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海洋真菌的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研究新进展_金黎明
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研究

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研究在当今医学领域中,癌症是一种全球性的重大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尽管人们已经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海洋微生物中的天然产物可能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来源。
本文将重点讨论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1. 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及潜在应用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资源库之一,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微生物群落。
由于海洋环境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海洋微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多样性,并且产生了许多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活性分子。
其中,包括对抗肿瘤活性的物质。
2. 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的发现和鉴定目前,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如生物活性筛选、化学组合分析、基因组学等,发现了许多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
这些物质中包括多种天然产物,如生物碱、多糖、脂质、蛋白质等。
通过进一步的鉴定和研究,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具有潜在抗肿瘤效应的分子。
3. 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的机制研究抗肿瘤物质的机制研究是揭示其抗肿瘤活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究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的作用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肿瘤细胞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启示。
现阶段,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的机制,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抗氧化、调节免疫等。
4. 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的应用前景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这些物质可能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或为现有的抗肿瘤药物提供辅助治疗。
目前,已经有一些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例如,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某某素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并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5.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肿瘤物质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仍然较为困难,且目前还没有找到高效的合成方法。
几种海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几种海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已知在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浩瀚的海洋占据了70%以上的地表面积,海洋也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
据推测,某些海洋生态系诸如珊瑚或深海底的生物多样性,可超过陆地热带雨林。
很多海洋动物诸如无脊椎动物都具有柔软的身体,而且营固着生活。
这些海洋生物为维持生存,在进化长河中具备了化学防御能力。
它们可以自我合成,或从海洋微生物包括微动物和微植物中获得毒性化合物,从而通过麻痹和毒杀,制服海洋环境中的捕食者和竞争者以及猎物。
种类繁多的海洋微生物所合成的这些次级代谢物,绝大多数迄今尚未被人类所利用,但现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大量的海洋生物产物有望成为冶疗人类疾病有效的和特异的良药。
据报道,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一直是海洋药物研究的重点。
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10%具有抗肿瘤活性,海洋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3.5%有抗癌活性或细胞毒活性。
迄今仍处于临床或临床研发早期阶段,但目前已有一些海洋生物药,例如阿糖胞苷、曲贝替定、脱氢膜海鞘素、艾瑞布林等已经面市,本文就这几个已上市的海洋抗肿瘤药物做简要的概述。
阿糖胞苷阿糖胞苷是第一个在临床上应用的海洋抗肿瘤药物,1969年6月由FDA批准上市。
阿糖胞苷主要作用于细胞S增殖期的嘧啶类抗代谢药物,通过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干扰细胞的增殖。
阿糖胞苷进入人体后经激酶磷酸化后转为阿糖胞苷三磷酸及阿糖胞苷二磷酸,前者能强有力地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后者能抑制二磷酸胞苷转变为二磷酸脱氧胞苷,从而抑制细胞DNA聚合及合成。
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处于S期增殖期细胞的作用最敏感,对抑制RNA及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较弱。
其功能主治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最好,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有效,一般均与其他药物合并应用。
对恶性淋巴瘤、肺癌、消化道癌、头颈部癌有一定疗效,对病毒性角膜炎及流行性结膜炎等也有一定疗效。
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是以来源于加勒比海海绵Cryptotethia crypta的一种特异海绵核苷类化合物为先导合成的衍生物,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ichard Walwick等于1959年首次合成。
海洋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及抗肿瘤机理

从链霉
属菌的发酵液中分离获得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异喹啉类化 36 种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分析检测显示, 合物, 这几种化 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 黑色素瘤、 前列腺癌细胞有明 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1. 2 海洋细菌 海洋细菌大都是从海洋沉积物、 海水、 海 海洋动物体表等分离获得, 其代谢产物中被分离到具有 藻、 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海洋细菌 作为活性化合物的来源被报道。 Sivapathasekaran 等[9]发现一株环状芽孢杆菌 DMS2产 15、 HT29 的增殖, 生脂肽类表面活性剂, 抑制结肠癌 HCTIC50 值 分 别 为 80、 120 μg / ml。 Bacillistatins 1 和 2 是 Pettit 等
[17 ]
( Homophymia sp. ) 中分离到 9 种新环缩肽 Homophymines B[26 ] E 和 A1E1, 均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Ma 等 从
从一株木霉属 ( Trichoderma sp. )
