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图_温室效应答案

合集下载

专题04 推断题、流程图(2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4  推断题、流程图(2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4 推断题、流程图1.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N2 B.分离空气属于物理变化C.尿素属于氮肥D.煤与氧气的反应吸收热量【答案】D【解析】A、空气主要含氮气和氧气,所以X化学式为N2,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离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正确,不符合题意;C.尿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正确,不符合题意;D.煤与氧气反应是一个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空气中氧气约占21%,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工业上制氧气流程图:(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氮气的沸点-196℃,氩气的沸点-186℃,氧气的沸点-183℃,在蒸发的过程中先被蒸发出来的是_____(填化学符号);(3)这样制得的氧气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任何物质我们都要辩证的看待,氧气既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请各写出一点:有利的一面(用途)__ ___,有害的一面__ ___。

【答案】(1)物理变化;(2)N2;(3)混合物;(4)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或医疗急救等);食物变质(或金属生锈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变化过程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先后挥发而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2)氮气的沸点-196℃,氩气的沸点-186℃,氧气的沸点-183℃,在蒸发的过程中先被蒸发出来的是氮气:N2;(3)这样制得的氧气是混合物,含有空气中其他物质;(4)任何物质我们都要辩证的看待,氧气既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请各写出一点:有利的一面(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有害的一面:食物变质(或金属生锈等)(答案合理即可)。

3.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2021高考地理环境保护】 温室效应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环境保护】 温室效应含答案

温室效应1.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海洋可以给予大气热量与水汽,影响气候特征;大气运动可以带动海水运动,产生风海流等,当海水结冰时,风与洋流的关系会被切断。

资料表明,2010-2019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下图所示海域对此反应明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气候变暖,反映到甲海域有( )A.海水盐度降低,洋流加速B.海水盐度降低,洋流减速C.海水盐度升高,洋流加速D.海水盐度升高,洋流减速(2)专家预测,全球气候再持续变暖,可能会使图示海区海水积累过多,进而可能异变而流出到北大西洋。

一旦该入海洋永冻界假设出现,欧洲西部能( )A.气温升高,降水增加B.气温降低.降水减少C.气温升高,降水减少D.气温降低.降水增加2.冈底斯山脉横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大致平行,呈西北—东南走向,为内陆水系和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

冈底斯山现代冰川规模较小,主要分布于高山地区。

下图是2015—2016年冈底斯山不同面积等级冰川数量与面积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冈底斯山冰川以小冰川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雪线海拔低B.山体整体坡度小C.宽广山谷多D.山体破碎陡峭(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冈底斯山冰川数量、面积及冰储量的变化( )A.与气温相比,降水量变化影响更大B.海拔越高,冰川退缩面积越大C.冰湖溃决使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加剧D.直接影响太平洋流域的水量平衡3.天山山区不同海拔地带积雪覆盖率季节变化差异显著。

下图示意天山山区不同海拔地带多年平均积雪覆盖率季节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不同海拔积雪变化规律为( )A.海拔越高,夏季积雪覆盖率越高B.海拔越高,积雪的面积越大C.海拔越高,积雪覆盖率变化越大D.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大(2)影响天山海拔>5000米地区积雪覆盖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植被D.地形(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天山山区( )A.不同海拔地带积雪覆盖率均减小B.低海拔处积雪面积减小C.积雪覆盖率季节变化变大D.高海拔处积雪面积增大4.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

专题21-流程图题-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

专题21-流程图题-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

专题21 流程图题1.(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足量NaOH 溶液来“捕捉”(吸收)CO 2,部分流程图如下。

(1)大量CO 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______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

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3)往纯碱溶液中加入X 溶液,得到NaOH 溶液和CaCO 3,X 的化学式是______。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

(5)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CO 2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答案】(1)温室效应 22322NaOH+CO Na CO +H =O(2)过滤 漏斗(3)Ca(OH)2(4)氢氧化钠、氧化钙(5)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变浑浊情况【详解】(1)大量CO 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

由流程可知,捕捉室内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2322NaOH+CO Na CO +H =O 。

