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手比一比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教学目标:1.认识数码1、2、3,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
2.能够正确使用”比”这个数学概念。
3.精选数小于、等于、大于的概念。
4.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小手比一比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2、3,并且让学生大声的念。
2.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手指,然后让学生来比较哪个数量最多哪个数量最少。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来比比,看哪里有7个物品,在哪里有2个物品?”完成后,再用小手比一比的方法进行比较。
二、探究(15分钟)1.教师出示手指数量不同图形。
2.让学生讨论如何使用“比”的概念进行比较。
3.教师通过讨论指导学生如何去解决使用“比”的问题。
4.教师多次让学生来比较,并指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比较结果。
三、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有相同的数量的物品,要求学生说出数量的多少。
2.学生练习使用比较方法,比较黑板上的数字图片。
四、延伸(10分钟)教师提问:“3比1多多少?请用词语和数字表达答案。
”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给出答案。
五、反思(10 分钟)1.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于优秀的表现进行表扬,对于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
3.鼓励学生思考,并且提醒大家在学习中要多注意,多思考,多实践。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主要围绕小手比一比展开,通过有趣的讨论和比较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比”的概念,巩固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和比较,积极参与教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数学中的“比”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比”的概念来进行比较,同时也让学生对小于、等于、大于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总之,此次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掌握“比”这一数学概念,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反思
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反思教案名称: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反思I. 教学目标通过小手比一比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II. 教学准备1. 幼儿园教室2. 包含不同大小颜色的手形卡片3. 彩色粉笔和黑板擦4. 幼儿安全剪刀5. 胶水和彩纸III.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教师向幼儿们介绍今天的活动:“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活动,叫做小手比一比。
我们要用手比一比大小、颜色,还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手工作品。
”- 引导幼儿们观察自己的手,询问他们关于手的特点和功能。
2. 活动展开-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不同大小、颜色的手形卡片,让幼儿们用眼睛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差异。
- 让幼儿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手形卡片。
- 教师出示一个手形卡片,幼儿们跟随老师的指示,将自己的手放在卡片旁边进行比较。
引导幼儿们用语言表达手的大小差异。
- 让幼儿们分组,按照颜色对手形卡片进行分类。
- 引导幼儿们用手形卡片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工作品并进行展示。
鼓励幼儿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反思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们回顾活动内容,让他们谈谈自己在活动中观察到的东西。
- 引导幼儿们回答以下问题:- 你在小手比一比的活动中观察到了哪些不同的手?- 你是如何比较手的大小和颜色的?- 在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好的创意?- 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并互相评价和赞扬。
IV. 拓展活动1.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们用彩纸剪出自己喜欢的手形,并用胶水粘贴在纸上,展示他们的小手作品。
2.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观察和比较其他物体的大小和颜色,例如水果、玩具等。
3.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活动拓展到数学领域,让幼儿们用手形卡片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比较大小的练习。
V. 教学总结通过小手比一比的活动,幼儿们不仅锻炼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幼儿们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0-5,并能正确比较大小。
2.掌握数字0-5的顺序排列。
3.能正确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比较。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0-5并能正确比较大小。
2.掌握数字0-5的顺序排列。
三、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0-5。
2.比较词语卡片:大、小、相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0-5,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字,能正确定位它们的位置,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数量。
2.引入比较词语:通过展示比较词语卡片,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的意义。
比如:“大”
表示数量多,“小”表示数量少,“相等”表示数量相同。
3.比较数字大小:通过展示数字0-5,要求学生能提前判断比较结果,然后进行比较并给出正确答案。
如:“3和4哪个数大?”“2和2哪个数小?”
