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最新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
最新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word文档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我国古代优秀雕塑作品,漫步历史,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没有雕塑作品的挂图、幻灯片。
课前准备:搜集图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让学生认识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它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类。
二、讲授新课:1、教师介绍《说唱俑》是四川东汉墓中出土的陶塑,并引导学生说出说唱俑的特点。
设问:作品表现了这位艺人什么动作?俑人的面部表情怎样?2、赏析《艰苦岁月》,教师简述内容,设问:为什么红军战士在做什么?3、欣赏反映近代革命斗争史的雕塑。
①《虎门销烟》②《收租院》③《武昌起义》4、欣赏现代雕塑①《和平鸽》②《水族姑娘》5、欣赏古代雕塑作品①《九龙壁》②《卢舍那大佛》③《云冈石窟佛像》三、教师小结:我国古代雕塑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雕塑技法水平高,艺术性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精美的邮票、火花和五彩缤纷的中国花鸟画(美术欣赏)教学目的: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中国花鸟有意笔和工笔两种不同的艺术特点,培养他们收集美术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邮票、火花,懂得中国花的两种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未有挂图或投影片。
课前准备:选取与教材有关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教学过程:一、欣赏邮票:出示贴有邮票的信封,指出邮票是邮资的凭证,由于设计精致美观,又是实用美术中的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1、赏析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2、欣赏第13届冬季奥运会邮票。
3、欣赏《故宫博物馆》。
4、欣赏1979年国际儿童年纪念邮票。
二、教师小结:邮票的票面包括国家名称、面值和票面纹样。
它分为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由于邮票具有艺术性和知识性所以又是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者,可供人们欣赏和收藏。
三、出示火柴盒,从色彩斑斓的火花图案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手绘校园招贴》课件4

小结
1 总结重点
回顾学习的重点内容,加深对手绘校园招贴的理解和掌握。
2 感悟收获
分享课程学习中的个人感悟和收获,以激发更多的学习热情。
课后作业
课后,大家可以自主设计校园招贴,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设计能力。
结束语
感谢大家的认真学习和参与,鼓励大家持续发挥创意,为校园增添更多美丽 和活力。
学习内容
校园招贴的特点
校园招贴的位置、目的和受众 在宣传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 深入研究。
手绘校园招贴的基本 技法
手绘校园招贴需要运用线条与 形状、色彩与层次、字体与排 版等基本技法。
设计校园招贴的方法
设计校园招贴需要注意点和设 计流程,以获得更好的设计效 果。
课堂练习
课堂上,我们将自由绘制校园招贴,发挥创意,展现个人的绘画技巧和设计眼光。
回顾上一课
1 讲解上一课内容
回顾上一课学习的知识和技巧,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重点
研究校园招贴的特点
了解校园招贴的位置、目的和受众,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掌握手绘校园招贴的基本技法
学习手绘校园招贴所需的线条与形状、色彩与层次、字体与排版等基本技法。
学习设计校园招贴的方法
掌握设计校园招贴的注意点、设计流程,提升设计效果。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 《手绘校园招贴》ppt课 件4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一起探索手绘校园招贴的艺术之美,学习设计校园 招贴的技巧和方法,为校园增添更多创意和活力。
课程目标和内容
学习目标
了解校园招贴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掌握手绘校园校园招贴的基本技法以及设计校园招贴的方法。
浙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

浙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中国的明清家具,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初步直观地了解中国明清家具的艺术风格特征。
2.通过对明清家具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1.《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特色栏目。
当你打开每册教科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之作。
这个栏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的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等。
本栏目通过撷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
在教材编写中,选用图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把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这一重要特征强化出来。
在整册教科书中,视觉的印象被相当的强化了。
2.本栏目在内容安排上,小学阶段以我国工艺美术作品为主,中学阶段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
本册选取了中国明、清两朝的家具,有明朝的黄花梨南官帽椅、紫檀透雕花牙平头案和黄花梨琴桌、香几、方凳组合,清朝的填漆龙纹梅花式香几、勾云纹双幅雕花太师椅等。
这些家具选料考究、雕刻精细、工艺绝伦,雍荣华贵,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顶峰。
在形态结构上,明清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明式家具大体上造型简洁,刀工疏朗明快,造型、结构基本上有了一定的型制,给人一种“素面朝天”的自然美感。
当时许多文人雅士都积极地参与了室内设计及家具造型的研究,促进了明代家具大幅度的发展,使得明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发扬光大,推陈出新。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

组成展览会的组委会。
时间地点。
各组承担展览的分工。
如何评奖(评价),奖项名额。
5)展览布置,评奖。
6)活动后请你填好此表,你的意见和信息是老师最想知道的,谢谢你的合
案
时间:2015年 3月 17 日
题 3.木版年画
?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这些剪纸人
.轻轻地、简洁而概括地描出草图(背面更好);
.处理剪刻方法。要注意剪纸的整体性,千万不能散落。教师随时把剪
.选好与剪纸颜色相配的底纸进行粘贴,粘贴时浆糊不能太多,而且要
(板
)
案
.引导学生探究:
皮影人物造型时采用了哪些装饰手法?
