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制度

合集下载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在清朝的统治下,科举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一种用于选拔官员的制度,它通过考试选拔出人才,使他们可以在政府中担任职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朝的科举制度,包括其历史背景、考试流程以及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清朝的科举制度源自唐代,经过宋代、元代的发展演变,最终在明朝得到完善。

随着明朝的灭亡,清朝在其统治初期也参考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并加以改革。

清朝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有才能的人才,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

与明朝的科举制度相比,清朝的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和考试范围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二、科举考试的流程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每三年进行一次,会试和殿试则是每年进行一次。

1. 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层次,考试地点设在各地的州县。

报名参加乡试的考生要通过一系列的资格审核后方能参加考试。

乡试的考试科目包括经义、史书、诗文等,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乡试合格的考生可以晋级参加会试。

2. 会试:会试是乡试合格考生进入的第二层次,考试地点设在省会城市。

会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文采和论述能力,一般考试内容包括文章题目的命题作文和诗词创作等。

会试合格后,考生可以晋级参加殿试。

3. 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层次,考试地点设在皇宫内的文庙殿。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察内容包括经义、政策、实务等,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

殿试合格的考生将被评为状元、榜眼、探花等不同级别的进士,并有机会进入国家官僚体系。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清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这打破了封建社会中世袭贵族的传统,促进了社会流动性,并为国家提供了大批的人才。

2. 稳定政权: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优秀的官员,使得政府的管理效能得到提高,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但其兴盛始于宋代,绵延至清朝末年,将近1000年。

其历史背景和形成演变,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所决定的,存在着显著的时间和地域特征。

清朝科举制度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广泛运用直至其末年。

科举制度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乡试、省试和制科,分别分布在各个政治层面。

乡试考试是每三年一次,由乡试考官负责,负责考察考生的文化水平和个人品德等方面。

考生通过乡试后,方可参加省试。

省试是由各省政府官员领导,经过几轮层层选拔后,最终决定录取者的名单。

最后的制科考试则是由皇室亲自主持,由考生与考官面谈来决定最终名单。

制科后的最终录取者即可进入官场,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起源源于封建的官僚制度,旨在选拔优秀的人才,满足封建经济的需要。

其初衷是为了选拔政治家、治理家和各类经济人才,从而促进封建经济生产力的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的普及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变化和不可避免的问题。

甲午战争后,科举制度的危机和崩溃加速。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百年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封建式的选拔人才制度,也谱写了中国文化、政治和经济历史上的优美篇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伴随着封建社会的日益衰落和社会变革,科举制度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奢侈而愚昧的族长、家族势力的形成以及对科学、文化、思想等方面的阻碍。

科举制度本身并未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梦想,而是强调在封建社会的框架内扩大知识的范围和人才的选拔。

因此,在现代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中,注重科学、文化、思想等领域的培养,强调实现个人的梦想与社会的进步,是更加迫切的任务。

清朝科举制度的运作与成果

清朝科举制度的运作与成果

清朝科举制度的运作与成果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在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于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会探讨清朝科举制度的运作和成果,分析其对于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清朝科举制度的运作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分为三个阶段,即康熙时期,乾隆时期,以及嘉庆时期。

这三个阶段的差别主要在于制度上的细节调整。

康熙时期,清朝采取了少数民族举人,并取消了举人的生员等级,从而使得学术成果成为了高级官员的主要凭证。

在此基础上,康熙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比如设置了会试、殿试,实行挑战制度等,使得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乾隆时期,清朝科举制度的改革更加深入,其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普及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乾隆朝的科举制度,主要是继承了康熙以来的制度并加以完善。

设广学馆和四书五经馆,加强全国的读书运动。

改制府、州、县三级举人考试和山东会试、北京殿试,考题设置更有深度,考官选拔要求更为严格,监考保密措施更加严格。

并且,由于乾隆朝七十年的长治九年的安定,科举制度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普及度更为广泛。

嘉庆时期,清朝科举制度继续得到完善。

嘉庆时期,科举制度主要依然延续了康熙和乾隆时期的传统,主要的改革方向是加强官场清廉和反腐。

在不断完善和加强的科举制度的带动下,清朝社会的学术和文化水平也逐渐得到提高。

二、清朝科举制度的成果清朝科举制度不仅为清朝政治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革新,也为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遵循科举制度,人才得以选拔。

