

主要是切口愈合过程中瘢痕比较宽,下腹壁皮下脂肪血供来源于腹壁浅血管,对于小出血点应该可以钳夹或者是电凝进行止血。

下腹原有切口的患者,应该要将原来切口的瘢痕切除,在瘢痕两侧切口皮肤,切口应该稍向倾侧,这样能够方便缝合切口的两端。

其次是腹白线,主要是有双侧腹直肌鞘前后层在腹浅壁正中相互交织所构成。

脐以下的白线主要是因为两侧腹直肌相互靠拢而变窄,因此脐下正中切口的过程中,因为肌肉加强,血供比较充分,很会会出现切口疝或者是出现切口的开裂。

再次是腹直肌鞘前层,主要是腹壁的三层阔肌腱膜包绕腹直肌所构成腹直肌鞘,并且分为前和后两层。

腹部解剖经典图

腹部解剖经典图

• 腹股沟深环deep inguinal ring • 窝间韧带 interfoveolar ligament
4. 壁腹膜 Parietal peritoneum
腹前壁内面的皱襞及凹窝
5. 腹 前 Transrectus incision 壁 手 术 Pararectus 常 incision 用 Paramedian 切 incision 口
1. 肌层 The Muscular layer
前外侧群 The Anterolateral Group The three flat muscles are the:
– 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 muscle – 腹内斜肌 internal oblique muscle – 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 锥状肌 pyramidalis
Pubic crest 耻骨嵴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髂前上棘
Superior edge of pubic symphysis 耻骨联合上缘
Location of inguinal ligament
2. 软 组 织 标 志
3. 体 表 投 影
三、腹 前 外 侧 壁 The Anterolateral Abdominal Wall
浅 筋

Transversalis fascia
2. Superficial fascia
Superficial fascia consists of a layer of connective tissue that contains a variable amount of fat. Above the level of umbilicus, it is a fatty layer. In the inferior part of the anterolateral wall,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is composed of two layers, the fatty outer layer, known as Camper`s fascia, and the membranous inner layer, the Scarpa` fascia. The Scarpa` fascia: 1) is attached to linea alba medially. 2) continuse downwards cross the inguinal ligament to blend with the fascia lata of the thigh about 1.5cm below the inguinal ligament. 3) is continuous with the superficial fascia of the perineum (Colles’ fascia).

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的临床研究

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的临床研究

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的临床研究作者:刘玮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从腹部手术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以及切口愈合方式进行临床研究,进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腹部开发手术的30患者进行临床实践,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分析解剖学特点以及切口愈合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手术,而对照组患者则不对解剖学特点以及切口愈合相关知识进行探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满意率,每组患者各15例。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切口愈合;【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074-01引言:在腹部手术中,下腹壁纵切口与下腹部横切口是最常见的切口形式之一,对研究患者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而切口愈合的病理过程及其分类也影响着患者切口的愈合程度,因此必须予以了解,本文通过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探析,从而提高临床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现将探析结果报道如下[1]。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腹部手术的30患者进行临床实践,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分析解剖学特点以及切口愈合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手术,而对照组患者则不对解剖学特点以及切口愈合相关知识进行探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满意率,每组患者各15例。

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在18~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2±5.77)岁。