(2)操作①为分离固液的操作,名称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往纯碱溶液中加入X 溶液,得到NaOH 溶液和CaCO 3,则X 为氢氧化钙Ca(OH)2。

(4)整个流程中氢氧化钠、氧化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故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氧化钙。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CO 2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变浑浊情况。

2.(2021·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题)镁铝合金是重要的航天航空材料,下图是由废弃镁铝合金为原料来制备化工原料硫酸镁和硫酸铝的流程:(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操作Ⅰ的注意事项为___________。

大气受热过程题目(含答案)

大气受热过程题目(含答案)

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如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飞机飞行大部分时间需要停留于(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Ⅲ层底部 D.Ⅲ层顶部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5题。

3.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4.白天云量增多时,会导致A.①减弱 B.②减弱C.③增强 D.④不变5.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D.④减弱读“大气受热过程”,完成6~7题。

6.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图中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7.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它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

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B.② C.③ D.④8.“月夜酷寒”的形成原因与图中有关的因素是(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9.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小 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C.白天反射作用加强 D.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10.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B.从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到天空总是特别蓝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D.早晨与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11.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①霜冻多出现在晚秋多云的夜晚②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③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④“高处不胜寒”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二、综合题:13、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各表示什么辐射:①________辐射;②________辐射;③________辐射。

专题 14 化工流程图题(解析版)-2021年7月广东化学学考冲A考前专题特训

专题 14   化工流程图题(解析版)-2021年7月广东化学学考冲A考前专题特训

专题14 化工流程图题★考点列表序号考点考点释义备注1 原料处理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净化、混合、粉碎(对固体原料)等多种手段进行预处理。

使原料符合进行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状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解决。

2 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目标产物或混合物,反应类型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强等条件下进行反应,以达到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产率。

3 产品提纯由化学反应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除去副产物或杂质,以获得符合要求的产品。

侧重考查学生接收、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方案评价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及对不同工艺路线和流程的技术经济评价等。

从化学视角感受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体会到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发展与变化★典题演练1.“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吹出塔进入吸收塔的物质只有Br2B.从吸收塔流出的溶液主要含HBr和H2SO4C.两次通入水蒸气的作用都是参加反应D.第一次通入Cl2的目的是氧化Br-,第二次通Cl2的目的是氧化SO2【答案】B【解析】通入过量氯气与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再鼓入空气和水蒸气使溴蒸气挥发进入吸收塔,但进入吸收塔的还有空气、水蒸气和过量的氯气,A错误;在吸收塔里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所以从吸收塔流出的溶液主要含HBr和H2SO4,B正确;在吹出塔通入水蒸气,有助于溴挥发出去,没有参加反应;在蒸馏塔中,发生反应Cl2+2Br-=2Cl-+Br2,水作为溶剂,使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提供能量,使溴挥发,未参与反应,C错误;第一次、第二次通入Cl2的目的都是氧化Br-,D错误。

2.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造成思维迟钝,影响生长发育。

因此,人们常通过摄入海产品或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以保证人体健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考点基础练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

雾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使大气混浊并造成视程障碍的叫霾。

刚入12月,中国中东部大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

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雾霾笼罩时,图中()A.①将增强 B.②将减弱 C.③将减弱 D.④将增强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①B.③C.⑤D.②【答案】1.B2.C【解析】1.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

雾霾笼罩时,图中①基本不变,A错误;雾霾笼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图中②将减弱,B正确;雾霾笼罩时,图中③大气逆辐射将增强,C错误;雾霾笼罩时,图中④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将减弱,D错误。

故选B。

2.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故近地面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⑤地面辐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AD错误,C正确。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损失的热量有一定补偿作用,但不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B错误。

故选C。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④-② C.②-③-④ D.①--④--②4.“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②B.①C.③D.④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3.D4.A5.C【解析】3.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的顺序是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地面获得热量后以地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①--④--②,D正确,ABC错误。

2020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020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020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读图1,回答1~2题。

