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为增强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浙江省对已经发布的省级总体应急预案和49个专项应急预案分别编制了《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并发放到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和相关机构,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一、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

预案是手册的基础,手册是预案的深化。与预案不同的是,操作手册突出将预案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人、到物,确保在突发事件应对的每个环节,应急人员收得拢、应急信息联得通、应急队伍拉得出、应急物资调得动。浙江省《应急预案操作手册》以预案为依据进行编制,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应急处置流程框架图、应急管理机构、应急专家、应急救援力量、医疗保障能力、应急物资分布、避难场所分布、公众疏散路线等20个方面。对应急预案明确的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应急响应程序等,也择要编入了手册内容。为了使操作手册一目了然,有关内容用图表表示,挂在显眼位置。

为加强预案操作手册之间的衔接,浙江省《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编制到县,且每一级操作手册的应急资源信息至少向下延伸两级,即:省登记到县,市登记到乡镇、街道,县登记到社区、村。

对乡镇、街道办、村、社区、学校、企业及重点防范目标,不再编制操作手册,但按编制操作手册的要求来制订应急预案,即把预防和应对的具体措施、责任人及联络方式、物资储备点等作为预案内容的重点,从而增强了基层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编制标准,加强工作指导。为保障《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编制工作顺利推进,浙江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工作的规范和指导。一是制定了《浙江省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编制指南》,明确了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做到了有章可循。二是开展试点。省应急办组织省卫生厅、省消防总队对省总体应急预案和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先期试点,通过深入调研,并组织试点单位领导和省级有关部门反复研究、论证和修改,形成了三个样本。通过对当时发生的几起火灾事故和卫生传染病事件处置实战检验证明,这三个样本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省应急办将三个样本在省、市两级预案操作手册编制中进行了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三是加强培训。省应急办组织培训班,对省级各类应急预案管理部门和市级应急管理机构人员进行了培训,确保有关方面熟练掌握编制方法和具体要求。

(二)广泛开展普查,做到底数详实。浙江省要求各地各部门在编制操作手册时,首先要对本地区、本系统的隐患、应急管理机构、队伍、物资等要素进行全面普查,保证数据准确、详实、有效。对隐患的调查,要求查明主要隐患的分布状况、性质、种类、技术要素,分析事件发生后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明确处置办法,必要时制作隐患分布图。对应急管理机构的调查,要求对本应急预案相关的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分工、联络方式等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保证相关单位联得上、相关人员找得到,并能准时到岗。对专家的调查,要求掌握每个专家的单位、住址、职称、研究重点、联系方式等信息,一旦应急需要,能够随时随地、快速得到各类专家的技术咨询。对应急队伍的调查,要求全面了解公安、消防、武警、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等骨干力量,气象、地震、环保、海事、防化等各部门专业救援力量的分布状况、人员和装备数量、救援能力、救助专业等,对各类应急队伍的主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协调人员的联络方式进行登记,必要时制作应急救援队伍分布图。对应急物资的调查,要对省内所有应急装备设施的性能、数量和负责人、协调人员的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统计,明确调用、审批的程序和要求,特别是要对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点的分布情况,存储应急物资的种类、数量、质量情况进行登记统计,一旦实施应急保障行动,能够随时供得上、供得足。同时,对大宗、常用的,不需储备随时可以从市场调拨和组织生产的应急物资,

要建立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名录,一旦需要可以随时、快速调拨、征用和组织生产。此外,对医疗保障、新闻联络、社会动员等各方面的情况也明确了调查的具体要求。

(三)加强综合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鉴于每个专项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的编制工作都涉及到多个部门,浙江省明确省应急办为协调中心,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综合协调。省应急办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抓好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指导等工作的同时,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明确有关部门在一些具体专项预案操作手册编制中的具体工作,推动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对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省应急办积极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省政府领导同志请示汇报。对多数预案操作手册需要的共享信息,如应急管理机构情况、卫生应急资源数据、通信网络、专家库资源等,省应急办及时组织向各有关部门一并提供。同时,各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加强信息沟通,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实行目标考核,强化组织保障。浙江省把各地各部门预案操作手册编制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了《2007年度省政府直属44个单位工作责任制目标》考核内容和《浙江省平安市、县(市、区)考核评审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领导对此普遍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门时间研究部署

有关工作,努力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障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几点收获

