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教案一:目标: 学习如何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能够理解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

时间: 60分钟材料:- 图片或样本,展示不同颜色的服装- 彩色铅笔或彩色油画棒- 白板和黑板- 图示色轮步骤:1. 引入: (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喜欢的服装颜色以及为什么他们喜欢这些颜色。

- 解释服装的色彩搭配对整体形象的重要性。

2. 基本色彩概念介绍: (10分钟)- 呈现图示色轮,并解释基本颜色如红色、黄色和蓝色,以及它们的次要颜色和中间颜色。

- 讨论学生对这些颜色的印象和感觉。

3. 色彩搭配原则: (15分钟)- 介绍一些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如相近色、对比色和三色搭配。

- 使用图示或样本展示不同服装颜色的搭配效果,并让学生评论这些搭配的合理性。

4. 实践演练: (20分钟)- 发放彩色铅笔或彩色油画棒,并要求学生设计几种服装的色彩搭配。

-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并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原则进行演练。

- 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他们的设计,并互相评价。

5. 总结与展示: (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服装色彩搭配,并解释他们选择这些颜色的原因。

- 结合学生的展示,总结课程中学到的色彩搭配原则,并强调服装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教案二:目标: 学习如何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能够运用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进行实践。

时间: 60分钟材料:- 不同颜色的服装图片或样本- 彩色纸和剪刀- 胶棒或胶水- 白板和黑板步骤:1. 引入: (5分钟)- 展示几张色彩鲜艳的服装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服装的色彩搭配效果好坏和原因。

2. 基本色彩概念介绍: (10分钟)- 运用白板或黑板,绘制基本色彩概念的图示,如红色、黄色和蓝色。

- 鼓励学生运用彩色纸和剪刀,创造出这些基本颜色,并讨论它们之间的搭配效果。

3. 色彩搭配原则: (15分钟)- 介绍一些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冷色调与暖色调、明度对比和色相对比。

《服饰搭配实训》课程标准模板

《服饰搭配实训》课程标准模板

《服饰搭配实训》课程标准一、前言1、课程性质《服饰搭配实训》是人物形象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目的为从理论上了解与整体形象设计相关的化妆知识,为学生将来学习整体造型设计的实际应用的打下基础,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2、设计思路该课程全面地讲解了服饰的含义与发展、服饰搭配的内容与形式、服饰造型风格的表达,剖析了不同体型与服装造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各种服饰色彩的运用,色彩之间的搭配原则,不同材质的搭配与选择,以及如何合理地运用服装流行,结合自我个性,穿出真我风采,并列举了各种场合的服饰搭配技巧及各种服饰形象风格的塑造。

同时在掌握化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面部问题的能力.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人物形象设计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

二、课程目标1、技能目标:1.能熟练的服饰搭配的原则。

1.能熟练运用色彩的分析方法。

2.能熟练运用服饰风格的手法进行造型。

3.能熟练运用服装造型的手法。

4.能熟练的操作服饰搭配流程。

2、知识目标: 1.能掌握服饰搭配原则。

2.能掌握服饰造型方法。

3、素质目标:1.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2.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3.养成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的工作习惯;4.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和公司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5.养成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良好习惯。

《服饰色彩与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服饰色彩与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色彩》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专科服装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服装色彩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60学时,为考查课。

服装色彩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服装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独特规律,达到熟练运用色彩知识进行服装色彩的设计,并把它运用到服装整体设计中去。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服装色彩中的“一个观念”,“四种能力”;了解中外服装色彩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简史以及各国的色彩爱好与禁忌等知识。

2、掌握服装色彩设计中创造美好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独特规律。

3、熟练掌握服装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上篇:服装色彩绪论1、服装色彩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2、服装色彩的教学目的与建议第一章服装色彩的功能1、主要内容:服装色彩的用性;服装色彩的装饰性;服装色彩的象征性。

2、重点:①服装色彩的实用性②服装色彩的装饰性3、难点:不同功能服装色彩的配色重点。

4、教学要求:①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了解服装色彩的功能;②理解人们对服装色彩的需求是由色彩在服装中的功能决定的;③掌握服装色设计的意义。

