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磁与电 第2节 电现象》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磁与电3、2电与磁导学案
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B..C.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2、如图:正确地表示出通线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关系的是 ( )
课题: 第七章 第二节 电与磁 备课人:
上课时间: __班学生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奥斯特的发现。
2、知道通线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掌握安培定则。
3、知道磁现象的本质。
自学备注
重难点
认识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会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周围小磁针方向,会画通电螺线管绕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1、回顾条形磁体周的磁感线是怎样分布的?2、认真看书奥斯特的发现,然后观察实验思考下列问题
① 实验现象: 给导体通电时,发现。此现象说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
2改变电流的方向,再观察小磁针的偏转的方向。说明磁场方向与有关。
3奥斯特发现的意义:揭示了与的联系。
二、巩固练习
知识点一:奥斯特实验
3、小磁针的指向不正确的是( )
4、标出通线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5、画出图中各螺线管的绕法
思维导图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 电生磁》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电生磁》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2节电生磁》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电流的磁效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生磁的现象,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并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对电流和磁场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电生磁的现象和原理认识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生磁的现象,理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学会使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电生磁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生磁的现象,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2.难点:安培定则的应用,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判断。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电生磁的现象。
2.讲解法:讲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生磁的内在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4.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池、导线、铁钉、小磁针、通电螺线管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奥斯特实验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磁效应。
提问:你们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吗?电流产生的磁场有哪些特点?呈现(10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通电螺线管放入小磁针上方,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学生自行操作实验,观察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
操练(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流产生磁场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能否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初三物理教案【初三物理电与磁学教案】
师:请把你看到的现象写在纸上,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小电动机可以获得电流。那么是不是只要存在磁场和导 线框,就能产生
生:文字表达、口语表达(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电流呢?
师:在这现象中,发生能的转化吗?
生:猜想、议论。
生:思考议论:机械能→电能。
师:为了更好地探究磁生电,我们使用课本 P66 页图 8.5-1 的器材装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初三物理教案【初三物理电与磁学教案】
电与磁部分的物理知识应用非常广泛,初三同学学好电与磁很重 要,下面为你整理了初三物理电与磁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电与磁教案(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过程中能够转化。 2.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初步了解发电 机的构造、工作过程,我国使用的交流电主要参数。 物理电与磁教案(过程与方法) 1.经历磁生电现象,感知逆向思维。 2.探究磁生电的条件。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电磁感应转 化成 发电机这一应用技术的过程,提高学习科 学技术的兴趣,认识在创新中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欧姆定律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一、导入
4.本节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对我们上述的猜想,准备通过什么方法加以验证,请用文字表达一下。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第二课时,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引导学生,可用电流表(耳机、喇叭)检测电流。
师:大家已经知道小电动机是由一对磁体和线圈框构成的。利用一只
...... ...... ......
物理电与磁教案(教学延展)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磁生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初中阶段的电与磁学习是在电学基础上,以磁场为主线,揭示电与磁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而本节是在电生磁的基础上,探究磁生电的问题,是整个电与磁学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本节由“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和“发电机”两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探究,分析概括出规律;第二部分是知识应用的内容,在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感知逆向思维,进一步体会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2、观察和体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培养刻苦学习、探索真理的精神。
2、通过了解电磁感应转化成发电机这一应用技术的过程,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认识科学方法对创新的重要性,初步具有发明创造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磁生电的条件。
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电磁感应实验盒、灵敏电流表、发电机模型五、板书设计1、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发电机(1).原理:电感感应;(2).能量转化: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
3、交变电流(1).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
(2).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Hz。
(3)我国电网交流电频率50Hz。
六、教学过程电机串联,转动摇把使二极管发光。
(1)交流: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①频率:电流每秒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
②我国电网交流电频率50Hz。
(2)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3)发电机的能量转化: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两个二极管交替发光学生小结:电流方向不断的变化。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3.3《电与磁》导学案教科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3.3《电与磁》导学案教科版学习目标1.了解奥斯特的发现及其意义,知道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2.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掌握安培定则3.知道磁现象的电本质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及相,异名磁极及相。
2.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极的指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3.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极出来,回到极。
二、尝试学习1.通过互联网收集“磁场”的有关信息,以便课堂上交流。
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______,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丹麦的_____,2.通电直螺线管的磁场与的磁场一样,判定其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的方法是。
课堂学习一、交流预习情况1.你收集到哪些有关磁场的信息?。
2.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奥斯特实验1.丹麦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的电与磁的联系。
2.科学探究:奥斯特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根导线平行地拉在静止小磁针的上方,观察导线通电时小磁针是否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一次。
实验结论:。
[及时练习1]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麦克斯韦 B.赫兹 C.奥斯特 D.法拉第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观察教师的动画演示:从直线电流的磁场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些什么?。
2.提出问题:把通电螺线管看作一个磁体,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
(依据是什么?)设计实验、进行实验:(1)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
(2合作探究: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附近不同的位置,螺线管通电后,根据小磁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画出该位置的磁场方向。
改变通过螺线管的电流方向,重新记录通电螺线管周围各位置的磁场方向。
(3)交流讨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和电流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判断?[及时练习2]1.右图所示,光滑地面上有一小车,其上放一条形磁体,左侧地面固定一螺线管,当开关闭合时,小车将向 运动。
教科版九年级《3-3电与磁》教学设计(初中 物理教案)
作
业
必作
媒体
运用
选作后Leabharlann 记电磁铁的铁芯用软铁制成,且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电磁铁大都是做成“U”形,使它的两个磁极同时吸引物体,吸引力会更强.
