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创 新 的 结 果 , 们 依 托 互 联 网 和 通 信 网 发 展 , 开 始 它 从
出 现 就 注 重 知 识 创 新 、 术 创 新 、 理 创 新 中 的科 技 技 管 含 量 , 且 反 作 用 于 原 创 性 的科 研 活 动 , 新 的文 化 并 对
新 的生 产 方 式 促 进 了生 产 效 率 的 提 高 。 随 着 软 件 技 术 的进 步 , 来 越 多 的 无 纸 化 网 络 办 公 代 替 了 人 的 越 体力劳 动 , 新 闻 编 审、 版 等工 作 , 十多 年 前采 像 排 二 用 的是 低 速 度 、 成 本 的 人 工 设 计 、 类 编 排 。而 在 高 分 信 息 量 巨 大 的今 天 , 经 能 够 实 现 采 编 、 行 、 发 已 发 播
只 有 拥 有 了先 进 生 产 技 术 的 文 化 创 意 企 业 , 才
能 拥 有 市 场 竞 争 力 , 能 在 激 烈 的 市 场 竞 争 中 立 于 才 不 败 之 地 。例 如 , 多 票 房 很 高 的 美 国 电 影 无 不 带 很
有 三 维 技 术 的 踪 影 。 反 思 我 国为 什 么 没 有 那 么 高 票
一
产 品 不 断 地 提 出新 要 求 , 新 的 文 化 产 品 出 现 之 后 , 等
又推 进整个 新 兴 文 化业 态 的发 展 。这 种循 环 刺 激 、
互 相 促 进 的 机 制 , 科 技 和 新 兴 文 化 业 态 都 在 快 速 使
的发 展 、 合 、 化 。 融 细 以 高 新 技 术 引 领 的 新 兴 文 化 业 态 , 于 其 知 识 由 含 量 高 、 加 值高 , 经 成 为增 长 最 快 、 具市 场 潜 附 已 最 力 和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业 态 。 随 着 新 兴 文 化 业 态 的 出
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科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彼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又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古代开始,科技的发展就与文化密切相关。
古代的文化是技术的产物,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科技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化活动的基础,比如古代中国的诗歌、建筑和书法,都是由当时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现代社会,科技和文化的交互作用更加明显。
科技的发展为文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促进了文化的多样化和创新。
比如,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科技和文化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影响,更是相互促进。
科技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材料,而文化的发展又为科技提供了更多的活力。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印发《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的通知
附件: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制定本纲要。
一、形势与机遇当今世界,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已发生深刻变化,文化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竞争的重要力量。
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融合态势凸显,主要由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掀起的高科技浪潮在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
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文化产业国际化竞争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凭借其优越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形成了强大的文化传播体系,其文化产品覆盖全球,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由此也对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民族文化和价值理念带来冲击。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然而,从全球文化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文化科技发展仍相对滞后。
一方面,文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高端系统装备国产化不足、进口依赖度高,造成文化产品制作成本昂贵、文化服务效率低下,制约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文化和科技融合不足,相关科研成果与文化领域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缺乏既通晓高科技又熟谙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创作出民族文化与高科技手段高度融合的文化精品,影响了中华文化自身的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科技发展正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
科学技术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步。
文化与科技作为人化自然取得的最具影响和成效的成果,人类文明的共有结晶,二者相伴始终,贯通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演变重要而关键的力量。
文化与科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经历了同生共长、互相影响、休戚与共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
(1) 在古代,科技与文化具有初级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还保留着朴素、直观、简单等特性,自身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具体的分化与显著的界限。
文字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古代科技对于文化发展最具有直接意义和最具决定性的明证。
(2)在近代,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文化的繁荣。
文艺复兴作为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不仅代表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意味着近代科技的兴起。
自 18 世纪以来,科技成为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一系列的近代产业革命风暴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彰显了科技在近代社会进程中的主导地位。
(3)在现代,科技迅速超越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从最初马克思论证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辈子产力”,最后成为强调的“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充分说明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根本力量。
科技与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二者不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交融、相需互动。
(1)科技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不仅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而且还充实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
论现代科技发展对文化的推动作用
论现代科技发展对文化的推动作用[摘要]科学技术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塑造现代文化的重要驱动力。
现代的信息、数字和网络技术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转变,开拓了文化实践和交流的空间,改变传统文化的样式和存在方式,促进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科学技术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对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科技发展;文化;推动作用文化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生成发展和传播,科技的发展对文化的创新也产生一种推动,相互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
现代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因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携同步,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社会的发展也极为缓慢,相反科技的发展速度越快,社会的发展也随之加快。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在不断涌进人类生活,改变了近现代世界文化,丰富了人类社会文化生活,拓宽了人类文化的视野。
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自然科学在社会变迁中的巨大作用,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必然以其革命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促使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则也势必对人类社会的文化与精神领域里的变革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产生强大的驱策作用。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谈到十七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文化与哲学发展状况时这样指出:“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
一、现代科技的发展驱动着文化的创新二十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又开始了一场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进入了一个同工业化社会有质的区别的新社会,形成了由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连接起来的全球网络系统。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对人类的文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实现路径-精选资料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实现路径从发展历史看,文化和科技二者相互影响,交织融合。
