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车联网”的前世今生

合集下载

V2X的前生今世

V2X的前生今世

V2X的前生今世1、车联网的发展第一阶段:局部交通管控以单点或局部路面交通控制及交通流监测系统为核心,提高局部道理的通行效率;第二阶段:在线导航/车载娱乐车-同广域通信,通过车内通信模块与蜂窝通信,实现在线导航,远程诊断与控制、信息娱乐、车辆报警等应用;第三阶段:辅助驾驶V2X、V2I短程通信,实现提醒甚至控制车辆避免可能的碰撞等风险,提升车辆安全及交通效率(基本应用集)第四阶段:自动驾驶真正实现自动控制、无人驾驶、永无事故,达到人、车、路、环境真正融合,是未来的ITS当前我们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程中;那么今天的文章就来说说第三阶段的前生今世2、车路协同-辅助驾驶2005年11月,通用汽车首次展示了将GPS和无线通讯技术结合自动刹车装置的V2V技术的汽车公司;那么V2X是什么技术?首先V2X意为Vehicle To Everything,即V2V(Vehicle To Vehicle车车通讯)、V2I(Vehicle To Instruction 车路通讯)、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与行人)、V2N(Vehicle To Network车对网络)等的统称,下面来详细介绍每个术语的具体含义:V2V,即车与车之间的通讯,主要涉及以下的场景:前向碰撞预警,本车换道预警,他车换道预警,紧急制动预警,后向碰撞预警,左转辅助预警,盲区预警,交叉路口碰撞预警,逆向超车预警,异常车辆预警,紧急车辆提醒,车辆失控预警,价值:辅助驾驶员避免或减轻碰撞,提高道路行驶安全。

V2I,即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讯,主要涉及以下的场景:同车道道路施工提醒,红绿灯推送,闯红灯预警,闯入公交车道预警,超视距路况感知,右转方向有车辆碰撞,限速提醒,超速告警,路口车速引导,不同车道道路施工提醒价值:提升道路通行速度,降低车辆燃油消耗,合规获取车辆数据,获取交通灯信号时序,减少道路拥堵情况,减少二次事故发生。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成熟。

车联网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车辆与互联网、其他车辆以及周围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以提高交通安全、提升出行体验,并为城市交通治理和能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从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架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车辆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采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实现对车辆的各种信号和操作进行监测和控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车联网技术开始向智能化、互联化、服务化等方向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车载终端、传感器、车载通讯设备、云平台为核心的车联网技术架构。

二、车联网技术的技术架构车联网技术的技术架构包括车载终端、车载通讯设备、云平台、传感器、智能交通路边单元等几个部分。

其中,车载终端是车辆与互联网之间的桥梁,它可以通过4G、5G、Wi-Fi等多种通信方式,将车辆信息上传至云平台。

车载通讯设备用于车与车之间的通讯,以及车辆与路边设施的通讯。

云平台则是车联网技术的核心,它可以对车辆信息进行汇聚、存储、处理、分析,并提供各种数据服务。

传感器可用于感知车辆附近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路况等。

智能交通路边单元则是城市交通管理的核心设施,它可以通过无线通讯等手段,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并提供交通管理服务。

三、车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1)智能驾驶车联网技术可以为智能驾驶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例如,通过传感器和相机等设备,实时感知车辆附近的环境信息,包括路况、天气、交通信号等。

通过云平台将这些信息进行汇聚和分析,可以为智能驾驶提供实时决策支持。

同时,车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讯,实现协同驾驶,提高交通流量效率和安全性。

(2)车辆安全车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诊断、预警和自动驾驶等功能,提高车辆安全性能。

车联网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车联网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车联网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从智能手机的问世到智能家居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而在交通出行领域,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将从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讨论,分析车联网技术在交通出行中的应用前景。

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人们主要依靠模拟通信技术,而数字通信技术刚刚开始发展。

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联网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8年,美国推出了第一个车联网计划,标志着车联网技术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2013年,中国开始推广车联网技术,并逐渐普及到公共交通、物流和私人汽车等领域。

二、车联网技术的现状车联网是以车辆为基础,通过信息交换,实现车辆与道路、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交通安全、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的全新概念。

目前车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车辆驾驶辅助:利用车间通信、导航和车辆状态监控等技术,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情况、路线规划和车辆状态等信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智能交通管理:利用车联网技术对交通进行自动监控和预测,优化路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

3、移动互联网应用:通过与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整合,将车辆与互联网应用进行连接,成为交通出行的必备工具。

4、新能源汽车管理:车联网技术可以通过智能搜索、导航和充电桩管理等技术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车联网技术的未来车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预计到2020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

