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合集下载

云南地理

云南地理

云南地理一、云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范围大小1、地理位置: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亚热带。

2、邻省: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与四川省相连;西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

邻国:西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交界。

面积大小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

(二)行政区划:共有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行政中心是昆明,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云南又称彩云之南。

(三)地形、地势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间盆地(俗称坝子)。

两大地形区,东为滇东高原(属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西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2、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平均海拔为2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峰6740米;海拔最低点──河口的元江与南溪河汇合处76.4米(四)河流湖泊1、主要河流(1)特点:河川密布、水系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大,落差大。

(2)主要河流: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金沙江(长江)、元江(红河)、南盘江(珠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

其中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共称为“三江并流”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

金沙江在丽江的石鼓镇形成了“长江第一湾”。

澜沧江因流经国家众多(流经5个国家),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2、主要湖泊滇池云南省最大,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洱海云南第二大湖泊抚仙湖云南省第三大,中国第二深淡水湖星云湖、阳宗海、程海、泸沽湖(与四川共有)、杞麓湖、异龙湖(五)气候1、气候类型:大部分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2、主要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2)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显著(立体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3)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大。

(四季如春、一天分四季、一雨成冬)(4)降水充沛,干湿明显,分布不均。

(六)丰富自然资源1、生物资源(1)植物:有“植物王国”之称。

种类多,主要分布于滇西南、滇西北地区。

云南中草药也丰富,有“药材之乡”之称。

云南地理知识点总结

云南地理知识点总结

云南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4060公里,是国内连接东南亚与亚洲腹地的枢纽和通道。

二、地形地貌云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山岭和峡谷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

云南省的最高点位于滇藏交界处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位于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的中越界河处,海拔76.4米。

三、气候特征云南省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滇西北属高原山地气候。

冬夏温差不大,干湿两季分明,素有“四季如春”的美誉。

省内多数地区年均气温在13~20℃之间,年温差一般为10~15℃。

云南省的年平均降雨量大致为:澜沧江以西1250毫米,毕节、六盘水、宣威、曲靖一带1000毫米,其余地区1125毫米,横断山一带少于1000毫米。

四、自然资源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壤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其中,红壤是省内分布最广、最重要的土壤资源,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因此云南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此外,云南省地质资源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

五、交通运输云南省的交通运输网涵盖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云南省的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文化特色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云南地理知识

云南地理知识

云南地理知识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云南地理位置独特,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被称为“人间仙境”。

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东临广西、贵州,南接越南、老挝,西临缅甸,北界四川。

总面积39.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八大省。

云南地势复杂,山地占总面积的94.4%,平原和丘陵仅占5.6%。

境内有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大江大河纵横交错,形成了众多的峡谷和高山。

横断山脉是中国最大的山脉之一,从北部贯穿云南的中部,延伸至越南、老挝和缅甸。

云南省地理位置靠近赤道,气候多样,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省内气候分布分明,从北到南有高山寒冷和高山温带气候、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

云南是全国最早的雨季,通常从5月开始,到9月结束。

省内气温适宜,无严寒和酷暑,常年温度在18℃-26℃之间。

云南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

因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云南有着丰富的植被类型和物种。

洱海、滇池等大型淡水湖泊是云南重要的水资源,有大约2000多个湖泊。

云南境内有4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大量的濒危动植物。

云南还是中国的石林之乡,有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石林群,被誉为“石林奇观”。

云南是中国的旅游胜地,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

大理古城是云南的古代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被誉为“南方洛阳”。

泸沽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被誉为“人间法国”。

香格里拉被誉为“人间仙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此外,云南还有虎跳峡、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等著名景点。

总之,云南省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

云南省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云南的地理知识不仅是对云南的认识,也是对中国地理的了解。

云南地理-第三章 地貌环境

云南地理-第三章 地貌环境

第三章地貌环境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差异常悬殊。

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 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 米。

两地直线距离为900 千米,高低相差6000 多米。

云南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见图3-1)。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地形小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 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西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 米,西北部一般在3000~4000 米。

西南部只是到了边境地区,地势才渐趋和缓,这里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1000 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 米以下,形成云南的主要热带、亚热带地区。

