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单元测评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

1、卡尔文认为,高尚的基督徒,既应当在各自的职业中尽力追求财富,也应当在使用财富时加以节制,不可过分地奢侈、享乐和浪费。

其主张反映出( )A.天主教会的自我反省B.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奋斗精神C.广大人民的生活艰辛D.早期资产阶级遭受着残酷的剥削与压迫2、14--16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挑战,主要体现有(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②新贵族产生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④民族国家的天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3、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 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

这( )A.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B.直接推动德意志统一的实现C.彻底摧毁基督教会的势力D.开创启蒙运动的时代4、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是(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②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④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⑤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5、关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A.否定了《圣经》的权威B.摧毁了基督教会的精神枷锁C.颠覆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D.动摇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6、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领袖的传统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 “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犹豫不决的步子。

这时, 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

”与之相关的准确史实是( )A. 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B. 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C. 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D. 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8、11世纪时德皇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下列关于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宗教改革是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政治运动B.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C.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发动的反对罗马神权统治的资源阶级性质的宗教运动D.宗教改革是天主教会内部不同教派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10、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在其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自信源于对上帝的信仰,上帝号召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奥巴马的上述观点来源于( )A.彼特拉克B.但丁C.马丁·路德D.卢梭11、欧洲宗教改革震撼人心,这场改革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B.天主教会疯狂掠夺各国财富C.天主教会的腐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天主教会残酷迫害进步人士12、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一单元素养评价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一单元素养评价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五)(第五单元)(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5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

这导致了( )A.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B.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相继发生C.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D.信仰危机在欧洲不断发展【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15世纪时欧洲资产阶级、王权与天主教会在经济上的矛盾,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于14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王权的政治革命,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符合题意,故C正确;材料中未体现信仰问题,故D错误。

2.(2020·曲靖高二检测)德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B.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政治主张C.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试验D.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解析】选A。

结合所学,德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故选A;B是宗教改革的内容而不是原因,排除;C是宗教改革的实践而不是原因,排除;D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重要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

3.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圣经》至上,反对教皇权威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C.个人凭借阅读、理解《圣经》可直接与上帝联系D.希望建立政教合一政权【解析】选D。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都主张改革宗教仪式、反对教皇权威、个人凭借阅读、理解《圣经》可直接与上帝联系,故A、B和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加尔文宗教改革,但不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故D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下面为创作于1521年的马丁・路德的肖像画与先前路德的肖像画相比该画中路德的姿态从正面变成了侧面发型不再是典型的僧侣头而是戴起了一顶博士帽这一变化反映了()A. 基督教会的影响缩小B. 宗教的世俗化倾向C. 社会等级观念的消失D. 绘画艺术的功利性【答案】B【解析】路德的姿态从正面变成了侧面发型不再是典型的僧侣头而是戴起了一顶博士帽体现了宗教的世俗化倾向故B正确AD材料未体现排除C太过绝对排除2.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A. 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B. 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C.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 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宗教改革并未确立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而是新教与天主教并存故A错误“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故C错误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故D正确故选D3.15世纪德意志人认为把自己比作基督的教皇们却干尽非基督教之事如教皇规定凡官方公文必须盖章才能通行结果就出现了盖章收费的现象这表明()A. 人文主义理念开始出现B. 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觉醒C. 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 理性原则获得民众认同【答案】C【解析】“教皇规定凡官方公文必须盖章才能通行结果就出现了盖章收费的现象”表明教皇比较腐败“德意志人认为把自己比作基督的教皇们却干尽非基督教之事”说明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故C正确A是古希腊哲学的影响排除B材料未体现排除D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4.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 认为人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被称为“义人” 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 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A. 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B. 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C. 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 主张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故答案为B项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与揭露教会贪腐无关排除A项理性和自由平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思想时间不符排除C项马丁·路德主张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没有动摇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5.“虽然马丁•路德神学给人的感觉是忠于《圣经》的但他的解释潜意识里仍留有中世纪后期的传统他的民族主义使他成为近代人他的神学却属于信仰时代”下列他的主张或行为最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 将《圣经》翻译成德语B. 主张国家行政应附属于教会C. 主张教士可以结婚D. 