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技术

合集下载

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简介内容

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简介内容

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简介内容
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而独到的诊断和治疗手法。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特色诊疗技术简介:
1. 脉诊: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之一,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判断体内的疾病情况。

中医认为,脉搏可反映人体脏腑功能和病症变化,脉搏的频率、节律、力度等特征可以帮助中医医生认识病情、辨识病因、作出诊断。

2. 舌诊:通过观察舌苔、舌色、舌形等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中医认为,舌象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状况,并且不同的舌象与不同的疾病有关,因此舌诊在中医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

3. 面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容、面色、眼神等来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

中医认为,人体各部分都与脏腑经络相通,面部的气色、肌肤状况等可以反映脏腑功能和疾病情况。

4. 刺络疗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系统来调节和治疗疾病。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部的能量运行通道,根据不同经络流向和穴位的特点,通过刺激经络来恢复人体的正常气血运行。

5. 中药汤剂疗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之一,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配制中药汤剂来治疗疾病。

中药汤剂疗法以中药的药性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具有综合调理和疾病治疗的作用。

总体而言,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应用的,它强调人体整体、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注重调理人体的内部环境,以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药四大诊疗技术课件”

“中医药四大诊疗技术课件”

针灸疗法的基本原理和适应症
经络穴位
针刺技术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特 定穴位,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采用细针刺入皮肤,刺激穴位 以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广泛
针灸可用于各种疾病治疗,如 疼痛管理、消化系统疾病等。
推拿按摩和拔罐疗法的应用
1 推拿按摩
通过特定的按摩手法,调理经络、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气功疗法及其应用
1 调节气机
2 养生保健
气功通过呼吸法和运动法调 节气机,平衡身体的阴阳。
3 心身调节
气功还可以用于养生保健, 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 病。
气功对心理压力和情绪紧张的调节有积极作用。
中药精制技术质量控制
中药炮制工艺
精制中药的炮制工艺,包 括炙、炮、煅、炒、炒、 炮等,可以提高药效。
中医药四大诊疗技术课件
深入了解中医药领域的四大诊疗技术,包括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配伍、针灸 疗法、推拿按摩和拔罐疗法。
辨证论治的原理及应用
1 中医独特理论
根据辨证施治的基本理论, 分析病因、病机、病情,通 过辨识病机来治疗。
2 个体化诊疗
针对每位患者的独特病情进 行辨证施治,精准调理体内 失衡。
3 综合施治技巧
2 拔罐疗法
借助负压的原理,通过罐子的吸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疏通经络。
中医药经络学的诊断意义和治疗方法
1
经络系统
中医药经络学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气
诊断意义
2
血运行的通道,与疾病密切相关。
经络系统的诊断可以帮助发现问题所
在,辨别疾病的来源和发展方向。
3
治疗方法
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法可以通过调 理经络系统来治疗疾病。
质量控制标准

96种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96种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96种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诊疗经验。

中医诊疗技术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多种方法和操作。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96种中医诊疗技术的操作规程,以供临床医生和中医学学习者参考和学习。

2.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2.1 望诊技术望诊是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病情。

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 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和眼睛的神态。

- 观察舌质、舌苔的颜色、形态和湿润程度。

- 观察患者的腹部、四肢和舌根等部位。

2.2 闻诊技术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腹部等来了解其体质和病情。

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 听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语音等,了解其声音的音调和节奏。

- 用手掌触摸患者的胸部、腹部等部位,倾听其内部有无腹音。

2.3 问诊技术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谈来了解其主观症状和病史。

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 询问患者的主要症状、病程以及病史等。

- 了解患者的体质、饮食习惯、睡眠状况等。

2.4 切诊技术切诊是中医诊断中一种重要的操作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其病情和体质。

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 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脉搏触诊。

- 了解患者脉搏的强弱、频率、节律等。

2.5 摸诊技术摸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皮肤和组织来判断其病情和身体状况。

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 用手掌轻轻按摩患者的脊柱和关节,观察患者的反应。

- 用手指按压患者的经络和穴位,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感觉。

2.6 推诊技术推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肌肉和骨骼来判断其病情和身体状况。

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 用手掌按压患者的肌肉和骨骼,观察患者的反应。

- 用手指推拿患者的穴位和经络,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感觉。

2.7 祛湿技术祛湿是中医诊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治疗湿邪引起的疾病。

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 针灸祛湿:选择适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通常可以选择足三里和气海等穴位。