5.应用:电磁铁在电磁起重机、电铃、电报机、发电机、电动机和自动控制上都有应用.
6.电磁铁的特点
(1)可以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其磁性的有无.
(2)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改变其磁极的极性.
交流得出结论:应把导体缠绕成螺旋形.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磁体的两个极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有关,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断。
三.安培定则(这里我们把教材中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方法,称为安培定则)
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判断方法:(1)标出螺线管上电流的环绕方向
2)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电流的方向
(3)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所示
四、电磁铁
1.定义:内部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2.工作原理: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
增强的原理工作的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由电流的大小和螺线管匝数的多少来决定
第3章:(课)第3节第1 .2课时本期总第课时
课
题
电与磁
三
维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
点
与
难
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1.电现象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1. 电现象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本节课《电现象》的教学设计意图,是要让孩子们对电有一个基础的认识,知道电是什么,电的作用是什么。
我希望通过我的设计,让孩子们能够对电有直观的感受,同时也能理解电的安全使用。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的来源,电的作用,以及电的安全使用。
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让孩子们能够将电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将其定位在让孩子们理解电的概念,以及电的安全使用。
我相信这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同时也是他们在学习电的过程中最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电源,灯泡,电线等。
我希望通过这些教具和学具,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电的存在和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向孩子们介绍电的基本概念,然后我会带领他们进行一些实验,让他们通过实践来理解电的存在和作用。
我会和他们一起讨论电的安全使用,让他们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地使用电。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将其定位在让孩子们理解电的概念,以及电的安全使用。
我相信这是孩子们在学习电的过程中最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会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来反思我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同时,我也会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的知识。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让孩子们能够对电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同时也能理解电的安全使用。
我相信,通过我的教学,孩子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电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孩子们对电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电的安全使用,是我认为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通过实践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电的存在和作用,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于孩子们对电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我认为这是他们在学习电的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019-2020年(秋)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认识电路 1 电现象教案 (新版)教科版.doc
2019-2020年(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 1 电现象教案(新版)教科版教学目标电及起电原因、实质,了解使物体带电的其他方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头发竖起来视频。
让学生思考头发竖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里面存在着什么奥秘?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儿来揭开这个谜底!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静电现象活动1: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归纳总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作带电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活动2:实验1:首先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实验2: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实验3: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实验4: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在捋的次数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观察现象.归纳总结: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活动3:根据上面的学习,出示一个塑料棒,让学生交流、讨论,要想知道我手中的这个塑料棒是否带电,你有哪些方法来验证?归纳总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2)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来判断。
(3)出示验电器,介绍也可以利用手中的这个工具----验电器来检验。
探究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活动:演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的变化。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磁与电》教案 教科版
知道
演示实验:
下端吸起,把磁体拿开,铁屑又落回容
.根据你能找到的东西,你会自制小磁针和条
并观察到两者相互排斥时,才能判定被考察物体是下,只在南北方向停下来如果该铁块不具有磁
物体叫
在一
)当把撒有铁屑的玻璃板放在条
)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提问:
图中未画磁感线的地方有无磁场?小结
过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
引导同学思考: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有持续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
你能)介绍干电池和蓄电池:干电池、蓄电池上有正极和负极,干电池的正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学习实验的方法,提高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的
)通过这些物理现象你能
在板上
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轻敲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改
)改变通电方向,小磁针的指向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小磁
四、小结
.安培定则:说。
0199.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 电生磁教案
第2节电生磁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螺旋管的磁场会探究通电螺旋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电螺旋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相似.会判断通电螺旋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新课引入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然后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
到底磁是否能生电?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流的磁效应活动1:针对导课的问题,老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总结:选取电源、导线和开关、小磁针。
将电源、导线、开关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将小磁针放在周围,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活动2:根据学生所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动手验证。
根据实验现象,阐明你的猜想。
总结:导线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能够产生磁场。
