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工艺部分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下一个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设计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课程进行工艺和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并为以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工艺部分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是进行后续部分课程设计的基础。

学生通过机械制造工艺部分课程设计达到下列要求:(一)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二)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三)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和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

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四)能够熟练运用目前常用CAD或者PRO/E软件。

二、设计的要求机械制造工艺部分课程设计题目一般定为:设计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

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要求完成下列内容:零件图 1张,毛坯图1张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张,(或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工艺装备设计1套工艺装备主要零件图1张某零件在CAD或者PRO/E中的造型、毛坯、刀具和机床的定义、数控加工刀位轨迹的生成及仿真、后置处理及数控程序的生成。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选定,经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后发给学生。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设计总学时数一般为1周,其进度和时间大致分配如下:熟悉零件,画零件图约占10%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和工艺尺寸,填写工艺卡片(或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约占25%工艺装备设计(画总装图及主要零部件图)约占25%编写设计说明书约占10%答辩约占5%三、课程设计方式1. 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的专门教室及机房进行;2. 教师授课2学时,提出设计任务,介绍设计方法,发给学生设计指导书,推荐参考资料;3. 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设计工作。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是工程技术学科之一,旨在利用机械制造设备生产机械产品的工艺、设备、工艺设计及加工能力的技术知识。

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课程的设计包括对技术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基础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

一、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工艺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设备、机械加工工艺及工程图纸等。

特别是要突出机械加工工艺,更发挥其作为一门技术和科学的价值,以制作各种机械部件为目的。

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和详细的机械工艺基础知识,让应用性的机械加工工艺和技术变得更清晰方便。

二、机械工程基础教学内容:机械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机械制造、机械系统设计与动力控制等。

此外,还包括一些自动化技术等与机械工程相关的科技学科。

针对机械制造技术所需的机械工程学科,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刀具技术及热处理、机械自动化等方面。

三、实践教学内容:在理论上学习到的各种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做一些有实践意义的实验,运用到机械工艺和机械设计中去,做到初步实习,加强技术的理解能力,参加实训课,实现能力提升。

另外,以实践教学内容中所学到的知识作为技术培训的基础,定期做一些机械加工实验,为进一步学习积累必要的经验和技能。

四、实训教学: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制定一些实训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熟练掌握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及相关的机械设计、机械自动化等实践操作技能。

另外,通过设计相关的机械制造项目,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机械制造技术的理解,并走进实际的环境中,通过实践去学习技术。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同加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2. 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原则,学会分析并优化加工工艺;3. 掌握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其性能及特点;4. 熟悉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零件进行合理的加工工艺设计和分析;2. 学会使用机械加工设备,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操作;3. 能够根据加工要求,选用合适的刀具、量具和夹具,提高加工效率;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使其认识到精细加工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勇于尝试新工艺、新技术;4.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为国家制造业发展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从事机械加工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对机械制造技术的系统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尚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要求,为后续课程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技术概述:介绍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制造技术概述2. 机械加工工艺:讲解车削、铣削、磨削等常见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分析加工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3. 机械加工设备:介绍车床、铣床、磨床等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设备的基本使用技能。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各类加工方法;2. 了解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及其性能,能合理选用;3. 掌握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其影响因素;4. 熟悉机械制造中的安全技术要求及环保标准。

技能目标:1. 能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2. 学会使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造型、制定加工工艺;3. 能够操作机械设备,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4. 具备初步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和工艺改进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3.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技术概述:包括机械制造的定义、分类、发展趋势等,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加工方法与工艺流程:介绍车削、铣削、磨削等常见加工方法,分析各类加工工艺流程;- 机械制造材料:讲解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的性能及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涉及精度概念、表面质量要求及其检测方法,参考教材第二章;- 影响因素:分析机床、刀具、工件等因素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提高措施:探讨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措施。