图11.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的哪些过程有关( )A.a、bB.a、cC.b、dD.b、c2.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②两极地区及陆地高山上冰雪消融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④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 1.C 2.A第1题,全球“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加剧的结果。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之后地面向外辐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之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形成“温室效应”。

图中c表示大气向宇宙辐射能量,a表示地面辐射。

第2题,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向大气中排放的废弃物在强烈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短期内,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大量冰川融化,会使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径流量增加。

湖水含盐量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和气候变化。

青海湖是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封闭湖泊。

图2为青海湖距今1.2万年来湖水含盐量变化过程图。

据此完成3~4题。

图23.青海湖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3700年B.3900年C.6900年D.8300年4.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A.变暖变干为主B.变冷变干为主C.变暖变湿为主D.变冷变湿为主[解析] 3.D 4.A第3题,水位最低时,通常湖水的含盐量最高,读图即可确定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

第4题,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湖水含盐量逐渐上升,说明湖泊水位下降,雨水补给减少,气候有变暖变干趋势。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图3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图35.下列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度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6.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则下列几个地区中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B.西亚C.北非D.中亚[解析] 5.B 6.B第5题,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是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 PPT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 PPT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 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 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 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 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 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 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 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 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 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 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 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温室效应的危害
温 室 效 应 示 意 图
温室效应的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 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 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 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 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 球表面气候变化。
(2)全球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 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 病
(3)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
• 低地被淹 • 海岸被冲蚀 •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 地下水位升高 •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
人口使之受到威胁。
人体健康:(1)全球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 高温,因为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 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 最大

中考化学 流程图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 流程图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

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

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1)通过蒸发结晶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写出一条利于海水“晒盐”的自然条件:_____。

(2)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

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I,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

①步骤I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____(选填字母序号)A 过量的Na2CO3溶液B 过量的BaCl2溶液C 过量的NaOH溶液②步骤I中加入的三种除杂试剂需略过量的原因是_____。

(3)写出步骤Ⅲ加热分解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步骤V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风力大(阳光充沛等) BAC(或CBA或BCA)将杂质完全除去2NaHCO3ΔNa2CO3+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解析】【分析】【详解】(1)风力大、阳光充沛等都利于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晒盐”;(2)①粗盐水中主要含有MgCl2、Na2SO4和CaCl2等可溶性杂质,所加试剂的顺序是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再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加稍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顺序不唯一,只要把稍过量的BaCl2溶液放在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前面加入就行;故顺序为BAC(或CBA或BCA);②该实验过程中,除杂试剂都要过量,原因是将杂质完全除去。

(3)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2NaHCO3ΔNa2CO3+H2O+CO2↑;(4)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Mg(OH)2+2HCl=MgCl2+2H2O。

