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模式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新课改模式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课改模式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趋势。
在新课改模式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下面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优化教学内容1. 创新教学资源在新课改模式下,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数字化资源,如数学教学软件、互动课件、数字化教材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数字化资源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2. 关注数学实际应用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对数学的实际认识和兴趣。
通过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入跨学科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1. 鼓励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2. 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辅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进行数学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进课堂管理1. 注重学生参与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 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实践评价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的优劣,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提高课堂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提高课堂效益,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合力,从而达到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
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谈一下自我体会:一、教学组织要有效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首先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来激发好奇心,为学习新知提供“心理需要”的准备。
学生们皱眉凝思,积极思考,于是在急迫想知道“究竟”的心理下进入探究学习阶段,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其次课堂结构的组织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
允许学生尝试;出差错,然后自行解决错误。
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始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最后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表现。
这就显示了自主学习的优点,如果教师加以因势利导,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
又如:可以提醒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回答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等。
在很多课堂上,学生的讨论看似热闹,实际上因为组织无效,学生有的相互推辞,有的说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话,结果讨论时间白白浪费。
学生分小组讨论前,教师应引导每组定好组长及中心发言人,要求学生人人参与。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讨论状态。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问题的有效性每一节课中,教师都会提出大量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但我们也常常能碰到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中出现了冷场的情况。
所以,教师对于自己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一定要进行反复的推敲,确定这些问题是不是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是不是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是不是会引起歧议,对学生的思维有没有提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最终为教学服务。
下面有一段师生课堂对话:师:我们刚才已经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请观察一下,你觉得哪几句口诀最容易记住,哪几句最难记?生:(无人举手愿意回答)师:那在背5的乘法口诀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许多学生都举起了小手,争着要回答)生1:“二五一十”这句口诀中的“一十”跟我们平时说的不一样,但也不要说成“二五得十”。
生2:“五五二十五”后半句是“二十五”,是三个字了,以前我们学的口诀后半句都只有两个字,这也要注意。
生3:5的乘法口诀的后半句都是逢五逢十的评判:5的乘法口诀比较容易记忆,再加上好多学生在暑假里已经在练习背口诀了,因而要让学生说说哪几句口诀最容易记住,哪几句最难记,确实不大好回答。
更何况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根本不能理解老师的问题。
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并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
但是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
师生对话:(复习1~5的乘法口诀,学生看算式说口诀。
)师:1某1=1生:一一得一。
师;你真棒!师:4某5=20生:四五二十。
师:你太棒了!送你一颗小星星。
……评判:目前的课堂是一味表扬的天下。
大家都害怕一不小心被别人说成: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表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味地追求激励的方式大可不必,它反而失去了激励性评价的价值和意义,削弱了激励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
试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试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无论怎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始终是我们教师永远的追求。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联系生活,创设有效的情境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所以情境要为问题服务。
我们不能让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从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数学味,而应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同时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而且是有用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于现实生活是有用的,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呢?我们在设计数学教学时,应努力将数学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以使数学教学活动呈现生活化。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创设如下情境:师:老师想买一块玻璃,前几天我到玻璃市场看了一下,发现有两种玻璃的价钱是一样的,都是30元,同学们你们认为买哪种比较划算?(出示面积不同的两块长方形和正方形玻璃)说明理由。
生1:我认为买第1种比较划算,因为它的面积比较大。
生2:我不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买第2种比较划算,因为它的面积比较大。
师:究竟是哪种玻璃的面积大呢?我们怎样能准确知道这两块玻璃的面积?谁来说说?生1:可以用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摆一摆。
生2:是可以的,但太麻烦了。
师:对的,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今天我们就来寻找一个简便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引出课题)通过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动手操作,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逻辑性强,层层推证,演绎的是抽丝剥茧的真实,因此很多学生都对数学课感到厌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老师需要提高课堂效率。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将科学性和新颖性融入课堂教学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
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做到了以上几点,学生自然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并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
2、巧设问题的情景,科学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
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这一点上,博易新思维数学的“三步教学法”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指导,能够很好地教导大家解决此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有效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列举了几种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任务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设立导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通过解答学生的问题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游戏等教具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除了传统的笔试、口试,教师还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实际情景分析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评价结果可以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
5. 个性化辅导和培养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互动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性的数学游戏、竞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6. 与家长的积极合作:家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可以与家长积极合作,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资源,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和讨论数学问题。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就是指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同时,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并在此过程中,能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新课标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教学就是要能促进学生们有效的学习. 而要让学生们学得有效,首先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去唤起学生们的求知热情. 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们感到老师的关心,要用积极的态度去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主动学习,这样他们的智力才会活跃,思维才会始终伴随着课堂教学的旋律而产生共鸣,并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例如:在数学课上,如果学生们对老师的讲解或同学的发言有问题和看法时,我们要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们回答正确时,我们要给予掌声,给予表扬;当学生们回答有困难时,我们可以亲切地说:“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谁来帮帮他……”这些带有尊重、期盼性的语言,让学生们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耐心. 在学生们的眼中,教师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都能拨动他们的心弦. 教师的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还能有效地消除他们胆怯的心理,增强表现欲,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能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从而促进他们有效地学习.