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主要与次要

合集下载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

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场外支招一、审题概要就内容来看,文题所选材料及其蕴含的立意旨向,仍然是以关注青年学生成长,引导考生热爱自然、关注现实、崇尚科学、思考社会人生为命题侧重点的。

就形式而言,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审读材料,明确要求。

文题依照2009年全国卷Ⅱ的模式,也给了三则材料,并带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的写作要求。

这就暗示考生决不能仅凭某一材料中只言片语就做出立意的选择,而要在分别读懂每则材料、把握各自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思考,从而提炼出具有共性的观点。

二、旨向分析为了降低审题难度,出题人已做出“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的提示。

因而,我们完全可以就此立意、构思成文。

然而,此共性观点过于笼统庞大、不易驾驭,难以写出具有深度的文章。

依据新材料作文还可以在符合总要求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每则材料的蕴含、做多向性立意选择的特点,可有下列诸多的立意。

1.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适合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环境。

(素材:关于李嘉诚教子的故事、关于爱迪生成长故事)2.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生存发展和成才。

(素材:孟母三迁,择邻育子;关于林肯的成长)3.欲使人才健康、快速的成长,应该努力创设良好的自然、社会、心理环境。

(素材:名言“将门生虎子,儒室出书生”;29岁的周森锋成为湖北乃至中国目前最年轻的市长)4.在生存、成长过程中,拥有好奇心、兴趣并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至关重要。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

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引言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是让考生选择一个问题,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在本文中,将讨论选择的问题并分析其重要性,随后从个人经历出发,阐述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最后,将探讨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方法和措施,并总结全文。

选择的问题:如何解决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课业压力。

因此,解决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个人经历与思考作为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灌输着要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性,这导致了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功课上。

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我们还要背诵大量的知识点,完成大量的作业和练习题。

为了应付考试,我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时间。

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缺乏成长的空间和机会。

然而,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和社会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

家长们往往对学生的成绩寄予厚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因此,他们会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过度关注和干预,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针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解决:1. 改革教育体制当前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和个性的培养。

因此,我认为应该改革教育体制,减少学生的考试压力。

首先,可以减少考试的数量和频率,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可以通过引入多元评价的方法,如综合评价、口头评价等,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

这样能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改革教育体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进行深入学习。

学校可以设置开放式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合集3篇)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合集3篇)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第1篇“小议”浅阅读所以我要说的是:浅阅读,我们要乐意受之,完美用之。

于午后捧一杯香茗,微风拂过,翻起页页泛黄的扉角,感受书的香蕴,这是何等惬意!是这传人经典,授人美德的书教会我们孔子的谦虚为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这传人傲骨,给人热血的书呐喊出树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血沸腾的革命情结,激励着多少热血青年,鼓励着多少澎湃的心;是这豪放与婉约的孪生姐妹,教我们吟唱出易安的种种凄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也教我们审度了东坡的傲岸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的,这人类的精神食粮,母语的精髓浑厚,我们不能遗弃,他是我们沸腾的热血,是我们不能丢的根,所以那些斜倚在书店一角,默默地读书,不知天黑的日子不能丢,如果你丢了,虔诚地捡拾那些日子。

但是,与在图书馆默默沉浸截然不同的“浅阅读”我们也不能丢,而且丢不了。

浅阅读以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浅阅读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浅阅读,只知徜徉于古典读书方式的你,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获取信息,为了成为时尚的现代人,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工作,浅阅读不可丢,不能丢。

让深阅读与浅阅读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地步入我们现代人的心扉,作个张弛有度,亦“深”亦“浅”的现代人。

深浅结合,相得益彰。

2010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第2篇浅阅读与深阅读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深阅读是大海,那么浅阅读只能是小溪;如果深阅读是蓝天,那么浅阅读只能是浮云;如果深阅读是草原,那么浅阅读只能是绿坪。

大海,永远充斥着的,只有河水跌撞而来的轰轰涛声。

有时表面上默默无闻,但那叫波澜不惊,不为外界所动,然而小溪,整日呜咽,用全身力气叫喊也只不过是滴滴答答。

那溪中的青蛙自以为是地亮着歌喉;再看那海中蛟龙,滕溪而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2010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0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0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

