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

合集下载

新加坡经济模式及其对亚洲地区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模式及其对亚洲地区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模式及其对亚洲地区的启示第一章新加坡经济模式新加坡自独立以来,以高效率、低腐败、投资友好、消费导向和开放的经济政策为基础,成为了全球经济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长久的成功背后是一套独特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深深地塑造了新加坡的国民经济。

新加坡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贸易为中心”的模式,以开放、国际化和外向为主要特征。

经济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和出口,这样可以让新加坡的产业更加专业化和高效率。

特别是在1990年代,新加坡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亚洲金融和商业中心的地位,通过投资和金融创新,争取成为全球知识型经济的重要力量,并形成了和其他地区区别明显的经济模式。

新加坡的经济运行中还有其他几个要素。

首先是政府的主导作用。

新加坡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制定相关政策以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初创期,新加坡政府着重发展航空航天、制造业、海运和金融行业。

在这些领域,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研究基金和其他政策措施来支持产业的发展。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政府主要关注制度和法规的制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

其次是新加坡经济形成时机的限制性条件。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地区,这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环境的影响。

新加坡没有大量的土地,能源和人力资源,这就导致它无法像其他国家那样通过规模扩张和自然资源开采来实现经济发展。

因此,新加坡必须采取创新和高效的方式来通过市场规模和国际贸易获得经济增长。

同时也必须促进卓越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第二章新加坡经济模式的启示新加坡的经济模式能够给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尤其是那些处于初创阶段或正在转型中的经济体。

第一个启示是新加坡的开放性。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并着重于加强自身与外部金融机构、科技创新机构和其他国家的合作。

这种开放性使新加坡能够吸引外资、创新和贸易,并使其成为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国。

这对于其他亚洲国家是一个宝贵的经验:通过与外部金融、商业和科技机构的合作,加强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并提升贸易活动的规模和效率。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大、人口稀少的城市国家。

然而,凭借着过去几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强国和国际金融中心。

其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新加坡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提供优质教育和培训,使人才能够拥有国际竞争力。

他们注重培养科技和创新的人才,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充满创业精神的国家。

这一点告诉我们,教育和培训是培养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不断投资和改进教育体系,才能够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次,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

他们积极吸引和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新加坡投资和设立研发中心,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

新加坡发展了世界级的科技园区,并且通过慷慨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创新企业和科技人才。

这一点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再次,新加坡高度重视规划和城市建设。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城市规划,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环境的改善。

新加坡的交通系统、住房和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服务。

这一点告诉我们,城市规划和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该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竞争力。

最后,新加坡重视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

新加坡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地区合作机制,与其他经济体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

新加坡也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并开展了大量的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

这一点告诉我们,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拓展市场,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之,新加坡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我们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加强教育和培训投资,推动创新创业;应该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支持科技产业的发展;应该重视规划和城市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应该重视国际合作和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地区合作机制。

考察报告:新加坡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和启示

考察报告:新加坡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和启示

考察报告:新加坡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和启示近日,作为赴新加坡“新型开发园区规划”专题培训班的一员,经过短暂的十天培训学习,近距离接触新加坡的社会现状、人文理念、经济结构及发展成果,深深感受到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的前瞻性、有序性和可行性。

新加坡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国家,国土面积718平方公里,人口547万,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作为昔日一个地小物薄、资源缺乏、建国时间不长、人才短缺的袖珍国家,在短短50年时间里,创造出了成为世界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世界第二大货柜码头、第二大电子工业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以及人均GDP达到71318美元、全球经济体竞争力排名位居世界第二位,国际贸易最开放的国家等经济发展奇迹。

奇迹的产生,与新加坡政府历年来主导并持续进行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是密不可分的,是值得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中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一、新加坡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一)努力保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着力打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构成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三个基础条件分别是“宏观经济及政治的稳定”、“健全的法治制度”及“着重教育及培训”。

新加坡政府将经济、政治的稳定看作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为了保持社会稳定,新加坡政府打造多元文化,使新加坡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容纳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在新加坡和谐共处;对外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从而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和谐的国内、国际环境。

同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

政府制订并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建设干净而葱绿的城市,打造花园城市这一烫金名片;政府投资建设港口、机场、公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完善吸引外资的硬性条件。

