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中医学基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第二节 茶的药效
• “少睡”—指饮茶能使人提神、驱除睡意、 解除困倦等。
• 文献记载”少睡”功能的措辞有:“令 人少眠”、“令人少寝”、“醒睡眠”、 “破睡”、“不寝”等。
• 茶除对生理性睡眠产生清醒作用外,还
可用于治疗疾病引起的昏沉、困乏等病
理现象。其功效物质生物碱能兴奋中枢
神经。
9
2. 消食
26
3. 乌龙茶
• 温凉之性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具有 性和而不寒,性温而不助火之特征。
• 乌龙茶乃老少皆宜、四季皆宜之饮品。 • 红茶亦具有止泻、治痢、消食等功效,
适合冬季和老弱体虚者饮用。 • 对高胆固醇疾病有良好疗效,因此被
中外人士誉为“美貌与健康的妙药”。
27
4. 普洱茶
• 药性温和,滋味醇和,性温。 • 适合脾胃寒凉、老弱体虚者。 • 普洱茶具有消滞、开胃、去腻、减肥
18
8. 去肥腻
• 《东坡杂记》、《茶经》—去腻; • 《本草纲目拾遗》—解油腻、牛羊
毒; • 《食物本草会纂》—去人脂……
19
9. 下气
• 所谓“下气”指人体中不利于健康的 邪气、浊气或郁结之气向下排泄,从 而是人体气机顺畅,保持脏腑功能平 衡。
• 腹胀气郁等症状可适当饮茶使其向下 疏泄。
• 茶籽亦有同样功效。
美誉为“万病之药”。
6
4. “归经”
• 中医所谓“归经”指对药物敏感的 经络或起作用的部位。
• 茶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功效,很难用 一两个经络或脏腑来概括。
• 明朝李中梓在《雷公炮制药性解》 中称茶是“人心、肝、脾、肺、 肾”。
7
5. “升降沉浮”
• 茶叶属于多能兼备,它的祛风解表、 清头目等功效属于“升浮”的功效, 而其下气、利水、通便等功效则属 于“沉降”。
1
第八章 茶的中医学基础
Learning Objectives: • 掌握各种茶的药性和药效 • 了解药茶的配伍剂型
2
第一节 茶的药性
• 药性:指各种药物各自所具备的最 基本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四 气”、“五味”、“毒性”、“归 经”、“升降沉浮”等。
3
1. “四气”
• 即四性,指寒、凉、温、热。 • 茶在总体上属于微寒,偏于平、凉。 • 茶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
• “解肥腻”、“下气”—助消化—消食。
10
3. 祛风解表
• 风邪外袭于“肌表”,遂出现“表 证”。
• “解表”即解散外邪、解除表证。 • 饮热茶数杯,可通畅血脉,放松肌
体,微微发汗,即能解除“表证”。
11
4. 安神
• 《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
• 《本草纲目拾遗》、《中国医学大辞 典》---“清神”;
20
10. 利水通便
• 所谓“利水”指用淡渗利湿的药物通 利小便,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出。
• 《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茶有“利二 便,通大小肠”的作用。
21
11. 祛痰
• 《新修本草》—“除痰”; • 《食疗本草》—“解痰”; • 《本草求真》—“入肺清痰”
22
12. 延年益寿
• “养生益寿”,茶为保健养生饮料。 • 《茶解》中称“茶通神仙。久服,能
• “悦志”、“醒神思”、“破孤 闷”……
• 饮茶能安神,减轻烦、闷、惊、厥等 症状。
• 茶叶中的茶氨酸等成分具有促进神经
生长和大脑思维的功能。
12
5. 醒酒
• 《广雅》、《采茶录》、《本草纲 目拾遗》---“解酒”、“解酒食之 毒”。
• 以茶醒酒一直是个争论的话题。那 喝茶到底能不能醒酒?科不科学呢?
• 绿茶特别适宜阳盛热体和阴虚有火之 人饮用。
• 虚寒之人不宜多饮,尤其不要饮冷的 绿茶水。
• 因其“寒凉”、“去脂”的功效,绿
茶亦适宜于需要减肥之人饮用。
25
2. 红茶
• 茶性偏温,具有温胃健脾、升温降浊 之功效。
• 红茶特别适宜脾胃虚寒之人饮用。 • 红茶亦具有止泻、治痢、消食等功效,
适合冬季和老弱体虚者饮用。 • 饮红茶最宜热饮。
15
• 饮酒小酌怡情,痛饮则难免伤身!
16
6. 坚齿
• 中医文献记载茶可“坚齿”、“漱 茶则牙齿固利”、“涤齿颊”……
• 茶叶中的氟元素和茶多酚具有防龋 齿的功效。
17
7. 明目
• 古代文献记载茶有“明目”、“清 于目”、“火伤目疾”……
• 明目药茶方 —《医宗金鉴.眼科心 法》载有24方,《银海精微》中载 有32方……
消暑、疗疮等。
4
2. “五味”
• 即甘、苦、酸、辛、咸。 • 茶在总体上以苦味为主,同时兼有甘的
一面。
• 中医理论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 茶具有攻补兼备特性,清热、消暑、解 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 等属于攻的范畴,而止渴生津、益气力、 延年益寿属于补的范畴。
5
3. “毒性”
• 茶可归于完全无毒,极少副作用。 • 发展成为人人皆宜的保健饮品,被
令升举。”
23
第三节 不同茶类的药性和药效
• 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采摘季节、茶树 不同部位都对茶的药性产生影响。
• 如单从加工工艺上看,不发酵的绿茶 性偏凉,完全发酵的红茶偏温,半发 酵的乌龙茶和后发酵的黄茶、黑茶介 于前面两者之间。
24
1. 绿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茶性偏凉,故在清火、止渴、去火消 暑和利尿消炎等功能方面要优于其他 茶类。
等作用,在降脂、抗癌等方面要优于 其他茶类。 • 普洱茶的药性特点和功效在一定程度 上与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一些物质有关。
28
5. 白茶
• 药性偏凉,具有较强的清凉消暑作用。
29
其他因素影响药性
• 不管何种茶类,新茶均含有“火气”, 其药性相对偏温,多饮新茶易上火。
14
观点二:茶能醒酒
•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 有保护作用。喝茶能增加血管收缩功能。 茶碱具有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 体外,减少酒醉后的危害。
• 饮茶还可以补充酒精水解所需的维生素C, 兴奋被酒精麻醉的大脑中枢。因而起到解 酒作用。并且用茶解酒,绝对不会伤害脾 胃,不会使醉者大量呕吐,发生反胃的痛 苦。
13
观点一:喝茶解酒只会“雪上加霜”
• 当乙醇在消化道被吸收后,90%以上在肝脏 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再分解为 二氧化碳和水而排出体外;乙醛是一种对肾 脏有很大刺激作用的有机物。
• 醉酒后饮茶,茶叶中的茶碱会迅速通过肾脏, 产生强烈的利尿作用。这样,人体内的乙醇 就会在尚未转化为乙酸、二氧化碳和水之时, 以乙醛的形式过早地进入肾脏,对其造成损 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