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发生的“五多一少”规律解析(新编版)

合集下载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分类预防措施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分类预防措施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分类一、按诱发因素分类按诱发因素的不同,将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种类型。

非责任事故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和因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规律性尚未认识,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无法预防和避免的事故等。

责任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人为的因素,如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管理缺陷、生产作业条件恶劣、设计缺陷、设备保养不良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次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二、按伤害程度分类按伤害程度划分,将事故分为死亡、重伤、轻伤3类。

(1)死亡事故。

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

(2)轻伤事故。

指需休息一个工作日及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度的伤害。

(3)重伤事故。

指按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经医师诊断为重伤的伤害。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作为重伤事故处理:经医师诊断成为残疾或可能成为残疾的;伤势严重,需要进行技术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生命的;要害部位严重灼伤、烫伤或非要害部位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1/3以上的;严重骨折、严重脑震荡等;眼部受伤较重,有失明可能的;手部伤害、脚部伤害可能致残疾者;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凡不在上述范围以内的伤害,经医院诊断后,认为受伤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各点,由企业行政部门会同基层工会作个别研究,提出意见,由当地有关部门审查确定。

3.按事故伤害程度分类按事故对人员造成的伤害程度和伤亡人数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6类。

(1)轻伤事故。

指负伤职工中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

指负伤职工中只有重伤(多人事故时包括轻伤)的事故。

(3)死亡事故。

指一次死亡1~2人(多人事故时包括轻伤、重伤)的事故。

(4)重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死亡10-49人的事故。

(6)特别重大事故。

据国务院第34号“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可编辑版】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可编辑版】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顶板事故是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矿在顶板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有不少教训。

现就我矿预防顶板事故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现场管理,重点严把五关一是技术规范和方案设计关。

根据小煤矿矿井地质条件,工程技术人员在采区和采面设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适合本矿地质条件和有利于顶板管理的设计方案,如采用底板岩石大巷开拓方式,就能减少采动影响,或尽可能把巷道布置在全岩中,并尽可能避开井巷交叉,这样掘进巷道时施工条件好,对顶板管理非常有利,在源头上减少了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又如,有的顶板在表面上看来完好,执行敲帮问顶时也未发现有脱落征兆,作业规程或安全措施中也未对其作出明确的支护规定,这也是在编制设计时重大失误。

因此,这就必须明确规定临时支护措施,编制规程决不能粗制滥造。

二是规程审批和学习关。

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管理,突出解决好其中的薄弱环节,是搞好小煤矿顶板管理的关键。

因此,在编制作业规程时要求每个采掘工作面都要根据地质资料和矿压观测资料,包括顶板来压规律,编制采掘作业规程,使作业真正起到指导生产,保证安全的作用。

把审批规程、审批措施当作大事来抓,制定三不批制度,即地质构造不清不审批,规程对顶板管理措施不具体不审批,规程编写不认真,措施没有针对性不审批。

同时在班次安排上要合理,如掘进放炮后要立即出碴支护,不能让破碎顶板悬空暴露时间过长,及时消除冒顶因素。

三大规程制定后还必须组织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让大家领会和掌握,且必须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作业。

三是工程质量关。

小煤矿顶板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现场管理不严和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

采掘工程质量是顶板管理的基础,从抓好工程质量入手,提高工程质量是防止小煤矿顶板事故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措施。

因此,在顶板管理方面严把支护质量关,做到工程质量不合格不验收。

由安监员对每个采掘面的支护质量进行安全检查,实行动态管理。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引言: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对煤矿生产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煤矿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提高事故应急能力至关重要。

一、原因分析煤矿事故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警示、缺乏安全意识等事由均属人为因素的范畴。

工人的操作不规范、技能不熟练以及管理层的监管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1.2 设备故障煤矿的设备设施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然而设备的老化、损坏、缺乏维护等原因也是导致煤矿事故的重要环节。

设备故障可能发生在提煤机、掘进机和通风设备等关键领域,一旦出现故障,将给生产过程带来巨大的隐患。

1.3 管理漏洞煤矿安全管理的漏洞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管理层需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和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以确保安全生产。

