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智力障碍儿童教案送教教案

智力障碍儿童教案送教教案

智力障碍儿童教案送教教案教案标题:智力障碍儿童教案送教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专门设计的送教教案,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教案将涵盖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阶段,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阶段。

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案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教案目标:1. 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2. 掌握适用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 设计和实施适合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活动。

4. 评估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成果并提供反馈。

教案内容:一、幼儿园阶段教案1. 主题:认识身体部位- 目标:帮助智力障碍儿童认识身体各个部位,提高他们的身体意识。

- 教学策略:使用多媒体教具、手势和示范等多种教学手段。

- 活动设计:通过歌曲、游戏和绘画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巩固所学知识。

2. 主题:数数游戏- 目标: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数学概念和计数能力。

- 教学策略:使用具体物品和图形表示法,结合口头指令进行教学。

- 活动设计:设计各种数数游戏,如找出最多的物品、数数并填写数字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小学阶段教案1. 主题:字母识别- 目标:帮助智力障碍儿童认识字母并掌握字母的发音。

- 教学策略:使用多媒体教具、拼音卡片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

- 活动设计:通过听音辨字、拼音游戏和字母拼图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字母识别能力。

2. 主题:简单加减法- 目标: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基本数学运算能力。

- 教学策略:使用具体物品和图形表示法,结合口头指令进行教学。

- 活动设计:设计各种加减法游戏,如数学接龙、计算填空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

三、中学阶段教案1. 主题:阅读理解- 目标: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

- 教学策略: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表,结合口头解释进行教学。

- 活动设计:选择适合难度的阅读材料,设计问题和答案选项,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收稿日期:2023-11-06作者简介:张俊芳(1992-),女,河北张家口人,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残疾人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2022年度滨州医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KTSZ202217)。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第44卷第1期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1月Vol.44No.1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Jan .2024摘要: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课程思政是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

通过重点阐释《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课程的价值意蕴,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出全新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采取重构课程教学目标、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开发思政内容体系、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方式,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职业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真正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G7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4)01-0063-05(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山东烟台264003)张俊芳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文件提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1]高校是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重要基地,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基础环节,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渠道。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掌握智力障碍儿童的概念、分类、认知特点、情绪与社会适应特点等理论知识,正确把握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从而厚植特殊教育人文情怀,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提高专业认同感。

智力障碍儿童个训教案

智力障碍儿童个训教案

智力障碍儿童个训教案教案标题:智力障碍儿童个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2. 设计个训教案,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3. 提供个体化支持和指导,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个人发展。

教案步骤:步骤一:需求评估和目标设定1.1 进行与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员的交流,了解儿童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

1.2 根据评估结果和儿童的优势和挑战,确定个训教育目标。

步骤二: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2.1 个体化教学计划的制定,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2.2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视觉辅助、动手实践、角色扮演等,以适应智力障碍儿童的不同学习方式和兴趣。

2.3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注重重复和强化,以巩固学习效果。

步骤三:教学实施和课堂管理3.1 制定清晰的教学计划,并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合理时间安排。

3.2 在教学中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儿童的参与和努力。

3.3 适应个别儿童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助。

步骤四:评估和调整4.1 借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估方法,对儿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

4.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调整和优化。

4.3 不断与儿童、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员沟通,了解儿童的进展情况和需求变化。

步骤五:与家长合作5.1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家庭环境和对儿童教育的期望。

5.2 向家长提供相关教育资源、建议和支持,帮助他们在家庭中延续和加强教育效果。

教案评估方法: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儿童的学习行为和参与程度,评估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问卷调查:向家长、教师和儿童收集反馈意见和评估数据,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的空间。

3. 评估测试:使用适当的认知评估工具,对儿童的认知水平、专注力等进行量化评估。

教案扩展:1.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智力障碍儿童与同伴合作学习,提高其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智障学生教育案例(3篇)

智障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智力发育迟缓,属于轻度智障。

自小学以来,小明一直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

由于其智力水平较低,学习进度较慢,课堂上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经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等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也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如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波动大等。

小明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教育问题,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二、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2. 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

