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初中语文 九年级小说复习——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九年级小说复习——人物形象赏析专题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课内精彩片段及相关习题,使学生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人物赏析类型题的解答技巧。
3、提高学生答题过程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教学重难点1、通过回顾课内精彩片段及相关习题,使学生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人物赏析类型题的解答技巧。
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大家爱看小说吗,小说有些什么因素吸引着你们呢?生: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生:有趣或典型的人物形象师:是呢,老师也爱看小说,那些曲折的情节、那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我。
师: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
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小说的灵魂。
这节课老师将会和大家一起完成小说人物形象赏析的学习。
【直击期末对接中考】师:下面是太原市近三年期末考试卷中涉及到的相关考题,核心考点都是一致的,但请大家注意每年的考题问法是不同的。
师:无论是我们的期末还是中考当中,人物形象的考查总是一个必备考点,而且这样的考查逐步趋于精细化,指向性更强。
面对这样的考查,我们又该如何备考呢?不妨回归课本,重温课本内的知识点与课后习题,揣摩一些设计意图及答题思路。
【课本回顾】师:《论语》有言“温故而知新”,在重温这些习题的过程中大家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可否依据前面的习题练习及红色字体标注的设计意图,谈谈自己对这类题型的见解呢?(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
老师巡视并关注学生讨论的过程及状态,及时纠偏。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出一个小结。
)【方法小结】【中考真题】师:心中有法,手中有谱。
请大家完成学案2022年山西省中考真题第15题第(2)小题的相关练习。
师:先阅读题干,然后带着题干要求,一边阅读文本一边勾画可以体现罗天福身上令人感动的特质。
师:针对这道微写作,学案上给出两个“考场范例”,一个得分10分,一个得分8分,请结合题干信息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同桌进行二人小组讨论。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鉴赏专题分析(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鉴赏专题分析(附练习及答案)壹~知识梳理~知识点1:考点解读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鉴赏”,是指鉴别欣赏文章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主题的社会意义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做出的赏析。
“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且能激发人们思想的生活图景,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景物和场面等。
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情感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涵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情感与事物、景象等和谐一致。
设题角度有:①形象的特点。
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
②形象的塑造。
作品的形象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塑造的。
③形象的地位和意义。
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
知识点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写】①肖像描写。
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的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因为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是同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的。
②动作描写。
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手法。
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
③语言描写。
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语气声态等的描写。
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
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
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
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
【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指人物周围的一切事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等。
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一、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二、刻画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的描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XXX、怎样分析人物的形象:步骤一:画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
步骤二: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
步骤三: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及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
步骤四:表述出来。
专题训练一】滴水之恩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
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
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XXX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XXX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当前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甚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边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
”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若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
”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扯开一道耀眼的裂痕。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朦胧的灯光来。
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甚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篇》课件(共31张PPT)
【参考答案】 祥子这时候还有一辆人力车,可以卖了救治虎妞,但是他却选择让虎妞等死,他愚蠢 懦弱又残忍,他的身上体现出自私的人性弱点,但包含着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无奈。
常考人物形象特点积累 (1)按身份归类
• 老师
• 爱生如子 • 工作认真、有责任感 • 充满教育智慧、教导有方 • 善于钻研课堂、语言风趣
——选自《27号窗口 》 问题:请概括本段的主要事件?并分析简耀辉的形象。 【参考答案】简耀辉在一所大学餐厅里为贫困生开设27号窗口,并决定将一元套 餐进行到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 找评价
例1: 王兴龙做的馅心,不加肉皮冻,而是在肉馅中加入葱末、姜末、盐、花椒 粉和香油,搅拌均匀后,再一勺一勺加进鸡汤,搅拌至肉馅把水分全部吃透。一 般一碗肉馅,要加一碗鸡汤。想想,同样是一咬一口汤,但咬出来的味道能一样 吗?食客们吃了他家的小笼包,便不停地咂嘴,说:鲜得嘞,眉毛也脱落了……
这些新品极大冲击了食客的眼球和味蕾。一时,王家酒店的生意兴隆,丁家饭 店门前冷落。丁晓虎有点沉不住气了,他开始寻斤头(找岔、挑衅),开始“戳煞 爷娘”地骂街。 问题:划线句子作者描写食客吃小笼包的反应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通过描写食客吃小笼包的反应,侧面突出了王兴龙厨艺精湛的特点。
• 找评价
例1: 例:胡适《我的母亲》结尾: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问题:从选文中我对阿长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 从文段中作者对阿长的叙述,可以看出阿长是个地位卑微,身世不幸,没有文化、 粗俗、好事的人。