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原因分析,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1 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通过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警示的能力,减少人为因素引发事故的发生。

2.2 强化安全管理煤矿管理层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同时,要加强对工人的监督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3 提高事故应急能力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煤矿事故应急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组织救援和疏散工作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4 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原则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原则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原则导言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制定和实施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核心原则。

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必须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组织救援,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同时,要关注救援人员的安全,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是确保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的关键。

应急救援工作应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各级负责人按照职责分级负责。

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应服从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三、快速反应,科学施救快速反应,科学施救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基本要求。

在事故发生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及时到达现场,迅速了解事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援措施,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根本措施。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要注重事故的预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果。

五、依法规范,强化管理依法规范,强化管理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保障。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救援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

同时,要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六、社会参与,共同救援社会参与,共同救援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重要特点。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救援工作。

同时,要加强与社会救援力量的联系和协作,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果。

七、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基础工作。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标准版)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标准版)1客观原因分析1.1煤炭需求增加推动了煤矿超能力开采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总量过高,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产出,是造成煤矿超能力开采的直接原因。

超能力开采已经成为全国煤炭工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成为我国煤矿各种事故的重要导火索。

1.2小煤矿违规开采引发煤矿事故居高不下目前我国约有2.5万个煤矿,其中2.3万个是乡镇煤矿、个体煤矿,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

每年发生的煤矿事故中,乡镇煤矿占70%,而重大或特大事故占80%。

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小煤窑业主竞相逐利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较小的事故风险成本又不足以使他们望而却步。

由于当前煤炭行业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加之有关部门监管乏力,导致在矿难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小煤窑的破坏性、掠夺性开采屡禁不止,接近疯狂。

小煤矿的掠夺性开采在损耗煤炭储量的同时,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安全投入少,引发的恶性安全事故必然居高不下。

1.3自然条件的变化使煤矿安全面临新的危险(1)煤层赋存条件差,瓦斯灾害严重。

我国大中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20.34%,突出矿井占19.77%。

小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15%左右。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强,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突出危险区域也在不断扩大。

(2)地下水防治难度增大。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发生产的深度不断加大,井巷工程的掘进速度加快和随着煤矿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和工作面开采空间尺度的变化,水害产生的条件、水害威胁的程度以及水害形成的机理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给井下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和补给强度的分析造成很大难度,从而增加了水害治理的难度。

煤矿事故处理原则与方法

煤矿事故处理原则与方法

三、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2. 避免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1)积极灭火,控制火势
火灾发生后,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积极灭火。直接灭 火失效时,当灾区人员已撤出的情况下,应在火源的进风 侧建筑临时密闭,适当控制火区进风量,减少火烟生成。 但需注意火灾发生在上行风流中时,主要密闭应建在火源 所在的主干风路中(密闭与火源之间无旁侧风道)。如果这种 要求难以达到,则应首先把旁侧风流封闭起来,然后再封 闭主干风路,以免在旁侧风路产生风流逆转和引起瓦斯爆 炸。在下行风路中发火时,应首先封闭旁侧风道,暂时加 大火源所在风流的风量,防止风流逆转,需要时再在火源 所在风道中建造密闭。
• 安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不扩大事故。 • 迅速:快速查明灾情,救助被困矿工。 • 有效:创造条件,消灭或控制灾情,全面完
成事故处理工作。
3.决策原则
• 以人为本、安全救援原则 • 属地为主、统一调度指挥、分级负责原则 • 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原则
(二)应急救援决策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 • 事故发生时现场决策 • 矿井调度值班人员的决策 • 矿山企业领导的决策 • 救灾指挥部决策 • 矿山救护队的救灾决策 • 地方政府组织救灾决策 • 省局和国家总局的决策
5. 矿山救护队的救灾决策
• 安排灾区侦查 • 报告灾区现场情况,提出抢救建议方案 • 根据指挥部救灾方案和指令,作出实施方案 • 确定各救护队的具体任务、行动计划、路线及
安全措施 • 设立井下救援基地与待机队 • 关键:灾情突变,果断决策,及时应对,采取
措施,确保安全
6. 地方政府组织救灾决策
二、煤矿事故发生时调度工作要点
4. 集团公司调度室指挥抢救程序 1)接到汇报时,立即向集团公司领导、副总工程师及