3. 增强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4. 提高小明的家庭参与度,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三、教育措施1.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的智力水平,教师采取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简单的步骤,通过图片、实物、动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小明理解。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教师会使用教具进行演示,让小明通过操作教具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小组合作学习为了提高小明的社交能力,教师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活动中,小明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任务,这有助于他学会与人沟通、协作。

同时,教师也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支持教师和小明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给予他鼓励和表扬。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

当小明遇到困难时,教师会耐心指导,帮助他克服困难。

4. 家校合作学校定期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他在家庭中的表现,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教育。

同时,学校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四、教育效果1. 认知能力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明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阅读简单的文字。

2. 社交能力增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明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自我控制能力提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配合,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增强。

智力发展迟缓儿童教案

智力发展迟缓儿童教案

智力发展迟缓儿童教案导言:智力发展迟缓是指儿童在智力上相较于同龄人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类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展潜力。

本文提供了一个教案,旨在提供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支持智力发展迟缓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一、教案背景:智力发展迟缓儿童通常在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交能力方面面临挑战。

他们需要辅导老师和家庭成员的协助,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教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教育计划,以满足智力发展迟缓儿童的需求。

二、教育目标:1. 支持儿童的认知发展:通过启发性问题和实践活动,促进儿童在认知方面的成长。

2. 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通过语音训练、词汇扩展和情景交流等活动,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儿童的运动技能:通过体育活动和游戏,促进儿童的身体协调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4. 增强儿童的社交能力:通过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认知发展:-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和活动,激发儿童的思维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启发性教学:以儿童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提供实验、观察和绘图等活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语言能力:- 语音训练:通过朗读、模仿和训练口腔肌肉,改善儿童的发音和清晰度。

- 词汇扩展:通过词汇游戏和记忆活动,帮助儿童掌握更多的词汇。

- 情景交流:创建情景,鼓励儿童在真实的环境中练习语言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运动技能:- 跨学科运动:将学科知识与运动结合,例如通过数学游戏来锻炼儿童的计数和空间认知能力。

- 平衡和协调训练:提供不同的平衡器材和练习,帮助儿童发展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 合作游戏:通过合作游戏和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社交能力:-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和项目学习,鼓励儿童相互合作,分享知识。

- 情绪管理:教导儿童情绪管理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和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教学内容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教学内容

智⼒障碍⼉童的发展与教育教学内容智⼒障碍⼉童的发展与教育1.我国智⼒障碍定义:智⼒障碍也称智⼒残疾、智⼒低下、精神发育迟滞、智⼒落后、智能障碍等。

我国的定义分是指智⼒显著低于⼀般⼈⽔平,并伴有适应⾏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泛、有限和间歇的⽀持。

智⼒残疾包括:在智⼒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迟滞;或者智⼒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损害或智⼒明显衰退。

2.美国智⼒障碍定义:①智⼒障碍是⼀种障碍。

②智⼒障碍意味着在智⼒功能上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为,使⽤适当的智⼒测验⼯具进⾏评估时,其智商低于均数(M)两个标准差(SD)以上。

③在适应⾏为⽅⾯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技能⽅⾯限制。

④障碍发⽣在18岁以前。

3. ICF的定义:ICF是WHO提出的国际通⽤的在个体和群体⽔平上描述和测量健康的框架,是由⾝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个⼈因素等四种成分组成的理论性结构。

在ICF中,残疾是指以下内容的任何⼀种或全部:损伤、活动受限、参与受限以及受环境因素限制。

损伤是指⾝体功能和结构明显偏离和丧失。

活动受限指个体进⾏活动的困难。

参与受限指个体在实际⽣活中遇到的问题。

环境因素指⽣活中的⾃然、社会和态度的环境。

所有ICF的成分都是独⽴并且相互关联的。

4.智⼒障碍定义使⽤的注意事项:在智⼒障碍定义的使⽤中,需要考虑以下⼏点:①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在⼀定社会环境和⽂化中考察,⽽不是离开其所处环境和⽂化割裂地评定,应以个体同龄伙伴作为参照对象。

②评估应当考虑⽂化和语⾔的多元性以及在沟通、感知、运动和⾏为⽅⾯的个别差异,兼顾个体多样性及其独特反应。

③在同⼀个体内部,局限往往与优势共存。

智⼒障碍⼈群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某些⽅⾯表现为智⼒障碍,但同时也可能具备⼀些独⽴于其智⼒障碍的能⼒,表现在某些适应技能领域或某项适应技能的某⼀⽅⾯。