- 中药祛湿: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口服或外敷,以达到祛湿的效果。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中医诊疗是一门古老且重要的技术,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广泛使用。

它对治疗各种疾病和疾病的预防都有很好的效果。

以下是完整版的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使用细小的针来刺激身体的一些穴位,以治疗疾病、缓解疼痛、提高免疫系统和缓解心理压力。

二、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技术,它通过在皮肤表面使用火能使罐子把皮肤吸入罐子中,从而达到提高身体健康、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三、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一种中医疗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肌肉、增加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系统,并帮助控制各种疾病,比如消化不良和睡眠障碍。

四、草药疗法草药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它使用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天然成分来制作医学药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疾病的预防。

草药疗法可以帮助人们增加能量、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等。

五、食疗疗法食疗疗法是一种重要的中医疗法,它使用特定的食物和饮料来治疗疾病和疾病预防。

食疗疗法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缓解压力和提高睡眠质量等。

六、外治疗法外治疗法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它包括一系列外部治疗方法,例如热敷、冷敷、刮痧、拔火罐、按摩、牵引等,可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炎症等。

七、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它通过呼吸练习和身体姿势来控制身体内部的气流,帮助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身体健康、降低血压、缓解疼痛等。

八、诊脉疗法诊脉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它通过触摸手腕上的特定穴位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可以帮助定位身体内部的问题并能够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法。

九、太极拳疗法太极拳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它是一种非常流行和广泛使用的无氧运动,它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体、保持身体平衡、提高免疫系统、降低血压、缓解关节和肌肉疼痛等。

十、五禽戏疗法五禽戏疗法是一种运动疗法,它是一种用动物的姿势和动作模仿动物行为的健身运动,它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预防和缓解身体疾病。

中医诊疗技术3篇

中医诊疗技术3篇

中医诊疗技术第一篇:中医诊疗技术的概述中医诊疗技术是指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技术或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器官、组织、脏腑之间均有密切联系,人体内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因此,中医诊疗技术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注重辨证论治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

中医诊疗技术的特点是:一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功能状态;二是注重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三是在治疗中强调“标本兼治”,即同时治疗病的症状和根本原因;四是强调治未病和养生防病,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诊疗技术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脉诊等。

其中,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即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获得病情信息,确定疾病的证候和辨证,为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脉诊也是中医诊疗中的重要方法,通过触诊病人脉搏的变化,了解病人的生理及病理状态。

除了望、闻、问、切和脉诊外,中医诊疗技术还包括推拿按摩、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

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刺激身体相关部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经络通畅,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

针灸是以针刺穴位为主要手段,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脏腑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选用不同的草药和配方,调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总之,中医诊疗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能够治疗许多西医难以治愈的疾病,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然而,由于中药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加上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治疗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临床安全和治疗效果。

第二篇:中医诊疗技术的四诊法中医诊疗技术的四诊法是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以确定病人的病情和证候,为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下面分别介绍四种方法的作用和特点。

一、望诊:主要包括望病色、望舌诊、望手足。

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和手足的形态等特征来判断病情和证候。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方案一、前言二、操作准则1.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遵循“健康、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医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2.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在符合卫生条件的诊疗场所进行,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由具备相关医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中医师进行,必要时可以有助手协助。

4.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需求进行,不得擅自操作或过度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三、具体操作规范1.中医四诊操作规范(1)望诊: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等,必要时可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注意细节,准确判断。

(2)闻诊:仔细倾听患者的呼吸、咳嗽、语音等声音,注意声音的变化和特点。

(3)问诊: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等相关信息,准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4)切诊:轻柔地触摸患者的脉搏,采用正规脉诊方法,包括尺泽、寸关、列缪等。

注意技巧和细微差别。

2.中医针灸治疗操作规范(1)望: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色、面色等,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

