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背诵要点
统编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8K版面
![统编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8K版面](https://img.taocdn.com/s3/m/5b62759df524ccbff12184b0.png)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启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开始: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虎门炮台(关天培战死),英军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
3.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4.战败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根本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和武器装备落后;英国综合国力强大等。
5.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有利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④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1843,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6.鸦片战争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7.启示:落后要挨打,弱国无外交;闭关锁国国落后,对外开放国富强。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主犯,美、俄帮凶。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导火线:“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结果: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随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记忆口诀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记忆口诀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6029df0c281e53a5902ff44.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记忆口诀汇总》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记忆口诀汇总》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记忆口诀汇总》一、鸦片战争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1840鸦片战,琦善与英搞谈判,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南京条约》割香港,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856到60,二次鸦片起战争,1860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人性。
沙俄乘机起歹心,系列条约不平等,割地一百五十多万,民族灾难更加深。
金田起义太平军,1853占南京,奋起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快人心。
三、收复新疆阿古柏侵新疆,自立为汗想称王。
陕甘总督左宗棠,主张收复我新疆,1876率清军,“先北后南”好方针,“缓进急战”打敌人,收复新疆快人心。
1884建行省,历史意义大得很。
四、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名扬,指挥“致远”撞“吉野”,日军舰队遭重创。
清朝政府太无能,《马关条约》又签定,“辽台澎岛”给日本,赔偿二亿两白银,让日办厂又通商,半殖民地更加深。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反帝爱国立战功,抗击联军逞英雄。
1900铭记心,八国联军占北京,烧杀抢掠丧天尽,馨竹难书此罪行。
《辛丑条约》受屈辱,赔款白银4.5(亿两),1901要记住,反帝活动被禁锢,东交民巷为使馆,拆毁炮台占铁路,“半殖半封”全形成,人民生活更痛苦。
六、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新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兴工业办工厂,建海军开学堂,“自强”“求富”似梦乡。
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七、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传北京,“康梁”带头联举人,“公车上书”轰全国,变法维新开序幕。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a507da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b.png)
一、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地位1. 夏朝的建立和王室特征2. 商朝的兴起和王室特征3. 周朝的建立和王室特征二、五季七国之乱的发生原因和特点1. 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农业生产水平2. 五霸之列的齐桓公和晋文公3. 战国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内部矛盾三、秦统一六国的途径和基本内政1. 秦国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2. 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度3. 秦朝的俸禄制和浚渠修路工程四、秦汉之际的思想文化变化1. 秦朝的焚书坑儒政策和统一文字2. 汉朝的恢复儒家思想和推行科举制度3. 秦汉之际的史学方志与经济文化兴盛五、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对外交往的影响1.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路线特点2. 经济商品的互通和文化思想的传播3. 外交关系的建立和相互交流的影响六、东汉社会的基本状况和政治改革1. 刘秀的建立东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 王莽的新政和农民起义的发生3.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和黄巾之乱七、三国鼎立的形成和基本特点1. 三国政权的建立和相互关系2. 曹操与刘备的争夺和孙权的立国3. 三国长达数十年的割据局面和政治格局变化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经济1.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统一遗憾2. 封建土地制的确立和农业手工业的重生3. 佛教的传入和官营工业的兴盛九、隋唐盛世的形成和基本特点1. 隋朝的统一和王朝的兴盛2. 唐朝的开元盛世和政治制度的完善3.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繁荣十、唐朝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 唐太宗的政治改革和开元盛世2. 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军事实力的提升3. 文化艺术的繁荣和社会风气的变迁十一、安史之乱的起因和对唐朝的影响1. 安史之乱的爆发和战争的进程2. 唐朝政治经济的动荡和社会矛盾的加剧3. 整个社会的变局和对唐朝政权的巨大影响十二、唐宋变革的基本内容和特点1. 后唐的建立和五代的动荡2. 唐宋变革的内容和改革的成果3. 匈奴佛科口宋的兴起和农田水利的发展十三、初次开启科举制度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1.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制度的进步2. 科举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改善和封建土地制的确立3. 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影响十四、元朝的建立和对我国的统一1. 蒙古帝国的形成和元世祖的统一2. 成吉思汗的西征和元世祖的统治3. 蒙古铁骑的侵略和元世祖的统治十五、明朝的灭亡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1. 明朝的兴起和政治格局的变迁2. 明初的政治改革和对外交往的影响3. 明朝的灭亡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十六、清朝的建立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1. 清朝的建立和农耕经济的振兴2. 清初的政治改革和对外交往的繁荣3. 清朝的治国理政和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新】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版)
![【新】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1fdce72cc58bd63186bd9c.png)
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版)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6-1842.8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时间:1856.10-1860.1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3)结果:①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出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 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③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法国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带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在中国的罪行:①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影响: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必背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
![必背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4dd0d6103d8ce2f006623b2.png)
必背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第1课鸦片战争1、背景:<1>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财政危机。
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③统治机构更加腐败。
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⑤严重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3>虎门禁烟:1839 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2、战争经过: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3、结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 2100 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见《地图册》第 3页《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交涉”失败。
(3)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2、经过:(1)1856年秋,英国军舰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
(3)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4)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天津,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个通商口岸(汕头、台湾、淡水、九江、汉口、镇江、南京、烟台、营口)·外国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清单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3ee00c4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5.png)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必背知识清单一、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1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1)方式: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9c74b252ea551811a6873b.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背诵知识点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是近代史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等。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英法发动二鸦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5.二鸦主谋是英、法;帮凶是俄、美6.发动二鸦借口是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7.1858年的《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自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8.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摧残。
9.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北京条约》。
10.沙俄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瑷珲条约》是一次性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1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2.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3.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4.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5.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6.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第二单元知识点背诵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洋务运动2.洋务运动开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3.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4.到19世纪80年代成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5.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马关条约》6.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马关条约》7.甲午中日战争影响::①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②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8.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是门户开放9.19世纪末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掀起的救国运动是戊戌变法。