• 看背景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讲解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人物形象分析专题讲解(一)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共有五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方式,而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起辅助作用。
1叙述是一般的交代,把人物的概貌、事件的过程、场景的全貌条理清楚地陈述出来;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使之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用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人物描写,也有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描写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3议论是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的认识、评价。
4抒情是作者对人物、事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记叙文中有时也用说明但很少,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以上表达方式各有特点,但在记叙文中,它们又往往是综合使用、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在文章中各自起着自己独有的作用。
叙述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起决定作用;描写起渲染气氛、塑造形象、增添文采的作用。
议论在记叙文中往往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提示主题的作用;段与段之间的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抒情可以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加充分,更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表达方式。
(1)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2)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及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3)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4)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5)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人物形象分析》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中考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教案【学习目标】一、掌握中考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二、熟悉中考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教学重难点】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精准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同学们,期末考试在即,阅读能力是考查的重点,更是中考必备。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专题复习——阅读题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题型归纳: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的题型有哪些呢?1.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或直接概括)。
2.结合具体的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人物形象补白(补充、分析人物心理等)。
1三、方法探讨(一)题型1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或直接概括)1、分析形象的角度:分析人物,首先要知道作者如何塑造了人物。
你知道哪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呢?明确:运用各种描写、巧用写作手法、叙述故事情节、作者概括评价,这些方法无疑可以成为我们分析人物形象的突破口。
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描写方法、写作手法、故事情节、作者概括评价。
2、真题示例请同学们根据①②③语段思考:你认为下面“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曾妈妈的性格特征”的回答正确吗?为什么?她拼凑旧桌布继续使用。
平时来看望她的人不少,甚至门庭若市,有求她办事的,也有纯粹出于关心的,她一概热情招待。
曾妈妈最常见的送客动作就是骤然起身,一溜小跑、疾如迅风地追出门外,把客人送来的礼品坚决奉还。
经过一番推拒,总是笑吟吟地婉谢。
错误答案展示:小气、清廉、热情、高尚学生发言指错。
2明确错误总结技巧:(1)“小气”是贬义词,不符合文章的主题对曾妈妈的赞美。
(2)“高尚”性格特征太笼统不具体。
(3)具体内容照抄原文,结合了具体内容但不够简明。
(4)整体表述杂乱无条理。
3.方法总结这一答案的诸多病症我们应该如何一一对症下药,消除病患呢?把握文章中心,性格特征具体,依据恰当概括,特征依据对应,标序号有条理。
这张药方就是我们解决第1个题型的方法。
4.实战演练你掌握的如何呢?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曾妈妈的性格特征。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之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分析题(含解析)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之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分析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之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分析题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展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腰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势,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①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
现看《史记》,颇切实用,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簿。
有费解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
今年若能看完《史记》,明年更换他书。
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②不宜寓目,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
(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注释】①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写给儿子的家书。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方法 初中阅读专题考点
初中阅读专题: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方法一、答题方法及步骤1.常见问法①文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②简要概括××这个人物形象。
③通过文中××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是个什么样的人?④文中××的……(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⑤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刻画了××怎样的性格特征?2.解题技巧(1)人物形象包括:①外在形象: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②内在形象:性格、品质。
③思想感情:喜欢……、对……的爱等。
(2)概括人物形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②人物做了什么事。
③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
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公正、勤劳淳朴、仁慈善良、宽容大度、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有担当、深明大义、目标专一、立场坚定、乐观坚强、忠厚老实、诚实守信、忠贞不渝、谦虚谨慎、生活节俭、衣着简朴、博学多才、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执着隐忍、幽默乐观、沉着镇定、尽职尽责、廉洁正直、舍己为人、行事果断、富有爱心、关爱家人、吃苦耐劳、思虑周全、教子有方、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热爱生活、乐观自信、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细心周到、热情开朗、成熟稳重、温柔体贴、积极进取、活泼可爱、安分守己、温文尔雅、临危不惧、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等等。
