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介绍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2019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

北京大学2019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

北京大学2019年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化学邓翀93.67北京大学材料化学杨可心92.71北京大学化学刘星驿89.28北京大学化学李昇88.93北京大学材料化学梁轩88.57北京大学化学类贾国赓88.3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贺鑫87.77北京大学化学类顾婷87.65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侯倬伟87.33北京大学化学戴梦得87.27北京大学化学类于乐飞87.11北京大学化学资治86.84北京大学化学李泽洲86.55北京大学化学王卓琦85.37北京大学化学黄渝鹏85.01北京大学材料化学聂韩秋84.45武汉大学化学类刘昊明84.42北京大学化学吴杨牧84兰州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王常伦83.14南开大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王馨怡82.76南开大学化学类魏瑶82.67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曲志宇82.55吉林大学化学基地班林畅82.05北京大学化学林友宇81.99北京大学化学类瞿杨81.55山东大学化学类杨冠涛81.06兰州大学化学基地班郭玮明80.97南京大学化学赵思危80.1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化学武钦慈79.97北京大学化学赵健79.87郑州大学应用化学杨增旭79.84山东大学化学类杨子凡79.71南京大学化学吕由79.62四川大学理科试验班类殷允念79.55郑州大学化学于航79.31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黄宗煜79.26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李晓宇79.25山东大学化学基地班周艺78.96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刘少丞78.95山东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燕文超78.78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闫杰78.69北京大学化学黄超然78.65厦门大学化学化学吴东山78.54四川大学化学张雨童78.4南开大学应用化学詹佶睿78.22武汉大学化学弘毅程香月77.96南京大学化学李鸿鹏77.92南开大学化学林莹77.89中山大学应用化学任子琪77.83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陈恒77.75山东大学化学基地班崔世勇77.7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生物学赵昕暐77.26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梁晓阳77.13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鲍志成76.94北京大学化学宋彭博75.77北京大学化学王德九75.63北京大学物理学蔡一辰75.51厦门大学化学钱阳74.82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尹冰74.8吉林大学化学贡苡晟74.7复旦大学化学师明赫74.65北京大学材料化学梁子栋74.41南京大学化学基地班夏义杰74.32北京大学化学周嘉奕74.29吉林大学化学孙荣74.27北京师范大学化学于梦诗74.27南京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李国梁74.09四川大学化学许汉华74.08兰州大学应用化学张玉菁74.02武汉大学化学类王子羽73.88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彭信心73.82南京大学化学毕云鹏73.39厦门大学化学生物学韩铱沆73.28南开大学化学董佳蕙72.93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辛俊洁72.87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李锦72.7兰州大学化学夏筱茜72.6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生物学王相贺72.57厦门大学化学生物学熊天宇72.46南开大学化学生物学李婧72.34山东大学化学基地班王朝骅71.51南开大学化学类曾华71.23南京大学化学张翼71.21天津大学应用化学蔡国鸿71.17中山大学材料化学秦少杰71.11福州大学化学基地班胡悦聪71.06北京大学化学类柴正祺70.97北京大学化学欧阳文柏70.4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类祁祺70.43浙江大学化学化学梁松70.43南开大学化学魏成奇70.4北京大学化学类郭若垚70.39北京大学化学郭丽君70.38山东大学化学许雪晨70.3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吴柏华70.29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左壮70.12山东大学化学类任柯欣70.08南开大学化学张明铉70.0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张雨晨69.24南开大学分子科学与工程邹名之69.17南京大学化学周洋洋68.99南开大学材料化学吴剑扬68.97厦门大学化学刘东阳68.79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雷佳楠68.79北京大学化学类王雅妮68.73北京大学化学彭程远68.45南开大学化学郭志滨68.25南开大学分子科学与工程朱振宇68.1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梁伟昊67.9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王怡67.79南京大学化学基地班赵锐驰67.45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袁昊67.33南京大学化学金杨亚男67.16四川大学化学基地班汤汝尧67.15南京大学化学(基地)李俊泽67.13北京大学化学类。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保研预录取名单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保研预录取名单
养 化学所联合培 90