二、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 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设计,要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 只有真实的把握住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例如:在上课之前,我们可以提出预习思考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教师再根据学生们思考的结果来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之后,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起点来组织教学. 对学生们已经基本了解的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对学生们略有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们小组合作交流,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完善新知;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找准切合点,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慢慢地感悟并理解新知识. 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自己尝试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要引导他们通过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将零散的知识加以提炼与升华;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能抓住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小步走的教学策略,给他们清楚地展示新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各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能促进学生们自主探索,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天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感兴趣,思维也容易被激活. 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我在课上会运用多媒体将所教内容制作成课件,让学生们在较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他们会更加感兴趣.例如: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先播放一段动画片,显示动物王国正在举行知识竞赛的镜头,小猪主持人正在提问:“长方体有何特征?”小猫和小猴同时举手抢答,小猪让小猫先答,小猫说:“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小猪笑眯眯地看向小猴,小猴立刻说:“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 ”小猪说:“还有谁补充吗?”小兔站起来说:“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 ”小狗也迫不及待地要说话:“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小猪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这个时候,我按了暂停键,我问学生们:“你们看了之后,能帮助他们总结一下吗?”学生们立刻高高地举起了小手,一个个都不甘示弱,争先恐后的要求回答.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习的效率自然也提升了许多.另外,在课堂上若教师能有扣人心弦的开场白、精妙绝伦的结束语、幽默的故事、创新的方法,这些都能使学生们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使每一个知识点都成为学生们急于捕捉的猎物.四、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育,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的熟练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们提供机会,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让他们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还要善于引导他们改变学习方式,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 我们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成功,能体会到学习数学原来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总之,要想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我们就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的质量,使学生们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能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自身素质,并为未来的学习和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教学素材、故事、游戏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好感。
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阶段,学生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数学基础,才能够在中学阶段有更好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科上更加得心应手。
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方式,给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重视实践性教学,促进知识的应用和转化。
小学数学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游戏、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促进知识的应用和转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兴趣培养。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重视启发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注重实践性教学等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是我们小学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是这几年数学组研究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理解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是追求有效果、高效率、强效益,让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课堂。
下面我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历谈谈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认识及实际应用。
一、创设情景,丰富课堂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小悬念”,把学生引入一个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一)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生记大月、小月时,可让学生拍手朗读儿歌“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二)设疑问难,激发兴趣。
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况,新颖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地讲解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锥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它的体积。
有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的好奇心马上就来了,经过思考后,有的说捏成正方体、长方体,也有的说捏成圆柱体,也有人说出了用排水法来计算。
在肯定了学生各种有效的方法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求出老师旁边这个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吗?”这时,学生感到刚才的体积变形和放入水中的方法都不管用了,从而感悟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都有自己的体积公式,再引导思考:有没有一个计算圆锥的体积公式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自行领悟,这样,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的同时,建立了积极健康的数学情感,从而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
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性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性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阵地。
而要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采取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本文将讨论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性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生动有趣的教学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游戏等形式来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等。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演示、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多样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2. 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都不同,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
1.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强调归纳和推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必须改变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笔者的实践谈谈对这方面问题的看法。
1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1.1情境创设应贴近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提供有趣的、具体的、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境不仅应是现实的,还应该是承载数学知识的一个平台,是改变枯燥、抽象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如果创设的情境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这样是不能有效激发其学习欲望的。
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学生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并且与学生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
1.2情境创设应利于提问。
情境创设不仅应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该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源泉”。
课标也明确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到创设的情境和数学问题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通过这个情境学生能否提出数学问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有价值等。
1.3情境创设应强调思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设情境中,要考虑到情境的“额度”,既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一定的“深度”,在情境中能够留给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机会。
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生活性和问题性,更应该考虑它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是不是把“生活味”的东西上升为“数学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旨在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紧密相关。
同时,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便教师能够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更容易投入学习。
因此,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故事、实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阶段,因此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概念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采用讲授法;对于需要实际操作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实验法或探究法。
五、注重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基础知识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评价与反馈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措施,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新课改全新的理念走进课堂,物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