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即可,常用词语有:不拘小节、做事马虎、见风使舵、唯利是图、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尖酸刻薄、媚上欺下、阴险狡诈、凶狠残暴、斤斤计较、鼠目寸光、好高骛远、心口不一、奢侈浪费、贪图享乐、心胸狭窄、好吃懒做、放荡不羁、桀骜不驯、卑躬屈膝、不学无术、落后保守、自私自利、自命清高等等。
语文阅读理解人物形象巧分析专题
4.作者的介绍和评价
性格、品质、精神 等特点
常见问题
通读全文,筛选出描写父亲的相关段落、句子、词语。
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6分)
考察能力:人物形象赏析——搜集相关信息,分析人物特 点,概括人物性格品质。
《父亲是一条鱼》 正月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①母亲帮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父亲的 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 阵友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 ……。 …… 。于是,父亲只好一个一个地方去赶鱼市,②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的家乡 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里路程。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干水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 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 ……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 磨成草筋的烂草鞋…… 接下来, ……③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所有的鱼苗后,父亲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细 心地喂养它们。按照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④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一只木耙将宁 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十分投入,十分精心。⑤这些幼鱼就这样在父 亲的精细料理与守候中逐渐地长到寸许两寸粗细。 …… 。
14.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6分) —— 2010.杭文中作用
11 . 文 章 塑 造 桑 伯 这 一 人 物 有 什 么 意 义 ? 联 系 全 文 谈 谈 你 的 理 解 。 ( 4 分 ) —— 2018.杭州.中考
13.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5分) —— 2014.杭州.中考
概括人物形象常用的词语:
褒义词: 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 谨慎、正直、洒脱、豪放、热心、老实、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 勤俭、敬业、诚实、乐于助人、刚正无私、忍辱负重、严于律己、志向高 远、深谋远虑……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一、人物形象刻画1.正面描写(1)直接描写:即描写主人公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这样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的性格特征。
(2)细节描写:即抓住人物细微而又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
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如《故乡》中“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就是抓住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外貌进行生动细致地描绘,鲜明地刻画出杨二嫂俗不可耐的形象;“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把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中的一个“塞”字是对杨二嫂的动作进行的生动细致的描绘,把杨二嫂爱占小便宜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2.侧面描写(1)描写周围人物:衬托主人公……形象。
(2)描写环境、场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思想)或为主人公的出场和故事的展开做铺垫(埋伏笔)。
二、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达方式及作用(1)记叙: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①顺叙:使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②倒叙: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
③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2)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①人物描写:展示……人物……特征。
②景物(自然环境)描写:交待时令、地点,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情感;为下文……做铺垫。
③社会环境描写:交待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现实。
)(3)抒情: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表达观点,引发读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4)说明:详细、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5)议论: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升华)主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分析人物形象(解析版)
06、藤野先生——群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本文通过选取“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个典型片段,成功刻画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形象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考点解读】分析人物形象,是阅读以写人叙事为主的叙事性作品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文中的××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做简要分析。
2.请结合全文,分析××的形象。
【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1.正面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判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
2.侧面描写——通过分析他人的言行举止,来分析所要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
3.故事情节——通过分析与所写人物相关的典型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4.议论抒情句——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含有对人物的评价或情感,分析这些语句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
5.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
可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
答题模式:相关内容+形象特点。
从……情节(或描写、事件)来看,××是一个……的人。
【真题演练】(一)阅读老臣的《拱桥》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
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
其实,校长、老师也就是他一个人。
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
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尤其是下巴,总是硬扎扎的。
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低沉着嗓音说:“把手伸出来吧,手背儿。
”他的大手便把你的小手抓牢,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儿,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
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阅读专题一:人物形象
➢ 有同学认为第②段如果删去了,也不影 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同意吗?