(2)刺:选择合适的针具,采用无菌操作,准确找到针刺穴位,严格按照经络走向和深度进行刺入。

(3)滚花:根据需要进行转动针身,增加治疗效果。

轻柔地转动针身,注意力度和速度。

(4)上下捻:根据需要进行上下捻转,增加针刺的刺激力量。

注意技巧和程度。

(5)扭转:对于一些病症需要增加刺激力量时,可以采取扭转现象,注意力度和速度。

(6)拔针:拔针时要稳定,不可过急,注意避免拔出时针尖倾斜刺伤皮肤。

3.中医药膏方制作操作规范(1)选料:根据药方要求,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草药材料,注意药材的品相和保存条件。

(2)制备:按照药方的要求,进行草药的研磨、煎煮、提取等制备工艺,严格把握时间和温度。

(3)配制:将制备好的草药和其他辅料按照药方比例进行配制,注意药材搭配和药性的相互作用。

(4)包装:将配制好的膏方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注意密封和防潮。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技术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技术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技术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一种专科,研究针对人体内部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在中医内科中,有许多常见病的诊疗技术被广泛运用。

一、诊断技术1. 四诊合参法: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诊断核心是四诊合参法,即望、闻、问、切。

医生望病时会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病征,闻病时会倾听病人的呼吸声、咳嗽声等病征,问病时会询问病人的病情和病史,切病时会通过按压特定的部位来判断病情。

2. 脉诊:中医内科非常重视脉象的观察和分析。

通过触诊病人的脉搏,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体质和病情。

常用的脉象有滑脉、涩脉、缓脉等。

医生根据脉象的变化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3. 舌诊:舌诊在中医内科中也是常见的诊断技术。

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苔、舌质、舌色等来了解病情和病理变化。

例如,舌苔厚重可能代表湿热内蕴,舌质红绛可能代表热盛等。

二、治疗技术1. 草药治疗:中医内科常通过使用草药来治疗常见病。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因,医生会给予不同的方剂。

常见的方剂有通宣理肺汤、理气宽中丸等。

草药治疗以其疗效温和、副作用少而受到广泛应用。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内科常用的治疗技术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常见的针灸疗法有针刺、艾灸等。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穴位的疗法。

通过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内科常将推拿按摩用于治疗一些病因属于气滞或血瘀的疾病,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4. 中医养生:中医内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强调对健康的养护。

中医养生注重个体化,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给出相应的养生建议,例如合理的饮食安排、适量的运动等。

总结起来,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诊疗技术包括四诊合参法、脉诊、舌诊等,治疗技术包括草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

这些技术结合个体化的调理,能够有效地治疗中医内科常见病,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同时,中医内科也在推进现代化的发展,融合了一些先进的医疗科技,以提高诊疗水平和效果。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诊疗技术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准确的中医诊断是决定中医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规范的操作技术则是保证中医诊疗质量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质、眼底等病征来判断病人的病情。

在进行望诊时,医生应首先向病人询问病情,然后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包括颜色、潮红或苍白程度等。

接着观察舌苔和舌质,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用灯光照亮病人的口腔,仔细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以及舌质的形态,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最后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眼睛,包括眼底、眼神等来进一步判断病情。

二、切诊切诊是中医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切取患者脉搏的状态来判断病情。

在切诊时,医生应先向病人询问病情,再给病人解释即将切取脉搏的过程,脉搏切取时可以选择左侧腕部大动脉或者右侧腕部大动脉。

切取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将三指放在患者脉搏部位上,用适当的力度按压,以感知脉搏的快慢、滑数和有无力度。

在切取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手部位置和力度,以避免影响切诊的准确性。

三、听诊听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仔细观察和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心音来判断病情。

在听诊时,医生应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规律、深浅,有无气喘等症状,然后使用听诊器仔细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和心音。

在听取呼吸声时,应将听诊器的听头尽量紧贴患者的胸部或背部,并调整适当的音量。

在听取心音时,可以选择听取心尖部或胸骨左缘等位置,并调整音量和角度来获取清晰的心音。

听诊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声对患者的影响,避免弄乱患者的呼吸节律。

四、问诊问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了解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在进行问诊时,医生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患者敞开心扉,主动提供病情信息。

医生应重点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家族史,包括病症的发展过程、病症的特点、影响病情的因素等。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一、中医诊疗技术的基本操作规程:1.基本技能要求:中医诊疗技术员应具备洗手、戴口罩、穿工作服等相关操作要求,并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2.诊疗环境要求: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应在干净、整洁、明亮的环境下进行,保持空气流通,保持诊疗区域的卫生。