一方面,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不仅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将导向文化产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途径(解学芳,2008);另一方面,文化也引领科技进步,文化因素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不可忽视,显性与隐性以及助力与阻力是其表征。
从古代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到现代的电子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科技创新都导致文化产业的革命性发展。
当前经济形势下,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对于我国将文化产业打造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十八大报告指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 2012 年,国家科技部组织编制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到2020 年,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不仅在理论方面得到论证,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
早在18 世纪,以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对科技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科技是人类文化领域之一。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斯诺明确指出,科技与文化正在被割裂为两种文化。
此后,科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备受关注,美、日、英等国的学者都对科技与文化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各学者研究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包含等同论,认为科技是一种文化,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科技;二是分离对立论,认为文化与科技是相互分离和相互对立的,以传统技术垄断论为代表,但该思想受到多数学者的批判;三是融合互动论,文化与科技是互联互动、交织融合、相互促进的,可以融合并实现一体化,但两者的竞争和冲突作为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存在。
第三种观点被当代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事实上也更符合当今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
点燃科技创新“强引擎”
点燃科技创新“强引擎”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关键支撑。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要素,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还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
在全球竞争中,拥有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和企业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从而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解决许多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生物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延长人类寿命等。
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面对全球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科技创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加环保、节能的技术和产品,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往往与其国际地位、文化影响力密切相关。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展示国家的实力和智慧,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国家的文化传播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1.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驱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期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观念,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科技创新对文化的推动作用,并阐述它如何影响人类的文化进程。
1. 科技创新转变了文化传承方式文化是人类进步的基石,也是建立社会共识和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中,文化遗产是通过口传心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但是,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也在发生转变。
现在,我们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来记录、收集和传播文化遗产。
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保护、文化遗址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同时,网络技术使得文化资源可以被更多人共享和利用,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科技创新丰富了文化内容和形式科技创新给文化带来了新的内容和呈现方式。
通过网络和数字化媒体,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例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游戏文化等等。
互联网成为文化传媒的重要渠道,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相互交流,增进彼此的文化理解和交流。
3. 科技创新拉近了文化差距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
通过技术可以跨越地域和语言障碍,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科技的力量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深跨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促进人类思想的交流,从而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4. 科技创新将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科技创新能够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例如,数字娱乐、文化旅游和数字艺术等领域都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带来新的商业价值,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之,科技创新成为文化进步的加速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色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交汇、融合与创新。
我们要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打造出更加丰富、多变的文化形态,从而推动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文化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当今时代,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呢?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文化产业要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这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技术创新。
在内容创新方面,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表现形式。
比如,将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改编为现代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要关注现实生活,反映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
形式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
比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为文化产品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沉浸式展览、互动式演出等新的形式,让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魅力。
技术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文化产品的创作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为其推送个性化的文化内容。
人才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要培养和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意识、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文化人才。
一方面,加强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
高校和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出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文化产业。
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让人才能够充分施展才华。
此外,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资源。
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的塑造和传播。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前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前景现代文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迎来了新的前景。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文化自信和全球影响力三个方面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前景。