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案

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案

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些儿童由于智力发展的滞后,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案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种针对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案,旨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一、个体化评估与教学计划针对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首先需要进行个体化评估,了解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

这样可以为教育者制定个体化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教育者可以根据评估结果,了解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局限性,从而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式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对于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儿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交流思想的学习方式。

对于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和支持的环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

四、情感教育的重视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往往容易受到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困扰。

因此,情感教育在教育方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五、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儿童的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分享儿童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共同制定适合儿童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六、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为了满足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需求,教育者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这包括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工具,如图书、电子教材、教学软件等,以及参观实地、实践活动等形式。

智力发展迟缓儿童教师教案

智力发展迟缓儿童教师教案

智力发展迟缓儿童教师教案一、背景介绍智力发展迟缓是指智力水平低于同龄儿童的一类特殊儿童。

这些孩子在学习、语言交流、社交互动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特殊教育和个别指导。

本教案旨在提供教师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智力发展迟缓儿童充分发展潜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智力发展迟缓儿童的特点和需求;2. 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促进智力发展迟缓儿童素质全面提升;3. 培养智力发展迟缓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针对智力发展迟缓儿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1. 个别教学1.1 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1.2 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材料和任务;1.3 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注重渐进式教学;1.4 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图示教学、分步教学等;1.5 骨干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信心。

2. 综合教学2.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氛围;2.2 制定统一的教学进度表和教学大纲,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2.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媒体,如音频、视频、图片等;2.4 教师应具备足够的耐心、关爱和责任心,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3. 情感教育3.1 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差异;3.2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3.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3.4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 分步教学:逐渐增加难度,细分教学步骤,确保学生逐步掌握知识;2. 图示教学:结合具体图片或图表,通过视觉辅助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3. 多媒体教学: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加教学趣味性和吸引力;4. 体验式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5. 游戏教学: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和反馈1. 教师需要制定准确的评估工具,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口头回答问题、书面作业等;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个别反馈和指导;3. 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与教育PPT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与教育PPT
教育方案:介绍智力障碍学生在学校及 家庭的教育方案,并就此提供一些教育 策略。 心理干预:讲解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问 题,并提供心理干预建议。
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及干预
社会支持:探讨社会、家庭及亲友 在智力障碍学生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以及提供一些社会支持资源。
智力障碍学生 的就业与自立
能力训练
智力障碍学生的就业与自立能力训练
智力障碍学生 的发展与教育
PPT
目录 介绍智力障碍学生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特征 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及干预 智力障碍学生的就业与自立能力训练
介绍智力障碍 学生
介绍智力障碍学生
什么是智力障碍学生?:智力障碍 学生是指因智力低于正常水平而出 现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学习能力低 下等行为特征的学生。
智力障碍的分类及特点:具体介绍 了轻度、中度和重度智力障碍的分 类和特点,帮助听众了解各个障碍 级别的学生。
智力障碍学生 的发展特征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特征
语言能力障碍:介绍智力障碍学生语言 理解和表达方面的特征。 社交能力障碍:介绍智力障碍学生在社 交方面的障碍及表现。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特征
学习困难:讲解智力障碍学生 在学习中的困难和表现,并提 供一些教学建议。
智力障碍学生 的教育及干预
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及干预
介绍智力障碍学生的职业选择及职业训 练方案,并提供一些职业和自立能力训 练资源。 该部分可助于智力障碍学生更好地适应 社会环境,以及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智力残疾孩子的送教教案

智力残疾孩子的送教教案

智力残疾孩子的送教教案智力残疾孩子的送教教案1. 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合他们需求的教育,我们必须特别关注智力残疾孩子的教育。

智力残疾是一种使孩子们在认知和学习方面面临挑战的情况。

为这些孩子制定有效的送教教案非常关键。

2. 深入了解智力残疾孩子智力残疾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理解方面的能力低于常人的状况。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先天因素、意外事故或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智力残疾孩子往往在语言、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等方面遇到困难。