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试验。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ppt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ppt
➢ 含氯氟烃(CFCs)是人工合成物,主要包括CFC-11、 CFC-12等,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它们在大气中的浓 度由30多年前的0增加到目前的约1×10-9。随着各国逐 渐禁止使用这些物质,它们的浓度会逐渐下降。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温室气体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 、 臭氧(O3)和氟氯烷烃(CFCs)等可以使太阳辐射的短波几乎 无衰减地通过,但对地球的长波辐射的波段却有很强的吸 收能力,这些气体为温室气体。
➢ 温室气体吸收地球红外辐射线的谱带范围为7000-18000 nm,二氧化碳吸收辐射线的范围为12500-17000nm, 透射到大气中的红外辐射约70-90%都是7000-13000nm 范围内,所以二氧化碳对吸收红外辐射起了主要作用 , 其它具有温室效应的痕量气体也可吸收部分红外辐射 。
CO2
源:植物呼吸作用,海洋的非生物物理化学过程, 化石燃料 燃烧(全世界每年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排放 到大气中的CO2总量折合成碳大约是6Gt;每年由于土地利 用变化和森林被破坏释放约1 .5Gt碳。)
汇:植物光合作用,海洋的非生物物理化学过程( 每年 3.7Gt碳被海洋和陆地生物圈吸收)
VIP有效期内享有搜索结果页以及文档阅读页免广告特权,清爽阅读没有阻碍。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均气温会在2100年上升1.4至5.8℃。这预计已考虑到大气 层中悬浮粒子
倾于对地球气候降温的效应与及海洋吸收热能的作用 (海洋有较大的热
容量)。但是,还有很多未确定的因素会影响 这个推算结果,例如:未
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计、对气候转变的各种反馈过程和海洋吸热的幅
度等等。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由于全球
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
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3)海平面上升 假若“全球变暖”正在发生,有两种过程会导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种是海水 受热膨胀令水平面上升。第二种是冰川和格陵兰及南 极洲上的冰块溶解 使海洋水份增加。预期由1900年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 乎0.09米至0.88米之间。 全球暖化南太小岛即将没顶,全球暖化使南北极的冰层迅速融化,海平面 上升对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区带来的灾害是显而易见的,突出的是:淹 没土地,侵蚀海岸。 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海平面上升1米以上,一些世界级大城市, 如纽约、伦敦、威尼斯、曼谷、悉尼、上海等将面临浸没的灾难;而一些 人口集中的河口三角洲地区更是最大的受害者,特别是印度和孟加拉间的 恒河三角洲、越南和柬埔寨间的湄公河三角洲,以及我国的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等。
海水推向更远的内陆地方。
七、对策
迄今为止,我们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但是退而求其次,至少 应该想尽办法努力抑制排放量的增长,不可听天由命任凭发展。 因此我们竭尽所能采取对策,尽量抑制上升的趋势。国际舆论也在朝此 方向不断进行呼吁,而各国的研究机构亦已提出各种具体的对策方案。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环境温室效应 ppt课件

环境温室效应  ppt课件

温室效应 效应产生 效应危害 效应预防
治愈温室效应
除了这两种以外还有: 1.燃料的改善 2.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3.对化石燃料的限制 4.鼓励使用天然瓦斯 5.汽机车的排气限制 6.鼓励使用太阳能 7.开发替代能源 8.设法挖掘海洋吸收碳的潜力
温室效应 效应产生 效应危害 效应预防
巴基斯坦遭45 摄氏度热浪侵 袭 约200人中 暑死亡
效应危害
效应预防
热浪侵袭
热浪,是指天气持续地保持过度 的炎热,也有可能伴随有很高的湿 度。这个术语通常与地区相联系, 所以一个对较热气候地区来说是正 常的温度,对一个通常较冷的地区 来说可能是热浪。一些地区比较容 易受到热浪的袭击,例如夏干冬湿 的地中海气候。热浪可以因为高温 引起死亡,特别是老年人。
观测冰川是否消融并不需要借助 特殊设备。原来覆盖在苔原表面的冻土 由于表面温度升高而融化后,现在上面 生长着植被。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在过去一个 世纪已失去了一半的冰川。另外,喜马 拉雅冰川是恒河水的主要来源。恒河为 5亿人提供饮用水和灌溉水,据说现在 每年的水量以37米的速度减少
温室效应 效应产生
澳洲南部遭遇极 端热浪侵袭:考 拉和鸡都热傻了。
温室效应 效应产生 效应危害 效应预防
暴风雨和水灾
专家用气候模型预测出,全球 气温上升会对降水造成影响。 但越来越频繁的超大风暴确实 谁都不愿见到的:在短短30年 里,四级到五级强烈飓风的发 生频率几乎增加了一倍。温暖 的海水增加了强烈风暴产生的 可能性。温暖的海水给飓风提 供了力量。科学家将海洋和大 气的温度,与强暴风雨发生的 几率关联起来。
温室效应 效应产生 效应危害 效应预防
产生的原因
人口剧增因素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完整版)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单选题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2.使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A.①B.②C.③D.④读某地连续四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易出现霜冻的是A.13日、14日B.13日、15日C.14日、16日D.15日、16日4.农民为了减轻霜冻对农业的影响,在田间释放烟幕,这是为了()A.增强太阳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C.增强短波辐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6.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图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