(二)实行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除了执政党的先进理念和适宜的政治社会环境外,最关键的还是形成了一套符合新加坡实际、能够把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 总部经济 ”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 , 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 造基地布局在具有 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使 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 以及 由
此对 该区域经 济发 展产 生重要 影 响 的一种 经济形
物医疗、技术、物流、资讯、信息科技 、金融等 。 几乎所有的外域跨国公司都选择 了新加坡为进军东 南亚的起点,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 地区总部来实施其海外扩张战略。新加坡在发展中
和 “ 口”的欠 缺 , 同时 ,新加 坡政 府 也推 出促进 人
2 0世纪 6 0年代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
开始 向外转 移 ,跨 国公 司 四处寻 找低 成本 的 加工 或组装 地进 行 投 资,新 加坡抓 住 了这 次产 政策使新加坡 的 国内生产总值得到高速增长,新加坡成为一个产 品在海外设计 、在国内生产 的制造业为主的跨国
维普资讯
深 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0 0 6年第 4期
J u n l f h n h nP l tc nc o r a e z e oye h i o S No4 2 0 。, 0 6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 济 的经验 与启 示
财政 优 惠政策 ,促进 产业 转 移 。
乱的渔村和香料、橡胶的转运场 ,转变为如今云 集了绝大部分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地 区总部的新兴
工业 国家,成为 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全球典范,今 天的新加坡已俨然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最为著名 的总部聚集地之一 。 目 前新加坡有上万家跨国企业 , 超过 6%选 0 择在本地设立总部。 截至 2 0 年, 05 到新加坡投资
国家 ( 区 )中对 于跨 国公 司总部 最具 吸 引力 ,而 地

新加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近些年来,新加坡由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城市发达、社会和谐的先进国家,其发展的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到新加坡学习考察,以借他山之石攻发展之玉,本文作者在2008年年末到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学习考察,此文即学习考察体会。

标签:新加坡;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社会和谐一、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原因探究新加坡为什么能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成为经济强国?通过学习考察,笔者认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可资我们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新加坡经济腾飞,得益于其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

新加坡不仅面积小,而且没有资源。

然而,新加坡人却在李光耀的领导下,以其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抢抓机遇的能力,把生存危机变成了国家发展的动力。

为了生存,他们先后与马来西亚签订了两个从柔佛州购买淡水的协议,两个协议分别于2011年和2061年到期。

为了争取发展空间,他们悄然进行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之前的由马来西亚进口的一个“水龙头”发展为现在的四个“水龙头”:购买马来西亚的天然水、利用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汇集的雨水、淡化后的海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净化水。

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危机,还将马来西亚进口的原水进行处理后反输送马来西亚赚取利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污水净化和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向国外输出技术和管理。

为了发展,新加坡总是在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经贸往来关系的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夹缝中寻找生境、创造机遇。

在新加坡之前,国际上只有纽约、伦敦和东京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美金交易,但是,新加坡却利用了三个城市之间存在时差的问题大力发展外汇交易市场,在伦敦市场关门之后、东京市场还未开业之前的时间空隙进行美金交易,从而将新加坡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市场。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和印度的迅速崛起和全球制造业向两国转移的趋势,新加坡又把开放和合作的重点锁定在中、印两国,除了加大向两国的投资和吸引两国投资外,明确提出要针对两国不断增加的中产阶级规划其产业和服务,提出要放弃之前禁赌的理念,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旅游胜地滨海湾和圣淘沙分别由美国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和马来西亚云顶国际集团投资50亿新元以上,新建两个赌场,以吸引中、印两国的中产以上阶级到新加坡旅游,计划到2015年,使旅游人数由2005年的880多万人扩大到1700万人,每年解决6万个就业岗位,拉动GDP增长1.6%,推动新加坡成为国际会展中心。

新加坡的发展战略及启示

新加坡的发展战略及启示

新加坡旳重大发展战略及启示从世界地图上看, 新加坡仅是一种小点, 但这个不具有任何资源禀赋旳弹丸小国仅用四十余年旳时间, 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旳华丽转身, 成为国际社会赞誉并学习旳楷模。

通过十多天旳学习、观测、感受与体会, 新加坡政府旳战略思维及务实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旳印象。

一、国家绿化战略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挣脱英国殖民统治后, 面对一穷二白、肮脏落后旳现实, 政府把绿化做为确定国家竞争优势旳首选战略, 开展全国绿化运动, 建设花园都市。