然而,他们独特的需求需要我们采用更加个性化和细致入微的教育方法。

3. 制定适合他们的教育计划为了确保智力残疾孩子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我们需要制定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在不同学科和能力方面的需求。

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学习需求。

通过与他们的家长、老师以及其他专业人士的密切合作,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孩子的背景信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困难等方面的详细了解。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制定一系列的教育目标,并为他们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材料。

我们可以结合一些专门为智力残疾孩子设计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比如图片、手势或视觉辅助材料,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们还应该保证他们的教育环境和课堂设置的适应性。

这包括提供一个安全、支持性和友善的学习环境,同时确保教室里有合适的教具和设备,以满足智力残疾孩子的学习需求。

4. 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关怀智力残疾孩子在学习上可能与其他学生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取得进步。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关怀,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其潜能,并提高他们的教育成果。

这可能包括与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或小组合作学习,周期性评估他们的进展,并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辅助工具。

我们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自理能力,以促进他们在社会中的参与和自我独立。

5. 结语通过制定适合智力残疾孩子的教育计划和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学习环境。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讲义4-6章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讲义4-6章

(五)记忆组织
智力障碍儿童在组织记忆材料方面有更多的困难。 智力障碍儿童只是在难度低的项目上有记忆组织。 对类群集和无关联材料的识记没有记忆组织,在数 字组织中,主要表现为在难度低的项目上采用记忆 组织,对于难度稍高的数字组织项目,90%左右的智 力障碍儿童采用机械识记的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 记忆缺乏明确目的; 识记速度缓慢; 记忆容量小; 保持不牢固,再现不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智障儿童的龋齿发病率远高于对照儿童。牙周疾病发 病率高。智力障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需家长与教 育者给予更多关注。
(二)感官疾病
1.视觉问题
唐氏综合征儿童的视觉问题更突出,伴有脑性瘫痪的 智力障碍儿童可能出现视神经萎缩,风疹综合征儿 童可能会出现先天性白内障,脆性X综合征儿童可能 出现远视及斜视等。
智力障碍儿童需定期眼科检查。
(二)句子理解
智力障碍儿童在句子理解上有显著的障碍,他们落后 于智龄匹配的正常儿童。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表达
(一)语音发展 (1)语音发展的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语音发展的过程比较缓慢,但发展的顺
序与正常儿童基本一致。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的 音位发展模式与正常儿童基本一致,其语音发展顺序 为:先掌握元音、半元音、鼻音和塞音、后掌握擦音 、塞擦音和边音。
记忆方面(表现):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记忆过程缓 慢,新的材料需要多次反复的强化才能记住。他们记 忆的容量小,不能够同时记住比较多的材料,而且对 所识记的材料保持也不固定。他们经常缺乏对记忆材 料意义的理解,不善于有目的地去记住或回忆这些材 料,回忆和再现内容也往往是断断续续的、凌乱的、 很不精确的。
在句子表达上,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最显著的差 异是句子的长度。

幼儿园自闭症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自闭症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自闭症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主题】幼儿园自闭症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要求】1.理解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概念、定义、特征及表现;2.了解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及康复原则及方法;3.学习如何为自闭症及智力障碍儿童提供有效的幼儿园教育服务;4.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完善教育方法。

【教案】Part 1 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的概念、特征及表现1.1 自闭症的概念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对婴幼儿期和童年期的生活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是社交交往和沟通障碍以及刻板、重复性行为和兴趣等。

1.2 自闭症的特征自闭症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交交往和沟通障碍;(2)刻板、重复性行为和兴趣;(3)认知创新和思维柔性障碍;(4)感官处理障碍。

1.3 自闭症的表现自闭症的表现一般体现在婴幼儿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沟通方面:婴幼儿期言语发展迟缓或缺乏,一些孩子不会主动用语言进行交流,对语言处理和理解有困难;(2)社交方面: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对他人情感指向无反应,不会微笑等;(3)重复性行为方面:重复性动作,刻板行为,强迫性行为;(4)感官方面:对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有异常反应。

2.1 智力障碍的概念智力障碍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指因神经系统缺陷或受某些环境刺激导致的智力发育不良或迟缓,从而使人们的智力表现低于其同龄人的水平。