通过清朝科举制度,使得人才更加广泛地得到机会,他们不分贫富,不分出身,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进入官场为国家效力。

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使得官方选拔人才更加公正,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

其次,科举制度可促进国家文化的传承。

清朝时期,考取举人的人员,不仅能够参政议政,还能够通过翻译、教书等形式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知识。

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制度清代科举制度是指清朝时期的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它源自唐代科举制度,经过宋代、元代的发展,最终在明代得到系统的制度化。

清代科举制度的建立,是康熙时期上承明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并在雍正、乾隆时期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

清代科举制度的核心是乡试和会试。

乡试是指在县级以上城市设立的场所进行的考试,主要选拔地方官员。

乡试采取笔试形式,包括经义、诗词等科目,考试内容以经典内涵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经、史、子、集四部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乡试分三等,第一等为举人,第二等为解元,第三等为贡生。

会试是指在省会城市举行的考试,主要选拔省级和中央官员。

会试分两个阶段,第一天是礼部文试,第二天是礼部武试。

文试包括经义、诗词、策论等科目,武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武艺和军事素养。

会试考试内容更加综合和全面,既注重考查学生对经典和文艺的理解和创作能力,又注重考查他们的才艺和综合素质。

清代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员的同时,也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一方面,科举制度倡导读书治国、文治遗风,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晋身的途径,使得社会上的有才能、勤奋好学的人有了实现自己理想和富裕生活的机会。

然而,清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注重礼法和经义,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压制,限制了学术和科学的进步。

其次,科举制度对人才的选拔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看重文史类人才,忽略了其他领域的人才。

再次,科举制度对贫困家庭的子弟不够友好,因为参加科举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

总的来说,清代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清朝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和科学的发展,但它也为中国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传承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传承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传承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科举制度是其重要的考试选拔机制。

这种制度既对社会的政治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科举制度与清代社会政治结构清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康熙年间,为清朝推行儒家教育思想,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选拔人才,为朝廷选拔官员提供了机会。

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以文治国",重视文化素质,甚至可以说,清代的官员基本上都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

科举制度为清代的社会政治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贡举、会试和殿试的不同阶段,选拔出来的人才逐渐进入行政体系,为清政府提供了稳定的干部队伍。

这也使得清朝的官僚制度更趋完善与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二、科举制度的文化传承科举制度的推行,不仅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更是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扬。

儒家思想强调学问修养,追求道德行为的标准,而科举制度则使得这种思想得以在社会中传承。

首先,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儒学学者。

在科举制度下,无论是参加贡举还是会试殿试,考生都需要精通儒家经典,理解儒家思想。

这使得清代出现了一大批儒学学者,他们通过仔细研读经典和解读注释,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思想。

其次,科举制度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科举考试的文科题目通常涉及到诗词、文章和经义等内容,这要求考生在文学修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因此,科举制度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优秀的文学家也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文化界。

最后,科举制度的传承使得儒家经典在社会中得到普及。

考生们为了能够通过考试,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经典。

这种知识的普及使得社会中的人们更加了解儒家思想,有助于推动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承。

同时,这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尽管科举制度在清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科举制度笼统地评价人才,只注重他们的文化素养,缺乏对其他方面的评价。

清朝的科举制

清朝的科举制

等 廪生 有 缺 额由 增 生 来补 。 第 三 类 叫 附 生 协助 皇 帝 进行 考 核 。 由 校 卫 级 士 官 带 领 贡 答。这种科举取士的制度直到 1905 年被废止
( 附子生员) , 如增生缺额, 附生可以补缺, 以 士 进 入 考场 , 同 时 派护 军 统 领 稽 查 , 殿 外 大 而告结束。
正 时 , 为 缓 和 反 清 情 绪 , 取 消 了 二 榜 制 , 无 翰、詹、科、道来充任。各省巡抚、道员、布政 人 才 , 在 常科 之 外 还 设 特 科 即 博 学 鸿 词 科
论满 汉 官 员都 要 经 过科 举 考 试 , 叫 正 途 出 使也要参加, 任监临官、提调官。乡试考中的 和 经 济特 科 , 皇 帝 随 时 根 据 需 要 进 行 考 试
此类推。各省学政在主持院试外, 还在任期, 门兵士巡逻。殿试结果出三甲。一甲: 取三