活动3:要想让小磁针偏转的方向相反,然后如何操作?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这又说明说明什么问题?总结:通电导体电流的方向改变,周围磁场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归纳总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拓宽延伸:电流的磁效应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个发现的,所以该实验叫奥斯特实验,它揭示了电和磁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密切的联系。
活动4: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早在1820年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播放视频!探究点二:通电螺旋管的磁场活动1:看了这个视频实验后,大家觉得与我们刚才做的实验相比,有哪些不同吗?视频中的小磁针偏转的角度那么大,而我们实验的时候却那么小,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小组之间交流、发言。
总结:在实验中利用短路获得较强的电流来增加磁性。
活动2: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一般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发现把导线绕成一圈一圈的螺线管状,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就大,下面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螺线管。
【精品】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1电现象教案新版教科版
《电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3)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4)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教学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
教学用具:铁架台、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塑料尺、小金属球、灵敏电流计你、橘子(柠檬、柚子、橙子等均可)、铜丝、铁丝、导线等。
多媒体课件及相应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电可以来自你的手电筒,也可以像闪电那样充满神秘。
电使你的房间充满光明,使你的计算机工作,也使你的心脏跳动。
关于电,有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
莱特瓶的故事: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红戴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圣母院”教堂前地广场赶去,去观看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下午三时,教堂正门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坐满了达官显贵和皇室人员,四周彩旗飘扬,鼓乐齐鸣。
表演开始,为首的神父——巴黎实验物理学校教师诺雷走向观礼台,鞠躬致礼后,让700明修道士手拉手地围成一个直径约为270米的半圆圈,他走向圆圈的中心,将一只银光闪闪的玻璃瓶高高举起,大声说:“这瓶子就是这几个月来人们热衷于议论的莱顿瓶,现在我将使各位大人亲眼目睹它的神威。
”接着,他令助手拿来摩擦起电机,手摇把柄,向莱顿瓶充电。
然后,他让排头的修道士手捧玻璃瓶,再令排尾的修道士去握莱顿瓶的中央的引出得到导线,在修道士握住这导线的瞬间,蓦然一声“噼啪”响,700多位修道士同时跳起来,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玻璃瓶,哪来这么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议!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静电现象2500年前,古希腊人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竟能吸起地上的羽毛。
这是一种电现象。
1747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命名电荷。
1、定义: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2、摩擦起电的原因:(P35第2段课文)。
教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 《电现象》说课稿
《电现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课《电现象》。
我说课的流程依次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电学内容的起点,包括三个教学板块:(1)静电现象;(2)电流;(3)电能。
主要围绕电荷、电流、电能三个基本概念展开。
首先从最常见的摩擦起电开始,认识正、负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莱顿瓶的故事,引入电流的慨念,并借助“动手做”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需要获得连续电流的方法,即电池,最后是电能的转化和应用几个方面的知识。
这一节是在学习磁现象的基础上学习的电现象,是认识物质内部结构探究物质成分的一部分,为今后学习电磁学做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今后的电学学习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荷周围有电场;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4.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5.知道电能的转化和应用。
b、过程与方法:1. 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与观察,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物体带电的实质.2.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节能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学难点:物体带电的本质.二、学情分析1.学生心理水平: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初中生感到神秘和恐惧。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的事物,尤其对电现象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的好奇心保鲜。
3.学生的能力水平: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学生的知识水平:小学科学课上学生对静电现象已经有所接触,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慨念和知识体系。
三、尝试教学法立足于“自主尝试先学后教以练促教”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2019-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磁与电》复习导学案 教科版word版
四、奥斯特实验
例5:在100多年前,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第一个发现电与磁联系的
科学家是,从而证明了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比
较甲、乙得到的结论是。比较甲、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及时练习4]
7.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造成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2.闭合开关S后,通电螺线管与磁极间的磁感线形状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用箭头标明磁感线的方向,并用“+”、“-”号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根据小磁针的指向,确定螺线管的两极及电流方向。
当堂检测
1.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确定A、B图磁体的磁极并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2.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确定图中U形磁体的磁极并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2.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类比作水流; ②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④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3)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电源的“+”、“-”极。
例7:请你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 N、S 极及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方向。
例1图 例2图
[及时练习5]
1.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示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
C.将条形磁铁分成若干段,每段磁体均有N、S极 D.大头针被磁铁吸引的同时也被磁化成小磁体
[及时练习2]
2019-2020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磁与电3、1磁现象-导学案word版
5.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
6.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7.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出来,回到。(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8.磁场中某点四向同一:磁场中某点的方向、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指的方向相同、小磁针极的受力方向。
2..在一个密闭的矩形盒子里放有2块条形磁铁,将一个小磁针放置到盒子的一端,当小磁针稳定不动时,盒子里条形磁铁的放置方式是( )
