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群体社交焦虑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学生群体社交焦虑问题的文献综述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社交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交焦虑”一词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身存在社交焦虑的问题。
其中,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焦虑问题最为普遍,该问题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探究 “社交焦虑”发展和作用的影响因素,寻求破解预防之法,明确救赎发展之道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已掌握的资料显示,不同理论领域学者开展众多了关于社交焦虑产生的因素和作为中介作用的研究。
1、注意偏向在社交焦虑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研究表明,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注视时间较长,表现出注意解除困难。
以愤怒面孔为实验材料考察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在不同负性情绪唤醒度条件下的注意解除困难特征。
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对高唤醒度负性情绪刺激的注意解除难度更大。
2、高、低社交焦虑者的显著区别在于内因自尊特性。
内因自尊可分为两个维度,即对自我的认同程度和对他人的看法。
相对低的内隐自尊(对自己积极不足)、相对高的内隐“他尊”(不消极看待他人),可能正是这种削弱的自我偏爱倾向,才是社交焦虑的核心症结。
3、相对剥夺感对社交焦虑有正向预测。
核心自我评价可以负向预测自我剥夺感;自我关注调节了核心自我评价对相对剥夺感与社交焦虑的中介机制的后半路径。
对于低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其相对剥夺感较高,对自我多有消极的认识,要尽可能降低其自我关注水平;而对于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个体,其相对剥夺感较低,可以适当提高其自我关注水平,关注自己积极的一面,减少社交焦虑程度。
4、社会自传体记忆对于社交焦虑程度有直接影响。
高社交焦虑者作为旁观者的社交自传体记忆存在消极偏向,进一步形成负性自我概念;高社交焦虑者作为旁观者的社交自传体记忆具体化程度偏低,不利于个体从经验中学习。
5、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社交焦虑,也可以通过拒绝敏感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影响社交焦虑。
文献综述范文: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文献综述范文: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引言
社交媒体的普及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旨在综述
相关文献,探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学业表现和社交互
动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性较强。
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暴露于各种内容,包括虚假信息、负面评价和
网络欺凌。
这些负面经验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和自尊心
下降等问题。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会对青少年的学业表现产
生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分散注意力,并使青少年难以专
注于研究任务。
此外,社交媒体上存在着许多诱惑,例如观看有吸
引力的视频、玩游戏等,这可能导致研究时间的浪费。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社交互动的影响
虽然社交媒体可以提供青少年扩展社交圈子的机会,但也会对
其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研究显示,过多地使用社交媒
体可能导致青少年对于面对面互动的不适应,缺乏社交技能和交流
能力。
结论
综合以上文献综述可见,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
我
们需要重视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采取措施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和学业表现。
同时,我们也应鼓励青少年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社交
媒体,并提供相关教育,使其能够健康、积极地利用社交媒体资源。
*注意:以上内容为综述文档示例,不代表作者观点,需参考
具体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论述。
*。
文献综述案例范文
文献综述案例范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就像一个巨大的、闪闪发光的漩涡,把几乎所有人都卷了进去,尤其是青少年。
那这玩意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到底有着怎样千奇百怪的影响呢?咱们来好好扒一扒那些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一、社交媒体带来的社交机会与孤独感的矛盾。
有不少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给青少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交机会。
就好比它给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让他们能轻松地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比如说,在一些国际社交平台上,青少年可以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龄人聊天,了解各种新奇的风俗习惯,这可真是酷毙了。
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这扇大门打开的同时,也可能让青少年陷入一种奇怪的孤独感。
很多时候,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似有很多“朋友”,有成百上千的“点赞”和“关注”,但这些关系往往很表面。
就像你在人群中,周围都是人,可你却感觉没人真正懂你。
有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反而变得更加孤僻,因为他们过于依赖线上社交,不知道如何在面对面的时候和别人好好交流了。
这种孤独感就像一只小怪兽,悄悄地啃噬着他们的心灵。
二、网络欺凌:看不见的“心灵毒药”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让青少年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但另一方面,也催生了网络欺凌这个恶魔。
那些躲在屏幕后面的家伙,可能会对青少年进行恶意的攻击,比如发送侮辱性的信息、散布谣言等。
这对青少年的心理打击可不小,就像是被人在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
有研究指出,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会变得胆小怕事,对社交产生恐惧,甚至有些孩子会产生自残或者自杀的念头。
这网络欺凌就像一种看不见的“心灵毒药”,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社交媒体上的“完美假象”与自我认知的扭曲。
在社交媒体上,大家都在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那些照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滤镜处理的,就像一个个精心打造的“人设”。