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实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今年的全国高考课标卷作文,仍是新材料作文试题,基本沿袭了前几年的命题思路,让新课标与旧大纲之间有了较好的衔接,使考生从心理上易于接受,不至于大起大落,变化太大,让考生无所适从。

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新材料作文不是一则材料,而是采用了三则事例和一句概括语。

在三个具体事例基础上,加上一句概括语,既将三个事例高度高度概括起来,又是材料具有了一定的思辨性。

从表面上来看,虽然是三则不同的事例材料,但最后一句概括语是对三则事例的总结概括:“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也就是说,三则事例都可以是说人才成长规律的,但三则事例是三个不同的角度,三个不同的侧面,也就是人才成长的三个规律。

因此,整个材料是围绕“人才成长的规律”这一主题,三则事例分别从“人才成长需要自由空间”、“人才成长需要好奇心和探索”和“人才成长需要自信心”三个角度来解析人才成长之路的。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才成长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社会文明的迅猛发展,为人才成长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因而,人才成长的因素呈现多元化的形式,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状况,寻求成才的最佳途径。

命题者如此设计试题,从人才的成长、人的发展方面来看,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成才,实现在新课程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主观与客观-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主观与客观-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主观与客观-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主观与客观主观与客观思想:人有主观能动性。

阐释: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这固然是让人感动的细节,但客观地说.这只是动物的本能,与人不同,人表现恩义的方式要丰富得多。

可以磕头,可以言辞,可以送礼物,可以请吃饭等等。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有主观能动性。

人能够主动地创造和改变事物或现状,而且这种能动性的力量相当强大。

有条件我们要上,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要上。

这句熟语就是强调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条件不够,我们可以凭借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

目前流行的成功学,理论众多,流派纷呈,但成功学的哲学基础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追求成功就是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和改变。

抱怨客观条件不够的,往往就是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阐释:人有主观能动性,并不等于这种能动性是无限的。

不受制约的。

个体的主观条件是一个制约因素。

个体的情感、意志和思维品质等因素都会制约能动性的发挥。

悲观者的能动性就不及乐观者,乐于思考的也强于懒得动脑的。

客观的物质条件也会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些条件,但并不是什么条件都能创造。

做一件事,如果连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够,无论主观能动性多强,也是无济于事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四面楚歌中的项羽无论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难挽回楚霸王
的大业。

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3、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例作时代变革请不要放弃“习惯”一年一年,在时代的变革和变迁下,我们一点点的放弃了我们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习惯。

时代在进步,时代在改变,为了跟上所谓的“时代”,我们放弃了原本的我们,放弃了原本的习惯。

追溯回古代,买包子,老板会给我们用一张草纸包些拿着。

出门在外,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皇子王孙皆乘马车、轿子,或者骑自己的坐骑。

这种习惯,从夏商时期就一直被传承到清末。

这些习惯不是没有改进,而是在改进的同时我们在其中学会了不劳而获。

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祖先留下的,是我们继承过来的,是属于我们的,抢不走。

而恰恰是这些不在意的“习惯”毁了我们自己。

曾经的秦,他们用三根手指拿捏刻刀在竹简上刻字;后来的清,他们用四根手指拿捏沾有香墨的狼毫在雪白的纸上写字;今天的我们,却用上了是根手指在这里噼里啪啦的敲击键盘。

我们是改革了,我们是进化了,我们是站在科技发达的前沿,但请问:“我们变革以后,您是否还会用两根手指拿捏一支钢笔,在我们雪白的A4纸上写我们祖辈创下的行、草、楷、隶……书呢?”很早以前我问过自己,为什么我们一定非要用键盘来敲击自己的生活,不能传承中国的“美体”字,来书写我们华美的人生?我们的时代在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变化,我们也在其中悄无声息的“前进”。

我们的“前进”就是在摒弃了我们的习惯的前提下改变的,不是吗!看似没有新颖的漫画,看似没有意义的考题,其实从侧面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都在吃鱼,谁去抓老鼠,谁去保留我们曾经的习惯?”我们学会了吃鱼,但是却忘记了怎么去抓一只老鼠,怎么去保护我们原有的“财产”和“资本”?非要等到那一天,突然有一只“狗”在我们的面前拿着一只心脏还在跳动的老鼠给我们说:“我才有本事传承你们祖先留下的东西,你们没资格”。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思想1:人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不能完全脱离于社会而存在。