图3-1 云南省地形图第一节云南地貌的形成云南复杂的地貌现状,是本区地貌发育漫长历史的产物。

决定云南现今地貌特点的地貌发育历史,主要是高原面形成和解体的过程。

其形成的主要脉络为:漫长夷平作用所形成的云南准平原+构造抬升而形成的云南高原+ 高原面抬升的同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高原面解体过程=云南复杂的地貌现状。

一、夷平过程云南省就其整体而言是一个雄伟的高原。

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起抬升过程中因外动力侵蚀切割微弱的结果。

在这一抬升以前,不论过去地壳发展历史如何,地面一般都经过中生代后期和早新生代的构造宁静和遭受侵蚀的时期,形成低缓的准平原。

云南准平原就是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以后,一直延续到新生代的第三纪的中新世时期,云南大地在经历了漫长的夷平作用过程后,形成的广大的夷平面。

二、抬升过程云南高原是自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开始,由于大规模的构造抬升而形成的。

这个抬升过程奠定了云南现今地貌的总轮廓。

但这个抬升过程是不等的,且抬升过程是间歇性的,总的来说,抬升过程从北向南减少,这决定了云南地势北高南低的总的倾斜。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的西部边缘,南邻越南、老挝,西邻缅甸,东北连贵州,西北毗邻四川,东南濒临广西。

云南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貌景观。

其次,云南的气候特点也是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处于地球赤道附近,受到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交互影响,形成了多样的气候类型。

云南主要分为冬夏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两大类。

冬夏季风气候代表是昆明和大理,为云南最典型的气候类型,夏季温暖多雨,冬季阳光充足,四季如春。

高原气候主要表现在西北部的迪庆和怒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低,年均气温低于15℃。

云南还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动植物王国”。

云南境内有20个全国重点保护动物保护区,其中包括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和中国南方双响犀牛保护中心等。

此外,云南还是中国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重要交汇地带,许多热带植物和动物在这里分布。

云南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截至目前,云南已经探明的矿产种类有190多种,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锡、钨、铅、锌、稀土等。

其中,云南的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0%以上,被誉为“全球稀土第一省”。

云南的地理环境也给旅游业带来了独特优势。

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景点众多,包括大理洱海、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等。

丽江古城和大理洱海是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前来。

总结起来,云南的地理环境独特多样,既有高原、山地,又有盆地,气候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矿产资源丰富。

这些地理环境的优势不仅赋予云南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为云南的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资源。

【精品】云南地理概况

【精品】云南地理概况

【精品】云南地理概况云南地理概况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云南省地理位置独特,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濒越南和老挝,西隔滇池与缅甸相望,北界四川省。

云南省总面积约为39.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4.1%。

云南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山脉纵横交错,河流众多。

全省主要地形特征有高山、高原、丘陵和盆地。

云南境内最高峰是神山,海拔6740米,位于中缅边境,是中国境内最高峰之一。

同时,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云南省境内还有许多河流,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这些河流源源不断地向东南方流淌,注入长江。

云南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高原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地形的影响,云南省境内气温和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性,从南向北、从低海拔地区到高山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降水逐渐增加。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会,也被誉为“春城”,因为昆明的气候四季如春,温暖而宜人。

云南省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境内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的存在丰富了云南的文化多样性,各民族之间保持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云南省还有许多著名的民族村寨,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少数民族的风情。

云南省还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云南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元阳梯田和三江并流等自然景观,被誉为“人间仙境”。

此外,云南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石林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国内外游客。

总的来说,云南省地理概况可以概括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多样化、少数民族众多和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云南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航拍中国云南篇地理知识点

航拍中国云南篇地理知识点

航拍中国云南篇地理知识点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以下将从地理角度介绍云南的特点和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接越南、老挝,西连缅甸,北与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相邻。

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中国的地缘战略地位,也使得云南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重要通道。

二、地形特点云南的地形多样丰富,主要可分为高山区、高原区和盆地区。

1. 高山区:云南的西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这里有许多高山峻岭,如梅里雪山、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苍山等。

这些高山区地势险峻,峰峦叠嶂,是登山爱好者和摄影师的天堂。

2. 高原区: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原地带,其中最著名的是昆明高原。

昆明高原地势较为平坦,海拔约1900米,气候宜人,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 盆地区:云南的东南部是盆地地区,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