本章的教学环节包括:⑴课堂讲授:口授+图片展示;⑵作业:思考与练习两题5、习题要求:为巩固本章所讲内容,特布置习题练习: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处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关系;结合实例分析现代服装中色彩的象征性及其价值.第二章服装配色的依据1、主要内容:①消费者的个人需求;②人的自然条件;③区域性的人文特征;④着装的环境因素;⑤⑤服装的功能要求;⑥⑥变化的时尚要素。

2、重点:①人的自然条件;②变化的时尚要素3、难点:①着装的环境地因素;②区域性的人文特征。

4、教学要求:①了解服装因人的需要而产生、存在,是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设计师的工作内容②理解服装的配色必须深入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产生这种需求的外因。

③掌握服装配色的依据本章的教学环节包括:⑴课堂讲授:口授+图片展示;⑵作业:思考与练习两题5、习题要求:为掌握本章所讲内容,达到理解服装配色的依据,特布置习题练习。

服装搭配与色彩上课教案

服装搭配与色彩上课教案

服装搭配与色彩上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

1. 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服装搭配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不同场合和个人形象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配饰,以展现个人风格和魅力。

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包括,风格统一、色彩搭配、款式搭配、材质搭配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和季节的服装搭配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搭配能力。

2. 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色彩搭配是指在服装搭配中,根据不同的色彩搭配原则,选择合适的颜色组合,以达到美化形象和衬托肤色的效果。

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色调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色彩搭配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搭配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搭配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理论讲解。

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让他们建立起相关的知识框架。

2.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不同场合和季节的服装搭配技巧,让他们了解实际搭配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

4. 互动讨论。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自己的搭配经验和见解,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

1. 服装搭配基本原则和技巧的讲解。

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服装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风格统一、色彩搭配、款式搭配、材质搭配等内容。

2. 色彩搭配基本知识和技巧的讲解。

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色调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和讨论。

展示一些实际的服装搭配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他们对服装搭配和色彩搭配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服饰搭配课程设计

学生服饰搭配课程设计

学生服饰搭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掌握色彩、款式、材质等搭配要素;2.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场合的服饰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搭配;3. 学生掌握服饰搭配中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服饰搭配原则,为自己或他人进行合适的着装搭配;2.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服饰搭配的效果,提出改进意见;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新服饰搭配方案,展示个性化穿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服饰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2. 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3. 学生在服饰搭配中学会尊重他人,展现自信、阳光的形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生活实用技能类课程,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以提高学生的服饰搭配能力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春期,对时尚和个性表达有较高兴趣,但可能缺乏服饰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生动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服饰搭配原则,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通过课程学习,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服饰搭配基本原则:色彩搭配、款式搭配、材质搭配;- 色彩搭配:色相、明度、纯度搭配规律;- 款式搭配:体型与服饰款式搭配、服饰比例搭配;- 材质搭配:不同材质服饰的搭配技巧。

2. 不同场合服饰搭配要求:- 日常生活:休闲、运动、聚会等场合搭配;- 正式场合:学校活动、典礼、面试等场合搭配。

3. 服饰搭配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国内外服饰流行趋势;- 服饰搭配与审美观念的关系。

4. 创新搭配与个性化穿着:- 服饰搭配创意方法;- 个性化搭配展示;- 服饰搭配与个人风格塑造。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服饰搭配基本原则(色彩、款式、材质搭配)第二课时:不同场合服饰搭配要求第三课时:服饰搭配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第四课时:创新搭配与个性化穿着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服饰搭配概述第二章:色彩搭配技巧第三章:款式与材质搭配第四章:场合服饰搭配第五章:服饰搭配与文化审美第六章:创新搭配与个性化穿着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服饰搭配技巧,培养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

《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

《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适用专业:文化创意与策划(奢侈品方向)学时:32学分:2先修课程:《化妆训练》《绅士礼仪》后修课程:《高端商务礼仪》一、课程性质1、课程性质:该课程为奢饰品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高级营销从业人员工作时的业务需要,也是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色彩与搭配的角度更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策略,面对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客户,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让客户满意,同时明确自身专业形象的塑造,提高个人素养。

二、课程设计思路页脚内容1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创建“知识、技能、素质”的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对奢饰品营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进而组织课程内容。

使学生能够掌握个人色彩鉴定、服饰搭配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根据课程特点,举一反三,逐步提高分析客户和自身问题的能力、对色彩搭配的创造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实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任务为结点、模块化)的专业课程改革思想。