环境总要影响甚至改变人。

阐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便是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

环境于人是双刃剑,既可树人,也可毁人。

林语堂先生提倡风气教育,其实也就是利用环境的影响熏陶教育人。

大唐诗风盛行,所以唐诗达到诗的最高峰。

两宋流行词,所以两宋成为词之高峰,元以曲为重,所以曲在元朝达到最高峰。

这也就是环境影响所致。

孟子的母亲懂得这个道理,怕孩子受环境的不良影响,而三择其邻,最后住到学堂旁,孟子才开始读书。

为此,我们选择自己的环境不可不慎,与善人居,若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

思想2:人有主观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的活动也反作用于社会。

阐释:环境对人影响大,不等于人就是环境的奴隶。

人有主观能动性。

可以抵制环境的影响。

歌德的《浮士德》就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魔鬼摩菲斯特设置种种极具诱惑的环境引诱浮士德博士,但浮士德博士凭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战胜了魔鬼。

叔本华说:事情本身并不影响人,影响人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这句话也是包含了人可以在环境中独立甚至改造环境的意思。

是的,人不仅可以不受环境影响,甚至还可以改变环境,使不利的环境变成有利。

有两个人先后到一个岛上去推销鞋子。

第一个人很快就离开了,他说:那儿没有市场,人们都不穿鞋子。

而第二个人却留下来了,他说:这儿的市场前景广阔,人们都没有鞋子穿。

第一个人被环境改变了,但第二个人却准备积极地改变不穿鞋的环境。

个体的活动于社会的反作用最大的莫过于第一流的人物,如苏格拉底、柏拉图、耶稣、释加牟尼、拿破仑、毛泽东、荷马、鲁迅等。

第一等人物对社会的反作用不仅表现在他们的具体事功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们个体的人格魅力上。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写道: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评价

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评价

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一)有人在修订版《金庸全集》上市后的一次采访中这样问查老:“您为何在有了这么多成就之后再一次修改作品呢?”查老笑言:“年轻人,我的书房可以看到整个香港的夜晚,那么我难道不是站在香港的土地上吗?”此话引我深思,如查老所言,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似乎并不矛盾。

查老少时离家求学,方是时,新派武侠刚刚崛起,无数追随者争先恐后。

梁羽生叹曰:“浩浩乎侠也。

”当一个个前辈脱颖而出光芒四射之时,少年金庸便立下志向,他抬首望向那片群星璀璨的夜空,立志“做侠文化者”——得侠者或易而得文化者难啊!胸中振荡着梁羽生“亦狂亦侠真名士”的气魄,眼中望着的是还珠楼主笔下那浩瀚江湖,金庸仰望星空,心潮澎湃。

然,他深知凝望星空太久,会因难以触摸而郁郁,因眼睛酸涩而迷茫。

于是他低下骄傲的头颅,看向那一望无际的大地。

足边的泥土,承受着一步步稳稳的踩踏——我可以想像青葱少年远离家乡于夜幕中苦研知识的寂寞。

他足边的油灯一闪,映着憔悴的双颊,以及那双孜孜以求的眼睛。

《史记》《国语》……在采访中的查老笑言自己年少时对诸子百家的熟知,我一时难以想像——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少年瑟缩于塾堂一隅,执著地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叩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足印!那方星空在前方闪耀,心中那方侠的净土无时无刻不在召唤自己。

查老提起笔,绘下了胸中那抹侠的亮色——“门半掩着,一个中年人伏案疾书,闻声抬起头寒暄几句……”亦舒眼中的金庸,在坚定望向星空的同时亦不忘咬牙进行他的长路跋涉。

是的,他尝过无数次失败,文稿被退回、被嘲讽甚至在报上被禁足,那片星空似乎太遥远,但他的追求如悬在案前的孤灯,用明黄的光驱赶黑暗。

中年的金庸,依旧是那个扎根于泥土,一步一步接近目标的金庸,甚至,不畏于足畔一块块阻碍前进的岩石!在无数个夜晚的奔波后,旅者抬头,繁星近得仿佛可以触及——《射雕英雄传》赢得海内外一致好评,蜂拥而来的是鲜花、掌声及数不清的追随者。