3.诊疗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包括中医常用的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维护等相关要求。

二、中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舌诊操作规程:包括舌苔、舌质、舌体形态等的观察方法和要求,以及舌诊的诊断依据和注意事项。

2.脉诊操作规程:包括脉搏的触诊方法和要求,以及常见脉象的判断标准和相关病症的诊断。

3.体诊操作规程:包括按摩、刮痧、拔罐等中医治疗手段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估要求。

4.针灸操作规程:包括针灸穴位的定位和选择、针灸操作的方法和步骤以及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估要求。

5.草药制剂操作规程:包括中草药的煎煮方法、配方调配和草药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草药的存储、保管和使用的规定。

6.中医康复治疗操作规程:包括针灸推拿、火罐热敷、草药熏蒸等常见的康复治疗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估要求。

三、中医辅助诊断技术操作规程:1.中医影像技术操作规程:包括中医常用的经络能量系统检测、脑电图、X射线、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2.中医辅助检测技术操作规程:包括中医常用的血液检测、尿液检测、舌诊仪、脉搏仪等辅助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中医辅助诊断技术的操作规程:包括中医常用的腹诊、临床触诊、伤口观察等辅助诊断技术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估要求。

四、中医注意事项和安全防护措施: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中医诊疗技术员应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设备。

2.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中医诊疗技术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3.操作后的清洁和消毒:中医诊疗技术员应及时清洁和消毒仪器设备,保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3篇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3篇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一、脉诊术脉诊术是中医诊断常用手段之一,通过触摸体表大动脉尤其是桡动脉来了解患者体内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情况。

脉诊术被广泛应用于判断病情,确定疾病诊断、辨证施治,以及观察疗效。

脉诊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脉象观察脉象是指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对脉搏强弱、速度、节律等进行分析,判断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疾病情况。

2. 辨识脉象辨识脉象是指根据脉象的不同特征,确定患者所处的病理状态,属于哪种疾病范畴,并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3. 判断病情通过脉诊术,能够判断患者的病情,例如判断病情轻重、病情变化、病因等,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观察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二、针刺治疗术针刺治疗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指刺入人体特定的穴位,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和恢复健康。

针刺治疗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穴选穴指选择符合治疗需要的穴位,针刺要点和方法。

通过对穴位的选择,达到治疗效果。

2. 插针插针是将针刺入穴位的过程,针刺应注意顺序、力度、角度、深浅等因素,以预防疼痛,减少损伤。

3. 刺激刺激是指通过针刺穴位,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以起到治疗作用,可通过转针、扭针、按揉、推拉等方式进行。

4. 拔针拔针是完成治疗后,将针从穴位内取出的过程。

拔针时应注意手法、步骤和穴道是否出血,避免针头损伤组织。

5. 特殊针刺疗法特殊针刺疗法是指除了常规的针刺治疗外,还包括艾灸、刮痧等特殊疗法,可以达到针刺治疗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

三、推拿按摩术推拿按摩术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通过手法、按压、揉捏等方式,刺激经络、调和气血、提高抵抗力、恢复健康。

推拿按摩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按揉按揉是通过手指、手掌,按照一定的方向、节律和力度,对人体经络和腧穴进行按压,以调节气血,缓解肌肉疲劳和酸痛等情况。

2. 推拿推拿是在按摩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拉拽、摇摆等手法,以增加肌肉的柔软度和关节的活动度。

中医诊疗技术目录

中医诊疗技术目录

中医诊疗技术目录以下是中医医疗技术的目录,包括针刺疗法、灸类疗法、刮痧疗法、拔罐疗法、中医微创类技术、推拿类疗法、敷熨熏浴类疗法、骨伤类疗法、肛肠类技术分类和其他类技术。