2、采用引导文教学、任务驱动等灵活的教学方式。

课程按照奢侈品营销工作岗位及实践活动的工作所需创建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在任务驱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技能实践。

3、创建以能力评价为目标、以单元课业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把课业评价“嵌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并对每一项任务设计一张评价表。

课业评价采用“学生、小组、教师”三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课业评价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从色彩与搭配的角度更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策略,面对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客户,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让客户满意,同时明确自身专业形象的塑造,提高个人色彩知识和服饰搭配素养。

服饰搭配女装课程设计

服饰搭配女装课程设计

服饰搭配女装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女装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包括色彩、款式、材质的搭配技巧。

2.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场合下女装服饰的选择与搭配方法,如职场、休闲、晚宴等。

3. 学生能够掌握服饰搭配中的比例与层次感,提升穿着美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场女装服饰搭配,展现出个人风格。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评价他人服饰搭配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学生能够运用服饰搭配技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穿搭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尊重他人,展现自信、优雅的气质。

2. 学生能够关注服饰搭配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服饰搭配对于个人形象、社交交往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穿着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实际操作、互动交流为主要教学手段,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服饰搭配技巧,提高生活品质。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教师可评估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女装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 色彩搭配:冷暖色系、对比色、邻近色搭配技巧- 款式搭配:不同身材特点的服饰选择、服饰款式的组合- 材质搭配:不同材质的视觉、触感特点及搭配方法2. 不同场合下女装服饰的选择与搭配- 职场穿搭:正式场合的着装规范、色彩选择、配饰搭配- 休闲穿搭:轻松场合的服饰搭配、混搭技巧、舒适度与时尚度结合- 晚宴穿搭:正式晚宴的服饰要求、礼服款式、配饰选择3. 服饰搭配中的比例与层次感- 上衣与下装的搭配比例:长短、松紧、色彩对比- 层次感搭配:内外搭、叠穿、配饰运用4. 服饰搭配创新与实践- 个性风格搭配:了解自我风格、尝试创新搭配- 实践操作:实际操作练习、评价与改进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02-《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标准

02-《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标准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标准编制单位艺术学院适应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编制人喻冰如专业审核人周白韬学院审核人刘朝晖制定时间2017年6月教务处制《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标准课程中文名称:服饰色彩与搭配课程英文名称《The color and match of clothing》课程代码:3231098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专业代码:65010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48学时(理论:18;实践:30)课程周数:12周课程学分:2.5学分先修课程:服装材料、设计风格与流派后续课程:服装画技法、服装电脑表现技法、服装款式设计、男装设计与制作、女装设计与制作、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专题设计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服饰色彩与搭配》是创意设计与传媒专业群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面向服装专业学生、服装、色彩行业企业人员以及所有服饰、色彩爱好者,是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后续课程做准备的专业基础课程。

由本课程作为服装设计搭配的入门引导,使之与其它服装设计课程之间形成连贯性和互补性。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课程将抽象的色彩理论知识化解在具体的TPO场合案例中,从职业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和亲密关系等需求重组4个模块12个情境。

通过TPO场合和谐色彩、闪亮色彩、个性色彩、温情色彩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服装色彩设计原理有一个全面、系统性的认识,掌握不同TPO场合服饰色彩搭配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对服饰色彩的应用与实战能力。

通过以组为单位利用手绘和电脑设计软件进行搭配设计,或人物穿搭实战,完成不同TPO场合服饰色彩与搭配项目设计,达到对服饰色彩在不同TPO场合能够分析、提取和再现的设计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眼光和设计修为。

课程教学中,以服饰色彩应用为教学核心,融合服饰风格、服饰文化、服饰穿搭、服饰纹样等知识,强调学生对色彩的感受、体验与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色彩文化、掌握场合服饰配色的基本方法和提升传统美学修养,达到在服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自由表现色彩的目的。

《服饰搭配》课程教学标准

《服饰搭配》课程教学标准

《服饰搭配》课程教学标准(2020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从服饰搭配的角度,从拍摄技巧、服饰搭配的风格变化、搭配图册的设计制作,并用消费者的心理,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策略,同时明确自身专业形象的塑造,提高个人色彩知识和服饰搭配素养。

收集与整理图服饰搭配的相关资料、设计创意、图片处理、版面编排、成品制作、文案撰写等项目学习,使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学生掌握服饰搭配方面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勤奋工作的意识,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善于沟通的能力,为学生发展全方面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二、课时26课时。