一、科技创新: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力量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文明的核心力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投入国家,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取得,如量子通信、人工智能、高铁技术等,不断推动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医疗等方式享受到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力,推动中华民族文明走向世界。
二、文化自信:根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文明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就以文明古国而闻名于世。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在现代文明建设中保持传统文化血脉的重要方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财富。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在现代文明中发挥优势的重要基础。
要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同时,也要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创造力。
三、全球影响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道路与责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的影响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肩负着推动世界进步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的现代文明建设将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成功实践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中国在减贫、环保等领域的成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模式。
科技文化创新的融合发展研究
科技文化创新的融合发展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科技文化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文化创新的融合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科技文化创新的融合发展研究。
一、科技与文化的结合科技和文化两个领域看似截然不同,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结合起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而文化也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智慧和灵感。
科技与文化之间的结合,使得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具有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具有创新性、多元性和国际化特征。
在数字文化的时代,科技与文化的交流也更加紧密。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科技为文化的数字化和数字媒体的普及提供了最好的载体和推进力量。
在这个时代,文化创新不再局限于各种传统艺术表达形式,而是拓展到各个领域,科技为文化赋能,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二、科技文化创新的融合发展科技文化的结合有助于推动创新的发展。
未来,科技与文化的双重驱动将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科技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在谋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独立思维模式,将国家、企业、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进行整合,实现科技文化的融合发展,共同推动文化和科技的协同创新发展。
这种融合发展体现在各个领域的不同形式中。
在文化产业领域,科技被应用在各种新型媒介上,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艺术和影视表现形式得以在数字时代得到延续和发展。
在科技研发领域,文化创新为科技研发提供了更广泛的底层思维和结构排列,例如文化素材的挖掘和应用,可以为科技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角和灵感。
三、科技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的挑战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导致跨国文化的重构,其在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碰撞将进一步引发文化领域的复杂化和多元化。
其次,从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看,与其他更成熟的创新模式相比,科技文化融合的创新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障碍。
《科技强国:驱动新时代发展的核心引擎》
《科技强国:驱动新时代发展的核心引擎》摘要:本文深入探讨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实现途径以及面临的挑战。
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改善社会民生方面的关键作用,阐述了如何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优化创新环境等举措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一、引言在当今全球竞争激烈的时代,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指标。
科技强国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纷纷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力图在科技领域抢占制高点。
二、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一)推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新技术的出现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科技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提升国家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拥有强大科技实力的国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科技强国可以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例如,我国在高铁、5G 通信、航天等领域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三)改善社会民生科技的发展为社会民生带来了诸多福祉。
在医疗领域,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延长了人们的寿命;在教育领域,在线教育、智能教学等创新模式拓宽了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促进了教育公平;在交通领域,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实现科技强国的途径(一)加大科技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同时,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培养科技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文化和科技的联姻——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劲动力导入新课:说起国产的动漫电影,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呢,是喜羊羊还是光头强呢?当然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动画人物,其实我们那个年代最先想到的是孙悟空。
他火眼金睛,长生不老、72变,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这两天他又驾着五彩祥云回来了。
观看视频:《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从前的我》从46秒到1分37秒。
带音乐还是《预告片》选19秒到1分20秒。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八年打磨,2015年7月,终于看到了国漫的崛起曙光。
不仅在国内创下了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的好成绩,10亿票房,超越了《功夫熊猫2》。
版权也卖到了国外,未来还将在亚洲其他国家、欧美等地区上映。
有人说,它把中国动画与好莱坞的差距从100年缩为10年。
不能说照亮中国动画电影的道路,至少让我们看到曙光。
《大圣归来》从原著中汲取灵感,而且大胆创造、合理想象,对经典充满敬意,将孙悟空刻划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既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又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大圣制作既追求中国元素、体现东方之美的民族风格,又巧妙运用世界动画最新技术,在制作和品质上精益求精。
精良的3D电影制作。
动漫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物。
讲授新课: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巨大差距。
资料1:《我国文化产业比重占世界文化比重》也很低资料2:各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不等,却约占美国是31%左右,日本是20%左右,韩国高于15%,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而我国GDP的3%。
资料3文化创意动漫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
在国外发达国家,美国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动漫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画生产和动漫产品输出国,包括动漫业的文化产业早已名列6大支柱产业之一,,动漫及其衍生产品的出口额甚至超过了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出口。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动漫生产国,动漫产品出口额是其钢铁出口额的4倍,包括动漫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科技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前者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制造业而后者则属于服务业。对于这种比较特殊的生产活动,是否也需正视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种“文化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取向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极大启示。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作为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文化科技一体化”的要义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将分别为文化产业、科技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建构新的实力。