解读2010福建高考作文

解读2010福建高考作文

解读2010福建高考作文第一篇:解读2010福建高考作文不变的理性追求——试谈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由半命题回归到材料作文,不变的是对理性的追求,只不过2009年的“这也是一种”把理性思考投注于一个“也”字上,而今年则通过《格林童话》问世的一段曲折来呈现。

材料作文的立意在于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

本次试题材料观点的提炼有三个立足点:一是格林兄弟、二是“86个传说”、三是朋友。

从格林兄弟的角度来看,兄弟俩原想从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中寻找到它们与人类发展历史暗藏的联系,希望破灭后便“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其实,当时他们若能换一种眼光,而不宥于“传说与历史”,便可发现这86个传说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

若非朋友发现,文学史上岂不少了《格林童话》这座经久不衰的艺术宝库?由此,从格林兄弟身上可提炼出“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或“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等相似观点。

从这86个传说本身而言,则可提炼出“位置与价值”、“机遇”等观点。

当86个传说被放在“开启人类发展历史奥秘的钥匙”时,无疑是意义不大的,这点从“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可以看出;而当它们被放在“愉悦心灵启蒙心智”之存在上时,则放射出熠熠光辉:“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了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了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不但令世界各国儿童耳顺能详,而且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侣,价值不可限量。

可见位置与价值间有着辨证的关系,只要位置得当,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反之,则可能埋没了价值。

另外,这86个传说的结集问世与“一个朋友偶然发现”密不可分,是朋友的慧眼给了它们至关重要的机遇。

成功不仅需要自己的内在价值,也需要外在的机遇。

所以从“机遇”角度亦可切题。

再从材料中朋友的角度来看,是朋友的慧眼解除了那86个传说被束之高阁的封印,从而使它们赢得了文学长廊中夺目的一席。

高考作文立意指导:哲学篇(1)

高考作文立意指导:哲学篇(1)

高考作文立意指导:哲学篇(1)一、过程与结果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

俗话中“心急吃不得热豆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

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比如小学有个结果,中学也有个结果,这些结果只是人生大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长亭更短亭”,驿站后还有驿站。

个体人生这个大过程又从属于人类历史这个更大的过程,而人类历史也只是宇宙时间上的一小段。

为此,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

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

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

什么样的内容才算充实呢?自古迄今,界定甚多,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

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

阐释:人生过程中有许多结果.一年有一年的结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结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个结果。

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阶段和下一阶段之间的一个点。

而不是人生过程的归宿。

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其中某一点上的成功而停止奋斗。

错把一个驿站当作人生这列火车的终点站,那只能有一个结果.我们人生的意义到此结束。

北宋“三苏”之一苏辙,后半生“筑室于许”,“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

(《中国文艺词辞典》)这样的生命有何意义可谈?其实,死——这生命的最后一个站台,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意义的终点,因为死只是更大过程中的一个普通的驿站而已。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原因和结果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原因和结果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原因和结果第一篇: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原因和结果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思想l: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

阐释:毛泽东形象地将这个思想表述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黑格尔说.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我想,这个理就是凡事存在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原因。

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

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那佛教就不可能不给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带来影响。

同样,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也不可能没有其历史原因。

流星从太空划过,只是偶然的一瞬,但这一瞬的偶然背后却有必然的原因。

思想2:因果地位相互转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

反之亦然。

另外因果本身也可相互转换,相互作用。

阐释:风生是树动的原因,而树动这一风生的结果又是花落的原因。

可以这样说,世界就是在无限的因果联系中。

而教育和经济就是互为因果的: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了,又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战后的日本勒紧裤带办教育,最后换来日本经济的腾飞;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也应该加大对教育的经济投入。

思想3: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

阐释:一个原因可以导致许多结果。

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就导致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家长制、领导终身制等多种结果。

一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造成的灾难哪里仅仅是经济的滞后呢?民族的文化,国民的灵魂许多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影响是长期的、深重的。

有时,一种原因还会同时带来正负两面的结果。

同是核裂变,一方面可以造成巨大威力的核爆炸,一方面又可造成核辐射。

同样,一种结果也可能是多种原因所致。

李白丰富多彩的诗篇,既是其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的反映,更是儒家、道家、佛家、纵横家、名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果。

2010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分析

2010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分析

2010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分析贴近社会注重理性反思一幅漫画,餐桌上,几只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其中一只猫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是2010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卷I的作文题,也是广西今年高考采用的语文作文题。