每年考试一次即岁试, 考察生员学习如何。 个人 , 即 状 元, 榜 眼 、探 花 、称 进 士 及 第 。 二 每次考试取优秀者即贡生, 送到国子监学 甲: 取若干人, 赐进士出身, 二甲第一名叫
朝 的锦
州 市
科档 案 局
县试分为五场、六场不等, 录取若干人, 录取 闱。会试主考官有四个人组成, 由礼部提请 文。八股文即“制义”或“制艺”或“时文”, 文体
后再参加府试。府试录取比县试录取人员要 皇帝派遣。主要是由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 形式为破题( 用两句论点破题的要义) 、承题
少。府试合格后, 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由提 书、最低副都御使以上担任主考官。举人参 ( 进一步阐述题目意义) 、起讲( 议论开始入手
浮雕 墙 内 容 再 现 了 1945 年 8 月 9 日 , 百 万 排, 是 沈 阳 解放 后 城 市不 断 发 展 、进 步 的 真 远也抹不掉的回忆。

清朝选拔人才的制度

清朝选拔人才的制度

清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历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以下将从六个方面介绍清朝选拔人才的制度。

1.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清朝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在各省举行,会试在京城举行,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优秀的读书人进入官场,成为清朝政府的重要官员。

2.特科特科是清朝选拔特殊人才的制度。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遇到重大灾害或战争,清朝政府会通过特科选拔特殊人才。

特科考试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被选拔的人才可以直接进入官场,成为皇帝信任的重要官员。

3.荫袭荫袭是清朝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在清朝,官员的子弟可以荫袭父辈的官职。

但是,这种制度逐渐被捐纳和保举所取代。

4.捐纳捐纳是清朝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在清朝,一些官员是通过捐纳钱财而获得官职的。

这种制度虽然能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也容易导致腐败和不公。

5.保举保举是清朝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在清朝,一些官员是通过保举而获得官职的。

保举通常是由高级官员推荐人才,被推荐的人才经过考核后可以获得官职。

这种制度能够选拔出一些有才能的人才,但也容易导致腐败和不公。

6.八旗选官八旗选官是清朝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在清朝,八旗是军事组织,也是政治组织。

八旗选官是指从八旗中的优秀人才中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能够选拔出一些有军事才能的人才,但也容易导致腐败和不公。

综上所述,清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科举考试是主要途径,但特科、荫袭、捐纳、保举和八旗选官等制度也在不同时期发挥了作用。

这些制度为清朝政府选拔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清朝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这些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如容易滋生腐败、压制人才等。

这些问题和缺陷也为清朝政府的衰落和灭亡埋下了隐患。

清代的科举制度

清代的科举制度

清代的科举制度清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对于清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主要介绍清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制度特点以及对社会影响等方面。

清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主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加强官僚阶层的统治。

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科举制度在元代后期逐渐衰落,明朝初年则有所恢复。

而清代则继承了明代的制度,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完善。

清代科举制度的核心考试有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首先是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用以选拔各地的士子。

然后是会试,每年一次,考生需要前往省城参加考试,以此选拔出一批优秀人才。

最后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目的是选出最优秀的进士。

清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有几个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实行了“以文选官”的政策,为了强调士人的文化修养,考试内容多为经史子集。

其次,科举制度是一个由下至上的选拔过程,通过乡试、会试,最后经殿试选拔出的进士可以成为官员。

这种选拔方式降低了家族背景和财富对官员选拔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公平。

另外,清代的科举制度还规定了严格的考试规则和监考制度,以确保考试的公正和严谨。

清代科举制度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清朝政权提供了稳定的官僚阶层。

其次,科举制度提供了上升为官的途径,为社会上层提供了机会,也激发了士人们的努力学习和思考。

再次,科举制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清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重视功利性和文化修养,忽视实用性,导致官员们普遍缺乏实际经验和能力。

其次,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高级文官寥寥无几,导致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不足。

最后,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过于偏向经学和古文,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综上所述,清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对于清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以文学为导向,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官员。

清代科举分级

清代科举分级

清代科举分级1. 科举制度的背景和发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过宋代的发展逐渐完善,并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顶峰。

清代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分级考试。

2. 清代科举分级的背景和目的清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和培养人才,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引入了分级考试。