主张教会内部平等【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有利于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体现了“民族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能体现“民族主义”色彩排除6.“人不能愚笨地浪费上帝的财富朴实和节俭是一种美德每个人应该巧妙地投资以增进上帝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教派是()A. 天主教B. 东正教C. 英国国教D. 加尔文教【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加尔文教提倡朴实和节俭的生活增加财富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加尔文教的观点与天主教无关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加尔文教的观点与东正教无关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加尔文教的观点与英国国教无关排除C故选D7.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A. 抨击罗马教廷B. 推销“赎罪券”C. 反对宗教改革D. 倡导宗教宽容【答案】A【解析】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而教皇却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说明教皇高高在上欺压门徒由此可见这幅画意在押击罗马教廷故正确选项为A故选A8.16世纪60年代英国兴起了清教徒运动提出“一切信徒皆教友”的思想要求废除华美仪式提倡建立“简化”“廉价”的教会这实质上反映了()A.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长B. 封建世俗势力极力争夺教权C. 清教徒主张实用和进取D. 英国国教腐败引起教徒不满【答案】A【解析】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长进而出现了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的要求所以说主要的原因是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 A项正确B项英国封建世俗势力早已争夺教权故不能成立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是西欧宗教改革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清教徒运动的原因故选A9.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 西欧社会的转型C. 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D. 整体世界的形成【答案】B【解析】15~16世纪是西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西欧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接着是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君主专制的确立西欧社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故选B10.18、19世纪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小孩很早离家外出闯天下成人后才回家与父母重新建立关系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主要体现了()A. 家庭教育呈现重利观念B. 宗教观念影响了民众的社会行为C. 独立战争增强了民众的独立观念D. 美国实行民主政治并鼓励创业【答案】B【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11.(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11.(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答案】(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解析】(1)第一小问“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答案】(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解析】(2)第一小问“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答案】(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价值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解析】(3)第一小问“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12.(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煸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12.(2)对比马丁·路德加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 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加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答案】(1)说明公布“九十五条论纲” 批评教皇出售赎罪券的错误行为宣扬“因信称义”、主张政教分离等否定了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解析】(1)“煽动家”主要从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等方面分析作答“摧毁者”主要依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破除对教皇与教会的信仰等内容综合分析作答【答案】(2)精神忍耐、勤劳、艰苦创业品质合理合法地追逐财富建立法律法治秩序宗教信仰服务于现实政治等【解析】(2)“资本主义精神”依据材料“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等信息分析作答13.(1)据材料一、二指出智者学派对“人”的认识13.(2)据材料四指出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13.(3)据材料五概括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思想13.(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入文主义精神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答案】认识人是社会的人应遵从法律和社会习俗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解析】“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表明人是社会的人应遵从法律和社会习俗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答案】观点世俗权力高于神权【解析】“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限限制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来管他”表明世俗权力高于神权【答案】思想张扬个性、享受生活宣扬平等人权强调理性【解析】“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表明张扬个性“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宣扬平等人权“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强调自由“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强调理性【答案】第一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特征强调人的个性价值自由享乐关注入的精神生活第二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重建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特征反对神权和宗教桎梏崇尚科学平等自由关注入的世俗生活第三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成熟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特征理性、科学人权、法制自由平等【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特征强调人的个性价值自由享乐关注入的精神生活第二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重建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特征反对神权和宗教桎梏崇尚科学平等自由关注入的世俗生活第三阶段人文主义精神的成熟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特征理性、科学人权、法制自由平等14.(1)结合材料一简述马丁·路德关于宗教信仰的主要观点14.(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性质及影响【答案】(1)反对罗马教廷的思想专制认为可以借助《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需经过教会(或信仰得救)主张简化教仪【解析】(1)“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表明他反对罗马教廷的思想专制“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 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表明他认为可以借助《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需经过教会(或信仰得救)“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 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 来实现自己的信仰”主张简化教仪【答案】(2)性质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政治运动影响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传播了宗教自由思想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2)第一小问“哈布斯堡皇室承认加尔文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合法宗教地位同时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表明欧洲宗教改革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政治运动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传播了宗教自由思想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民族国家形成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单元检测: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单元检测: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含答案)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1581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

