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技能——提问技能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

h
1 t2 12
2t 3
5 3
。
问题1:铅球飞行在时间t=1s,5s,10s时,炮弹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_____,
_______,______。
问题2:铅球飞行时间t的变化范围,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用集合A表 示为_____________;铅球距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范围用不等式表示为 ________;用集合B表示为___________
四、数学课堂有答的策略,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质量与理答的过程。
⑴教师积极倾听 不随意打断学生—表现出饶有兴趣,要耐心、鼓励,以微笑点头
等表示支持;抓住回答中的闪光点—难能可贵,要及时表扬学生, 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听学生回答的漏洞—仔细倾听,及时补救;听 学生之间有争论时,一要肯定态度,二要给出明确的判断。
应用产婆术和波利亚启发性提问?
四、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1.明确问点,选好角度 提问表述上的策略:明确、具体表述核心问题,激活思维。 “你来说一下,什么是函数?” ➢ “请你回忆一下,正比例函数的表示式是怎样的? “你能证明这个定理吗?” “你能否想出对证明这个定理有点帮助的一些定理呢?” 提问的角度主要有激活起点、瞄准重点、扫清难点。 根据知识“生长线(逻辑起点生长经线)”和学生“认知序 (经
——解放“满堂问”的策略
原则上突出“启发”
形式上实 现“灵活”
效果上达 到“反思”
内容上注 重“梯度”
三、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基本类型
根据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提问类型主要分为:事实性、 说理性、启发性、发散性和反思性提问。 1.事实性提问:主要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 提问方式如, “what:(是\有)什么?”、“How:怎(么)样?”等。 ➢集合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上个学期,我们是怎样学习正比例函数的? ➢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与反比例有什么联系? ➢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 ➢观察这个表/图,你想到了什么? ➢看到这个标题/图,你怎样思考的?
论教学技能之提问技能

论教学技能之提问技能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的一种能力和技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手段,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调节课堂氛围作用十分显著,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因此对提问的研究、理论学习对教学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提问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向学生强调要点,给学生表达机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掌握知识的第二次反馈等多种功能。
(一)启发学生思维提问最主要的功能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考过程开始开始于问题,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运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被激活而得到锻炼。
(二)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问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从而督促和激励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关注的问题上来。
而且提问引起的适度紧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
(三)有利于评价反馈师生、教师交流通过学生的回答反馈的信息,能够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然后进行评价,来检查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同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四)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转换、过渡、总结,并使各个环节自然衔接。
(五)能够提示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让学生注意重点内容,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内容。
(六)能够培养学生参与者和表达能力人是一种社会性质的动物,参与和沟通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要,通过学习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可以给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与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提问的指导原则目标性原则,既问题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创设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品德的思维情境;启发性原则,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明确性原则,问题的语言表达准确,内容指向明确;适宜性原则,主要包括适量、适度、适时;多样性原则上,主要指提问的方式,应是不同类型、不同角度、不同要求、表达方式新颖的多样配合,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和疲倦感;普遍性原则上,则指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积极反应,而不考虑另一些学生的反应。
提问技能

?为什么?
…… ?为什么?
你相信……为什么? 你觉得……为什么? 你喜欢……为什么?
四、提问的过程
从教师构思问题,课堂上教师初始发问 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通过相应的对 话,引导学生领悟、思考与应答,师生 共同解决问题、评核答案的过程。
提问问题计划表
问题 序号 提问的 目的 主问题分解 为几个问题 预想学生 的反应 预想的 处理方法
1.检查和巩固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 实的基础
提问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要求学生 经过独立思考后回答,学生回答的过程也是学生大脑 对已有知识进行检索、思维加工、再现的过程。教师 所提问题大多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课 堂开始的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技能 的掌握情况,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节课结束时的提问是对学习内容 的巩固和应用。
2、介入(当学生不能回答时)
核查:核对查问学生是否明白问题的意思
鼓励:鼓励学生大胆做出问答
重复:当学生没听清题意时,再重复所提的问题
重述:当学生不理解题意时,用不同的方法重述 问题 提示:提示问题的重点、答题方向或提供资料 分解:将问题分为若干容易回答的问题 换人:诱导无效,婉言换人回答
1 2 3 4 5 6
提出问题 思考 催促作答 思考 再催促并进行提示 回答问题
课堂提问频率曲线
一般课堂提问 建议课堂提问
提问频率
开始
中间
结尾
七、提问的原则
创设良好氛围; 设计多种水平问题; 问题重点突出,表达简明易懂;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预想可能回答; 把握提问的时机; 不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态度; 不代替学生回答,给予启发和引导; 临时浮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 学生回答后要给予分析和评价。
第10章 提问技能

