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10 孤独之旅1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孤独之旅》【教材及学情分析】(一)课文解读:《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

课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出色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它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小说,学生已经积累了学习小说的一些知识和方法,文章讲述一个孩子杜小康的成长故事,主人公杜小康是和学生同龄的孩子,从内容上讲拉近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的距离,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很吸引学生阅读,但学生难以体会其作用,基于此,我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把握成长的重点,把暴风雨中杜小康战胜孤独长大这一部分作为突破点,让学生走进文本,再由点到面,深入全文中感受人物在孤独的环境中的心路历程,最后走出文本,结合学生自身体验,感悟生活,塑造坚强自我。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知识和能力1、理解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通过对精彩语句的品析,让学生学会品析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难点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法及学法】(一)教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延伸拓展法(二)学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质疑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影片导入,进入故事情境播放影片《草房子》中杜小康快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内容。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孤独之旅 》教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孤独之旅 》教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一. 教材分析《孤独之旅》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孤独与困惑,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生、社会和自我认识的深入思考。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孤独之旅中的心路历程,理解人生的坎坷与挫折,培养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这篇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还需引导。

学生在生活中也许会遇到类似的孤独和困惑,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对于人生思考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在孤独之旅中的心路历程,培养坚定的信念,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在孤独之旅中的心路历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孤独之旅。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作者的人生感悟。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人生感悟资料。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作者的简介和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为学生进入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语气变化。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合作探讨以下问题:a.课文讲述了作者的孤独之旅中的哪些经历?b.作者在孤独之旅中产生了哪些困惑和思考?c.作者是如何看待人生的挫折和孤独的?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10课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课文原文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一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

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

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

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

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

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他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机会。

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前行是纯粹的。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

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

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偶然行过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杜小康从未见过的面孔了。

鸭们不管。

它们只要有水就行。

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

它们开始觅食。

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

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散。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知识目标:1、结合《草房子》,了解“孤独之旅”的前因后果,引发学生阅读《草房子》的兴趣。

2、细读文本,理解文中杜小康在这趟放鸭之旅中的心理变化轨迹。

3、培养学生在成长途中的抗挫折意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请括号注明渗透什么知识点?贯穿什么理念?)一、谈“昨天的杜小康”有个男孩,他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

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当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而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的自行车。

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不过,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杜小康可不再是这样的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他,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放鸭之旅”中成长的杜小康,激起学生对《草房子》的阅读兴趣,让原著来帮助学生更一步了解文本中的形象。

)二、感受“今天的杜小康”1、阅读第一段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

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

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散文:《前方》ppt 显示①杜小康就要离家了,他的离家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明确:无奈(借助曹文轩的一句话来作为解读文章的一个窗口,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纵向的深入,深化文章的主题。

)②你们从哪个词读出了无奈?明确:只好(品读语言,培养学生语感。

)③他为什么会感觉无奈呢?明确:杜小康父亲为挽救家道而设计的“放鸭之旅”,于是,年少的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出原来的生活轨道的时候,即使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带着对“明年春天”的等待,带着对这个“鸭蛋”的期盼,无奈地“离家”去放鸭了。

(检测预习情况,对故事的主要内容的复述)资料链接: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

九年级语文上册10孤独之旅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

九年级语文上册10孤独之旅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

《孤独之旅》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屋子》。

课文展现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顽强的成长历程。

孤独,是生活给予人一辈子成长的一道漂亮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包括深刻意味。

在体验欣赏进程中。

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硕情感,又能激发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

培育战胜困难的勇气。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进程中饱满起来的。

而小说中超卓的自然环境描述(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漠的背景。

教读课文。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述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为此,教学进程中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要紧信息;在朗诵中进入情境,体会作品意蕴;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初步把握鉴赏小说的一样原那么。

教学方式1、朗诵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量的文采修饰,符合青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

文中超卓的环境描述,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诵,进入作品情境,明白得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讨,丰硕情感体验,培育制造性思维能力。

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会。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小说的三要素,理清故情形节。

2.分析小说的心理描述及其作用。

3.明白得景物描述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故情形节进展的作用。

4.明白得题目的含义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师:提到“孤独”二字,同窗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能够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咱们脆弱的心,让咱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能够让咱们的生命显得加倍灿烂。

小小青年总要长高,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咱们而来。

孤独是什么呢?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

二、走近作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念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协理事,北京大学教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孤独之旅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孤独之旅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0 孤独之旅教学目标(一)读一读,识记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游戏打闹。

驱除:赶走,除掉。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肥硕:大而肥胖。

掺杂:混杂;使混杂。

撅断:折断。

(二)了解曹文轩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任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等。