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且应答的课题。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呢?一、尊重学生经验,灵活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
在新教材中,编者煞费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再根据班级、教学目的为儿童学习数学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
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好这些情境,值得我们教师探讨。
1. 加工教材。
加工教材就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并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进行加工。
2. 拓展教材。
拓展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引伸。
3. 深造教材。
深造教材就是突破教材的束缚,抛弃教材中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景,根据教学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情景。
二、调整教师角色,促进学生发展以前,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
学生是聆听者,是教师的配合者,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和实践者。
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听。
而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1. 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的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这句话实在的道出了教学的真谛。
师生间只有建立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达到统一,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
2. 由传授者、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参与者。
以前,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稍有背离老师的思路和想法,老师就想方设法拉过来。
根本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端,是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立足终身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 创新教学方式小学生是一个好奇心重,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群体。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游戏、小测试、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图画等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模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2. 细心课堂教学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还不成熟,学习时往往会有盲区或死角。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课堂反应,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水平,差异化地设置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逐步学习,以避免学生的学习疲劳和沮丧情绪。
3. 实际操作、情境化教学小学生是通过具体直观的感知和操作去认识事物的,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实际操作、情境化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多维度的学习路径。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教师采取“实物加减”、“花环加减”等情境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操作,从而深入理解操作规律和原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数学学习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 联系实际,寓教于乐小学生处于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学习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
因此,教师应该把学习串联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乘除法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了解涉及到的时间、金钱、距离等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数学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讨论,以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情境。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愉快地学习的环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时地使用一些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几何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实地勘测,让他们亲自测量各种图形或物体的周长、面积等,从而加深对几何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才可能事半功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多方面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呈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视频、动画,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得到刺激。
又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引入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发现数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
在教学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物品或图形来展示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体会加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规律,从而形成对加减法的深刻理解。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背景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1. 创设情境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式教学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购物、游戏、运动等情境中加入数学元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和乐趣。
2. 利用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故事是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种强大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编排数学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接触到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艺术与数学的结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引入一些艺术元素,比如美术、音乐等,让学生在艺术中感受数学的美妙,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趣味性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 利用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比如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创设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通过互动的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学生互相提问等方式,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图解法、逻辑法、联想法等,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 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一些简单易懂的数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学习数学。
四、提倡合作学习1. 配对学习教师可以设置配对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数学任务,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五、注重反馈和激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学科知识,更是一种学科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关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关乎他们对数学思维的培养。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就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
一、充分准备教材和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材和教具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的准备。
教师还需要准备好各种教具,例如数学游戏、数学模型等,以便于通过具体的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知识,或者安排一些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从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互动、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做好课堂管理和评价课堂管理和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做好课堂管理工作,保持课堂秩序,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教师还需要做好课堂评价工作,及时给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六、与家长和学校合作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家长和学校合作。
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理念的洗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的变革,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成为提高课堂教学的主要着力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欣喜的看到学生学习方式明显变化:“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学习”,“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的师生互动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得到有效的张扬。
然而,怎样更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
这里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注重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只有目标明确、具体,组织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
由于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很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密切,教师不仅应对整个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系统指掌,还要把它细化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不仅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要知道怎样更有效地教学这些内容,它和前面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对后面学习的知识起到什么作用。
要抓住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确切的制订出每一节课时的教学目标,增强自己教学实效性。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本质的知识上,把有限的教学时间花在最核心的教学任务上,使每一节课的教学处在完整、有序、发展的进程之中。