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大气辐射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C.③是地面辐射D.④表示太阳辐射8.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A.增强①B.削弱②C.增强③D.削弱④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适宜飞机飞行的是A.A层B.B层C.C 层D.AB层10.下列关于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上部热、下部冷B.高度与纬度位置无关C.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该层D.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1/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11.下列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B.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C.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D.能反射无线电波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9大气受热过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9大气受热过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大气受热过程(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

读图,完成1~2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C.③ D.④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减弱1.D 2.C[第1题,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①为来自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故选D。

第2题,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则会增强大气逆辐射,故选C。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以便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的逆辐射强烈B.大气的吸收强烈C.大气的散射强烈D.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烈4.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B.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C.大气的保温作用强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3.D 4.D[第3题,多云的白天由于大气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故温度较低,D正确。

第4题,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大气保温效应差,地面降温快,空气中的水汽迅速降温,发生凝华现象,形成霜冻,D正确。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即大气逆辐射强,没有霜冻,A错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气温下降慢,没有霜冻,B错误;大气的保温作用强,降温慢,没有霜冻,C错误。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

读图,回答5~6题。

5.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B.④—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②6.阴天比晴天( )A.白天④强,夜晚③强,昼夜温差大B.白天④弱,夜晚③强,昼夜温差小C.白天④弱,夜晚③弱,昼夜温差大D.白天④强,夜晚③强,昼夜温差小5.B 6.B[第5题,近地面大气升温的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升温→地面辐射→大气升温→大气逆辐射。

温室效应精品PPT课件

温室效应精品PPT课件

2.2 温室气体的来源
• 二氧化碳(CO2)- 碳和含碳化合物的燃烧、碳酸盐矿物
的分解、动物的呼吸作用及发酵过程, 每年大约有100亿 吨~200亿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
• 氟氯碳化物(CFCs)-以CFC-11、CFC-12及CFC-
113佔最大使用量。使用范围包括冷媒、清洗、喷雾及发 泡等用途,同时此类化合物也是破坏臭氧层的祸首。
• 表: 未来大气中的CO2浓度值(ppm)
年份
2025
2050
2075
2100
大气中CO2 浓度值
404~425
434~480 456~536 469~614
• 数据来自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
近年来地球气候异常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 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 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提高,自然灾害加剧。 英国的欧洲气候研究所研究员认为,在未来的一百年间,北 欧和中欧冬季的降雨量将增加5倍。受气候异常影响最严重 的将是英国、荷兰、丹麦和德国北部,法国南部遭遇冬季暴 雨的概率会从2%上升到4%。 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 我国2008年初遭受的特大雪灾也是全球变暖产生极端天气 的结果。
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人类活动
产出气体
石油、煤等石化原料的燃烧 农业活动 工业制成品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氮氧化合物 (N2O) 氟氯碳化物(CFC)
物质燃烧
氮氧化合物(N2O)
工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合物 臭氧(O3) 及碳水化合物经过光所合成
温室气体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
1. 在大气中的浓度 (用体积分数表示)
5.全球增暖潜势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流程图题 (1)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流程图题 (1)

202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流程图题1. 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操作Ⅱ的名称是;(2)写出高温时CO与硫铁矿烧渣反应生成Fe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3)写出加入过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滤液Ⅰ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 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和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I的名称为;(2)通过该流程可得出SiO2的性质有(填序号);A.能溶于水B.不能与稀硫酸反应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铝土矿中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4)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实现碳循环、促进CO2转化为有机物和控制CO2的排放量,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填序号)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2)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实验过程如下: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氢气.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回答以下问题.①在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反应中的催化剂很可能是.②在以上变化中,CO2转化成的有机物是、.③在高温条件下,铁粉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 Fe3O4+4X,则X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④甲酸(HCOOH)俗名蚁酸,它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蚁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当被蚁虫叮咬时,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会减轻痛痒.A.食盐水 B.食醋 C.草木灰水.4. 我国科技部制定发布了《“十二五”国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可实现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