然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要达到水乳交融并没有那么容易。作为大跨度的领域跨越和大差异的异质思维,二者的融合要高度关注融合对象的异质性与丰富性,关注融合过程的层级性与复杂性,更要关注融合目标的前沿性与高端性。也就是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目标是文化建设领域的前沿发展和高端创新。
前不久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论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或“引擎”时,主要提到了两个方面:一是要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二是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
实际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实质,就在于推动文化与科技的一体化,这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发达国家把这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产业视为“创意经济”,它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通道,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物化文化创意,形成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
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
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创新作者:曹文娟来源:《商业文化》2021年第10期文化产业和科技融合是我国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建立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决定的。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面临着企业分散、规模小、投资力度弱、涉及面广泛而不精等问题。
我国的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开发层次低,缺乏成熟的发展体系,使得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业态发育十分稚嫩。
文化产业中企业发展缺乏充足的融合动力,在体制机制建设和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而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是解决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有效措施。
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够诱发企业拓展多层次的发展手段与途径,有利于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新生、提升文化产业普遍价值、加快文化资源信息化、建设内容集成平台、推动文化企业资源重组兼并等,实现文化产业有效转型。
文化产业和科技融合能够有效地解决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但在两者结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融合方式和内容,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之势。
关于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相关内容,国内国外早已进行研究。
国外的研究视角是产业融合,而国内的研究视角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对于文化和科技融合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
第一,文化产业引入科技。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指文化产业依托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结果丰富传统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并衍生新的文化产业内容,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等。
第二,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内容的展现形式。
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是将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内容与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等有机融合,以文化内涵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形式展现和创新文化产业的内容,使得文化产品能够以多样的面貌向大众展示,以独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为文化产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三,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作用。
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一方面能够强化文化对科技的作用,为现代科学技术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科技反作用于文化,使得文化产业内容、发展模式、呈现形式等不断创新。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推进⽂化科技创新加强⽂化与科技融合推进⽂化科技创新加强⽂化与科技融合【求是·⽂化】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化体制改⾰、推动社会主义⽂化⼤发展⼤繁荣若⼲重⼤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加快发展⽂化事业、增强⽂化产业核⼼竞争⼒的⾼度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要发挥⽂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深⼊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主创新能⼒。
《决定》对如何推进⽂化科技创新提出了⼀系列具体要求和明确部署。
⼀、科技创新是⽂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撑。
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给社会⽣产⽅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变⾰,深刻影响着⼈们的思维⽅式和⽣活⽅式,并从⽂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不断推动⽂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化的内涵。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发展的⼀个⽅⾯,既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
科技创新在不断提⾼⼈类认识⾃然、顺应⾃然、改造⾃然和利⽤⾃然能⼒和⽔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类的知识体系、创新⼈类的思维⽅式、丰富⼈类的精神世界,从⽽不断丰富⽂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社会⽂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
⼈类⽂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演进发展的。
从狩猎⽂明、农耕⽂明到⼯业⽂明,再到今天以⼯业化、信息化⾼度发展为特点的后⼯业⽂明,技术的每⼀次⾰命性突破,都推动着社会及其⽂化形态产⽣⼀次深刻的变⾰。
科技创新是促进新型⽂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动⼒。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在不断衍化出⼀批批千姿百态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时不在塑造和影响⼈类⽂化的内容与形态。
党的⼗七⼤报告明确提出,运⽤⾼新技术创新⽂化⽣产⽅式,培育新的⽂化业态。
正是留声机、摄影、电⼦、光纤通信、⽆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DVD等技术和产品的发明,使⾳响、电影、⼴播电视等⽂化⾏业得以形成。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自古以来对文明的追求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使命之一。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在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四个方面,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发展。
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核心动力。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不仅在高铁、核能、人工智能等领域引领了世界潮流,也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中国的天眼、量子通信、深海探测等项目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技术实力,也为全球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加快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步伐。
二、城市建设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建设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文明水平。
中国的城市建设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一座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崛起,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在各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城市的现代魅力,高楼大厦、绿化带、公共交通系统等都赋予了城市新的面貌。