这种分级考试主要目的有三个:2.1 选拔人才清朝统治者希望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担任政府职位,以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地位。

2.2 培养官员通过分级考试,清朝政府可以对官员进行系统培养。

在不同级别的考试中,官员们可以学习更高级别、更深入、更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

2.3 提高教育水平分级考试也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高。

为了应对考试,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经典著作和参加各种辅导班,这无疑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

3. 清代科举分级的具体内容和流程3.1 科举考试的等级划分清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划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也称为乡贡,是最低一级的考试。

每年在各地设立乡试场所,由地方官员负责组织。

参加乡试的考生需要在本地区的县城进行笔试,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也称为省举或府举,是第二级别的考试。

每年在省城或府城设立会试场所,由地方官员负责组织。

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主要是一种口头答辩形式的考核。

•殿试:也称为殿廷或朝廷考試,是最高一级的考试。

每年在北京紫禁城内设立殿廷场所进行,由皇帝亲自主持。

只有通过会试的考生才能参加殿试。

3.2 分级考试的流程分级考试的流程如下:•乡试: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笔试,主要考察文化素养和基本知识。

通过后,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以获得解元、探花、榜眼等称号。

•会试: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口试,主要考察应对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通过后,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以获得进士称号,并有机会参加殿试。

•殿试:在紫禁城内进行面试,由皇帝亲自提问。

清代科举制度介绍

清代科举制度介绍

清代科举制度介绍
清代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制度,定格了清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为中国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科举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宋朝,达到鼎盛时期是在清朝时期。

下面介绍清代科举制度的概况。

一、概况
清代科举制度是指清朝时期国家采用的考试制度。

考试分三类:中政等第、体封科举考试、乡试科举考试,共计有司、地理、律、法、军术、外务、户部、礼教、文经、经学等14个科目。

把考试的准入称为中政,以及科举晋官的称号。

中政考取高级官职的科举,体封科举是考取一般官职的科举,乡试科举是考取文科士的科举。

二、科举的评分
科举考试所评定的分数是采取比例分的方法,考生可以得到10分计算。

比例分的内容科目有:考试成绩、表现、试题完成情况和同学推荐等。

考生需要连续考二次,满分为30分,60分以上为满分,45分以上为晋级,30分以下为不及格。

三、清代科举制度的社会效应
清代科举制度的两大效应是:一是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和文化制度;二是科举考试体系为国家选拔高素质人才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促进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也成为了中国开放式的社会制度的一部分。

规章制度清朝科举制度

规章制度清朝科举制度

规章制度-清朝科举制度1. 背景介绍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极为重要的考试制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完备,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在清朝时期,科举制度仍然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其影响力甚至超过其他时期。

2. 具体规定清代科举制度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进士、举人、会元。

进士是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通常每三年一次,而举人和会元则更为频繁。

2.1 进士考试进士考试是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考试,它的合格者可以直接进入中央政府任职,并且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进士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府试和会试。

府试是地区性的选拔,只要通过府试,就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规模远比府试大,通常会有几千人参加。

在会试中,考官审阅考生的论文,会同其他考官评定发布举人、会元、进士三种等次。

2.2 举人考试举人考试是进士考试之下的考试,规模比进士考试小。

它是省级或者专区性的选拔,获得举人的资格后,可以参加进一步的考试,成为进士。

2.3 会元考试会元考试是进士考试之上的考试,也是最低一级的考试。

它通常在会试之前举行,也可以是会试之后补考。

会元考试合格者可以视为举人,并有资格参加进一步的考试。

3. 对中国的影响清朝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中国古代经验、智慧、思想和文化的结晶”。

它不仅完善和实现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而且对中国的文化、教育、社会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4. 改革与批判清朝科举制度并不完美,它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弊端,被人们评价为“英才辈出、浪费无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清朝科举制度也不断被修正和改革,但是,它的影响力和地位却一直稳定不变。

近年来,清朝科举制度受到批判甚至被指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封建化,但是其对中华文明的的深入影响也是无法否认的。

5. 结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而清代科举的完善和实行,对中国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清朝科举

清朝科举

清朝科举科举制度始于隋,完备于唐、宋,终于清。

在中国前后存在了1300多年,它的存废曾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清朝是我国科举制度自隋唐创立以来的最完备时期。