10.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1.19世纪末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12.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瓜分中国1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最新统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最新统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e46d6b551810a6f424866e.png)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全册1—26课)(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四条基本线索:屈辱史: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列强侵华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严重侵华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p7八国洗劫北京p19、日军旅顺大屠杀p14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背景 1.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4.地点:广州虎门。
(●★记:P3 虎门销烟图)5.人物:林则徐(清朝道光皇帝时)。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6.鸦片的危害:P3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7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8月)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背景(原因):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②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危机;③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经过: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58a88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6.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资料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1. 鸦片战争(1840 - 1842年)- 原因。
-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 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 - 1864年)- 兴起。
-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发展。
-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 后期。
- 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 洋务运动(19世纪60 - 90年代)-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 内容。
-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
-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
-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如京师同文馆等;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 建立新式海陆军,组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 评价。
-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八年级上历史必背全资料
![八年级上历史必背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ce309348d7c1c709a1459a.png)
八年级历史必背〔必备〕资料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市场,打开中国大门。
2、直接原因:1839年,林如此徐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英军占领岛,1842年英军到达江面,清廷派人求和,战争完毕。
4、结果:1842年,中英签订《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割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五口通商;④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关税权,最表现侵略目的〕。
战败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5、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启示: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开展才是硬道理。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暴行: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火烧圆明园。
并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半殖民地进程进一步加深。
抗争: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62年在慈溪消灭洋枪队头子华尔,1864年失败。
3、趁火打劫: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割占最多的是《瑷珲条约》〔60万〕。
第3课 左宗棠收复〔1876〕1、侵略: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阿古柏与俄、英国勾结入侵。
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
2、收复: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
1878年除了伊犁外,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1881年,经过艰辛的外交〔曾纪泽〕和军事〔左宗棠〕斗争,中国收回伊犁。
3、建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正式归属中国。
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建议,设立行省,设置州县,有利于打击外国分裂阴谋,巩固边疆。
部编八上历史知识总结归纳
![部编八上历史知识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5216b77a5e9856a5612606b.png)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原因: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扭转不利局面,英国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泛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道光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4.虎门销烟: 1839.6. 林则徐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中国PK英国1.重大事件: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虎门——关天培殉国;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吴淞——陈化成殉国。
2.失败原因: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陈旧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三、《南京条约》的签订1.1842.8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总:《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①五口通商:广州、福州、上海、宁波、厦门(广福上宁厦)——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便于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②割地: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③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④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2.《南京条约》的附件: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销烟引起的。
这种说法对吗?结论:不对。
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必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必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c2702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0.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必记知识点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1. 鸦片战争的背景。
- 国际: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 国内: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 鸦片战争的经过。
-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 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
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 内容:-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影响:-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 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二、太平天国运动。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 自然灾害严重,广西等地连年灾荒。
2. 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八年级历史上册全部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全部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df56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0.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全部必背知识点历史是一门讲述人类过去的学科,也是一门帮助人类了解未来的学科。
在八年级历史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有关人类历史的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认识世界。
以下是八年级历史上册全部必背知识点:1.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十大朝代的有关知识点,如各朝代的建立、统治者、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等。
2. 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孔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司马迁、李白、杜甫等。
3.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经过的国家和地区,交流的物品和文化等。
4. 印度教和佛教:印度教的信仰、神话和教义,佛教的兴起和发展、信仰和教义,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5. 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技、哲学和宗教等。
6.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和艺术等。
7. 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技术、发现的新大陆、殖民地的建立、经济、文化和科技等。
8.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如印度和中国与希腊罗马的交往、欧洲和东方的贸易、文化交流等。
9. 近代中国的历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抗日战争等。
10. 近代世界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冷战、欧洲一体化、亚洲非洲的政治独立、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等。
以上是八年级历史上册全部必背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积淀,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不断汲取历史的营养,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梳理提纲完整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梳理提纲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6eea9ba1c7aa00b52acb63.png)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背景:英国为了改变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
(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1)措施:在广州,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3.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4.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5.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1)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华权益。
8.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2.主凶:英、法;帮凶:美、俄3.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4.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5.英法美俄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cac646c281e53a5802fff2.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5)影响: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
(3)口号:自强、求富。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④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5)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2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突然袭击中国清军运兵船3,主要战役2万多人)。