那么,这个作文题的立意是什么呢?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常常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和2007年的全国卷Ⅰ的漫画作文一样,今年的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同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很显然,出题者是想让考生针对当今社会一些现象进行反思。

“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就要抓住吃鱼的猫和捉老鼠的猫两个角度,探究漫画背后的比喻象征意义”。

凌建艺等老师认为: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考生作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要从职责的角度去思考,就是猫有鱼吃了,还要不要捉老鼠?猫的本分和职责就是抓老鼠、吃老鼠。

每一种动物都有特定的职责。

各尽职责,这个世界才是一个最“和谐”的状态。

因此,考生应当肯定那只恪尽职守去捉老鼠的猫是对的。

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导致不和谐的因素,忘掉了自己的职责。

有收获必有付出,有享受必有奉献,这是生活的法则。

坐享其成、虚度光阴,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

二是还要从自立自强这个角度去思考。

因为,捕鼠的猫代表保持优秀传统习惯的一类人。

而另两只猫对捕鼠猫的嗤之以鼻表明它们忘掉了自食其力、勤于劳作是一种优秀品质。

显然,餐桌上的鱼是不需要它们亲自去捕获的,不劳而获式的享乐在它们看来是那样的天经地义。

当前社会存在的“啃老族”、“富二代”现象,一直是令人关注的话题。

这幅漫画起到了引导青年人思考当下、思考自身的作用。

三是从人生观追求这方面考虑,猫有鱼吃了,是不是可以就此满足了?在漫画中,鱼应该代表生计,鼠代表除了生计之外还应该有生活或者说事业的意义的内涵。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个体与集体-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个体与集体-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个体与集体个体与集体思想:只有在集体中,个体才能有真正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阐释: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英雄名叫安泰,他力大无比,谁也战胜不了他,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呢?据说,安泰对他的生身母亲——大地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感情。

他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身上不断吸取力量,战胜任何敌手。

后来来了一个英雄赫拉克勒斯在与他格斗时,看出他力量的源泉大地,就把他举起,在空中扼死了。

这个神话说明了个体的力量源于集体,个体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自由,才能发展。

思想:集体依赖于个体存在,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对集体有影响作用。

阐释:个体从属于集体,并不否定个体的相对独立性。

西湖一勺水,阅尽古来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

这些句子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集体中的某一个体有相对的独立性,且具有集体的特征,有时甚至能够成为集体的代表。

个体对集体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一道菜中,作料是个体,但倘若没有这个个体,菜就要大打折扣了,但这个个体也不能太过,太过,这道菜恐怕也难以入口。

思想: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谁的利益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阐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集体不存在,个体也甭想存在。

作为一个个体,应明白自身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是一致的。

如果为自己的利益而伤害集体或集体中其他个体的利益,最终也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

二战中,一个法国人见法西斯屠杀犹太人,他以为与自己无关,没有理会;又见法西斯屠杀波兰人,他也以为与自己无关,没有理会;又见法西斯屠杀法国同胞,他还是以为与自己无关,没有理会;最后,法西斯要杀他了,他不禁感叹:谁来理会我?这就像笼子里的猴子,见同伴被揪出去做菜了,它高兴得拍手,殊不知下一个就是自己。

为此,作为个体,要勇于承当集体赋予的责任,为集体利益作出个体的牺牲。

黄山有一群猴子,数目总是保持在只左右,这是它们生态平衡的数目,当多出这个数目。

高考作文之2010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

高考作文之2010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

2010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篇一:2010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如何立意】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如何立意作文材料寓意人们要敢于担当,坚守岗位职责,社会才能统一和谐。

施教者等社会群体应弘扬和保护敢于担当社会责任者。

即人们要做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岗位职责,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现成的环境所诱惑而丧失自己的天性和职责。

因此行文时联系到现实社会,作为80、90后的青年一代要树立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爱国爱家,勇担重任的理想,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不被物欲横流所诱惑,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切忌养尊处优、不劳而获。

当然对于成人社会而言,每人都要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能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永远有吃的,才能换来长久幸福。