(一)有效增强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一方面,随着应急预案各项措施落实到人、到物,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在操作手册编制过程中,各级各部门也对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在应急预案、应急机构、应急机制、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应急预案的不断完善和应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基本掌握了全省应急资源等相关信息。通过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编制工作的组织实施,浙江省对全省应急资源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排查了隐患,重新登记、统计了各级各行业应急机构、应急队伍数量和分布、应急物资及生产能力储备、应急装备器材保有量等,从而进一步摸清了全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实战能力,做到了心中有数,对建立全省应急信息数据库系统、加快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过程。浙江省体会到,预案操作手册的编制过程,既是一次细化延伸应急预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富有成效、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过程。通过此项工作,各级各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对预案工作的认识进一

步深化,对预案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对在事件应对中的职责定位、工作程序、应对措施等更加清晰,协同应对更加有序,对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应急救援预案操作手册 1.时间 2009年09月22日 2.要求 2.1公司救灾指挥部成员、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和相关生产车间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在接到事故及灾害报告后,无论何时,只要在本地区,必须马上以最快的方式赶赴事故现场,按相应的事故处理预案正确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损失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 2.2公司各救援小组组长在离开本地区时,必须向公司救灾指挥部总指挥请假,同时将救灾小组组长的职责向副组长交待清楚。 2.3在车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未到达现场前,事故处理由当班班长负责指挥;在公司救灾指挥部成员未到达之前,由车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指挥;公司救灾指挥部到达现场后,事故处理由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 2.4事故应急处理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 3.参加人员 3.1设立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李新发 副指挥:房爱国、王举峰、王海涛、马成兵 指挥员:奚道才、周正华、彭吉伟、樊小厂 3.2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五个工作组: 3.2.1消防气防组:

组长:姜广栓 组员:贾可慧、张秀波 3.2.2生产技术组: 组长:王举峰 副组长:王海涛、马成兵、邵海廷 组员:王亮、曹文学、杨勇、公茂德、刘运银、丛明华、王峰、胡公华、张国栋 3.2.3安全保卫组: 组长:奚道才 副组长:王海健 组员:胡彦龙、侯居兵、张坤 3.2.4设备抢修组: 组长:彭吉伟 副组长:樊小厂 组员:邵长水、韩忠银 3.2.5后勤救护组: 组长:高建民 副组长:刘建伟 组员:高道福、李芳、张伟军 3.2.6成员: 赵玉来、江心雷、宓中刚、金蕾、王振兴、杨成岗、宋立明、魏方国、张贯友、李恩康、庞春明、毕振海、刘继 4.职责分工 4.1总指挥 4.1.1组织、指挥公司各方面的资源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最新整理地震应急预案.doc

地震应急预案 1总则 1.1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地震灾害对电力生产造成的影响,降低因地震灾害对电网所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减轻因地震灾害对我公司可能造成的重大设备损坏事故,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制定《锦州热电公司地震应急预案》。 1.2本预案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结合《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内容和有关实施细则进行制定。 1.3本预案适用于锦州地区发生地震的危急事件时使用。 1.4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应修定一次。 2概况 2.1地震灾害是指因地震对发电厂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对发电厂厂房、发电设备等造成损坏,影响发电设备正常出力。 2.2锦州热电公司现有装机容量为2×300MW,隶属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厂址位于城市东偏北部的大齐屯、郑家屯、小齐屯之间区域。整个厂区占地488312M2,(其中厂区307333M2,生活区140000M2)全厂职工人数约182人。生活区位于厂区东南角,西侧是变电站,东侧是山。生活区建有食堂、车库等,均按照规范要求的7度烈度进行设防。 锦州属华北地震区,处于相对宁静的地质环境,断裂构造不太复杂,比较稳定。但邻近地区均有强震带通过,对锦州均有影响。 锦州地区历史上无强震记录,现代地震活动表明,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对厂址所在区的烈度影响不大于6度。 址位于地质构造相对较稳定的地块,厂址及附近无全新活动断裂通过。距离厂对较近的双羊店─杏山断裂,其距离厂址大于5k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及《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074-20xx)中有关规定,断裂对厂址的区域稳定性不会产生影响。根据现场调查,厂址区无泥石流、滑坡、崩塌、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厂址均处于较稳定地段。 本单位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保人身安全、保厂用电、防 止发生全厂停电事故,对本地区的抗震救灾、电网安全运行和保 社会稳定均有着重大意义。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紧密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内容,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分类和内容 第六条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第七条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