4.顺序排列:通过展示数字0-5,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字。
可以使用数轴的形式辅助学生理解。
五、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出示数字图片,要求学生用比较词语进行比较并作出选择。
2.课堂练习: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比较大小并排序数字,鼓励他们进行合作讨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直观展示、思维导引和合作学习等,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练习环节中,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并排序数字,能够加深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数轴上的顺序排列和比较大小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巩固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能。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认识1-3)》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认识1-3)》教案:小手比一比(认识1-3)教学目标:1. 通过比较小手的大小,认识1-3的数值。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 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1-3的数值。
2. 学生能够准确比较小手的大小。
教学准备:1. 一些小手形状的卡片。
2. 一个大的卡片,上面画着不同数量的小手形状。
3. 许多大小不同的卡片,上面画着不同数量的小手形状。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卡片上画着一只手,问学生这是什么图案,学生回答“手”。
2. 教师再展示一个卡片上画着两只手,问学生这是什么图案,学生回答“两只手”。
3. 教师再展示一个卡片上画着三只手,问学生这是什么图案,学生回答“三只手”。
引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并比较手指的长度,找出手指最短的一根。
2. 教师再比较手掌的大小,找出最小的一只手掌。
3.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手指比较数量,比较大小。
探究(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大的卡片,上面画着不同数量的小手形状(例如:1只手、2只手、3只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
2. 教师将这个大的卡片放在黑板上,然后给学生发一些大小不同的卡片,上面也画着不同数量的小手形状。
3. 学生们根据大的卡片上画的小手的数量,将自己手中的卡片分类。
展示(10分钟):1. 学生依次展示自己手中分类好的卡片,同时说出卡片上画的小手数量。
2. 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是否分类正确。
巩固(5分钟):1.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比较数量,并说出数量。
2. 教师提问:1只手加上1只手等于多少只手?学生回答“2只手”。
3. 教师再问:2只手加上1只手等于多少只手?学生回答“3只手”。
反思:这节课通过观察和比较手的大小,帮助学生认识了数字1-3,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分类能力。
学生们十分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在展示环节,有个别学生没有准确说出卡片上画的小手数量,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比较出物品的大小差异,并用简单的量词进行比较。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小手比一比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大小比较。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小手比一比的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大小的差异并用简单的量词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是让幼儿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掌握简单的量词。
3. 教学准备•教具:不同大小的玩具,糖果,棉花等。
•课件:幼儿园小班教学PPT。
•教师的准备:充足的耐心,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方式。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师生互动,发现问题:教师可以拿出两个物品,询问,“你们觉得哪个物品更大呢?”或“这个糖果和那个糖果,哪个更大?”带领幼儿们讨论,引导幼儿们意识到大小的概念。
•介绍“小手比一比”的方法:然后,老师可以拿出自己的手表明,“这是我的小手,我们可以用小手来比一比,物品的大小差异。
”教师可以示范,幼儿会模仿老师的动作。
第二步:练习比较大小•给出物品:教师可以变换不同大小的物品,如糖果,球,玩具等,让幼儿们用小手比一比,找出大小差异。
•比较不同大小的物品:通过比较不同的物品,更好地让幼儿们理解大小的概念。
•引导幼儿口头描述大小: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简单的量词,如“大,小,中等”等,让幼儿们运用这些词汇口头描述物品的大小。
第三步:总结•教师可以让幼儿们综合运用小手比一比和量词,根据物品的大小差异,进行简单的口头描述。
•鼓励幼儿互相比较,慢慢提高独立思考和观察能力。
5. 反思这节课的教案设计以幼儿园小班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对于幼儿们的认知水平进行了科学规划。
通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让幼儿们明确了物品大小的概念和简单量词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们参与,更好地提高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幼儿的交流表达能力不够,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引导。
幼儿园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一、教学背景和目标1.1 教学背景本次小班数学课的教学对象为3~4岁的幼儿园小班学生,本次授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手比一比》。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发展细致的观察能力,培养对数量的敏感度。
•学习用手比大小,感受数量的大小。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发展细致的观察能力,学会用手比一比大小。
2.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规律,让学生明确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3.1 教学内容本次授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手比一比》。
3.2 教学步骤1.导入:让学生摸出两只相同的水果,并放在手心中对比,做出“大”、“小”的手势,引导学生发现大小之间的区别。
2.循序渐进:老师挑选出多种不同大小的玩具,逐个放在眼前,让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并观察这些玩具的大小关系。
然后,老师让学生自己——用手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结果。
3.实践操练:教师让学生用手比较各种家具物品的大小,然后与伙伴合作说出比较的结果,并将物品按大小排列。
最后,教师把学生按大小分组,让他们一起比较自己的大小。
4.总结归纳: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用手比较的经验,总结出以手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将该方法整理成一张简易的手势比较表,以便今后继续使用。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比大小的能力和用手比较大小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学生们还体验了排列的方式,并学会用数量和大小来描述事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继续使用手比较大小的方法,为他们的观察和思考提供更多的平台。