这些盆地地区是稻米和茶叶的主要产地,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三、气候特点云南的气候因地形的多样性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1. 云南的北部和东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少雨。

这些地区气温适宜,适合农业发展。

2. 云南的西南部和西北部属于高山季风气候,气温较低,雨量充沛。

这些地区多为山区,降雨量较大,有利于森林资源的生长和保护。

3. 云南的中部和东部属于高原季风气候,气温适中,雨量适度。

这些地区气候宜人,适合旅游和休闲。

四、地理景观云南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如高山、峡谷、湖泊、河流、盆地等。

1. 高山:云南的高山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山峰,如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玉龙雪山等。

这些高山峻岭壮丽险峻,吸引了大量的登山爱好者和摄影师。

2. 峡谷:云南有许多著名的峡谷,如虎跳峡、澜沧江峡谷等。

这些峡谷地势险峻,风景秀丽,是徒步旅行和漂流的绝佳地点。

3. 湖泊:云南有许多著名的湖泊,如滇池、洱海、泸沽湖等。

云南省区域环境特征

云南省区域环境特征

云南省区域环境特征§1.1自然环境特征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北纬21。

8'32''~29('15'8",东经97。

31'39''~106',11,47"之间。

其西部、西南部与缅甸为邻;南部与老挝、越南交界;西北、北部和东部则分别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等四省(区)接壤。

全省土地面积38.4万平方公里,2000年全省人口4280万人。

云南省位于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以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

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云南省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是:①地貌、陆地水、气候、生物区系等都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②纬度和海拔高度同向叠加,由于非地带因素作用,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堪称全国自然环境的缩影;③高差悬殊、地形复杂,自然生态环境的垂直变化异常明显;④自然带幅窄,自然生态系统容量小,自我调节能力弱,易受外界干扰,自然灾害频繁。

1.1.1地形地貌云南省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南与东南呈阶梯状下降。

省内地形起伏,高差悬殊。

最高点为滇西北与西藏交界处的太子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为滇东南河口县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米。

两地直线距离仅约842公里,高差达6663.6米。

云南省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新生代初(约7000万年前),云南省为一准平原,后地壳上升成为高原。

西部受河流切割成为陡峭山地,但保存有平坦高原面遗迹;东部经差异性抬升,形成北高南低的多山高原。

全省山地和高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94%,坝子(山间盆地),包括湖泊在内,仅占6%。

据统计,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1442个,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

云南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除具有褶皱、断层地貌、火山地貌、风化重力地貌、河流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外,还有各种特殊地貌。

云南省的地理特征和人文

云南省的地理特征和人文

云南省的地理特征和人文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最具有地理特征和人文魅力的省份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化的人文景观使其成为了众多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一、地理特征1. 开放的边境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邻,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门户之一。

这使得云南具有独特的边境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跨国交流活动。

而且,云南还是中国内河运输和陆路贸易最重要的枢纽之一。

2. 多样化的地貌云南省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地形类型。

主要的地貌特征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滇池、怒江大峡谷等。

这种多样化的地貌为云南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辉煌的地理景观。

3. 天然的生态环境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垂直气候带,是国内外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云南的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包括金丝猴、大熊猫、白头叶猴等。

此外,这里还有著名的石林、虎跳峡等自然景观。

二、人文景观1. 多民族文化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25个少数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包括傣族、彝族、白族、纳西族等。

云南的多元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享受多种族文化盛宴的机会。

2. 古老的历史遗迹云南拥有悠久的历史,历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例如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等,它们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是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窗口。

3. 丰富的民俗风情云南的民俗风情非常独特,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表演和庆典活动。

例如,火把节、泼水节、尼姑庵藏戏等都是云南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

这些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总结:云南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明珠,以其丰富的地理特征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从开放的边境到多样化的地貌,再到多民族文化和古老的历史遗迹,云南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追求自然风光还是体验民俗风情,云南都能满足旅客的各种期待,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和品味的旅游目的地。

经典人文地理云南

经典人文地理云南

经典人文地理云南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充满着丰富人文地理资源的区域。

无论是山水之美,还是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云南都以其独特而魅力的面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从云南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历史名胜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示云南的经典人文地理之美。