2.2 智力障碍的特征智力障碍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人群;(2)学习和记忆能力差;(3)处理信息能力差;(4)无法理解和适应社交规则和表现。

2.3 智力障碍的表现智力障碍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2)学习和记忆能力差;(3)交流和社交能力较差;(4)行为无理性,情绪难以控制。

Part 2 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及康复方法3.1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需要根据其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注重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建立孩子和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和信任;(2)对孩子的行为和交流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估,帮助孩子改善社交交往和沟通能力;(3)强化重复行为和刻板行为的治疗;(4)建立特殊的认知和思维训练计划。

智障儿童教案

智障儿童教案

智障儿童教案标题:智障儿童教育教案设计与实施在当今社会,对于特殊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

其中,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

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细致、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因此,编写一份有效的智障儿童教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 个别化原则:每个智障儿童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教案的设计应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实现因材施教。

2. 全面发展原则:智障儿童的教育不应只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应注重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包括生活技能、社交能力等。

3. 积极参与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活动,鼓励智障儿童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案内容的设置1. 学习目标: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例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穿衣过程","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教学过程:详细规划每一环节的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课、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反馈评价等。

4. 教学资源:选择适合智障儿童的教材和教具,如简单的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

5. 教学评估:设定具体、可量化的评估标准,以便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准确的判断。

三、教案实施的注意事项1. 耐心引导:智障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较慢,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引导他们。

2. 鼓励为主:对智障儿童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共同探讨教学策略,形成家校合力。

四、教案修订与完善教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教学效果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每次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教案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下一次教学中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智障儿童的教案设计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有爱心和责任感。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课程编码: 16A21160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计划学时:52 其中讲课:44 实验或实践:8 上机:0适用专业:特殊教育推荐教材:刘春玲,马红英《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1、钮文英,《启智教育课程与教学设计》,心理出版社,2003年。

2、王辉,《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陈丽如,《身心障碍学生教材教法》,心理出版社,2007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智力障碍的基础知识及教育和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的方法和技能。

具体包括智力障碍的概念、病因、鉴别方法、生理及心理特点、早期干预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培智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测量评估工具的使用,能够运用特殊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培智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做出分析,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培智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以后的实际的培智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培智教育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培智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培智教育的理论基础,能够运用所学基本方法对培智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做出分析,要求学会进行智力障碍儿童鉴定与评估,对智力障碍儿童特殊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表现做出分析,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技巧必须加以掌握并学会运用相关器材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须通过该课程的平时和期末考核才能拿到学分。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第一章:智力障碍的概述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讲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智力障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了解智力障碍的分类方法和类别,了解智力障碍教育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智力障碍概念的演变及定义[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

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

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殊儿童包括有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残疾、自闭症等不同类型的儿童。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需要特殊的关怀和教育,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展潜能,融入社会。

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例进行说明。

一、教育目标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智力障碍儿童获得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

通过专门设计的教育课程,他们将学习如何独立生活、沟通和与他人合作。

此外,他们还将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教学内容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进行调整和安排。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学科:如语言、数学、科学等,以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2. 生活技能:如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洗漱等,以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3. 社交技能:如沟通技巧、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等,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4. 特殊技能: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培养他们特殊的职业技能或兴趣爱好,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方法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进行调整。

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 多感官教学: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鼓励智力障碍儿童与同伴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社交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4.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评估和调整特殊儿童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通过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送教上门:2023年春季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案

送教上门:2023年春季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案

送教上门:2023年春季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服务,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让这些孩子能够在家庭环境中接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

本教案将依据儿童的年龄、智力水平、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目标1. 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 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外界沟通。

3. 增强智力障碍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教学内容1. 认知能力训练:通过图片、实物、游戏等形式,训练儿童的认知能力。

2. 社交能力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互动等形式,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

3.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教授儿童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饮食、卫生等。

4. 语言能力训练:通过故事、歌曲、对话等形式,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四、教学方法1. 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 游戏化教学:运用游戏等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提高孩子的研究兴趣。

3.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家庭对儿童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学业评估,了解儿童的研究进度和需求。

2. 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六、教学时间安排1. 每周一次上门教学,每次教学时长为1.5-2小时。