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受到影响,产生一种对完美的过度追求。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期考试专用封面 学期考试课程名称: 社会性发展专题研究 考试时间: 2011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打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_____教育科学学院_____学院____10__级__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专业姓名 刘会兰__学号_201004040202005………………………………(密)………………………………(封)………………………………(线)………………………………认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体验,一定水平的焦虑对于个体保持正常的功能是必需的,但过分的焦虑将干扰个体的正常功能而成为病态的状况。
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常见的一种损害社会功能的、影响相当数量人口的心理疾患,又称社交恐怖症或者社交焦虑障碍。
本文主要从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社交焦虑的干预这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1 社交焦虑1.1 社交焦虑的界定社交焦虑的提出可以回溯1846年CasPer报道的赤面恐怖。
1903年,法国精神病学家Janet第一个对社交焦虑进行描述,所用词为“社交恐怖”或“社会的恐怖症”,并将其归为神经衰弱一类。
本世纪伊始,stocke:将其称之为“社会神经症”,并记载于病例中.最早提出“社交焦虑”一词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aeelder(1966年),他根据发病年龄以及害怕的对象不同,从恐怖障碍中区分出一组称之为社交焦虑(Soca11Anxiety)的病人,他们的表现是害怕社交处境,如害怕在众人前脸红、说话、吃东西,害怕参加聚会等等。
1970年,Mark:修改完善了他的理论,提出了社交恐怖症(Soeialphobia)的概念,以之代替了“社交焦虑”,并指出其基本特征是害怕自己在社交处境中被别人认为是可笑的。
由于当时行为主义的兴盛,人们对于社交焦虑的研究兴趣随之不断地升温。
行为主义治疗家们仍然以社交焦虑这一术语来描述人们的回避行为:“他回避人群,是因为他有焦虑.”(De1pratoaMegl,ynn,xgs4)。
【文献综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
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社会焦虑的关系1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1.1自我效能感的含义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界定有个发展的过程。
最初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自我效能: 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动过程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
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和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概念即个体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并不如此。
许多人也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任务和领域下个体的自我效能会起变化,认为特定领域、特定任务甚至特定问题的自我效能感才对行为具有预测性,原因是不同的任务领域对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不同。
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另外一些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如Sherer(1982)认为由于不同个体过去的成败经历不同以及对成败经历的不同归因导致个体间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
个体过去在各种情境中获得的成败经历会影响其对新环境的一般自我效能预期。
Judge(2001,2002)认为,“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应对、执行和能否成功的基本能力的评估,是个体对各种情境能否有效处理的信心判断”。
德国著名的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Schwarzer(1997)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虽然特殊领域的自我效能感对特定行为的预测效果更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对个体在更为广泛的情境中的行为进行预测。
因此,本次研究使用Schwarzer(1997)的定义。
数字和人名都应该用Times new roman1.2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各个因素;其二是自我效能感同其他因素的关系。
(1)关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研究现状家庭、同伴及学校、社会的文化差异对亲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过程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社会恐惧症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社会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简称SAD)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个体在社交场合中过度担心自己的表现,害怕被他人评价或嘲笑,从而导致社交回避或社交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恐惧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报告通过对社会恐惧症相关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社会恐惧症的流行趋势、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为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2)国家心理健康监测系统;(3)互联网调查问卷平台收集的数据;(4)临床病例数据库。
2.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社会恐惧症的研究现状;(2)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描述社会恐惧症的流行情况、影响因素等;(3)相关性分析法:探讨社会恐惧症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4)干预效果评估法:分析不同干预措施对社会恐惧症的治疗效果。
三、社会恐惧症流行趋势1. 流行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社会恐惧症的全球平均患病率为5%-13%,我国社会恐惧症的患病率约为5%。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 年龄分布社会恐惧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和成年人较为常见。
据统计,我国社会恐惧症患者中,20-4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
3. 性别差异女性社会恐惧症的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但性别差异并不显著。
四、社会恐惧症影响因素1. 心理因素(1)自卑心理:个体对自身能力、外貌等方面的不满,导致在社交场合中过度担忧;(2)完美主义倾向:对社交场合中的表现要求过高,担心无法满足他人的期待;(3)消极认知:对社交场合存在过度恐惧和回避的消极认知。
2. 社会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可能导致个体产生社交恐惧;(2)社会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如朋友、亲人等,使得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无助;(3)文化因素:某些文化背景下,对社交场合中的表现要求较高,可能导致个体产生社交恐惧。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期考试专用封面 学期考试课程名称: 社会性发展专题研究 考试时间: 2011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打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_____教育科学学院_____学院____10__级__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_专业姓名 刘会兰__学号_201004040202005 ………………………………(密)………………………………(封)………………………………(线)………………………………认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体验,一定水平的焦虑对于个体保持正常的功能是必需的,但过分的焦虑将干扰个体的正常功能而成为病态的状况。