第10章提问技能1.提问技能的涵义特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契约,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
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
古人在《学记》上曾经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进行教学。
他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应“循循善诱”,运用“叩其两端”的追问方法,引导学生探求知识。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一位提问高手,他使用“精神产婆术”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不断地提问让学生回答,找出学生回答中的缺陷,使其意识到自己结论的荒谬,通过再思索,最终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2.提问的功能与作用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方式,是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动力。
学生产生认知需要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源泉,而这一需要则是通过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来实现的。
因此,课堂提问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水平。
首先,提问能激发动机,引起学生兴趣。
当学生对某一事物、现象和过程感到新奇时,才会有愿望以一种愉悦积极的心态去探索。
问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距离,形成矛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解决冲突的愿望和行为,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中获得认知的提高和完善。
第四章 基本教学技能 第三节 提问技能

四、提问的基本要领
3、发问要巧: 3)注意提问的语速: 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可以用较快的语言述叙 述; 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后除要有较 长时间的停顿外,还应仔细缓慢地叙述,以 使学生对问题有清晰的印象。
四、提问的基本要领
4、问中有导 导即引导,即适当的启发或提示。答不了时 要提示,答不完整时也是如此。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使问 题有明确的结论,强化他们的学习。
四、提问的基本要领
3、发问要巧: 1)掌握发问的时机: 讲到哪个知识点的时候提出问题。 2)讲究发问的方式: 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先适当的停顿一下,并有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意识得 到你要问问题了。 如“那么……”,或“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或“请问 同学们……”;问之后还要有一定的停顿,以便留给学生 思考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环顾一下全班同学,观察 他们对问题的反应。
(二)理解提问(低级认知提问)
1、一般理解: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理解了,才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如: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说明主动运输的过程。 2、深入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以便了解是否抓住了问题 的实质。 如:说明主动运输的特点。 3、对比理解 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 理解。 如:怎样区分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或:三大遗传定律 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存在于三者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
(二)理解提问(低级认知提问)
适用范围: 一般来说,理解提问多用于对新学知识与技能 的检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常用 于某个概念或原理的讲解之后,或课程的结束 后。 解答方法: 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 行回忆、解释或重新组合。
(三)运用提问(高级认知提问)
提问技能

2013年8月
WXY-16
五 、 提 问 技 能 的 要 素
(1)确定教学目标的认知层次 教师每堂课都要首先根据课程 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必须要确定教学目标的认 知层次,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 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 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
2013年8月
WXY-17
目标内容 目标认知层次 记忆 内容1 ※ 理解 ※ 运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内容2
※
※
2013年8月
WXY-18
五 、 提 问 技 能 的 要 素
(2)分析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认知层 次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用“逆向设计过程法” 来分析教学内容。即:首先确 定教学期望的结果:你希望学 生知道理解和能够做什么(目 标认知层次的具体化);其次 确定哪些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 素材;最后据此计划学习内容 和教学。
WXY-21
2013年8月
五 、 提 问 技 能 的 要 素
2、问题链: 问题链是提问技能的第二要素,与核心问题 密切相关,是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一系列不同 类型的问题的关键。
2013年8月
WXY-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 、 提 问 技 能 的 要 素
(一)分析核心问题 解决核心问题是设计问题链的目 的,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分析核 心问题: 核心问题的目标是什么?即在某 个情景下想要干什么? 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已经 具备了哪些有关的知识技能? 障碍:需要解决的因素 方法:可用于解决问题的程序、 步骤、策略等。
看了这个录像,你有什么感觉?能够总结一下有关淡水的情况吗?
运用型提问 分析型提问 评价型提问 你回到家里准备和家里人怎样一起来节约用水? 看来甘肃定西县人们早晨用水的录像,想想我们的用水,你有什 么想说的吗? 你想对生活中“我家有钱,交得起水费”为由浪费水的人说些什 么?
浅谈教师课堂提问的技能

