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复习题 完美打印版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 课程 期末复习

《哲学与人生》 课程 期末复习

《哲学与人生》课程期末复习高明区职业技术学校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课程期末复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5分)--抽35题选择题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单选题] *A、有神论和无神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物质和意识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单选题] *A.有没有神的问题B.物质是否运动的问题C.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正确答案)D.对主观和客观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3、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 [单选题]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正确答案)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D、一切从书本出发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单选题] *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正确答案)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5、齐恒公“讳疾忌医”的故事说明了()①看问题做事情要实事求是②要客观和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与批评③只要是专家说的我们都要接受④任何事物都只能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单选题] *A、①②(正确答案)B、②③C、③④D、①④6、“纸上谈兵”的故事对我们人生行动的启发是 ( )。

[单选题] *A、要注重实际调查研究(正确答案)B、要重视量的积累C、要重视内因的作用D、要从运动中认识事物7、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应该() [单选题] *A、自己想怎样选就怎样选B、客观地认识自己,使主观愿望符合客观实际(正确答案)C、由父母或家中亲人决定D、顺应时代,紧跟成功者的脚步8、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这个观点表明() [单选题]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正确答案)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9、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单选题] *A、自己的体质B、自己的学业基础C、自己的家庭情况D、自身的性格(正确答案)10、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单选题] *A、运动(正确答案)B、静止C、时间D、空间11、信息科技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是被感知2、“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命题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3、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的是()A世界统一于“元气”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 888即发发发 D天行有常4、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宗教信仰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

这一事实说明 ( )A神是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5、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6、近年来,无论是中日关系的发展,还是中美关系的改善,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正如某些评论家所言:“关系的发展会是行一步,停一停,不会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般全速前进。

”这表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会一蹴而就7、2003年7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威胁,专家提醒,“水域生态荒漠化”正在逼近。

水域生态荒漠化,罪魁是污染。

目前,我国近海和内陆水域污染严重,严重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人们过渡捕捞,超密度养殖,也是造成水域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见()A人们的活动对自然的发展只有消极的影响B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C人们改造自然物只能以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为基础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不可能做到的8、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哲学与人生》期终复习题

《哲学与人生》期终复习题

《哲学与人生》期终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是()A、唯物主义哲学B、唯心主义哲学C、形而上学哲学D、现实主义哲学2、所有可供选择的可能性都来自()A、客观世界B、主观意愿C、自我意识D、人生理想3、我们作出正确人生选择的前提是()P4A、从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B、从个人的主观条件出发C、从个人的家庭条件出发D、从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出发4、下面关于运动和物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运动可脱离物质而存在B、物质可脱离运动而存在C、所有事物都只有一种运动形式D、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5、同样都是中职生,有的勤奋刻苦,学有所长;有的自暴自弃,荒废学业。

这说明()A、人生行动受到人自身体力的制约B、不同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C、人生行动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D、人生行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6、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A、敢于行动B、立刻行动C、尽快行动D、善于行动7、下面关于规律特点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规律能被创造B、规律能被消灭C、规律是客观和普遍的D、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8、人生的生存和发展,都是()A、自觉能动的过程B、机械的生存过程C、被动的生存过程D、本能的生存过程9、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坚强,这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是()A、自强不息B、团结友爱C、爱护环境D、热爱和平10、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供应偏紧,猪肉价格暴涨,又带动其他副食品价格上涨,致使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这表明()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11、下列行为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A、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B、互相利用,讲究“人情交易”C、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D、互助互惠,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12、下列关于和谐人际关系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平等相处B、相互真诚信任C、没有差别和分歧D、友善和关爱13、“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A、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B、说明搞好局部就能解决问题C、违背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割裂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D、割裂了头与脚的关系14、下列观点中属于发展的是()A、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B、昼夜交替、四季更替永不停止C、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5、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的关键在于弄清()A、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B、该事物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力量的强弱C、该事物的名称是否新颖,发展是否完善D、该事物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无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16、对待生活中的矛盾,积极的态度是()A、正视矛盾B、激化矛盾C、回避矛盾D、排斥矛盾17、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学寓意是()A、内因是决定个人成长的根本原因B、外因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18、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A、既要团结同学,又要与同学展开学习竞赛B、既要认真学习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C、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有短期目标D、既懂得成功的可能,又要认识失败的特点。

哲学与人生单元复习资料

哲学与人生单元复习资料

《哲学与人生》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一、填空题1.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的基础。