一是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旳树种。

按照快长高大、枝叶繁茂、不易折枝等原则, 从世界各地引进适合在新加坡生长旳树种, 全国85%旳树种从国外引进, 高大旳雨树成为新加坡都市一道独特、漂亮旳风景线, 让每个到过新加坡旳人念念不忘。

二是美化运用水道。

改造运用新加坡河, 保留河岸原有都市风貌, 克拉码头、游新加坡河成为著名景点, 对新加坡旳原有水系合理整改, 保持原始风貌, 把自然、人文、环境有机结为一体。

三是打造花园中旳都市。

由“花园都市”向“花园中旳都市”前进, 建设280个都市公园、150公里旳环岛绿道, 运用步行通道把各个公园有机串联起来, 全国共种植1100多万株树木, 没有一块裸露土地, 森林覆盖率到达45%。

绿化战略迅速优化了新加坡投资环境, 改善了人们旳生活环境, 并极大振奋了人们旳精神。

二、经济全球化战略从建国开始, 新加坡就清醒地认识到, 只有跟世界旳经济接轨, 才能发展自己。

为此, 新加坡把自身发展同亚洲发展亲密地关联, 以世界旳眼光来谋篇布局, 从而在联结东西方旳世界产业体系中精确定位。

一是大力引进跨国企业。

组建经济发展局, 针对世界500强上门招商, 并在税收等方面对跨国企业出台优惠政策, 使得新加坡成为1965-1993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多旳国家。

目前, 新加坡已引进7000多家外资企业, 其实4000家为区域总部, 新加坡旳GDP中有42%由跨国企业发明。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经验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经验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经验新加坡位于马来西亚半岛的南端,是一个赤道国家,北与马来西亚一水相隔,东、西两面分别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相毗邻,由1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2005年末其国土面积为699.1平方公里,人口420万人。

这个被称为地球上的小红点的热带岛国,1959年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又脱离马来西亚,正式成为独立国家。

四十多年来,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治理下,克服没有自然资源、国内市场需求小等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迈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一、新加坡经济的主要情况2005年,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13.42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第39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998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第22位。

从总体上看,新加坡的经济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1、从增长速度看,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已进入成熟成长阶段。

回顾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看出,1965-1986年,新加坡经济处于“自然成长期”,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其中1960-1984年间的GDP年均增速为9%,成为亚洲经济的"四小龙"之一;1987-1997年,新加坡经济进入“稳定成长期”;受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新加坡经济自1997年开始转入“成长波动期”,GDP的增速或高或低,1997年为8.5%、1998年为-0.1%、1999年为6.9%、2000年为10.3%、2001年为-2%、2002年为2.2%、2003年为1.1%、2004年为5.2%、2005年为6.4%,经济总体上处于缓慢增长。

2、从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看,新加坡的经济结构是三次产业极不平衡。

新加坡受自然禀赋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弥补先天不足,通过设立开发区,吸引外国投资者,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运动;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展第三产业。

6.新加坡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启示

6.新加坡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启示(作者:佚名来源:大庆日报2013年7月11日)日前,本人有幸赴新加坡参加了湖南省领导干部科学发展与领导力培训学习,学习考察了新加坡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生态建设、执政理念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特别是新加坡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启示一:要以政策为导向,提升经济发展战略。

政府的职责之一是制定合理、适时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在新加坡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结合新的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合理产业政策来指导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发展。

郴州在优化产业发展战略上,首先,要发展“两源”经济。

现阶段,郴州工业的发展要走出资源路径依赖,就要发展以矿业、矿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内源式经济,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体的外源式经济。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我们紧邻广东,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明显,承接简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渐渐失去竞争优势。

所以,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大企业、大集团。

其次,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既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又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达的服务业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新加坡服务业增加值已占GDP的75%。

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特别要抢抓高速机遇,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就苏仙区来说,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把飞天山景区策划成郴州东部生态旅游新城。

通过引进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美中小企业论坛等活动,提高景区知名度。

着眼于经营效益,按照生态原始的标准来建设相山瀑布公园。

发挥五盖山国际狩猎场的名牌优势,高起点规划和建设五盖山泛旅游产业集群。

启示二:要以人才为依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加坡常变常新,但对人的“转型”,从不放松,特别注重动员民间的力量提高自我调整的能力。