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5.眼针技术6.手针技术7.腕踝针技术8.三棱针技术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11.皮肤针(梅花针)技术12.芒针技术13.鍉针技术14.穴位注射疗法15.埋线疗法16.平衡针技术17.醒脑开窍技术18.XXX针疗技术19.贺氏三通技术20.子午流注技术21.灵龟八法技术22.飞腾八法技术23.电针技术24.针刺麻醉技术25.鼻针技术26.口唇针技术27.浮针技术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1.直接灸技术2.隔物灸技术3.悬灸技术4.天灸技术5.温针灸技术6.热敏灸技术7.雷火灸技术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1.刮痧技术2.撮痧技术3.放痧技术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1.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3.走罐技术4.针罐技术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7.刮痧拔罐技术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1.针刀技术2.带刃针技术3.刃针技术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6.长圆针技术7.铍针技术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7.小儿推拿技术8.器物辅助推拿技术9.耳鼻喉擒拿技术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穴位敷贴技术2.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4.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7.淋洗技术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7.牵引技术8.练功康复技术九、肛肠类技术分类(5种):1.枯痔技术2.痔技术3.挂线技术4.中药托管技术5.注射固脱技术十、其他类技术目录(14种):1.砭石治疗技术2.蜂针治疗技术3.中药点蚀技术4.经穴电疗技术5.经穴超声治疗技术6.经穴磁疗技术7.经穴光疗技术8.揉抓排乳技术9.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技术10.脐疗技术11.药线(捻)引流技术12.烙法技术13.啄法技术14.割治技术。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诊疗技术是中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中医诊治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中医诊疗技术的操作,以下是常用中医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

1.中医望诊技术的操作规范-望诊前,医生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病情和患者的主观感受。

-望诊时,医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口唇等,准确判断患者的寒热、虚实、气血等病理变化。

-望诊完毕后,医生要及时总结观察结果,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得出诊断结论。

2.中医闻诊技术的操作规范-闻诊前,医生要注意消除外界干扰,以确保能够准确听取患者身体所发出的声音。

-闻诊时,医生要仔细听取患者的声音,包括呼吸音、咳嗽声等,了解患者的肺气、脾气、脏腑功能等情况。

-闻诊完毕后,医生要根据听取的声音特征,判断肺气、脾气等病理变化,并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3.中医问诊技术的操作规范-问诊前,医生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让患者详细叙述病情、主诉及伴随症状。

-问诊时,医生要有条理地向患者询问病情,并注意记录重要信息,如发病时间、症状变化等。

-问诊完毕后,医生要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根据中医四诊病理理论,初步判断患者的病因、病机等。

4.中医切诊技术的操作规范-切诊前,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切诊部位,并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操作无菌。

-切诊时,医生要使用专业的切诊工具,轻盈稳定地进行划痕,避免误伤患者。

-切诊后,医生要观察切口出血情况,并注意患者的感受,如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反应及时处理。

5.中医脉诊技术的操作规范-脉诊前,医生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感到舒适、放松。

-脉诊时,医生要使用正确的手法,神情专注地触诊患者的脉搏,注意慢慢地用力,以确保准确捕捉到脉搏信息。

-脉诊完毕后,医生要根据脉象特征,进一步分析患者的脏腑功能及气血状况,并将脉象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得出全面的诊断结论。

通过以上的操作规范,可以提高中医诊疗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一、望诊规范1.望诊时,中医师应保持专注和耐心,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面部表情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准确识别患者的面色变化,包括红色、青紫色、黄色等,以及面部水肿、皮肤病变等情况,确定病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对于舌质和舌苔的观察,中医师应注意舌体的颜色、形态、湿润度等变化,判断患者的阴阳虚实情况。

同时,还应注意舌苔的颜色、形态、厚度等情况,以判断患者的脾胃功能、气血状况等。

二、切诊规范1.切诊时,中医师应提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切诊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2.中医师应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切口深度,同时注意卫生消毒,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无菌。

3.切诊时,中医师应准确切割或刺破相应部位,观察出血情况和分泌物的性质等,记录在档案中。

4.切诊后,中医师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进行适当的包扎、清洗和消毒等操作,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5.切诊后,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指导,告知伤口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复诊计划的安排。

三、闻诊规范1.闻诊时,中医师应靠近患者的身体,用鼻子或听力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声音的响亮程度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声音特点,判断患者的肺部功能和病情的变化。

3.闻诊时,中医师还可使用电子听诊器等辅助工具,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问诊规范1.问诊时,中医师应保持耐心和细致,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情况,并记录在档案中。

2.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回答,进一步追问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疼痛程度、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等。

3.问诊时,中医师需要注意患者的口音、语速和语调等特点,判断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

4.对于不清楚或疑难的问题,中医师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和指导,帮助其理解和回答。