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分析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其深层次原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故背后隐藏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下面将对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煤矿事故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包括对矿井的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方面的不足。

许多煤矿存在着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现象,导致矿井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无法建立起来,事故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

其次,技术装备不完善也是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之一、部分煤矿缺乏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于煤矿生产中潜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有限。

缺乏有效的灭火、通风和排水设备,使得矿井内气体积聚、煤尘爆炸等风险无法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控制,从而引发事故。

第三,安全意识淡漠也是导致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之一、部分煤矿工人对于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以权谋私、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煤矿事故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这种安全意识淡漠的现象在一些非国有煤矿尤为突出,缺乏安全培训和教育,难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另外,监管不力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煤矿生产活动涉及到安全生产、劳动防护、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对其进行全面监管。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对煤矿事故的监管不力,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一些矿主能够逃避责任,从而增加了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最后,地质因素也是导致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一些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地质构造活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煤矿事故的风险。

在选址和开拓煤矿时,应该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确保煤矿地质条件的稳定以及对隐患的及时处理和防范。

综上所述,煤矿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包括管理不善、技术装备不完善、安全意识淡漠、监管不力和地质因素等。

了解这些深层次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强化煤矿安全的管理,加强对煤矿事故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最大程度地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以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煤矿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不仅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煤矿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不小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必须深入分析事故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从煤矿事故的常见原因入手,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煤矿事故的常见原因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矿工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此外,有些矿工为了追求高产量或个人利益,会违反安全规定,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 设备故障煤矿中使用的设备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这些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矿井排风系统的故障会引发瓦斯爆炸,巷道支护设备的失效会导致坍塌等。

3. 不合理的管理不合理的管理也是煤矿事故的原因之一。

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不到位,对于矿井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事故的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是预防煤矿事故的重要举措。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要加强对矿工的纪律教育,确保规章制度的遵守。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煤矿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 提高设备维修水平加强设备维修水平的提升也是预防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

煤矿企业应制定维修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检测。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的更新,及时淘汰老化的设备,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4. 强化监管与执法煤矿事故防范还需要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煤矿的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和不安全的煤矿进行严厉的处罚。

同时,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管,确保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5. 推广科技应用推广科技应用是煤矿事故防范的重要手段。

煤矿企业应引进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技术设备,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对煤矿进行监测和预警。

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及整改措施

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及整改措施
02 对于高瓦斯矿井,应采取瓦斯抽放措施,降低工作面
和矿井内的瓦斯浓度,确保安全开采。
加强火源管理
03
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防止因明火引起的瓦
斯爆炸事故。
加强水害防治
加强水文地质调查
在开采前应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地下水的 分布和水量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建立排水系统
在矿井内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及时排出积水,防止因水积聚导 致的事故。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
01
采用先进技术
煤矿企业应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 率和安全性。
02
进行技术改造
03
加强科技创新
煤矿企业应对现有生产设备和工 艺进行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 ,降低事故风险。
煤矿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研究 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题,提高煤 矿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安全事故分类
根据事故原因和后果,煤矿安全事故 可分为瓦斯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 故、机电事故、运输事故和职业病等 。
煤矿安全事故的危害
人员伤亡
煤矿安全事故最直接的危害就是 造成人员伤亡,尤其是瓦斯爆炸 、透水等事故,往往导致大量人
员伤亡。
财产损失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严重 的财产损失,包括设备损坏、煤炭 损失等。
环境破坏
煤矿安全事故可能会导致环境破坏 ,如瓦斯泄漏、污水排放等,对周 边环境造成污染。
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自然因素
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如煤层厚度 变化大、断层多、水文地质条件 复杂等,都可能导致煤矿安全事
故的发生。
技术设备
部分煤矿技术设备落后,如通风 设备、排水设备等,不能有效预
防和应对煤矿安全事故。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第一大自然灾害----顶板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等事故。