未来车联网应用领域还将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农业、医疗和旅游等。

具体来讲,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有以下几方面:1、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人们的出行方式将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推动轨道交通和路面交通的融合,实现全自动交通运输系统。

车联网的发展与趋势分析

车联网的发展与趋势分析

车联网的发展与趋势分析一、概述车联网是指车辆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系统,由车载系统(车辆电子)和互联网构成的一个智能交通系统,通过车载终端与互联网及其他车辆进行通信,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路边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

随着自动驾驶、智能化交通、车辆互联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联网已成为未来交通的趋势。

二、车联网的发展历程1.初期阶段2001年,欧洲车联网协会成立,推动欧洲车联网标准化和应用推广。

同时欧盟也开始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车联网的发展,加速了车联网技术的应用。

2.中期阶段2010年左右,各汽车制造商开始陆续推出车联网产品,如奔驰的Mbrace、宝马的ConnectedDrive,以及福特的SYNC等,这些汽车制造商都在着眼于车辆安全、导航和娱乐等方面进行尝试。

3.现阶段如今,车联网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的关注焦点,不仅涉及到汽车本身,还涉及城市和社区等领域。

同时,车联网还将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推动车辆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

三、车联网应用领域1.车辆安全车联网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状况,提前预警,从而降低车辆事故风险。

同时,车联网还可以自动驾驶,避免驾驶员疲劳或者疏忽导致的事故。

2.导航服务车载导航系统已成为车辆的标配,而车联网还提供了更智能化的导航服务。

通过车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导航数据的实时更新,提升导航准确性和实用性。

3.车辆管理车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车辆实时监控、调度和维修,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同时,车联网还可以实现远程车辆控制和启动,便捷驾驶员对车辆进行管理。

4.出行服务通过车联网技术,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车辆的位置、路况和交通状况,从而选取最优出行路线。

车联网还可以与公共交通相结合,提供全面且智能化的出行服务。

四、车联网的发展趋势1.拓展应用领域未来车联网技术将会在车辆以外的领域广泛应用,如城市交通、物流、智能城市等领域,将人与车、车与城市环境等多方面融合起来。

车联网的发展历程

车联网的发展历程

车联网的发展历程车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汽车、道路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机构、驾驶员和中心服务器等进行有机连接的一种应用技术。

下面将介绍车联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车联网的发展开始蓬勃起来。

首先,车载电话成为了车联网的第一代产品,使得驾驶员可以在驾驶车辆的同时拨打电话,并接收有关导航、实时交通信息等。

进入21世纪,车联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0年代初期,智能车载终端开始普及,在车内配备了GPS导航系统、音频娱乐系统等功能,实现了车辆的智能化和与互联网的连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车联网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2010年代初,智能手机和车辆之间的连接成为了车联网的新突破口。

通过将智能手机与车载系统进行蓝牙、Wi-Fi等无线连接,驾驶员可以在车内进行语音识别、在线导航、音乐播放等操作。

同时,车联网技术也为智能驾驶和智能交通提供了基础支撑。

车联网的发展使得车辆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控制和自主感知,为智能驾驶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此外,车联网还将交通管理机构、道路交通设施等纳入了整个系统,使得交通流量信息能够被及时获取和处理,进而提升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在车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车辆和驾驶员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黑客攻击或滥用,因此保障车联网系统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成为车联网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车联网经历了从车载电话到智能车载终端再到车辆与智能手机之间的连接,为智能驾驶和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未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车联网有望进一步提升车辆与外部环境的连接,实现更高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趋势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车联网技术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热点之一。

车联网是指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将车辆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车辆与人、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互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只是让汽车的智能化程度有了质的提升,还为人们的出行方式、城市交通管理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

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联网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

最初的车联网技术是基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发展而来的,主要用于车辆的监控和安全管理。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车联网技术逐渐向智能化、互联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现代的车载通讯系统已经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无线更新、故障诊断、导航等功能。

同时,车联网技术还与智能手机、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实现了车-人-云的无缝连接。

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1.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是指利用车辆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车辆的无人驾驶或半自动驾驶。

车联网技术是智能驾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为车辆提供实时数据、即时控制和远程监控等功能。

2.车辆安全车辆安全是车联网技术的最初应用领域。

车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驾驶员的状态等信息。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驾驶员出现疲劳、分心等情况,系统可以实时发出警报或采取措施,保障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

3.车辆定位与导航车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精准定位和导航,为驾驶员提供准确的行车导航和路况信息,使驾驶更加安全和便利。

4.车辆远程控制车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车辆远程控制,让驾驶员通过手机等设备远程控制车辆启动、关闭、空调调节等操作。