同时,二线、三线城市也在积极追赶,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社会发展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其文明程度。
中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道德建设。
同时,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目标。
保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增加社会福利的供给,有效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
四、文化繁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中国在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影、音乐、文学、传媒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人才,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科技创新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的重要引擎。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本文将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技创新,在全球科技领域中的崛起和影响。
一、背景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有过辉煌灿烂的成就。
然而,19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深重的苦难和屈辱,科技创新长期滞后,导致文明发展与时代进步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科技创新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引擎。
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国力竞争的核心。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华章必将以科技创新为基础。
科技创新可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提供有力支撑。
三、科技创新的现状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
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国的高速铁路、移动支付等创新成果赢得了国际认可。
特别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的重要标志。
这些科技创新的成果,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创新能力和文明实力。
四、中国科技创新的推动因素中国科技创新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以下几个重要因素的共同作用:1.政府的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创新活力。
2.人力资源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科技人才,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创新型国家,努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开放合作:中国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科技资源和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共赢。
五、科技创新的未来展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提速。
随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中国将继续取得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不仅在国内推动经济发展,更会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文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于平《光明日报》( 2012年09月16日 11 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提出“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态势凸显,主要由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掀起的高科技浪潮在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的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形态。
李长春同志早在2010年就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强调“这些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反映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呼声日益高涨,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并具有高层位的文化创新,而体制的改革创新和科技的驱动创新正是这个“文化创新”的主要方面。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文化发达”的特征,一在于科技驱动,二在于产业运营。
事实上,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竞争的重要力量,而发达国家凭借其优越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形成了强大的文化传播体系;其文化产品覆盖全球,由此也对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民族文化和价值理念带来冲击。
在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中,文化与科技融合明显不足,我国文化科技发展在全球文化竞争格局中仍相对滞后,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文化传播力、感染力甚至是我国的文化安全。
所谓“文化与科技融合”,本质上是高新科技向既有文化的选择性切入。
这种切入主要体现为“技术集成”和“模式创新”。
也就是说,技术集成和模式创新作为我们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科技成果和技术积累,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提升文化领域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强化发展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
前一时期在纪念乔布斯驱动科技切入文化“集成创新”的日子里,我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调侃说:乔布斯让我们联想到人类历史进程中“苹果”的意味。
亚当、夏娃偷吃的苹果既是“禁果”又是“智慧之果”,使人类萌生了羞耻之心、善恶之念,于是有了“文化”;
牛顿被果树上落下的苹果砸中,发现了无处不在的“万有引力”,这使得人类努力发展自己来利用或抵御这种力量,这其实也是一种偷窥“天启”的“禁果”,我们称之为“科技”;乔布斯对苹果即非“偷吃”亦非“偷窥”,他轻轻啃去的一口正是使科技选择性地切入文化,由此宣示了“技术集成”和“模式创新”对于文化发展的强力驱动。
由“三个苹果”的随机联想,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在本质上是物理的,是对自然本身的规律求索和法则突破;而文化在本质上是伦理的,是对人类社会的利益协调和道德规范。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学理的发现往往都对既有的文化伦理形成冲撞乃至致命打击,都体现为物理的法则突破并摧毁了伦理的信念引领: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如此,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如此,弗罗伊德的“情意综”还是如此。
由哥白尼到弗罗伊德,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现在对人类认识“去中心”、“去天赋”乃至“去理性”的同时,发达着人类的智慧并创生着人类新文化。
传统中国是一个“伦理至上”的国度。
孔子说“仁者人也”是如此,老子说“道法自然”在本质上也是如此,差别只在于“有意为之”还是“顺其自然”。
正因为尊崇“伦理至上”,我们才屡屡申说“文”(文化)是“载道”之物而“技”(技术)是“通道”之物,才视“载道”为大任而看“通道”为小技。
“儒道互补”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体征,这可能是两汉时期“独尊儒术”与“崇尚黄老”妥协的结果。
而其实在先秦之际,“百家争鸣”中的两大显学是孔学和墨学。
孔讲人伦之理而求善索美,墨讲物性之理而追真逐利。
墨家推崇的是有科技含量的文化。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间断”,这其中也不间断地“尊孔抑墨”,也难免轻忽那种被称为“科技”的文化。
仔细想想儒家“和而不同”的道理,其实不仅包含“多样化”理念而且包含“等级制”指向,所以既不讲墨家的“兼相爱”也不讲与之紧密相关的“交相利”。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理所当然地包含着“科技”。
不过,我们“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是以“伦理”为本位、重伦理轻物理的文
明,“事亲尽孝”重于“格物致知”。
我们曾经领先世界科技的“四大发明”,为什么只是“研发”的领先而未能实现“应用”的制胜,根源恐怕还在于“伦理文化”对“物理科技”的功能规限和价值引领。
当代科技发展的“雷区”大多关涉“生命伦理”,从“试管婴儿”到“克隆生命”都是如此。
当代中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深水区”,大多面对着“传统技艺”,这其中既关涉“手工崇拜”也关涉“伦理坚守”。
因此,当我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和改造传统文化业态之时,你会注意到在科技与文化的互相影响中,科技是正影响,驱动着文化的“转型创新”;而文化往往是负影响,抵御着科技的“选择切入”。
就文化创新而言,伦理的文化看重向心的凝聚力,强调“继承创新”;而物理的科技看重向外的传播力,强调“集成创新”。
凝聚力需要传播力而传播力也需要凝聚力,正如文化发展需要“文化自觉”也需要“科技驱动”一样,我们应使“科技驱动”成为“文化自觉”自觉的指向。
在我看来,相对于我们始终坚持的“继承创新”而言,我们当下应更加关注“集成创新。
”正如李长春同志2008年发表于《求是》的署名文章所说:“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必须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他说的“各方面”即要加快建立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新变化,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要实施重大文化工程,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优势资源,集聚各领域最新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以项目为平台带动文化创新等。
这里的“调动、整合、集聚”强调的就是“集成创新”。
可以说,科技作为文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不仅在于其技术的选择性切入,更在于其创新模式的影响。
“集成创新”理念将会在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