但是,也要注意到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做出手势比较的动作,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同时,有的学生不擅长记忆、整理课堂内容,也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我们也会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今后的教学过程。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教学目标•能准确辨认出两个物品大小的差异和相同之处•能通过大小比较,掌握基本的数量概念•发扬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兴趣和探究实践能力教学准备•教具:大小相同的两个球、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课件:《小手比一比》PPT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出示大小相同的两个球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由学生辨认两两之间的大小差异。
再出示多个相同大小的球,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
第二步:学习教师出示《小手比一比》PPT,采用幼儿心理特点,让小朋友通过游戏感性体验,渐进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首先出示两个大小相同的球,让学生用手比对比,感受大小差异。
然后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球,让学生同样用手比对比,感受大小差异。
第三步:操作实践在课件中制造场景,出示两只小鸟和大小不同的三个篮子,让学生选择一只小鸟并选择比自己小的篮子放入,之后让学生用手比对比,确认大小关系。
第四步:游戏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出示不同大小的球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告知给其他小组。
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大小比较的快乐和实用性。
第五步: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并询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巩固学习成果。
反思通过这节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感性体验的情况下比较轻松地掌握了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然而,学生在数量比较方面表现较弱,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
在游戏环节中,应该更加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避免游戏失去教育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感性体验和操作实践,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数量概念。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理解“更多”、“更少”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识别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手比较两数,并理解“更多”、“更少”的概念。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手的比较方法,推理出“更多”、“更少”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排队,比较队伍长短,引入手比较的话题。
2. 导入和感知1.向学生展示两个不同的物件,让学生用手比较大小。
2.让学生把两个物件划分成几组,分别比较大小。
3.给学生找出规律,理解“更多”、“更少”的概念。
3. 讲解和演示1.针对学生的情况,向学生详细讲解手比较大小的方法。
2.小组合作比较不同数量的物品,鼓励学生用手比较大小,并讲解其中的问题。
3.引导学生联想问题,让学生找到规律。
4. 练习与巩固1.练习手比较大小,巩固理解“更多”、“更少”的概念。
2.鼓励学生比较几种物件的数量,加深对数量的理解。
3.让学生口头表达,描述物品的数量。
5. 总结与评价1.让学生分享比较成功的经验,总结手比较大小的方法。
2.批评纠正学生的误区,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3.鼓励学生在日常中积极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学生对于大小的认知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可以熟练手比较大小,有些学生还需要借助其他物品进行比较。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比较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并加强了练习的环节。
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存在欠缺,需要加强训练。
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学生需求,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手的大小进行比较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2.帮助幼儿掌握比较手的大小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学会比较手的大小,掌握比较方法。
2.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活动准备1.物品准备:大小不一的手套、大小不一的图片、大小不一的玩具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桌椅摆放整齐。
四、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小手比一比》。
我们来活动一下我们的双手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操,活跃气氛)2.导入活动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个人的手都是不一样的,有大有小。
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我们的手吧!3.比较活动(1)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手套,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
师: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些手套为什么不一样吗?现在,请大家来比一比,哪个手套大,哪个手套小?(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指导)(2)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
师:这是什么?这些图片上都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不一样吗?现在,请大家来比一比,哪张图片大,哪张图片小?(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指导)(3)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
师:这是什么?这些玩具为什么不一样呢?现在,请大家来比一比,哪个玩具大,哪个玩具小?(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指导)4.小组合作活动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任务,就是用你们的小手,把大小不一的物品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我们要看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刚才大家都完成了任务,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个小组的成果吧!你们学会了比较手的大小,也学会了合作。