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

导致此图产生巨大错误的主要原因是( )A.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C.人们对世界认识能力有限D.天文地理知识匮乏解析:材料说明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深远,选A项。

答案:A2.约翰·胡斯(1369—1415)是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区长,因严词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行为,被处以火刑。

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A.胡斯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创者B.西欧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皆是教会出售“赎罪券”C.胡斯主张“《圣经》至上”D.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影响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改革的起因也是反对教会出售“赎罪券”,从时间上看,胡斯的观点会对马丁·路德产生一定的作用,故选D项。

从题干材料中看不出胡斯是宗教改革的开创者,排除A项;B项错在“皆是”,说法太绝对;C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

答案:D3.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论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题干材料中“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等信息,说明马丁·路德反对教皇的神权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材料中“基督教世界”的范畴不符;B项与路德主张宗教改革但不否认基督教的史实相矛盾; 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没有关系。

答案:D4.德国电视台曾经举办“最杰出的德国人”的评选活动,结果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名列第二。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 “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A. 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 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C. 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 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信者就是上帝”、“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上帝的意志服从于个人思想意志的体现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故A 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2.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但两人也有区别前者强调“个人对《圣经》的正确理解” 后者强调《圣经》是“绝对真理”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都肯定《圣经》的权威B. 都反对宗教神学思想C. 对人文主义的态度不同D. 对上帝的认识不同【答案】A【解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其信仰的依据都是《圣经》尽管两人对《圣经》是否是绝对真理存在分歧但是都肯定《圣经》的权威性故A正确排除D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没有体现对人文主义的态度排除C3.“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他主张“从头到脚改良教会” 上述观点主要反映马丁•路德的思想是()A.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B. 虔诚信仰并与上帝直接对话C. 极力反对教会神学D. 天主教徒不应盲从教会说教【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可知强调的是认识上帝但不需要问别人这就体现了马丁路德“信仰得救”、主张直接与上帝对话无需教会的中介但他并不反对神的存在故B项正确 C项错误D项包含在B项之中应排除4.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 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A. 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B. 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C. 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D. 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先定论”“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可知加尔文主张对世俗生活热爱这样就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故D项正确加尔文思想不是侧重对宗教的尊重故A项排除加尔文思想并没有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故B项错误题干中是在弱化天主教的精神束缚故C项错误故选D项5.学者指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的获救人如何摆脱控制着他的焦虑、恐惧、虚无和绝望上帝创造世界是为了人上帝的存在是为了人的拯救为此马丁·路德提出()A. 圣经至上B. 简化宗教仪式C. 因信称义D. 王权高于神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是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为此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学说 C项符合题意A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同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6.马丁·路德一再指出通过学习《圣经》人们可以发现教皇制度是“一种虚假的、有害的、亵渎的、傲慢的权力” 并提出把《圣经》的解释权交给普通人可见马丁·路德()A. 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B. 倡导建立世俗的民主教会C. 主张人们放弃信仰天主教D. 认为世俗世界与教会无关【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通过学习《圣经》人们可以发现教皇制度是‘一种虚假的、有害的、亵渎的、傲慢的权力’ 并提出把《圣经》的解释权交给普通人”可以看出马丁·路德在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强调因信称义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建立世俗的民主教会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不反对宗教信仰因此C项中的“放弃”说法错误排除D项明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7.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神学思想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转向了内在的信仰在人内心世界中重新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A. 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B. 宣扬了理性主义的思想C. 与新教宣传的思想理念背道而驰D. 否定了民众的宗教信仰【答案】A【解析】“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转向了内在的信仰在人内心世界中重新发现了宗教”表明这一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故A正确B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8.马丁·路德曾说“所谓圣并不在乎圆光头、长礼袍不在乎圣经之外的律礼而在于对上帝之道的真正信仰”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A. 自由竞争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信仰得救D. 建立廉俭民族教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关于自由竞争的内容故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所谓圣并不在乎圆光头、长礼袍不在乎圣经之外的律礼而在于对上帝之道的真正信仰”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关于廉俭民族教会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故选C9.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面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句话的意义是()A. 否定了上帝的存在B. 挑战了教皇的权威C.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D. 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答案】B【解析】“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故B 项正确马丁•路德仍然宣扬信仰《圣经》宗教改革并没有完全否定上帝的存在 A 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C材料未体现排除D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10.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良知是非善恶的标准B. 德行的根源在于知识C. 知识是判断善恶的法则D. 唯有知识是最可贵的【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合题意故B正确A与中国的宋明理学有关而且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AC中“知识”没有明确对错故排除CD说法绝对而且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D11.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 教会是否腐败中营实道B.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C. 信仰是否必要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叙述了教皇代表认为《圣经》不能作为信仰的基础因为“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由此可知其分歧是《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故D项符合材料原意A项“教会是否腐败”不是材料叙述的内容故A项错误以教皇为代表的传统基督教认为“因行称义” 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新教认为“因信称义” 因此这两派在“信仰上帝”上没有分歧故B项错误C项“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同样不是材料叙述的内容故C项错误1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 主张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与上帝沟通D. 试图彻底清除宗教对个人生产、生活的影响【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主要是要破除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使基督教能更好地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并非要推翻基督教和彻底清除基督教对人信仰的影响故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3.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 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D. 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答案】C【解析】C中“清除”错误且开启了人类理性光芒的是启蒙运动故错误符合题意AB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4.1520年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徒贵族书》的小册子中使用了“罗马党徒”一词这个词在德意志人与罗马人之间划出一条界线一边是虔诚的基督徒一边是恶魔的罗马党徒据此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A. 实现了德意志思想上的统一B. 宣扬了宗教宽容的理念C. 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D. 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在德意志人与罗马人之间划出一条界线一边是虔诚的基督徒一边是恶魔的罗马党徒”可知马丁路德将基督教徒和罗马教会划分出界线有利于反对罗马教会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觉醒故C项正确AB项在材料无法得出排除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不反对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故选C15.马丁•路德说“世俗的权利受上帝委托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世界中执行他的职权不要加以任何限制不论任何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修士世俗权利都有权管他”这一主张()A. 宣传了平等自由的原则B.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力C. 否定了君权神授D. 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利益【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这就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力故B项正确A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C项在材料没有涉及排除马丁路德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故选B16.马丁•路德说“信仰的依据是《圣经》任何人教导逾越《圣经》都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此观点()A. 批判了教会的等级特权B. 肯定了世俗王权地位C. 提供信仰自由理论基础D. 否定了传统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仰的依据是《圣经》任何人教导逾越《圣经》都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可知这是马丁•路德信仰得救的思想主张该观点为信仰自由理论提供了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17.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与之前相比英国国教内部变动不大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英王意在()A. 加强专制王权B. 与意大利争夺殖民霸权C. 打击教会神权D. 缓和与罗马教廷的关系【答案】A【解析】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但内部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王此举意在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专制王权故A项正确英王此举和与意大利争夺殖民霸权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英国国教依然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故C项错误此举激化了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8.(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宗教观的基本态度18.(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关于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的历史价值18.(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的体系》问世后的反响分析霍尔巴赫思想产生的影响【答案】(1)内容挑战教会的权威注重人性关注现实生活【解析】(1)“以人性作为思考神学、观察世界的理论依据其关注的宗教问题大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很少注意经院哲学热衷的纯神学理论“人活动的目的在此岸人间而不在于彼岸世界” 所以“人应该把经历投注于尘世事物” 这使人们对自身、对自然的好奇心趋于强烈希望求证实验的方法验证真理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主义者追溯基督教的渊源对《圣经》进行严格的考证和评注反对教会对原初教义的歪曲他们研究古典学术和调和神人之间关系的观念对当时的宗教改革家具有着重大启示”表现出他们在宗教上的基本态度挑战教会的权威注重人性关注现实生活【答案】(2)观点反对教权至上主张俗权至上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要相互分离(政教分离)价值打击了教会勢力推动近代人文思想的发展提出政教分离原则有利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解析】(2)第一小问“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的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表现出路德反对教权至上主张俗权至上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要相互分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击了教会势力推动近代人文思想的发展提出政教分离原则有利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3)影响抨击了教会和神学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有重要影响【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抨击了教会和神学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有重要影响。