三、学分1.6学分四、课程目标2.思政目标服装设计与搭配专业与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服装设计观念,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顺利开展教学与实践活动。

能够优化设计效果,导正设计思路。

3.知识目标通过具体地工作任务实践从宣传册设计相关资料地收集与整理、设计创意、图片处理、印刷工艺处理、版面编排、成品制作、文案撰写等工程活动,使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广告方向)地学生掌握宣传册设计方面地技能及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勤奋工作地意识,培养诚实、守信地品质以及善于沟通地能力作,为学生发展各专门化方向地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实施本课程地总体设计思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地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地传授为动手能力地培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地工程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程地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课程根据图册制作的工作工程为线索来设计典型案例,使其内容涉及到图册设计相关资料地收集与整理、设计创意、图片处理、版面编排、成品制作、文案撰写等几个学习工程.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地训练,理论知识地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地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职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地要求.本课程规范以服装设计专业(营销方向)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服饰搭配》课程教学标准

《服饰搭配》课程教学标准

《服饰搭配》课程教学标准服饰搭配课程教学标准一、教学目标服饰搭配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服饰搭配及时尚趋势的敏感性和把握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服饰搭配能力和审美品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1. 理解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包括颜色搭配、款式衬托和材质搭配等方面。

2. 掌握时尚趋势和流行元素,了解服饰搭配的时尚潮流和变化。

3. 能够对个人特点进行分析,根据身材、气质和场合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服饰搭配。

4. 具备一定的手绘技巧和电脑设计能力,能够制作服饰搭配效果图和展示材料。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服饰搭配的基本原则:颜色搭配、款式衬托和材质搭配等。

2. 时尚趋势和流行元素:了解时尚杂志、时尚博客和时尚品牌,掌握时尚趋势和流行元素。

3. 服饰搭配的分类和场合:探讨不同场合对服饰搭配的要求,培养学生对不同场合的搭配感知能力。

4. 人体比例和形象设计:研究人体比例的特点,通过服饰搭配来修饰和优化个人形象。

5. 手绘和电脑设计:学习使用手绘和电脑设计软件来制作服饰搭配效果图和展示材料。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作业和实验报告:根据学生的手绘作品、电脑设计作品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服饰搭配原则和时尚趋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期中和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服饰搭配基本原则、时尚趋势和流行元素的掌握程度。

3. 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本课程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服饰搭配相关的图书、杂志和视频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 电脑设计软件和手绘工具,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作品创作。

3. 时尚展览和品牌活动的参观和实地考察,以增加学生对时尚潮流和流行趋势的了解。

《服装色彩搭配》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色彩搭配》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色彩搭配》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服装色彩搭配课程类别:选修课适用专业:不限总学时:30其中讲授学时:22实践学时:8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相结合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服装色彩搭配》是面向全校的选修课,该课程带领学生系统地学习服饰的色彩知识,了解服饰色彩的功能,服装色彩搭配的实用技巧,服装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服装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独特规律,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表达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着装品位与气质修养。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服装色彩设计》陈彬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服装色彩》庞绮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色彩构成》钟蜀珩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四、课时内容与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服装色彩的功能(3课时)1、主要内容:服装色彩的实用性;服装色彩的装饰性;服装色彩的象征性。

2、重点:①服装色彩的实用性;②服装色彩的装饰性。

3、难点:不同功能服装色彩的配色重点。

4、教学要求:①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了解服装色彩的功能;②理解人们对服装色彩的需求是由色彩在服装中的功能决定的;5、习题要求:为巩固本章所讲内容,特布置习题练习:结合实例分析现代服装中色彩的象征性及其价值.第二章服装配色的依据(3课时)1、主要内容:①消费者的个人需求;②人的自然条件;③区域性的人文特征;④着装的环境因素;⑤服装的功能要求;⑥变化的时尚要素。

2、重点:①人的自然条件;②变化的时尚要素3、难点:①着装的环境地因素;②区域性的人文特征。

4、教学要求:掌握服装配色的依据教学环节包括:⑴课堂讲授:口授+图片展示;⑵作业:思考与练习两题5、习题要求:为掌握本章所讲内容,达到理解服装配色的依据,特布置习题练习。