细化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二、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创设情景”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学生感兴趣,并且教学情境的改变能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数学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小学数学课堂存在效果不佳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动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一、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合作学习、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例如,在讲解一个数学概念时,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进行集体竞赛,将知识点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二、注重课堂互动教师应当注重课堂互动,积极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答问题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当寻找合适的机会,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活动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置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小学数学课堂应当设置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开始前,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与学生一同探讨如何达成这些目标。
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四、结合实际生活和趣味性小学数学课堂的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将数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场景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五、及时反馈和评价教师应当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评价。
在课堂结束后,可以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交流,逐一点评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六、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内容小学数学课堂的时间和内容应当合理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常平镇木棆小学:张小波
【摘要】我们要在紧抓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有个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创造思维
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黄爱华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不时被黄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所感染。
回来也在深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太重要了,学生都有好奇心,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就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养成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
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把一堂课上好了,学生不仅知识掌握得好,而且能举一反三。
如果一堂课上不理想,课后再花时间来“炒冷饭”,那“味道”也就不同了。
因此,如何用好40分钟,让学生学的轻松?这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营造氛围,培养自信。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的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自己的信念、意识,学生的潜能也才能得以释放。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往往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就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一般来说,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怕被同学笑话,更怕老师投来不屑的眼光。
而我在教学中却有心多让这部分的同学回答问题,特别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会把更多的机会让给他们。
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羞辱,没有指责,从思想到行为都能得到充分的放松,人格得到真正的尊重。
例如,一次数学课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个圆的直径是6cm,求它的面积,由于题目比较简单,我叫了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上来黑板前板演。
她列式为:3.14×62,刚写出算式,
坐在下面的同学沉不住气了,纷纷举手要求上来订正。
甚至还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真笨!”这位女生更是涨红了脸。
为了给这位女生争得面子,我先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转向那位女生说:“你只是错了一点,求面积时要先知道什么呢。
”我边说还边把图中的直径再画了一次,经过提醒,这个女生马上改正了过来,并很快就算出了结果,我告诉学生,这个同学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我们还不快点感谢她啊,全班同学会意得给她鼓掌,经这样解释后,这位同学很高兴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由于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体会到敢于发言、敢于表现都是光荣的,这样,同学们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就更高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发展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
学生没有思维的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自然降低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
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的脑海里是决对不会留下多少痕迹,更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小悬念”,把学生引入一个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锥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它的体积。
有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生的好奇心马上就来了,经过思考后,有的说捏成正方体、长方体,也有的说捏成圆柱体,也有人说出了用排水法来计算。
在肯定了学生各种有效的方法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求出老师旁边这个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吗?”这时,学生感到刚才的体积变形和放入水中的方法都不管用了,从而感悟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都有自己的体积公式,再引导思考:有没有一个计算圆锥的体积公式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自行领悟,这样,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的同时,建立了积极健康的数学情感,从而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
三、大胆创设,更新案例。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学生学习活动
的基本材料。
教材的使用需要作为学生活动创造者的教师去实践、去丰富、去完善,变传统的填鸭式为灵活处理教材、使用教材。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自主的驾驭教材,在着眼于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上,灵活加工、整合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材料。
我在刚刚讲完的数学广角中的“抽屉原理”时,上课时我就马上说:“我们班有41个学生,至少有4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话还没说完就糟到很多同学的置疑,说不可能啊什么的都有,我只是笑笑,然后我从1月到12月把同学的生日都记下来,学生发现,果然是如此,这时,学生个个都用渴望知道为什么的眼神望着我,这样,在我精心设计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然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又是另我满意的一课。
四、捕捉“资源”,引导创新。
一个几十人的班级,由于程度的不同,每个人处于不同的思维水平,那么每个人就都有自己不同的“数学现实”。
他们都有“再创造”的能力,而有意义的指导则意味着教的“强迫性”和学的“自由性”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微妙的平衡,对于学生各种独特的想法,应给予积极的肯定与鼓励。
这里所说的“独特的想法”多是指老师所不曾想到的,它也许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都是课堂生成的“资源”,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创新。
例如,在推导圆柱的侧面积时,有个学生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沿着高剪开,而是斜着剪开。
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是把侧面展开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侧面的面积,这就是“资源”,如果教师固守原先预设的“方案”——一定要沿着高剪开,而忽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这一“资源”,只是轻描淡写说一句“这样想也可以”就请另一位说出你想要的答案,这将极大地扼杀了这位学生的这一创新意识,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也是一种“扼杀”。
这里教师不仅要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赞赏,还应组织学生对这样的“资源”加以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踊跃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创新,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成功和喜悦,获得再创造的信心。
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
以上提到的是正确的“资源”,而在实际教学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心理学家盖耶说的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的“资源”。
因此,教学中要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
发展的有效资源。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发现学生经常出现类似3/4÷8=6的错误。
针对这一问题,我及时调整了教学预设将学生们的错误改编成一道判断题:3/4÷8=6(),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待学生作出判断后,接着问:“你是怎么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很快找到了不同判断错误的方法。
有的利用验算、有点把被除数化成小数来做等。
这样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不仅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因而,把握错误的“资源”,帮助学生就错寻因,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及时评价,及时反馈。
及时的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
及时的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
这里的评价主要包含有“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两种形式。
一般在课堂让学生先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应努力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都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思想更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
如,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等,都先让学生之间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讲解。
特别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
陶行之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就只一问”。
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多数是有问题不敢问,据我调查,学生不敢问,主要有两个怕:一是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是怕问题偏离方向,老师责怪。
对此,我鼓励学生多提问,适当给予奖励,这样一来,学生果然提出的许许多多的、千奇百怪的问题。
而且问题当中有些是学生的困惑,有些也正是代表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事情。
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老师再加以引导、解释,往往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教学广阔而美丽的天空,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在紧抓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有个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