浅谈教师课堂提问的技能教学行为技能是复杂的智力技能,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使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文化熏陶,思想教育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其中课堂提问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根本的作用。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它仍具有旺盛的青春活力。
提问技能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活动技能,它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我认为只有熟练地掌握课堂提问技能的操作要点,灵活运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提问,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协调教学步骤,推动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交流切磋、启发点拨、评议归纳。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智慧地去运用,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一下子切中要害时或会出现思路受阻或偏离正确方向的情况,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信息,点拨疏导,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回答。
一位老师分析鲁迅《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生1: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生2:是啊,鱼怎么会有脚呢?生3:有!师:什么鱼有脚?生3:娃娃鱼。
(众笑)师:啊,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会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见过,你们有谁看到过?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鱼,这说明什么?生4: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
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分析人物时,学生突然提出这样一个旁逸斜出的问题,说明他的思路偏离了教学方向,但问题一经提出,立刻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因势利导,先肯定生3的“见多识广”然后进一步提问,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文章主题上来。
提问技能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

提问技能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育学原理与实践》第十五章“提问技能”,详细内容涉及提问的类型与作用、有效提问的策略、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过程、提问技能的评估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提问技能的重要性,认识到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2. 掌握提问的类型、策略,学会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高教学互动效果。
3. 培养学生提问与回答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提问策略的灵活运用,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过程。
重点:提问的类型与作用,有效提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一段教学视频,展示优秀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环节,让学生感受提问技能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提问的类型、作用,讲解有效提问的策略,让学生明确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问技能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给定教学场景,设计提问并模拟互动过程。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展示提问设计,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回答,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七、板书设计1. 提问技能的重要性2. 提问类型与作用3. 有效提问策略4. 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过程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提问环节,并说明提问的目的、类型和预期效果。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对提问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提问技能的讲解是否到位,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教育书籍,深入了解提问技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提问策略的灵活运用2. 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过程3. 作业设计中的提问环节一、提问策略的灵活运用1.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技能——提问技能

优点? 可避免学生对问题做表面回答;鼓励学生挖掘问题背
后所隐含的知识点,理解得出答案的思维过程;发展 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能力;使教师 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年、月、日的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的认识。(板书
课题)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那些知识?请说给大家听
听。
生1:我知道一年有365天。
师:你说呢?
(转引)
生2:一年有12个月。
生3:一个月有30天。
生4:不一定,有的是31天。
师:是吗?请举例说说。
(探究)
生5:这个月(指3月)就是31天。
8、倾听:专注、鼓励、不打断(王晞’69-81) 9、搁置; 10、分配:均等地向每位学生提供回答问题
机会,使全体学生共同思考的提问技术。 讨论:课堂问题分配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的问题分配极不均等,表现为问题多分
配给成绩好、智商高、性格外向、女性、家 庭背景优越、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举手回答 的学生?
语文古诗三首《墨梅》(第十一册)
语文古诗三首《墨梅》的提问设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记忆性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想知道这幅梅花
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 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 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 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 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 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 怀?
提问,让课堂更高效

提问,让课堂更高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老师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对于课堂的效率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提问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如何通过提问让课堂更高效。
一、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交流方式,它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还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二、提问的技巧和方法1.问题的提出要清晰明了在提问时,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问题的表述要尽量清晰明了,避免语言模糊或者含混不清,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2.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在选择提问的内容和方式时,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问题的引导要得当在提问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可以通过适当的提示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
4.问题的回馈要及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回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借助学生的回答,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促进课堂的互动和交流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提问,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提问技能