习题:选取本地区式或特定民族服装色彩的一些典型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色彩的原理与体系(6课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三原色与混合色(3课时)一、三原色二、混合色第二节色彩的体系(3课时)一、无彩色类与有彩色类二、色彩三属性三、色调四、色立体2、重点: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构成法3、难点:服装配色的变化规律4、教学要求:①了解服装配色的基本因素、配色类型、影响配色的形象要素、色彩效果的调和等色彩问题。

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课程设计

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课程设计

色彩搭配與服裝設計課程設計在进行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课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学生的基本功和创造力,教学目标的设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等。

本文将按照课程设计的逻辑顺序,从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课程背景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是时装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随着时尚行业的发展,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在市场需求上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因此,设计一门符合时代背景的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的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2.培养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感知和判断能力,掌握不同色彩的搭配规律;3.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创意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和面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服装设计作品。

三、教学内容1.色彩搭配理论知识的讲解:包括色彩基础知识、色彩搭配原则、色彩心理学等;2.服装设计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服装的基本结构、风格分类、服装比例与形状等;3.实践操作环节:通过实际操练,培养学生对材料的选择与运用能力,进行服装设计的创作实践;4.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对经典的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品味和审美能力;5.课堂展示与评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服装设计作品的展示,并进行评价与改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有全面的了解;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色彩搭配与服装设计的技巧;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4.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5.课堂展示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服装设计作品展示,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提升作品质量。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轮、色调、色系等。

2. 培养学生对服装色彩搭配的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搭配原理,提升个人形象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轮、色调、色系等。

2. 服装色彩搭配的原则:对比搭配、类似搭配、中性色搭配等。

3. 色彩搭配实例分析:日常穿搭、场合穿搭等。

4. 色彩搭配实践:学生自主搭配服装,教师点评指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穿搭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搭配的效果。

3. 实践教学法:学生自主搭配服装,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色彩搭配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色彩基本知识、搭配原则、实例分析等内容。

2. 服装道具:不同色彩的服装,用于实践搭配。

3. 色轮图:展示色轮及色彩搭配原理。

4. 评价表:用于学生自评和他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场时尚秀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服装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2. 讲解色彩基本知识:色轮、色调、色系等,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础。

3. 讲解服装色彩搭配原则:对比搭配、类似搭配、中性色搭配等。

4. 分析实例:展示实际穿搭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搭配的效果。

5. 实践环节:学生自主搭配服装,教师点评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色彩基本知识、搭配原则,以及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服装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搭配,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搭配成果,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教学拓展1. 引入时尚界的色彩趋势,让学生了解流行色彩对服装搭配的影响。

2. 探讨色彩心理学在服装搭配中的应用,如如何通过色彩搭配传达情感和个性。

3.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色彩搭配的差异,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实践体验,评价自己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变化。

色彩课程标准

色彩课程标准

色彩课程标准背景介绍色彩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视觉元素之一,它以多种方式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

色彩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色彩认知和表现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把控颜色的选择和运用,在职场中更好地应对色彩搭配和表现要求。

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色彩课程标准,对于推进色彩教育、提高学生色彩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色彩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色彩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色彩是人们感知世界的一种视觉元素,它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并影响人们对视觉艺术作品的评价。

通过深入的色彩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色彩鉴赏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对艺术、设计等领域的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色彩认知色彩教育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色彩的认知,更好地了解不同颜色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颜色的搭配和运用对于环境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的色彩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色彩选择和运用。

3.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色彩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颜色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艺术领域,也体现在工业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

深入的色彩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色彩需求和表现要求。

色彩课程标准的制定色彩课程标准是制定色彩教学计划和课程的重要依据。

在制定色彩课程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导向色彩课程标准应当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导向,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现性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中。

2. 基础理论色彩课程标准需要包括基础色彩理论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领会和运用色彩的基础。

3. 应用实践色彩课程标准需要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把所学的色彩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实际工作中应对色彩需求的能力。

4. 评价标准色彩课程标准需要包括评价标准,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能够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色彩素养。

《服饰色彩搭配》课程设计

《服饰色彩搭配》课程设计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专业教学能力模块子模块:专业课程设计《服装色彩搭配》课程标准学员:杨晓月、王桂兰单位:华容县职业中专学校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二O一三年七月目录一、概述。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三)课程设计思路。