3.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和,物质是运动的和。

4.规律是的联系,具有性和性。

5.人生行动的基本要素有、、。

6.人的成长只有在中实现,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7.人生选择具有:和。

8.勇敢有三:、、。

9.善于行动,就要学会做事,它要求我们:要有要有、要有。

10.自觉能动性又称,是的根本特点。

1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

12.要做到自强不息必须,。

二、问答题1.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怎样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6.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一、填空题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两个总特征是:观点、观点。

2.唯物辩证法看问题的观点:、、。

形而上学看问题的观1.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人际和谐对人生发展的作用?3.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4.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如何看待顺境和逆境?6.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7.内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8.如何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促进自身发展?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一、填空题1.实践是,2.实践的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

4.现象有和之分,假象从地表现事物的本质。

5.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其在中的地位和作用。

6. 的本质是创新,科学精神就是。

7.一个人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等。

二、问答题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成功与失败?3.如何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4.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5.如何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6.科学的思维方法有什么作用?如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7.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一、填空题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3.个人理想包括、、、等。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纸内。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A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C )。

A.好的领导B.好的职业C.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D.好的岗位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要有好的品行就行B.要正确对待金钱的两面性C.要有正确的道德观D.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境遇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5、下列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通过人的“想”和“做”来实现B.自觉能动性就是主观能动性C.是人特有的能力D.不能反映客观世界6、制约自觉能动性的因素不包括(B )。

A.客观规律B.先天条件C.已形成的观念D.身心健康7、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 )。

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8、哲学是所说的对立是指(C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对抗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上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B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与认识相互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10、“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B )。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更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C )。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1—4单元)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1—4单元)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1—4单元)一、单项选择1.“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上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这句诗体现A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标准C静止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2.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提现的哲理是AA内因是内部发展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C内外因是事物发展中缺一不可D事物的变化发展有时可以没有外因3.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力需求,以由体力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这意味这DA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B企业应不断扩大就业岗位C劳动者要树立正常的择业观念、D劳动者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4.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DA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B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C以创造性活动改造世界D 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5.选择人生道路需要根据个人实际,下来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AA自身的兴趣愿望B自身的家庭状况C自己的身体状况D自己的文化基础6.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CA心诚则灵,心不成则不灵B行百里者半九十C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7.下列可以正常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成语是AA量力而行B好高骛远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8.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DA通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B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C以创造性活动改变世界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9.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周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是DA发挥自觉能动性,改造规律B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自然变化C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原貌D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改变自然10.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D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人际和谐的重要性C物质世界的多样性D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条件11.下列成语俗语中,与“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包含同一哲理的是D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12.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影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储存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C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D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事物发展13.“严师出高徒“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分别强调了CA内因和外因的作用B变化和发展的作用C外因和内因的作用D量变和质变的作用14.下列对成功和失败关系说法正确的是DA两者是截然对立的,无法统一B两者相互依存和渗透的相互转换C两者都是实践和认识的表现形式D成功具有反复性,失败无限性15.人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B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16.月亮绕地球转动,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等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说明BA同一现象只能表明同一本质B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C现象本质都隐藏在事物的内部D同一现象可以表现不同的本质17.蒸汽机被内燃机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CA市场竞争的结果B市场成熟的结果C技术变革的结果D制度发展的结果18.判断人生目标正确与错误最重要的标准是看是否符合CA个人实际情况B家人的意愿和要求C社会历史发展规律D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19.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的关系是AA社会理想贯穿于其他三种理想之中,更是其他三种理想的归属和基础B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对社会理想也有决定作用C道德理想是最根本的,决定和制约其他三种理想D职业理想对一个人的其他三种理想起主导和支配作用20.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在主观条件中吧理想转换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是DA社会制度B经济条件C自身优势D艰苦奋斗21.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CA预示有主见B有了坚强意志就能一定能成功C成功需要坚强意志D善于约束自己二、多项选择1.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有二十多家,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上诉材料表明劳动者ABDA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B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C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D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2.因为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玄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即兴创作力,一首从头到尾不用G铉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BDA成功总是与挫折困难为基础B遇到困难要用于面对,发觉自觉能动性C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D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3.1971年迪士尼乐园设计师在乐园主体完工后,暂停修建园中道路,却在空地上撒上草种子,五个月后,绿草成荫的园区被人踩出不少小路,他根据这些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这启示我们ABA要从生活实际总获得灵感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C不能对自然的事物做任何改变D规律无法被完全把握4.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总要在树上留下一些熟透了的给喜鹊当过冬的食物,引得喜鹊在树上做巢,来年春天,喜鹊忙着捉树上的虫子保证到了秋天柿子能获得丰收,这个事迹给我们的启示ABCDA事物之间有种固然的联系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的生活时间也是自然的一部分D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必然的,其原因在于BCD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新事物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D新事物添加了旧事物所不具备的新内容6.下列选项中组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ABCDA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B伟大的思想只有付出行动才能成就壮举C君子衲言而敏于行D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7.下来关于矛盾双方关系说法正常的是CDA矛盾双方只能是相互斗争的关系B矛盾双方没有任何关系C矛盾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D矛盾双手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三、判断题1.“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冥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意义是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X 2.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会自然发生改变.X3.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纸内。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A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C )。