我们在产业升级中,要把人的培养和转型、把练“脑袋”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新加坡崛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崛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崛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为了拓宽眼界,加快培养人才,我委部分年轻干部赴新加坡进行了短期学习培训。

新加坡面积为我市的1/6,人口规模相当,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我市。

新加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曾经面临的资源短缺、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周边地区竞争压力加大、交通拥堵、社会和谐等问题,我市也同样面临或即将遇到。

因此,新加坡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对我市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的主要发展经验1、富有远见的经济政策,不断升级的经济战略吸引外资。

新加坡于1961年投资创建60平方公里的裕廊工业区,加快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授权裕廊工业管理局招商引资、审批项目、园区规划、征税、土地供应、公共服务等多项自主权。

目前,裕廊工业园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工业基地,年产值2000亿新元以上,并以此为基地和突破,吸引外资加速发展。

2007年新加坡吸引外资230亿美元,占东南亚吸引外资的50%以上,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400多家,国际银行100多家。

产业升级。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新加坡已经形成了由规划法令、概念蓝图、发展指导蓝图、详细规划组成的完整的规划编制体系。

规划编制由民间事务所完成,政府只负责审查其资质,对于政府认为重要的工程,可通过设计委员会对建筑布局和外观设计进行指导。

新加坡对国土面积功能的区分非常严格,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居民居住用地抑制控制在国土面积的15%以内。

城市重建局将新加坡所有土地划分为900多个区块,并在每一区块内对土地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制作沙盘模型供舆论监督,由于每一栋房屋、每一扇窗户都能在城市规划沙盘模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违反规划的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集约用地。

新加坡一方面填海造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地铁、停车场大部分在地下,甚至污水处理厂、地铁维修厂、水库、商场、康乐设施也逐步转入地下。

全岛6个污水处理厂均建在地下50米深的地方,共节约土地300公顷。

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发展道路的特点及启示

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发展道路的特点及启示

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发展道路的特点及启示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后的新加坡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社会动荡不安、频繁的种族冲突、失业严重等等。

西方评论新加坡是一个“勉强成立的国家”,并断言“独立的新加坡是没有前途的”。

然而如今,新加坡这个人口不足300万、面积仅60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岛国,经过政府和人民的励精图治,竟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都市国家,其经济腾飞被人们称为“新加坡奇迹”。

透视其经济发展的轨迹和特点,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新加坡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道路新加坡独立后的经济发展道路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965-1970年:发展工业出口阶段。

这一阶段工业发展方针从进口替代转变为面向出口,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并形成以出口贸易和制造业为主的二元经济结构。

1971-1978年:产业转型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政府制定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工业转型的过渡战略,新加坡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形成了制造业、金融业、运输业、通讯业为支柱的多元经济结构。

1979-1984年: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

1979年政府开始实施“经济重组计划”,经济重组进一步改善了新加坡的经济结构,巩固了以机械、运输、外贸、旅游和服务五大支柱为主的多元化国民经济格局,并使经济朝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1985-1990年:技术升级换代时期。

政府成立经济委员会,制定了工业生产向高技术、高增值转化的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

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金融、交通运输、旅游、商业和服务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工业结构日趋合理。

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90年代新加坡特别重视信息产业,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新加坡是受冲击最小、恢复最快的国家,其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得到世界称赞。