温室效应阅读题含答案

温室效应阅读题含答案

温室效应阅读题含答案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

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

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

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

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

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geming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工业geming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

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

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

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步
Rising temperatures will melt snow and ice, and sea levels will rise.raise 养育(抽象)
rise 水位等上升(具体)
第6步
Many of the Earth's towns and villages are built on the coast, and a rise in sea level will spell disaster for them. 切忌个人感情的抒发~~!!!
表示顺序的连接词(Sequencing Words)
过程 process/procedure 各个阶段和步骤 stage/step 第一步 In the first place、To begin with、 In the first stage 中间的步骤 Then、Next、After this/that 最后一个步骤 Finally/Lastly 平行的步骤 At the same time、Meanwhile
第2步
=diliver , discharge,exhaust
These factories emit huge
clouds of smoke, which
pollute the atmosphere. The
somke is composed of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ases.
流程图
yeliya 李烨
数据类
非数据类地图题map,流程图flow
流程图写作要点
流程图一般是一些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所以考 生们应该从第一张图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描述,直至 最后一张。
流程图的写作构思: 1、Introduce the Diagram 2、Highlight the main points 3、Giving the detail
题目改造
五分表达:
The chart
(that)…该图呈现出…
The chart shows (that)…
The figures/statistics
(that)…
The diagram

The chart
(that)…
chart 图表 figures 数字,图表 statistics 数据
diagram 图表 graph 图表,曲线图
V3:郑晓昀
第一段:
V3:郑晓昀 The picture shows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greenhouse effect. With the increased use of fossil fuels for industry and transport and a large scale of deforestation, carbon dioxide and膨胀,ot增h大er,增多 greenhouse gases in atmosphere are swelling. with 引导的是一个伴随性状语从句,虽然是一句话, 但是在整个大句子里只作为状语,不能当作主谓宾, 后面应该加上一个完整的句子,即包含有主谓宾的 主句。
二手资源 resource
V2:邹皓轩
第一段:
V2:邹皓轩 The picture shows the deforestation and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such as oil,coal, which are used for manufacturing and transportation , will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in atmosphere.
趣数据。
The graph describes the trend/process of …这个图描述了…的趋
势/过程
As is shown/demonstrated/exhibited in the chart/diagram/table…如图所示…
According to the chart …根据这些表格… As is shown in the table…如图所示…
注意2 “绕开”专业的概念表达
在流程图中,有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比 较专业的概念,考场上一时想不出对应的英文,这 时候要善于利用已知的简单词汇,试着把这些“专 业”的概念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不知道怎样表达“房间通风”(ventilation)这个概念,我们可 以说“air moving through the house”来说明,不知道怎样说“斧 头”和“锯子”(axe and saw)我们就用“special tools”来绕过, 虽然不是描述得很精确,但总比不写或写错了要好。
由图可见
五分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t is clear from the ...that ...
we can see from the ...that ...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 that ...
the ...
that ...
六分表达:
The graph provides some interesting data regarding…该图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有
题目改造
高分表达:
From the table/chart/diagram/figure, we can see clearly that…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楚
的看到…
范文
V1:原文 the diagram shows what might happen to the Earth if people continue to burn fossil fuels and cut down forests. The cycle begins when factories use fossil fuels such as coal, gas or wood as a source of energy in manufacturing.
谢谢观看! 2020
第3步
obstruct v.妨碍 block v.阻碍
These gases trap heat which would normally escape into space, thus producing the 'greenhouse effect'.
第4步
The warming increases water vapour in the air, and more heat is absorbed into the atmosphere.If carbon dioxide and other greenhouse gases continue to pour into the atmosphere unchecked, the world will warm rapidly.
注意1 被动语态
流程图表现的是客观的工作流程或事物发展的过程。 因此,我们可以尽量避免用“We should/must/need to do sth.”的主动语态,改为“Sth. Should/must/needs to be done”这样的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和情态动词的恰当搭配,可以使文章显得 更具有客观、和学术化色彩。 某产品加工---被动 某事物的发展过程---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