海星( Anthenea chinensis ) 中分离获得一种新的 Polyhydroxysteroidal glycoside, 562、 BEL7402、 U87MG 该化合物对肿瘤 K均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2 2. 1 海洋活性天然产物抗肿瘤机理 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2011 年
真菌。目前已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到近 300 种具有抗菌、 抗肿 表明海洋真菌中蕴藏着 瘤及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 许多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活性物质, 是开发新抗菌、 抗肿瘤 药物及其他新药的重要资源
[12 ]
化学成分具有多样性, 主要为脂类、 甾体、 萜类及含氮类化合 物。近年来许多结构新颖、 活性显著的成分从藻类中被发 现。如 Liu 等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1014的发酵产物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包 括4个五元环内酯类化合物,8个酚类衍生 物和13个环二肽,采用SRB法测定了13个 环二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环二肽10在 5 mg·L_1时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1, 3,4,8,9,12具有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同时 发现这些环二肽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在5~ 100 mg·L_1范围内不具有浓度依赖性,其 它化合物未表现出体外抗肿瘤活性,朱天骄 等[263从一株海洋放线菌¥1001的活性部位 分离鉴定了1个异黄酮类化合物,1个苯甲 酸类衍生物,以及6个环二肽类化合物,并经 活性测试阐明了环二肽类化合物为该菌株的 主要活性相关成分。文献报道也显示环二肽 类化合物可作为免疫功能调节剂和抗肿瘤制 剂,并且体内体外试验证明均有效。测定了 化合物1~8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 活性,结果表明环二肽类化合物4,5和7在 10 t比mol·L叫时即能表现出细胞坏死活性, 抑制率分别为15.4%,19.3%和18.6%,其 他化合物在100 gmol·L_1高浓度时也未检 测到相关活性。江红等口7]在筛选新免疫抑
摘 要:概述2000年以来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海洋细菌、海洋放线茵及海洋 真茵抗肿瘤活性物质取得的成果,并展望该领域研究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海洋细茵I海洋放线茵;海洋真茵 中图分类号:R931.77,R9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461(2008)03—0051—06
海绵来源真菌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海绵来源真菌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杨君泽;吴小凯;何山【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29)004【摘要】随着海洋药物及其药物先导化合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海绵来源微生物,因其种类繁多、代谢产物复杂多样,引发了科研工作者的兴趣.许多化合结构新颖、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从海绵来源真菌中发现,包括多肽、生物碱、聚酮类、萜类等.本文仅就近几年来所报道的海绵来源真菌新天然产物的结构类型及其生物活性做简要介绍.%Along with the in-depth research of marine drugs and leading compounds,sponge-associated microbes attract the interest of researchers,because of its great varieties and complicated metabolites.A number of bioactive compounds with uniqu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strong biological activities were isolated from sponge-associatedfungi,including peptides,alkaloids,polyketides,terpenoid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types of compound structures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new natural products from sponge-derived fungi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总页数】10页(P695-704)【作者】杨君泽;吴小凯;何山【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李达三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宁波315211;宁波大学李达三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宁波315211;宁波大学李达三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7【相关文献】1.海洋来源Phomopsis sp.属真菌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J], 刘春鑫;陆星睿;王德光;黄国雷;郑彩娟2.海藻来源海洋真菌的活性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J], 金黎明;包艳春;张丽影;赵晶;权春善3.海藻来源海洋真菌的活性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J], 金黎明;包艳春;张丽影;赵晶;权春善;4.抗阿尔茨海默病真菌来源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J], 王俊锋;陈伟豪;陈春梅;刘永宏5.海绵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tipitatus代谢产物研究 [J], 王鸣慧;颜雅筠;吴寒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小单孢菌产生的缩肽类化合物rakicidins抗肿瘤活性研究

海洋小单孢菌产生的缩肽类化合物rakicidins抗肿瘤活性研究林风;陈晓明;周剑;赵微;陈丽;江宏磊;方东升;连云阳;江红【摘要】研究海洋小单孢菌产生的缩肽类化合物rakicidins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RakicidinB1、A和B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乏氧培养条件下的抑制作用更强,分别是各自在常氧条件下的15、26和14倍.在移植了HCT-8肿瘤细胞的斑马鱼模型中,B和B1两化合物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因此,rakicidinB(包括B1)值得进一步作为抗肿瘤药物加以研发.【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6(041)007【总页数】5页(P516-519,523)【关键词】Rakicidins;缩肽类;小单孢菌;海洋【作者】林风;陈晓明;周剑;赵微;陈丽;江宏磊;方东升;连云阳;江红【作者单位】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自从1990年代后期Bonnet和Dick首次确证白血病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s)以来,CSCs就成为癌症研究的一个焦点。
CSCs普遍存在于肿瘤组织,是癌症转移和复发的起因[1]。
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研究近年来,癌症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难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挑战。
为了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科研人员转向了大海,对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抗癌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就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展开探讨,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成果。