A.好的领导B.好的职业C.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D.好的岗位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要有好的品行就行B.要正确对待金钱的两面性C.要有正确的道德观D.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境遇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5、下列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通过人的“想”和“做”来实现B.自觉能动性就是主观能动性C.是人特有的能力D.不能反映客观世界6、制约自觉能动性的因素不包括(B )。

A.客观规律B.先天条件C.已形成的观念D.身心健康7、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 )。

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8、哲学是所说的对立是指(C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对抗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上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B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与认识相互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10、“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B )。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更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C )。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72道)1.C2.B3.D4.A5.C6.C7.A8.A9.A 10.B 11.A 12.C 13.B 14.D 15.B 16.A 17.A 18.D 19.C 20.A 21.A 22.A 23.B 24.B 25.C 26.A 27.A 28.A 29.C 30.C 31.B 32.B 33.D 34.C 35.C 36.B 37.D 38.B 39.B 40.D 41.D42.C 43.B 44.A 45.B 46.A 47.A 48.C 49.C 50.A 51.C 52.A 53.A 54.A 55.B 56.A 57.C 58.B 59.B 60.B 61.B 62.A 63.B 64.C 65.B 66.C 67.B 68.D 69.D 70.D 71.D 72.A二、理解说明题(共7道)1.四字成语“不自量力”,最适合形容这个故事中的小蚂蚁。

这个成语指出,作为个人如果不能够从实际出发,对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正确的判断,轻则引起農人的嘲笑,重则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2. (1)人生不会原地踏步,人生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

(2)人生应该具有远大目辬,通过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

3.(1)首先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事物不会主动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事物,才能使它为人类服务。

黔江地区经过大讨论,得出结论:“等、要、熬永无出头之日,唯一的出路是苦干实干,自己解救自己。

”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

(2)在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黔江地区人民发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最终促使他们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4.(1)事物的联系是普辫的、客观的、复杂多样的。

事物的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湖南中职文化普测哲学与人生(1)精选全文完整版

湖南中职文化普测哲学与人生(1)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哲学与人生》复习题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一、单选题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D )A.妄自菲薄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量力而行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C)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发展道路D.发展方向3.世界歌坛超级巨星帕瓦罗蒂年轻时拿不定主意做教师还是歌唱家。

他父亲对他说:“你如果想同时坐两把椅子,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择一把椅子。

”这启迪我们(C)A.只要努力。

最好的可能性一定会转化为人生发展的现实B.无论什么样的客观条件都不能阻止可能性转化为现实C.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觉能动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D.人生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多种可能性都会转变为现实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B)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5.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这个观点表明(A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6.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俗话又说:“隔行如隔山,我们不可能行行都精通”。

这启迪我们(D)A.人生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只要符合自己兴趣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B.人生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只要心中有理想,有目标,选择就能成功C.人生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只要看上去有前景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D.人生发展有多种可能性,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7.“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C)A.人生不同阶段具有相同的特点B.不同人生阶段的选择可以一致C.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D.人生现在的实际与过去不是密不可分的8.鲁迅抱着学医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

但当他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内心受到极大震动,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哲学与人生》复习

《哲学与人生》复习

《哲学与人生》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A.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B.“行百里者半九十”C.“庄稼施肥者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下列选项属于规律的是()A.红灯停绿灯行B.价格时涨时落C.万有引力D.中职生守则3.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A.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B.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C.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4.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人际和谐的重要性C.物质世界的多样性D.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5.“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A.适度B.互惠互利C.因人而异D.主动热情6.下列运动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B.用电子计算机算命C.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7.“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事物发展史周而复始的循环D.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8.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体现的哲理是()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C.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缺一不可D.事物的变化发展有时可以没有外因9.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下列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A.农民播种小麦B.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C.警察侦破案件D.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10.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①圆圈式循环运动②波浪式前进③直线式的上升④螺旋式的上升A. ①④B. ②③C.②④D. ①③11.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A.比较分析法B.类比法C.分析综合法D.矛盾分析法12.蒸汽机被内燃机车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A.市场竞争的结果B.市场成熟的结果C.技术变革的结果D.制度发展的结果13.下列关于人生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只要符合个人实际就行B.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C.人生目标的确立关系到人生奋斗的方向D.正确确立人生目标要考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提高14.判断人生目标正确与错误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A.个人实际情况B.家人的意愿和要求C.社会历史发展规律D.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15.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达到彼岸。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中职《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2.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 D )A.物质和意识 B.有神论和无神论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 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 D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A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5.下列表达中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点的成语或俗语( A )①因地制宜②唇亡齿寒③抽薪止沸④东施效颦⑤南甜北咸东辣西酸⑥邯郸学步A.①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6. 鸟能筑巢,人能盖房。