五、刮痧规范1.在进行刮痧时,中医师应告知患者的刮痧地点、刮痧方法和预期效果,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最全第一部分:基本技术操作一、望诊1.望舌:患者应咬紧牙齿,伸出舌头,医生应清晰地观察舌质、舌苔、舌体形态等。

2.望面色:医生应观察患者面部肌肉的松紧程度、肤色的变化等。

3.望痰涎:医生应观察患者的痰涎颜色、量、质地等。

二、闻诊1.闻气味:医生应通过闻气味判断患者体味的变化,如恶臭、香甜等。

2.闻呼吸音:医生应通过听呼吸音判断患者的呼吸是否规律、宽畅等。

3.闻气息:医生应通过闻患者的气息来判断患者身体的状况,如腥臭味等。

三、问诊1.详细询问:医生应向患者询问病情的详细情况,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程度、频率等。

2.综合判断:医生应在听取患者的回答后,结合望诊、闻诊的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四、切诊1.按压脉搏:医生应按压患者的脉搏,判断患者的脉搏是否规律、有力等。

2.扪诊:医生应用手按摩患者的表面,判断患者的皮肤是否湿润、温度是否正常等。

第二部分:操作注意事项一、环境卫生1.诊室卫生:医生在诊室内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消毒操作:医生在进行诊疗技术操作前,应做好手部消毒,并对医疗器材进行消毒处理。

二、技术操作1.病历记录: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病历,包括病情描述、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

2.患者安全:医生应保证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3.沟通交流:医生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告知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三、操作规范1.操作正确:医生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2.耐心细致:医生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致,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三部分:常见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程一、针灸1.穴位定位:医生应准确定位患者的穴位,避免误刺和损伤。

2.针刺操作:医生应使用消毒的针具进行针刺,注意穴位和深度的把握。

3.针灸时间: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确定针灸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二、中药煎煮1.中药选择: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配方。

中医疾病诊疗技术目录

中医疾病诊疗技术目录

中医疾病诊疗技术目录
本目录旨在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中医疾病诊疗技术,以供医学研
究和临床实践参考。

1. 中医疾病诊断技术
- 脉诊:通过触诊患者脉搏,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 舌诊:观察舌象,包括舌体形态、颜色、苔质等,用于辅助
诊断疾病。

- 面诊:观察患者面部特征,如颜色、形态等,以判断患者的
身体状况和疾病发展情况。

2. 中医疾病治疗技术
-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包括草药、中药配方等。

-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 推拿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刺激经络,调节气血,促进身体健康。

3. 中医辅助诊疗技术
- 中药熏蒸法:利用中药的挥发成分,通过熏蒸的方式,辅助
治疗呼吸道疾病等。

- 刮痧疗法:通过用特制的器具在患者体表刮擦,促进体表气
血循环,辅助治疗疾病。

- 拔罐疗法:通过在患者体表放置玻璃罐,用火烧罐口产生负压,辅助治疗疾病。

以上仅为部分中医疾病诊疗技术,具体诊疗应根据患者实际情
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治疗。

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请严格遵循
医学伦理和法规。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请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学专业人士。

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

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

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中医,又名为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在古往今来源远流长,广受欢迎。

中医把人体视为一个整体,注重以药师、针灸和气功等方法治病,倡导“调养术”即从生活环境的调剂,调节体质,增强自身抵抗力,促进身体健康。

一、中医诊疗技术1、中药疗法中药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它以药用植物为主要原料,结合一定的保健理论,采用多种复方搭配,通过系统剂量的调优,以达到疗效的要求。

中药可治疗诸种疾病,特别是肝病、肾病、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等,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有较高的疗效。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是一种调养术,采用特殊的针刺手法,刺激人体全身或局部穴位,以达到调节体质,改善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肝病、胃肠病、肾脏疾病和内分泌失调等疾病的症状,有较高的疗效。

3、气功疗法气功是一种调节术,是指由呼吸、动作及调息等技巧的复合体,通过调节体内的气机,以达到调节体质、改善病情的目的。

气功疗法可以有效调节身体机能,调整机体内分泌、免疫系统,有效改善慢性疾病的症状,缓解痛症,有较高的疗效。

二、中医诊疗方法1、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是中医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从身体现状中获得信息,从而对病因病机等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要遵循中医理论,把握住病人的体质、食欲及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正确的判断病因,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2、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是中医诊疗的重要环节,它的重点是根据病因病机,采取多种疗法,促进机体的自我调节,从而起到治病的目的。