例如:在学习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时,当学生 学习了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因 素对化 学平衡的影响后,教师在黑板上挂图表并提问:
师:这几幅是某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图,指出 哪幅图描述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请评 价一下温度对改变化学平衡起什么样的作用?
生:(回答略。)
点评: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通过对知识的 综合、概括和总结,从总体上认识了事物,学生 学到的知识才是全面的,系统的,所形成的认知 结构才是稳定的,易于迁移的。
1、一般提问与高层次提问
(1)回忆提问: 回忆提问的问题主要包括:复述化学基
本定义、定律和原理;复述物质的性质 与用途;再现化学用语、常用的计量单 位及必要的常数;再现化学仪器的名称、 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要点;复述化学实 验现象等。
例1 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回忆提问。 请填写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空格:
支持 辅助提问
6、反应评价
重复 更正 评论 核查 延伸 扩展
7、质疑答疑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尤其是提出 高质量的问题更应鼓励和提倡。学 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普遍意义,又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将问题纳 入教学过程,在学到这方面内容时 由教师讲解,或让大家讨论。
四、提问技能的类型
1、一般提问与高层次提问 2、课堂教学各阶段的提问 3、主要提问和辅助提问 4、不同教学方法中的提问
K Ca__ Mg Al ____ _____ Sn Pb (H) ___ Hg __ Pt Au
金属_____ 性由________ 逐渐 _________
例2 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 规律新知识教学中的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卤素和碱金属的下列性质 和有关的实验现象:
①卤素单质分别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 的条件和实验现象。
有关课堂提问的技巧

有关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有关课堂提问的技巧是什么呢?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有关课堂提问的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课堂提问技巧篇一一、课堂提问要适中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答不上来,最后只有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对所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课堂就失去了以学生主体的作用。
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繁荣的背后,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那么,如何注意课堂提问难度适中的问题呢?有位教育家说的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
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提问要精当,以一当十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原则中明确提出了课堂提问的四个基本作用,即评价学生、检查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
为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地针对性。
出发点就是每节课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要明确"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问题是现在上课的大多数教师对教学要求了然于心,而学生却心中无数。
这无疑对学生回答课堂提问设置了一道障碍。
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识和结构。
教师要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宜少不宜多,重点目标不放过,次要目标可灵活,设计问题一方面要紧靠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教师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计划。
教师不应该离开教学的目的,节外生枝提出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把教材的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学内容风马不相及的难题,去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
提问技能

第四章提问技能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本质有了重大的改变,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让学生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思想”。
而“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互动及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什么是提问技能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回答,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反应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是由教师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和具体指导的,使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利用走捷径的方法获取较多的知识与技能,使身心得到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很大一部分活动是在思维领域里进行,在人的头脑中通过内部语言来完成的。
使学生的形体动作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是比较容易的,如让学生坐直了,看黑板等,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跟着老师走就比较困难了。
正确地运用提问技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提问时,学生要听清老师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主动把自己的注意集中在教师对问题的表述上;然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分析教师的问题、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比较,找出答案;最后还要组织语言,把答案表述出来。
既使是不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把别人的答案与自己的答案迅速进行比较,并且很快做出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并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思维领域的交流是十分充分的。
提问技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能。
这个技能渗透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体现了教师引导和调动学生的能力。
提问技能用得好不好,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极大。
二、提问的误区课堂提问产生了一些误区,其表现形式如下: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引导性的原则没有体现。
课堂提问技能

一、提问的形式:直问、曲问、追问、比较问、是非问等。
二、提问的类型:从提问要求回答的内容来看,提问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记忆型提问,要求学生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样来回答。
2.了解型提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感知的能力,为其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3.理解型提问,要求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出规律性的认识,主要在培养学生利用知识来理解文章的能力。
4.运用型提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5.评析型提问,要求学生对文章(或全篇、或局部、或内容、或形式)进行欣赏、鉴别和评论。
三、提问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引入、介入和结束三段。
图示如下:①教师提出问题②学生最初的反应回答——引入③决定选择相应行动(意图决定) (提示、追问等)④采取相应行动——介入⑤学生再次反应回答⑥评价、确认、归纳总结——结束1.在引入阶段,教师的主要技能是提出问题;它要求:①提问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
要根据目的提出相应类型的问题。
②提问要紧扣教学内容。
③提问要难易适度,适应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
④提问要注意问题排列的顺序。
⑤提问要斟酌语言。
2.介入阶段包括两个要素: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回答作一番思考,想一想应当怎么办,我们简称之为意图决定;然后再采取相应行动,主要是提示、追问等。
意图决定取决于对学生反应、回答的正确分析。
学生的反应、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回答基本正确②答非所问,回答完全错误③回答没有错误,但不够完整、全面(其原因主要有:思路有误、知识错误、认识有误、没有全局观念、忽略了关键或重要的内容、综合概括不准等)④没有反应⑤回答“超前”(教师计划需几步才能得出结论,他却“一步到位”了)⑥大部分学生没有反应针对学生的反应回答情况,采取相应行动主要有提示、追问、再次提问等。
提示可以有以下几种:①提示学生理解提问的内容、目的②提示相关知识③提示注意关键、重要的内容④提示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等追问主要有:①追问答案的来由(你是怎样分析的?为什么?)②为使回答明确、深刻而作的追问(这说明了什么?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再次提问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修正问题、调整问题和重复问题等。
第五讲提问技能介绍