顶板事故,冒顶前的预兆:1.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生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的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会发出很大响声。

有时也能听见采空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会出现顶板掉渣的现象。

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在人工顶板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

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的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裂隙。

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

若裂隙加深加宽,说明顶板继续恶化。

5.脱层。

顶板冒落前,往往出现脱层现象。

检查脱层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层。

6.漏顶。

破碎的伪顶或者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之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或者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

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得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响声的大冒顶。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1.局部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在采煤过程中发生局部顶板事故大多是由于采煤过程中悬漏破碎顶板得不到及时支护;或虽及时支护,但因支护方式不正确和支护质量不好;或对顶板情况未经查明,未采取针对性措施而造成的。

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做好顶板破碎的预测预报;合理选择工作面推进方向;减少空顶面积和采取正确的支护方式,加强地质工作等。

2.大面积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根据直接顶和基本顶的运动形态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直接顶推垮型事故应做好顶板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日常顶板控制,正确进行支护控制设计,合理选择厚煤层下分层开切眼位置。

对直接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应正确进行控制设计,当直接顶在采区内的悬顶较大时应进行必要的人工处理,支架选型要合理,在最末排要增设抬棚等特种支护措施等。

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剖析及对策

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剖析及对策

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剖析及对策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安全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安全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成立了专门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行业实行专项监察。

同时,还制定了一些法规法令。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煤矿事故频繁发生,重特大事故上升。

据有关数据统计,2002年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已超过4,而当年的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025,2002年,全国生产原煤19亿吨,死亡人数超过了6000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恶劣的政治影响。

本人从事煤矿多年,结合亲身经历,现就煤矿事故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煤矿开采是在地层深入作业,地下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经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是伴随煤炭生产而出现的,使事故的发生在客观上存在着不可避免和不可预料的突发性。

但是,目前煤矿发生的事故多数还是属于责任事故。

其原因是:1、安全欠帐较多,投入不足。

安全欠帐多的因素有多方面:一是国家和地方只重视新建矿井和大型矿井的安全投入,对中小型矿井的投入不到位。

二是中小型矿井大多是开采时间较长,企业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离退休人员多,企业负担重。

这些矿井地质条件差,产量不高,效益一般,在保职工工资和稳定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国家和地方的支持,很难拿出较多的钱作为安全投入,不是不想拿,而是拿不起,一些设备老化,超期服役。

三是由于近年来煤炭市场形势较好,确有一些煤矿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安全方面尽量采取少投入甚至不投入,井下巷道年久失修,矿井根本不具备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

还有一些矿井发生了伤亡事故,矿上不是吸取事故教训,对矿井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彻底认真整改,而是继续生产,使得矿井长期在不安全隐患中运行。

2、职工队伍素质低因煤矿职工来源的特殊性和企业用工制度的不断深化,煤炭行业职工队伍人员构成性质已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有相当多的单位农民合同工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将近半数。

浅谈“100-1=0”的安全文化理念(新编版)

浅谈“100-1=0”的安全文化理念(新编版)

( 安全文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浅谈“100-1=0”的安全文化理念(新编版)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浅谈“100-1=0”的安全文化理念(新编版)大佛寺矿业公司的文化长廊中有这样一个公式“100-1=0”,这个公式在数学上绝对是不成立的,但是它应用在我们煤矿安全生产中却能非常形象地表明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这个安全公式的道理,就是如果在一百个人的团队中,有一个人不遵守规章制度,如果有一百天安全无事故,突然有一天发生一起事故,那么“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疏忽”就是一个个蚁穴,它很可能毁掉整个企业这个“千里之堤”。

在安全管理方面,100-1≠99,而是等于零。

因为1%的错误,往往导致100%的失败。

安全工作不是“1”就是“0”,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树起“1”这块安全丰碑,这样才能避免出现“0”这口陷阱。