1.2方法1.2.1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相关特点分析1.2.1.1下腹壁纵切口解剖学特点1.2.1.1.1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解剖学特点是通过尸体解剖而得出的结论,由此绘制出的皮肤纹理线由其研究者命名为Langer线,在进行纵切口切开时,其垂直线需要切断Langer线,但是这种切割方法在切口愈合时容易造成较宽的瘢痕,腹壁浅血管供给下腹壁皮下脂肪血供,因此可以用电凝法进行止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手术的解剖
廖玲
一、解剖图
二、腹部手术切口
做腹部手术时,先要考虑腹壁切口的位置及其 走行方向。理想的切口,应能充分显露手术野, 使手术顺利进行,并可避免产生一些术后并发症 。简言之,良好的腹部切口应满足三个要求: 易达性 可延长性 安全性
1、腹壁
腹壁具有保护和支持腹内脏器、参与呼吸和 躯干运动及产生腹压以利于咳嗽、排便等功能。 腹前壁平整且富有弹性,开腹后容易获得较大范 围的显露,绝大部分手术均通过腹前壁进行。
1.2.2旁正中切口
旁正中切口可根据需要位于左或右侧,上 、中或下腹部。但以右上、左下及右中部 旁正中切口为常用,后者最适用于诊断不 明的急腹症,故又专称为剖腹探查切口。 优点:是操作简便,容易延长,不损伤腹 直肌或肋间神经,血供好,愈合优良。 缺点:显露对侧的脏器稍差。
【手术步骤】
(1)在中腹部中线右侧 2cm处做纵切口,脐 上脐下各占半长。切 口长度为术者手掌宽 度加5cm,在手术过 程中还可按病变位置 和手术范围适当延长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 织,显露腹直肌前鞘 ,并将其切开。
腹壁的上界维胸骨剑突、肋弓下缘、第11肋 和12肋下缘;下界为趾骨联合、腹股沟韧带和髂 嵴;侧界为腋后线,与腹后壁相连。
1、腹壁
腹壁的重要体表标志有剑突、肋弓、腹白线、 脐、髂嵴、趾骨联合和腹股沟韧带。在确定腹部 切口的位置和方向时,必须利用这些标志,才能 表达清楚。
1.1腹壁由浅及深由6层组织构成
临床上采用的多种切口,都各有利弊,显然不 存在一种完美无缺的切口。但以下各项要求,有 助于手术者作出恰当的切口选择。 (1)位置适当:切口应接近病变部位,便于 显露病灶。 (2)长度合理:切口长度应充分,便于手术 操作能顺利进行。切忌做小切口,徒增手术的困 难,并可导致意外的内脏和血管损伤;但也不可 盲目延长切口。 (3)延长方便:切口要便于向两侧延长,以 迎合手术的需要,而不受到解剖关系的限制。
(4)损伤较少:切口对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损 伤应尽量减少。 (5)操作简便:切口的切口与缝合简单而省时 (6)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疼痛轻,愈合牢固, 伤口裂开、切口疝等发生率低。
1.2腹壁切口种类
1.2.1正中切口
正中切口是通过腹白线所做的切口,分为上 腹部正中切口和下腹部正中切口。前者自剑突至 脐,后者自脐至耻骨联合。另有全长正中切口, 自剑突至耻骨联合,中间绕过脐而过。上腹部正 中切口可绕过脐在左下方延长,也可切除剑突向 上延长。 优点:通过腹壁的层次少,组织损伤少,出血 少,进腹和关腹快;80%以上的腹部手术均可通 过这种切口来完成。缺点:白线位于腹中部,两 侧血供到此已成较差,故愈合较差,伤口裂开和 切口疝发生的机会较多。
(7)经上腹部正中切口 或旁正中切口做手术时, 如上方显露不良,可切除 剑突。剑突切除后所增加 的显露范围,并非剑突本 身的长度。因膈肌在此处 附着于剑突后面,当剑突 切除后,向上延长的腹膜 切开可继续向膈肌延长, 切开膈肌4-5cm,使膈肌 下解剖结构更为接近。
