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形态学——实验课共39页
医学形态学实验
医学形态学实验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医学形态学实验英文名称: Medical morphological Experiment 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融合创新性实验课程负责人:开放实验项目数:8大纲主撰人: 武玉玲、张庆慧、郝晶等人大纲审核人: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 32 实验学时: 32课程总学分: 实验学分:二、适用专业及年级供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口腔医学、护理学5、6、7年制专业用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医学形态学融合性实验教学,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学三个相关学科的交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通过创新实验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医学形态学实验常用的仪器,熟悉科研常用的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研究型大学培养人才的要求。
四、主要仪器设备1(动物: Wistar大鼠,昆明小鼠2(仪器设备:显微图像观察系统、恒温培养箱,手术器械、微量注射器、常用染料。
五、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指已学实导开序实验项目时验实验内容教 /号名称分要师未配求开1(第1、2趾蹼间隙皮下注射0.2ml 丁未Patent blue,10分钟后在腘窝及兆开腹股沟处切开皮肤,寻找蓝染的淋习巴管及淋巴结(可追踪至腹膜后隙)。
观察淋巴管及淋巴结的形态和分布。
2(将一段小肠系膜平铺于透明的载物台上,用显微图像观察系统观察小肠系膜内淋巴管的运动。
注意分寻找淋巴管的瓣膜。
小淋巴系统1 3(小肠浆膜下注射适量Patent 4 组的组成 blue。
观察淋巴管的吸收功能及引进流。
行 4(追踪腹膜后隙染色的淋巴结。
5(在腹股沟处结扎、切断腹股沟淋巴结和淋巴管,造成淋巴引流障碍,观察淋巴淤滞和淋巴水肿的形成。
6(观察淋巴引流注射标本,淋巴结和淋巴管组织切片。
总结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邢未1、将Wista大鼠麻醉固定于手术台。
形态学实验技术PPT课件
固定方法 浸泡固定 注射、灌注固定 微波固定 蒸汽固定
常用的固定剂
单纯性固定剂:甲醛(福尔马林 formalin) 乙醇;乙酸。 混合固定剂:中性甲醛pH 7.0(甲醛、磷酸
缓冲液);A-F液 (甲醛、酒精)
三、脱水(dehydration)
将组织内的水分用某些化学试剂置换出来 的过程
脱水的目的
凡是能作抗原、半抗原的物质,如蛋 白质、多肽、核酸、酶、激素磷脂、 多糖、受体及病原体等都可用相应的 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内将其用免 疫细胞化学手段检出和研究。
乳腺导管癌 ER
细支气管肺泡癌 TTF-1
2 取材部位及切面: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 组织结构明晰的关键。掌握正确的取材部 位就必须熟悉机体的组织结构和解剖特点, 原则上应在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取材, 避开坏死出血区。
,甚至卷曲变形,特别是神经肌肉组织,可 将其两端扎在木片或小木棍上进行固定。 3.勿使组织受挤压:取材刀剪应锋利,切 开时取材刀严禁来回挫动,以避免组织结 构变形、细胞破碎。
7. 0.5-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钟。 8. 充分水洗蓝化30分钟。 9. 0.5-1%伊红1-2分钟。 10. 80%、95%、纯酒精1、2(脱水)各5分钟。 11. 二甲苯1、2中(透明)各5-10分钟。 12. 中性树胶封固。
HE染色中二甲苯、酒精和水洗作用:
1.二甲苯的作用:二甲苯可以洗去石蜡,使染料更
3.水洗: 水洗是为了使苏木精进入细胞核内,使细
胞核着色;染色后的水洗是为洗去未与切片结合 的染液;分化后的水洗是为了除去分化液和脱下 的染料。
HE染色中分化和蓝化的作用:
1.分化作用:苏木素染色后,水洗去未结合在切 片中的染液,但细胞核内结合过多的染液和 细胞浆中吸附过多的染料必须用分化液(1% 盐酸酒精)脱去,以保证核与浆的染色分 明。将此过程称为染色的分化作用。但不 能过度。
《形态学实验技术》课件
荧光显微镜技术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或 组织,通过特定波长的激 发光激发荧光,观察细胞 或组织的荧光标记。
组织制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
将组织块包埋在石蜡中, 经过切片、染色等步骤, 制成永久性的切片。
冰冻切片技术
将新鲜组织快速冷冻后切 片,常用于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等实验。
组织印片技术
将新鲜组织印在载玻片上 ,经过染色等步骤,观察 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结构。
分类
形态学实验技术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如动物形态学、植物 形态学、组织形态学、胚胎形态学等。