清朝的科举制度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

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

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

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

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清废科举的主要理由是为了刺激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那些求治心切的官员们只强调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而无视行政官员的选拔问题。

废除科举并不意味着废弃官员选拔制度;打倒科举并不意味着扫除官员;兴办新式学堂并不意味着拒绝考试制度。

事实上,洋务要有人搞,官员照样要有人做。

新式学堂可以培养人才,但被培养者的能力还必须要用考试来测量。

新式学堂照样有蠢才,而蠢才照样需要被淘汰。

没有官员的考试制度,必将带来政治的混乱。

废科举后的混乱政局深深地刺痛着梁启超,在直面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后,梁启超情不自禁地说道:“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不足致用耳。

……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1]孙中山先生明确指出:“往年罢废科举,未免因噎废食。

其实考试之法极法,不过当日考试之材料不良也。

……中国乞丐之子,凭考试取功名,实平等已极。

此外人深以为然,奈何我国人不自知耶?故甚望保存此良法,而勿忘记中国自己之良法也。

”[2]从清废科举这一重大事件中可以看出,任何一位不想自掘坟墓的执政者对像废科举这么重大的决策必须要高度重视。

对科举是废除还是革新,废除科举将付出多大代价,废科举后广大受害者的切身利益如何保护等问题,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答案,而贸然地用一纸命令将其立即废除,从执政者稳定政局的角度来说是要不得的。

新旧体制怎样转换,如何将新旧体制转化过程中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点,参与废科举的清末君臣对此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主要依靠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但在清朝时期经历了一些变革和调整。

本文将介绍清朝的科举制度及其特点。

一、科举制度的背景与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士人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选拔有才学之士,为国家培养人才,维护封建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科举制度在不同朝代有所调整。

清朝取代明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后,也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

二、科举制度的组成清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1. 乡试:乡试是第一次选拔考试,也是最初的一轮选拔。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内容主要是经史。

考试通过者可以晋级到下一阶段的会试。

2. 会试:会试是第二次选拔考试。

会试每年举行一次,内容包括经史、诗赋和策论。

会试通过者可以晋级到最后一轮的殿试。

3. 殿试:殿试是最终的选拔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考试内容与会试相同,但更加严谨和考察深度。

殿试通过者将被授予功名,可以进入官场担任职位。

三、科举制度的特点清朝的科举制度在基本原则上与明朝的科举制度较为一致,注重以考试选拔人才。

然而,清朝对一些规则和流程进行了调整,使科举制度与清朝的政治特点相适应。

1. 官学教育:清朝官学是培养科举考生的主要场所,师生关系严格但封建思想沉重。

官学教育对考生的思想和学术方面进行严格教育,灌输封建观念,以确保选拔出符合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

2. 归化政策:清朝制定了归化政策,即允许蒙古、满洲等少数民族进入官场。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汉族为主的科举制度特点,使得清朝的官场具有更多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3. 考试制度的调整:清朝对科举考试的考试科目和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对经义和儒家经典的考查,以及曲笔和批评文章的命题,体现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思想导向。

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下,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士人可以进入官场担任各级职位,从而享受到丰厚的待遇和特权。

清朝的科举制度与教育改革研究

清朝的科举制度与教育改革研究

清朝的科举制度与教育改革研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科举制度是其最重要的教育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时间的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几乎统治了整个封建社会。

本文将论述清朝科举制度的起源、特点、问题以及与教育改革相关的内容。

1. 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但在唐朝仍处于初级阶段,真正发展起来是在宋朝。

宋朝时,科举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清朝在建立时,一方面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一方面也对其进行了改革。

2. 科举制度的特点清朝的科举制度相对于以往王朝有着一些特点。

首先,清朝的科举考试相对较为严格,难度更高。

清朝帝王注重选取有才干的人才,考试内容更加注重经史、兵法等实际应用的知识。

其次,清朝的科举制度较为公平,各地考生可以平等参与到科举考试中。

这一特点与以往的制度相比,给了更多人有实现社会地位改变的机会。

3. 清朝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清朝的科举制度相对公平,但它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注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只追求应试技巧,而忽视对学科的实质性学习。

其次,科举制度剥夺了大部分人获取教育的权利。

只有读书人才能参与科举考试,而大多数人无法接受教育或提升社会地位。

4. 科举制度与清朝教育改革近年来,中国教育界对清朝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对比传统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的不同,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的观点。