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常见的一种损害社会功能的、影响相当数量人口的心理疾患,又称社交恐怖症或者社交焦虑障碍。
本文主要从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社交焦虑的干预这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1 社交焦虑1.1 社交焦虑的界定社交焦虑的提出可以回溯1846年CasPer报道的赤面恐怖。
1903年,法国精神病学家Janet第一个对社交焦虑进行描述,所用词为“社交恐怖”或“社会的恐怖症”,并将其归为神经衰弱一类。
本世纪伊始,stocke:将其称之为“社会神经症”,并记载于病例中.最早提出“社交焦虑”一词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aeelder(1966年),他根据发病年龄以及害怕的对象不同,从恐怖障碍中区分出一组称之为社交焦虑(Soca11Anxiety)的病人,他们的表现是害怕社交处境,如害怕在众人前脸红、说话、吃东西,害怕参加聚会等等。
1970年,Mark:修改完善了他的理论,提出了社交恐怖症(Soeialphobia)的概念,以之代替了“社交焦虑”,并指出其基本特征是害怕自己在社交处境中被别人认为是可笑的。
由于当时行为主义的兴盛,人们对于社交焦虑的研究兴趣随之不断地升温。
行为主义治疗家们仍然以社交焦虑这一术语来描述人们的回避行为:“他回避人群,是因为他有焦虑.”(De1pratoaMegl,ynn,xgs4)。
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基于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
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基于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并基于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进行深入分析。
社交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不安和害怕被他人负面评价。
负面评价恐惧,作为社交焦虑的核心要素,是指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担忧和害怕,这种恐惧往往导致个体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回避、退缩或过度自我关注的行为。
本文首先将对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理论框架、核心要素以及该模型如何解释社交焦虑的产生和维持。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负面评价恐惧如何在这一模型中发挥作用,包括它如何影响个体对社交场合的认知、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本文还将综述相关研究,分析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这种关联在不同人群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为临床实践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导个体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社交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文献综述社交焦虑是个体在社交场合中体验到的强烈不安、恐惧或担忧的情绪反应。
近年来,社交焦虑问题在心理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社交焦虑的成因、表现及干预策略。
其中,负面评价恐惧被认为是社交焦虑的核心因素之一。
负面评价恐惧指的是个体过度担心他人会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从而引发焦虑、回避等消极行为的心理现象。
大量研究表明,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当个体对即将发生的社交情境持有强烈的负面评价恐惧时,他们往往会出现心跳加速、出汗、面部潮红等生理反应,以及言语不流畅、目光回避、身体僵硬等行为表现。
这些生理和行为反应进一步加剧了社交焦虑的程度,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模型中,负面评价恐惧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认知偏差。
该模型认为,社交焦虑者倾向于对社交情境进行消极的解释和预期,将他人的中性或模糊行为解读为负面评价,从而加剧了自己的焦虑情绪。
【社交焦虑研究文献综述2900字】
社交焦虑研究文献综述目录社交焦虑研究文献综述 (1)1 社交焦虑的界定 (1)2 社交焦虑的理论模型 (1)3 社交焦虑的测量工具 (2)4 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3)1 社交焦虑的界定社交焦虑是社交情境中常见的、会损害个体社交功能的心理问题。
对社交焦虑的研究已相当成熟,目前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特对引起社交焦虑的因素进行归纳,可大致归为生物遗传、个体自身和环境三方面。
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的出现除与社交情境和社交技巧有关外,还与个体的外表有关,因此社交外表焦虑的概念随之出现。
Moscovitch和Huyder根据社交焦虑指向的不同,进一步将社交焦虑分为三种类型,即焦虑迹象焦虑、社会竞争力焦虑和外表焦虑。
其中外表焦虑是指个体担忧自己外表达不到外界对于美的标准,可能会受到他人的消极评价。
Dion认为对自己外表是否符合审美标准的忧虑,对外表可能受到消极评价的预期,会使个体处于担忧、烦恼、紧张、不安情绪中;这种指向外表的社会评价性的焦虑就被称作外表焦虑。
Hart将社交外表焦虑定义为个体因为整体外表(包括形体和相貌)被他人消极评价时所引起的焦虑。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社交外表焦虑的概念命名、概念定义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存在以下共同点:(1)焦虑指向社交情境,即为社交焦虑;(2)社交焦虑由外表引起;(3)外表可能被他人消极评价。
不同的是,Hart明确强调外表包括形体和相貌,这为区别社会形体焦虑和社交外表焦虑提供了参考。
社交外表焦虑与社交焦虑最大的区别在于起源不同,前者仅是由外表引起,是众多影响社交焦虑因素中的一种。
与恐惧体验也不同,诱发焦虑体验的刺激带有模糊性的特点。
社交外表焦虑的提出,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特定条件下社交焦虑的产生机制。
2 社交焦虑的理论模型关于社交焦虑的情绪体验许多学派都给出了各自的解释,学者们从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和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依恋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社交焦虑产生的机制。
(1)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交焦虑是由个体错误的认知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文献综述标准范文文献综述,心理健康与社交媒体使用的关系。
引言。
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流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它来获取信息、交流和社交。
然而,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文献,探讨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些研究发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与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例如,一项由Sampasa-Kanyinga等人(2019)进行的研究发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社交媒体使用还与睡眠质量下降相关,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导致睡眠不足,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一些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对心理健康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而是取决于个体的使用方式和动机。