一、海洋天然产物海洋是一个庞大而神秘的领域,蕴藏着无数种类的生物和资源。
其中,海洋天然产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海洋天然产物包括海藻、海绵、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等。
这些生物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存活,并且合成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来抵御外界的侵袭,其中不乏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
二、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抗癌活性物质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
1. 海洋天然产物中的化合物众多的海洋天然产物化合物被证实具有抗癌活性,如海藻中的多糖类物质、褐藻酸;海绵中的吲哚类化合物、百步蛇碱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癌作用。
2. 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活性蛋白许多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活性蛋白也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
例如,海洋生物源性生长因子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3. 海洋天然产物中的多肽类物质海洋天然产物还包括许多具有特殊序列和功能结构的多肽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其中一部分显示了抗癌活性。
这些多肽类物质可以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干扰肿瘤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三、海洋天然产物的应用前景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海洋天然产物的应用前景。
1. 药物开发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活性物质可以作为药物候选物,用于开发新型的抗癌药物。
通过对海洋天然产物的提取、纯化和结构优化等研究,可以获得高效、低毒副作用的抗癌药物,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2. 功能食品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应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
海洋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海洋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不仅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还蕴藏着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
海洋药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海洋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药物开发领域的潜在应用。
一、海洋药物的潜在价值近年来,海洋药物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海洋环境中生长的各种微生物、藻类和海洋生物都被发现含有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因此,深入研究和开发海洋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海洋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来源1. 红藻红藻是一类常见的海洋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
其中,褐藻酸、多糖、多肽等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活性。
研究表明,红藻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抗炎作用介导多种疾病的治疗。
2. 海绵海绵是海洋药物研究的热点对象之一。
研究人员从海绵中分离出许多具有抗肿瘤、抗生物膜、抗炎、抗血栓等活性成分。
这些活性成分对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海葡萄海葡萄是一种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成分的海洋植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脂作用。
此外,海葡萄还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减缓老化,具有广泛的保健作用。
三、海洋药物生物活性成分的应用1. 药物开发通过对海洋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并开发新型的药物。
例如,通过研究海洋药物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可以寻找到更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此外,在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上,海洋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也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2. 化妆品海洋药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在化妆品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红藻中的多糖可以提高皮肤的保湿性,抗氧化剂可以预防皮肤衰老,海葡萄提取物可以调节皮肤的色素生成,具有美白效果。
因此,海洋药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广泛运用于护肤品和彩妆产品中。
源自海洋真菌的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研究新进展_金黎明

株的 IC50 值 分 别 为 5. 45、4. 16、8. 80、1. 96、1. 36、 4. 32、2. 96、6. 33 μM[9]。
从中国 三 亚 国 家 珊 瑚 礁 保 护 区 的 珊 瑚 Sarcophytontortuosum 内部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真菌 Chondrostereumsp. ,当用甘油作为碳源的培养基培养时, 能够产生一种新的代谢物 chondrosterin( 5) ,化合物 5 对人鼻咽癌细胞株 CNE-1 和 CNE-2 的 IC50 值分别 为 1. 32 和 0. 56 μM[10]。 1. 3 海星
2 红树林来源真菌
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红树林由于具有高盐 度、高光照强度等特殊生境,孕育了大量能够生成特 殊代谢产物的共生与内生微生物,红树林来源真菌 也成为了海洋真菌的最大类群之一[7]。
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的红树林 Kandeliacandel 中分离出一株真菌 Phoma sp. OUCMDZ-1847,其代 谢产物中有一种新的硫代二酮哌嗪,phomazines B ( 11) ,目前发现的硫代二酮哌嗪类衍生物较多,结 构多样且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 11 对人胃 癌细胞株 MGC-803 显示出细胞毒活性,其 IC50 值为 8. 5 μM[15]。
1 海洋动物来源真菌
源自海洋微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_闵星

摘要 海洋微生物因其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 已受到全世界海洋研究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 从海洋微生物中已分 离到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对来自海洋放线菌、海洋真菌及海洋细菌中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展望 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海洋放线菌; 海洋真菌; 海洋细菌; 抗肿瘤活性物质 中图分类号 X 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1) 07- 03815- 03
N ocard ia sp. A ctinoplanes sp.