作文角度参考no.1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管诱惑再多,不管多么安逸,决不能迷失自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no.2贪图享受者,沉沦诱惑者必将被人唾弃,被社会抛弃。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懒猫,主人把它们喂得饱饱的,而它们却是尸位素餐,不去坚守自己的职责,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比如富二代、八旗子弟、啃老族等,他们不就是那三只猫的化身吗?no.3时代在变革,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了本真——猫天生要捉老鼠,猫的立身之本也是在于捉鼠,而非吃鱼! no.4不能盲目从众,要有自己正确的辨别力。

大家都在吃鱼,而另外一只猫在捉老鼠。

对于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个方面,不能怕别人的风言风语,不要盲目从众,要仔细甄别。

作文最佳立意坚守职责,远离私欲,远离诱惑;职责大于诱惑、私欲;不能为私欲诱惑而放弃自己的本职。

今年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大于去年。

考生对其材料内容理解时,往往见仁见智,似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然而总有一种理解是最接近题意的,这就好像是一个靶子,纵然有八环、九环,但毕竟有个十环。

这就需要比较选优,破解题意,保障作文符合最佳题意,方能获得高分。

2010年高考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一、引言2010年是中国高考历史上的一年,这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备受关注和争议。

作为考生们的命题考试,高考作文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和梦想,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任务要求和分析评价三个方面,对2010年高考作文进行详细探讨。

二、历史背景2010年,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与此同时,高考也在不断发展和改革中。

作为高考的一部分,高考作文的命题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

三、任务要求2010年高考作文的题目为“自由和责任”。

这个题目给考生们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责任如何平衡?考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思考,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这个题目既要求考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还要求能够系统地论证和辩证。

四、分析评价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考生们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较为开放和深刻。

这个题目涉及到了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责任,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考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仅认识到了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责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明确了一种解决的方向,即要通过平衡和整合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责任。

许多考生在文章中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责任的紧迫感。

他们认为,自由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权利,但同时也应该有边界和限制,否则就会导致滥用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他们还认识到,自由和责任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有责任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这种理解和论证有助于考生们对于自由和责任的认识更加深入和透彻。

然而,也有一些考生在表达自己观点和论证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有些考生过分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忽略了对社会的责任。

他们认为个体的自由是不可侵犯的,而社会的责任则是相对次要的。

这种观点缺乏对整个社会发展和和谐稳定的考虑,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和社会问题的产生。

2010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汇总

2010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汇总
查看正文
5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庸人和伟人篇
查看正文
6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
查看正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追求篇
查看正文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2010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汇总
2010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汇总
1
2010年高考作文立意技巧之生存和死亡篇
查看正文
2
2010年高考作文审题技巧之事业和人生篇
查看正文
3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文化篇
查看正文
4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信仰篇(素材)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思想: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者是一种辩证关系。

阐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就好像乌的一双翅膀,折损一翼,乌不得飞。

一个国家,物质财富的充实,固然好,但如果国民的素质、信仰、思想、道德等精神文明的因素不够充实,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不过是一群生活在沙雕宫殿里的虫子,随时可以被消灭。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文明的建设往往更重要。

救治灵魂比救治肉体更有价值。

当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一个人已经重病在身,我们当然需要首先治病,放弃治病而给他大谈节操,那时可笑的。

当前,我国的大政方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实际的国情我们有所侧重,这是甚为必要的。

但是,有所侧重,决不等于只抓一手。

所以邓小平提出,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思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地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进步。

阐释:物质丰裕,民风淳厚,这便是理想的社会,自古及今,人们都在憧憬。

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桃花源,《镜花缘》中描绘了一个君子国。

在这些虚构的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和谐地发展着,因此,我们读来甚为美好。

就社会现实而言,这种和谐只能是相对地存在着。

不过我们自身的身心却可以做到和谐。

人行世间,有三个层面,一是俗务,人际应酬之类即是;二是事业,人总得干事,干事当然要求干成事;三是审美,审美极为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人生还需琴棋书画诗酒花。

哲学家阿诺德说过:诗歌拯救世界。

做好这三层,身心便易和谐。

生活中,许多人仅仅停留在第一层面,或第二层面,而没有审美,没有精神的审美愉悦,心便难以充实和净化。

许多人感叹人生苦短,其实,苦是因为人生不是审美人生,短是因为灵魂没有精神家园。

也谈江苏省2010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也谈江苏省2010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也谈江苏省2010年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摘要:江苏高考2010年作文题是《绿色生活》,写好此文必须做到审题准确、立意深刻。