这种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5.城市交通管理车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城市交通信息的共享、传递和分析,提供城市交通管理者更准确、更智能的交通指导方案,优化城市交通流动性和减轻城市交通拥堵。

三、车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1.智能化未来的车联网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车辆将拥有更加准确、细致、智能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能力,自动驾驶等新功能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细说车联网的前世今生

细说车联网的前世今生

细说车联网的前世今生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之后,车联网又成为我们未来生活的另一个标志。

它与新能源驱动、汽车无人驾驶这两大技术一起成为未来汽车科技的三大战略方向,就像PC走进互联网,手机走进移动互联网一样,汽车必将走进车联网。

那么,什么是车联网,它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车联网的定义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

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这就是未来的车联网吗?或者我们想象中的车联网仅仅就只是这个模样吗?可以说,不少权威机构仅仅将车联网定义为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提取,从而实现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这是非常狭隘的。

这仅仅只是车联网未来应用的一个方面,绝不会是全部。

何为车联网技术?更加合理一些的解释就是,汽车的全面IT化。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汽车的移动性将与搭载在汽车产品上的IT平台技术及互联网、物联网进行深度融合。

比如,汽车的电子商务、车联网的语音导航、汽车的远程救援、智能保险在线服务等,都将是车联网技术应用的冰山一隅。

换句话说,车联网就是汽车移动物联网,是指利用车载电子传感装置,通过移动通讯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从而不仅是能对车、人、物、路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的网络系统,而且汽车、维修保养、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安保各个传统领域和消费者的商业模式都将通过车联网获得新的价值。

这就是车联网,它是汽车+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它将是汽车行业发展100多年来经历的规模最大、破坏力与重塑力最强的变革。

车联网起源

车联网起源

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车联网通过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车辆与行人及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为智能交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而自动驾驶技术则进一步提升了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舒适性。

本文旨在梳理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全球发展史,分析其关键技术突破,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车联网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 早期车联网概念的萌芽车联网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初步应用,一些研究者开始探索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

早期的车联网系统主要基于短距离通信技术,如RFID(射频识别)、DSRC(专用短程通信)等,实现了车辆身份识别、交通流量监测等基础功能。

2. 蜂窝网络技术的引入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蜂窝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3G、4G乃至5G技术的普及,车联网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蜂窝网络技术以其广覆盖、高速度、低时延等特点,为车联网提供了更为可靠和高效的通信手段。

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系统(C-V2X)逐渐成为主流方向,推动了车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3. 标准化进程的推进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之一,在车联网标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3GPP推动了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加速了车联网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二、自动驾驶技术的演进历程1. 自动驾驶概念的提出自动驾驶技术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汽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如何使汽车实现自动化驾驶。

早期的自动驾驶研究主要集中在车辆导航和路径规划等方面,通过预设的地图信息和传感器数据实现车辆的自动行驶。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和法规政策的不完善,早期的自动驾驶技术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2. 关键技术的突破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自动驾驶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车联网介绍》课件

《车联网介绍》课件
《车联网介绍》PPT课件
车联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汽车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车与车、车与 路网的实时通信。这个介绍课件将带您了解车联网的定义、发展历史、行业 应用、技术原理、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车联网的定义
车联网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汽车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系统。它使得车 辆能够实现车与车之间的通信,并且与路网、交通设施、智能终端等进行信 息交换。
智能导航
基于车辆位置和交通状况的实时导航,提供最佳 路线选择。
车辆安全
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辆间通信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
车辆维护
远程监控的技术原理
车辆通信网络
车辆通信网络包括车到车 (V2V)、车到基础设施(V2I) 和车到云(V2C)的通信。
感知和感知技术
车联网的发展历史
1
2010年
2
欧洲开始推动车联网的发展,致力于提
供更智能的交通管理和服务。
3
2002年
美国实施车联网的早期试点,主要关注 车辆安全和交通流量监测。
2017年
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各大汽 车厂商纷纷推出连接汽车。
车联网的行业应用
交通管理
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交通流量控制,提高交通效 率和安全性。
大数据分析
车辆通过传感器和相机感知路况、 障碍物等信息,实现自动驾驶和 安全功能。
通过分析车辆和交通数据,提供 智能导航、交通管理和车辆维护 等服务。
车联网的优势和挑战
• 优势:提高交通安全、减少拥堵、节能环保、提供个性化服务。 • 挑战:隐私和数据安全、标准和合规、成本和技术成熟度。
车联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 5G技术
5G的推广将为车联网提供更快速、更可靠的数据传输。

车联网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车联网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车联网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车联网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作为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将车辆连接到网络的技术,车联网旨在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人、车辆与环境之间的无缝连接。

在这个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出行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联网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通用汽车公司和沃尔沃公司开始研究如何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汽车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