人教版选修一 第五单元 欧洲宗教改革测试

人教版选修一 第五单元 欧洲宗教改革测试

人教版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宗教改革一、选择题1.“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是有争议的……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表现得非常明显。

”材料中的“某些特征”是指( )A.科学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B.对人性的尊重与弘扬C.宗教作为文学艺术重要题材D.天主教地位至高无上2.1517年,为反对教皇借兜售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宗教改革的火焰。

这说明( )A.神学禁锢了人们的头脑B.罗马教皇是欧洲封建主C.当时社会矛盾相当尖锐D.“论纲”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3.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④创立的加尔文教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瓦尔特堡是德国著名的古城堡,这座城堡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1521~1522年间,马丁·路德在这里以惊人的速度将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

马丁·路德的做法()①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教会的建立②有利于打破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③有利于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④有利于否定《圣经》至高无上的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之所以说宗教改革运动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神学异端的斗争形式B.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参与C.把斗争矛头指向教皇和教会D.只是在个别的国家发生6.至今,加尔文派信徒主要分布地区不包括()A.瑞士B.英国C.法国D.德国7.下图中的人物被称为“14世纪天主教中的异类”,他把《圣经》翻译成英文,并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其学说的内容不包括()A.国家要没收教会财产B.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中介C.人们不需要信仰《圣经》D.宗教仪式完全不必要8.观察下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很多这种“异端”裁判所,主要是为了( )A.维持社会安定B.压制各国王权C.维护教会权威D.打击各种犯罪9.下图是16世纪的著名画作《路德焚烧教皇令》。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当代学者伯尔曼这样评价路德改革的意义“在路德主义获得成功的地方教会逐渐地被作为无形的、无政治意义的和无法律意义的东西仅有的主权和法律(政治意义上的)是世俗王国或公国的主权和法律”学者这样评价是因为马丁•路德改革()A. 摧毁了宗教神学对西欧人民的精神统治B. 有利于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形成C. 简化了宗教仪式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 得到德意志境内国王和贵族的大力支持【答案】B【解析】“在路德主义获得成功的地方教会逐渐地被作为无形的、无政治意义的和无法律意义的东西仅有的主权和法律(政治意义上的)是世俗王国或公国的主权和法律”有利于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正确摧毁了宗教神学对西欧人民的精神统治、简化了宗教仪式、得到德意志境内国王和贵族的大力支持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 .将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出来C. .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D.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答案】D【解析】“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D正确马丁•路德并不反对上帝故A错误BC材料未体现排除3.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A. 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B. 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C. 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D. 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6世纪初法国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脑王权的强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但仍然坚持天主教信仰反对宗教改革胡格诺战争之后法国国王宣布天主教仍为国教但允许信仰新教由此可知 BCD三项错误故A项正确故选A4.马丁·路德提出君主的权力是神授的而教皇的权力是人为的是不合法的神授的君权有改革教会、钳制教皇的义务他呼吁世俗的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改革教会的责任割断与教廷的一切联系要求政教分离其主张A. 促使民众放弃了宗教信仰B.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C. 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D. 推动了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世俗的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改革教会的责任”“政教分离”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政权独立并且地位高于教会这有利于德意志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为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B项正确路德主张信仰宗教 A项错误C项中的“直接”表述不对排除民主思想是启蒙运动时期出现的 D项错误5.“1525年7月23日这位不受法律保护的僧侣娶了逃亡的修女……路德结婚的消息……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这说明马丁•路德()A. 开始向现实世俗生活转变B. 努力实践其“因信称义”的主张C. 其行为严重背离了新教伦理D. 坚持国家权力与罗马教会平等【答案】A【解析】“这位不受法律保护的僧侣娶了逃亡的修女……路德结婚的消息……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说明马丁•路德开始向现实世俗生活转变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6.马丁·路德高举“信徒皆祭司”的口号教导人们在工作岗位上要有好行为他强调神的召唤不限于灵魂得救也包括我们的职业或工作因此一切正当的行业都应被圣化洗地、扫街等职业不亚于牧师、医生、护士之辈这体现了()A. 现世奋斗的合理性B. 宗教意识进一步淡薄C. 信仰得救的自主性D. 世俗生活与信仰对立【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与上帝直接对话和信徒皆祭司等主张强调的是信仰得救的自主性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 正确加尔文的先定论体现的是现实奋斗的合理性 A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7.瓦尔特堡是德国著名的古城堡这座城堡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1521~1522年间马丁•路德在这里以惊人的速度将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马丁•路德的做法()①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教会的建立②有利于打破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③有利于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④有利于否定《圣经》至高无上的地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马丁•路德翻译《圣经》是为德国人阅读《圣经》提供方便而不是要否定《圣经》的权威故④错误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①②③正确8.如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A. 因行称义B. 自由平等C. 与上帝直接对话D. 教随国定【答案】C【解析】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信仰得救赎罪券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却反映出教皇的贪婪即与上帝直接对话故C正确A是教皇的宗教思想排除B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排除D项是后来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9.领导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是()A. 伏尔泰B. 加尔文C. 马丁•路德D. 康德【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的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故C项正确AD两项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应排除B项是瑞士宗教改革的领导人物应排除10.罗马城内有架“圣梯” 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马丁•路德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的回答最有可能是()A. 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幸福而非苦修B. 人要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不能靠教会C. 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D. 能否得到救赎是先定的人无法改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 故C正确AB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11.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 教会是否腐败中营实道B.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C. 信仰是否必要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叙述了教皇代表认为《圣经》不能作为信仰的基础因为“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由此可知其分歧是《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故D项符合材料原意A项“教会是否腐败”不是材料叙述的内容故A项错误以教皇为代表的传统基督教认为“因行称义” 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新教认为“因信称义” 因此这两派在“信仰上帝”上没有分歧故B项错误C项“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同样不是材料叙述的内容故C项错误12.