1995年经合组织宣布,从1996年起,新加坡从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

二、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稳定,而政治稳定又依赖于廉洁高效的政府,这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良好软性条件。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区域 资源 实现最 优 空 间组合 以及 而 且其发 展规 模 己远 远超 过部 分 司 四处寻 找低 成本 的加 工 或组装 由此 对该 区域 经济发 展产 生 重要 发达 国 家 ,成 为亚 太 地 区 当前 极 地进 行投 资 .新加 坡抓 住 了这次
影响 的一种 经济 形态 。新 加坡 在 具实 力 的 总 部基 地 ”,在全 球 产业 转移 的机 遇 .以出 口为 导 向 总 部经 济 的发展 中有 很 多值 得 借 贸易和 国 际金 融业 务 中发挥 着 举 的工 业化 政策 使新 加坡 的 国 内生 鉴 的经 验 ,研究 其特 点 .有助 于 足轻重的作 用。
加坡) .它还是世界 空运 中心 .便 现代 服务 业 的迅速 发展 成 为吸 引
利 的地 理位 置 ,加上 新 加坡 的 自 跨 国公 司总 部 的重要 因素 .也直 由港政 策 ,使其 成为 停 靠港 、马 接 为许 多海 外 金融和 商 贸企 业拓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新 加坡发展总部经济 的经验 与启示
总 部经 济 ” .是 指某 区域 了新加坡 为进 军 东南 亚 的起点 , 来亚 地 区的 货物集 散 地 以及 对 华
由于特 有 的资源 优 势吸 引企业 将 越 来越 多的跨 国公 司 在新加 坡设 贸易的货物集散地 。 总 部在 该 区域 集群 布 局 ,将生产 立地 区总部 来 实施 其海 外扩 张 战
第 四 ,推 出 一 系列 政 策 吸 引
三 、对 深圳 发展 总部经 济 的启示
新 加 坡 是 发 展 中 国 家 中 总
新加 坡 相 当部分 生产 制造 环 节外 跨 国公 司来新 加坡投 资 。国际 贸 部经 济形 成和 发 展较 为成 功 的国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新加坡利用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但随着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工资增长率不断上升,新加坡经济再次进行调整,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了经济的”华丽转身”。

本文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新加坡的工业化道路,对于目前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同时新加坡的自然资源比较匮乏,但是其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交通要道和东西国际航线的枢纽。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克服国土小、人口少、资源缺乏、国内市场有限的不利条件,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由殖民地经济向新兴工业化转变的历史,新加坡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从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到石油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经济结构,形成了特色的新加坡经济增长奇迹。

一、新加坡工业化进程(一)经济发展初期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中的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限制从国外进口工业品,同时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利用在国内生产的工业品逐渐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

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

殖民统治下的新加坡经济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主要是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进行转口贸易,1960年的新加坡经济中,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为78%,同时也出口锡、橡胶、石油等初级产品。

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新加坡人口快速增长,政府意识到传统的农业和转口贸易越来越难于无法维持充分就业,解决失业的办法在于制造业的扩张,为此当局针对劳动力过剩、技术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进口替代战略。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策略的启示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策略的启示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策略的启示新加坡是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小型城市国家,其经济发展策略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很多启示。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第一,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大力投资于教育体系的建设。

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包括普及教育和职业培训,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为新加坡提供了高水平的劳动力,吸引了许多外国投资者。

第二,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

新加坡鼓励创新并积极推动科技发展,努力将经济由传统制造业转向高价值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政府设立了许多基金和计划,支持本地科技创业公司,并吸引了全球科技公司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

这种注重科技的发展战略使得新加坡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第三,强调国际间的合作和开放。

尽管新加坡国土面积很小,但他们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

新加坡签署了多边贸易协定,加入了国际组织,并促进了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

他们也非常开放,对外国投资者和人才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

这种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态度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

第四,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

新加坡政府注重发展好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水电等方面。

他们还注重城市规划,在城市中心建设了高楼大厦和商业中心,同时也注重发展住宅区和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这种重视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的做法是新加坡城市发展成功的关键。

第五,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政府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等,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加坡政府还注重与其他国家合作,分享环保技术和经验,共同推动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策略包括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强调国际间的合作和开放,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以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论文报告: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一、新加坡的开放战略新加坡现代化经济的基础是开放战略。

新加坡政府认为,与其依赖本地市场,不如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

为此,新加坡大力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并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建立了对全球经济的广泛联系。

这一战略的成功表现在新加坡拥有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全球最重要的油气交易场所之一、亚洲科技中心之一,以及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中心、航空枢纽和旅游业。

二、新加坡的政治稳定政治稳定的维护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新加坡政府的引领下,该国建立了一套严密而高效的国家领导体系,以确保政治稳定。

因此,新加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并成为一个安全可靠的投资目的地。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技术创新和投资,吸引人才和创新力量,并通过稳健的财政支出和公共投资,努力维护社会和谐和平衡性增长。

三、新加坡的资源优化新加坡资源有限,但政府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和开发,建立了优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新加坡优化电力、国土、水资源等,不仅优化了人民的生活品质,也使新加坡成为供电可靠和水资源安全的国家,并积极发展水业和能源技术。

此外,新加坡大力发展企业和创新社区区,以吸引和保留海外人才和创新精英,建设高科技产业集群,同时也要求企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四、新加坡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新加坡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以确保其具备未来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花费了大量的资源,建立了优秀的教育体系,为每个公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