聚酮化合物 LOX IMV I、M 14等
醌环类 HMO 2、H ePG2
生物 碱
A 549、 BEL-7402、 H L60
聚酮化合物 HT-29
生物 碱 大环 内酯
H CT-116
A 549、HT 29、MDAMB-231
环肽类 HCT-116 氯化异黄酮 MDA-M B-231
M, 这表明加氯对染料木黄酮的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 这可 能为研究染料木黄酮结构活性关系的提供重要信息。 2 来源于海洋真菌的活性物质
海洋真菌可分为两类, 一类真菌只能生活在含有一定盐 度的水中 (海水或人工海水 ), 另一类真菌可以在淡水或海水 中生存。近年来, 人们从不同种属的海洋真菌中发现了许多 抗肿瘤 活性 物质, 大 多具 有结构 新颖、作 用 独特 的特 点 (表 2)。
2010-12-08
IMV I, M 14, SK-MEL-2, SK-MEL-5, UACC-257和 UACC-62) 有 很好的抑制作用, 其 LC50最低只有 5. 0 nM。 Schneider等 [ 2] 从海洋放线菌 Verrucosispora中分离到一类具有抗增殖作用
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作者:叶芳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27期【摘要】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在海洋药物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中国南海红树,海绵,珊瑚等生物内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情况。
【关键词】海洋药物;红树;海绵;珊瑚;肿瘤中国南海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海洋动植物因其特殊生存环境提供给了微生物良好的栖息地,海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许多新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由于现有抗肿瘤药物耐药现象不断出现,学者们转向了在海洋中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
本文简要概述近年来从中国南海红树,海绵,珊瑚等动植物内微生物中所提取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研究情况。
1 红树内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研究红树是一类生长于潮间带的乔灌木的通称,由一些生长在陆地的植物进入海洋边缘后,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经过漫长演化而形成。
多种海洋微生物栖身于红树林中,其中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十几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研究先后发现了多种抗肿瘤活性物质。
如香港红树林的叶片内分离的真菌No.1403,其代谢产物中的四个萘醌类化合物和一个蒽醌类化合物分别对口底癌细胞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有抑制作用[1]。
采自湛江的红树内生真菌ZSUH36中分离得到五个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5对HepG2有中等抑制活性,IC50为3.0×10-5g/L[2]。
No.1386为取自中国南海红树的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对肿瘤细胞亦有抑制作用[3]。
2 海绵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研究海绵是组成海绵多孔动物门的低级有机海生动物,是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已有两亿年的历史,其生存环境多样、分布广泛,种类高达数万种,是一个庞大的海洋动物群体。
由于生存环境多样且种类繁多,其产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丰富多样,如萜类、过氧化物、含氮化合物、大环内醌类、甾体等,其中许多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虫和抗肿瘤活性[4]。
从中国南海细薄星芒海绵Stelletta tenui lindgren分离得到的四个异玛拉巴烷型三萜化合物对HL-60细胞株有明显的毒性作用[5]。
海藻来源海洋真菌的活性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海藻来源海洋真菌的活性天然产物研究进展金黎明;包艳春;张丽影;赵晶;权春善【期刊名称】《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8)005【摘要】近年来,海洋真菌因其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海藻来源真菌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对2014年以来发表的从海藻来源的海洋真菌中新发现的一些活性天然产物,按照来源海藻的类型(红藻、绿藻、褐藻)进行了分类,并就其化合物结构式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为海藻来源海洋真菌活性天然产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In recent years, marine fungi have gained considerable recognition as they can pro-duce many natural products with novel structures and interesting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lga-derived marine fungi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 of them. This review partially summarized the new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alga-derived marine fungi with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alga ( red alga, green alga, brown alga) reported from 2014 to the present.