• 不能,第②段写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 彩和丰厚的历史底蕴,交代了主人公陈皮匠的生活环 境,交代了陈皮匠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原因。
【环境描写,侧面烘托陈皮匠热爱文化、 有高雅的生活情调】。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 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 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课堂练习】
➢ 1.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
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
• ①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 历史底蕴。 • ②为陈皮匠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 依据。
➢ 2.陈皮匠的藏书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本予以说明。
(6分)
• ①内容与古城文化、家族历史紧密相关,如《续〈资治通鉴〉 长编》《南充史志》《保宁府志》《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 等。
傍晚,我开车回来,老李正坐在我家车库前,守 着消防通道值班。他指着汽车右轮胎说,这个轮胎有 点气不足,抽空去打点气吧。我随口应着,停好车, 跟他聊了几句。
问他,晚上老值夜班,辛苦吧?他乐呵呵地答,辛 苦啥?人老了,本来就觉儿少。我夸他脾气好,他说, 人嘛,不能老想着自己,多为别人着想,吃点亏,心 里舒坦。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 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 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 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 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 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 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分析人物形象(解析版)
15.故乡——群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本文成功地塑造了闰土、杨二嫂、“我”等人物形象。
闰土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代表,“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代表。
这些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考点解读】小说往往通过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因此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成了中考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01.文中的××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特点?02.你是否喜欢文中的××?请评价一下。
03.请结合全文,分析××人物形象。
【技法点拨】01.正面描写——借助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分析02.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谈举止分析03.故事情节——通过与人物相关的具体情节分析04.环境描写——环境往往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因此,分析环境描写可帮助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常见的答题模式:通过……描写(情节、事件),表现了人物……的特点。
(相关内容+形象特点)【真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鸥小姐王佳琦①如果微信朋友圈是一场艺术展的话,那么半年前的鸥小姐一定是这个圈子中的达•芬奇。
②她的手机中装有十个图片编辑软件,内置上百种不同的字体和滤镜,让她第一时间将灵感转化为点赞数。
比如,她能把蛋炒饭拍出米其林三星大餐的效果,把小区游泳池拍出希尔顿大饭店的气势。
此外,她的收藏夹里还精挑细选了几个文学爱好者论坛,不过鸥小姐从不发言,但从里面抄几行诗歌或者美句来配图发表状态,她干得还是很熟练的。
③但她说她自己并不喜爱这种生活,这么做是迫于互联网社交时代的大势所趋。
如果一个周末过去,“达•芬奇”不秀秀自己“过得有多好”,那就会有“拉斐尔”或者“米开朗琪罗”抢占高地。
④于是她除了精心处理自拍照片,还统筹规划发送时间,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同时不忘偶尔也给“拉斐尔们”点个谦逊而不失自信的赞,在心中默默给每一条最新动态打一个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专题04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之人生价值(人物形象分析)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鉴赏(统编版2024)
专题04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之人生价值(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板一、常见题型:阅读全文,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包括:人物性格,***是个怎样的人)二、答题模式:我觉得***(人)是个……的人(至少答两点,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
如果还要求摆出理由和举例,就要从原文中概括例子来证明。
三、解答方法:(1)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
(2)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3)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4)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得历史背景下活动,所以分析人物就一定把他们放在一定得社会背景下去理解。
(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四、固定的答题词汇:(一)老师的优秀品质:(1)慈爱,有爱心,爱生如子。
(2)工作认真有责任感(3)善于运用机智的教育方式,充满教育智慧。
(4)善于钻研,课堂语言风趣生动,吸引学生。
(二)父母的优秀品质:(1)坚强,不轻易向命运屈服。
(2)善良,同情弱者,尊重邻里(3)慈爱,爱子女。
(4)勤劳节俭(5)尊重孩子,善于引导,教育孩子。
(三)子女的品质:(1)不懂事,与父母存在代沟,但能知错即改(2)热爱父母,孝敬父母(3)刻苦勤奋,努力上进。
(四)形容人物品质常用的词汇:寡言少语、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势利……(14分)(23-24七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阅读《梯子》,完成各题梯子王辉①大院里,住户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放在走廊尽头的那两把竹梯始终都在。