实验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形态学实验技术,探究生物或组织的形态特征、结构特 点、功能机制和演化规律,为生物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 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意义
形态学实验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 生物或组织形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生长发育、生理病 理和演化等方面的机制,为疾病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等提 供理论依据。
《形态学实验技术》ppt课件
• 形态学实验技术概述 • 实验前的准备 • 形态学实验技术方法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形态学实验技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形态学实验技术是一种基于形态学原理和方法的实验技术,通过对生物或组织 形态的观察、描述、测量和分析,探究其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方面的规律。
通过形态学实验技术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和防治,如病原菌分离 、显微镜检查等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利用形态学实验技术对农业生物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如基因编 辑、细胞培养等技术。
农产品质量检测
借助形态学实验技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如显微镜观 察、化学分析等技术。
形态实验学PPT:人类X小体的检测-形态学自设计实验
——形态学自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人类X小体玻片标片的制作方法。 观察识别X小体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
二、实验原理
发现:
1949年,加拿大学者Barr在研究猫的神经元 细胞时,发现雌猫神经元细胞核边缘有一个 染色较深的浓缩小体,而在雄猫则没有这种 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雌性哺乳动物 细胞中都有这种小体,能显示性别差异。 在人类,男性细胞中很少或没有这种小体, 而女性有一个。
3.固定:
( 1 ) 加 入 固 定 液 1ml , 混 匀 , 室 温 预 固 定 2min , 1200r/min离心8min,弃上清。
(2)加入固定液5ml,吹打混匀,室温固定15min, 1200r/mi。
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使蛋白凝固,终止细胞代谢过 程,并保持细胞核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并且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 性,达到优良的染色效果。
剂量补偿(dosage compensation effect)
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但所表达的绝大部分遗传物质与只 有1个X染色体的男性是一样多的。这种男女X连锁基因产 物相等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剂量补偿。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女性的X染色体中只有1个保持活性, 而另一个是晚复制的,没有活性。结果无论男女都只有一 条有功能的X染色体。
该失活的染色体在形态学上呈异固缩状态(细胞分裂周期 中与大部分染色质不同步的螺旋化现象),DNA螺旋压 的很紧,故染色深而致密。
应用:
1. 鉴定个体的性别
取材:口腔上皮细胞、毛囊细胞、羊水细胞
用途:优生学中进行胎儿性别检查,预防性染色体遗传性 疾病的发生。奥运会运动员性别鉴定。
2. 诊断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
弃上清时,用吸管吸取上清,弃去,接近下方沉淀时,应 小心吸取。
组织形态学
形态学 实验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形态学教学实验室2006.1目录前言一、形态学实验的内容与意义二、形态学实验的方法三、作业要求四、形态学实验注意事项第一篇人体基本组织的正常结构及病理变化第一章人体基本组织的正常结构第一节上皮组织(2学时)第二节固有结缔组织(2学时)第三节软骨、骨组织(2学时)第四节肌肉组织(2学时)第五节皮肤第六节眼和耳第二章人体组织的病理变化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第二节损伤的修复第三节血液循环障碍第四节炎症第五节肿瘤第二篇各系统的正常结构及常见病的病理变化第三章循环系统第一节循环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第四章呼吸系统第一节呼吸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呼吸系系统疾病第五