A. B. C. D.
知识点二:磁场、磁感线
3.关于对磁感线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为描述磁场而画的一种假想的曲线
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表示磁性越强
3、知道磁化的方法。
自学备注
重难点
知道磁极及相互作用规律,了解磁感线并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学习过程
一、知识再现
1.磁性:物体吸引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2.磁极:磁体上的部分叫磁极。
1.任何磁体都有个磁极,一个是;另一个是
2.磁极间的作用磁极互相排斥,磁极互相吸引。
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的过程。常见的能被磁化的物质有、、、等。
10.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 地球周围空间存在 ,叫。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它们的夹角称,我国学者: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二、巩固训练
知识点一:认识磁体
1.如图1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2中的( )
(优选)2019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1电现象教案(新版)教科版
1. 电现象学点 1 静电现象(1)观察下列图片。
图3-1-1思考:问题1:用__摩擦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问题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吸引轻小物体__的性质。
(2)阅读材料P35第1、2段,并分析以下图片。
图3-1-2思考:问题1: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__正__电,电子带__负__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显__电中性__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__电中性__。
问题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__转移__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__正电__,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__等量的负电__。
问题3:将玻璃棒和丝绸互相摩擦,玻璃棒带__正__电,丝绸带__负__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__电子__,丝绸得到了__电子__。
问题4:与毛皮摩擦后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说明在摩擦的过程中,毛皮__失去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问题5: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分别是__正__电荷和__负__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__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__。
学点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观察如图3-1-3所示的实验。
思考:问题1:由甲、乙得到的结论是:__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_。
问题2:由丙得到的结论是:__异种电荷相互吸引__。
(2)观察如图3-1-4所示的装置。
思考:问题1:验电器是根据__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_的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__检测物体是否带电__。
问题2:将一个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①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带__正__电荷。
②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带电体带__负__电荷或带电体带__正__电荷,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少。
③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带__负__电荷,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__多__(选填“多”或“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磁与电第2节电现象》教
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正负电荷及相互间的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理是否带电。
4.电荷量的定义及单位,中和定义。
5.能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
6.摩擦起电的实质。
7.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8.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9.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
重点
两种电荷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理解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难点
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摩擦起电的实质
教具
橡胶棒、玻璃棒、绸子、皮毛、纸屑、验电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二.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用绸子毛皮在玻璃棒、橡胶棒上摩擦几下,然后反棒靠近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
现象: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摩擦起电。
三.新课教学。
1.摩擦起电的定义及解释有关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实验现象:玻璃棒(绸子)靠近玻璃棒(绸子)会排斥。
橡胶棒(皮毛)靠近橡胶棒(皮毛)会排斥。
橡胶棒(皮毛)靠近玻璃棒(绸子)会吸引。
分析推理得出: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并规定为正电荷、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
结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性质制成。
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判断带电体的电性(作解释)。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Q)。
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基本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库仑,作为基本电荷。
1 / 2
5.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
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摩擦
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
)丝绸带什么电?(负电。
)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
6.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正负电荷分开。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说明:由于南方天气较潮湿,所以实验前必须把器材烘干,可能电吹风即时吹即时做才能见到效果,否则摩擦起电将做不了。
一.复习:提问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带什么电?金属箔片带什么电?提问2:验电器是通过什么方法带上电的?
8.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引导同学思考: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有持续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
你能否通过上述实验找到维持小灯泡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要接通(合上开关)。
9.电源
(1)电源作用:是提供持续电流,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常见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3)介绍干电池和蓄电池:干电池、蓄电池上有正极和负极,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从外表看,即为带铜帽的一端;负极是锌筒(展示干电池剖面实物)。
蓄电他的正、负极通常用“+”“一”号标在电池的上部。
10.电流方向的规定:
电荷有两种,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
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
那么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1.在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在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负极。
12.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流这个概念,电流是电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我们要从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等几方面加深对电流的认识。
13.分层练习评析。
14.布置作业:小实验:自制一个水果电池。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