马丁·路德反复指出基督徒只应该被上帝的话语统治而上帝没有任何的话语要求基督徒相信“教会、教父和教会会议” 这反映了马丁·路德()A. 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B. 认为基督徒应该“因行称义”C. 肯定一切信徒在上帝面前平等D. 鼓励基督徒积极投身世俗政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基督徒只应该被上帝的话语统治而上帝没有任何的话语要求基督徒相信‘教会、教父和教会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丁·路德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 A正确B表述错误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1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一主张()A. 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B.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C. 构建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D. 推动了人性解放和个人自由【答案】B【解析】材料中“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说明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这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主张使世俗封建君主的权力凌驾于教会之上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B正确ACD三项与上述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14.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材料中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 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B. 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C.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D.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体现了反对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否定了教皇的权威李贽主张反对孔子的权威提倡个性解放说明二者都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故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李贽思想排除D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5.(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15.(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15.(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城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答案】(1)特点以人文关怀为主题倡导市民社会风俗与价值观念描写“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 反抗和嘲弄教会与君主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可得出薄伽丘的小说以人文关怀为主题根据材料“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可得出薄伽丘的小说描写“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 根据材料“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可得出小说反抗和嘲弄教会与君主根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物其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答案】(2)主张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圣经》不需要借助于教皇与教会的说教人人可以与上帝对话办法三权分立【解析】(2)主张根据材料“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可知路德主张信仰得救根据材料“路德新教所推崇的权威《圣经》……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可知路德主张人人可以阅读《圣经》根据材料“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可知路德主张人人可以与上帝对话办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解决暴君政体的方法是实行三权分立【答案】(3)表现从人性(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从反宗教束缚到反君主专制【解析】(3)结合材料可知从人性(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从反宗教束缚到反君主专制16.(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特点1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①以强化王权为目的②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③兼有新教和旧教的特点有很大的保守性④对教会财产的剥夺特别彻底⑤以议会立法形式进行【解析】(1)根据材料“至尊法案”颁布“亨利八世是英格兰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拥有决定宗教事务的权力和权威”可知宗教改革强化了王权和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从“议会颁布了‘至尊法案’”和“国王通过议会的两次决议案”可知英国宗教改革是以议会立法形式进行从“解散所有的修道院并将其土地和财产全部收归国有在经济上给罗马教会以沉重打击并摧毁了教皇最后的避风港”可得出宗教改革对教会财产的剥夺特别彻底从亨利八世极力“维护天主教的教义、礼仪和制度”可得出兼有新教和旧教的特点有很大保守性【答案】(2)影响①打击了欧洲天主教势力②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④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的成长⑤改革不彻底引发了英国的清教运动⑥对欧洲大陆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解析】(2)根据“罗马在不列颠的特权被彻底粉碎”“并摧毁了教皇最后的避风港”可知英国宗教改革极大的打击了欧洲天主教势力从“解散所有的修道院并将其土地和财产全部收归国有”再结合所学知识没收的天主教财产主要通过拍卖的方式落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从而得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改革以议会立法形式进行可以得出促进了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从“亨利八世是英格兰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拥有决定宗教事务的权力和权威”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的成长从维护“天主教的教义、礼仪和制度”“表现出对天主教难以割舍的情缘”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改革不彻底引发了英国的清教运动。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面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句话的意义是()A. 否定了上帝的存在B. 挑战了教皇的权威C.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D. 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答案】B【解析】“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故B 项正确马丁•路德仍然宣扬信仰《圣经》宗教改革并没有完全否定上帝的存在 A 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C材料未体现排除D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2.加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加尔文主张()A. 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B. 没收教会的财产C. 反对基督教的权威D. 确定公民的等级【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加尔文认为主管人的灵魂的应是教会主管人肉体的应是国家由此可推理要真正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故A正确故选A3.有专家认为路德消灭了两把剑的暗喻从今以后只应有一把由一位拥有正确的智囊并且信神的君主来挥舞的剑下列马丁•路德的名言中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上帝已经悦纳你的作为”B. “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C.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D. “一个皮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他们也都是受了圣职的神甫和主教…”【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从今以后只应有一把由一位拥有正确的智囊并且信神的君主来挥舞的剑”可知反映的是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体现了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否定教皇的地位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4.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君权真接来自于上帝)提出“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体现了马丁•路德()A. 否定教皇的权威B. 思想出现了倒退C. 主张教会高于国家D. 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盾【答案】A【解析】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否定教皇的权威故A正确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B错误C项说法与题干材料相悖排除D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5.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A. 宗教信仰是愚蠢的B. 神职人员不应存在C. 反对封建君主统治D. 