“1”即是“少看一眼、少走一步、少一个环节”,代表了安全生产中的“盲点”,即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

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复杂琐碎,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但是,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共同的规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如果一味地认为本单位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就对安全管理放松要求,或者因为安全天数的增长,就对安全管理放松了警惕,那么会导致一个或多个“盲点”的出现最终发生事故。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注解版)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注解版)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最新注解版)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条为了准确认定、及时消除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判定各类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条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下列15个方面:(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二)瓦斯超限作业;(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六)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七)超层越界开采;(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十一)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十二)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施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十三)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十四)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十五)其他重大事故隐患。

第四条“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煤矿全年原煤产量超过核定(设计)生产能力幅度在10%以上,或者月原煤产量大于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的10%的;(二)煤矿或其上级公司超过煤矿核定(设计)生产能力下达生产计划或者经营指标的;(增加)(三)煤矿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国家规定的最短时间,未主动采取限产或者停产措施,仍然组织生产的(衰老煤矿和地方人民政府计划停产关闭煤矿除外);《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煤安监技装〔2018〕23号第三条矿井开拓煤量可采期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不得少于5年;(二)高瓦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不得少于4年;(三)其它矿井不得少于3年。

煤矿事故大反思、大讨论(5篇)

煤矿事故大反思、大讨论(5篇)

煤矿事故大反思、大讨论(5篇)第一篇:煤矿事故大反思、大讨论皮带区对5.12-9.9事故大反思、大讨论皮带区对两起煤矿安全事故大反思大讨.主要目的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事故反思我区今年以来的煤矿安全工作,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实现用事故案例教育人、用事故案例警示人、用事故案例提升人,进而进一步做好今后安全工作的目的。

按照党政的指示,皮带区立即组织开展事故大反思、大讨论活动,深刻汲取这两起事故的教训。

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就是落实安全责任的过程。

教训之深刻,让人痛心、发人警醒!第一、两起事故的共同点一是领导没有高度重视。

一把手心中无数,安全意识欠缺;二是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隐患排查组织不力、排查不彻底;四是对安全生产变化过程的掌控能力不强;五是管理人员素质差。

除此之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落实问题。

就隐患排查治理来讲,要按照“想长远,看当前,干眼下”的工作方法,组织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对隐患可能引发事故的敏感度要感知到位,做到预想、预知、预控。

要切实把各项安全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落实到现场。

第二、吸取事故教训,必须把强化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作为遏制事故的有效手段。

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麻痹侥幸心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造成这些事故的很重要的原因。

事故警示着我们,安全工作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举一反三,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使“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入脑入心,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防范能力,增强职工自我防范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思想认识重视到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第三、吸取事故教训,必须让人人都要深刻反思、让人人都受教育,人人都在行动见到实效。

要从强化责任入手,确保责任落实不衰减、制度执行不走样,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上。

从强化管理入手,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让每个员工都能掌握规章制度,熟悉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到实处,把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上。

煤矿“五个一”管理制度(二篇)

煤矿“五个一”管理制度(二篇)

煤矿“五个一”管理制度是指在煤矿生产和管理中,确保安全生产的五项重要内容。

这五个一分别是:一标准、一规程、一运行、一记录、一检查。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个一的内容和意义。

一标准,是指制定和实施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安全生产标准。

煤矿安全生产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标准,包括设备安全标准、作业流程标准、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等。

这些标准能够指导煤矿生产工作,并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一规程,是指制定和执行符合标准要求的各项制度和规定。

煤矿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权限和流程,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例如,煤矿必须制定消防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明确人员的行为准则和操作规范。

规程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有效规范生产和管理活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

一运行,是指按照制定的标准和规程进行实际操作。

煤矿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和规程执行工作,不能随意变动或违反操作规范。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和规程进行操作,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煤矿管理人员要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标准和规程的行为。

一记录,是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整理。

煤矿必须建立健全的档案和记录系统,及时记录和整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设备运行情况、人员操作记录、安全事故记录等。