皮影身上有哪些传统图案、线条?
.教师示范皮影人物表现方法,提问利用线条装饰皮影人物时,线条需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回答线条要有粗细、疏密等变化。
案
时间:2015年 4月 18日
3) 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在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成灰色;
4) 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
学生作业 ,分大组竞赛
2-----3种不同的纹样,将优秀作业 展示在黑板上。
总结、评议
案
时间:2015年 4 月1日
案
时间:2015年 4 月14 日
题 7、电影的始祖——皮影
1.通过学习了解皮影相关知识、人物造型手法及美感。 2.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线画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自主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
2)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观察力- 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线条与点-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色彩-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形状-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质感-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立体感-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符号教学安排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线条与点- 第一课:线条的认识和分类- 第二课:线条的表现形式- 第三课:线条的运用技巧- 第四课:点的认识和应用- 第五课:线条和点的组合创作第二单元:生活中的色彩- 第一课:色彩的认识和分类- 第二课:色彩的表现形式- 第三课:色彩的运用技巧- 第四课: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第五课:色彩的表情和情感- 第六课:色彩的组合创作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形状- 第一课:形状的认识和分类- 第二课:形状的表现形式- 第三课:形状的运用技巧- 第四课:形状的变形和组合- 第五课:形状的运动和节奏- 第六课:形状的组合创作第四单元:生活中的质感- 第一课:质感的认识和分类- 第二课:质感的表现形式- 第三课:质感的运用技巧- 第四课:质感的模拟和表达- 第五课:质感的组合和补充- 第六课:质感的创作实践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立体感- 第一课:立体感的认识和分类- 第二课:立体感的表现形式- 第三课:立体感的运用技巧- 第四课:立体感的构建和转换- 第五课:立体感的组合和穿插- 第六课:立体感的创作实践第六单元:生活中的符号- 第一课:符号的认识和分类- 第二课:符号的表现形式- 第三课:符号的运用技巧- 第四课:符号的创意和引导- 第五课:符号的组合和转化- 第六课:符号的创作实践教学方法- 主动观察和发现- 讲解和示范- 练和实践- 分组合作和交流- 创造和表达教学评价- 学生作品展览- 课堂互动和讨论- 学生自我评述和反思- 老师评价和指导教学资源- 教材《浙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 艺术工具和材料- 影音资料和图书馆资源以上是全册美术教案的基本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艺术领域的全面发展和创作潜能的释放。
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一、教材分析浙美版第十册教科书编者在编写时本着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理念,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形成了新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全册共有15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在本册内容的教学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时和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造型、表现)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设计、应用)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欣赏、评述)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综合、探索)三、教学内容[造型、表现]学习领域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美术欣赏)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我国古代优秀雕塑作品,漫步历史,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没有雕塑作品的挂图、幻灯片。
课前准备:搜集图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让学生认识雕塑是雕和塑的总称,它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类。
二、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说唱俑》是四川东汉墓中出土的陶塑,并引导学生说出说唱俑的特点。
设问:作品表现了这位艺人什么动作?俑人的面部表情怎样?