(2)对比理解的提问。 例如:这么一只调皮、活泼、可爱的猴子 ,惹得甲板上的水手都笑了,为什么孩子 却哭笑不得?
3、运用式提问 例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 )近( )高( )低( ) (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
4、分析式提问 例如:在讲《詹天佑》一文后可以提问: “这篇文章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 ,来表现他是一个爱国工程师。却用了很 大篇幅写帝国主义的阻挠和自然条件的恶 劣,这与文章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二)提问的要点
1.在课前,教师必须设计好关键问题或主 问题。 2.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人能力特 征,设计多种认知水平的问题,使多数学 生能参与应答。 3.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的 语言提问。
4.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 答及处理方法。 5.凡是已形成的提问框架,要注意单个问 题之间前后的内在联系,问题排列符合学 生的思维进程。 6.对学生回答的反应,应坚持以表扬为主的 原则。
3.适时性原则 特级教师霍懋征在《谈课堂提问》中说:“我教 《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学生对中朝人民用鲜 血凝成的友谊不很清楚。根据这一难点,我让学 生通过表情朗读、复述,了解阿妈妮,、大嫂、 小金花三个人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对志愿军战士 的关心、爱护,然后提问:那你们说说志愿军为 了抗美援朝又做了什么呢?
5、综合式提问 《富饶的西沙群岛》,主要是按空间结构组织全文的:(总说)—— 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远景),详写西沙群岛的富饶,略写 美丽;第23课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学习此篇课文,便可以借助此 前学习过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秋天的雨》、 《颐和园》、《赵州桥》,特别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引导学生利 用已有的阅读知识经验及编者撰写的第六单元提示,阅读《美丽的小 兴安岭》的文题和第一、二段的文意,推测下文写什么和按什么顺序 写。如果教师此前使学生懂得了按时间、空间、总分总的结构组织全 文,懂得文题是文章的窗口,那么学生会比较顺利地推测出下文是按 春夏秋冬四季描写小兴安岭,主要是写美丽与富饶,并进一步懂得这 类文字的结构主要是根据所写事物固有特点安排的。
提问技能类型

14
14. 评价性提问 Ä 一般用在精读课文时或全文结束时。 Ä 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可能,设置问题,引起学生评价的欲望。 Ä 目的: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入文章内容 Ä 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评价人物的品质特点;评价作品的写作特色;评价课文的 优美语言。 • 例:《桂林山水》 i. “课文末尾一段与开头一段有什么关系?围绕‘桂林山水甲天下’这 个中心,课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
11 从各个角度向教师具体地阐述
5. 说明性提问 Ë 说明理由的提问。 Ë 要求: a. 学生要记忆和组织新材料。 b. 把学习材料分成几个小部分,通过推理找出材料中的因果关系和解释这些材 料之间的联系。 c. 教师必须鼓励学生提出并维护自己的看法和防止学生从教科书里寻找现成的 复述或记忆性的答案。 • 例:“为什么小雨后会出现彩虹?”
9. 诊断性提问 • 目的:了解学生在理解上的症结所在,以便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讲解, 使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教学内容。 • 例:“还有哪儿不好理解?”
10. 判断性提问 v 目的: a. 要求学生对正在感知或已熟悉的教材内容作出正误、优劣及正误优劣程度的 判断。 b. 强化学生对有关教材内容的感知、记忆或理解。 v 缺点: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要求较低。 • 例:“对不对”、“是不是”
提问技能 类型(杨国全《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指导》87 – 94 页) 1. 导入性提问/铺垫式提问 Ø 在一堂课的开始阶段和转入下一个教学阶段时运用。 Ø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以便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Ø 提问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可以强化和回忆已学的知识,成为通向接下来的教学的 铺路。 Ø 优点: a. 使学生能强化已知和加速学习新的教学内容,降低后续教学的难度。 b. 激发和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Ø 注意: a. 要紧扣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b. 提问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有关。 Ø 作用: a. 使全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的内容上。 b. 使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保持一致的目的。 • 例:“三角形内角合” i. 开始时提问:“我们知道正方形、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它们的 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要求学生回答,为了导入接下去的问题) ii. 接下去:“三角形的三个角,大小是不固定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 道三角形内角合是多少度呢?” 2. 激趣性提问 ü 在开始学习新课文时提出激发兴趣的问题。 ü 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提出新奇的问题可以使学生马上队所要学习的课产 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ü 作用: a.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引导到课堂教学中 • 例:朱自清《春》 i. 引用了雪莱的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你记住了哪些描写春 的诗句?请背给大家听。” ii. 学生背完后,老师适时转移话题:“让我们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 写春的吧!” 3. 回忆性提问/填充式提问
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1