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were introduced. This review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of alga-derived marine fungi.【总页数】5页(P457-461)【作者】金黎明;包艳春;张丽影;赵晶;权春善【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5;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5;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5;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5;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321【相关文献】1.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pinophilum次级代谢产物中Azaphilones类化合物的分离及抗菌活性 [J], 马洋洋;蔡卉;杜敏;曹飞;朱华结2.海洋来源Phomopsis sp.属真菌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J], 刘春鑫;陆星睿;王德光;黄国雷;郑彩娟3.海藻来源海洋真菌的活性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J], 金黎明;包艳春;张丽影;赵晶;权春善;4.海藻共附生真菌活性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J], 杨曦亮;王健娇;姜睿;刘永宏;周雪峰5.海洋来源曲霉属真菌天然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J], 李欢欢;杜新阳;陈超逸;祁江峰;王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药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进展

海洋是生命之源,海洋生物物种占地球生物的80%以上,一些海洋生物具有陆上生物所不具有的奇特、新颖的化学结构,以及高活性、高药效等的特异的生物活性。
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二大杀手,尽管现在使用的抗肿瘤药物种类繁多,但由于存在药物毒性、作用差异和交叉耐药等问题,亟待开发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抗肿瘤海洋药物。
本文就海洋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行简述。
1海洋动物类药物1.1脂质类和酯类毒河豚肝油是以河豚鱼的肝脏为原料,提取其脂质成分制成的药物,具有镇痛作用,在临床应用治疗肿瘤患者,发现该药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转移作用[1]。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鱼肝油酸钠可使肿瘤组织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坏死,粒细胞增多。
而大量巨噬细胞的出现,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鱼肝油酸钠对肿瘤的杀伤作用[2]。
总草苔虫内酯对K562肿瘤细胞显示超强抑制活性,其作用强度是单体内酯的1015倍,可以认为是天然产物中对K562肿瘤细胞作用最强的化学成分[3]。
1.2多糖及其皂苷类软骨鱼多糖抗肿瘤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肿瘤抑制因子和免疫因子。
其中,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主要是抑制肿瘤细胞一些酶的活性或一些血管刺激因子而阻止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4]。
我国的二色桌片参资源丰富,但食用价值不大。
对该种海参水溶性皂苷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研究,发现该种海参含有丰富的海参皂苷成分Intercedens ideA ,该化合物毒性极小,具有较强的抗真菌和抗肿瘤活性,有望作为新型抗肿瘤和抗真菌药物的候选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5]。
1.3肽类在棕色扁海绵中发现一个新的phakellistatins 类环肽,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正在评价之中,这是首次从产于我国海域的Phakellia 属海绵动物中分离获得此类化合物[3]。
以不同浓度的泥蚶多肽处理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株A 和Ketr-3,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蛋白质含量和细胞周期的变化,以不同剂量的泥蚶多肽静脉注射荷瘤小鼠,计算对S180和H22肿瘤的抑瘤率以及史氏腹水瘤(EAC )小鼠的生存时间,研究表明泥蚶多肽体外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机制不同,体内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
海洋药物的抗皮肤疾病和抗过敏活性研究