首先,要改变过度应试教育的现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以缩小教育差距。

除了教育改革,还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清朝科举制度,提出了更为深入的观点。

他们认为,尽管清朝科举制度存在问题,但它也为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科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可预测的社会流动机会,激励了人们的学习和进步,并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总之,清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它在考试选拔官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清朝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清朝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清朝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被认为是对中国古典教育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科举制度在清朝时期得以成熟和发展,起到了维系社会稳定、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清朝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并分析其影响力及局限性。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其初期形式是通过进士科的考试选拔官员。

唐朝贞观年间的状元趙充圓被赐予“进士出身”称号,这标志着进士科的确立。

而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科举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殿试选拔出士人,进而供奉天子,成为朝廷官员。

在清朝时期,科举制度得以扩展和加强,形成了相对完备的选拔机制。

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创建了“学宫”,以培养后继人才,并为考生提供资助。

顺治康熙时期,清政府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制定了《康熙《庙试大学令》》和《成规》等一系列法规,明确了考试程序和评卷标准,确保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正义。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清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逐渐提高。

清朝政府对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注重考察考生的学术素养和政治能力。

例如,科举考试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诗词、论文等,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儒家经典,熟悉朝廷政策,并能运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和辩论。

其次,科举制度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逐渐加强。

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人们普遍重视读书、崇尚知识。

科举考试成为社会名流争相参加的盛事,有幸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将享有崇高的地位和丰厚的待遇。

而落榜者虽未能成为官员,但仍然受到社会的崇敬和尊重。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与局限科举制度在促进社会稳定和选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和局限性。

首先,科举制度致力于培养社会精英,但也势必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有些优秀的人才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消费,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其次,科举制度过于笃信儒家思想,对于其他学派和学问的发展限制较大。

科举考试注重经学、史学等传统儒家学问,而对其他学问如数理、工艺等的发展则较为忽视。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清朝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清朝时期,科举制度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和政治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清朝的科举制度,从其起源、组成、评判标准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这一历史制度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独特之处。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早期形式a. 唐代进士科举制度的初步形成b. 宋代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2. 清朝科举制度的特点a. 清朝科举制度的延续和发展b. 清朝科举制度与前朝制度的异同二、科举考试的组成和流程1. 科举考试的等级和科目a. 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区别和联系b. 文科和武科的考试内容和要求2. 考试流程及其特点a. 应试者的选拔和报名流程b. 考试场地和监考制度的规定三、科举制度的评判标准和选拔原则1. 文武合一的选拔原则a. 以德行为第一评判标准b. 文章和诗词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方法2. 曾、会、殿三级考试的评判标准a. 考官的选取和考核标准b. 考试成绩的评定和排名方法四、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1. 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a. 科举制度对官员质量的要求b. 科举制度对社会道德的约束力2. 教育普及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a. 科举制度对教育资源的重视b. 穷秀才的机会和社会地位提升五、对清朝科举制度的评价和理解1. 科举制度的利弊a. 选拔官员的对象和方式存在局限性b. 科举制度对教育的推动和社会的发展2. 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体系的联系a. 科举制度对后世教育制度的启示b. 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总结:清朝的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和政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其起源、组成、评判标准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制度的独特之处。

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借鉴和思考的对象。

清朝选拔人才制度

清朝选拔人才制度

清朝的选拔人才制度: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途径:1.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清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诗词等。

科举制度从顺治年间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光绪三十一年。

2.荐举制度:荐举制度是指官员推荐人才的制度,官员可以向上级推荐自己所了解的人才,经过审查合格后可以任用。

荐举制度在清朝也比较常见,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官员的选拔中。

3.恩荫制度:恩荫制度是指皇帝或高官为了回报家族或亲信而任用他们的子女或亲属的制度。

在清朝,恩荫制度也比较普遍,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官员的选拔中。

4.考试外选制度:清朝还实行了一些考试外选制度,如武举制度、道举制度、法科制度等,这些制度主要是针对特定人才的选拔,如武艺高强的人、精通道教的人、法律专业人才等。

总的来说,清朝的选拔人才制度比较多样化,既有通过考试选拔的科举制度,也有通过官员推荐的荐举制度,还有皇帝恩荫和特定人才选拔的考试外选制度。

这些制度的实施,使得清朝能够选拔到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

清朝的科举制度清朝的科举制度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科举制度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影响最深远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下面将从科举制度的背景、分类、流程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科举制度的背景科举制度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两代不断发展完善,到了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是相互联系并相互支配的。