今天,我们的小手真的很厉害!五、活动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比较手的大小,达到了活动目标。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引言】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数感和量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篇教案以《小手比一比》为主题,旨在通过手势比较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数量概念。
【背景】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掌握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教学时间:一节课【教学准备】1. 幼儿手指画板2. 图片卡片:一只手、两只手、三只手等3. 数字卡片:数字1、2、3等4. 记录本和笔5.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幼儿们跟着音乐舞动双手,为今天的数学课打下轻松愉快的基调。
2. 概念引入: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只手指的图片,引导幼儿们观察图中的手指数量,并鼓励他们模仿图片中的手势。
接着,老师介绍手指的数量叫做“一”,并展示相应的数字卡片。
3. 数数量:老师继续展示两只手指、三只手指的图片,并鼓励幼儿们模仿对应的手势。
随后,老师介绍相应的数字,并帮助幼儿们用手指数数,明确数量的概念。
4. 比一比: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两人进行比赛。
每个小组中的一名幼儿用手比一比,另一名幼儿用数字卡片比一比。
比较完后,两名幼儿交换角色。
老师通过这个活动,巩固幼儿们对数量概念的理解,并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5. 创设情境:老师邀请幼儿们坐成一圈,拿出幼儿手指画板。
每位幼儿在画板上用手指做出自己心目中的数量,并告诉其他的幼儿。
其他幼儿需要观察手势,并使用数字卡片来猜测数量。
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
6. 小结与延伸:老师鼓励幼儿们用手指表示不同的数量,并用数字卡片与之对应。
帮助幼儿们总结与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
如果还有时间,可以玩一些有趣的数数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数量概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小手比一比》这个有趣的数学主题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幼儿们通过手势比较的方式,掌握了简单的数量关系,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自信心。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数的比较大小。
2. 培养幼儿对数的观察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比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小手比一比
教学准备:
卡片上分别画上“大”和“小”的手型,卡片上分别贴上大号和小号的手套。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拿出两个手套,一个是大号的,一个是小号的,让幼儿比较一下两个手套的大小,问他们哪个手套比较大,哪个手套比较小。
2. 提出问题:教师问幼儿有没有其他的物品可以进行比较,让幼儿举例,大家一起讨论。
3. 比一比手指:教师拿出两个卡片,一个上面有一个大手,一个上面有一个小手,让幼儿比较一下两个手的大小。
4. 继续比一比:教师在白板上画上两个手指,一个手指高,一个手指矮,让幼儿比较一下哪个手指高,哪个手指矮。
5. 运用比一比:教师拿出其他物品,让幼儿结合手指比较一下物品的大小。
6. 整理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比一比大小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比较手套的大小和手指的高低,引导幼儿认识并掌握比一比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幼儿的参与和讨论,课堂氛围活跃,幼儿对比大小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幼儿对比较大小的概念还不够清晰,他们倾向于根据物体的实际大小进行判断,而忽略了比较的方法。
因此,下一节课,我将在教学中更注重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巩固他们的比较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具有逻辑的学科,对于幼儿来说,它可能是一件陌生甚至让人望而却步的事情。
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成为一道难题。
本文将介绍一堂幼儿园小班数学课《小手比一比》的优质教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一、教学准备a. 教具准备:小木块、砂纸、纸箱、设计好的手形模板b.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能够:1. 发现和认识手指的数量和使用方法;2. 通过比较活动,学会比较物件的大小;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二、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与学生进行问答,引发兴趣,例如:“大家都有五个手指,你们知道手指的作用吗?能用手指做些什么事情呢?”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引出课程主题。
2. 学习活动a. 通过观看图片,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物件的大小,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询问“这个比较大还是小呢?”鼓励学生用手形比一比。
b. 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中,老师引导幼儿通过排队的形式亲自体验大小比较。
老师线索性地提出问题:“我们可以按照手指的大小排队吗?”然后让幼儿按照指令进行排队,并自由选择手指进行比较。
c.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大小的木块,鼓励学生使用手指将它们进行比较,并逐渐引入概念:“比较大一点,比较小一点”。
3. 进行拓展a.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大小的概念,老师引导幼儿通过利用砂纸和纸箱来感知不同纹理和形状的大小。
b. 在幼儿们运用手法进行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物件的大小,并启发幼儿们自由选择进行比较。
4. 课程结束通过练习活动结束课堂,老师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手指进行大小比较。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运用自己的手指进行大小比较,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了大小的概念。
但在现实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 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具准备较简单,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教具,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小班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了解“一比一”“二比一”“一比二”的概念和意义;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利用具体物品让幼儿了解“一比一”、“二比一”、“一比二”;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小玩具:小球、积木等;2.教具:数学大牌《火花班数学》幼儿数学启蒙教材;3.家长亲子作业:让家长在家里帮助孩子感受“一比一”、“二比一”、“一比二”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1.通过玩具比较引导幼儿看老师手里有一些小球或者积木,询问幼儿数量,然后分别给他们发相同数量的玩具,让他们尝试把手里的玩具分别用“一比一”、“二比一”、“一比二”分成两组。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并适时进行引导和提问,如:“你们手里的玩具分成了几组?”“有哪些玩具可以‘二比一’分组?”“这样分组后,每组有几个玩具?”等。