盛世清北—专注北京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卢阳
上海交通大学
高分子方向
直博
化学
100
71
史歌
上海交通大学
高分子方向
直博
化学
100
72 王雪娇 首都师范大学
化学师范
直博
化学
100
73 施蒂儿
四川大学
化学类
直博
化学
90
74
熊炜
四川大学
化学
直博
化学
89
75 尹东晓
四川大学
化学
直博
化学
89
76
韩含
苏州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直博
化学
100
77
周颖
苏州大学
48 张梦陶
南京大学
化学
直博
化学
89
49 郜云鹏
南开大学
化学(
直博
化学
100
50
郭萌
南开大学
化学
直博
化学
89
51 胡景皓
南开大学
化学伯?班
直博
化学
91
52 蒋旭强
南开大学
材料化学
直博
化学
100
53 李晨龙
南开大学
化学专业
直博
化学
100
54 马玉芳
南开大学
化学专业
直博
化学
100
55
梅晟
南开大学
化学
直博
化学
84
硕博
化学
86
硕博
化学
87
硕博
化学
88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范星河 教授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范星河 教授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范星河教授范星河教授化学楼W505室;电话:62751726Email:fanxh@所属研究组:周其凤研究组1982.1毕业于浙江大学,学士;1982.2-1995.3,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工程师;1997.3,国立日本鹿儿岛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1999年,获1998年度国际Rotary奖学金;2000.3,国立日本鹿儿岛大学研究生院博士;2000.4-2010.5北京大学副教授;2010.5-至今北京大学教授。

翻译、编著:1)谢晓凤、范星河,燃料电池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2)周其凤、范星河、谢晓凤,耐高温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3)范星河,图解液晶聚合物(中英对照),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主讲课程:高分子综合实验、高分子反应工程近几年申请主要专利1)聚(苯撑苯并噁唑)(PBO)的预聚物聚[对苯二甲酰-1,5-(2,4-二羟基)苯二胺](PDHPTA)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预聚体(PDHPTA)制造聚(苯撑苯并噁唑)(PBO)的方法,周其凤、范星河、李磊、陈小芳、宛新华;031005497,已公开2)制备预聚体:聚{苯-1,4-双[(2,2-二氰基亚乙烯基)甲基]-(2,4-二羟基)苯-1,5-二亚胺}(PPMPI),以及通过该预聚体(PPMPI)制造聚(苯撑苯并噁唑)(PBO)的方法,周其凤、范星河、李磊、陈小芳、宛新华;031005497,已公开3)手性侧基共聚氨基酸酯的制备方法,周其凤、范星河、赵永峰、宛新华、陈小芳;031005500,已公开4)PMPCS/UHMWPE组合物与制备方法,周其凤、范星河、赵永峰、宛新华、陈小芳;03142670,已公开近几年承担科研项目1.铁电性液晶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共轭型外场调控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20274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3.耐超高温聚合物基体树脂制备及其复合材料(2001AA335050),国家科学技术部863项目,子项目负责人4.甲壳型电致发光高分子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重点104005),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5.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多层次结构和性能研究(2003CB6156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主要参加人6.甲壳型共轭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20574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7.新型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重点01001),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主要参加人8.聚烯烃主链液晶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新材料研究(20134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要参加人9.香蕉形铁电性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面上项目,主要参加人10.硅杂化聚芳醚(酮)类耐高温基体树脂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2047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要参加人1.特种高分子液晶--------甲壳型高分子液晶目前主要研究:功能结构的分子设计与合成(1)共轭主链:乙炔基主链;芳杂环基。

2020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化学类)

2020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化学类)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要求,加强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的有效衔接,特制定培养方案如下。

本方案含有化学类I和化学类II(地球化学)两套培养方案,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承担培养工作。

化学类I一、基本情况1. 专业简介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始于京师大学堂1910年成立的格致科化学门,1919年更名化学系,1994年改为现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称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始终以探索未知、传承文明和推动人类进步为使命,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为己任,针对化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同时面向国家需求拓展应用研究。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学科齐全。

设有无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

其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5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北大化学学科现已跻身国际顶尖化学教育与研究机构之列,在全球高校化学院(系)的相关学科评估与排名中位列15名左右。

在教育部2002年启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以来,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在2004 年,2009 年,2012 年化学学科评估中连续三次蝉联第一。

2017 年全国第四轮评估中,北京大学化学学科被评为A+。

作为中心学科,化学关注物质的合成、结构、性质与应用,同时也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学科深度融合和交叉。

因此,化学学院设立了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四个本科专业方向。

化学专业:化学学院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毕业后可在化学及相关学科(如生物、医药、材料、环境等)开展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重点研究材料与化学相关问题,毕业后可在无机材料、有机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化学理论和化学工程学之间的纽带,也包含化学相关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的开发,毕业后可从事化学理论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工作。

无机化学试验课大纲-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无机化学试验课大纲-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无机化学实验课大纲2004年修订目的和要求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与主干基础课“中级无机化学”配套讲授,通过本实验课教学使学生以全新的视角对现代无机化学有一个比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学习、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各种实验技术、手段以及完整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讲义和相关文献,对实验题目涉及的相关理论主题和研究领域做比较充分的了解。