海洋药物的抗皮肤疾病和抗过敏活性研究近年来,海洋药物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日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
海洋中蕴藏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其中许多具有抗皮肤疾病和抗过敏活性的潜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洋药物在这两个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海洋药物的抗皮肤疾病活性研究皮肤疾病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严重影响着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舒适。
而海洋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为皮肤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和新选择。
以下是一些具有潜在抗皮肤疾病活性的海洋药物:1. 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许多海洋微生物产生的物质具有抗菌活性,例如海洋细菌产生的青黛黏酸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对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具有潜在价值。
2. 海藻提取物的抗炎活性海藻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
研究表明,海藻提取物具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功能。
3. 海洋动物产生的活性肽某些海洋动物产生的活性肽具有抗菌、抗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适用于治疗感染性皮肤疾病和创伤导致的皮肤损伤。
二、海洋药物的抗过敏活性研究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海洋药物具有抗过敏活性,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
以下是一些具有潜在抗过敏活性的海洋药物:1. 海洋藻类成分的抗过敏作用海洋藻类中的多糖、多酚等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可调节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并减轻过敏症状。
研究发现,海藻提取物能够抑制过敏相关物质的释放,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2. 海洋植物中的活性物质海洋植物中的一些活性物质具有抗组胺和抗过敏作用,如岩藻中提取的化合物能够减少过敏原引起的血管渗透和组织水肿。
这些物质可能成为未来开发新型过敏治疗药物的候选物。
3. 海洋生物产生的活性多肽许多海洋生物产生的活性多肽具有抗过敏作用,如海葡萄提取物中的海葡肽,可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红肿和瘙痒等症状。
海藻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1647.
[2]Qingzhi Zhai,Xiuli Li,Yizhuo Yang,et al.Antitumor activity of a
polysaccharide fraction from Laminaria japonica on U14 cervical
carcinoma-bearing mice[J].Tumor Biology.2014,35(1):117-122.
HepG2 细胞凋亡[1]。褐藻海带硫酸化多糖分级组分(LJSP)对宫颈癌 but Not Fucomannoglucuronans, Determine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具有抗肿瘤作用。LJSP 主要通过增加 Bax / Bcl-2 蛋白的比率来诱 of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from Laminaria saccharina Brown Sea-
p65 基因的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7]。
(15):10031-10036.
5 改变肿瘤细胞膜的生长特性
[10] 季宇彬, 武晓丹, 邹翔. 海洋藻类多糖的药理研究进展 [J]. 亚
海藻多糖可显著提高其膜流动性,恢复细胞的生理功能和正常 太传统医药,2006, 1: 73-76.
代谢[8]。昆布多糖通过稳定细胞膜,维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影响肿瘤
海藻多糖是一类多组分的混合物,大部分溶于水,不溶于有机 [3]F. Namvar, J.Baharara, A.A. Mahdi,et al.Antioxidant and Anti-
溶剂。粗品一般为白色、乳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粉末,具有抗肿瘤、抗 cancer Activities of Selected Persian Gulf Algae[J].Indian Journal of
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未来研 究的 热点。 ●
【 参 考文献 】
『 1 ] 姜广策 , 林永成 。 周世宁. 中国南海红树林 内生真菌 N o . 1 4 0 3 次级代谢物研究 l J 1 _ 中山大学学报 : 自 然科学版 , 2 0 0 0 , 3 9 : 6 8 - 7 2 . [ 2 ] 邵长伦 , 谭倪 , 杨瑞云 , 等. 南海红树 内生真菌 Z S U H 3 6次级代谢物 的分 离鉴 定『 J 1 应 用化学 , 2 0 0 9 , 2 6 ( 1 ) : 7 - 1 0 . [ 3 ] 陈创奇 , 方 乐垄 , 刘嘉伟 , 等. 南海真菌代谢 物 1 3 8 6 A对 胃癌 MC G 一 8 0 3细胞 增殖 、 凋亡 和膜 电位 的影响m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2 0 1 0 , 2 6 ( 1 O ) : 1 9 0 8 — 1 9 1 2 . [ 4 ] 严小红 , 侯惠欣 , 郭跃伟. 中国南海海绵化 学成分 的研究叨. 中 国天然 药物 ,