3二、课程目标。

4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4(一)课程进度安排。

5(二)课程内容结构与具体要求。

7 实训项目一:服装色彩的功能。

8 实训项目二:服装配色的依据。

9 实训项目三:色彩构成与服装配色的组织规律。

9 实训项目四:服装配色的技巧。

11 实训项目五:服装色彩与流行色。

12 实训项目六:服装色彩搭配案例找到“自身色”——属于自己的色彩。

13 任务一、与夏日清淡型的你相配的颜色。

14 任务二、与冬日清亮型的你相配的颜色。

15 任务三、与春日明快型的你相配的颜色。

16 任务四、与秋日浓丽型的你相配的颜色。

17四、实施建议。

18五、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

19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服饰色彩搭配是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课程共60学时,为考查课。

服饰色彩搭配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服饰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独特规律,达到熟练运用色彩知识进行服装色彩的设计,并把它运用到服装整体设计中去。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服装色彩中的“一个观念”,“四种能力”;了解中外服装色彩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简史以及各国的色彩爱好与禁忌等知识。

2、掌握服装色彩设计中创造美好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独特规律。

3、熟练掌握服装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主要特色一、职业性。

本课程的教学特点,主要是职业针对性强。

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就业为本位。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均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培养学生从事服装设计的职业能力。

二、前沿性。

本课程研究与借鉴了国内外服装色彩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色彩与心理、色彩与审美观念的关联、审美观念与人的关系等方面有所加强。

服装色彩课程标准

服装色彩课程标准

《服装色彩》授课计划与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服装色彩总学时数:32学时(讲授16课时、实训16课时)任课教师:服装设计类专业教师开课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描述服装色彩是一门服装设计中色彩选择与搭配技巧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服装色彩设计水平和服装色彩审美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服装设计在色彩方面对着装者的影响。

从服装色彩研究的诸多方面选取与设计有关的内容按章节划分,突出原理性、方法性和可操作性,并将美学原理和社会学理论一并进行阐述。

课程深入浅出的介绍使用不同色彩设计服装所带来的效果,实例均来自学生作品,并结合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将大量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服装色彩感觉,并努力是服装色彩设计更能体现美学理论和文化内涵。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讨论活动以获得更加广泛的设计知识。

并达到课程所规定的使学生系统了解服装色彩设计原理和艺术内涵,提高理论修养,丰富设计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为设计实践积累素材的目标。

三、课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现代服装色彩应用与搭配原理,深入认识到色彩是人体感官中最易被影响的元素,并通过课程认真总结服装色彩的创作规律和风格,提高对色彩理论认识,开发服装色彩创作热情,在合理运用服装色彩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具美感的服装款式,也为之后的设计实践积累素材和经验。

学习目标分解: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服装色彩设计的基本原理、概念。

重点掌握色彩与人的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掌握服装色彩对比的基本知识,为服装设计类其他课程教学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学习目标-2:服装色彩各要素之间的实用性研究。

在色彩设计时运用比例与分割、节奏与韵律、强调与对比三种设计方法,突出解决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性问题。

使学生具有理论分析和认识总结的能力。

并掌握特殊职业或群体对服装色彩的不同诉求。

学习目标-3:从人的基本外在特征入手研究服装色彩的基本设计方法,并了解不同人体对服装色彩搭配的差异化原因;同时注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服装色彩的影响,满足21世纪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潮流。

《服饰色彩》教学大纲

《服饰色彩》教学大纲

《服饰色彩》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32学分:2开课对象: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方向)职教师资本科课程类别:服装设计专业基础课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服装色彩是构成服装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只有了解色彩规律,掌握色彩搭配原理,在服装色彩设计中正确地运用色彩,才能使服装锦上添花,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服装色彩基础理论,服装色彩的搭配原理、方法,服装色彩的实现与图案造型,流行色的特点、发展规律及服装色彩设计构思、灵感与创意等方面的内容,能够系统性、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将服饰色彩设计运用于整体服装设计之中。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色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力、审美能力与实践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掌握服装色彩设计中创造美好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独特规律2. 熟悉色彩的审美形式原则,熟练运用服装色彩配色美的各种手法3. 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想象能力,确立服装色彩的流行意识。

(四)教学时数分配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课程学时安排如下:(五)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中认识色彩,通过实践感知色彩,启发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训练中注重多种形式手法灵活运用。

二、正文三、考核方式及其要求1、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考查;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题型服饰色彩设计综合应用3、课程综合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含考勤及作业)40%;期末考查占60%。