并通过预习对实验内容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注意是理解而不仅仅是了解。

因为预习不仅仅是看讲义、抄讲义。

预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实验者对实验原理、内容和过程有比较充分的理解;能够有组织、有条理、有针对性的地完成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有所准备。

所以无机实验的预习报告不要求抄实验讲义,而是要求学生对讲义提出的预习思考题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比较正确的理解。

任课教师应在实验前审阅学生的预习报告,然后组织学生就预习和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

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比较深入的,超出讲义要求的研究,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要求学生以规范的格式做原始记录,整理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讨论,并按规范书写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有关的手册、文献资料及信息网络查阅相关的公式和常数。

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规范的操作,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

要求学生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卫生、节约药品,培养良好的科研道德。

学时:60实验评分:预习20%,实验30%,报告40%,卫生5%,纪律5%。

实验讲义:自编主要参考书:1.项斯芬、姚光庆,“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Zvi Szafran, Ronald M.Pike,Mon M.Singh,“Microscale Inorganic Chemistry-a comprehensivelaboratory experience”New York : J. Wiley, c1991.3.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学组,“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4.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教学组,“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版5.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编关烨第, 李翠娟, 葛树丰修订,“有机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版对实验大纲的说明:1.强化学生对无机化学领域的深入了解。

结构化学混合式教学与小班课教学介绍——晶体结构部分

结构化学混合式教学与小班课教学介绍——晶体结构部分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4, 39 (3), 1收稿:2023-06-30;录用:2023-08-01;网络发表:2023-08-28*通讯作者,Email:***************.cn•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306084 结构化学混合式教学与小班课教学介绍——晶体结构部分刘岩*,朱月香,来鲁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结构化学的混合式教学以及“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的小班讨论课情况。

关键词:晶体结构;结构化学;混合式教学;小班讨论中图分类号:G64;O6Introduction to Blended and Small-Class Teaching in Structural Chemistry: Exploring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rystalsYan Liu *, Yuexiang Zhu, Luhua Lai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in structural chemistry at Peking University, as well as details on the small-group discussion sessions focused on the topic of “lattic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crystals”.Key Words: Crystal structure; Structural chemistry; Blended teaching; Small-class teaching北京大学从2012年起开始实施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郭海清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郭海清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郭海清郭海清博士,副教授材料化学有机/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功能有机和高分子材料电话:(010)62755702传真:(010)62755702电子信箱:guohq@学士,北京大学(1982);硕士,北京大学(1984);博士,日本大阪大学(1997);助手,日本大阪大学(1996-1997)。

主讲课程:普通无机化学(生物类本科生)研究领域和兴趣:1.活性中心转化聚合与新型高分子的合成活性中心转化聚合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单体共聚,通过从自由基到正离子的转化聚合,可以合成功能末端基聚合物、新型嵌段共聚物和"星状"高分子。

这些聚合物可以用一步法合成(one-stepandone-shot)。

这类"星状"高分子不同于通常的星状高分子,它的核和臂的大小可调,可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和其它材料的增强剂;生物医药的药物释放等领域。

2.无机纳米颗粒与功能有机分子的组装、复合设计合成侧基发光性单体,该单体可均聚、共聚,还可以通过末端基进行自组装、与无机颗粒进行组装等。

目的在于得到新型光电材料、有机/无机功能复合材料等。

?3.有机发光(OLED)材料的设计合成设计合成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易加工成形的有机、高分子及配合物型荧光和磷光材料。

代表性论文和专著:H.Q.Guo,Z.Fang,A.Kajiwara,M.Kamachi,ActaPolymericaSinica,2002,inpress.M.Kamachi,H.Q.Guo,A.Kajiwara,Macromol.Chem.Phys.,2002,203,991.Z.HZhang,H.Q.Guo,M.H.Lü,S.MLiu,Z.GWang,ActaPhysico-ChimicaSinica,2000,16(11),968.H.Q.Guo,S.MLiu,L.Zhu,Z.HZhang,W.Chen,Z.GWang,Mol.Cryst.andLiq.Cryst.,1999,337,197.H.Q.GuoPoly.Bull.(inChinese)1999,3,107.H.Q.Guo,A.Kajiwara,Y.Morishima,M.Kamachi,Macromolecules,1996,29,2354.。

化学专业描述

化学专业描述

化学专业描述篇一:化工专业描述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煤转化、天然气转化、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1. 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偏重于工艺研究方面。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一门必选的专业方向课程。

另外辅修化工经济技术分析,电工电子等。

根据学校略有变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应用要求较高等,一般安排40周。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发展方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