同时,新加坡鼓励人们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并在各行各业设立学院和研究所,以吸引人才和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和开发支持。

五、新加坡的卓越治理新加坡的卓越治理是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通过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新加坡建立了一套重视治理的机制,并对各项政策、计划和管理实施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新加坡还优化了行政机构,建立了高效的公共服务机制,积极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新加坡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借鉴

新加坡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借鉴

新加坡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借鉴作为一个小国家,新加坡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这得益于其独特的经济模式。

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成功,与其紧密结合的政策和战略密不可分。

对中国来说,新加坡的经济模式和发展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新加坡经济模式的基础是开放性市场经济。

作为国际贸易中心之一,新加坡依靠贸易和服务业获得了高度经济增长。

新加坡的企业环境优化和抵御外部市场冲击的弹性,使其成为拥有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生态之一的国家之一。

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经济模式,它可以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这种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启示就是,在开放的市场上拥抱全球化,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引进外来的创新和技术成果。

新加坡经济的另一个基础是政府的主导作用。

虽然市场在分配资源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政府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新加坡,政府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抗腐败的高度警惕和公平的纳税制度中。

政府的改革、投资和转型计划创造了非凡的经济增长,塑造了新加坡的国际形象。

对于中国,政府应该运用好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相关政策的完善来掌握市场健康发展的主导权,积极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后盾。

新加坡的经济模式还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新加坡已经成为科技高地,尤其是在金融和物流领域。

新加坡拥有世界级科技人才和研发能力,这使得新加坡不断跨越技术边界,领先全球现有的商业模式和领域。

此外,在工程技术、工业应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也有卓越的科技成果。

新加坡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取得了成功,今天许多知名的全球企业都源于新加坡人才的培养和创新。

中国可以从新加坡的例子中汲取灵感,加强人才培养,掌握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更多自主权。

新加坡经济模式能够对中国提供多方面的启示。

尽管两国经济和文化存在差异,但是新加坡的特有经验可以成为中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参考。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每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路径和模式。

新加坡通过自身的历练和思考,发现适合自己的经济升级之路。

其经济模式是一个实用而成功的模板,对世界各国都有着启迪作用。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内容摘要: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及巩固执政党执政地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许多成功做法和经验对我们有重要启示。

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保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制度保障,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正确处理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活力,社会福利制度的设计既要体现扶弱济困,又要有利于鼓励人民通过勤劳致富。

为此,必须把政策的重点放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上。

一、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68亿新元增加到2004年的1800亿新元(注:目前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在长达45年的时间里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430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5200美元,进入经济发达和高收入国家行列。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努力保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着力打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据新加坡政府经济发展局的总结概括,构成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基础条件分别是“宏观经济及政治的稳定”、“透明及诚实的法治制度”及“着重教育及培训”。

可见,新加坡政府将经济、政治的稳定看作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为了保持社会稳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以来,对内强调各民族和谐相处、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措施扶助低收入群体;对外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从而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和谐的国内、国际环境。

(二)实行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除了执政党的先进理念和适宜的政治社会环境外,最关键的还是形成了一套符合新加坡实际、能够把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总部经济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新加坡总部经济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收稿日期:2010年5月18日作者简介:潘素昆,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北京,100144。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FDI 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7J C790052)、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与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研究”(项目编号:20081D0500200119)、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M200910009005)、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 HR2010081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加坡总部经济发展经验及其启示潘素昆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总部经济高速发展。

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总部经济发展的典范。

新加坡总部经济的成功发展得益于政府实施的总部计划,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定位以及为总部经济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新加坡 总部经济 跨国公司 外商直接投资中图分类号¬F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052(2010)04-0067-05一、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发展历史(一)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总部经济的酝酿阶段新加坡位于亚洲大陆最南端延伸处,是亚太地区及国际运输路线的自然交汇点。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就成为了“远东最重要的交通中心”,这为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同期,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纷纷把制造组装基地转向低成本的国家,借此契机新加坡的产业政策逐步转化为出口导向。

出口导向型经济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

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从1966年的1613%上升到1973年的2215%,在1980年达到2319%[1]。

同时,制造业的兴起使得新加坡的国内生产和就业水平都得到迅速提高。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经验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经验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经验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却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经济体。

它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重要的启示,尤其是那些想要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