通过记录和整理这些数据,煤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一检查,是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各项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煤矿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此外,还应该进行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各项制度和规程的有效执行。

通过检查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这五个一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执行,才能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序,人员安全有保障,生产效益有保障. 同时 , 煤矿要注重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

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的成因与消除措施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的成因与消除措施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的成因与消除措施分析煤矿安全事故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隐患之一、事故隐患的成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因素两个方面。

人为因素包括管理不善、操作不当、技术不过关等问题;自然条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等。

为了消除煤矿安全事故隐患,必须从管理、技术升级、监管加强等方面入手。

本文将对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的成因与消除措施进行分析。

一、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的成因1.人为因素(1)管理不善:煤矿安全事故通常与煤矿管理不善密切相关。

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煤矿的安全生产责任无法落实,工作人员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也会降低,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2)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低下、操作规程不规范、操作设备老化等都会导致操作不当,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3)技术不过关:煤矿安全事故中的技术问题主要指煤矿设施设备技术不过关。

煤矿设施设备的老化和设备维护不到位会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事故。

2.自然条件因素(1)地质构造:煤矿安全事故中的地质构造是一个外因,主要是指矿井所在地的地下构造情况。

地质构造不好,如地下裂隙多、构造松散等,容易发生瓦斯突出、地质灾害等事故。

(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煤矿安全事故中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指煤矿井下水文地质环境的情况。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不好,如水位高、地下水涌入量大等,容易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煤矿火灾等事故。

二、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的消除措施为了消除煤矿安全事故隐患,必须从管理、技术升级、监管加强等方面入手。

1.管理(1)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煤矿企业应加大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力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全面落实。

(2)加强安全培训教育:煤矿企业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技术升级(1)更新设备设施:煤矿企业应加大对设备设施的更新力度,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安全监测系统,提高设备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减少操作人员的人为操作错误。

煤矿事故隐患的分类、分级及特点(最新版)

煤矿事故隐患的分类、分级及特点(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事故隐患的分类、分级及特点(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煤矿事故隐患的分类、分级及特点(最新版)1、隐患的分类分级(1)按隐患种类可分为“一通三防”、水害、顶板、电气、提升、运输、设备、消防、安全管理和其他隐患。

(2)按隐患整改难易程度可分为A级、B级、C级、D级、E级隐患。

A级隐患:整改难度大,矿井解决不了,需上报集团公司帮助组织整改;B级隐患:整改难度较大,井解决不了,需由矿统一组织整改;C级隐患:整改难度一般,区队解决不了,需由生产井统一组织整改;D级隐患:整改难度较小,班组解决不了,需由区队组织整改;E级隐患:班组能够现场立即整改。

(3)按隐患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严重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需要投入资金、实施工程、更换装备并经过较长时间整改方能治理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较大隐患是指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大、需要暂时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方能治理的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已经危及安全生产,任其发展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

2、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治理体系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实行5级管理,即班组、区队、井和矿和集团公司。

班组实行班排查,主要排查整改生产作业现场隐患;区队实行日排查,主要排查整改本区队作业区域内的隐患;井战线、安全“八条线”实行周排查,主要排查整改分管生产系统、区域的隐患;生产井实行周排查,主要排查整改本单位重大、较大隐患;矿业务保安战线、安全“八条线”实行旬排查,全矿实行月排查,重点排查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较大隐患。

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通用版)

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通用版)

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通用版)煤矿安全工作事关职工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安康和社会安定和谐,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

近年来,在体制、机制、投入等方面,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得到了加强和改进,但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重特大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国内外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教训极为深刻。

一、全国煤矿安全基本情况2004年我国煤矿安全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过高,损失严重。

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

二是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1~5月份,煤矿发生特大以上事故23起,死亡682人,同比增加10起、多死422人,分别上升76.9%、162.3%;特别重大事故4起,死亡366人,同比增加1起、多死260人,分别上升33.3%、245.3%。