一、地理环境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处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侧,是中国内陆边疆和西南地区的纽带。

她的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得这里拥有了众多的自然景观。

云南的地势高低起伏,有许多山岳和高原地区。

较高的山脉与深广的低山丘陵相交错,构成了层叠的山地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有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等。

此外,云南还有著名的滇池,它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被誉为“滇中明珠”,吸引着众多游客。

二、民族文化云南是中国民族多样性最为突出的省份之一,这里有25个少数民族,占云南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些少数民族各自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建筑等文化特色,使得云南成为了绚丽多彩的人文地理景观。

在云南,你可以欣赏到傣族、哈尼族、白族等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表演,品尝到彝族、傣族、藏族等民族独特的美食,体验到不同民族留下的传统手工艺品等。

三、历史名胜云南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这里遗留下了许多文化和历史的瑰宝。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云南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保留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建筑,是中国铺装古街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

石林是云南的一颗明珠,被誉为“月华国际第一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大景观群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著名。

还有泸沽湖、西双版纳等地,都是云南历史名胜的代表之一。

结语经典人文地理云南,无论是奇特的地理环境、多元的民族文化还是丰富的历史名胜,都为这里增添了无数别样的风采。

作为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云南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纷纷沉醉于这片净土的美丽与富饶。

告别忙碌的都市生活,来一场领略云南风情的旅行,必将为您带来一次难忘的体验。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国国土面积第八大的省份,总面积394,000平方公里。

云南地理环境多样,山地、高原、盆地、丘陵、河流等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地理特征。

以下是对云南地理环境的详细概述。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经97°-106°,北纬21°-29°之间。

北部和西部与缅甸、老挝、越南交界,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与四川省接壤。

云南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东北部是高原区,西南部是盆地和低山丘陵区。

云南境内有著名的湄公河、红河、怒江、金沙江等重要河流。

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云南东北部流入老挝,最终注入南海。

红河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发源于中国境内,流经滇池后,流向东南,最终进入越南,注入北部湾。

怒江是中国最大的悬崖峡谷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云南西北部,最后与澜沧江汇合。

金沙江是中国第三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云南北部,最终注入长江。

云南地势起伏,山脉纵横交错。

云岭是云南的主要山脉之一,分割了云南的东西部。

云岭北段是横断山脉,南段是南岭。

横断山脉是中国的重要山脉之一,几乎贯穿了云南省。

横断山脉之南是南岭,南岭是中国的重要山脉之一,也是云南最大的山脉之一云南还有一些著名的平原和盆地,如滇池平原、昆明盆地、玉溪盆地等。

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位于滇池平原上,周围有丽江、昆明等城市。

昆明盆地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基地。

玉溪盆地位于云南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云南气候多样,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复杂性,云南境内存在着多种气候带。

云南的气候大致可以分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季风气候和高山寒冷气候。

云南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山区,夏季雨水充沛,降雨量较大。

云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分布在中海拔地区,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干燥。

云南地理介绍

云南地理介绍

云南地理介绍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拥有丰富地理特点的地区。

它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一个多样性和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对云南地理特点的简要介绍。

1. 地理位置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

它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云南省的省会是昆明市。

2. 地形和地貌云南拥有多样的地形和地貌。

其地形呈南北走向,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

云南的地形主要分为高山、高原、丘陵和盆地。

其中,滇池最大,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3. 山脉云南的地理特点之一就是其众多的山脉。

横断山脉横亘于云南的西部,是中国最重要的山脉之一。

云贵高原的东南部是武陵山脉和南岭山脉。

此外,冰川活动的香格里拉地区也位于云南。

4. 气候云南的气候多样,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和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最适合常年旅游的地区之一。

云南的气候可划分为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昆明市是“永春城”之称,因为该市的气候四季如春,气温适宜。

5. 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云南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

云南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其境内有很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虎跳峡、丽江古城、石林等都是云南的著名景点。

6. 水系和湖泊云南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境内有多条重要河流,如长江、澜沧江、怒江等。