每天,它们默默地靠在墙边,随时听候使唤。
如今,大家都忘了梯子的主人是谁,只是用完了以后,都会自觉地放回原处,然后说一声谢谢。
专题10 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PPT)-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
题型: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通过(借助)……的具体事例,运用……的方法,生 动形象地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了”)…… 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体现了…… 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返回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
⑰后来,人们在掩埋欧阳的山坡上种植了松树,郁郁葱葱的,几年之后便长成了一片松
林。
文中的欧阳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判断考点 人物的形象特征 答::①尽职尽责:欧阳市长一接到市办电话,立马放弃泡澡夜赴大名 村,表现其高度的责任心。②廉洁正直:捐浴盆、“泡”老舅事件都 体现了欧阳市长的坚持原则、不徇私情。③行事果断:当村主任说东 山坡出现险情,有两家的老人不肯离开老房子时,“欧阳一激灵站立 起来,挥着手说,走!”可体现欧阳市长行事果断的特点。④舍己为 人: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
01 典型例题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部编版八上)“思考探究”一: 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 有怎样的品格?
答:母亲的“勤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体现出来:①在贫苦的家境中:母亲含辛茹苦 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我”帮母亲劳作,母亲教“我”生产知识 ;母亲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②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父母 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 ;母亲支持“我”的革命事业,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这 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有远见、识大体、支持革命等优秀品 质。文中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还地说,“灾年筹这点粮不容易,别人去了我心里不 踏实。”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文言文把握人物形象专题训练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之把握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一、名著阅读(共 3 分)1.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李卓吾评点《西游记》:“灵台方寸,心也。
一部《西游》,此是宗旨。
”西行之路,也是孙悟空的修心成长之路。
请以“索宝水晶宫”和“三调芭蕉扇”为例,结合孙悟空两次“被拒绝”后的表现,分析孙悟空的成长变化。
【答案】示例:孙悟空向龙王索要兵器和披挂铠甲,均遭拒绝后不依不饶,大闹龙宫,直至找到金箍棒,还在龙宫试金箍棒相威胁。
借芭蕉扇时,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拒绝,便先钻进她的肚子,后化成牛魔王,智取扇子。
孙悟空从粗鲁、蛮不讲理到善用智慧、通达人情,办事更老练、心智更加成熟。
【详解】本题考查主题与人物形象塑造.孙悟空是一百回的《西游记》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是整部书中最具成长性的人物。
全书正是通过他从妖到佛的转变来完成小说的修心寓言主题,同样是被拒绝,“索宝水晶宫”情节中,孙悟空还是个刚修成神通的猴妖,只因为龙宫宝多,直接上门找龙王索要兵器与披挂,得到就笑,不给就恼,给不足还要闹,是个十足的不通人情世故的粗鲁小孩.到“三调芭蕉扇”时,已经会先与铁扇公主攀交情,搬出与牛魔王的五百年前的兄弟情,对铁扇公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借不得,就变化了钻进她肚子,同她借扇,仍不得真扇,就变作牛魔王骗扇。
借扇过程中,孙悟空笑脸相对,可见他取经日久,人情通达,能保有坚定的信念,对于困难能见招拆招,心智更加成熟。
二、填空题(共 3 分)2.请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父亲的形象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形象。
鲁迅的《朝花夕拾》和老舍的《骆驼祥子》中,都有“父亲”的形象,例如《五猖会》中“我”的父亲是一位①①_______的父亲,《骆驼祥子》中虎妞的父亲②________则是一位自私自利、残忍霸道、不顾女儿幸福的父亲。
【答案】 (1). 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 (2). 刘四爷【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大纲要求必读的中外名著,一定要熟读。
对于文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
完整版)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
完整版)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并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是记叙文阅读中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等方面,可以获得对人物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刻画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侧面描写则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地描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的步骤包括:画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及作用,然后进行分析和概括,并最终表述出来。
下面是一个关于人物形象的例子: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孤身一人在山路上行走,遇到了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告诉他公交车已经停运,但他可以在迎宾旅馆住一晚,第二天再搭车走。
但主人公却决定继续前行,因为他有事要赶回去。
他走了很长时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最终还是得以回到家中。
这个故事表现了主人公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性格特征通过主人公的言行和经历得以体现出来。