沈丽红
课堂教学的提问
提问概述
提问是教学中点燃学生智慧火花,激发学生兴
趣的起动器。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第一次系统
地研究了教师的提问,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大
约占去了一般教学日80%的时间,教师在讲课过程 中每分钟约问2-4个问题。
什么是提问?
•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 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 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 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公元十五世纪苏格拉底 研究教学法的基础,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 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和手段。因而,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 作用。 • 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 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 种教学行为方式。在各种教学技能中,提问是比 较复杂的教学技能。
高级认知提问
• ⑶评价提问:
• 在分析提问或者综合提问后,无论答案怎样出色, 都应要求学生分析其理由是否充分,结论是否正确,表达 是否准确,对答案进行分析,估计其价值。在教学中应该 鼓励学生进行判断和给出判断的理由,这样做会使他们回 答问题时的理由十分明晰。因此,对评价提问的回答也是 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在进行这种提问之前,必须让学生独 立建立起正确的价值、思想观念,或者给出判断评价的原 则,以作为他们评价的依据。 评价提问的表达形式通常如下: 你同意……?为什么? 你认为……?为什么? 你相信……?为什么?
低级认知提问
• ②理解提问 • 根据要求学生理解程度的不同,理解提问课分为三种类型: • 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以便了解学生 对问题是否理解。 • 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以便了解学生是否抓住了 问题的实质。 • 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 深入的理解。 一般来说,理解提问用来检查最近课堂上新学到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情况。多用于某个概念或原理讲解之 后,或课程的结束。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已学过 的知识进行回忆、解释或重新组合,因而是较高级的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

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现就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和个人体会,对数学课堂提问技能作点探讨,与同行共勉。
一、提问技能的功能分析提问技能应具有“反馈、评价、激励、强化、调控”等多项功能。
1.反馈调控功能。
教师恰当的提问,可迅速获得反馈信息,并据此对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
2.诊断评价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得如何?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目标达成度的检测有赖于形成性提问作出评价。
3.激励参与功能。
教师有目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巩固强化功能。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建构数学模式,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二、提问技能的运用原则提问时应注重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
只有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2.科学性原则。
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唯一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在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3.层次性原则。
提问的深度来自问题层次的高低。
模式识别、知识回忆、形成联系类的问题属于低层次的机械记忆问题,其主要的特征在于问题答案的信息形式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范围;而综合理解、分析应用、总结评价类的问题属于高层次的认知问题,其根本特征是问题的解答必须通过比较、分析、对照、总结、扩张、应用、重组或评价等方法,改变已知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经高级认知思维方式可得出。
4.整体性原则。
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
三、提问技能的类型依据学生思维活动的特征,我们还可以把提问技能分为回忆型、理解型、应用型、评价型。
1.回忆型提问。
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方法的回忆,这要求学生对已教的具体事实和知识再现和确认。
2.理解型提问。
此类提问要求学生对已知信息进行内化处理之后,再运用自己语言进行表述,学生必须对已知信息形式或结构作出改变而不是简单复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