而科举制度则是基于这个社会现实而形成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其本质就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使得人才能够进入官场,从而为国家服务。

二、科举制度的分类清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1. 乡试乡试又称“县试”,是第一级考试。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州县设立考场进行。

考生需在本县户籍或居住满三年以上方可报名参加考试,年龄限定在18岁至45岁之间。

乡试内容包括四书五经和诗文赋等,考试时间为三天。

通过乡试的考生称为“举人”。

2. 会试会试是第二级考试,每年在省会城市设立考场进行。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以参加会试,但要经过初选和复选才能进入正式考场。

初选由各县推荐一定数量的举人参加,复选则由省内各县选出一定数量的举人参加。

会试内容包括四书五经、诗文赋、经义论等,时间为三天。

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

3. 殿试殿试是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在北京进行。

通过会试的贡士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内容包括策问和论文两部分,时间为三天。

通过殿试的考生即可成为“进士”,并获得官职。

三、科举制度的流程1. 报名报名通常在农历六月或七月开始,在本地县衙门或学政处办理报名手续。

2. 乡试乡试于农历八月或九月进行。

考生需要准备好所需材料,并前往指定地点参加考场。

3. 会试会试于次年正月或二月进行。

通过乡试后,考生需等待官员公布初选、复选名单,然后前往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4. 殿试殿试于次年六月或七月进行。

通过会试后,考生需等待官员公布殿试名单,然后前往北京参加考试。

5. 颁发官职通过殿试的进士可以直接颁发官职,成为朝廷的一员。

清代科举制度的演变

清代科举制度的演变

清代科举制度的演变清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个时期,也是科举制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自明代万历年间推行科举制度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演变,清代科举制度继承并发扬了明代科举制度的优良传统,同时又吸收了一些新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举考试制度。

清代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清代科举制度在明代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的统一性清代科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然而,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各地的考试内容和标准也不同。

清代统一了考试举办的时间、地点和程序,统一了考试的内容和标准,从而使整个制度有了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考试标准的严格性清代科举考试标准非常严格,除了应试者在各个考试科目上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外,还需要质朴、勤劳、正直,德才兼备。

同等情况下,考试者的德行和人品将成为录取的关键。

这也是清代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得以保留和流传的原因之一。

3. 考试内容的多样化清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包括文、武两科,由此,科举制度成为了综合考察人才的制度。

其中,文科主要考核应试者的文化素养、文学水平和政治观念,武科则主要考核应试者的武艺水平、战斗能力和军事素养。

4. 政治意义和社会影响的深远性清代科举制度是由政治目的创建的,旨在选拔有用之才,为封建王朝服务。

但它也造就了一批卓越的文化人才,优秀的进士、举人和会元成为社会上层关注的对象,社会影响深远。

清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1. 圆明园的雅室考试清代乾隆年间,奢侈和享乐的生活风气在一些上流人士中蔓延。

针对此种现象,乾隆皇帝推出了雅室考试,以此来规范一些上流人士的行为。

雅室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美术、诗歌和书法等,以代表一种崇高的传统文化理念,将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纳入到审美认知和文学批评中。

这一次在圆明园举办的雅室考试是对清代科举制度的难得改良。

2. 废科、设坊、开院清代中后期,封建社会逐渐走向末路,科举制度开始陷入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科举制度篇一: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

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

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

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

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

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

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

县试考四场或五场。

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

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

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

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时间大多在四月。

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

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

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

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

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

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

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

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榜”。

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的贡院举行。

会试由礼部主办,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

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

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及内阁大学士担任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

殿试:新录取的贡士进行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由皇帝主持,考策问。

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内阁拟题,皇帝选定。

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

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

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

考中者都泛称为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篇二:明朝的科举制度明朝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视,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秀才。

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的考试,叫“录科”。

考中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还有某些特权: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

但你并不是官。

下一级的的考试是乡试。

是省一级的统考,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过关的才是举人。

获第一名的叫解元。

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

当官的死了就有机会轮到举人。

接下来的考试会试。

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左右,取得贡生,第一名是“会元”。

要当进士,还要过一关。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是殿试。

考试的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

一甲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可以当个八品县丞的官了。

八股文八股是明朝的创造。

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

学子们的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试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你个事情让你分析,颇有点应用文的意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义。