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第六章泌尿系统第一节泌尿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泌尿系统疾病第七章生殖系统第一节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生殖系统疾病第八章淋巴造血系统第一节血液和血发生第二节造血系统疾病第九章免疫系统第一节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免疫病理第十章内分泌系统第一节内分泌系统的组织结构第二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第一节神经组织的结构第二节神经系统疾病第十二章人体胚胎发育第一节人体胚胎早期发生第二节颜面和腭的发生第三节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第四节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第五节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十三章综合实验第一节传染病第二节寄生虫病附录:形态实验基本技术一、组织切片的制作二、肿瘤细胞接种实验前言第一节形态学实验的内容与意义形态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
研究内容包括正常人体的细微结构及其功能关系;个体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发病机理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形态学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大体标本、组织学切片,模型及电镜照片和录像的观察等实验课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着重要的作用。
《形态学实验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实验课的内容,以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第二节形态学实验的方法一、大体标本观察病理材料主要来源于尸体解剖及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医学形态学——试验课
术后1周后胆管明显扩张
肝脏
胆囊
胃
术后1周后可见胆囊、胆 囊管及肝总管明显扩张; 皮肤、肝脏明显变黄
胆囊
胆囊管 肝总管
正常组
BDL 组
BDL 组
每个组 4只
正常组 1只 加药组 3只
考核方式 :
1.平时成绩(平时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态度,出
勤率 )3Βιβλιοθήκη %2.实验报告书70%
思考题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理特点? ?人体肝门部解剖特点?手术时注意事项? ?人体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的关系? ?肝外胆汁淤积引起肝损伤的机理? ?胆漏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 无色、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具 氯仿的微甜气味。化学性质稳定。
? 分子量153.84,微溶于水,可与乙 醇、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
? 操作注意事项:有毒,加强通风。
CCl4对肝脏损伤机理
CCl4通过肝微粒体细胞色素 P450氧化酶激活后 , 产生自由基 CCl3-及Cl
CCl3-与肝细胞内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 ,破坏肝细胞功能
注射CCl4一个月后
正常组
CCL4 组
CCL4 组
结扎胆总管肝硬化模型
固定
备皮
消毒
切开 皮肤
切开 腹膜
正常人体胆总管解剖
小白鼠胆总管位置
剑突
肝脏
胆总管
十二指肠 上动脉
十二指肠
结扎胆总管
进腹后提出十二指肠,近十二指肠处游离胆总管, 两端丝线结扎
切断胆总管、缝合
结扎胆总管手术过程
Curr Protoc Toxicol. 2012 May;Chapter 23:Unit 23.1
小白鼠的生物学特性
1)体型小,体重 20-40g ,寿命一般为 2-3年。 2)性情温顺,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 3)属杂食性,胃容量小,不耐饥饿。对温、湿度 变化敏感。 4)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人体形态学实验Ⅰ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形态学实验Ⅰ》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形态学实验Ⅰ英文名称:Human morphologyⅠ授课学时:56学时授课学分:3.5分课程性质与课程属性:独立设课,专业基础性实验课授课时间:第一学期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简介:人体形态学实验Ⅰ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該课程主要讲授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与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通过观察尸体、标本和模型,结合临床实际、提升医学生综合分析,形象思维能力,使医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人体系统结构,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课程考核方式与办法、评分标准:本课程属考试课程,采用平时考查与实物标本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平时考查综合评价占20%(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实物标本考核综合评价占80%。