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 (B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7.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强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8.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C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小华能很机智的避开老师的视线,上课跟朋友短信聊天9.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

《哲学与人生》复习题一、名词解析,①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②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和趋势。

③社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以及社会面貌等的要求和设想。

④人的自觉能动性:是指人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简答题,①简述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般可归纳为: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

②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我们做到:①坚持矛盾观点。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对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③在运动中把握规律;④发挥主观能动性。

⑤做到主客观具体统一。

③简述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

首先,创新思维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创新思维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最后,创新思维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简述如何做一个自尊的人。

①尊重自己,肯定自己;②悦纳自己,完善自己;③提升自己,超越自己;④坚持自己,尊重他人。

三、论述题,①分析信念与意志的关系。

信念就其内在产生过程是指人们对基本需要与愿望强烈的坚定不移的思想情感意识;就外在表现来说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对相应目标事物所具有的坚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信念表现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信念是一种心理动能,其行为上的作用在于通过士气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它各种能力,以实现与基本需求和欲望和信仰相应的行为志向。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它在人主动地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

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坚强的信念就不会有坚持的意志,面对困难阻挠时容易动摇,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

2020届毕业生《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毕业生《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毕业生《哲学与人生》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现象与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2、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未来的发展前途。

(√)3、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就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4、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5、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6、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觉知到的一切情况。

(√)7、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

(√)8、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9、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

(×)10、人没有崇高的理想照样能够走向成功。

(×)1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12、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

(√)13、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4、事物的运动有的有规律,有的没有规律。

(×)15、自觉能动性又称为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与物的根本特点。

(√)16、一个人有没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决定了一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17、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无处不在,但离开与他人的关系,人也照样生存、发展。

(×)18、顺境磨练人的意志,也考验人的品格。

(×)19、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矛盾之中。

(√)20、认识是实践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来源。

实践出真知。

(×)21、“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 )22、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

(√ )23、宇宙间的任何物体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 )24、所谓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 )25、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 )26、事物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类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
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

3、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
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4、自觉能动性:1)概念:指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2)
表现:人的自觉能动性能够把握客观规律,把思想、计划和方案等观念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

人的自觉能动性还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5、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

6、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所具有的现实力量持积极肯定的心理状态。

7、自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8、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关系。

9、矛盾: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既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0、内因与外因1)概念: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内
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内部矛盾。

2)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引起作用。

11、认识与实践1)认识:人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
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2、如何做到知行统一:1)必须终身勤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重要
前提)2)必须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必由之路)3)必须既要学习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成功关键)4)必须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必然要求)。

13、本质与现象:1)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2)现象是事物的表面
特征和外部联系。

14、透过现象看本质:①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②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要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15、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16、崇高理想: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是为了祖国、人民利益乃至人类解
放的理想。

17、如何确定崇高理想:第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认识世界的思
想武器;第二,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中,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第三,要客观分析自身的条件,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理想;第四,理想的确立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但它一经确立,就不应随意改变,坚定性是理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18、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
行的一种状态。

19、责任:是指分内应做之事,即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
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20、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1)人的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对其需
要的满足,体现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2)人的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21、义与利:义是指正义,及道德原则、道义;利是指利益、金钱。

(义与利具
有统一性又有对立的一面)
22、树立正确的义利观:①明确义与利的标准,唯物史观认为,顺应历史发展潮
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义,否则就是不义;②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摆正各种义利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反对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反对把小团体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23、苦与乐:“苦”是指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悖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是人
生历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乐”是指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符合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是人生历程中获得的愉快和幸福。

(互相区别;互为前提;互相渗透;
互相转化)<苦是获得乐的过程,是手段;乐是艰苦劳动的结果,是目的>
24、树立正确的苦乐观:①要用劳动创造快乐;②要保持乐观的态度;③正确对
待生与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