此外,云南还有许多湖泊,如滇池、洱海、罗平湖等。

这些湖泊不仅丰富了云南的地理特色,也为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云南地理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和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美丽的水系和湖泊,使其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探索壮丽的山脉、品味多样的气候、欣赏灿烂的自然景观还是领略丰富的文化遗产,云南都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云南的地理特点使其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值得一游的地方。

介绍云南地理

介绍云南地理

介绍云南地理云南地理概述云南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

它是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族风情而闻名。

下面将对云南的地理特点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7°21'至106°11'、北纬21°9'至29°15'之间。

云南东与贵州、广东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西与西藏接壤,北与四川接壤。

二、地势地貌云南地势起伏不平,山地、高原和盆地构成了其多样的地貌景观。

其中包括横断山脉、滇池、金沙江、红河等特色地貌。

云南的地势较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省内还有不少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

云南的地质构造活跃,地震较为频繁。

三、气候条件云南气候多样,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影响,云南境内形成了多样的气候带。

东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西南部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云南省被誉为“四季如春”的天堂。

四、自然景观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其中以雄伟壮观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云贵高原最为著名。

这里有世界闻名的梯田景区如玉龙雪山、虎跳峡以及香格里拉等;还有世界自然遗产元阳梯田、丽江古城等。

云南的自然景观独特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慕名前来。

五、文化特色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这里有2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哈尼族、傣族、壮族等。

他们各自保留着独特的传统习俗、服饰和宗教信仰,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在云南,你可以欣赏到彝族的火把节、哈尼族的过水节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表演。

六、经济发展云南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农业省份,农业资源丰富。

这里以茶叶、烟叶、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出名,农业产值在中国排名前列。

此外,云南也是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对于地方经济的贡献也非常大。

云南地理概括

云南地理概括

云南地理概括云南的省情特征是边疆、山区、多民族三位一体。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为39.4万多平方公里,全境东西相距864.9公里,南北长990公里。

东部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及贵州省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处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南面,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毗邻。

云南是我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一个省份,边界线长达3207公里,其中,中缅边界1997公里,中老边界500公里,中越边界710公里。

全省与外国接壤的有8个地州、27个县。

从云南全省的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

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端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其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左右。

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全省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平均每公里降低6米。

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在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处是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元江出口处,海拔76.4米。

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达6000余米,为国内其他省区所少见。

(二)山脉河流云南重要山脉,东部有乌蒙山、五莲峰、梁王山、拱王山、牛首山、六韶山等,均为高原面上的山脉;西部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高大而狭长的山脉,北段山高林密,南段为横断山余脉,主要有云岭余脉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余脉大雪山、邦马山、老别山、高黎贡山的分支和槟榔山等。

云南自然概况

云南自然概况

自然概况地理位置云南省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

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连。

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邻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余公里;共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13个国家一类口岸、7个国家二类口岸,20多条出境公路。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3国直接接壤,16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

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澜沧江从云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泰、老、柬、越等国,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2000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曾从四川经云南,通达缅甸、印度、中亚和阿拉伯地区以及西方国家,1世纪初的“马援故道”则从滇南入越南,通达南海,在我国古代对外交往中起过重要作用。

地形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

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地形表现为波状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云南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云南

云南地理位置1. 云南地理位置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东临广西、贵州,西接西藏,南隔南盘江与缅甸、老挝相望,北与四川相接。

地处北半球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被誉为“南国明珠”、“大美云南”。

2. 云南地理环境云南地势较为复杂,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为梅里雪山,主要山脉有横断山脉、大雪山、高黎贡山等。

河流众多,主要有怒江、澜沧江、元江、金沙江等。

气候上,云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呈现出气候多样化。

云南人文历史3. 云南人文历史云南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是中缅印三国文化的交汇之地。

云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云南是我国56个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

4. 云南历史名人云南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知名的历史人物,如李庆安、边靖、李世民、李昌、阮元、范仲淹等,这些人物在云南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云南经济发展5. 云南经济发展云南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多样,有煤炭、石油、锰、锑、铜、铝等。

农业以水稻、小麦、玉米、甘蔗、油茶等为主,工业以煤炭、有色金属、纺织、化肥、建材等为主。

旅游业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有独特的风景和少数民族风情。

6. 云南特色产业云南是我国的“西南门户”,被誉为“花园之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传奇。