例如,一项由Primack等人(2017)进行的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并没有直接影响,而是与社交媒体使用的动机有关。
如果社交媒体使用是出于社交和信息获取的目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因此,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交媒体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社交媒体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可能的机制。
首先,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导致社交比较和自我负面评价。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经常会看到他人的美好生活和成功,这容易引发自我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其次,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导致社交孤立和孤独感。
尽管社交媒体可以帮助人们与他人保持联系,但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可能导致面对面的社交减少,从而增加孤独感。
此外,社交媒体使用还可能导致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社交媒体使用对心理健康都是负面的。
人际交往相关文献综述
人际交往相关文献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常见行为。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方式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通过人际交往,人们可以建立友谊、合作、分享资源和信息等。
人际交往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基本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际交往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技能和适应能力。
人际交往的研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沟通,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减少误解和矛盾。
研究表明,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增进团队合作,改善人际关系。
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新技术的出现,给人际交往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情绪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人们在交往中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例如愉快、愤怒、伤心等。
情绪的传递和管理对于交往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需要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因情绪失控导致交流不良。
除了沟通和情绪外,人际交往还涉及到信任、尊重、合作等因素。
在人际交往中,信任是关系的基础,尊重是相互关系的前提,合作是维持关系的动力。
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人际关系才能够建立和发展。
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
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人际交往,不断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内容量不足,是否需要增加内容具体内容方面的信息】第二篇示例:人际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个体的社交能力,还与个体的情绪状态、心理健康以及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
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技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此学者们也在这一领域展开了许多研究。
心理学文献综述范文
心理学文献综述范文以下是一个心理学文献综述的范文:标题: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篇综述引言: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人们能够与亲朋好友及其他人进行在线交流,获取信息,并分享自己的生活。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时间的增加,一些研究开始关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
本综述将总结最近的研究,探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讨论不同因素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
方法:本综述检索了数据库中与“社交媒体”、“青少年”和“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限定发表年限为2010-2020年。
最终选取了10篇原始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这些研究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使用,包括社交网络、微博、即时通讯工具等,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指标,如焦虑、抑郁和自尊等。
结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方面,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指标之间呈负相关,即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与更高的焦虑、抑郁和较低的自尊之间存在关联。
另一方面,积极的社交媒体使用也与心理健康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即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与更高的自尊、更强的社交支持之间存在关联。
此外,一些调节变量也被发现对这种关联产生影响,如性别、社会支持和个人特质等。
讨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而积极的社交媒体使用则可能会促进青少年的自尊和社交支持。
因此,建议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并鼓励积极参与其他实际社交活动,以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此外,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心理健康指标,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关联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结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复杂和多样化的。
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探索这种关联,并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文献综述】杭州地区大学生交往焦虑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
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杭州地区大学生交往焦虑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交往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严重的情形是,交往焦虑症患者,每天的各种活动: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对他们很大的挑战。