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部门应急预案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鼓励相邻、相近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 第八条总体应急预案主要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组织指挥机制、预警分级和事件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应急保障措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省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信息报告要求、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市县级政府职责等,重点规范省级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

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

【城置国际花园城物业管理项目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

【城置国际花园城物业管理项目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 前言 《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所预设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周围环境以及当时的状况,预测在危急情况下可能出现重大问题,制订以下应急方案。除应急方案外,亦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 遇有特殊情况和重大问题时,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高度警惕,正确分析,合理判断,根据问题性质按应急方案处置。 二. 发现聚众闹事,应立即报告,并在上级或公安部门保卫机关的指挥下,迅速平息,防止事态扩大。 三. 发现纵火、行凶、抢劫财物、盗窃等现行犯罪活动,应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英勇果断地抓捕罪犯,并注意保护现场。 四. 遇有疯、傻、聋、哑患者在警戒部位,不可视为捣乱或无理取闹,及时向上级报告处理,同时防止其扰乱有关秩序。 五. 夜间停电或有其它故障发生时,除立即报告上级外,应提高警惕,加强警戒,带班主管应通知各执勤人员重点加强门卫和要害部门的守护,在照明未恢复及其它故障未解除前,要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六. 发现翻越围墙及其它非正常途径进入者,不同岗位应视其远近采取不同措施。固定岗发现,可将其唤至近前询问,如不听制止或企图逃跑,应扭送安全部门。如已逃跑,应密切注视其逃跑方向,并立即发出求援信号,报告有关人员追寻。巡逻岗则主动上前询问,并交安全部门处理。 七. 遇有车辆飞驰出入者,应记住车型、牌号,立即报告带班主管,迅速查找,弄清情况,以防意外。 八. 遇有外国人进入特殊区域时,未接到通知时不得放行,要注意礼节,并立即报告当值主管,由有关部门出面协调和处理。 九. 值班员及秩序维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坚守岗位,并记住报告人的相貌和衣着特征,询问其姓名、工作单位,正确分析和判断情况,报告带班主管予以处理。

企业地震应急预案范本

企业地震应急预案范本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和《盐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加强我公司防震减灾工作,提高地震应急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在有关本地区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或涉及本地区的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我公司按照本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一、应急组织机构 (一)成立公司防震减灾综合保障中队,下辖纺纱、针服、水电、生活治安四个区队和通信综合、医疗防疫两个组。 中队长:XXX(总经理) 教导员:XXX(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 副中队长:XXX(办公室主任) XXX(安保部经理) 副教导员:XXX(XX公司总经理) (二)防震减灾综合保障中队的主要职责: 1、接受并落实大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命令: 2、在临震应急期间,组织、检查、落实临震应急;准备工作: 3、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迅速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并及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大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4、地震灾情严重时,请求人民政府救援。 (三)各区队、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l、纺纱区队 区队长:XXX(棉纺车间主任) 副区队长: XXX XXX 队员人数:2020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棉纺车间区域内的抗震救灾工作,并接受公司中队的人员调派。 2、针服区队 区队长:XXX(XX公司总经理) 副队长:XXX(服装车间主任) XXX(染整车间主任) 队员人数:15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负责针织、染笋、服装生产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并接受公司中队的。人员调派。 3、水电区队 区队长:XXX 队员人数:2020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 负责水电设施的保护和抢修工作,并接受公司中队的人员调派。 4、生活治安区队 区队长:XXX(安保部经理) 副区队长:XXX(供应部经理) XXX XXX 队员人数:15名 主要职责:在公司中队的统一指挥下, 负责食堂、集体宿舍、卫生所、幼儿园、仓库的抗震

应急预案的内容

应急预案的内容 【篇一: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季节急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明确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 预警行动 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5 信息报告程序: 主要包括: a) 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b) 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报警器等; c) 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d)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e)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 应急处置 6.1 相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6.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6.3 处置措施 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 处置措施(如:煤矿瓦斯爆炸、冒顶片帮、火灾、透水等事故应急 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 现场处理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 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 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 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现场处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1.事故特征 主要包括: a)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险害程度; d) 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 2.应急组织与职责 主要内容: a)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b)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 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3.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 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 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 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 急处置措施。