3.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学习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方法,参考教材第三章;- 工艺规程: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规程,包括工艺路线、加工参数等;- 工艺改进:探讨加工工艺的优化与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4. CAD/CAM技术:介绍CAD/CAM软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参考教材第四章;- 零件造型:学会运用CAD软件进行零件造型;- 加工编程:学习使用CAM软件进行加工编程。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专用夹具装配图、 零件图按附件目录装订成册)。 (9)心得体会表。
机电学部 黄惠麟
机电学部 黄惠麟
第一节确定零件生产类型
一、生产纲领 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或零件的数量,称之为
产品或零件的生产纲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二、生产类型的划分 生产类型是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它对零件工
4.基准自为原则:以重要的加工面本身为定位基 准,以满足其小而均匀的加工余量。
机电学部 黄惠麟
第四节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粗基准的选择 1.当零件上某一不加工面与加工面之间有距离或相互位
置精度要求时,可选用该不加工面为粗基准。 2.粗基准的选择应保证能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
量: (1)可选用加工余量最小的加工面为粗基准,以保证各
1)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 2)初步拟定各加工表面的工艺路线。拟定该加工 表面需要经过哪些工艺过程,在同一加工方法中 还要确定的是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各个 过程。 3)选择定位基准时要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来 进行。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要对 它的工序尺寸和定位误差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
机电学部 黄惠麟
一、目的: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基本理论、实
践知识及有关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公
差与技术测量等)知识,初步掌握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
的工艺规程方法,机床夹具设计(或选型),刀具、量具
正确的运用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
简单机械制造技术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
机电学部 黄惠麟
图3一1定位符号、定位点表示方法
机电学部 黄惠麟
表3-2机加工定位、夹紧符号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1. 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设计一个机械零件的制造过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工艺方案的制定、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2. 设计要求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 选择一个机械零件进行设计和制造; 2. 制定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并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 完成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确保质量和精度达到要求; 4. 撰写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背景、设计原理、加工工艺、装配过程等内容; 5. 做好设计成果的展示,包括制作展板、演示产品等。

3. 设计步骤步骤一:选择机械零件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的机械零件进行设计和制造。

可以从现有的机械设备中选取一个需要改进或优化的零件,也可以选择一个全新的零件设计。

步骤二:制定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根据机械零件的要求,制定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

从原材料的选取、零件加工、零件装配等方面考虑,确定所需要使用的设备和工具。

同时,要考虑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求,合理安排工艺流程。

步骤三:加工和装配按照制定的工艺流程,使用相应的设备和工具进行零件的加工和装配。

在加工和装配的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和精度。

步骤四:撰写设计说明书完成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后,撰写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应该全面详细地介绍设计背景、设计原理、加工工艺、装配过程等内容。

同时,要附上相关的图纸和图片,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设计内容。

步骤五:设计成果展示在设计结束后,可以制作展板,展示设计过程和成果。

也可以进行产品演示,展示设计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展示,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成果。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 使用机械设备和工具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注意个人安全; 2. 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和事故发生; 3. 对于涉及到高温、高压等特殊情况的操作,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 4. 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和协作,共同维护安全。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讲稿XXX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200 年级学生姓名: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中批量生产)主要内容:1.绘制零件的毛坯图或零件—毛坯综合图(A3)2.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填写:(1)整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A4);(2)所设计夹具对应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A4)。

3.设计某工序的夹具一套,绘出总装图(A2)。

4.编写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班级:学生:年月日附一:零件图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XXXX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010 年月日摘要(仅供参考)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了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³³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

对³³零件³³道工序进行了夹具设计,学会了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了结构设计的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机械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课程,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机械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机器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

由于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时间以及深度有限,本设计中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指正。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的相关技能和知识。

在本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如机械制图和工艺流程,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CNC数控加工技术和机器人应用等高级制造技术。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机械制造项目的课程设计。

二、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制造的过程和流程,并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的目标如下:1.了解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包括CAD制图和工艺流程的基本概念。

2.掌握CNC数控加工技术,包括机床的操作和程序设计。

3.熟悉机器人应用于制造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

4.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三、设计内容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机械制造项目,并按照从设计到制造的流程进行完成。

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1. 基础知识学习在课程的前期,学生需要自主学习CAD制图和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教材、网络资源或其他途径进行学习。

该环节的时间约为1周。

2. 项目选择和准备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自主选择一个机械制造项目,确定项目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在项目准备阶段,学生需要进行项目需求分析、预算制定、资源调查等工作。

该环节的时间约为2周。

3. 设计和制图学生需要根据项目需求,进行CAD制图,并绘制产品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加工工艺、工艺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该环节的时间约为4周。