他们不仅与“权威人士”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出现障碍。
由此可见交往焦虑产生的负面影响冲击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各个层面,妨碍个体正常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的发挥。
当前交往焦虑已经成为心理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许多学者也都对社交焦虑进行调查研究。
以往的研究发现:交往焦虑或恐怖起病于青春期,25岁以后较少见。
另外在跨文化研究中表明,亚洲国家这一现象特别严重。
由此可推断,中国大中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面临着较严重的交往焦虑。
有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往焦虑,并且社交焦虑的程度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为严重[1]。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影响交往焦虑的因素有多种,包括神经递质、遗传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应对方式等[2]。
所谓家庭环境就是指在家庭情境中影响家庭成员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的各种事物的总和。
家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指家庭中一切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品所构成的物质系统。
精神环境由家庭中一切家庭成员的世界观、气质、道德修养、学识水平、家庭活动氛围等构成。
家庭环境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家庭情境中,家庭成员为了实现家庭的各种功能,必须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满足个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育和发展,应付和处理各种家庭突发事件等等。
家庭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体贴的基础之上,那么就会培养出孩子待人接物中的人道主义、诚实、忠厚等品质。
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是冷漠、疏远、互不信任,那么将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会让孩子变得冷酷、自私,会妨碍他们培养爱和友情这类重要的道德品质。
文献综述 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引言。
社交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社交媒体,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社交媒体的普及。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数十亿的人在使用社交媒体,其中青少年群体是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分。
青少年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交流、获取信息、展示自我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
研究表明,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对青少年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往往会展示出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这容易让青少年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如他人那般美好。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负面评价等也会对青少年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2.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
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青少年更多地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交流。
然而,研究发现,过度依赖社交媒体交流会导致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差。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交流,而忽视了面对面的交流,这对他们的社交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3.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还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上的负面信息、焦虑情绪的传播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此外,社交媒体还会导致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家庭和社交等重要方面,从而影响他们的整体发展。
建议。
1. 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父母和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社交媒体的利与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交媒体观念。
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交媒体的认识。
2.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案例
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案例
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是一种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性梳理和分析,来回答特定的研究问题。
该方法包括五个步骤,即制定研究问题、搜索相关文献、筛选和评估文献、提取数据和综合分析和解释结果。
以下是一个应用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的案例:
研究问题: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什么?
步骤一:搜索相关文献
通过使用关键词“社交媒体”、“青少年”和“心理健康”,在PubMed、Web of Science、PsycINFO、ERIC等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并筛选
了182篇相关文献。
步骤二:筛选和评估文献
根据文献的题目和摘要,筛选出了62篇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
然后,根据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中的评价标准对文献的质量进行了评估,最终确定了25篇高质量的文献。
步骤三:提取数据
从25篇文献中提取了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的
数据,如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社交媒体使用类型、心理健康状况等。
步骤四:综合分析和解释结果
通过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得出以下结论: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的自尊心下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社交媒体的使用方式和类型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
不同的影响。