2. 根据儿童的需求,可适当调整教学频率和时长。

七、教学资源1. 教学材料:教材、教具、游戏等。

2. 技术支持:电脑、投影仪、智能手机等。

八、教学团队1. 教师:具有特殊教育背景和专业资格证书。

2. 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3. 家长: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协助教师进行教学。

九、教案实施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和教学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儿童受伤。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4-10 智力障碍儿童的 教育目标和内容
一、智障儿童的教育的内容
(一)在培智学校 生活语文 生活数学 生活适应 劳动技能 唱游与律动 绘画与手工 运动与保健 信息技术 康复训练 艺术休闲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
生活语文——马路上的车
生活数学——2、3减几
生活适应——教智障儿童乘车
培智学校课程设置结构
普通学 校课程
智障儿 童生存 技能课

(二)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1、普通学校课程 2、个别化教育:生活自理、社交沟通、职 业技能等
(三)送教上门
1、送教上门的定义: 针对一些伴随身体缺陷,无法去学校上学的 智障儿童,由当地教育局组织相关师资力量 到儿童家里提供教育服务。
2、送教上门的教学内容 生活自理、肢体康复、认知发展、社交技能 等
送教上门
谢谢

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幼儿园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1. 教学目标:(1)认识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及其教育的重要性;(2)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3)掌握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原则和方法;(4)让智力障碍儿童参与幼儿园专业活动,提高和发展综合素质。

2. 教学准备:(1)教材:《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南》等教育参考书;(2)教具:手工材料、玩具、音乐器材等;(3)教学环境: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4)教学方式:由专业教育工作者为主导,采用多种方式,以帮助幼儿发展。

3. 教学流程:(1)开场引导向所有幼儿介绍智力障碍儿童,并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幼儿园应该是公平和包容的,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的机会去参与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2)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解释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包括:- 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学习、自理和社交方面的困难;- 通常需要比正常儿童更长的时间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介绍智力障碍儿童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幼儿提供一些基本的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群体,并促进他们的同情心和包容性。

(3)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介绍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包括:- 发展速度比正常儿童慢;- 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来掌握基本技能和概念;- 可以通过细致的一对一指导来发挥潜力。

让幼儿通过实践来感受并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阶段。

比如,使用一些简单的游戏或小测试来说明,分阶段展示如何提升儿童技能和能力。

(4)智力障碍儿童的个性特点介绍智力障碍儿童的个性特点,包括:- 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差异性;- 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意志坚定、情感丰富、信任感强。

通过引导幼儿和智力障碍儿童交流和互动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

(5)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原则和方法介绍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包括:- 尽可能提供个性化指导;- 常规性在学习、生活和社交方面提供大量的指引;- 鼓励和培养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与教育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与教育
培训专业教育人员:提供给教师和其他 教育工作者关于智力障碍学生的专业培 训。
智力障碍学生 的支持和资源
家庭支持和参与:鼓励家长参 与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并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智力障碍学生 的发展
发育延迟: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 认知发展通常滞后于正常同龄人。
学习能力低下:智力障碍学生在学习新 知识和技能方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支持 。
智力障碍学生 的发展
社交交往困难:智力障碍学生 可能很难与他人进行有效的社 交互动。
智力障碍学生 的教育方法
智力障碍学生 的教育方法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 展与教育
目录 介绍智力障碍学生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 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方法 智力障碍学生的支持和资源
介绍智力障碍 学生
介绍智力障碍 学生
智力障碍学生是指智力发展迟 缓、智商低于正常人群的学生 。
他们在智力、学习和行为方面 存在困难,需要特殊的教育服 务。
智力障碍学生 的发展
个体化教育计划(IEP):根据学生的 具体需要和能力制定教育计划。 使用多感官教学法:通过多种感官刺激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体验。
智力障碍学生 的教育方法
鼓励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 和合作学习,促进智力障碍学 生的社交能力和学习动力。
智力障碍学生 的支持和资源
智力障碍学生 的支持和资源
提供专门的教育设施和资源:为智力障 碍学生提供具有适当支持和设施的教育 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1.我国智力障碍定义:智力障碍也称智力残疾、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滞、智力落后、智能障碍等。

我国的定义分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2.美国智力障碍定义:①智力障碍是一种障碍。