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课堂活动(一)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朗读、扫读、跳读等)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小说的主人公是,找出文中有关主人公成长过程的细节,想想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出发时:,;到达芦荡时:、;安顿之后:;时间久了:;暴风雨后:。

2.句段品读朗读课文第36~52段,思考下列问题。

(1)第46段中说“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那他为什么哭了呢?(2)本文对鸭群的成长描写得很生动,请从文中找出体现鸭群长大了的句子,想想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3)第38段和第47段都属于描写,各起了什么作用?3.探究质疑(1)文章标题“孤独之旅”有何含义?(2)读了本文后,你有何启示?(二)中考1.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0年某某某某)一包花生陈亦权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

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

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

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

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0 孤独之旅说课稿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0 孤独之旅说课稿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孤独之旅》说课稿说教材《孤独之旅》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选文有充满无限遗憾的《故乡》、有揭露金钱罪恶的《我的叔叔于勒》、有反应教育现象的《心声》,以及感受成长的《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所写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虽然是自读课文,但仍然利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主题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

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情节结构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剪裁与布局,揭示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对孩子进行磨难、挫折教育实施的必要。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段落主要有:第9段,第12-13段,第21段,这些环境描写强化了孤独的氛围,增强了杜小康的恐慌不安的感受;第24-25段,描画了一幅优美、恬静的画面,暗示杜小康的心理逐渐趋向平静,但对于未来漫长的孤独,他仍然觉得恐慌。

第36段写暴风雨中的情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促进杜小康思想转化的一个因素,突来的暴风雨,使杜小康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迅速地成长起来。

第47段,雨过天晴,美好的夜色,预示着杜小康的成熟。

这些环境都突出了“孤独”这个意境,这也是杜小康成长的环境。

它为表现人物的变化、文章的主题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心理描写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如第11段,写杜小康最初面对孤独时和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的茫然。

第21段,面对更加孤独的环境时,杜小康心中的恐慌与胆怯。

九年级语文上册 10《孤独之旅》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0《孤独之旅》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0. 孤独之旅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也是多元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蕴藏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小说,自读课文,本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

学习这些课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本文注重环境描写的学习,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3.中招考点“赏析词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体的赏析位置;考查细致,涉及到动词、形容词、修辞、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赋4分的居多。

4.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一些小说篇目的学习,以及本单元第一篇小说的学习,对小说体裁的特点、三要素等方面的知识已初步感知,只是对本文这样大量运用环境、心理描写的作用还缺少了一些认识,同时,九年级学生对这类涉及青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感兴趣。

二、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能说出主人公成长的历程。

2、通过品读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句子,能说出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通读课文,能说出小说的主题。

进而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细节描写,能总结出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通读课文,能说出小说的主题,进而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

孤独之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文意。

领会标题含义。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感悟。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同学们,歌词意蕴丰富。

的确,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

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二、资料链接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三、整体感知1、疏解下列字词。

(1)注音嬉闹胆怯觅食撩逗(2)释义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驱除:赶走,除掉。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2、学生自由诵读,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然而,由于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转折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他们可能会面临着孤独感、焦虑和自我认同等问题。因此,在学习《孤独之旅》这篇课文时,他们能够通过主人公的孤独之旅,找到共鸣,理解人生的孤独感,并学会面对和处理这种情感。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在思维方面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并能够独立思考。在学习《孤独之旅》这篇课文时,他们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小组内讨论该话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孤独之旅》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话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2.请分析《孤独之旅》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请从课文中找出至少三个象征性的元素,并解释它们的象征意义。
4.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孤独感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5.请以《孤独之旅》为灵感,创作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一次孤独之旅的经历和感悟。
示例题型及答案:
1.答案:主要情节是主人公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体验,包括失去亲人、面对困境、自我探索等。主人公的孤独感主要源于内心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在孤独中成长,学会了面对和处理孤独感。
2.多样化教学方法:我将尝试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3.完善评价方式:我将探索更加全面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以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0《孤独之旅》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0《孤独之旅》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0《孤独之旅》教案(新人教版课标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感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感受曹文轩小说语言艺术。

2.品读小说中环境、细节描写体会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品位孤独,感受孤独价值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2.通过质疑、合作、探讨等方法,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3.适时的以讨论的方式渗透法律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2.了解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做一个敢于克服困难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1.跳读重点语段,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2.点拨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孤独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

2、板书课题、作者:3、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孤独之旅》教案1-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孤独之旅》教案1-新人教版

孤独之旅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9、孤独之旅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一、教材分析《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说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作者把孤独的感受描写、渲染、烘托得淋漓尽致,其中大量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再有文章平淡的情节、朴实平白的语言都使文章个性鲜明。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

在体验欣赏过程中。

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

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

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教读课文。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小说题材接触过一些,对三要素的内容有所了解。