茶叶是云南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普洱茶、大理茶、祁门红茶等多个品种著名。

云南还以矿产资源丰富,并且有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这些都为云南的特色产业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云南社会文化7. 云南社会文化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多元文化。

其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深受世人喜爱,如哈尼梯田、傣族水灯节、彝族火把节等都是引人入胜的民族文化表现。

8. 云南教育云南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和教育质量。

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促进了云南的教育整体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图111)。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km,南北最大纵距990km。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邻。

云南就是全国边境线最长得省份之一,国境线长达4060km,其中,中缅边界1997km,中老边界710km,中越边界1353km。

国境线上有25个边境县。

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得4、1%,居全国第8位。

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下辖13市辖区、11县级市、76个县与29个自治县,共129个县级行政单位,省会昆明市。

其她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蒙自、大理、楚雄、文山、保山、瑞丽、普洱、临沧、昭通、景洪、瑞丽等。

图121 云南省区位(1)地形地貌云南地处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得结合部位,就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山地高原为主得边疆内陆省份。

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级状逐级下降,高差很大。

从北到南,坡降为6‰,平均每公里下降6m。

其中西北部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

山地像张开得手指,由西北顺着地势分别向东、东南、南、西南与西等方向伸展,相对坳陷得地方,由河谷与陷落盆地组成。

降至边缘地带,残余高原面或破碎得低山得海拔仍在10 00m以上,河谷谷底、陷落得盆地则在1000m以下。

省内最高点为德钦县怒山山脉得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为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m。

最高点与最低点直线距离不到900km,高差达6663、6m。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坝子)、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独特得喀斯特地貌分布也十分广泛。

滇中、滇南与滇西南地区外力以河流作用为主,在砂页岩及岩浆岩、变质岩等分布区,分别塑造出不同形态得山地与河谷。

滇东、滇东南及滇西得部分地区,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在不同得外力作用下,形成不同得喀斯特地貌形态。

滇西北得高山地区,地势高耸,气温较低,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所以虽然在岩石性质与构造体系等方面与南部无大差别,地貌形态差异得程度则较大,滇西南、滇南就是流水作用形成得山地,滇西北就是冰川作用与寒冻风化造成得山地。

滇东一带就是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分别与流水地貌、构造地貌及重力地貌向结合。

滇西北以寒冻风化、冰川地貌为主,又与流水侵蚀作用、喀斯特作用相间存在。

滇西德宏州附近,以河流作用得山地为主,并与构造地貌、火山地貌等共同组合成一个新得结合体。

云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与高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得94%(山地面积占84%,高原面积占10%),山地、高原间分布众多山间盆地(俗称坝子)。

大致以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为界,把云南划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高原地形,属云贵高原得西部。

高原内部起伏与缓,古夷平面形态特征比较典型,坝子分布广泛,面积较大,多为湖积冲积型或断陷型,坝子得四周就是一些起伏与缓得丘状山地,喀斯特发育,边缘受河流切割成中山山地。

西部属横断山区,高原已基本解体,主要由中高山地组成,就是省内重要得山地集中地带。

坝子数量少,面积不大,多为沿河谷伸展得河谷冲积坝。

据研究统计,全省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得坝子206个,面积约15340、2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得4%。

云南高原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 0km2得坝子100个,西部横断山区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得坝子106个(图113)。

图114 云南省坝子分布(2)气候云南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得云贵高原地区,气候环境非常复杂多样。

由于纬度低、海拔高等地理条件得综合影响,形成了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显著得气候特征。

云南除南热带与中热带外,其余各个气候带与高原气候区都有,分别为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与北热带等7个气候带。

云南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在4、7~23、7℃之间。

除河谷地带与南部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均在19~22℃以下。

除了少数高寒山区外,多数地区冬无严寒,最冷月平均气温多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只有1 0℃~12℃。

年平均气温分布得总体特征就是:①河谷地区气温高,高山地带气温低;②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与海拔得增高,年平均气温急剧下降;③降水量多、湿润度大得地方因水分供应充足、蒸发耗热量大,因而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得其她地方。

全省降水在季节上与地域上得分配极不均匀。

干湿季节分明,湿季(雨季)为5~10月,集中了85%得降雨量,干季(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只占全年得15%。