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答案】D【解析】“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路德强调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故D正确路德不反对宗教信仰故A错误路德并未否定神职人员的存在故B错误C材料未体现排除6.16世纪初的德意志《圣经》版本有14个之多在这种局势下马丁·路德将其译本统一为德语路德版《圣经》一经问世便引发了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并带来了剧烈的反响在1534—1570年间仅维滕堡一地印数就达到10万册据此推知马丁·路德此举()A. 增强了德意志民族凝聚力B. 推动民众确立了对上帝的信仰C. 使德国完成国家统一大业D. 清除了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影响【答案】A【解析】据材料“马丁·路德将其译本统一为德语路德版《圣经》一经问世便引发了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并带来了剧烈的反响”可知这为德意志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增强了德意志民族的凝聚力 A项正确宗教改革提出“因信称义” 取代了“因行称义” 但都承认民众对上帝的信仰 B项错误1871年德国在政治上实现了统一 C项错误“清除了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影响”说法太过绝对 D项错误故选A7.“路德确信自己已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路德所谓的“内在恩典状态”是指()A. 购买“赎罪券”B.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C. 实现教会的民主化D. 虔诚信仰天主教会【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故B正确A是教皇的做法排除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上述文献应出自哪位宗教改革家()A. 康德B. 英王亨利八世C. 马丁•路德D. 加尔文【答案】C【解析】材料“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体现的是因信称义和与上帝直接对话是马丁路德主张 C选项符合题意康德强调的是人非它人的工具 A选项排除亨利八世建立的是英国的民族教会 B选项排除加尔文思想的核心是先定论 D选项排除9.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由此可以推知马丁•路德主张()A. 教会由世俗政权接管B. 《圣经》由教会解释C. 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D. 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以看出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政权高于教会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0.中世纪的神学宗教观注重“圣俗二分” “圣品阶级”高人一等“非圣晶阶级”只可能是“二流基督徒” 而路德提出“信徒皆祭司” 消除了“圣晶”与“俗晶”的差别这一新观念()A. 以法律的形式将王权置于教权之上B. 导致了近代世俗社会的巨大变化C. 揭露了罗马教会的腐化堕落行为D. 为近代民族国家崛起创造了条件【答案】B【解析】“信徒皆祭司”挑战了教会的权威导致了近代世俗社会的巨大变化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11.天主教认为教会的神职人员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他们信徒才能赦罪对此马丁•路德疾呼()A. 废除神学信仰B. 加强宗教仪式C. 信仰即可得救D. 教士应拥有世俗权力【答案】C【解析】天主教认为教会的神职人员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他们信徒才能赦罪教会以此攫取了大量财富教会和教士日益贪婪腐化为此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否定了教会的特权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12.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宗教改革的开始下列内容不属于《九十五条论纲》内容的是()A. 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B. 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C. 基督徒须知赒济穷人或贷款给缺乏的人比购买赎罪票好得多D. 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科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答案】A【解析】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反对天主教会对人的束缚 A强调了教会这一“中介”的重要性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反对购买赎罪券与B吻合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与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思想相符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与马丁·路德反对教皇权威相符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他想强调的是()A. 农民或者是市民都有可能成为僧侣B. 传教士可能随时被免职C. 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D. 世俗权力一定高于教权【答案】C【解析】从材料“……传教士……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可看出马丁路德认为教士与普通人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联系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这也就是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14.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宗教改革三大论著从根本上否定了教阶组织否定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提出建立廉俭教会以资产阶级自律的宗教取代了封建主义他律的宗教这体现的宗教改革主张是()A. 信仰即可得救B. 政权高于教权C. 简化宗教仪式D. 先定论双确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根本上否定了教阶组织否定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提出建立廉俭教会以资产阶级自律的宗教取代了封建主义他律的宗教”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信仰即可得救、政权高于教权和先定论双确证排除ABD三项故选C15.以下是16世纪东西两位思想家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马丁•路德“教皇和自己的会议只有当其行动和法令与《圣经》相一致时人们才有必要服从”李贽“耕稼陶渔之人既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A. 挑战权威B. 否定神性C. 崇尚理性D. 倡导民主【答案】A【解析】马丁•路德对以教皇为权威的教会进行批判李贽挑战孔子的权威故A项正确B项马丁•路德虽然对天主教会不满但他不反对宗教信仰故错误二人都未提出崇尚理性倡导民主的思想主张故CD两项错误故选A16.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意义有()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打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④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主张王权高于教权否定了教皇权威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打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故①②③④正确故D项正确17.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B.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 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答案】A【解析】马丁•路德的观点突出了个人自省的作用而不是外在的苦修和事功从而否定了封建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 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18. 路德强调国家权威和宣扬对诸侯的服从使教会处于诸侯掌控之下从而为控制一切的国家的成长去除了宗教方面的制约因素据此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A. 客观上强化了世俗君主权力B. 促进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C. 使民众打破对基督教的信仰D. 全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诉求【答案】A【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9.(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19.(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并指出其实质19.(3)列出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概述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主要表现19.(4)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本质目的又有何相似之处【答案】(1)相同点都重视道德和知识都重视教育的作用【解析】(1)根据材料“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是‘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美德即知识”可知二人都重视美德和知识的作用“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可以得出二人都重视教育的作用【答案】(2)意见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实质反对封建神学和教会专制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反对教会的腐朽主张信仰即可得救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答案】(3)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要表现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自由平等【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有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表现有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答案】(4)不同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他们的目的相似之处是反对神学教权和封建专制主义提倡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 《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 《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欧洲宗教改革》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