2、赏析《艰苦岁月》,教师简述内容,设问:为什么红军战士在做什么?
3、欣赏反映近代革命斗争史的雕塑。
①《虎门销烟》
②《收租院》
③《武昌起义》
4、欣赏现代雕塑
①《和平鸽》
二、教师小结:邮票的票面包括国家名称、面值和票面纹样。
它分为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由于邮票具有艺术性和知识性所以又是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者,可供人们欣赏和收藏。
三、出示火柴盒,从色彩斑斓的火花图案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1、欣赏中国火花。
2、欣赏外国火花。
3、教师小结。
四、欣赏五彩缤纷的中国花鸟画。
1、欣赏《百花争艳》《鹰石山花》《春江水暖》《翠羽图》《荷花》。
新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优秀教案全

1.风一教课目的:筝风筝飞上天1.经过对当地画家旧居的观光、探望,认识画家的平生。
2.经过赏识画家的作品,认识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指引学生在赏识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二教材剖析:本教材在编写上,从观光、探望当地有必定著名度的画家旧居人手,经过观光、探望画家旧居,认识画家的平生、艺术风格以及历史地位。
这样的编写企图,充足表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美术赏识课要在必定的文化背景、文化气氛、文化情形中进行描述、剖析、解说、评论,充足感觉美术作品的内涵。
三教课重点、难点。
重点:经过赏识画家的代表作,认识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其对近代绘画史的贡献。
难点:如何指引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辩证地去赏识画家及其作品。
四教课方案课前准备:(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观光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旧居。
(教师)观光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旧居,采集他们作品的图片,认识历史背景。
教课过程:1、出示图片,讲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如何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畅所欲言。
)2、指引学生赏识xx 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川图轴》,发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发问:“大家对黄宾虹认识多少?”(学生把观光黄宾虹旧居时认识的状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增补,重点介绍他画山川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概 60 岁从前以师先人为主; 60—70 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览山川,写生为主); 70 岁此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
风格浑朴华滋,境界郁勃,是黄宾虹山川画的基本特点。
发问:“依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以为《简笔山川图轴》大概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 xx 的艺术特点:① 浑朴华滋,笔墨上着重“黑、密、厚、重”。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试卷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试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1、 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是( )。
2、 清末海派四杰是( )。
3、黄宾虹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
他的作品笔墨浑厚华滋,注重“_____、____、_____、____”。
黄宾虹的艺术主张之一是“___ __、__ __”。
4、____________晚年常做 ,营造了一种独特的 的画风。
擅长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构图新奇,笔墨__________________。
5、 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也是我国 的创始人。
他的漫画多以 为题材,风格_____________,意境______________。
6、写出以下作品的画家:《简笔山水图轴》( ) 《柳荫摇渡图轴》( )《鹰石图》( ) 《瞻瞻的车》( )《墨笔花图(指墨画)》( ); 《三千年结实之桃》( );《一枝清气满乾坤》( ) 《灵岩涧一角》( )《今朝儿童节》( )7、风筝的骨架要 _、__ 。
画风筝的时候,颜料里的水分 。
8、写出下列纹样的含义。
( ) ( ) ( ) ( )9.怎样的色彩搭配让风筝在空中更吸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宋代苏汉臣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木版年画距今有( )历史,中国木板年画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年画。
12、民间木板年画的用色 _、__ ,一般用 _进行印刷,有的甚至用 _ 。
13、在木版年画中我们学习的是( )版画制作。
在刻制时,图案的__ 要相连。
14、漏版制作方法:___ __、__ __、__ ___、__ __。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手绘校园招贴》课件3

鲜明、有吸引力和辨识度。
排版布局
4
形式创新
合理的排版和布局可以提升校园招贴的整体
通过创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使校园招贴更
美感和信息传达效果。
具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校园招贴的手绘技巧和风格
线条流畅 ️
水彩绘制
创意排版
手绘校园招贴的线条要流畅,表
运用水彩等颜料绘制,给作品增
通过创意的文字排版方式,提升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
《手绘校园招贴》ppt课
件3
手绘校园招贴是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的主题。通过本课,学生将学习手绘
校园招贴的基本要素,发展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提高绘画技巧和美术
欣赏能力。
校园招贴的用途与作用
宣传活动
引导行为 ♀️
营造氛围
校园招贴可以用于宣传学校
校园招贴可以引导学生按照
现主题形象的特点和特征。
添柔和、温暖的色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校园招贴的个性和艺术价值。
课堂实践
在本课的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将根据教材的指导,运用所学的手绘技巧和设计原则,创作自己的校园招贴作品,