肿 瘤活性物质研 究情况。
【 关键词 】 海 洋药物 ; 红树 ; 海绵; 珊瑚 ; 肿瘤
中国南海蕴含 了丰富的 自然资源 . 海洋 动植物 因其特殊 生存 环境 4 其他 提供给了微生物 良 好 的栖息地 . 海洋微生物的代谢 产物是许多新 化合 除来 自 南海红树 . 海绵 . 珊瑚 的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外 , 从海 物的重要 来源。由于现有抗肿瘤药物耐药现象不 断出现 , 学者们 转向 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草苔虫 等生物 中提取 的化合物经提取鉴定 和生物学活性研究发现 了在海洋中寻找新 的抗肿瘤药物 。 本文简要概述近年来从 中国南海红 也具有不同程度 的抗肿瘤作用 如通过对采 自中国南海的几种藻类进 树, 海绵 , 珊瑚 等动植物 内微生物 中所 提取 代谢产物 的抗肿 瘤研 究情 行抗肿瘤 、 抗心力衰竭 、 抗动脉粥样硬化方 面的研究 。 发现其 中的基根 况。 硬毛藻和刺状鱼栖 台次级代谢产物具有 一定的抗 肿瘤活性 , 三列 凹顶 藻次级代谢产物具 有一次 的抗心力衰竭和抗动脉 粥样硬化作用 。林 1 红树 内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研究 厚文等旧 通过研究从南海采集 的总合草苔虫 B u g u l a n e r i t i n a中分离鉴 红树是一类生长于潮 间带 的乔灌木的通称 . 由一些生长在陆地的 定 的一种新型大环 内酯类化合物 b r y o s t a t i n l 9发现 , 其对 H L 一 6 0 、 K 5 6 2 植 物进入海洋边缘后 . 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 。 经过漫长演化 而形成 。 多 和U 9 3 7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种海洋微生物栖身于红树林 中 . 其 中真菌 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十几年来 得 到了广泛关注 . 通过研究先后发现 了多种抗肿瘤活性物质 。如香港 5 展 望 红树林 的叶片 内分离的真菌 N o . 1 4 0 3 .其代谢产物 中的四个萘醌类化 中国南海幅员辽阔 . 蕴含着 丰富的 自然资源 , 通过近年研究 , 从中 合 物和一 个蒽醌类化合物分 别对 口底癌细胞 和人 肝癌细胞株 H e p G 2 发现了许多具有活性的新 物质. 其 中来 自红树 内微生物 , 海绵 . 珊瑚等 有抑制作用 I 1 ] 。采 自 湛 江的红树 内生 真菌 Z S U H 3 6中分离得到 五个次 的一些代谢产物具有不同程度 的抗肿瘤活性。 但 目前对这些物质 的研 级代谢产 物 ,其 中化 合物 5对 H e p G 2 有 中等抑制 活性 , I c 为 3 . O × 究主要停 留在分离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的初级阶段 . 在药物对肿瘤细 1 O 。N o , 1 3 8 6 为取 自中国南海红树 的内生真菌 , 其代谢产 物对肿 胞作用的具体机制及其在动物、 人体实验 中的效果等方面 尚需进一步 瘤细胞亦有抑制作用 发展 总之. 中国南海海洋生物中含有大量抗肿瘤活性物质 . 对其应用 价值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 其抗肿瘤机制和生物体 内的研究将成 为 2 海绵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肿瘤研究 海绵是组成海绵多孔动物门的低级有机海 生动物 . 是最原始 、 结 构最简单 的多细胞动物 . 已有两亿年的历史 . 其生存环境多样 、 分布广 泛. 种类高达数万种 . 是一个庞大 的海洋动物群体 。 由于生存环境多样 且种类繁多 , 其产物 的次 级代谢产物丰 富多样 , 如萜类 、 过氧化 物 、 含 氮化合物 、 大环内醌类 、 甾体等 , 其 中许多具有抗菌 、 抗病毒 、 抗虫和抗 肿瘤' 活l I 生 。 从中国南海 细薄星芒海绵 S t e l l e t t a t e n l i at r g r e n分离得到 的四个异 玛拉 巴烷 型三萜 化合物 对 H L 一 6 0 细胞株 有明 显的毒 性作 用[ 5 1 取 自南海海绵 H y r t i o s e r e e t u s 的J 2 B - H  ̄ d r o x y - 1 6 - s e a l a r e n - 2 4 , 2 5 一 o l i d e对小 鼠淋 巴瘤 细胞株 L 5 1 7 8和 P C1 2的 I C 分别为 7 . 6 1  ̄ g / m L和 5 . 4 “ g / m L l  ̄ 。来 自中国南海桶状海 绵 x t e s t u d i n a r i a 的 『 - 二 溟一 9 , 1 7 - - 烯一 7 _ 二炔硬脂 酸甲职 十H C T 1 1 6和 A 5 4 9细胞 株具有抑制
海洋抗肿瘤药物Ecteinascidin-743的研究新进展

海洋抗肿瘤药物Ecteinascidin-743的研究新进展马满玲;康传哲;杨丽杰【摘要】目前对海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海洋天然产物现已成为临床抗癌药物的重要来源。
Ecteinascidin-743是从加勒比海海鞘Ecteinascidia turbinata中分离提取得到的海洋生物碱,抗肿瘤活性明显高于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如白血病、卵巢癌、软组织肉瘤、黑素瘤、宫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肾癌、前列腺癌、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等有明显抑制活性,是首个成功应用到临床的海洋抗肿瘤药物。