学会分析作文题是作文的核心,这是开始作文的第一步,也是事关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重要性极大。

拿到一个作文题,要仔细地分析清楚题目传达出的意思,分析题目是为了让写出的作文更加切题。

关键词: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立意2010年高考已结束,考生最关心的作文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我主要谈谈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扬子晚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高考作文,切不可失!》的文章,作者是省四位阅卷组专家,在文章中专家们郑重告诫考生:“江苏高考作文的分值,已高达70分,占高考各科总分(480分)的14.6%。

它是重中之重,关乎全局之成败。

加之,临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有许多变数和特殊性,故不能掉以轻心。

”阅卷组专家们耳提面命、再三叮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语文学科,重视作文的写作。

你不重视,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这绝非危言耸听。

有些平时优秀的学生高考就败在了语文作文上,特别是败在审题立意上。

就江苏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一、审题要准确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

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题目可理解为“绿色的生活”或“绿色地生活”,中心语“生活”可理解为名词“生活”,也可看作动词“生活”。

这样的作文题写作重点一般在修饰语上,也就是说此题的写作重点应在“绿色”上。

当然,也不可偏离中心语“生活”。

如此,首先就要准确理解把握并深入挖掘“绿色”的含义。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有“生命和希望”的含义,“绿色生活”即生机勃勃的生活,充满激情的生活,每一天都能进步、都能发展、都在成长的生活;“绿色”又指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绿色生活”即低碳、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绿色”有“健康”之意,“绿色生活”即健康生活,包括物质上、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绿色”象征“和平”,而和平生活又可以令人展开无限思绪;“绿色”有“准许行动”的意思,我们在十字路口每天所见的绿灯就代表了“可通行”,“绿色生活”即公德、社会所允准的生活;“绿色”也代表“友善和谐、善于倾听”,如果从这些方面加以挖掘,一定能写出相对深透的内容。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一、过程与结果思想l: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

俗话中“心急吃不得热豆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

思想2: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比如小学有个结果,中学也有个结果,这些结果只是人生大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驿站,“长亭更短亭”,驿站后还有驿站。

个体人生这个大过程又从属于人类历史这个更大的过程,而人类历史也只是宇宙时间上的一小段。

为此,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

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

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

什么样的内容才算充实呢?自古迄今,界定甚多,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

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

思想3:一个过程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中前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的中介点,一是最终消亡。

阐释:人生过程中有许多结果.一年有一年的结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结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个结果。

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阶段和下一阶段之间的一个点。

而不是人生过程的归宿。

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其中某一点上的成功而停止奋斗。

错把一个驿站当作人生这列火车的终点站,那只能有一个结果.我们人生的意义到此结束。

北宋“三苏”之一苏辙,后半生“筑室于许”,“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作文观点与立意之哲学篇:主要与次要主要与次要
思想l: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力量发展是不平衡的。

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阐释:“胳膊拧不过大腿”,这句俗语形象地告诉我们矛盾对立面力量的
不均衡性。

力量强大的便是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战争中,“天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就是战争的主要矛盾,是战争取得胜
利的关键因素。

在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我们要善于快刀斩乱麻,理出主要
矛盾,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矛盾抓错了,危害严重。

五六十年代,毛泽
东错误地估计形势,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果,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经济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
果.我们开始富起来。

思想2: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在一定条件下,次要的
会上升转化为主要的。

阐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句成语就包含着主要与次要相互转化
的哲学思想。

在“失马”这件事上,祸,是主要矛盾,福是次要得不能再次要
的矛盾。

但当那匹失去的马带回许多野马的时候,祸福就转化了,也就是说,
主要与次要转化了。

处于次要矛盾。

处于弱势,并不可怕,只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强势的弱点,就能促使矛盾向反方向转化。

楚汉相争的初期,汉是次要的,是弱势力,但最终却使楚霸王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国共两党也是如此,共产
党处于次要地位,是弱势力,但得民心,得道,最终取得胜利。

思想3:解决矛盾问题,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矛盾均
衡论。

阐释:解决矛盾问题,我们一定要把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考虑到,但重
点是考虑主要矛盾,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很好地解决问题。

如果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就会造成损失。

失火了,我们应先救人,还是先救东西,还是先丢打水,这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如果我们救出人后还可再救物,却不
去救,那也是昏蛋。

均衡地去抓或只抓一点,都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