对学子而言,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题目只能在这里出,范围相当小,背起来容易,而且写文章时有规定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五百字。

关键在于格式和个人发挥,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你不能随便写,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写一个字都不行,很多人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而内容废话连篇。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四书五经只有那么多字,各级考试都从里面出题,于是奇技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结果就是糊涂考糊涂。

八股说到底是一种形式而已,就算古板,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但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朱熹圣人的思维去写。

八股考试的弊端是很多的,选出的人才很多都是书呆子,明朝学者宋濂形容过八股选出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活脱脱一副白痴面孔。

但八股文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儒林外史》中曾经写道“八股文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如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才是八股文锻造出来的。

总的看来,这一制度弊多利少,禁锢人们的思维。

篇三:明朝科举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利弊研究田佳懿[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分析其“取之有序,进之有等”、“兼用人才,南北并举”和“八股举业,士林标准”等特点,着重阐述了其对士人入仕、区域发展的利弊,提出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带给古今中国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明朝科举制度利弊教育启示1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实行了1300多年, 其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极盛,完全臻于成熟,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1]全合流,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

科举制使选拔官吏包含着学校育才,科举选才、铨叙用才三个完整的环节,对清朝的科举制度以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1.1 科举制度的由来及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禅让制、世袭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过程。

经过历史的选择,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占据封建社会选官制度主流地位的制度,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中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2]随着秦汉的统一,中国古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开始主宰中国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以官僚政治为基础的君主独裁制,而中央集权则需要不断强化官僚政治和控制意识形态,其中科举制度是达到人和思想双重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同时又能源源不断通过比较公平和激烈的竞争为官僚队伍提供新鲜血液。

[3]经过汉朝察举制,以及汉魏六朝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探索,在公元605年,隋朝初年诞生了划时代的科举制度。

隋唐是科举制度的草创阶段,虽然已经实行了严格意义上的考试,但仍保留了察举制的一些遗风,同时还有唐人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创造,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唐人的气度和自信都让新近诞生的科举制度深深地烙上唐人的印记,在科目设置、考场规范和科举与教育等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到了宋朝,虽然未能实现真正的大统一,但是两宋经济非常繁荣,文化十分发达,科举考试在各个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

采取了锁院、别头试、弥封、誊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以健全制度,防范作弊,保障公正,整个宋朝所选进士超过其它朝代总和,甚至对于多次应试不中者,从太祖开始赐进士出身,后增加了对超过50岁举子的录取,文人地位之高空前绝后,极大的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

元朝时代,世袭制扰乱了科举制度的正常推行,其总共举行了16次科考,阻碍了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2]明朝以后,科举制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则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

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人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

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1.2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明朝科举制达到鼎盛时期。

明朝科举考试分四级进行即:院试(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童试三年两考,县试由县官主考,府试由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

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

这三次考试总称小考或童试.应考者称“童生”。

院试考中者称“秀才”(俗称),正称为“生员”。

凡录之生员都送入府州县学。

秀才是求取功名的起点,有资格参加下一级乡试了。

可身穿蓝衫.头戴银雀顶,清制见县官不跪,免去差役、田赋.也就是不同于布衣百姓了。

[1]乡试考试地点在省城贡院。

三年一考.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头名称“解元”。

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

举人在京师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有一个变化过程。

唐时科目繁多,考试内容也宽,明算主考算学,道举考老庄道学,进士以诗赋为主。

宋代王安石罢诸科,并于进士一科,改考儒家经义,致使经学在科考中越来越重要,这与程朱理学地位的提高是相应的。

明代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礼》、《春秋》、《礼记》命题。

其文略仿宋经义,代古人语气为之1,形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2。

1 《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2 《续文献通考辑要·选举考》从此,八股文一直支配着科举考试,或者干脆称之为“八股取士”。

[4] 2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影响2.1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进入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这不仅是因为明朝在它统治的270多年间,三年一试,制度化、规范化地举行乡试90次(录取举人102399人),举行殿试89次(共取进士24599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明朝总结以往科举考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改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的规程,在洪武年间就颁行并实施了明清五百多年奉为“永制”的“科举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