康复意外应急预案与处理操作规范.docx

精心整理康复意外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休克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康复初期评估时需详细记录患者并发症,每次康复治疗前须查询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确 保康复治疗在安全范围内进行。 2.患者一旦发生休克,立即停止康复治疗,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3.对于失去意识的患者,原则上让其平躺,患者上体抬高 10°左右,双下肢抬高 20°左右,形成脚高头低中间凹的仰卧位,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4.无颈椎损伤者可让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产生窒息。 5.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根据病情尽量给予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在医生未到达之前让患者保持安静,以减少因疼痛紧张而造成的心、脑耗氧量增加,减轻心脏负担。 6.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7.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肢体温度及其他 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注意保温。 8.分析原因,及时向患者做出解释和相应的教育,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避免医疗纠纷。 【处理流程】 发生休停止康复治通知医平卧并抬高肢保持呼吸道通 →→→→→ 克疗生体畅 →→ 心脏骤停进行心肺观察与记录临床 复苏变化 二、晕厥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康复初期评估时需详细记录患者并发症,每次康复治疗前须查询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确 保康复治疗在安全范围内进行。 2.患者一旦发生晕厥,立即停止康复治疗,让患者平卧,观神志、测量血压、心率,观察瞳孔等 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3.无颈椎损伤者可让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产生窒息。 4.给予氧气吸入,及时对症处理。 5.按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促进患者清醒。 6.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7.密切观察与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注意保温。 8.分析原因,及时向患者做出解释和相应的教育,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避免医疗纠纷。 【处理流程】 →→→→→发生晕停止康复治通知医保持呼吸道通按压促醒穴厥疗生畅位 →→ 心脏骤停进行心肺观察与记录临床 复苏变化 三、骨折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School earthquake emergency pla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为了保证破坏性地震临震预*发布后,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准备工作及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震法》、《破坏性地震应 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甘州区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中心学校所属各中小学学校、幼儿园 处置发生或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应急活动。 (三)工作原则

1.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工作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本着“内紧外松”的原则,不麻痹大意,不掉以轻心,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布置、及时处理;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加强宣传,从细节抓起,适时演练,提高防范措施和自救技能,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提高应急反应水平;二是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反应,紧急疏散,迅速判明性质,并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积极做好灾后重建和教学秩序恢复工作。 2.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各中小学、幼儿园立即按照预 案采取应急措施,全体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在出现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危机时刻,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中青年教师一定要发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英勇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全力保护学生的 安全为宗旨开展救援工作。 二、机构和职责 (一)乡中心学校成立相应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 负责部署、指挥本地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现场操作应急预案

现场操作应急预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洛阳龙羽宜电有限公司在建的4X260t/h烟气脱硫工程的后续处理装置的性质属于化工领域的硫铵化肥生产装置。计划建成投产日期2006年12月12日,装置生产硫铵化肥的性质为连续生产,计划年运行时间为7200小时,生产能力为吨/年。 作为一个化工装置,安全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工作。对安全试车及安全生产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安全准备。安全准备要着重从工厂生产装置的实际出发,研究其危险性的来源及特点。对可能接触到有危险性的化学物料的操作必须有现场操作的应急预案。在安全准备工作中,首先要认真贯彻以下三条总体原则: 1.积极推行全员预防性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2.实行早期隐患检测,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 3.搞好人身安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一.化工生产的安全管理 化工投料前必须具备的安全条例 (1)所有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等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设备、管件、材料、制造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满足工艺要求。 (2)设备、管道水压强度试验合格。 (3)系统气密试验和泄漏量符合规范标准。 (4)安全阀调试动作在3次以上,确保起跳灵敏,并要核对相应工艺装置的压力,试后应有安全部门铅封。防爆板、阻火器、呼吸阀、水封、分子封、真空破环器等必须符合工艺要求,安装质量优良。 (5)工艺各报警联锁系统调试合乎要求,并经静态调试3次以上,确定动作无误好用。 (6)自控仪表(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分析)经过调试灵敏好用;就地安装的表计,应有最高、最低极限标志。 (7)高压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泡沫装置、水幕、自动消防、消防通讯报警、可燃气体探测仪等等,都应经过安全消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进行实际试验,证明好用。要配备足够消灭初期火灾所需数量的灭火器。 (8)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所有设备、管架的接地线要安装完善,测试合格。 (9)电话、信号灯、报话机、鸣笛、嗽叭等安全通讯系统,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好用。 (10)通风换气设备良好,达到设计的换气次数。 (11)凡设计要求防爆的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均应符合防爆标准,不经批准,不得使用临时电线和灯具。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为增强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浙江省对已经发布的省级总体应急预案和49个专项应急预案分别编制了《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并发放到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和相关机构,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一、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 预案是手册的基础,手册是预案的深化。与预案不同的是,操作手册突出将预案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人、到物,确保在突发事件应对的每个环节,应急人员收得拢、应急信息联得通、应急队伍拉得出、应急物资调得动。浙江省《应急预案操作手册》以预案为依据进行编制,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应急处置流程框架图、应急管理机构、应急专家、应急救援力量、医疗保障能力、应急物资分布、避难场所分布、公众疏散路线等20个方面。对应急预案明确的监测预警、分级标准、应急响应程序等,也择要编入了手册内容。为了使操作手册一目了然,有关内容用图表表示,挂在显眼位置。 为加强预案操作手册之间的衔接,浙江省《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编制到县,且每一级操作手册的应急资源信息至少向下延伸两级,即:省登记到县,市登记到乡镇、街道,县登记到社区、村。