4. 制造和加工学生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

在加工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CNC加工技术,并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

该环节的时间约为6周。

5. 机器人应用学生需要将已制造完成的机械零部件,进行机器人组装和控制程序编写。

该环节的时间约为2周。

6. 项目总结和评估学生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

机械制造技术作为机械制造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已经成为了制造行业重要的支柱之一。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制造人才,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二、任务书的制定背景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行业的核心技术,它涉及到制造工艺、生产设备、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一直以来,我国机械制造行业都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制造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则是培养机械制造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任务书的制定目的制定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技能,提高其对机械制造技术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地说,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应当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 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技能。

机械制造技能是机械制造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

任务书应当通过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到并掌握相关的机械制造技能,如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设计技术、机械装配技术等。

2. 提高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理解。

任务书应当融合科技、艺术等跨学科知识,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并从中理解机械制造背后的工程原理及设计思路。

3.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书应当开放、有挑战性,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和思路去解决问题。

4.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任务书应当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四、任务书的设计原则1. 目标一致原则。

任务书应当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一致,确保学生设计的成果与课程目标密切相关。

2. 有针对性原则。

任务书应当围绕机械制造技术的重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设计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3. 实用性原则。

任务书应当强调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对零件(中等复杂程度,生产纲领: 10万件/每年 ) 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三)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 选择加工方案,制订工艺路线; 2. 选择定位基准; 3. 选择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等); 4. 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和公差; 5. 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四、学时分配建议
本课程设计3周时间集中安排,对各步工作不作统一规定
,建议指导教师可按以下进度进行辅导:
课程设计内容
时间
熟悉课题、查阅资料
2天
零件分析,画零件图
1天
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4天
填写工艺文件
1天
夹具设计,画夹具装配图
3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
2天
答辩、修改
2天
合计
21天(3周)
五、其它说明
■ 1、每个小组分别设计一套工艺加工方案,再将设计 出来的两个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和完善,形成一个 相对理想的方案。
■ 同一大组(4~5人)一起设计出一个理想的工艺路线 方案。
■ 2、每大组针对不同工序设计出设计出两个夹具。

即2~3人设计一套夹具。
பைடு நூலகம்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 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 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 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 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 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设计的题目和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及常用机械加工方法。

2. 学生能够了解机械加工中材料、刀具、机床的性能及其选用原则。

3. 学生能够理解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表面质量等关键技术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并进行简单的工艺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造型、编制加工程序,具备初步的数字化制造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从事机械制造及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概念:介绍机械制造的定义、分类、工艺过程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分析车削、铣削、磨削、钻孔、镗孔、刨削等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3. 机械加工材料、刀具与机床:讲解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介绍各类刀具的结构、性能及选用原则;阐述机床的类型、性能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4. 机械制造精度与表面质量:探讨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5.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学习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进行简单的工艺设计。

6. 数字化制造技术:了解CAD/CAM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习零件造型、编制加工程序,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数字化制造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课教案.doc

《机械制造技术》课教案.doc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案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迭教科部二00三年六月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一、内容概述木章将机械制造质量分成加工精度和表面质星两个方而来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零件机械加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机械加工质量的深入研究与解决,不仅已成为机械制造工艺师的首要任务,而且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核心内容,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就成为木课程内容屮十分重要的一章。

二、本章重点1.在加工误差的单因素分析屮,着重掌握机床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热变形及工件残余应力等原始谋茅对加工谋差的影响;2.在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屮,着重掌握分布图在误羌分析屮的应用。

三、课时分配木章课时:讲课:16学时,实验:4学时第一节概述(1学时)加工误差的来源,原始误善和加工误差的关系。

第二节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8学时)一、原理误差二、机床的几何误差三、:T艺系统具它几何误差四、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刚度、部件刚度及其特点、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对加I:误差的影响、误差复映五、工艺系统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六、工件内应力引起的变形笫三节加T谋羌的统计分析(3学时)第四节机械加工表面质量(4学时)笫四节机械加丁屮的振动(4学时)四、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五、实验%1三向刚度测定法%1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六、习题与思考题4-1试分析在卧式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述误差的原因:1)在卧式车床上弾孔时,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2)在卧式车床(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镣孔时,引起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端面与外圆的垂真度误差的原因。