但是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里跳广场舞,下午则会去图书馆看书。
但是,她最大的爱好是乘坐公共汽车。
她认为这是一种了解城市、接触人民的好方法。
每次我陪她坐公共汽车,她总是会挤到最后一排,因为这里比较宽敞,可以放下她的书包和手提包。
但是,等到车上人越来越多,她总是会把书包挪到座位下面,给其他人让出空间。
她还会主动帮忙给年纪大的人和孩子让座,这时她的声音总是很温柔:“小朋友,快坐这里,这里有座位。
”有一次,我们在公交车上,一位妇女带着一个小孩挤了上来,但是其他乘客都不肯给座位。
我母亲看到了这个情况,就主动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那位妇女。
她说:“小孩子还是要坐着的,我可以站着。
”其实,我母亲的身体并不是很健康,但是她总是会挤在人群中,享受着公共汽车带给她的乐趣。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型专题讲解(三)(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现代文阅读专题讲解三教学目标:1、学会记叙文阅读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2、掌握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分析3、阐述感情体验教学过程:记叙文阅读方法解读(三)一、分析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法.在中考中,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中考考察到的题型和几种表现手法如下:【常考题型】(1)本文(某部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2)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前后照应等),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方法点拨】(1)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2)铺垫: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3)象征:把抽象的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含蓄而耐人寻味.(4)衬托:突出本体特征、作者情感,增强表现力。
(5)对比:突出事物(人物)特征和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6)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使情节曲折生动。
(7)设置悬念: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8)前后照应:使文章前后贯通,脉络清楚,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9)托物言志:把事理和情感表现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模板一:文章先写.。
为下文写。
.。
买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模板二:先写。
.。
.。
为下文写.。
.。
.作铺垫,制造悬念,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
模板三:运用象征,抓住。
..。
.与。
.。
相似点,通过对。
...。
形象描述,更好地表现了.。
..。
,含蓄而耐人寻味。
模板四:用。
.。
.。
衬托。
...。
,使。
.。
特点更突出、鲜明,增强表现力.模板五:把..。
.。
和。
.。
.对比,突出事物.。
.。
特点或人物精神品质,鲜明地表现出。
.。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模板六:作者本意是.。
而先。
.。
,用抑扬之法,突出重点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
,使情节曲折生动.模板七:先把。
.。
...抛给读者,设下悬念,后面再解释,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阅读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专题一、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二、刻画人物形象的常见手法:(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的描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三、怎样分析人物的形象:步骤一:画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
步骤二: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
步骤三: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及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
步骤四:表述出来。
专题训练一】滴水之恩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
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
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
”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
”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
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
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
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
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
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
后来再也不赌了。
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
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
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
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1、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
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意思对即可。
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
共4分)【专题训练二】挤公交车的母亲这里要说的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的一些表现,但我首先须交代一下我母亲的职业。
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
她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甚至可以说是热爱,因此她一开始有点不知道怎样面对退休。
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她的退休最好别告诉我的熟人和同事。