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

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不包括( )A.整顿教会拓展势力B.组织十字军东征C.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D.教权高于王权2.有历史学家认为:“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家。

”路德最终成为“革命家”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改良教会B.路德挑战教皇,建立新教C.路德领导了德国农民战争D.路德改革促使民族国家出现3.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

“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

”上述观点( )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4.下列对14~16世纪西欧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宗教“异端”运动高涨B.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C.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D.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5.在中世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中,人们常用宣传“异端”宗教思想的手段,主要目的是( )A.揭露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黑暗B.否定天主教和神学的作用C.反对教会的盘剥和腐败D.宣传人文主义思想6.宗教改革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B.有利于追求自由幸福C.有利于建立平等社会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7.宗教改革家提出:“一个人是否能得到救赎,不在于任何其他原因,而是由上帝的永恒判决决定的。

”对此材料中观点理解合理的是()A.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B.是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观点C.符合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D.反对信仰宗教,倡导自我奋斗8.下列情况,中世纪的欧洲人民不可能经历的是( )A.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B.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C.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9.西欧的宗教改革中英国的宗教改革最具独特之处,表现是()A.反对罗马天主教会B.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C.最激进,符合资产阶级利益D.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10.16世纪初,西欧各国开始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直接原因是( )A.罗马教皇的黑暗统治B.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D.各国世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11.下列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中对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起促进作用的是( ) A.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B.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C.主张实行共和式的长老制D.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烦琐的宗教仪式12.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13.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

人教版历史选修1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五) 欧洲的宗教改革

人教版历史选修1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五) 欧洲的宗教改革

单元质量检测(五)欧洲的宗教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2.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B.宣传“因信称义”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D.宣扬“先定论”3.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会对他说()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4.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B.教皇C.亨利八世D.加尔文5.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约翰·加尔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只能通过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去证明上帝的决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否定了《圣经》的绝对权威B.后者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C.二者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D.二者都破除了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6.16世纪50年代,一位学者来到瑞士日内瓦游历。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选修1)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选修1)

阶段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图事件的实质是( )A.反对异教徒B.争夺“圣地"C.掠夺土地、财富D.扩张天主教势力范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实质”分析,A项是借口,B项是名义或幌子,C项是十字军中商人的目的,只有D项才能体现其实质。

答案:D2.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A.教权高于王权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解析:中世纪的欧洲,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在政治上,罗马教廷鼓吹教权高于王权,竭力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的任命权和教会司法权。

材料便反映了这一现象。

D项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是错误的,罗马教廷还不断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利,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廷。

答案:A3.假如你是中世纪欧洲的一名学生,那么你在学校所获得的学问主要是( )A.商业知识B.宗教神学C.人文科学D.自然科学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明确欧洲中世纪处于教会大一统神权统治之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答案:B4.下列关于胡司的宗教主张,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充满善与恶、上帝与魔鬼两个对立的因素B.主张教士用民族语言传教C.要求取消教会地产,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D.要求教会的权力服从世俗统治的权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是法国南部“异端”运动的主张;B、C、D三项都是胡司的主张。

答案:A5.右图引发了()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农民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迁移理解能力。

图片反映的是1517年教皇下命令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人们不满,马丁·路德为此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答案:C6.(2012·广东高考)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题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题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检测题一、选择题1.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

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

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张的措施或因素不包括A.整顿教会拓展势力B.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C.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D.教权高于王权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这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3.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4.下列与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不符的是A.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新的教会组织B.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政教合一政权的最高领袖C.加尔文能够宽容地对待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D.实行共和制的长老制5.17世纪一位路德教传教士认为:“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

”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进化论的提出颠覆了基督教神学B.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影响广泛C.努力调和新教伦理与科学精神D.“因信称义”思想得到教会的认可6.下列对宗教“异端”运动的理解中,最准确的是A.是指人们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B.是指人们利用宗教思想发动的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C.是指人们利用与天主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反封建斗争D.是指天主教会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7.16世纪初,英王亨利八世刚刚即位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君主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金玫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选修1 第5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选修1 第5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检测

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

这体现了()。

A.教权高于王权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解析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敕令,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世俗政权的君主任命本国或本地区主教的权力,这是教权高于王权的反映。

教权与王权矛盾的尖锐,是欧洲一些封建主要求摆脱教皇势力,脱离天主教会控制的原因。

答案 A2.11~13世纪,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异教徒”为名义的“十字军东征”。

天主教所指的“异教”主要是指()。

A.东正教B.伊斯兰教C.犹太教D.佛教解析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对地中海东岸地区发动的侵略性远征。

当时控制地中海东岸地区的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

答案 B3.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会对他说()。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本题考查路德的思想主张。

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即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故选A。