相近专业:制药工程。

(主要的是化学制药)。

编辑本段主干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精细有机合成原理等。

祝京旭简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祝京旭简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祝京旭简介专业方向 ------祝京旭1982年起开始从事流态化及颗粒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应用重点是流态床反应器和流体颗粒系统。

在加拿大领导一个大型科研组,有着世界上第一流的流化床实验装置,研究工作处于世界前沿,在流化床反应器及颗粒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建立起加拿大第一个颗粒技术研究中心并任首任中心主任。

主要承担项目主持过几十项加拿大国家基金会、中国国家基金会、及大型跨国公司资助的重大科研项目。

在颗粒技术应用方面目前比较成功的是超细颗粒静电表面喷涂技术。

相比液态表面涂喷技术,颗粒表面涂喷技术在两方面较其先进。

首先,它不需要有机溶剂,从而减少花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剩余的粉末很容易回收和再利用,避免浪费。

但是因为精细颗粒流动性差,工业上只用大于30微米的粗颗粒。

粗颗粒喷涂的缺点在于不能形成高光洁度的膜,固化之后涂层表面不够平整。

因此,该项有利于环保的颗粒表面喷涂技术在很多要求高质量喷涂表层的工业中无法使用,例如喷涂汽车外部表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祝京旭带领团队研究出全新的技术可以成功地克服超细漆粉颗粒(20微米以下)间的作用从而加强流动性,在表面喷涂中达到了理想中高质量的表层效果。

相较粗颗粒喷涂,这项技术还有效地减少了喷漆层的厚度。

2002年一个伦敦的颗粒喷涂公司使用了这项技术,不仅成品的质量极高,还节约了40%的漆粉。

最近此项技术已在国内转让利用。

可以预见该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涂料化工业的一场革命。

在Shell工作的时候祝京旭发现,学术上的一些研究在工业应用中并不实用。

这让他开始寻找原因并试图找到解决办法。

最终他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高密度,并把高密度操作命名为“高密度循环流化床”。

继“高密度循环流化床”之后,祝京旭进行了下行床反应器和液固循环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现在他们对大型流化床的研究已见成效,并研制出一种新的循环湍动流化床反应器。

同时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的应用也促使一种新废水处理系统的成型,该系统比北美传统使用的污水处理系统高效10倍,目前伦敦市的污水处理厂已经有此成果的大型演示,并将很快在国内应用。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经验分享、报录比、分数线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经验分享、报录比、分数线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经验分享、报录比、分数线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一、推荐免试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申请与材料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tm),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

取得推荐学校推免资格及名额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方可申请。

申请者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在系统中注册和填写基本信息,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接受复试确认和待录取确认等环节。

此外,申请者还须按照我校的相关具体要求进行申请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办法》(网址:/zsxx/sszs/tjms/)。

(二)、初审与复试1、各院系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对申请材料初审后,通知通过初审的申请者来我校参加复试。

2、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具体差额比例由各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和生源状况自行确定。

3、选拔办法由各院系根据其学科特点制定,笔试或面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选拔办法一经公布不得随意更改。

4、推免生的综合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三)、待录取与公示1、院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拟接收的申请者发送待录取通知,请申请者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

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

2、我校不再另行向接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和直博生)发送接收函。

3、2014年10月25日前,院系在网上公示待录取名单。

推免生可登录院系网站查询公示名单,或在研究生院硕士、博士招生网页的“录取信息”查询。

若有疑问,可于公示期内向院系提出,各院系予以及时答复。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恒辉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恒辉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恒辉周恒辉分析化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北京市动力锂离子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进电池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电话/传真:86-010-********电子信箱:hhzhou@1963年生,1989年获湘潭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和兴趣:能量储存及转换材料的设计、合成和表征化学电源中的电极/电解液界面研究可移动能源器件的设计及应用近年本课题方向承担的主要课题: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一代正极材料LiFePO4的中试研究,Z0004106040221,400万元,2004-2006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高比能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开发与产业化,信部运[2004]479,200万元,2004-2006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支持产业领域专项,基于新型能源的LED道路照明示范工程重大产业化项目,350万元,2007-2008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一代正极材料LiFePO4的产业化技术研究,Z070901310701,180万元,2007-2008国家科技部863项目,改善磷酸铁锂高温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2006AA03Z229,89万元,2007-2008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信部财[2008]192号,400万元,2008-2010。

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系统集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300万元,2009-2011,副组长单位。