②智力障碍意味着在智力功能上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为,使用适当的智力测验工具进行评估时,其智商低于均数(M)两个标准差(SD)以上。

③在适应行为方面有显著限制,具体表现在概念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技能方面限制。

④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3. ICF的定义:ICF是WHO提出的国际通用的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描述和测量健康的框架,是由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四种成分组成的理论性结构。

在ICF中,残疾是指以下内容的任何一种或全部:损伤、活动受限、参与受限以及受环境因素限制。

损伤是指身体功能和结构明显偏离和丧失。

活动受限指个体进行活动的困难。

参与受限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环境因素指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和态度的环境。

所有ICF的成分都是独立并且相互关联的。

4.智力障碍定义使用的注意事项:在智力障碍定义的使用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文化中考察,而不是离开其所处环境和文化割裂地评定,应以个体同龄伙伴作为参照对象。

②评估应当考虑文化和语言的多元性以及在沟通、感知、运动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兼顾个体多样性及其独特反应。

③在同一个体内部,局限往往与优势共存。

智力障碍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某些方面表现为智力障碍,但同时也可能具备一些独立于其智力障碍的能力,表现在某些适应技能领域或某项适应技能的某一方面。

④对个体的不足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个体所需的支持方案。

⑤通过一个阶段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智力障碍者的生活功能通常会得到改善。

5.智力障碍出现率:截止2006看4月1日,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智力障碍人数为554人,其中男性占55.39%,女性占44.16%,智力障碍占残疾人的比例为6.68%。

按照ICF框架,健康状态可划分为三个部分: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

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起源于18世纪末的法国,开创者为精神病医生伊塔德,他因为研究和训练野孩子维克多而创立了一些教育方法,这些方法经他的学生塞甘发展成为最早的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方法。

塞甘的感官训练方法对之后的蒙台梭利方法有直接的影响。

9.国内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起源概况:国内对智力障碍儿童实施系统的教育开始于20世纪中叶,改革开放以后,智力障碍教育事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推行的随班就读工作标志着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安置形式的突破,为更多的智力障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

10.智力障碍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出生前的致病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先天获得性异常,其中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先天代谢性疾病以及其他遗传因素。

唐氏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特纳综合征等均为染色体异常所导致,苯丙酮尿症、粘多糖IH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均为不同类型的先天代谢性疾病,多基因遗传引起的先天性颅脑畸形也会导致智力障碍。

当孕妇受到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侵袭而患感染性疾病时,影响严重的可导致胎儿的智力障碍,主要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病毒及梅毒螺旋体等。

某些药物、放射性物质和有毒的化学物质也可能损害胎儿的发育,胎儿受辐射影响的响度与辐射剂量及妊娠时间有关,辐射剂量越大,智力障碍的发生率越高。

此外,孕妇吸烟与饮酒也会影响胎儿智力发育。

出生时的致病因素主要有早产和低体重、窒息以及产伤。

出生后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发生性疾病,如高热惊厥及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和脑膜炎等,此外,脑损伤、中毒、营养不良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都可能导致智力障碍。

11.智力障碍的三级预防的含义:一级预防是指在问题发生前采取措施,消除智力障碍的病因,预防智力障碍的发生,主要通过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及围产期保健以及健康教育来实现;二级预防是指通过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缺陷,早期发现伴有智力障碍的疾病,早期干预,缩短现存问题的持续时间,或逆转其效果的措施,主要通过产前筛查与诊断,对高危儿随访、出生缺陷监测、发育监测等实现;三级预防是指通过对患儿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使问题的不利后果受限,并改善个体功能程度的措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12.如何发现智力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的及早发现与鉴别对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筛查智力障碍儿童常用的方法是观察与筛查测验。

观察是全面了解智力障碍儿童发展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往往在某些领域的发展中落后于正常儿童,对照儿童的生长发育关键阶段的表现,可以发现儿童智力障碍的迹象。