全省降水得地域分布差异大,最多得地方年降水量可达2200~2700mm,最少得仅有584mm,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

全省降水量空间分布就是从南到北逐渐减少。

降水量得地区性分布与云南高原复杂得地形、山脉走向等有密切关系。

一般偏南暖湿气流北上得迎风坡雨量多,背风坡雨量少;山地雨量多,坝区雨量少,河谷区雨量最少。

(3)土壤云南省在气候、地形、植被、成土母岩、栽培制度等诸因素影响下,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

土壤分类系统主要由7个纲、14个亚纲、19个土类、34个亚类组成。

云南土壤类型多种多样,由于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得共同作用,在分布上具有其独特性,既有明显得水平地带性,又有显著得垂直地带性与地域性。

云南南北跨8个多纬度,最大纵距960k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四级阶梯逐级降低,土壤水平地带分布与生物气候带基本吻合,形成了4个大得土壤区域,即砖红壤为主得地带、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地带、山原红壤与紫色土为主得地带、棕壤为主得地带(图115)。

图116 云南省土壤分布(4)水文水资源全省河川纵横,湖泊众多。

全省境内径流面积在100km2以上得河流有889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

红河与南盘江发源于云南境内,其余为过境河流。

除金沙江、南盘江外,均为跨国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流入南中国海与印度洋。

多数河流具有落差大、水流湍急、水流量变化大得特点。

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多数为断陷型湖泊,大体分布在元江谷地与东云岭山地以南,多数在高原区内。

湖泊水域面积约1100km2,占全省总面积得0、28%,总蓄水量约300亿m3。

湖泊中数滇池面积最大,约300km2,洱海次之,面积约250km2;抚仙湖深度全省第一,最深处150多米,泸沽湖次之,最深处约90多米(图117)。

图118 云南省水系分布云南省地表径流主要由降水产生,西部少数地区初春有融雪补给,全省年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210亿m3,约占全国得1/13,全省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76、7mm,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公里57、7万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得两倍。

云南省自然地理与气候复杂多样,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极大,资源量除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外,垂直变化也十分明显。

全省径流深得分布规律就是:西多东少、南多北少,中部就是径流深较小得地带,同时由于几条近似南北走向得大山脉对气流得阻隔,使径流深地带分布呈现出明显得高低相间得特点,主要表现为河谷小、山区大。

(5)生物生态云南就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得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得、衍生得、外来得植物种类与类群很多。

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占60%以上,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与发展得树种有150多种。

2011年,云南森林面积为1560万公顷,居全国第3位,森林覆盖率将近50%(含灌木林)。

活立木总蓄积量15、48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得11、4%。

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16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4个。

自然保护区面积295、5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4、27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8、31万公顷。

云南树种繁多,类型多样,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多,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等品种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故云南还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

云南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

脊椎动物达1737种,占全国58、9%。

其中,鸟类793种,占63、7%;兽类300种,占51、1%;鱼类366种,占45、7%;爬行类143种,占37、6%;两栖类102种,占46、4%。

全国见于名录得2、5万种昆虫类中云南有1万余种。

云南珍稀保护动物较多,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

珍禽异兽如蜂猴、滇金丝猴、野象、野牛、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白尾梢虹雉等46种,均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穿山甲、麝、小熊猫、绿孔雀、蟒蛇等15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动物种类。

(6)矿产资源云南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就是得天独厚得矿产资源宝地。

云南矿产资源得特点:一就是矿种全,已发现得矿产有143种,已探明储量得有86种;二就是分布广,金属矿遍及108个县(市),煤矿在116个县(市)发现,其她非金属矿产各县都有;三就是共生、伴生矿多,利用价值高,全省共生、伴生矿床约占矿床总量得31%。

云南有61个矿种得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含量分别居全国前3位。

(7)旅游资源云南以独特得高原风光,热带、亚热带得边疆风物与多彩多姿得民族风情,闻名于海内外。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已经建成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得旅游景区。

全省有景区、景点200多个,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有134个,其中,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得有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2处,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得有陆良彩色沙林、禄劝轿子雪山等53处。

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腾冲、威信、保山、会泽、石屏、广南、漾濞、孟连、香格里拉、剑川、通海等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街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与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与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江并流、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