展示个人的艺术表达能力。
校园招贴可以营造欢乐、温
内外的各类活动,吸引人们
规定行为,如注意安全、节
馨、团结的校园氛围,增强
的注意和参与。
约用水用电等。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校园招贴的设计原则和要素
1
3
简洁明了 ✒️
2
色彩搭配
设计风格简洁明了,文字和图形要能够迅速
使用适合主题的色彩搭配,让校园招贴更加
传达信息,吸引人们的目光。
【全文】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电影的始祖——皮影
西游记简 介
西游记人物
西游记欣赏
艺术长廊
七十二变孙悟空
制作方法
西西
游 游记
记
吴 承
简 介
恩:
著 文 艺 出 版 社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 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 的作品。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 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 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 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 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从十 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昄依 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 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 “正果”。
记西
在众多的人物中,最招
游
人喜爱、令人着迷的是孙悟空。 被压在五行山之前的孙悟空,访
师求道,学得了“七十二变”本
著吴 承 恩
领,而后闯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 入地府撕碎生死簿,闹天宫推翻 了金銮殿。这个自由的孙悟空天 真烂漫、调皮任性、无拘无束、
无法无天、上天入地、独来独往,
文
凡是他想做的,谁也无法阻挡。
简
艺 出 版
而在取经的路上,他又勇挑重担, 降妖除魔,最终保护唐僧取得了 真经。
介 :
社
的意 孙神 唐志 悟通 僧坚 空广
定大 、、 稍机 有智 些勇 迂敢 腐的
八憨 老 戒态 实
可、 掬憨 、厚 爱的 耍沙 小和 聪尚 明 的
《西游记》中最招人喜爱的 是孙悟空,而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 有很多孙悟空形象,令人着迷,就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我们用单色线条或 单一颜色来表现形象的 绘画方法称为素描。可 用铅笔、炭笔、钢笔等 工具。
你能观察到这些 积木的各个平面上的 明暗变化吗?说一说。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手绘校园招贴》课件2

色彩的运用
校园招贴的类型与设计
探讨颜色与视觉传达效果的关系, 提高学生对色彩知识的认知水平。
介绍不同类型的校园招贴并剖析 设计中的要素,提高学生的审美 能力和设计意识。
配套素材与教学设计
1 ppt课件
详细说明了校园招贴制作的完整流程,可以供教师直接使用。
2 绘本
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招贴素材,为学生的创造提供了启发和参考。
课程介绍与目标
1
认识手绘校园招贴
介绍校园招贴的种类、用途和设计要求。
2
学习手绘技法
介绍手绘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进行实操练习。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制作实践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校园招贴作品,并进行展示、评论和修改。
演讲内容与结构
素描与设计语言
引导学生意识到线条与形状等基 本语言元素的重要性,达到较高 的素描表现技巧。
创意多样
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设计思维,让他们的设计成果更多元化。
潜力无限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并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附件与参考资源
教材版本 课件 绘本 教学视频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 PPT课件2 《手绘校园招贴》 《手绘校园招贴》制作教学视频
3 绘画工具
提供了专业的绘画工具,保证了学生绘画教学中的舒适度和效果。
学习活动与实践
实操训练
通过实操训练,让学生掌握手 绘校园招贴制作的关键技巧。
•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 • 教师现场辅导并提供指
导意见 • 课程结束时进行展示和
互动评价
经典案例分享
通过学科跨界、专业融合的方 式,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 《手绘校园招贴》ppt课 件2
【教案】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综合版)

【教案】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综合版)第一课《画家故居》1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参观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和丰子恺四位画家的故居,了解他们的生平及其对我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贡献,感受他们的艺术地位及成就。
2、运用观察、欣赏、比较、分析、探索等方法鉴赏画家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
3、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2重点难点1、了解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和丰子恺四位画家的生平及其对我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贡献,感受他们的艺术地位及成就。
2、运用观察、欣赏、比较、分析、探索等方法鉴赏画家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去了哪?坐了什么交通工具?生:飞机、动车、大巴车……师:今天的这堂美术课,就让我们坐上大巴车来一次画家故居一日游。
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发吧!活动2【讲授】走进故居认识画家(音效)各位小乘客们,我们的第一站浙江安吉到了,前面的这座房子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观察这所房子,它跟我们现在的房子在建材上、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全面,用词也很专业,看来对建筑有一定的研究啊。
这种古色古香的房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画家故居,那有谁知道这是哪位画家的故居吗?师:这就是著名画家吴昌硕的故居,我们书上只做了简单的介绍,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把你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汇报一下,让大家能更深入的了解他?介绍的时候我想请你扮演一下我们这个旅行团的导游,在你汇报搜集的资料前加上这一段就可以了。