以下将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探讨。

首先,新加坡非常注重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而人才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新加坡大力投资于教育,并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以提高人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和计划,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补贴。

此外,新加坡也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帮助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其次,新加坡采取了积极的外贸政策。

由于资源匮乏,新加坡注重发展出口和吸引外资。

它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与其他国家签署了多项自由贸易协定,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组织。

新加坡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奖励和激励措施,以吸引外国投资。

这些政策和措施使新加坡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

第三,新加坡实行了开放的市场经济。

它减少了政府的干预和管制,鼓励企业自由发展。

政府提供了一个稳定和有利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和投资。

此外,政府积极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新加坡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一,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市场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外,新加坡也注重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它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港口和机场等。

新加坡的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机场也是亚洲的重要航空枢纽。

此外,新加坡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创新和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效率。

这些努力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最后,新加坡注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它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保障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新加坡建立了世界上最高效的公共住房系统之一,提供了负担得起的住房给广大民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
本站
按:为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推动我市总部经济的发展,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6月,我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和《东莞市总部企业认定暂行办法》。

目前,吸引更多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总部入驻,发展总部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发展目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在这一方面已先行一步,取得了重大进展。

基于此,我办收集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供参考。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
目前,一共有2.6万家国际公司立足新加坡,在7000多家跨国公司中,60%在新加坡设立总部或者区域总部。

投资领域集中在制造业、电子、化工、生物医疗、技术、物流、资讯、信息科技、金融等。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来实施其海外扩张战略,新加坡已成为亚太地区当前极具实力的“总部基地”。

一、新加坡政府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做法
首先,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新加坡金融业和商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为其制定出一项较制造业发展战略更为详细的发展战略,为新加坡成为国际基金中心和世界著名外汇市场,确立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的地位创造了先发条件。

以金融和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重要因素,也直接为许多海外金融和商贸企业拓展了市场机会。

因此,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跨国银行、投资公司及贸易公司纷纷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一方面是为了在新加坡自身的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谋求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则是着眼于迅速崛起的亚洲经济,通过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或亚太地区总部以进一步拓展巨大的市场。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新加坡本身制造成本的提高,在新加坡的企业也开始把制造环节向亚洲其他制造成本低,如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缅甸、菲律宾等国家转移,而把研发中心和总部留在新加坡,以便利用新加坡的金融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便利服务等。

在新加坡相当部分生产制造环节外迁过程中,伴随着本国公司及跨国公司总部机构的聚集,两者共同推进了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制定一系列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本国产业升级转移。

新加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有:1、拟订了“全国科技计划”,投资20亿新元在制造业、资讯工艺、电子技术、细胞生物等9个重要范畴进行研发,设立研发中心;2、在美国设办事处,通过不断针对性的宣传,吸引国外研发
资金:3、利用国外的投资,借合作机会学习最新技术,促成技术的转移;4、通过“公民权”吸引外国人才。

同时,新加坡政府一方面通过不断在科技上的突破,克服“土地”和“人口”的欠缺,另一方面推出促进产业转移的具体措施,例如:1、为了刺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实行了“纠正性工资政策”,大幅提高技术型产业的工资;2、设立科技工业园,实施一系列投资、税收、财政优惠政策,促进产业转移;3、出台鼓励措施对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4、不断推进研发,加强科技教育、在职培训,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的升级。

第三,推出一系列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到新加坡投资。

国际贸易占新加坡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倍多,新加坡贸易发展局为继续保持和加强新加坡的竞争优势,推出了《特准国际贸易计划》,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新加坡设立办事处,以促进对外贸易及转口贸易的增长。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司每年只收10%的公司所得税:1、从事五大商品交易的国际贸易机构,营业额须超过2亿新元;2、具有全球贸易网络及良好的公司业绩;3、每年在新加坡的商业开支不少于200万新元;4、企业至少要有3名经验丰富从事交易活动多年的职员;5、充分利用新加坡国家银行、金融、保险及航运服务等。

第四,在吸引“总部”上实行有差别的优惠政策。

为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入驻,新加坡政府根据不同的企业总部类别采取了各种针对性优惠措施,具体如下:
1、“商业总部”奖励,目的是奖励并协助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或企业,将其技术扩展到本区域,并能提供商业、技术和专业服务,走商业区域化、国际化道路。