国家科技部863重点项目,铁锂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09AA0352002,2000万元,2010-2012主要论文:ChengF.Q.,WanW.,TanZ.,HuangY.Y.,ZhouH.H.*,ChenJ.T.,ZhangX.X.,Highpowerperformanceofn ano-LiFePO4/Ccathodematerialsynthesizedvialauricacid-assistedsolid-statereaction,Electrochimic aActa,2011,56:2999-3005LiJ.M.,WaW.,ZhouH.H.*,LiJ.J.,XuD.S.*,HydrothermalsynthesisofTiO2(B)nanowireswithultrahig hsurfaceareaandtheirfastcharginganddischargingpropertiesinLi-ionbatteries,mun.,2011,47:3439-3441YeJ.F.,LiuW.,CaiJ.G.,ChenS.,ZhaoX.W.,ZhouH.H.,QiL.M.*,NanoporousAnataseTiO2Mesocrystal s:Additive-FreeSynthesis,RemarkableCrystalline-PhaseStability,andImprovedLithiumInsertionBeh avior,J.Am.Chem.Soc.,2011,133:933–940HuangY.Y.,ChenJ.T.,ChengF.Q.,WanW.,LiuW.,ZhouH.H.*,ZhangX.X.,Amodi?edAl2O3coatingpr ocesstoenhancethe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ofLi(Ni1/3Co1/3Mn1/3)O2anditscomparisonwithtr aditionalAl2O3coatingprocess,J.PowerSources,2010,195:8267–8274HuangYY,NiJF,ZhouHH*,ChenJT,ZhangXX,AmodifiedZrO2-coatingprocesstoimprove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ofLi(Ni1/3Co1/3Mn1/3)O2, J.PowerSources,2009,188(2):538-545NiJF,ZhouHH*,ChenJT,ZhangXX,Improved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oflayeredLiNi0.4Co0.2Mn0.4O2viaLi2ZrO3coating,ElectrochimicaActa,53(7):3075-3083,2008QiuJY,ZhaoL,ZhaiML?,NiJF,ZhouHH??,PengJ,LiJQ,WeiGS,Pre-irradiationgraftingofstyreneandmaleicanhydrideontoPVDFmembraneandsubsequentsulfonatio nforapplicationinvanadiumredoxbatteries,JournalofPowerSources,177:617–623,2008NiJF,ZhouHH*,ChenJT,ZhangXX,MoltensaltsynthesisandelectrochemicalpropertiesofsphericalLiFePO4particles,MaterialsLetters,61(3-4):1260~1264,2007QiuJY,LiMY,NiJF,ZhaiML*,PengJ,XuL,ZhouHH*,LiJQ,WeiGS,PreparationofETFE-basedanionex changemembranetoreducepermeabilityofvanadiumionsinvanadiumredoxbattery,JournalofMembraneScience,297(1-2):174-180,2007NiJF,ZhouHH*,ChenJT,ZhangXX,LiFePO4dopedwithionspreparedbyco-precipitationmethod,MaterialsLetters,59(18)2361-2365,2005主要专利:成富圈、周恒辉、黄友元、陈继涛、张新祥,一种制备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794878A,2010倪江锋、周恒辉、陈继涛、张新祥,一种可调控其颗粒形貌的磷酸铁锂制备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710000683.0,2009倪江锋,周恒辉,陈继涛,张新祥,一种合成类球形磷酸金属锂盐的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610011378.7,2008周恒辉,陈继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410039176.4,2006周恒辉,陈继涛,孙杰,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中国专利,专利号:ZL03153874.6,2005陈继涛,周恒辉,常文保,慈云祥,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负极和电池,中国专利,专利号:ZL02159166.0,2005周恒辉,杨正,任献举,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02155659.8,2005周恒辉,陈继涛,常文保,慈云祥,一种苯萘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专利号:ZL01123429.6,2004陈继涛,周恒辉,常文保,慈云祥,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负极和电池,中国专利,专利号:ZL01123430.X,2004周恒辉,杨正,任献举,一种提高钴酸锂的中位径和振实密度的方法,中国专利,专利号:ZL01123431.8,2004欢迎校内外对可移动能源材料与器件有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加入本研究方向,在校内奖学金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优厚的北大先行奖学金。

有机化学试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有机化学试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有机化学实验(B)教学大纲大纲说明本大纲是在1998年制定的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学科类专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教学部门的有关精神重新修订的。

其主要修订点如下:1.本课程统一为生命科学学院(包括协和医科大)和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全体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2.学时由原来的85学时改为75学时,仍为2.5 学分。

3.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取舍,在保证基本操作训练的前提下,增加了两个有机合成实验。

鉴于学生来自生命科学和医学学科,我们增选了能增加实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药物合成。

4.对实验基本内容有了较详尽的介绍。

目的和要求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1)使学生通过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加深对课堂所学的有机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训练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作风和习惯。