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吴昌硕故居,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是您这次行程的讲解员,大家叫我XX就可以了。
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段愉快的旅程。
生讲述师补充总结:课前准备做的非常到位,资料很全面,吴昌硕就是这样一位典型人物,他绘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师:(音效)大巴再次发动,这次我们要去的是浙江桐乡,在桐乡市石门镇里有一座名叫“缘缘堂”的住所,这座故居有什么特点呢?和刚才吴昌硕的故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观察的非常仔细,谁知道这里的主人是谁?师:他就是近代漫画的鼻祖丰子恺,那么谁能来更深入的介绍一下丰子恺。
【学习实践】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 一、教材分析浙美版第十册教科书编者在编写时本着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理念,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形成了新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全册共有15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在本册内容的教学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时和课序可根据季节、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造型、表现)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设计、应用)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欣赏、评述)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综合、探索)三、教学内容[造型、表现]学习领域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手绘校园招贴》课件1

手绘校园招贴的优招贴独特的艺术 表现形式,能够吸引人们 的注意力,增加传播效果。
手绘校园招贴适用于大学 宣传、学校活动,以及社 团招募等各种校园活动。
3 手绘校园招贴的基本
要素
• 颜色运用 • 图像构图 • 文字设计
手绘校园招贴的步骤与技巧
1
创意发散
在设计初期,进行创意发散,积极思考
颜色运用
通过解析颜色在手绘校园招贴中 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运用颜色传 达情感和吸引观众。
图像构图
深入研究图像构图的原则和技巧, 掌握如何在手绘校园招贴中创造 吸引人眼球的布局。
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手绘校园招贴,学 生能够掌握创作手绘作品的 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对艺术 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重点关注校园招贴 的创作过程,包括颜色运用、 图像构图和文字设计等关键 要素。
手绘校园招贴的意义
手绘校园招贴在传递信息的 同时,也能够表达创作者的 个性和艺术品味,增强校园 文化氛围。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17课《手绘校园 招贴》ppt课件1
课程介绍 - 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手绘校园招贴的意义 - 校园招贴的定义 - 手绘校园招贴的优势 - 手绘校园招贴的应用场景 手绘校园招贴的基本要素 - 颜色运用 - 图像构图 - 文字设计 手绘校园招贴的步骤与技巧 - 创意发散 - 初稿设计 - 手绘呈现
初稿设计
2
和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
根据创意,进行手绘初稿的设计,勾勒
出整体的布局和主题。
3
手绘呈现
使用合适的手绘工具和材料,完成手绘
修饰与完善
4
校园招贴的绘制过程。
在手绘完成后,进行修饰和完善,使作 品更加精致和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画家故居教学目标: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
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
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1.画家故居教学目标: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欣赏了黄宾虹的作品,今天我们接着来欣赏另外三位画家的作品。
二、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
(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节课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
(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
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
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
③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三、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创新。
教师小结:清末民初,国家动荡,中国绘画史上一度出现了萧条的景象。
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四位画家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创立了新的里程碑。
相、拓展延伸。
这四位画家的作品还有很多,我们一节课无法详细欣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更多的内容。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2.风筝风筝飞上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难点: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具准备: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
学具准备: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伴随着春风,美丽的风筝飞上了蓝天,它把人们的理想希望带入美妙的境界?2、风筝集艺术、科技、体育于一身,放风筝是春日里一项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果能放飞自己亲手扎制的风筝上天,那是多么有趣高兴的事呀!2.任务:请4人一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并且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