四、教材与参考书[1][1]何晶.服装色彩创意设计[M] :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2]庞绮.服装色彩基础[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于炜.服装色彩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服装色彩搭配课程设计案例

服装色彩搭配课程设计案例

服装色彩搭配课程设计案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服装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掌握色彩搭配的相关术语。

2. 学生能掌握至少三种服装色彩搭配的方法,并了解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色彩搭配与个人形象、气质的关系,提高服装搭配的审美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色彩搭配知识,独立完成至少一套服装的搭配。

2. 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色彩搭配方法,解决搭配中的问题。

3. 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和评价,提出服装色彩搭配的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服装色彩搭配的兴趣,提高对美的追求和表现力。

2. 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服装搭配,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

3. 学生在服装搭配中,树立自信、自主、创新的意识,增强个人形象魅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创新性,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个人形象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色彩基本原理: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对比与调和、色彩的情感表达。

2. 服装色彩搭配方法:同色系搭配、近似色搭配、对比色搭配。

- 同色系搭配:以同一色相为基础,通过明度和纯度的变化进行搭配。

- 近似色搭配:选择色相环中相邻或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

- 对比色搭配:选择色相环中相对位置的颜色进行搭配,如互补色搭配。

3. 服装色彩搭配应用:根据不同场合、季节、个人特点进行搭配。

- 场合:日常生活、校园活动、正式场合等。

- 季节:春、夏、秋、冬四季的服装色彩搭配技巧。

- 个人特点:肤色、身材、气质等方面的考虑。

4.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独立完成服装色彩搭配练习。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如下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色彩基本原理及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与服饰搭配》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色彩与服饰搭配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适用专业:文化创意与策划(奢侈品方向)
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化妆训练》《绅士礼仪》
后修课程:《高端商务礼仪》
一、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该课程为奢饰品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高级营销从业人员工作时的业务需要,也是必备的综合素质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色彩与搭配的角度更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策略,面对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客户,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让客户满意,同时明确自身专业形象的塑造,提高个人素养。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创建“知识、技能、素质”的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对奢饰品营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进而组织课程内容。

使学生能够掌握个人色彩鉴定、服饰搭配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根据课程特点,举一反三,逐步提高分析客户和自身问题的能力、对色彩搭配的创造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实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任务为结点、模块化)的专业课程改革思想。

2、采用引导文教学、任务驱动等灵活的教学方式。

课程按照奢侈品营销工作岗位及实践活动的工作所需创建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在任务驱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技能实践。

3、创建以能力评价为目标、以单元课业评价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把课业评价“嵌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并对每一项任务设计一张评价表。

课业评价采用“学生、小组、教师”三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课业评价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从色彩与搭配的角度更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策略,面对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客户,能更加正确有效的让客户满意,同时明确自身专业形象的塑造,提高个人色彩知识和服饰搭配素养。

1、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颜色知识。

(2)掌握冷暖基调基本知识。

(3)掌握四季/六种季型色彩理论。

(4)掌握四季季型人色彩(妆容、服饰)理论。

(5)掌握服装形象和服饰搭配基本手段。

(6)掌握专业形象的定义与心理学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将色彩和搭配知识在专业领域具体应用。

(2)能帮助分析解决客户的色彩和服饰搭配问题。

(3)能够运用所学色彩和服饰搭配知识塑造自身良好形象和气质。

3、素质目标
(1)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能够告知客户怎样才是长久的美,把握住平衡。

(3)培养科学、严谨、求实、务真的作风,有较强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4)培养刻苦耐挫的从业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怕困难、百折不绕、磨炼意志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五、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保证完成规定作业外,应作大量的色彩鉴定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2)课堂教学应多采用图示法、演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融会贯通技能,灵活实施操作。

(3)以任务驱动教学时用真实有直观性的项目实例实施教学。

2、教学评价建议:
(1)教学评价以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方针;
(2)建立包括教学质量目标的确立、教学质量标准的制订、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的全过程评价体系。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建立与各项目相关的案例库,模型库,习题库和试题库;
(2)建立相关应用的视频资料.
4、课程考核办法:
(1)建立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并对每一项任务设计一张评价表;
(2)评价指标涉及各项任务中的知识、专业能力、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评价体系指标要具备可操作性、可量化性;
(3)评价要结合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四个方面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