对乡镇、街道办、村、社区、学校、企业及重点防范目标,不再编制操作手册,但按编制操作手册的要求来制订应急预案,即把预防和应对的具体措施、责任人及联络方式、物资储备点等作为预案内容的重点,从而增强了基层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编制标准,加强工作指导。为保障《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编制工作顺利推进,浙江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工作的规范和指导。一是制定了《浙江省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编制指南》,明确了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做到了有章可循。二是开展试点。省应急办组织省卫生厅、省消防总队对省总体应急预案和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先期试点,通过深入调研,并组织试点单位领导和省级有关部门反复研究、论证和修改,形成了三个样本。通过对当时发生的几起火灾事故和卫生传染病事件处置实战检验证明,这三个样本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省应急办将三个样本在省、市两级预案操作手册编制中进行了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三是加强培训。省应急办组织培训班,对省级各类应急预案管理部门和市级应急管理机构人员进行了培训,确保有关方面熟练掌握编制方法和具体要求。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样板)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青岛xxxx有限公司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一、有关说明 (一)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广大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司、工地正常秩序和稳定,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青岛xxxx 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操作手册。 二、分级分类 本操作手册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公司、工地正常施工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妨碍,或对工人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要公司、区有关部门、政府立即处置的紧急事件。一般分为四类: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质量安全事故、设备质量安全事故、重大火灾安全事故、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危险品安全事故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集体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群发性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的事件。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Ⅳ级(一般)指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小,可控性较好的;Ⅲ级(较大)指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大,情况较严重,较难控制的;Ⅱ级(重大)、Ⅰ级(特别重大)指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大,发生重特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三)组织机构 青岛xxxx有限公司应急指挥部,xxx总经理任总指挥,相关人员为成员,下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后勤保障组等有关应急小组。 1、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组长:xxx 成员:xxx xxx 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1).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息;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及现场安全保卫,事故区域警戒行动; (3).及时向上级汇报突发安全事故情况; (4).做好现场安全疏导和人员紧急疏散工作,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现场; (5).配合上级和有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开展处理善后事宜。 2、设立现场处置机构及其职责下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 护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后勤保障组。 (1).综合协调组组长:xxx,电话:xxx,手机:xxx。职责:及时做好事故情况汇报,保持信息畅通,做好与有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工作。 (2).抢险救援组组长:xxx,电话:xxx,手机:xxx。职责:主要承担现场人员的抢险救援工作。 (3).警戒疏散组组长:xxx,电话:xxx,手机:xxx。职责:主动或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危险区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劝说围观人员离开现场。 (4).医疗救护组组长:xxx,电话:xxx,手机:xxx。职责:组织人员立即进行现

[实用参考]单位地震应急预案.doc

GG公司 地震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本公司地震应急工作,确保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本公司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制订本标准。 二、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三、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加强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原则,保证公司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疏散和自救互救等措施,保障全体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应对处置我省及周边省份破坏性地震或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五、启动条件 我省及周边省份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工作区所在地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公司的领导下,成立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公司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疏散安置组、治安保障组