我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都挤公共汽车,又累又乏又耗时间。
母亲冲我讪讪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
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
公共汽车连接了她的声乐事业,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
在中国,我还没有听说过在哪个城市乘公共汽车不用挤、不用等、不用赶。
我们这座城市也一样。
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赶车、等车、挤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车经验。
有时候我和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
她上了车,一边抢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时一定要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
试想,对于一位年过六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啊。
我的确亲眼见过母亲挤车时的危险动作: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
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母亲便会让过车头,极近地贴着车身随车奔跑。
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
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她替我着急;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对于她在上车这件事上的比我机灵。
她这种情态让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母亲是更看重后者的。
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而是母亲率领着我上车。
这种率领与被率领的关系使母亲在汽车上总是显得比我忙乱而又主动。
近几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可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固执地使用她多年来练就的上车法。
她制造的这种惊险每每令我头晕,我不止一次地提醒她不必这样,万一她被车剐倒了呢,万一她在奔跑中扭伤了腿脚呢?我知道提醒的无用,因为下一次母亲照旧。
每逢这时我便有意离母亲远远的,在汽车上我故意不和她站在(或坐在)一起。
我遥望着母亲,看她在找到一个座位之后是那么的幸福感十足。
我母亲也遥望着我,她张张嘴,显然又要提醒我眼观六路留神座位,但我那拒绝的表情又让她生出些许胆怯。
我遥望着母亲,遥望她面对我时的“胆怯”,忽然觉得母亲练就的所有“惊险动作”其实和我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有关联。
在我童年、少年的印象里,母亲就总是拥挤在蚁群般密密麻麻的队伍里,盼望、等待、追赶……拥挤着别人,也被别人拥挤:年节时买猪肉、鸡蛋、粉条、豆腐的队伍;凭票证买月饼、火柴、洗衣粉的队伍;定量食油和定量富强粉的队伍;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的队伍……每一样物品在那个年代都是极其珍贵的,每一支队伍都可能因那些珍贵物品的突然售完而宣告解散。
母亲这一代人就在这样的队伍里和这样的等待里练就着常人不解的“本领”而且欲罢不能。
我渐渐开始理解我母亲不再领受挤车之苦而形成的那种失落心境,我知道等待公共汽车、挤上公共汽车其实早已是她声乐教学事业中的一部分。
她看重这个把家和事业连接在一起的环节,并由此乐意让她的孩子领受她在车上给予的“庇护”。
那似乎成了她的一项“专利”,就像在从前的岁月里,她曾为她的孩子、她的家,无数次地排在长长的队伍里,拥挤在嘈杂的人群里等待各种食品、日用品一样。
不久之后,母亲同时受聘于两所大学继续教授声乐。
她显得很兴奋,因为她又可以和学生们在一起了,又可以敲着琴键对她的学生发脾气了,她也可以继续她的挤车运动了。
我不想再指责母亲自造的这种惊险,我知道有句老话叫作“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幸福,对于母亲来说,一定程度上源自对于挤公共汽车的“爱好”。
1、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爱家、爱声乐教学事业、被社会磨练得吃苦耐劳、精明能干的人。
【专题训练三】粽子里的乡愁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
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
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
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
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
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
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
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
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
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
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
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
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
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
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
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
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
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
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
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
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
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上背的婴儿,小脑袋晃来晃去,在太阳里晒着,雨里淋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
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你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
他们有许多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高矮。
我就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住这样大房子,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