到了2000年,欧洲开始建立政策框架和技术标准来推动车联网的发展。

2005年,宝马公司发布了一个名为“宝马联网”的项目,这标志着车联网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车联网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汽车企业纷纷加入到了车联网的竞争中。

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从基础的车辆追踪、车辆故障诊断到高级的自动驾驶、远程驾驶等都属于车联网技术的应用范畴之内。

目前,车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领域:1、智能导航:车联网技术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快、更准确地找到目的地,并可以实时更新路况信息,提供最佳路线。

2、安全驾驶:车联网技术可以识别危险驾驶行为,并能通过语音提示或震动把这些信息传递给驾驶员。

同时,车辆互联还可以实现自动紧急制动和自动避撞等安全功能。

3、车辆管理:车联网技术可以帮助车主更好地管理车辆,包括车辆定位、车辆油耗、车辆维护等,帮助车主及时了解车辆的状态。

4、智能出行:车辆互联可以根据接送乘客的需求,智能调度车辆,在车辆使用效率最大化的情况下,达到出行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三、车联网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美元,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趋势:1、智能化:车联网将变得更加智能、更加个性化。

未来的车辆将能够自动适应驾驶员的习惯,并为驾驶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

2、全面互联:未来,车联网将连接更多的物联网设备,与其他领域的智能设备实现无缝连接,从而为驾驶员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车机互联发展史

车机互联发展史

车机互联发展史
车机互联是指车辆和手机、互联网等智能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的一种技术。

其发展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车载导航系统的出现。

在上世纪90年代,车载导
航系统开始逐渐成为汽车制造商的标配,使得驾驶者可以更加轻松地
获取行车信息。

这些系统使用GPS技术定位车辆,并通过屏幕和声音
指示方向,帮助驾驶者规划路线。

2. 互联互通阶段:智能手机和车载娱乐系统的结合。

随着智能
手机的普及,车载娱乐系统开始与智能手机进行互联互通。

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连接,手机上的音乐、电话、短信可以直接在车载娱乐系
统上播放和管理。

3. 云服务阶段:车联网的出现。

车联网是指车辆通过互联网进
行数据交互和控制,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用户、车辆与交通设施
等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信息交流。

车联网将传感器、通信、互联网等技
术融合在一起,使车辆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驾驶,提高道路行驶
效率和安全性。

4. 人工智能阶段:车机人工智能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
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车机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在汽车领域中得到应用。

通过车车沟通、语音识别、自主学习等功能,实现更智能、更便捷的
车载体验。

总的来说,车机互联在不断发展,未来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为我们的驾驶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1. 车联网技术的概述车联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它将汽车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汽车和车主之间的信息交互。

它不仅可以为车主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还可以为交通管理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2.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欧洲的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探索车辆信息通信技术(IVIS)。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车联网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如今已成为汽车智能化的基石。

3.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车联网技术在应用方面有很多场景,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智能导航、车辆自动驾驶、远程诊断、预测性维护等。

智能导航应用可以帮助车主快速找到目的地,并给出最佳路线推荐。

车辆自动驾驶技术可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而远程诊断和预测性维护则可以帮助车主及时发现车辆故障,进行维修保养。

4. 车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其未来发展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未来,车联网技术将会更加注重智能化、高性能化和安全化,比如实现车与车之间的互联,提高车辆的交通信息感知能力,并对不同交通场景进行智能化决策。

5. 车联网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车联网技术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车辆和城市的互联,交通流量管理、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车辆共享等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将迎刃而解。

同时,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汽车产业的变革,改变传统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为新产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提供空间。

6. 总结车联网技术作为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地推动着汽车产业的变革。

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应用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为车联网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出行安全、环境保护、交通状况等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车联网技术逐渐成为全球各大车企和科技公司争相布局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架构及应用前景。

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联网技术起源于欧美,最早是指车载电话系统,随着车载计算机的发展,车联网技术逐渐转向以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为核心的数字化控制系统。

随着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车联网技术实现了从车辆内部向外扩展的全面升级。

2004年,欧洲开始推广基于GSM/GPRS/UMTS的车联网技术,包括车辆追踪、路况实时监测、安全驾驶等功能。

2006年,美国推出OnStar系统,提供了紧急救援、车辆远程诊断、车辆被盗追踪等服务。

2013年,中国发布《车联网产业发展指南》,提出了“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战略,车联网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三、车联网技术的技术架构(一)硬件层:主要指车载终端设备、车身传感器、通信模块等组成的硬件部分。

车载终端设备通常包括嵌入式计算机、互联网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多媒体播放模块等。