步骤五:结论、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然而,该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有限、研究设计不同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社交媒体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社交媒体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引言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已经广泛应用,并且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社交媒体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交媒体的普及与心理健康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社交媒体的使用普及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然而,社交媒体的高频使用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对自尊心的影响多项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生活,以获得他人的赞同和认可。
然而,这种依赖外界认可的行为容易导致青少年对自己的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社交媒体提供了无时无刻的社交信息,但同时也加剧了青少年的社交焦虑。
青少年可能因为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和评价而产生紧张感,从而对自己的社交技能和形象感到不安。
对抑郁和孤独感的影响研究显示,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可能导致青少年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不满,并增加抑郁和孤独感。
他们可能会因为社交媒体上的虚拟世界而对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失去兴趣。
社交媒体的积极影响除了负面影响外,社交媒体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对社交支持的增强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得青少年能够与朋友和同龄人保持联系,获得社交支持。
对于那些面临艰难时期的青少年来说,社交媒体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对个人表达和创造力的促进通过社交媒体,青少年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才华,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这种个人表达与创造力的促进对青少年的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结论综合以上研究,社交媒体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复杂而深远。
虽然社交媒体的普及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同时也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机遇。
因此,在社交媒体的使用中,需要注意平衡和引导,以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1. Smith, K., & Johnson, L. (2018).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young people's mental health.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Now, 10-12.2. Zhang, S., Cao, Q., & Yang, Y. (2019).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media on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literature review.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7(3), 511-516.3. Liu, X., & Chen, J. (2020).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use on self-esteem and social anxiety in college student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15(2), 159-174.。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社交媒体的定义、社交媒体的优缺点、社交媒体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社交媒体的认识。
一、社交媒体的定义社交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技术实现的人际交流、互动和内容共享的平台。
社交媒体包括但不限于微博、微信、QQ、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等。
二、社交媒体的优缺点社交媒体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便捷性。
社交媒体让信息共享变得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随时了解其他人的生活和观点;(2)拓展社交圈。
社交媒体可以让人们与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的人建立联系,拓展社交圈;(3)集体行动能力。
社交媒体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组织集体行动,如发起抗议活动、慈善活动等。
社交媒体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真实性问题。
社交媒体存在虚假信息和造假现象,容易误导人们;(2)网络暴力问题。
社交媒体上出现的网络暴力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3)个人隐私问题。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往往被泄露,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三、社交媒体对个体的影响社交媒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容易让人陷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之中;(2)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
社交媒体过度使用容易使人们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熬夜使用社交媒体、追求点赞等;(3)影响人们的社交能力。
社交媒体过度使用可能会让人们失去真实的社交能力,脱离社会主流。
四、社交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社交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信息流动。
社交媒体能够促进信息在社会中的流动,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2)促进民意表达。
社交媒体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促进民意的表达;(3)推动社会变革。
社交媒体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组织集体行动,推动社会变革。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也是积极和消极的。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现代社会中的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引言:社交媒体的普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回顾近年来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情况: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等在青少年中的使用日益普及。
根据Smith 等人(2019)的研究,超过80%的青少年每天都使用社交媒体,并平均每天花费超过2小时在这些平台上。
这一趋势引起了学者们对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的关注。
社交媒体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与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加有关。