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本课程共开设25个实验,其中必修实验23个;选修实验2个,其中基础型实验8个,占实验项目总数的32%,综合设计型实验15个,占实验项目总数的60%,研究探索型实验2个,占实验项目总数的8%。
研究探索型实验将在课外进行。
具体内容见附表:实验教材及参考书目:1.吴仲敏,郑景璋,陈永峰,等. 《基础医学实验系列教程》人体形态学分册,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朱晞. 《人体解剖学实习指导》,第一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柏树令. 《系统解剖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K.L.MOORE,A.M.R.AGUR,ESSENTIAL CLINICAL ANATOMY, 2002.5.郭光文.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全身骨学【目的意义】理解全身骨的分布、骨的形态与功能关系,骨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实验要求】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颈椎、胸椎、腰椎以及骶骨的形态特征,肋骨、胸骨的形态结构,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及桡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手骨的构成,髋骨的构成及形态结构;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足骨的构成,颅的分部、各部骨的数量及名称,蝶骨、颞骨、上颌骨、下颌骨、舌骨的形态结构,颅的前面观、颅底内面观、颅侧面观的结构特点。
实用临床医学检验形态学之正常血细胞形态学(实验)
血细胞发育演变规律图
一、原始粒细胞与原始红细胞的鉴别
原始粒细胞
原始红细胞
胞体 10~18微米 15~20微米,可见瘤状突起
胞浆 透明,天蓝色
染色质
细砂粒状,均 匀平坦如薄纱
不透名,深蓝色,有油画感, 核周有淡染区
粗颗粒状,不均匀
核膜 不清楚
清楚
核仁
2~5个,较小, 清晰
圆形,规则
灰蓝,半透明,含无 数散在粉尘样嗜天青 颗粒,有时可见空泡
淡红或淡蓝,透明,含 中等量、大小较一致的 特异性中性颗粒
不马有规蹄名则形显,、得可 扭S形呈曲或肾、分形折叶、叠形,椭可圆出或现一凹侧陷开始扁平,
染色质 粗网状,疏松
的鉴别
胞体 胞浆 胞核 染色质
圆形或椭圆形
15~20微米, 圆形或不规则形, 有伪足样突起
灰蓝色,不透明
圆形或不规则形, 有折叠纤细网状
颗粒状,稍粗
纤细网状
核膜浓厚, 界限不清
1~2个, 小而明显
不清楚
1~3个, 大而清晰
原始淋巴细胞
三、单核细胞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的鉴别
单核细胞
中性中幼粒细胞
胞体 胞浆 胞核
圆形或不规则型,可 见伪足
, 你 伸 出 自 己暖和 的双手 ,奉献 自己的 爱心, 这也是 一种非 常善良 平凡的 美。 在 街 上 过 马 路时, 看到盲 人,主 动去帮 助他们 ,扶着 他们过 马路, 让他们 更加有 安 全 感 , 这 是一种 习惯, 也是一 种平凡 的美。 在 空 闲 时 ,去陪 陪老人 ,说些 贴 心 的 话 , 陪他们 聊聊天 ,谈谈 心,解 除他们 的寂寞 ,关心 他们的 生活, 帮助他 们 解 决 的 困 难,让 他们不 感到孤 单,这 也是中 华民族 尊老敬 老的美 ,是一 种传统 的 平 凡 的 美 …… 美 无 处 不 在 ,无处 不有。 朋友, 只要你 在生活 用心去 挖掘, 你 会 发 现 许 多平凡 中的美 。拥抱 了平凡 便是拥 抱了美 ,平凡 中的美 是伟大 的,是 美 到 了 极 致 。那么 创造了 这些平 凡美的 人,也 是一些 平凡的 人,他 们拥有 美丽的 心 灵 , 他 们 平凡而 伟大, 他们心 灵美到 了极致 。 也 许 你 会 认为 漂亮就 是美,
优选医学形态学实验课
5.鼠笼及垫料需要每周更换1-2次,用过的鼠笼必
须及时清洗干净。
6.如有死亡动物,应及时报告并按规定处理实验室打扫干净,关好门窗和水电后 方可离开实验室。
形态学实验(一)
实验主要内容
➢小白鼠的捉拿与固定、注射方法 ➢动物麻醉及正确使用手术器械方法 ➢肝硬化模型制备方法 ➢解剖小白鼠并观察腹腔脏器及解剖位置 (重点观察胆总管)
• 给药时间:腹腔注射2次/周,共4周,最后 一次给药24h之后处死并取材。
• 药物剂量:20% CCl4 0.1ml/20g • 特点:成功率高、方法成熟,但动物个体
差异较大。
CCl4 : 橄榄油=1:4 即20%的CCl4注射
CCl4注射后肝脏变化
正常小白鼠肝脏
注射CCl4一个月后
正常组
CCL4 组
正确持镊法
正确持镊是用拇指对 食指与中指。
(1)正确持镊
(2)错误持镊
缝针
➢ 缝针是用于各种组织缝合 的器械,它由三个基本部 分组成,即针尖,针体和 针眼。