但是理解分析、鉴赏文章主题和写作手法远没有形成系统。

感性多,理性少。

所以需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体验感知,思考领悟,提高他们品味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课件新人教版

➢离乡背井的孤独 ➢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 ➢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
孤独
寂寞
痛苦
➢前途迷茫与未知的孤独 ➢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
磨难
恐惧
“孤独”的含义:
•情感世界的孤独。 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 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 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 沟通和交流。 •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 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 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 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对未来的恐惧。 漫漫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 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29)
• 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 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
• 已无一户人家(12) 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
• 惟一的炊烟(13)
独(29)
• 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33)
2、从文中划出体现“孤独”的词句,说说 “孤独”的含义。 (你认为杜小康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孤 独”?)
昨天的杜小康
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 生活的富裕,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 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今天的杜小康
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不得不跟随父亲背井离 乡去放鸭。
整体感知
迅速地读课文,初 步感知小说的主 要内容。
课文用
文内小
的容说
,
感并三
受谈要
谈 阅
素 概
读括

人物(主人公):少年杜小康
杜小康
不成熟
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 芦荡安顿后:孤独单调 住段时间后:想家 雨后天晴时:坚强、惊喜
成 长 之 旅
成熟
拿起笔来,找出体现“孤独”的词句

陌生的天空和陌生 的水面(9)

想听到声音,然而,这不 可能(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情节, 明确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主人公) 杜小康
故事情节 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
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 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环境
无边无际的芦苇荡。
深层探究
1、环境描写的作用:课文有关自然 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 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 成长起什么作用?
• 有关鸭群的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 有关芦苇荡的描写:渲染气氛
• 有关风雨的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芦 苇 荡
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青森森一片 浩浩荡荡 空气中满是芦叶清香 掺杂一缕一缕香草香 芦叶边飞着无数萤火虫
广阔 无边
宁静 美好
烘托 反衬
折射 人物 心理 变化 渲染
雷声如万辆战车滚动
羽毛:鲜亮 稠密
真正的鸭 公鸭蓝羽紫羽: [漂亮]
犹如软缎
[长大]
2、人物赏析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 及超越自我的品质。
(1)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 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事 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框出文本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
的词语,并在旁边标注: 产生这种心理的时间及变化 原因。
(5)文中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也花了相当的笔 墨来写他父亲和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 联系?
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 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的少年杜小康?作 为低等动物的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 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 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加真实可 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写父亲和鸭子,对塑造杜小康的形象起到了重要 的衬托作用。杜小康失学后,放鸭是他生活的重 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 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慰藉; 在风雨中他维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 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牧鸭的结果,也是杜小康 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作“鸭下蛋了” 的惊喜。
➢心理变化过程:
刚刚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不再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杜小康
不成熟
成 长 之 旅
成熟
(2)根据故事情节,你能概括杜小康成长的 心理历程吗?
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感到孤独——不 再恐慌——坚强
(3)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 来越坚强的孩子。
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 忧的孩子。
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 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4)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 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文中最能体现“孤独”的语 句是什么?
题目概括了主人公放鸭生活的全过程,“孤独” 渗透于人物放鸭期间的全部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对杜小 康来说,“孤独”有以下含义:
气氛
暴 风 雨
歇斯底里 天昏地暗 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撅断千万支芦苇 吹、卷鸭栏、惊散鸭群
恶劣 烘托 可怕
推动 情节 发展
呈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 [被赶着] [被迫]
一路觅食,有时朝天空叫几声 [寂寞] 衬托

[无家的漂流者]

临睡时心理 动作和神态
[团团围住小船] [恐惧]
[插 拔 重新
杜小康
放]
3、人要战胜大自然,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
4、青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要躲避困难,努 力赢取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①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 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 沟通和交流。
②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 而又神秘莫测的自然环境中,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 孤独。
③对未来的恐惧。漫漫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这一切构成了人生的一段“孤独之旅”。
文中最能体现孤独的句子是:“一连十多天遇不到 一个人,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
➢读一读
xuān


āo
嬉闹
juē
撅断 觅食 liáo
撩逗 稠密
jĭ yŭ
m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驱除:赶走,除掉。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② 机灵。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 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品读诗歌 感悟主题
• 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 • 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 • 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 贫穷,贫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 关键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 去改变贫穷,改变自己的劣势 • 这才是最重要的。 •
洪战辉
——
感悟主题
1、体现了人的力量:人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取得胜利走向成熟。
2、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孤独”是重要的 一笔。
了解背景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 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 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 参与了 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 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 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 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 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 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 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 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孤独之旅
曹文轩
学习目标
• 1.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 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 性格的作用。
• 3.品味“孤独”,体验“成长”的 感受。
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走近作者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197 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 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 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 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 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 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 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 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 及改编的电影荣获多项国家、国际大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