车身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车辆性能、燃油消耗、驾驶行为等多维度数据的采集,通信模块实现了车辆与车联网平台的互联互通。

(二)软件层:车联网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指车联网的操作系统、驾驶员辅助系统、车辆网络通信协议等软件。

其中,操作系统需要满足高速、实时、可靠的要求,驾驶员辅助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实现自动驾驶、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车辆网络通信协议则是保证车辆与车联网平台之间信息交换的重要保证。

(三)云平台层:车联网平台的核心管理层,主要指车联网云平台、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等。

车联网云平台可以实现车辆管理与监控、车联网后台管理等重要功能。

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运行状况、用户行为、交通情况等大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处理。

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将大数据转化为信息化、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为车联网的优化与升级提供重要支持。

理清车联网的来龙去脉

理清车联网的来龙去脉

理清车联网的来龙去脉2010年10月28日,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暨中国物联网大会在无锡开幕。

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省领导杨卫泽、史和平以及国家有关部委代表、专家和厂商代表出席开幕式。

这次大会指出“车联网”将形成巨大的新兴产业。

邬贺铨院士指出了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包括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即车联网,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车联网-简介车联网系统,是指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ERP"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预测处理交通事件,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公共资源为大众服务。

车联网-Telematics车联网也叫Telematics,1997年,通用汽车公司在Cadillac汽车上安装了“OnStar”系统,揭开了现代Telematics服务的序幕。

Telematics目前可定义为通过内置在汽车、航空器、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计算机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装置、交换文字或语音等信息系统与服务器端的集成,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被认为是未来的汽车技术之星。

车联网-国内现状目前市场上TSP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可分为四种:自建应用服务模式、开放平台模式、单服务向导模式和行业应用服务模式;自建应用服务模式自建应用服务模式是TSP运营商自己开发多种应用服务平台,将平台集成到特定几种硬件产品中,利用自身建立的销售渠道,通过半前装市场或者后装市场推广硬件产品和应用服务;直接向用户收取硬件设备费用和应用服务费用来盈利的一种商业模式。

这种从硬件到服务的一条龙模式有以下特点:1、运营企业已在车载电子行业沉淀多年,拥有齐全的车载电子产品线、多样化的车主服务业务、运作良好的销售渠道和拥有相当数量的客户群;2、运营初期的主要收入以硬件销售利润为主;3、服务内容和业务内容较为全面;拥有核心技术。

车联网网关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车联网网关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车联网网关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汽车联网网关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车联网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而车联网网关作为连接车辆与互联网的重要设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对车联网网关的发展历程和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车联网网关的发展历程1. 起源:车载通讯与车联网概念的出现车载通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车载通讯主要指的是汽车与周围车辆、交通信号灯之间的通讯。

1996年,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了“车联网(Connected Car)”的概念,意味着汽车与互联网的结合,为后来车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发展阶段:从智能车导航到智能网关进入21世纪,车载导航系统开始普及,而后形成了车联网网关的基本框架。

最早的车联网网关主要实现了通信与娱乐功能,如无线通话、音乐播放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车联网网关逐渐发展为一个智能化平台,实现了车辆信息采集、诊断与控制等功能。

3. 创新突破:互联网巨头的加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巨头如谷歌、苹果等进入汽车领域,车联网网关得到了新的突破。

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促使车联网网关与互联网更加紧密地结合,打破了传统汽车厂商的壁垒,推动了车联网网关的发展。

二、车联网网关的趋势分析1. 5G技术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车联网网关将能够更加快速、稳定地实现车辆与互联网的通讯。

5G技术的低延迟、高带宽特点,将为车联网网关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如高清影音传输、远程驾驶、车辆诊断等。

2. 人工智能的融入人工智能(AI)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车联网网关也将融入更多的AI技术。

AI可以帮助车辆实时监控、预测故障,并提供优化的行车路线和驾驶建议。

此外,AI还可以通过学习驾驶员的行为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车辆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然而,车辆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车联网网关需要加强对车辆数据的保护,使用加密技术、权限管理等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人们对智能化、便利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不断增长,车联网技术正在逐步成为汽车产业的必备技术。

车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种通讯设备和技术实现车辆与周围交通行为和环境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驾驶和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性。

本文将探讨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其对未来交通和汽车行业的影响。

1.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联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重要领域。

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就提出了“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概念,用于解决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等问题。

到了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开始进入“智能汽车”时代。

2008年,通用汽车推出了“OnStar”系统,实现了车辆与互联网的连接,成为首个商用车联网系统。

之后,各大汽车厂商也纷纷进入车联网技术领域,推出了各自的车联网平台和服务。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

例如,人工智能、5G通讯、高精度地图、传感器和雷达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车联网技术的性能和稳定性。