等应急工作机构。GGGG公司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组成及职责见附件1.1,电话联系表见附件1.2。 七、健全制度 公司建立健全包括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日常值班、灾情报告、应急检查与演练等地震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八、明确责任 公司建立健全应急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处置组织、管理人员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震时应急责任。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和程序,明确人员疏散、报警、指挥以及现场抢险等程序,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九、应急准备 公司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认真做好以下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明显的位置张贴使用,并印发给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 2、定期修订公司应急预案预案,并组织公司员工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 3、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并向干部职工发放地震安全知识画册、应急疏散路线图。 4、制定并让员工熟悉应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和避难场所。 5、定期进行训练和演练,熟悉预案,明确职责,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 6、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员工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安定人心。 十、应急演习 公司要经常性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每年定期开展综合性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演习,提高员工地震应急意识和在地震应急状态下的应变处置能力。 十一、临震应急反应

应急预案评审

附件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 (试行) 为指导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组织评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提高评审的规范性、客观性、针对性,有效发挥评审作用,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备案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组织评审环境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程序,并附有评审表等表格,供企业和评审人员参考。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需要备案的企业组织对其环境应急预案及相关文件的评审。 2 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0〕10号); 《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5〕48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74号);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环境应急预案 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4—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大兴一职学校污水管线封堵拆除工程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4月12日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的要求,现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经理杨立胜 副组长:副经理张凤德 行政副经理朱永 成员:工程科王鹏 安全科郭建川 材料设备科谭亚峰 行政后勤高俊刚 作业队专业队伍 二、职责和权限 (一)组长职责: 1.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确认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气体检测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及上岗 资格; 3.应完全掌握作业内容,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 素; 4.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授权

批准作业; 5.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作业条件不符合安 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 6.对未经许可试图进入或已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7.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8.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担当组长职责 (二)工程科职责 1.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掌握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基本知识及气体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3.实施作业前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全程监测,如实记录有毒 有害气体数据,对气体检测仪器的完好、灵敏有效、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4.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三)安全科职责 1.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全过程掌握作业人员作业期间的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 护,与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3.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呼叫应急救援服 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4.对未经许可靠近或者试图进入有限空间着予以警告并劝离,如未 经允许进入有限空间,应及时通知作业人员和作业负责人。(四)材设科职责:

应急操作手册

内部资料 注意保管 南岔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操 作 手 册 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 区应急管理办公室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封面(略)(格式请按封面样式) 为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提高其实用性和操作性,切实做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准备和处臵行动,特编制本操作手册。 1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流程 根据我区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特点,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一旦出现疑似疫情,立即报告,在确诊后,要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

一、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区人民政府设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区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确认、扑灭工作。 指挥部组成如下: 指挥长:区主管农业副区长姓名电话 副指挥长:区畜牧兽医局局长 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局长 成员:区计划统计局副局长姓名电话 区财政局副局长 经科贸委副主任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公安分局副局长 区民政局副局长 区司法局副局长 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副局长 区交通局局长 区农委副主任 区资源林政局副局长 工商局副局长 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区生猪管理站站长 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防疫站负责人 (一)指挥部及成员部门职责: 指挥部职责:负责组织领导全区重大动物疫情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决定启动和停止应急预案,决策有关重大事项。 区畜牧兽医局:及时组织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人员开展疫情控制工作,开展疫情监测、预报、并迅速对疫情做出初步判断,上报市指挥部,并协助疫病确认,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提出封锁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监督指导捕杀、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实施紧急免疫接种;组织检疫监督管理;建立重大动物疫情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

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附件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 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目录 1范围 (1) 2基本要求 (1) 3评审方法 (1) 4评审程序 (2) 附件A (3) 附件B (4) 附录C (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的基本要求、方法、内容及程序,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2 基本要求 2.1 评审目的 a)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b)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c)实现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应急预案衔接; d)增强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2.2 评审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实事求是,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实际; b)对照相关标准,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c)依靠专家、综合评定,及时补充完善应急预案。 2.3 评审依据 应急预案评审应依据以下文件,并考虑单位实际: a)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和文件; b)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本行业有关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 c)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存在事故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 2.4 评审人员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有以下人员参加: a)熟悉并掌握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 b)熟悉并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应急管理知识; c)熟悉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5 评审要点 应急预案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符合性。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b)适用性。应急预案的内容及要求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c)完整性。应急预案的要素是否符合本指南评审表规定的要素。 d)针对性。应急预案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部位。 e)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预防预警、信息报送、响应程序和处置方案是否合理。 f)规范性。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等是否简洁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 g)衔接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其他部门或单位预案是否衔接。 3 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分为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可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方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3.1 形式评审