4①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影响:5、“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①三国:沙俄、法国、德国②代价:赎辽费—清政府赔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2)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点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e211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f.png)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点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政府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大约35年)3.目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4.代表人物:奕䜣(中央),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
政治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5.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6.主要内容:⑴创办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等;(简记:福安江南求自强)⑵开办近代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⑶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⑷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7.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8.评价:⑴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⑵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⑶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9.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没有改变封建制度10.启示:学习西方,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简记:三大军事工业,福、安、江南求自强;四大民用工业,胡、汉、开船为求富。
思维导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背诵知识要点一:大事年表课本132-134页1840(旧民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1949 二:背诵要点: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殖民者的利益。
过程:战争爆发后,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为国捐躯。
结果:因为当时还处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大幅落后于新兴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其主要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中国的社会性质已经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856-1860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是鸦片战争的延续。
因为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不同的是这一次英国找到一个同盟法国和另外两个帮凶:俄美。
结果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发生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悲惨事件,同时通过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如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等。
最为严重的是沙俄趁火打劫,在此期间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领导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起义前期进展顺利,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出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加上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和内讧,最后被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加上外国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去。
但是其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在起义后期,也曾提出〈资政新篇〉反映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是符合历史潮流的重大举措,可惜未能真正实施。
4、1894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
这场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首次学习西方的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的破产。
原因:日本要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的野心。
过程:左宝贵在平壤、邓世昌在黄海大战、徐邦道在旅顺,为国捐躯。
在之后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其内容是: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外国侵略已由商品输入转变为资本输入)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也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5、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了北京,大肆屠杀中国人民。
并在1901年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保证”条款表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6、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富国强兵,挽救清朝统治)口号:自强求富事迹:创办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兴办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筹建近代海陆军(北洋南洋福建水师)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性质: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所以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7、戊戌变法甲午中日的失败以及之后带来的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到了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掀起一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亡(即主张变法图强)的一次改革尝试。
这场运动以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1898年9月光绪帝发布维新变法法令,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然而因他们缺少应有的政治经验和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仅仅实行了一百零三天,就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所镇压。
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
但是在这次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报纸(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变法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教训,那就是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8.简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功绩:一是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中华民国,并为维持民主共和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是推动国共合作,创立黄埔军校,促进国民大革命的开展,为北伐战争打下基础。
9、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10月10日过程:首先在武昌爆发,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随即瓦解。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也大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批评: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10、新文化运动背景: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国民思想文化方面革新的重要性时间:1915起-1919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口号:民主科学阵地:〈新青年〉主要内容:一是抨击封建道德礼教(鲁迅〈狂人日记〉)二是提倡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三是推广白话文(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意义: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铺垫作用。
但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1、近代化的探索小结:中国近代化,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化的过程。
经历了四次运动三个阶段。
分别是学技术(洋务运动)到学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学思想(新文化运动)。
从中体现出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特点。
但是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成功,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此带来的教训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2、五四运动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上的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过程:北京大学学生上街游行,呼喊“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前期运动中心在北京,后期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也由学生变为工人。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精神:爱国奉献,勇于抗争。
性质和影响: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13、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成立条件:思想条件:马克思在中国广泛传播;阶级条件:工人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组织条件: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过程: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参会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陈独秀因故未亲自到会)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了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并确定了当前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成立了党的机构,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4、有关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其他重要会议一览:中共二大:1922年在上海,重申了党的最高纲领,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年提出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正式国共合作的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
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遵义会议:1935年1月,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的“左”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目前中日民族矛盾是当前主要矛盾。
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会议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会议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15、北伐战争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为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在国共合作、团结一心的前提下,北伐战争得到了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持如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加上北伐军的正确指挥和英勇奋战,很快就打垮了吴佩孚和孙传芳。
在湖南和湖北的主战场上,涌现出像叶挺这样的北伐名将,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名。
然而在北伐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导致国民革命最后失败。
蒋介石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
在之后北伐过程中,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服从民族大义,顺应时势,实行东北易帜,这样国民政府就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16、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一、中共一大召开,提出当前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三、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调整了党的工作重心,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四、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在起义过程中改变了向城市进军的原定计划,决定向井冈山进军,并在途中进行了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五、1927年起毛泽东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并把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土地革命、游击战争、根据地建设)加以总结推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