➢ 圆针:弧度大者多用于深 部组织及软组织。
➢ 三角针:前半部为三棱形, 较锋利,用于缝合皮肤、 软骨、韧带等坚韧组织, 损伤性较大。
➢ 铲头针:临床较少用。
CCL4 组
结扎胆总管肝硬化模型
固定
备皮
消毒
切开 皮肤
切开 腹膜
正常人体胆总管解剖
小白鼠胆总管位置
剑突
肝脏
胆总管
十二指肠 上动脉
十二指肠
结扎胆总管
进腹后提出十二指肠,近十二指肠处游离胆总管,两端丝线结扎
切断胆总管、缝合
结扎胆总管手术过程
Curr Protoc Toxicol. 2012 May;Chapter 23:Unit 23.1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课件
28
早幼红细胞(1%)
➢ 胞体直径10-18u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或椭圆形, 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 密的小块,较原红细胞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 量多,染不透明蓝或深蓝色,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 淡染区。来自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
29
中幼红细胞(约10%):
➢ 胞体直径8-15um,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约占细胞的 1/2,核染色质凝聚成索条状或块状,其中有明显空隙, 宛如打碎墨砚感,核仁完全消失。胞质内血红蛋白形成逐 渐增多,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因含不等量血红蛋白,可 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
核仁:2~5个,淡紫蓝色,小而清晰。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
16
原始粒细胞II型
➢ 在I型基础上 ➢ 胞浆有少数
细小颗粒 (无具体标准) ➢ 但无Golgi区 (淡染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
17
2、早幼粒细胞(1~5%)
大小:12~30um,略大于原粒,圆或椭圆形; 胞浆:量增多,淡蓝或深蓝色,出现Golgi区(淡染区); 颗粒:出现大量略粗的嗜天青颗粒,颜色与核的色调一致,形态不规则,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
23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课
24
粒细胞鉴别要点
➢ 原始粒细胞I型无颗粒,II型有少数颗粒,核仁清楚,染色 质细颗粒状;
➢ 出现较大嗜天青颗粒和淡染区,则为早幼粒细胞; ➢ 出现特异性颗粒,核仁消失,则为中幼粒细胞; ➢ 核稍有凹陷,核凹陷程度少于1/2假设核直径,为晚幼粒
1. 原始巨核细胞(0)
2. 幼稚巨核细胞(0~5%) 3. 颗粒型巨核细胞(10%~27%) 4. 产板型巨核细胞(44%~60%) 5. 裸核巨核细胞(8~30%)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
1、将照片中的染色体用剪刀逐个剪下。 2、将剪下的染色体依据主要特征,按人类细胞
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进行染色体配对,分组 。 A组:1-3号染色体 D组:13-15号染色体 B组:4、5号染色体 E组:16-18号染色体 C组:6-12号、X染色体 F组:19、20号染色体
G组:21、22、Y染色体
2020/6/21
人类染色体 非显带核型分析
2020/6/21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人类各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这是对常规标本进行核型分析的主要依据)
2、掌握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常用方法
2020/6/21
二、实验意义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 基本方法,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及形态的 重要手段,是临床上用来发现染色体异 常和诊断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常用 方法。
2020/6/21
三、实验原理
人类体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都有各自特 定的形态结构(包括染色体的长度、着 丝点位置、臂比、随体大小等)特征, 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定的。而这 些特征正是进行染色体核型的主要依据 。
2020/6/21
四、实验操作步骤
照片来源:取外周血---体外培养---秋水仙素处理--202低0/6/2渗1 ---固定---制片---染色---观察---显微摄影。
3、将已配对和分组的染色体逐个粘贴在实验报 告纸上,并书写核型。
2020/6/21
2020/6/21
五、实验报告
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分析报告
实验完毕请班干部安排同学做好清洁
20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