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必须在实验课中切实加强的环节。

对于重要的基本操作单独安排训练,并在合成实验中加以运用和巩固,使学生达到正确和熟练的程度。

合成实验是对学生的综合训练,除了巩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要求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反应,认真分析反应过程的现象和影响因素,熟练产物的分离提纯鉴定。

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较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和开展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进行实验前,应对相关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能有所了解,因而本课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有关的手册、文献资料及信息网络查阅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常数。

要求学生实验前认真预习,写出预习笔记;实验课中仔细观察和正确记录,整理分析数据;课后按规范书写实验报告。

安全、卫生、节约药品的教育和实施贯穿始终。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仪器装置、基本操作、产品质量和数量、安全卫生、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考察,作为学生评分的依据。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介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介绍
1 00
Technology Award in 2005 Experimental dat e show that the LiMn2O4 based lithium ion battery boasts not only high safety but also stabl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fter cycles over a long period, and the electric bus powered by 108 battery packs ( 400 Ah each) has covered a trial driving range of more than 5 thousand km. With the depleting energy and degrading environment, the durable LiMn2O4 based lithium ion batteries with rich manganese resources undoubtedly carry much signif 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and clean energy industries.
Among these projects, the Synthesis of Lithium 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 LiCoO2 , undertaken from 2000, has been granted First Prize of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 ( 2003) and Second Prize of 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 2004) , with important progress in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returns. Subsequently, signif ican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Spinel LiMn2O4 and 100 Ah LiMn2O4 based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s, which has been granted First Prize of Beijing Science &

熵与宇宙耗散-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熵与宇宙耗散-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第九》
天地间万物莫不有生死。恒星在光芒中释放着核能,行星在燃烧和碰撞中化 为混沌,人类在安享地球亿万年积累的矿藏带来的文明。不可逆的时间推动着宇 宙走向混乱,那似乎是它命中注定的混乱。时间逝于无形,宇宙难道终将热寂么?
1 宇宙将要热死?
1.1 热寂说的提出 “在现今,在物质世界中进行着使机械能散失的普遍趋势……除非采取或将
玻尔兹曼的“涨落说”曾广泛流传,许多人都把它作为反对“热寂说”的新发 现。但由于缺乏事实依据,“涨落说”并没有真正从科学上解决宇宙“热寂”的问题。 而且从逻辑上看,玻尔兹曼的“涨落说”实际上是把宇宙“热寂”已经放在他的前提 中了。因为他首先承认“涨落”是在平衡态附近发生的。而对于任何“涨落”,不论 它有多大,最后必然会消失,重新回到平衡状态。
1
熵与宇宙耗散
分为两部分,A 和 B,在分界上有一个小孔,在设想一个能见到单个分子的存在 物,打开或关闭那个小孔,使得只有快分子从 A 跑向 B,而慢分子从 B 跑向 A。 这样,它就在不消耗功的情况下,B 的温度提高,A 的温度降低,而与热力学第 二定律发生了矛盾。”麦克斯韦认为,只有当我们能够处理的只是大块的物体而 无法看出或处理借以构成物体分离的分子时,热力学第二定律才是正确的,并由 此提出应当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范围加以限制。
2
熵与宇宙耗散
成正比。由此,一种新的物理理论被创立出来,其每个细节都像运动的力学定律 一样具有数学的严谨性,而这种理论与牛顿的世界完全不同。
2.2.2 卡诺循环 1827 年,年轻的法国军官萨迪·卡诺(Sadi Carnot)分析研究了热机,并给
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最初表述。他在研究蒸汽机工作原理时发现,蒸汽机之所 以能做功,是因为蒸汽机系统里的一部分很冷,而另一部分却很热。更重要的是, 每一次能量从一个水平转化到另一个水平,都意味着下一次能再做功的能量就减 少了。

北京大学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专业介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担任了先锋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现有155个博士点、177个硕士点、86个本科专业,以及涵盖139个专业的29个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人,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0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国际地位: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一直在国际上被看做中国大学的代表。

北大出国人数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多的。

北大的理科生一直是出国的主体,北大的理科是中国最强的,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

近年来,北大文科学生也越来越受国外高校的青睐。

北大学生出国档次一直是最高的,比如 Harvard招收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招北大学生。

工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

理论与应用力学, 工程结构分析, 能源与资源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院在原力学系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2个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及国际趋势,2006年增设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2008年增设航空与航天工程专业,2010年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学院目前按工学类招生,入学第一年不划分专业,全院学生统一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类基础课程,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特长后,于第二学年初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化学学院设有5个系: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7个研究所(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论与计算化学,应用化学);学院还设有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志荣