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幼儿初步感受到“一比一”、“二比一”、“一比二”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教材学习引导幼儿打开教材上的《小手比一比》这一页,浏览图形,教师简要讲解有关知识点。
使用实物道具,让幼儿模拟书中的心游戏,以比较的方式来理解数字大小、变化以及有关概念。
比较完成后,教师以问题的方式提出:“哪张牌上的小手55比哪张牌多呢?”“现在,我们再来一组比较,看看哪个小手比较小?”并引导幼儿来进行数字、概念或符号的辨认和总结。
3.通过游戏加强理解引导幼儿一起进行一些小游戏,如:手拉手游戏、拼图、搭积木等,让幼儿们在游戏中更好地掌握“一比一”、“二比一”、“一比二”这些概念。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表扬表彰,让参与游戏的孩子有激励,也可以教会他们学会感恩。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要点是教育孩子掌握比较的基础概念,让孩子们在游戏和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习逻辑推理等基本能力。
但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孩子们在初步分组时可能会对比要求不是很理解;其次,幼儿的观念单一,必须通过实物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比较概念;同时,游戏和学习相结合并不是很容易做到,需要更好的方式来使得教育和游戏融为一体,教育孩子的同时让他们更感兴趣。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手比一比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手比一比教案(附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小手比一比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教学反思等内容,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3,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小手比一比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小班幼儿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简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欢愉的数学方法。
一般来说3-4岁的幼儿对数字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可以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数学打下优良的基础。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3。
2、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
3、感受游戏带来的欢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子1,2,3.难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2,3.活动准备1、卡通数字1、2、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
”请出数字宝宝1、2、3。
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敏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解放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
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小班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小班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小手比一比》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教学准备: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教学方法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能吹响,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
(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4、感知数字1、2、3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幼儿园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小手比一比》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习数数,掌握1至5的数目及顺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直觉思维。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触觉认知。
4. 培养幼儿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1至5个,不同颜色的小石子5个,小镜子1个,小木棍5根,彩纸5张。
2. 教材:数学绘本《小手比一比》。
三、教学过程:1. 游戏引入老师拿出手中的5个数字卡片,分别是1至5。
让幼儿观察数字卡片,然后自由选择一个数字进行抽取。
2. 比一比老师将5个小石子放在桌子上,然后请幼儿按照自己抽取的数字,用手指点出相应的数量。
例如,如果抽到了数字3,幼儿应该用手指指出3个石子。
3. 触觉认知老师拿出5个不同颜色的小石子,让幼儿闭上眼睛,然后随机给幼儿放到手中。
幼儿可以触摸和感受石子的形状和质地,然后用手指比较石子的大小和形状。
4. 用小木棍比较老师拿出5根不同长度的小木棍,让幼儿用手指按照自己抽取的数字,选取相同数量的小木棍。
然后让幼儿用小木棍进行比较,找出哪根木棍最长,哪根最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5. 折纸比大小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彩纸,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抽取的数字,将彩纸按照相同数量的对角线对折。
然后让幼儿比较彩纸的大小,找出哪张彩纸最大,哪张最小,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6. 游戏总结通过以上游戏的互动过程,幼儿对数字1至5的数量以及大小顺序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通过参与比较活动,幼儿培养了观察能力、直觉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中,我尝试使用了多种游戏和教具来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比较能力。
通过让幼儿参与触摸、比较和描述,有效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直觉思维。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游戏引入环节,我没有充分利用绘本《小手比一比》来引导幼儿对数目的认识。
我应该在故事中穿插一些问题,让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其次,在比一比的游戏中,我没有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些幼儿可能比较困难。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反思《小手比一比》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反思《小手比一比》背景介绍《小手比一比》是一堂针对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案,这堂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比较大小,并且通过比较大小的活动进行更好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内容活动一:手比一比1.给孩子们展示两个物品,并让他们估算出哪一个比较大。
2.让孩子们像做起手影戏一样,将两只手按比例做出来,并用手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
3.让孩子们自己找出两个物品比较大小,然后用手比较大小。
活动二:物件比一比1.给孩子们分组,每组有两个人。
2.让其中一个小孩选择一个物品,另一个小孩猜一猜这个物品的大小。