筛查测验可以省时省力地从大量儿童中初步地筛选出可能有发育问题和障碍的儿童。

13.智力障碍儿童常用筛选工具:(一)丹佛发育筛查测验(二)画人测验(三)瑞文测验(四)团体儿童智力测验14.智力的概念:智力又称为智能,通俗的说法就是人的聪明程度,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想象等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智力结构理论的分类:(一)因素分析理论(1)特殊因素理论(3)群因素理论(4)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二)结构理论(1)智力三维结构理论(2)智力层次结构理论(3)三棱智力结构模型(三)信息加工理论(1)智力PASS模型(2)智力三元论(3)成功智力理论(四)多元智力理论(1)逻辑数学智力(2)语言智力(3)音乐智力(4)空间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关系智力(7)内省智力(8)自然智力16.智力测验的分类:(一)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与智力年龄(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与比率智商(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与离差智商17.智力障碍儿童常用的智力测验工具:(一)盖塞尔发展量表(二)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三)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18.如何看待智力测试结果: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别与诊断需要借助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工具和适应行为测验工具。

关于智力的结构和内容,不同的心理学派有有各自的理论和看法,但都试图通过一定方法对人的智力进行客观的评价。

各种智力测验工具的内容结构、适用对象、施测方法均有所不同,使用智力测验进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智力测验工具都有测验的标准误差,因此,应当将测验中得到的IQ分数视为一个范围。

在解释测验分数时要注意:愈是偏离均数的极端值,其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同时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可能会带来不同的诊断结果。

19.如何看待适应行为测量结果:适应行为是指个人保持生活独立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行为;适应行为是具有年龄特征的;依生活条件、文件背景的不同,社会对儿童提出的适应行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使用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时要注意:同智力测验一样,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也有其标准误差,如果儿童在适应行为测验中的得分低于平均分1个标准差,有必要补充使用别一套测验,以帮助判断;适应行为所涵盖的内容很广,任何一个测验工具都无法测得全部领域,不同的量表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适应行为量表不可能充分反映个体全部的适应行为水平,对于个体的诊断还要补充其他相关信息;适应行为的评定结果与智力功能的评定结果对于智力落后的评定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20.常用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一)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二)适应行为诊断量表(三)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四)3~7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21.如何看待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发展状况: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发展状况总体水平较低。

在形态发育方面,智力障碍儿童平均身高偏低,平均体重偏高,平均胸围偏大。

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的50米跑、立定跳远以及握力的成绩和同龄普通儿童比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

在身体机能发育,智力障碍儿童的脉搏、血压、肺活量等与同龄普通儿童相比均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智力障碍儿童青春期开始时间略晚于普通儿童,但除其中的特殊人群之外,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性发展阶段与过程和常人并无显著差别。

智力障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普遍滞后,最显著的表现是动作技能发展迟缓。

普遍的规律是智力障碍程度愈严重,其神经系统发育的问题愈明显。

智力障碍儿童在偏胖及肥胖检出率较高的同时,营养不良也普遍存在,“双峰现象”很明显。

22.智力障碍儿童的常见疾病有哪些:口腔疾病、感官疾病、甲状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疾病、皮肤病、免疫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等。

23.掌握智力障碍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

认知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机级的发展,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与同龄正常儿童想比,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低,且个体差异大。

24.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的目标,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一定目的,需要作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智力障碍儿童普遍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

一般认为,智力障碍儿童的无意注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有意注意处于缓慢的形成过程之中,25.注意特性的发展:(1)注意广度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知觉到对象的数量。

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广度明显低于普通儿童。

(2)注意稳定性注意稳定性指注意时间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智力障碍儿童通常很难将注意力持续维持在某一特定学习任务上。

(3)注意分配与转移智力障碍儿童注意的分配与转移也比正常儿童差,他们很难根据任务的改变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但却容易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外部刺激的变化转移注意对象,即很容易分心。

26.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智力障碍儿童无论是短时记忆还是长时记忆,无论是信息的存储还是信息的提取都有一定的困难。

(一)感觉记忆刺激物的信息接触到人的感觉器官,便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存贮形式便叫感觉记忆,亦称感觉登记或称瞬时记忆。

智力障碍者的感觉记忆可能存在某种缺陷。

(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持时间为1分钟,是信息从感觉记忆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

短时记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信息容量的有限性和相对固定性。

智力障碍儿童的短时记忆也表现出近因效应,智力障碍儿童的短时记忆和正常儿童相比有显著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记忆长度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