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志荣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志荣刘志荣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物理化学研究领域:分子模拟与计算电话:(010)62752541传真:(010)62759595Email:LiuZhiRong@学术简历:1992.9-1997.7: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1997.9-2001.7: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博士2001.11-2002.10:德国马普学会金属研究所,博士后2002.11-2003.7: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临时研究助手2003.8-2007.6:多伦多大学,博士后2007.7-至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课题组长主讲课程:理论与计算化学(I):分子模拟的原理与应用(01016060);生物物理化学(01019030,01034980,与来鲁华老师共同主讲)。

研究领域和兴趣:利用计算机模拟与计算手段研究影响生物大分子与低维纳米材料性质的物理与化学原理,目前主要集中于天然无序蛋白质、石墨烯、DNA解纠缠以及动力学加速算法等方面。

[详情...]获奖情况: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研项目:1.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然无序蛋白质的结合动力学特性及序列-结构关系”(课题负责人,2010-2012);2.973计划项目,“基于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计算生物学研究”(课题负责人,2009-2013);[所有项目...]代表性论文:Fan Jin and Zhirong Liu*.Inherent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biophysical prediction methods for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s.Biophys.J.104,488(2013).Jinying Wang,Ruiqi Zhao,Mingmei Yang,Zhongfan Liu*,and Zhirong Liu*.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rier mobility and band gap in graphene.J.Chem.Phys.138,084701 (2013).(封面文章)Yongqi Huang,Huaiqing Cao,and Zhirong Liu*.Three-dimensional domain swapping in the protein structure space.Proteins:Struct.Funct.Bioinform.80,1610(2012).Hue Sun Chan,Zhuqing Zhang,Stefan Wallin,and Zhirong Liu.Cooperativity, local-nonlocal coupling,and nonnative interactions:principles of protein folding from coarse-grained models.Annu.Rev.Phys.Chem.62,301(2011).Yang Li,Xiaowei Jiang,Zhongfan Liu,and Zhirong Liu*.Strain effects in graphene and graphene nanoribbons:the underlying mechanism.Nano Res.3,545(2010).Yongqi Huang and Zhirong Liu*.Kinetic advantage of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s in coupled folding-binding process: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fly-casting”mechanism.J.Mol. Biol.393,1143(2009).Zhirong Liu and Hue Sun Chan.Desolvation is a likely origin of robust enthalpic barriers to protein folding.J.Mol.Biol.349,872(2005).Zhi-Rong Liu,Jian Wu,and Wenhui Duan.Electronic-structure theory of crystalline insulators under a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Phys.Rev.B69,85117(2004).Zhi-Rong Liu,Bing-Lin Gu,and Xiao-Wen Zhang.Effects of ac field amplitude on the dielectric susceptibility of relaxors.Phys.Rev.B62,1(2000).[所有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介绍一.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在原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北京大学化学系是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其前身是成立于 1910 年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

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京师大学堂停办,后改名北京大学。

1913 年化学门重新招生, 1919 年改称化学系。

1952 年全国范围院系调整后的北大化学系是由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的化学系重组而成。

1995 年化学系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学学院)。

2001 年原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并入化学学院。

目前,化学学院设有 5 个系: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 5 个研究所:无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5 个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是国家教委遴选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2003 年底国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与中科院化学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2003 年 12 月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197 人,其中中科院院士 7 人,长江特聘教授 14 人( 含国家核磁中心 2 人 ) ,教授 54 人,副教授 52 人。

有 26 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1 人与国外学者合作获得 B 类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2 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严纯华、席振峰、刘忠范教授为代表的研究集体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化学学院同时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基金委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

获得过多项国家及部委级科研、教学奖励。

2000 年以来发表 SCI 收录研究论文每年都保持在 400 篇以上,且高水平的文章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学院具有优良的试验教学条件。

由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四个基础科实验室、中级仪器实验室、综合化学实验室以及化学信息中心组成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总面积为 3600 多平方米,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基础教学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全院现拥有总价值 1 亿余元的各种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系统实验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已有 7 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2 人获中国优秀博士后奖。

化学学院在读本科生保持在 700 人左右,研究生 480 人左右,博士后 70 人左右。

从 2002 年开始,化学学院对本科生实行顾问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指导。

五年制研究生采取推荐免试和统考两种方式招生,硕士起点博士生学制为四年。

九十余年来,北大化学学院(系)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化学专业人才。

化学学院承办了《物理化学学报》和《大学化学》,并接受委托成立了“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

北大化学学院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所组织的各项活动。

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以求共同进步。

目前化学学院正在向建设“国际化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化学教育和研究机构”的目标迈进,并努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中国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化学学院各专业简介无机化学本学科依托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 , 主要围绕稀土化学和功能材料开展工作,研究内容涵盖物理无机化学与分子设计、固体无机化学、稀土分离化学及功能材料、配位化学和分子材料、团簇和纳米材料化学等领域。