中医治疗常用药物、针灸、气功等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善病情,达到治病的目的。

3、中医保健中医保健是通过调节生活环境,结合每日五谷调养等方法,养成良好的开胃习惯和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质辨识,以调节机体内分泌、免疫系统及肝脏、小肠、肾脏等机能,以达到保健的目的。

总之,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是一种特有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理论,其中医疗技术是中医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中医诊疗方法是以病因病机为依据,采用多种疗法,以达到调节体质,改善病情的目的,而中医保健则是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抵抗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

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

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是中医学中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术。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或脏腑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的,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强调综合而个体的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

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眼底、体态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医认为面色、舌苔等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状况和脏腑功能的变化。

2. 闻诊:通过闻患者的气味、声音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医认为气味和声音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的变化。

3.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病情、症状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医认为人体的疾病是由于内外原因引起的,通过询问患者的病情,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和病情等。

4.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医认为脉搏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的变化,进而判断患者的病情。

5. 四诊合参:将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诊断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决定治疗方法和方案。

6. 针灸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银针等工具,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治疗疾病。

针灸疗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疼痛症状、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7. 中药疗法:采用中药饮片、中药汤剂、中药颗粒等剂型的中药,治疗疾病。

中药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调整人体机能、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炎等多种作用。

8. 推拿按摩疗法:通过按摩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理人体的气血流通,改善脏腑功能,治疗疾病。

推拿按摩疗法常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9. 中医调养:通过调节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保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中医调养强调个体化和因人而异,根据个体的体质、气候、地域等因素进行调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

中医诊疗强调个体化和综合治疗,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以达到治疗和调理身心健康的目的。

中医诊疗技术实施方案

中医诊疗技术实施方案

中医诊疗技术实施方案一、概述。

中医诊疗技术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医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中医诊疗技术的实施方案包括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等内容,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就中医诊疗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二、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闻诊是通过听取病人的声音、咳嗽声、呼吸声等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诊是通过切诊病人的脉象、腹部等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四个方面,其中望、闻、问、切各有其独特的作用。

望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病情,闻是通过听取病人的声音、咳嗽声、呼吸声等来判断病情,问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来判断病情,切是通过切诊病人的脉象、腹部等来判断病情。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内容,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中医诊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医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全面客观地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其次,要综合运用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等方法,不能片面地依赖某一种方法;最后,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不能固守一成不变。

五、结语。

中医诊疗技术实施方案是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等方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中医诊断时,需要全面客观地了解病情,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及时调整诊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的目的。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中医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中医诊疗技术目录

中医诊疗技术目录

中医诊疗技术目录一、综述中医诊疗技术作为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以整体观察、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中医诊疗技术,旨在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恢复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对中医常用的诊疗技术进行目录整理,以便于学习者和临床医生的参考。

二、中医诊断技术1. 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体等表面的变化来推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面部、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程度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病位以及病因。

2.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发出的声音、气味来推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中医认为声音和气味的变化与机体的功能状况有关,通过仔细倾听患者呼吸的声音、排便时的声音以及患者体味等,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3. 问诊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详细了解患者自身感受和病史等信息来推断疾病的诊断方法。

中医强调整体观察,通过提问患者感受和病史的细节,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病情的轻重、病因和病位等。

4. 切诊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推断其病情的诊断方法。

中医将脉搏视为一种重要的生理信息,通过仔细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脉象、脉势以及脏腑功能的变化,从而辅助诊断疾病。

三、中医治疗技术1.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技术。

中药治疗以中草药为主要药物来源,通过药物的组方和煎煮制备方法,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物理治疗技术。

通过在人体经络系统上插入细针,并进行适当的刺激,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推拿治疗推拿治疗是中医学中一种通过推动、拉动、揉捏等手法来调理人体的治疗技术。