2.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车辆互联、车辆与车辆间的通讯、车辆与路边设施的通讯、车辆与互联网的连接等。

车辆互联是车联网技术的核心,它提供了包括交通导航、远程监控、车况诊断和远程控制等多种服务。

例如,导航和路况服务可以帮助驾驶者更加便捷、安全地到达目的地;远程监控和诊断服务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远程控制服务可以实现远程锁车、解锁、空调开关等操作。

车辆与车辆间的通讯可以帮助交通参与者获取关于周围车辆和道路状况的信息,从而提高交通安全和流畅度。

例如,交通事故预警、车辆间的道路协同等服务,可以帮助驾驶者避免事故和减少行车时间。

车辆与路边设施的通讯包括与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等路侧设施的连接,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交通管理。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智能调控可以根据交通流量、拥堵情况等因素进行优化,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车辆与互联网的连接可以帮助交通参与者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如天气预报、周边兴趣点等。

车联网技术的演变与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演变与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演变与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交通拥堵、车辆安全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车联网技术应运而生。

车联网技术的演变车联网技术,又称汽车互联网、智能驾驶等,是一种通过网络技术将汽车与互联网、移动通信、卫星导航等相结合的技术。

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雏形,但当时由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直到近年来,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车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并应用于实践中。

现在,车联网技术对车辆安全、交通管理、车辆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车辆安全是车联网技术应用的重点之一。

智能驾驶技术、远程监控等都可以提高车辆安全。

例如,在汽车上安装智能传感器,可以即时监测车辆的状况,避免车辆故障引发交通事故。

智能驾驶技术能够通过视觉识别、雷达测距等技术预测交通状况,提高驾驶效率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车联网技术还能够为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监测交通状况,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同时,在公共交通领域,车辆的运行监测和管理也可以通过车联网技术进行实现,例如在公交车站安装智能卡、智能车票等设备,实现公交车辆的智能调度。

在智慧物流方面,车联网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车辆定位、即时配送等技术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缩短了物流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

车联网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尽管车联网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它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车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网络资源,这需要解决车辆能源管理、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车辆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需要特别关注,尤其是在车辆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同时,车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也面临着政策、法律等多方面的制约。

例如,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需要遵守交通法律规定,车联网技术的数据收集和使用也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的发展史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的发展史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的发展史引言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 IoV)与自动驾驶技术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融合,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刻变革。

本文旨在详细梳理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关键突破点,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车联网的发展史1. 起源与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车联网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车载电话开始进入市场,标志着车辆与外界通信的初步尝试。

这一阶段的技术主要集中在车辆的远程控制、紧急呼叫等基本通信功能上,尚未形成系统的车联网体系。

2. 技术积累与标准制定阶段(2000年代至2010年代初期)进入21世纪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3G、4G网络的普及,车联网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这一时期,各国政府和企业开始重视车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积极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

2003年,美国提出了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作为车联网通信的标准,旨在实现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路边基础设施(V2I)之间的实时通信。

同时,欧洲、日本等地也相继启动了车联网技术的研发项目,推动了全球车联网技术的共同进步。

在技术积累方面,这一时期的车联网技术主要集中在车辆的定位、导航、远程控制、紧急救援等方面。

随着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网开始逐步具备环境感知、信息交互等能力,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 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阶段(2010年代至今)进入2010年代以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车联网技术迎来了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车联网技术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车辆控制或信息服务领域,而是开始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车联网技术应运而生。

车联网技术是指将智能设备、自动驾驶等技术应用于汽车,实现车与车、车与路网、车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同,从而达到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安全风险等目的。

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已开始尝试通过汽车无线电收发信息。

直到1940年代,汽车广播才正式成为一项商业运营,并且逐步嵌入了车内电器。

20世纪中叶,车载电话、车上电视等设备成为了汽车装备的标配。

但这些设备的功能受限,配备也不普及,汽车联网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了21世纪初,车载导航、交通信息推送等应用逐渐成为汽车设备的标配,并开始实现车与路网信息交流。

2012~2015年,特斯拉、谷歌等公司开始投入巨资开发自动驾驶、智能化等技术,加速了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进程。

目前,车联网技术涵盖了车辆管理、交通管理、智能交通、车联车等方面,变得越来越普及了。

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车联网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智能交通:通过车与路网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测,预测并优化交通流,提高交通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让驾驶员获得交通图像、路况视频、天气预报等信息,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危险隐患。

2.车联车:车联车是车辆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通过车与车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车辆的协同导航、集群行驶等功能。

车联车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降低车辆之间的碰撞风险和锁死现象的发生概率。

3.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是指汽车通过自动感知、自定位、自行驶等技术实现自主驾驶,使驾驶员从繁琐的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

