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培训模拟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第二十一届新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试题及答案1
一、辨析题:
1、知识是客观的,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作为高校教师,就是忠实地把知识传授
给学生。(错)
提倡知识的巧妙传输,而不是直接灌输,教学法很重要。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
教学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法,是教的法和学的法的统一。分类:
第一层级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法
以传递知识为主的五种基本法,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检查法。
第二层级以实物为媒介的法
除传递知识外,具有培养实际技能,操作能力的功能,即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课堂讨论法等。这类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是围绕学生的活动进行的。
第三层级的教学法是新的综合的法
当前已创造出来的主要有“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发现法、自然法和自治教学法、暗示教学法、例教学法等。这些法的创立都基于相应的教学思想。
2.课程就是教材,教学就是教师教好教材。(错)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教学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它要完成的任务始终是全面的,既有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有思想品德的完善、基本技能的形成、个性特长的发展等等,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只有教学才能做到
3.高等学校的招生权包含“点招”的权利(错)
高考本该是一场公平竞争,很显然,“点招”是一种无比丑恶的招生式,它是对高考公平的公然羞辱,是对社会正义的粗暴践踏,是对世道人心的残忍伤害。
确实,高校拥有一定的招生自主权,但是,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高考录取“唯分数论”之偏颇,给那些特长生上大学提供绿色通道。而一些高校暗渡仓,把这个绿色通道变成特权通道、牟利通道,显然是对招生自主权的极大歪曲和滥用。
只要“点招”存在,高考公平便无从谈起。“点招”是一些高校利用招生权力牟取不正当利益,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权交易”或“权权交易”,是一种赤裸裸的招生腐败
4.教师除了自己的学科专业外,最大的专业是教育专业。(错)
一般认为,教师知识除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以外,还包括课程知识、学习者知识、教学环境知识、自身知识和有关当代科学与人文面的基本知识等等。对一个教师来说,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
5.重视“通识教育”必然会削弱专业知识的学习。(错)
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而在肯定学习者要深入某一专业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强调要拓宽培养口径,并更加重视人格教育和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综合能力培养,从而增强其发展潜力与社会适应性。从这个角度看,通识教育思想与专业教育思想具有思想发展上的承继性,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直接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
不仅如此,通识教育理念因其含着“知识即美德”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受教育者超越简单的功利主义,在走向“精专”的专业化向上更加深入、更加持久,从而更有利于实现专业教育的目的。
此外,通识教育的着眼点是“全人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人格塑造综合纳入培养目标。相较于单纯重视知识学习和单面技能培养的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无疑更能克服唯智主义的倾向,因而可以与专业教育互为补充,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两者的有机结合。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博通”与专业教育所强调的“精专”应该有机结合起来。通识教育尽管强调“博通”,但也并非毫无限度。毕竟人类知识是无限的,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对每一系科的专业知识都不加区别地等量用力,最后必然只能浮光掠影,一事无成。因此,“博通”到一定程度以后,必须走向“精专”。同理,为了实现“精专”,也必须以一定的“博通”为前提,因为任一种知识发展到精深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触类旁通其他相关领域,这个时候,学识渊博之人会更容易调整研究视野、运用交叉学科知识和法去解决精专化的难题。由此看来,高质量的人才必然是以“精专”为目标,以“博通”为手段,在追求专业化精深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自主拓展知识,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思想。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象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2、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是什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实施中的一大重要目标,请阐述这一目标的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
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乎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如此。
4、如认识大学生起诉母校,大学败诉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法制、机制不健全
2)校规、校纪受到质疑:
3)程序
4)以道德评判代替法律
解决措施:依法治校,以法律依据为准绳制定校规,规章制度应公开、透明,特别要给学生交代清楚,并根据法律程序格执行,避免程序。
5、设计课件,制作PPT要注意哪些问题?
做课件,需要注意:1、从容上来说,重点明确,详略得当,课件中,要做的容主要是可以说明问题的图片,可以节省时间的板书,可以协助讲解的说明,等等。其实,课件主要是用来协助教师走整堂课的流程,对课堂重点进行重点突破的。千万不要用课件全面代替教师的讲解。课件毕竟为辅,学生才是主体,教师更是主导。2、从形式上来说,课件不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