切口的宽度也可 增加50%左右
膈肌在剑突上的附 着被分离后便自动向 后坠落,并牵带附于 其上的腹膜也向后坠 落,从而使伤口变浅 ,有利于操作。
【手术步骤】
(1)沿肋缘下2-3cm, 自剑突下向右外侧与 肋缘平行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显露腹直 肌前鞘和腹外斜肌腱 膜。切口内上端在腹 中线,外下端在腋前 线。
(2)沿切口方向斜行切 开腹直肌前鞘,再向 外侧切开腹外斜肌。
(3)切断腹直肌,妥善 止血。再向切口外侧 切开腹内斜肌肌膜, 顺现为方向分开腹内 斜肌。此时可见第8、 9肋间神经进入腹直肌 ,第8肋间神经必须切 断,第9肋间神经可牵 向外侧,尽量保留。
(2)用几把止血钳提起 腹直肌前鞘的内侧缘 ,以刀柄将腹直肌内 侧缘向外剥离。
1.2.3经腹直肌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亦可位于左或右侧,上、中 或下腹部。 优点:操作简便,可任意延长,显露一侧 脏器较正中和旁正中切口满意。 缺点:腹直肌鞘和腹直肌在同一矢状面上 被分开,在伤口尚未愈合期间不耐腹压; 且腹直肌纵行剖开后,至少有3根肋间神经 受损,内侧部分的腹直肌必将萎缩,影响 腹壁强度。
(3) 切开白线,白线为腱 性组织,切开时不应 见到肌肉,否则说明 切线偏斜,应加改正 。白线于近脐部分较 宽,近剑突部分较窄 ,为避免切线偏斜, 也可先切开下部白线 ,再向上切开上部白 线
(4)用盐水垫或刀柄将 腹膜外脂肪推开,露 出腹膜。如行胆道手 术,应将脂肪层推向 左侧,腹膜切口位于 肝圆韧带的右方;如 行胃、脾手术,应将 脂肪层推向右侧,腹 膜切口位于肝圆韧带 的左方。如系腹膜炎 手术,在切开腹膜前 用盐水垫保护好伤口 ,防止污染。
(5)术者和助手各 持有齿镊或弯止血钳 一把,在切口中部相 对部位夹起腹膜,再 用刀柄在腹膜上轻叩 几下或以手指推挤, 然后术者和助手先后 放松腹膜并再夹起, 使可能与腹膜夹在一 起的肠管或网膜脱落 。最后在两镊之间切 开腹膜,两边各夹一 把弯止血钳。
(6)提起止血钳, 向上剪开少许腹膜后 ,用左手食指与中指 插入切口中托起腹膜 ,将内脏挡开,在两 指之间继续剪开腹膜 ,扩大腹膜切口。
(4)将腹直肌后鞘和腹 膜提起切开。沿切口 向外侧剪开腹横肌和 腹膜,进入腹腔。
(5)关腹时,先在切口 内侧连续缝合腹直肌 后鞘及腹膜。至切口 外侧将腹横肌和腹膜 一并缝合。
(6)腹直肌前鞘和腹内 斜肌肌膜间断缝合。 腹外斜肌腱膜、皮下 组织和皮肤分层间断 缝合
三、腹部手术皮肤消毒
1、上腹部:上至两乳头水平,下至耻骨联合 两侧过腋中线 2、下腹部:上至剑突水平,下至大腿上1/3 两侧过腋中线
【手术步骤】
(1)术者和助手分 别用一手将皮肤向两 侧拉紧,或以术者左 手拇、食指将皮肤向 两侧并向上绷紧。右 手持刀,自剑突开始 向下达脐孔上方,沿 正中线切开皮肤和皮 下组织直至白线
(2)将白线上的脂肪 组织向两侧略加分离 ,使其显露清楚。用 两块小盐水垫遮盖切 口两边的皮肤并肌内外缘之间,距中 线3-4cm.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和腹直肌前 鞘后,用刀柄在腹直 肌中间做一小口直达 后鞘。然后用刀柄和 手指顺肌纤维方向顿 性分离,再切断并结 扎。后鞘显露后,与 腹膜一同提起切开。
1.2.4肋缘下斜切口
肋缘下斜切口为位于右或左侧肋缘下。
优点:显露良好,腹膜缝合较易。对肥胖 病人而肋角宽广者尤为适合。如前次胆道 手术采用直切口,再次手术时宜选用肋缘 下斜切口进腹。 缺点:损伤较大,需切断1或2根肋间神经 ,操作较直切口费时,
四、腹部手术铺巾
1、以切口为中心铺四块无菌巾(顺序:先下 、后上、对侧、近侧或先下、对侧、再上 近侧) 2、患者头端铺一块中单,尾端铺两块中单 3、最后铺腹孔被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