Jones和Wang (2020)的研究发现,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少年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自卑。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负面言论和攻击也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Brown et al., 2018)。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不同观点。
例如,Smith和Johnson(2017)的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社交支持感,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友谊。
因此,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复杂的多面性,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全面理解。
未来研究的方向:尽管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于社交媒体使用模式的长期影响、不同类型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不同影响以及可能的干预策略等方面。
结论:综合来看,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社交媒体的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系列复杂的关系。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些关系,并为制定更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青年群体社会焦虑的媒介呈现与疏导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朋友 圈,更是成为了众多年轻人展示自我、分享生活的平台。然而,近年来,青年群 体在朋友圈的过度自我呈现现象愈发严重,引发了广泛。
过度自我呈现,指的是个体在社交媒体上过分展示自己的生活、情感和思考, 以吸引他人的和赞许。这种现象在青年群体中尤为突出,他们热衷于在朋友圈中 分享自己的点滴,从日常琐事到人生感悟,从美食到旅行,无微不至。然而,这 种过度自我呈现的现象并非完全出于分享的初衷,更多的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 和赞许,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青年群体社会焦虑的媒介呈现 与疏导
基本内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青年群体社会焦虑问题逐渐成为的 焦点。本次演示将从青年群体社会焦虑的媒介呈现与疏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 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在文献综述方面,已有研究表明青年群体社会焦虑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 在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理论分析, 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方法多采用量表或问卷调查等传统方式,无法全面客 观地反映青年群体社会焦虑的真实情况。因此,本次演示将综合分析已有文献, 梳理出现有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局限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群体在中的自我呈现并非都是积极正面的。一些负面的 信息和情绪也会在上传播,例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网络暴力等问题。这 些问题的存在提示着我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需要更多地他人的情感和心 理健康,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交流环境。
总之,作为青年群体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既提供了他们个性化表达和社会 参与的途径,也反映了他们对自身形象和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青年 人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焦虑文献综述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期考试专用封面 学期考试课程名称: 社会性发展专题研究 考试时间: 2011 年_月_日 任课教师打分: __________密{二二二二二二_号学=一一会刘名姓业专二学理心育教与展发二级__W1二二院学一二二院学学科育教_任课教师签名:认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体验,一定水平的焦虑对于个体保持正常的功能是必需的,但过分的焦虑将干扰个体的正常功能而成为病态的状况。
社交焦虑是焦虑障碍中常见的一种损害社会功能的、影响相当数量人口的心理疾患,又称社交恐怖症或者社交焦虑障碍。
本文主要从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社交焦虑的干预这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社交焦虑,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1社交焦虑1.1社交焦虑的界定社交焦虑的提出可以回溯1846年CasPer报道的赤面恐怖。
1903 年,法国精神病学家Janet第一个对社交焦虑进行描述,所用词为“社交恐怖”或“社会的恐怖症”,并将其归为神经衰弱一类。
本世纪伊始,stocke:将其称之为“社会神经症”,并记载于病例中.最早提出“社交焦虑” 一词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aeelder(1966年),他根据发病年龄以及害怕的对象不同,从恐怖障碍中区分出一组称之为社交焦虑(Soca11Anxiety)的病人,他们的表现是害怕社交处境,如害怕在众人前脸红、说话、吃东西,害怕参加聚会等等。
1970年,Mark: 修改完善了他的理论,提出了社交恐怖症(Soeialphobia)的概念,以之代替了“社交焦虑”,并指出其基本特征是害怕自己在社交处境中被别人认为是可笑的。
由于当时行为主义的兴盛,人们对于社交焦虑的研究兴趣随之不断地升温。
行为主义治疗家们仍然以社交焦虑这一术语来描述人们的回避行为:“他回避人群,是因为他有焦虑(DelpratoaMegl , ynn, xgs4)。
从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日益关注社交焦虑的研究,社交恐怖症在国际公认的诊断分类系统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美国精神疾病诊与统计手册DsM一m将社交恐怖症作为“焦虑性障碍”的一个类型被沿用至今。
90年代,心理学家们开始热衷于社交恐怖症的研究,有人称90年代是“社交焦虑障碍研究的十年”。
T I 一1993年时隔仅两年,美国焦虑障碍协会就先后两次组织了有关专题的年会。
1992年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工CD —10)中将社交恐怖症作为“恐怖性焦虑障碍’,的一个类型,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 一Iv)也提出了明确的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这两种标准都强调社交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是:患者害怕被人注视或者评价,认为别人能够看出他的不自然表情或者窘态、估计别人对于他的评价是否定或者蔑视的,并且有回避行为。
从上文可以看出,社交焦虑的界定经历了一个从被笼统划为神经衰弱到在国际诊断标准中拥有独立地位,从单纯的行为描述的界定到从行为、主观感受和认知等的全面界定的过程。
1.2社交焦虑的负性影响社交焦虑大都起源于青少年时期(13 一19岁),由于害怕,回避社交,他们的学习机会和社会技能锻炼的机会减少,学习、作与社会交往能力下降。
而且社交焦虑伴有或轻或重的典型的神经功能释放的表现,如:脸红、心动过速、心慌心悸、发抖、汗、呼吸困难等,长期存在将使之感受到较强的主观躯体不适。
人采用社会功能问卷调查了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发们在情绪表达、社会功能与生命活力三方面的功能明显受到局因此而导致家庭关系、受教育机会、社会工作能力受损严重;照组比较,他们有较高的未婚率、离婚率以及失业率;而中度交焦虑障碍患者对他们自身的健康评价水平远远低于正常组。
有人估计,约70%^ 80%勺社交焦虑障碍者共患一种或几理疾病,比如物质滥用、进食障碍、广场恐怖症等等。