B项是达尔文的主张,C项是王阳明的思想,D项是伏尔泰的思想。

答案 A4.中世纪欧洲的基本政治状况是()。

①封建割据严重②封建王权衰弱③天主教会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④世俗王权与教会神权处于绝对对立状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实行封建神权统治,用神学为封建制度辩护,宣扬封建王权来自于上帝,为封建王权套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因此,世俗王权和宗教神权基本上处于相辅相成的地位,二者共同维护封建统治。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指出“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路德的要求本质上反映了()A. 人们摆脱宗教迷信的要求B. 破除上帝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愿望C. 资产阶级渴望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新教会D. 基督徒追求灵魂得救的自主权【答案】C【解析】“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表明资产阶级渴望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新教会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一主张()A. 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B.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C. 构建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D. 推动了人性解放和个人自由【答案】B【解析】材料中“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说明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这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主张使世俗封建君主的权力凌驾于教会之上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故B正确ACD三项与上述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3.路德一再激烈攻击理性以《圣经》的名义斥责哥白尼他坦率承认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加尔文宣扬人类自初生来就是道德上无力的而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上述材料表明()A. 新教崇尚人文而非理性B. 科学与宗教信仰水火难相容C. 新教与旧天主教无区别D. 改革后的新教坚持信仰至上【解析】材料中的“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 可以反映出科学与宗教信仰是水火难相容 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4.宗教改革后欧洲各地区信仰宗教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从地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A. 西班牙是宗教改革的中心B. 宗教改革影响了文艺复兴C. 传统的天主教区发生分裂D. 天主教会的统治完全瓦解【答案】C【解析】图片中传统的天主教区内部出现了新教统治区域表明天主教区发生了分裂故C正确A与史实不符排除文艺复兴发生在宗教改革之前故B错误D太过绝对排除5.马丁•路德说“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 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材料表明他()A. 宣扬了上帝的万能B. 肯定了世俗的王权C. 打破了宗教的束缚D. 否定了教皇的权威【解析】“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 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表明他否定了教皇的权威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6.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A. 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B. 反对“因行称义”C. 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D. 反对俗人随意解释教义【答案】B【解析】从材料看马丁•路德强调每个人都有信仰上帝的自由都有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体现了反对罗马教会对教义解释的垄断即反对“因行称义” 故B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应排除7.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材料中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 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B. 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C.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D.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体现了反对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否定了教皇的权威李贽主张反对孔子的权威提倡个性解放说明二者都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故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李贽思想排除D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故选B8.瓦尔特堡是德国著名的古城堡这座城堡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1521~1522年间马丁•路德在这里以惊人的速度将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马丁•路德的做法()①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教会的建立②有利于打破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③有利于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④有利于否定《圣经》至高无上的地位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马丁•路德翻译《圣经》是为德国人阅读《圣经》提供方便而不是要否定《圣经》的权威故④错误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①②③正确9.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 “我夜以继夜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答案】C【解析】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 意思是只要信仰就能得到救赎和在上帝面前得到义这就使人们获得了信仰的主动权不必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故C正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未反对上帝故A错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出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B错误启蒙运动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故D错误10.路德认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在属灵王国人是完全自由的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在俗世王国人是国王受管辖的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两者是完全独立的路德此言论意在A. 维护君主专制B. 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C. 倡导信仰自由D. 驳斥教权至上的观点【答案】D【解析】路德将俗世王国和教会割裂开来而且强调了在属灵王国中人是完全自由的在俗世王国中人受到国王的管辖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自由肯定了国王的权力是对教会至上观点的驳斥 D正确A、B并未体现出马丁·路德对人的态度排除 C没有突出国家的独立性排除11.马丁•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 主张信仰即可得救B. 反对信仰基督教C. 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D. 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马丁•路德信仰方面改革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只是改变信仰方式不是反对基督教故B项错误材料中“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说明思想自由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宗教改革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C12.马丁路德主张“教随国定” 实际上是利用德意志东北部诸侯的力量推进宗教改革因此具有改革的一般属性即()A. 改革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 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的C. 改革必须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D. 改革必须以保持原有体制为前提【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利用德意志东北部诸侯的力量推进宗教改革”可以看出其方式是自上而下故B项正确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C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13.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路德的一位朋友也担心这一举动可能损害他的威信但是路德就这样跨出了转向市民生活的第一步不少宗教界人士随之纷纷仿效这一事件不能说明()A. 路德主张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B. 路德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胆识C. 宗教改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D. 宗教改革后宗教不复存在【答案】D【解析】宗教改革后宗教的影响力下降但并不是不复存在故D错误符合题意ABC均正确不符合题意14.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他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A. 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 信奉“教随国定”原则C. 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 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答案】A【解析】“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表明路德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故A正确BC材料未体现排除D太过绝对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5.(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15.(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单元测试-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单元测试-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关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①最初的基督教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②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③十一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④天主教会以征服“异教徒”为借口组织多次“十字军东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2.1096——1291年,教皇先后进行了八次十字军东征,主要是为了()A. 扩大欧洲资本原始积累B. 清除伊斯兰教C. 扩张天主教会的势力范围D. 维护教皇权威3.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是()①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②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都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④都有利于王权的专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②主张人在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他后天的命运③主张建立民主的、共和制的教会④主张简化宗教仪式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④D. ②④5.下列对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以“伏尔泰”为首的思想家在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B. 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C. 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D. 德国是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6.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 倡导人的解放B. 否定基督教C. 宣扬《圣经》精神D. 否定教皇地位7.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③建立新的教会组织④创立的加尔文派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恩格斯说:“卡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B. 卡尔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C. 卡尔文的主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 卡尔文主张加强王权9.改革后仍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残余的事件是A. 英国宗教改革B. 加尔文宗教改革C.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D. 法国宗教战争10.1525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

【步步高】2021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

【步步高】2021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

单元检测(五) 欧洲的宗教改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2.著名的“卡诺莎之辱”集中说明当时(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3.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4.德国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这主要反映了( ) A.罗马教皇在德国有很大的影响力B.教会控制了德国人的精神世界C.教会向德国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D.教会在德国通过出售赎罪券和教会职务等方式搜刮了大量财富5.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6.下列有关对“因信称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核心内容是“信仰耶稣即可得救”B.主张通过阅读《圣经》,虔诚地信仰,直接与上帝沟通,获得拯救C.《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D.主张通过教堂、宗教仪式,由教士引导信仰上帝,从而获救7.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西欧各地的宗教改革各具特色,其中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是( ) A.德国宗教改革B.瑞士宗教改革C.英国宗教改革D.尼德兰宗教改革8.1555年,德意志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这说明( ) A.新教与旧教矛盾消除B.天主教派获得了合法地位C.路德教派取代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基督教在德意志的地位下降9.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 ) A.为西欧各国加强王权作理论辩护B.号召欧洲各国人民为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理论辩护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命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10.英国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 ) A.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B.建立民主色彩的教会C.简化复杂的宗教仪式D.清除教会的封建势力11.英国国教与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建立的教会组织最大的区别是( )A.不属于新教B.不能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C.没有危及教皇权威D.没有废除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12.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