有以下规定:
(1)奖励条件:①申请奖励者必须是在新加坡注册的本国公司或外国公司,该公司在商业或特定领域有良好的业务基础,在股权、资产和雇员方面都能达到相当的规模;②申请者必须至少与三家真正从事商业活动的岸外公司签有正式合同,同时向这些公司提供服务,并从这些服务中获取利润。

(2)特定条件:①申请者在本区域的主要业务包括商业和服务业;②申请者必须明确其主要的业务核心是新加坡作为区域管理和监控中心。

(3)申请者的主要经营范围:①工程和技术服务包括:研究发展各种技术、商贸行业咨询、管理和监控服务;②计算机信息、通讯及业务;③娱乐、休闲、生活消遣方面的服务及酒店管理;④出版、医药卫生、教育及培训项目;⑤仓储自动化。

(4)申请者的经营服务可通过特许经营权计划来区域划分。

(5)经营服务所雇佣的人员必须以新加坡人为主,至少有管理人员10名、高级专业人员5名和技术人员10名等,受雇人员应向申请者的主要业务区域提供至少三项辅助性的服务,包括:①总体管理、发展和协调;②原材料和配件的
采购;③市场研究、控制及销售;④公共宣传活动管理和设计;⑤区域培训及人才管理;⑥企业财务、债券及基金管理;⑦区域技术与通讯产品开发。

(6)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授予“商业总部”称号的企业享有如下优惠:①从事上述行业及特定领域里的业务可以享有10年免税优惠;②对于前期享有“先锋地位”的工业,可获得巧%的减税优惠,为期5年;③对出口销售和服务所得收人50%予以免税,为期10年;④对出口服务所得收人的90%予以免税,为期10年;⑤对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在原折旧率的基础上可享受50%所得税优惠;⑥对于购买生产设备的岸外贷款可扣除利息税;⑦对经批准的专利权使用费、各种杂费及发展经费、对符合要求的付款可享受全部或部分免税;⑧来自岸外公司的红利收入免征所得税。

2、“营业总部”奖励,这是新加坡政府为吸引跨国企业集团设立以新加坡为“区域营业部”而推出的优惠措施。

有以下规定:
(1)凡享有经发局授予区域总部地位的外国公司及本国企业总公司,在5至10年内对从所提供的服务中赚取的利润只交10%的公司所得税。

(2)岸外公司汇来的利息和权利金,以及总公司买卖外汇所获得的利润,岸外投资所得,均可享有10%的公司所得税优惠。

(3)岸外附属子公司汇来的红利享有10年免税优惠。

“商业总部”为区域里的任何客户提供辅助性服务,所获取的优惠视情况而定。

“营业总部”的服务对象只限于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企业并统一享有10%的优惠税率。

3、“跨国营业总部”奖励,目的是鼓励在新加坡成立和注册的公司将总部设于新加坡,并对其海外附属公司及其有关企业提供管理规划及协调。

(1)奖励条件:①在本区域拥有众多的生产营销网络;②与投资国其它同行业相比,其净资产值、员工人数均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地位。

(2)奖励内容:①红利:跨国营业公司总部获得拥有股权的海外附属子公司或有关企业的红利可免交公司所得税,该公司若将其转贷给区域子公司或汇人新加坡总部也不增加任何税项;②管理费:在新加坡境内的跨国营业总部,其各项管理服务收人只须交10%的公司所得税;③利息:跨国营业总部向新加坡金融机构融资,并将其转贷给区域总公司或有关企业的所得利息,可申请10%的优惠税率;④期限:跨国营业总部租税期一般为5至10年,税期延长视营业范围和营业项目而定。

第五,打造高效廉政政府,形成制度化的软环境基础。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打造高效廉政政府,提供优质的制度软环境基础,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

例如,专门负责投资申报、审批手续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该局机构精简、手续简便、工作效率高。

一项外国投资项目从申请到批准设厂,只需要10天至20天时间。

同时,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了防止政府官员贪污的机制,
既有机构,也有相应立法,执法严厉,形成对政府人员强大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一个廉政的政府形象对跨国公司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新加坡政府发展总部经济的启示
1、战略制定和宏观控制好;
2、颁布的政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3、法制完善:
4、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业水平高;
5、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处理地好,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办事效率;
6、实行了以“租税减免为核心”的投资鼓励政策,有效吸引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
7、不断利用跨国公司的经验和力量;
8、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