本学科拥有徐光宪、黎乐民和黄春辉三位中科院院士,以及严纯华、高松两位长江特聘教授,有五位青年学者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优秀创新群体资助。

本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 18 人,主持了包括“ 973 ”、“ 863 ”和基金委重大项目在内的多项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同时还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多项重大和重点稀土技术改造和生产流程设计项目。

本学科设备条件良好,拥有包括 X 射线粉末和单晶衍射仪 4 台、 FT-IR 和 FT-Raman 光谱仪多套、 UV-Vis 显微 Raman 光谱系统 (JY LabRam HR800) 、低温多功能磁测量系统 (MagLab 2000 和MPMS-XL5) 、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纳秒激光光谱系统、激光散射粒度仪、功能薄膜材料制膜及器件制备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以及溶液和固相反应的高温、高压、微波、超声等多种合成条件。

近五年来,本学科在科研、教学和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优秀的成果,近五年来获得获得 2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在历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对我国无机化学、稀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表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化学科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高小霞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奠定了北京大学分析化学发展的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多年建设已有了很大的发展。

北大分析化学专业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并于 1987 、 2002 和 2007 年三次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重点学科。

多年来,北大分析化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部分研究方向已经具备向国际一流水平发展的条件,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分析化学主干基础课于 2003 年被评为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结合国际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北大分析化学将研究重点调整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新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分析化学问题,特别是生命分析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该研究领域一直处在国内同类学科点的领先位置。

围绕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这一研究重点, 20 多年来出色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一些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

近年来在分析化学学科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并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在化学或分析化学领域公认的权威学术刊物上,如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nal.Chem. 等。

这些工作发表以后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其中有五篇论文的单篇他引次数均超过了200 篇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是在导师指导下由分析专业的研究生完成的。

近年来,北大分析化学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调整、优秀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等各方面均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特别是年轻的学术带头人积极活跃在学术前沿,使北大分析化学充满活力。

目前的研究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1 人,教育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1 人,教育部新世纪学术带头人 1 人。

学术研究方向经过近年的调整已经集中在分析化学研究的国际前沿和主流方向上。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表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北大的有机化学学科经过多年建设已有很好的基础,已经具备向国际一流水平发展的条件。

以邢其毅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在 50 年代奠定了北大有机发展的基础,并在艰难的条件下和科学院的生物所及有机所合作完成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工作。

北大有机化学专业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专业, 1987 、 2002 和 2007 年三次被国家教委(教育部)评为重点学科, 1992 年建立生物有机分子工程教委开放实验室 ( 现名为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大有机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近年来,有机学科在研究方向、优秀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等各方面均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特别是年轻的学术带头人积极活跃在学术前沿,使北大有机化学充满活力。

目前的研究队伍中有长江学者 3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5 人,教育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1 人, 2006 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优秀创新群体资助。

学术研究方向经过近年的调整已经集中在有机化学研究的国际前沿和主流方向上 ( 主要研究方向见下表 ) 。

北大有机专业在基础研究的硬件设备方面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经大为改善,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缩小。

通过改善管理,设备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

例如我们在国内率先向研究生开放超导体核磁共振仪等分析测试仪器,极大地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目前有机专业的所有分析仪器均可以由研究生操作( 200 , 300 , 400 兆核磁共振仪,红外,气相色谱,高效液相,气质联用,旋光仪等)。

有机专业的学术活动十分的活跃,每年有多位国内外一流学者前来访问讲学,研究生有许多机会和这些学者直接交流。

同时,有机专业还组织研究生进行学术讲座,由每位研究生轮流归纳介绍学科的前沿领域。

北大有机近年在科研方面已取得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

在有机化学的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发表在化学或有机化学领域公认的最权威学术刊物上,如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J. Org. Chem. Org. Lett. 等。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这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是有机专业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共同完成的。

有机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以后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近年来的毕业生大部分到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以及制药公司等继续科学研究。

北大有机专业培养的博士生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综上所述,北大有机化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充满活力,是一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表物理化学本学科依托于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核磁中心,围绕物理化学领域的核心和前沿问题开展研究,涵盖了材料物理化学、纳米化学、生物物理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催化化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等六个主要方向。

本学科在历次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物理化学学科第一,拥有中科院院士二人(唐有祺教授和吴云东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六名 ( 刘忠范、来鲁华、吴云东、刘文剑、金长文、夏斌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十名(刘忠范、来鲁华、王远、吴凯、黄建滨、齐利民、徐东升、吴云东、金长文、夏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二名(张锦、刘海超),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一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