通过合理运用手法,调整人体经络的气血流动,消除疲劳,改善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中医药饮食疗法中医药饮食疗法是中医学中一种通过调整膳食结构和选用特定食材,改善机体健康状态的治疗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经穴诊断仪器
原理:
通过模拟中医辨证思路,制订出数据处理 方案,使之成为能够用以反映人体系统功 能状态的信息。此仪器以人的机体系统为 “黑箱”,以十二经原穴为测量点,利用 电子技术进行一种可动态反映人体整体系 统功能状态信息的测量工具。
舌像仪 经络图示仪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医脉诊计算机辅助系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客观模拟中医师 “举按寻”运指 手法和脉搏回馈 信息,同步获取 中医师指下的运 力和患者脉力回 馈信息。
中医脉诊计算机辅助系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调节结果同步 反映到脉诊系统 中,动态指示医 师操作。并将采 集的多路信号( 包括:动压力信 号、静压力信号 、心电图和光电 脉图等)复合, 综合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总结
• 随着先进的技术开始走入中医学科领域 (如数据库技术用于分析中医药信息,图 像技术应用于中医临床诊断仪器研究), 以及中医药科学仪器的发明和应用,体现 了中医药学现代化的一个方面。
• 它为中医药学科工作提供了可以量化的技 术设备,将大大推动中医的继承与发扬。
• 由计算机控制相机进行拍 摄,完全实现了舌象采集 的自动化;
• 从区域的角度宏观提取舌 苔和舌质的特性,更符合 中医望诊的特点;
• 在中医理论和中医专家的 指导下进行研制,具备丰 富的中医理论阐析,较符 合中医医理;
• 病人舌象的分析结果, 以图文形式保存为电子病 历文档并存入数据库中, 可方便地进行查询与统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感想
我的感想
中医作为我国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其 历史地位及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中西 医结合已不再局限于治疗方法,更应 着重于技术的创新。将新的、计算机 化的技术融入其中,中医的发展将更 为光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针灸经穴仪
类型有:经络点 穴电疗仪、气压 穴位保健诊断治 疗器、特效气功 针灸医疗器、电 针灸血液循环康 复仪、电子超声 针灸多用仪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脉象诊断仪器
• 原理: 利用高敏度的取脉感测装置,将信息数字 化反映到计算机上。
◙ 可以克服传统把脉的困难排除了传统中医 把脉时经验及主观判断的困扰,使诊断更 准确。
新技术对中医发展的战略意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中明 确提出了“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的发展思 路,因此,传承与创新是现代中医发展的两项 重要任务。如何在继承传统,保持和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 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中医学的科学技术创新体 系,提高中医药医疗卫生保健的能力和水平, 促进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人 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是我们面临的 重要课题。
针灸经穴仪器
• 原理:
利用电针(是在毫针上通过一定量频率变 化的电流),可以更好的激发经气,产生 针感并激发肌体固有的调节机能,使来自 病灶部位的病理冲动被抑制或被调制,从 而使患病肌体失调紊乱的生理变化过程获 得调整,使体内的物质代谢向正常水平发 展,使肌体体能恢复正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发展背景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由于 其在人类健康、保健、医疗中的客观作用, 现在又引起了全球的重要认识。传统的中 医诊疗疾病是通过:“望、闻、问、切” 来收集病人病理信息,但这种方法依赖医 师的主观性较强,只有拥有了丰富的临床 经验老中医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近年发 展起来的中医诊疗新技术为中医的继承和 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 中医诊疗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中医创新能力 和医疗实践能力,从而推动现代中医的发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新的诊疗仪器
脉象诊断仪器
其类型又分为多 种:中医脉诊计 算机辅助系统、 脉象仪、中医脉 诊传感系统、中 医经络脉象检测 装置等
经穴诊断仪器
其类型有:经 络电图仪、 中医经络信息 分析仪、 舌象诊断仪器 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子针灸仪
• 火针疗法是一种 传统的针灸疗法, 可以起到针与灸 的双重疗法。
• 具有火针与电针 多种治疗功能, 是新兴针灸仪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新技术的意义
• 中医诊断学方面 使诊断依据客观化;
• 在中医针灸治疗方面
统一控制、减少 个人操作的误差;
• 在中药制备方面
使工艺科学化。
舌像仪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 依据,利用现代科学 技术对经穴电学特性 的动态测定。基本诊 断方法是,利用人体 经穴的电导特性,应 用脉动电流敲击人体 穴位,同时检测出相 关性扩展穴测点的正 常或病理状态,以图 形方式予以显示,得 出相应的诊断结论。
经络图示仪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