4-2在卧式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4・la、b、c所示的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b)c)图4— 14-3设已知一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0・25,工件在木工序前有圆度误差0.45mm, 若木工序形状精度规定允差0. Olmm,试问至少要走刀几次方能使形状精度合格?4-4在车床上加T丝杠,T件总长为2650mm,螺纹部分的长度L=200mm, T件材料和母丝杠材料都是45钢,加丁时室温为20°C,加T.JU.T件温度升至45°C,母丝杠温升至30°C。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流程、工艺、工具及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其机械制造技术水平。

一、课程目标
1.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标准化要求;
2.熟悉机械加工工艺、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3.掌握机床操作和维护的技能;
4.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零件制造和装配任务;
5.具备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1.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2.机械加工工艺和工具
3.金属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4.机床的操作和维护
5.简单机械零件的制造和装配
三、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实际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
1.课堂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50%;
2.课程设计和报告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20%。

五、教材
1.《机械制造工艺与工程》
2.《机械加工手册》
3.《机床操作与维护》
以上为《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被加工零件用双点画线表示。 夹紧机构应处于“夹紧”位置上,总 图应把夹具的工作原理,各种装置的结构 极其相互关系表达清楚。
4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绘制装配图的顺序:
(1)用双点画线将工件的外轮廓、定位基面、 夹紧表面及加工表面绘制在各个视图合适的 位置上,并显示出加工余量,在总图上工件 可看作透明体。 (2)依次按工件的位置绘制出定位、夹紧及 其它装置或元件的具体结构,然后画出夹具 体,形成一个夹具整体。 (3)标注必要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4)绘制夹具明细表及标题栏。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内容 三、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四、工艺规程设计实例 五、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和实例
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设计目的
(1)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机械制造 技术及相关课程的知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 零件的工艺规程。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 的能力和设计编制工艺文件的能力。 (2)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完成某一道工序的夹具设计,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24
2.拟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2)确定加工顺序 根据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和先粗后精的原
则,将N面、R面、Q面及2-Φ80mm孔的粗加 工放在前面一精加工放在后面,每一阶段中又 首先加工N面,后再镗2-Φ80mm孔。R面及Q 面上的Φ8N8孔及4一M12螺纹孔等次要表面放 在最后加工。
25
2.拟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工艺规程,设计其中一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2.内容
(1)绘制毛坯图(毛坯-零件合图) (2)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3)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4)绘制夹具零件图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解;2. 培养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内容:1. 机械制造原理- 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流程- 机械制造的工艺参数和标准2. 工程图学- 工程图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工程图的绘制方法和规范- 工程图的解读和应用3. 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和设备4. 机械装配技术- 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机械装配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5. 机械制造材料- 机械制造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机械制造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机械制造材料的加工和表面处理6.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 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其原理和应用-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课程设计方法:1.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通过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2. 实践操作和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制造技术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3. 小组项目设计:指导学生组成小组,开展机械制造相关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大家的互动和思考。

课程设计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小组项目设计和报告:评估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期末考试或综合评价:对学生在整个课程中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进行考核。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机械制造技术是我国工业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升工业竞争力、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故针对此,机械制造技术在职教育培训已成为目前行业内人才培养的主流途径。

因此,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从设计目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探讨。

二、课程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1. 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课程设计中,首先要确保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理论知识。

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工程图、机械工艺、加工工艺、工具、刀具、测量、机床、自动化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实践操作的培训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学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培训。

教师将针对理论知识所涉及内容,设计一些实际情景模拟操作,给予学生一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与实践操作。

3.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将针对学生所遇到的操作问题进行解疑答惑,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实施1. 设计课程大纲课程大纲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具体包括了设计课程的内容、安排、目标、考核方式等。

大纲可由教师根据课程需求制定,为学生提供了明确地学习目标和方向。

2. 实验室建设在课程设计实施中,实验室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操作场景,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授课在该课程中,教师需要讲授机械制造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机械制造技术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