特别是焦虑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有人称应激之初表现为焦虑,焦虑之生抑郁,有人称焦虑症和抑郁症都具有否定性易感成分,有时区别。
而若社交焦虑共患抑郁,则自杀的意念会明显增高.在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社交焦虑与羞怯、青春期孤独、我评价低以及回避型人格等有共生或相伴的关系。
由此可见,社交焦虑产生的负性影响冲击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各个层面,妨碍个体的正常心理与社会功能的发挥。
1.3社交焦虑的成因1.3.1行为主义的解释行为主义主要以条件作用原理和社会学习理论对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
行为主义者们认为,社交焦虑是条件化作用的情绪反应,在社会情境中之所以产生焦虑,是因为该情境中的刺激曾与可怕的或者厌恶的事件紧密联系。
原本是中性的社交场合,通过条件化,就成为了能引起焦虑的条件刺激。
他们认为创伤性事件的直接条件化往往发生在童年时期,以至于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情境刺激,与过去的回避的经验紧密相联系,而形成社交焦虑。
从替代性学习的观点来看,社交焦虑的产生是模仿习得的结果,与父母和关系亲密的人焦虑模式是相似的。
还有人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是由于社交技能习得的缺乏。
132认知理论的解释认知理论放弃了行为主义忽视人的理性作用、把社交焦虑当成是动物化或者机械式的习得的观点,而强调认知在社交焦虑形成中的作用。
认知理论派认为错误的认知,比如,对于自己的社会表现的否定性自我评估、在社会交往之前或者之后的否定性自我声明、不合理信念、对自己社会表现中积极与消极事件的选择性记忆、注意偏向社会威胁性线索、对于自己能力和表现的低期望等等,导致了社交焦虑情绪的产生,最终导致社交回避行为。
133其他解释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早年性经历、潜意识冲突对于社交焦虑的影响,新精神分析更多的强调受社会文化影响的早年经历,比如霍尼强调由于童年的不安全感、不被喜爱感或者不受重视感,产生基本的人际焦虑,个体采取迎合、对抗与远离人群的方式应对方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源于爱与尊重的需要未被满足而导致的个体归属感的缺失。
还有人从遗传学、影像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等角度对社交焦虑的成因进行探讨与解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兴起于70年代以后,是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这两个来源的力量的逐渐合流。
认知行为取向是由很多人相对独立的发展处各自的体系,随着这些体系的逐渐成熟,人们发现它们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取向,才从认识上将它们集合在一起,一般认为,属于认知行为取向的有埃里克伯恩的“相互作用分析”、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纠正”、贝克的“认知疗法”、艾利斯的“理性一情绪一行为疗法”等。
在这些体系中,艾利斯的“理性一情绪一行为疗法” 和贝克的“认知疗法”的认知行为取向的色彩特别突出。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以通过改变不良认知而矫治不正常行为的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认知过程是个体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通过学习改变不正确的认知就能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
该治疗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应用于临床。
由于其良好的疗效而成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毕希名,2004)。
认知行为疗法以一种短期治疗的形式,将认知和行为两者的原则与方法综合在了一起,产生了比其他任何心理治疗模型都多的实证研究。
所有的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来访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Gerald Corey,2004)。
2.1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简称REBT,它的核心思想一一强调理性认识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特点是,它承认并强调心理机能的整体性,认为人的感知、思维、体验和行动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在治疗途径上也广泛采纳情绪和行动方面的方法,但它更突出地重视理性和认知的作用。
理性行为疗法的基本假定是:人的情绪是来自人对所遇到的事件的信念、评价、解释,而并非来自事情本身。
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本身,受认知的牵引。
2.1.1 ABC 理论在其ABC理论模型中,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Belief system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emotional consequence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ABC指出认知是事件和情绪之间的中介,人们对于同一个事件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是由于对事件的认识不同,而产生这些认识的原因和过去的经验有关,而对于事件的经验总是主管的,因人而异的,因此,只要改变不合理的认识,就可以纠正不良情绪。
后来,Ellis对ABC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增加了D和E两个因素,D指对非理性信念的干预和抵制;E指用新的、有效的理性信念或适应的情绪行为替代非理性信念和异常的情绪、行为反应。
D和E是影响ABC的重要因素,对异常行为的转归有重要的影响。
Ellis用下列图式“ ABCDEF"对其咨询辅导技术的理论基础作了简明的阐述:A缘起事件T B信念f C情绪与行为的结果D驳斥干预f E效果f F新的感觉在上述图式中A是既成的事实、事件或一个人的行为、态度。
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或人的反应。
B是一个人对A的信念、理解、评价,是B导致了C,而B有两种情况:非理性信念或理性信念。
理性的信念是真实的、相对的,它引发适当的情绪与行为,非理性信念则是歪曲的、绝对化的信念。
D是改变信念的一种逻辑实证过程。
E是通过驳斥后达成的比较实际有效的理性信念和由此产生的新的情绪及行为效果。
F是个体新的情绪感觉。
个体所确立的新的理性信念,可以用来推毁今后生活中的不实际和无效的信念、假设(李正云,2002)。
2.1.2非理性信念理论艾莉斯把人的信念区分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引起情绪、行为失调的是非理性信念。
这是一些有关生活的较为抽象、较为一般化的信念。
非理性信念的突出特点是绝对化,“必须如此”,不可通融。
REBT有关非理性信念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般性的非理性信念为数并不多(艾莉斯曾列举美国人常有的非理性信念有10多种),所有非理性信念可以分为三类,都以“必须”为特征:“我必须怎么样”,“他人必须怎么样”,“我的生活环境、条件必须怎么样”。
(2)非理性信念常以不确切的语言形式存在,它是不言明的,它存在于人的“前意识”之中,因此很容易进入意识,影响人的思想活动。
(3)非理性信念常常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
它影响一个人对现实、时间或经验的解释和评价。
换句话说,信念是预先确定的组织框架,一个人会按照它们来理解、解释、评价自己的处境、经验。
(4)一个人带着非理性信念来解释、评价他所知觉到的现实,这种思维过程往往是非理性的、畸形的。
(5)发展出非理性信念的原因有:先天,后天经验的影响。
艾莉斯列举美国人常有的非理性信念有10多种:(1)一个人必须获得每个重要任务的欣赏和爱;(2)一个有价值的人必须能做任何事,适应各种环境,在各方面都能取得成就;(3)一个人的行为不负责任或不公平时,应该受到责备、谴责和把他看作坏人、恶人或坏蛋;(4)事与愿违(失败,受到不公平对待,被拒绝)是可怕的,悲惨的;(5)人生之不快是外部原因引起的,人力无法控制或改变的自己情绪;(6)对那些似乎危险或可怕的事情,必须时刻提防它,回避它;(7)在困难和责任面前,逃避比面对更容易;(8)过去经历是相当重要的,那些曾经影响你生活的事,必然影响你目前的情绪和行为;(9)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今不如昔就太可怕了;(10)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