智能驾驶的核心在于对汽车周围环境的感知、分析和决策,通过算法实现以发生事件为驱动,从而达到自主驾驶的效果。

三、车联网技术的优势和问题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具有优势,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看懂“车联网”的前世今生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天起,对于城市交通,安全和便捷始终是最重要的课题。

面对城市道路中日益增长的车辆,以及与日剧增的事故风险和通行压力,城市管理者和交通领域的科研人员,利用交通信号设施来实现交通控制,并不断地推出新。

19世纪60年代,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吗,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交通信号灯(壁板式燃气交通信号灯)。

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进行灯色切换:红灯停,绿灯行。

虽然缓解了路口的交通压力,但这第一盏交通信号灯在工作了23天后就爆炸自灭了。

1914 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Cleveland, Ohio)开始部署电气交通信号灯用于地面交通控制和协调,这被认为是最早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918年,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塔上出现了三色(红、黄、绿三种标志)的交通信号灯,这种经典的“配色”一直延续到现在。

1926年,英国的沃尔佛汉普顿首次使用自动化控制器来控制信号灯:按照一个固定的周期切换信号灯的颜色。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丹佛市通过模拟计算机对交通信号实现集中化的实时性控制,可以同时对道路网中各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协调控制。

而后,加拿大的多伦多在全市围建成了第一个全市交通信号集中控制与协调系统。

至今,交通信号灯的样子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但交通控制的理论方法和运行系统却一直在进步。

从人工操作或固定周期式的单点控制;到以协同相邻道口的周期、保证道路沿线的绿灯具有连续性的干线控制;再到持续优化整个区域交通资源(主要是信号灯的配时)的面控制,如今的交通控制技术,虽然演进出很强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特性,但同时也已经达到了性能瓶颈。

采用单一的“红绿信号灯”模式进行交通控制,已经无法更有效地管理交通资源(实时性不足):红绿灯只在路口起效,其效用无法覆盖整条道路;驾驶员可能因为天气原因,以及在交通拥堵情况下看不清交通信号灯;司机容易陷入“黄灯时两难境地”(Yellow interval dilemma),即在黄灯闪烁时难以抉择是“进”还是“停”;虽然在交通网络中引进了诱导系统(提示路况信息),司机也可以使用实时反馈路况的导航系统,但对道路利用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城市道路要容纳更多的车辆、满足更多的出行需求,就需要突破原有的技术领域,朝着更深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交通”的想法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它的诞生与城市化发展戚戚相关:城市管理者希望它能够解决城市道路日益拥堵的状态,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20世界90年代,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的概念逐渐成型。

目前,ITS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获得了广泛应用,其研究推进工作呈现“三足鼎立(领先)”的局面:美国、欧洲、日本(美国智能运输协会-ITS America、欧洲道路运输通信技术实用化促进组织-ERTICO、日本道路交通车辆智能化推进协会-VERTIS)。

人们建设ITS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在交通控制系统中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以解决交通的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性的问题。

不过如今,它还被寄予了其它功能:增加旅途的舒适性、辅助或自动驾驶、运输效能提升(包括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最短路径)、增值服务等等。

智能交通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各种交通要素:道路、车辆、驾驶者和乘客、收费站和车站、信息技术、行人、法规等;包含各类交通管理系统和服务:交通信息服务、车辆管理、电子收费、紧急救援、诱导信息服务等。

(注释:《解读物联网》-机械工业)智能交通的应用主要包括车辆行驶安全、电子收费、公路及车辆管理、导航定位、商业车队管理等等领域。

智能交通的构建,是信息技术领域和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

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软件工业是实现ITS 的关键。

世界道路协会的《智能交通系统手册》对ITS定义:在交通运输领域集成应用“自动数据感知与采集”、“网络通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使得交通运输业变得更加安全、高效、环保和舒适的各种信信息系统的统称。

从ITS 定义中能够看到: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与“交通技术”的组合进化。

3.1 70年代起步:1970年,美国提出了电子道路导航系统(Electronic Route-Guidance System,ERGS),通过路边设备提供车辆导航服务。

1973年,日本的汽车交通控制综合系统(Comprehensive Automobile Traffic Control system,CACS)项目上线,这是日本第一个ITS项目。

通过路边设备引导车辆行驶,减少拥堵,避免安全事故,以及提供应急服务。

3.2 80年代三强局势:在1986年欧盟启动了“最高效及安全欧洲交通项目(Program for European Traffic with Highest Efficiency and Unprecedented Safety,PROMETHEUS)”。