4. 学生操作实验通过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巧。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设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Curriculum Desig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1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及有关课程的知识, 综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 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 艺规程的能力。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4
本次课程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1、根据给定的零件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计算零件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 4、确定毛坯的尺寸和公差,绘制毛坯图; 5、拟定工艺路线;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6、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 技术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 文件等基本技能。
2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本次设计要求编制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 加工工艺规程,并撰写设计说明书。具体内容如下:
1、确定生产类型(一般为中批或大批生产),对零 件进行工艺分析。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2、选择毛坯种类和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零件- 毛坯合图)。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 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 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计算某一代表工序的工 时定额。
3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4、填写工艺文件:工艺卡片和工序卡片。 5、撰写设计说明书。(用A4纸书写,至少20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1.机械制图:学习机械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关系表示方法,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规范标准。

2.机械加工工艺:学习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如车削、铣削、钻孔、磨削等,并了解加工工艺对零件质量的影响。

3.机床与刀具:介绍机床和刀具的种类、结构和使用方法,了解不同机床和刀具在加工中的应用场景。

4.数控加工:学习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技巧,了解数控加工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5.装配与调试:学习机械零件的装配方法和调试技巧,了解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和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

本课程设计将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课程编码:0508062
学分:1 总学时:28 学时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大型设计训练,是后续毕业设计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在二年级开设,其前导课程是《机械产品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后续课程有《数控编程》、《毕业设计》等。

2.基本理念
通过为期一周的对真实夹具结构的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牢固地掌握机床夹具设计基本知识,了解机床夹具的工作过程,提高机床夹具设计能力。

同时训练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设计手册、标准和规范的能力,以及工程绘图、设计计算、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3.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是安排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学习之后开展的,是对该课程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以一道工序的夹具设计作为一个项目进行,以企业产品设计流程为学习主线,通过学生在校内高仿真的生产环境之下的真实演练及模拟,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及职业素养。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对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思路、方案确定、运用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职业素质表现为评价重点,评价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真实性设计训练。

其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件定位方案和夹紧机构设计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学习和掌握通用定位方案、夹紧装置、对刀元件、分度元件、加具体的一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训练从事机械夹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包括查阅资料、运用设计手册、标准和规范的能力以及工程绘图、设计计算、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为后续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夹具定位方案的设计和定位元件的选用,能进行定位精度分析;
②掌握工件加工受力分析的相关知识,确定夹紧方案;
③理解对刀计算的相关知识,确定对刀方案;
④掌握分度的基础知识,设计分度机构,能进行分度精度计算;
⑤掌握加具体设计基本技能;
⑥掌握常用零部件选用和设计的有关知识,掌握工程材料知识及选取原则。

能力目标
①能进行夹具定位分析,会计算定位精度;
②能设计夹具夹紧机构;
③能设计对刀方案;
④掌握查阅《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等国家标准的能力。

⑤掌握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内容
要求设计一道工序的专用夹具,包括定位方案设计、夹紧装置设计、对刀元件设计、连接元件设计、分度装置设计。

主要包括定位元件选测设计,夹紧机构选择,夹具体设计。

要求绘制夹具装配图、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及校核,非标零件零件图的设计与绘制(用AutoCAD绘制),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进行答辩。

2课程要求
①要求学生根据设计题目进行深入讨论、分析、理解设计任务和要求。

围绕设计任务查阅相关教科书和相关资料;
②小组讨论,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定位方案和加紧装置,方案要有创新性。

③对主要的零部件进行设计和选用;
④绘制所设计非标零件的零件图;
⑤要求学生写出设计说明书;
⑥要求通过训练进一步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且通过实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相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⑦要用理论课堂教学的要求规范实训纪律,严格作息时间和考勤制度,将实训平时表现列入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实施建议
1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施建议
该课程设计在专用教室完成,将学生分组,每组2-3人,每组题目不同。

2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本课程设计目前没有相配套的教材,可选择《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作为参考。

3考核评价建议
答辩按小组进行,答辩时按说明书的编写顺序,设计者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5分钟讲解,说明设计者主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老师对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每个小组的答辩时间不超过15分钟。

课程设计的成绩根据学生平时出勤情况(缺勤两天无成绩),工作情况,设计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情况,图纸的质量,说明书的质量,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情况以及答辩情况综合衡量。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积累了自己编辑的多媒体课件。

5教学条件配置建议
为满足本课程的实施,保证每个小组有一本《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

并安排固定的教室。

执笔人:审核人:
制订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