二.过程。
(1)活动1,有关风筝资料的收集:①小组准备工作:a.将全班同学4人一组,分为若干组,各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b.各组选举组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分配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c.组长要建立本小组工作目录,在目录下记载本组同学的学习过程资料,方便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d.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因特网、书本,或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寻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图片等实物、信息资料,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小课题调查报告,各种风筝展。
②收集信息资料:访问网络查找你认为需要的信息,或进行风筝艺人访谈,市场上购买、收集各种风筝实物。
④整理、筛选、展示收集的资料图片、实物。
a.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调查报告,展示形式,风筝知识擂台赛,评出优秀资料奖小组。
b.在教室里举行收集的各种风筝展。
三、小结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2.风筝风筝飞上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难点: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具准备: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
学具准备: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制作风筝。
活动建议:1.制订小组制作计划和分工,设计怎样的风筝样式图样?希望能够发挥大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资料参考:风筝的图样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帮助。
①扎制风筝,上线是很关键的一步。
老师的提醒:a.风筝的架子要求左右对称,不然风筝两边轻重不一,难飞上天。
b.连接可用棉线扎制,比较牢固。
c.贴桃花纸可以用胶水或双面胶,胶水不能太多,不然纸会破的。
用的纸要略大于风筝架子。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再共同探讨解决。
②绘制风筝。
老师的建议:a.风筝的图样装饰可以是传统的,可以是依样画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老师期望着你的创意表现!相信你们一定能行!b.画风筝的时候注意用颜料时水分不能多,不然纸要破的。
c.可以再次上网查询资料。
三、小结:板书设作业设计计教学反思2.风筝风筝飞上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难点: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具准备: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
学具准备: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放飞风筝在一个晴朗有风的下午,在学校举行放风筝比赛。
老师的活动建议:①小组内分好工,让每位组员都参与放飞,跑步快的同学建议做领跑员,其余同学做风筝的架飞和保护工作。
体验放飞风筝成功的快乐及小组合作放飞。
②如果几次放不上去,请同学不要灰心,放的时候要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起飞角度。
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出色表现!③活动后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把放风筝的场面和放风筝的体会画下来写下来,如果你用其他的形式表现也可(如摄影)。
④请同学自评和互评,评出放飞奖若干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
(4)活动4(课时4),个人、小组空间展示《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展览——(评价)。
①老师和各小组长进行讨论,如何办好我们班级的《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的展览。
②老师建议讨论确定:a.组成展览会的组委会。
b.时间地点。
c.各组承担展览的分工。
d.如何评奖(评价),奖项名额。
(学生个人、小组以写送欣赏卡的形式来参与评价(评奖)。
(5)展览布置,评奖。
三、活动后请你填好此表,你的意见和信息是老师最想知道的,谢谢你的合作。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3.木版年画教学目标: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制版技术。
教学难点:学会拓印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厚卡纸或纸板、宣纸、中国画颜料、油墨、线绳、布料、调色盒、水粉笔、水杯、夹子、木蘑菇、刻刀等。
(教师)课件、年画图片和文字资料、刻刀、拓印用纸、木蘑菇、常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
(1)教师提问: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答:有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蜡笔画??(2)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
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年画,古称“门神画”。
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
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
(4)揭示课题:《木版年画》。
2.欣赏木版年画。
(1)教师提问: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学生答: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
(2)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十分流行。
全国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和高密、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陕西凤翔和汉中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
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①教师提问: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学生答:吉祥图案、门神、福娃、民间生活、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