化粪池清理安全操作及应急预案演示教学

化粪池清理安全操作及应急预案为了严格执行<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有效防范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强化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 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情况 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等与污水处理有关的有限空间可能存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爆炸的危险场所,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就有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二.防范措施 1.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前,必须彻底清除一切污泥,污物。 2.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前,必须进行反复的冲洗。 3.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前,必须对池内进行充分的通风。 4.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化粪池清理公司保养,清理等作业前,必须用便携式硫化氢测定仪测定安全时方准进入。 5.每次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首下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及安全带,池上必须有2人牵绳保护。 6.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时,必须风随人走,送入新风。 7.池下有人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时,池上必须有人监督。

三.危情处理: 1.池下作业时发现有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侵害的,应立即上到地面,并在通风处换风。 2.发现有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抢救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及安全带,才能下池实施抢救行为,未戴防毒面具及安全带者绝对不准下池施救。 3.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安置化粪池清理公司于清凉通风处(忌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4.发现有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必须急救的,事发第一时间,必须呼叫120,请求急救。 5.发现有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不论轻重,必须及时通报,以便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6.本应急预案主要应用点为: (一)建立和完善防二氧化碳、硫化氢中毒、防窒息事故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器材。有关单位要对本单位产生和容易积存二氧化碳、硫化氢的装置、设备、设施和重点部位等进行检查,建立作业前的中毒和窒息危害辨识、检测制度、进入密闭空间或受限空间作业前的气体采样分析制度等。凡有进入坑、池、沟、井下、管道等存在或可能存在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的密闭空间、通风不畅的场所作业的,都应制定作业许可程序、作业安全规程、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外部监护人员的职责;不得将进入井下、沟池、管道等有可能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场所的清淤作业项目,发包给不具备有关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海陵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docx

海陵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为贯彻落实《海陵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 急预案》)的各项要求,规范、有效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与生命安全,编制本操作手册。 第一章工作原则 一、全程预防、全程控制。在食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造 成社会公众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 成严重社会影响时启动《应急预案》。 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三、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职责。 四、科学决策、依法应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 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五、加强监测、群防群控。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 报告、早控制。 六、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

善后处理和整改督查工作。 第二章事故分级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 事故分为四级。 一、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1、事故危害范围跨越省级行政辖区,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我省处置范围的; 3、需要报请国务院或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超出本市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 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造成 10 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伤害人数超过50 人以上的; 5、在全省性或地区性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期间造成伤害人数超过 50人以上的; 6、省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本市 2 个以上市(区)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 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地震应急预案样本

地震应急预案 第一条依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172号)、《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济宁市地震应急预案》,《县(区)地震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地震应急预案》(如下简称“预案”)。 第二条依照本单位各部门职责,履行各自应急工作职能,使应急工作迅速启动,高效有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及另一方面生灾害导致损失。同步,运用既有条件和行业优势,为震后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条预案合用范畴 本预案合用于本单位所在地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应急工作。本预案涉及单位各部门,并视震情单位拟定参加应急增援关于单位、动员规模、接受增援地震灾区。 第四条预案启动条件 单位所在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时,由单位及下设抗震办公室和生产调度部门,在单位主管领导指挥下,按业务管理范畴,按本预案组织实行应急工作,实行本单位地震应急预案。 当单位所在地区受其她地区破坏性地震影响,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启动本预案。

第五条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单位防震减灾工作或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构成单位及成员,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即转为单位“应急指挥部”。其组长、副组长,分别为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指挥部成员构成。 第六条应急指挥部职责范畴 1、参加市、县(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关于批示,服从统一领导。依照规定布置单位抗震救灾工作。 2、负责单位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协调关于行动。 3、实行应急工作指挥,调度单位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消防保卫、物资救援等。 4、负责震情及震后灾情上报工作。 5、负责派出工作组赴受灾部门,协助其抗震救灾工作。 6、负责市、县(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其她工作。 第七条应急指挥部内部职责 指挥部构成部门成员,在预案启动后,保证指挥部指令畅通、贯彻高效责任。 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负责告知应急指挥部成员部门及人员三十分钟内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到。不在单位所在地应急指挥部人员,由所在部门按职务高低递补。 (2)负责协调单位各部门应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