3.如果猜对了,这个孩子就是赢家,否则就换另一个小孩选物品。
4.然后由赢家再向其他同组的小朋友挑战,最后确定全组的赢家。
活动三:拼图比一比1.给幼儿分发一些拼图,让他们看看谁拼得既快又正确。
2.让幼儿们比较拼好的拼图大小,看看哪个拼图是最大的。
教学反思这堂课程的主题是比较大小,所以我们的教学以“比一比”的形式展开,让幼儿们在比较中获得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首先,整堂课程通过多个小活动的形式,让幼儿们充分参与进来,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团队精神。
其次,我们的教学方法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临时调整教学的时间、节奏和难度等方面。
这不仅使得教学顺利而且让幼儿们不会感觉到枯燥。
然而,我们的选择却有局限性,课程随着过程的加深变得越来越难,这让一些幼儿认知上会有困难。
最后,对于小班的幼儿,课堂的组织、节奏、时间掌控都必须比大班的要精细一些。
孩子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密切观察班上的氛围,随时调整教学节奏,以及不难为每位幼儿身上的小毛病,如口齿不清,动作不协调等小问题。
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一步步地了解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此外,教师还应该进行适时的反思,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比较大小的概念;2.培养幼儿对数的认识和初步的数的比较运算能力;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小手比一比》数学小班教具;2.幼儿绘本《一只手》;3.幼儿画纸、彩色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出示幼儿绘本《一只手》,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手指数量,并提问:“大家看,这是绘本中的一只手,手指有几根?”2.幼儿回答后,教师正面回答,并引出新的问题:“如果我们用手指比一比,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3.引导幼儿思考,并鼓励他们用手指进行比较。
第二步:观察实物1.教师引出主题《小手比一比》,并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教具《小手比一比》。
2.教师要求幼儿用教具中的小手指进行比较,并观察小手指的数量。
3.引导幼儿发现比较多的小手指。
第三步:游戏操练1.教师引导幼儿围坐在一起,将教具分发给幼儿。
2.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小手指,让幼儿比较手指的数量,找到最多的一组。
3.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指比较,并说出多或少的结果。
第四步:总结归纳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比较多和比较少的概念,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教师引导幼儿用教具中的小手指进行比较,让幼儿说出比较结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小手比一比》作为教学主题,通过观察实物和游戏操练,培养幼儿的比较大小的能力。
整节课的设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习、观察中思考。
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于比较多和比较少的概念理解较为容易,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具《小手比一比》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幼儿能够直观地进行比较。
然而,有个别幼儿在比较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没有准确理解比较的概念。
对于这些幼儿,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解释。
另外,教具选择也需要适当调整,以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比较的概念。
总的来说,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资源准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认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手比一比(认识-)》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用手指比大小的方法辨认大小。
•培养幼儿们观察力、比较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对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小贝壳、计数卡片、大型手势卡片。
•教材:幼儿数学教材《小手比一比(认识-)》,制作好的教案。
•教室:整洁、安静的教室环境,保证课堂秩序。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围坐在地毯上,展示不同大小的小贝壳,让幼儿通过手指比较大小。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的手指是不是可以用来比大小呢?我们如何学会用手指比一比呢?”第二步:学习活动(20分钟)1.教师出示大型手势卡片,用手指比一比,让幼儿模仿。
2.教师逐步引导幼儿用手指比较卡片上的图形大小,提高观察力和比较力。
3.教师分发计数卡片,让幼儿自由组合用手指比一比。
第三步: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用手指比大小是一种简单的比较方法。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培养比较和认知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手势比较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儿们对比大小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有些幼儿难以集中注意力,需要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活动。
下一步可以加入更多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元素,让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比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关注幼儿的成长,不断探索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手比一比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小手比一比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教学反思等内容,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 、3,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小手比一比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
一般来说3-4岁的幼儿对数字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可以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 、3。
2、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
3、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子1,2,3.
难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
2、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
”请出数字宝宝1、2、3。
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
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
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
)自由结束。
活动延伸:
拿不同的实物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
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