二、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造成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煤炭工业长期负重爬坡、近两年超能力生产等多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显现,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矿主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违法生产非法煤矿开采严重。

自2001年国务院部署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以来,经过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煤矿总体生产秩序开始好转,但是近期受利益驱动,一些地方已关闭的矿井又死灰复燃,非法开采。

煤矿矿井五大灾害预防措施

煤矿矿井五大灾害预防措施

煤矿矿井五大灾害预防措施第一节组织机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预防各类自然灾害,保证安全生产,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预防措施:一、建立五大灾害预防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第二节五大灾害预防措施一、瓦斯管理措施(一) 瓦斯突出的预兆:1、有声预兆(1)煤体或岩体中有闷雷声、机枪声、煤炮声、炒豆声、煤岩破碎声等。

(2)采掘工作面地压显著,支架受压发出噼啪声、破裂折断声等。

2、无声预兆(1)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在突出前有忽大忽小的变化。

(2)工作面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尤其软分层变化较为明显通常是由薄变厚,但有时也有厚变薄),层理紊乱不清,光泽变暗,煤质变软,尤其软分层变得更软。

(3)工作面温度有明显的降低。

(4)工作面发现有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时。

(二)瓦斯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日常瓦斯检查、班中汇报制度,重视局部瓦斯检查、监控工作。

采煤、开拓、掘进工作面都设置专职安检员定岗检查,检查和汇报次数每班不得少于3次,特殊情况要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发现有瓦斯超限或聚集时,安检员有权责令该地区工作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撤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同时要向通风调度和调度室汇报,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安检员必须认真填写牌板和瓦检手册,通风调度员每班认真填好瓦斯日志。

瓦斯日报每天必须送交矿长、总工程师亲自查阅,重大问题立即报告。

3、安检员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井下现场交接班制度,严禁空班漏检,弄虚作假。

4、煤及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完善安全技术系列化装备,实现“三专两闭锁”。

若停电停风,工作人员必须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

恢复供电和工作前,必须先检查瓦斯,若超限,要制定排放措施,按程序审批后有组织地进行瓦斯排放。

严禁任何人无措施盲目排放瓦斯,局扇启动设备安装在风巷的进风侧,安装位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要求,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

5、临时停工的掘进头,不准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事故发生的“五多一少”规
律解析(新编版)
煤矿事故发生的“五多一少”规律解析(新编
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经过对大量事故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发现绝大多数事故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煤矿生产属于高危行业,我们不妨根据事故发生的“五多一少”规律的提醒,巧妙地加以利用。

交接班时多。

交接班时,上一班人员往往急于下班,工作往往粗心大意,对安全生产的认真度降低,因为重视不够,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刚上班的人员对情况不熟悉,尤其是对上一班埋下的隐患不太清楚,也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管理者管理盲区也是事故诱发的因素之一,因为在这个阶段,个别管理者下井晚,升井早,存在管理真空,导致事故发生。

重大节日多。

元旦、春节、中秋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员工非常重视,因而也就可能造成应酬多,休息不好,精力分散,导致上班时不能全力以赴。

倒班时候多。

很多煤矿执行的是10天倒班制度,因为生物钟的惯
性影响,每次倒班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阶段休息不能保证质量,精力不够充沛。

在工作中往往也存在赶进度、抢任务,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

农忙季节多。

户籍在农村的员工,家有农田,麦秋两季,农活较多,虽然有制度约束,教育及时,仍然存在个别员工因为过度疲劳,影响上班质量的现象。

下午夜间多。

因为生物节律的原因,与中午精神饱满相比,略有下降。

中午9-12点少。

带班领导习惯于这个时间下井,对现场管理加强,工人不敢麻痹大意。

再者,一般情况下这个阶段人们的精神饱满,防范事故能力很强。

当然,以上“五多一少”现象,并不是所有矿山企业都存在,我们只是提醒各位管理人员熟练运用这一规律,我们仍要持之以恒的进行破解难题,争取进一步掌握事故规律,巧妙地趋利避害,把事故诱发因素彻底根除。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