意在研究车-车通信(PRO-NET)、车-路通信(PRO-ROAD)、辅助驾驶(PRO-CAR)等先进的交通信息技术。

此外,欧盟同期开始研究的还有“保障车辆安全的欧洲道路基础设施计划(DRIVE)”。

2000年欧盟发布的KAREN项目包含了ITS体系框架。

2009年,开始委托多家机构制定统一的ITS标准。

2011年,欧盟启动了Drive C2X 车联网项目,意在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环保的行车环境,该项目于2014年宣布试验成功。

1992年,美国制订了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VHS)的研究计划,并在1995年由运输部正式公布了“国家ITS项目规划”。

2009年,美国交通部发布了《智能交通系统战略研究计划:2010-2014》,明确了车联网的构想。

2014年美国计划强制推广车际通讯(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法规制定预告通知》、《V2V技术应用已准备就绪》),并在2015年由美国交通运输部启动互联汽车项目。

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车间通信系统-RACS、交通信息通信系统-TICS),1995年日本道路交通情报中心建成了道路交通情报通信系统(VICS,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enter)。

司机可以通过装载VICS系统的车载导航器,享受无偿交通信息服务。

2000年开始,ETC 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在日本大力发展。

2002年,VICS中心开始向手机、掌上电脑、个人电脑等终端提供交通信息。

2003年,高级公路辅助导航系统(AHS,advanced cruise-assist highway systems)的项目正式开始实施,该系统通过路-车的通信协同(采用DSRC,专用短程通信),为驾驶人员提供安全行车服务。

车联网/车载网是ITS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智能交通中,相对于其它领域的研究(例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交通诱导与服务等),对车联网/车载网的研究起步最晚,有些领域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全球围,最主要的车联网通信技术标准有两种:DSRC(IEEE)和LTE-V(3GPP),支持车辆连接到所有的相关事物,包括道路设施、其它车辆、人等。

4.1 DSRC在智能交通的发展中,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简称DSRC)技术是ITS的基础之一。

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相关技术在90年代开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2年,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s)主要针对ETC业务的开发而最先提出DSRC技术的概念,该通信技术采用915 MHz频段开展标准化工作。

1999年10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在5.9GHz频段中为V2V和V2I两种类型的短距离连接(DSRC,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划分了专用频道。

2001年,ASTM的相关标准委员会选定IEEE802.11a作为DSRC底层无线通信协议。

在2004年,IEEE修订了IEEE802.11p协议规,并成立工作组启动了车辆无线接入(WA VE,Wireless Access in the Vehicles Environment)的标准制定工作,为进一步开展车路协同的技术研究,启动VII/IntelliDrive项目。

同年的美国费城,ACM(国际计算机组织,Association Computing Machinery)第一届V ANET学术会议召开,“V ANET”这个缩写单词第一次被正式使用。

2010年,WA VE工作组正式发布了IEEE 802.11p车联网通信标准。

该标准作为车载电子无线通信规,应用于智能交通(ITS)系统,成为了DSRC标准下的底层协议(MAC层/PHY层,即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欧洲早在1994年就由CEN(欧洲标准委员会)开始了DSRC标准的起草。

1995 年,欧洲DSRC 标准草案完成,并于1997年获得通过(ENV12253“5.8GHz-DSRC-物理层”和ENV12795“DSRC-数据链路层”)。

2001年6家欧洲汽车厂商(宝马、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等)联合供应商、研究机构成立了“车辆间通信联盟(C2C-CC,Car 2 Car Communication Consortium)”,联盟旨在利用无线LAN技术开发车间通信功能,并制定欧洲的车辆与基础设备之间的通信标准。

为解决车间通信问题,2004年宝马和大众加入了FleetNet项目(2000年)的后续工程:NOW(Network on Wheels),主要针对车间通信和保证数据安全性进行研究。

在2008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在5.9GHz频段为车载网划分了专用频道。

在欧盟的第六框架计划中诸多智能交通项目(同时也是“eSafety项目”)都在推动车联网/车载网相关技术的发展:COOPERS(智能交通安全协助系统-Austria tech公司)、CVIS(车路协同系统-欧洲智能交通协会)、SAFESPOT(SAFESPOT项目-菲亚特研究中心)等。

1994年日本联合多家企业进行了ETC收费系统的野外试验,并对DSRC频率进行了选频。

1997 年,日本TC204 委员会制定了日本的DSRC 标准。

2001年ETC系统正式开始服务。

1999年日本(23家企业)启动了Smart Way(智能道路系统),主要是在交通场景中提供各种信息交换的基础设施,各类设施的通信方式主要都采用了DSRC。

(注释:日本的VICS、ETC、AHS目前都属于Smart Way项目)2007年,日本初步完成了Smart Way项目部分路段的试验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