本文检索近年相关文献,对该药的合成、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Marine antineoplastic drugs has already become the focus of concern around the world,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linical anti-cancer drugs. Ecteinascidin-743 from the Caribbean sea squirts Ecteinascidia turbinata extraction have been the ocean alkaloid, antitumor activit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urrent widely used clinical antitumor drugs, inhibit a wide variety of tumor cell activity such as leukemia, ovarian cancer, soft tissue sarcoma, melanoma, cervical cancer, breast cancer, colorectal cancer, kidney cancer, prostate cancer, lung cancer an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other tumor cells, is the first successful application to the oceans, clinical antitumor drugs. In this paper, the drug synthesis,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we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147-149)【关键词】海洋抗肿瘤药物;Ecteinascidin-743;抗肿瘤活性【作者】马满玲;康传哲;杨丽杰【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交叉学科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6;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癌症死亡人数约为700万,占死亡人数的13%,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海洋生物提取物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海洋生物提取物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在各种植物和动物中,海洋生物的抗肿瘤药物研究也渐渐兴起。
海洋中的动植物群落种类繁多,其生命过程所需的物质含量和环境的独特性,使其营养成分与细胞代谢产物有着更高种类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因此,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生命活动和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于药物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海洋生物提取物的种类海洋生物提取物广泛存在于海洋动植物中,如海藻、螺壳、贝壳、海绵、珊瑚、蓝藻、海胆、龙虾等等。
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这些海洋生物的生物活性成分也不同。
例如,蓝藻提取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为明显。
海绵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海洋环境中的暴晒和流动等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内含物质比水生动植物更为丰富和独特。
贝壳的宝贵成分主要在其贝壳层中,通过提取技术,可获得可滋养人体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色素等成分。
通过科学的提取手段,可以提取出海洋生物中的活性成分,深入研究其药理学和化学特性。
在临床治疗中,化学合成的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而自然产物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尚未被充分利用。
海洋生物提取物可以通过结构优化和药物设计等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其药理活性。
海藻多糖物质被认为是广谱抗肿瘤活性的一种来源。
近年来,一些类似于化学结构的糖肽天然产物也被发现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和对多种肿瘤类型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
例如,由海洋生物提取的海椰菜中发现的糖肽天然产物大藻糖肽可以诱导对药物几乎无反应的肿瘤细胞经过自噬途径发生程序性死亡。
此外,由海洋生物提取的多糖物质可以通过增强免疫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有研究发现,贝壳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白芝麻酸乙酯在抑制肿瘤生长和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而对多种肿瘤类型都有特异性的抗肿瘤活性。
螺壳中提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亦有抗肿瘤活性。
海洋生物提取物的应用前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肿瘤活性的海洋生物提取物的技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20世纪海洋药物的抗癌研究进展

20世纪海洋药物的抗癌研究进展
常晓红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00(9)10
【摘要】@@ 海洋是地球上早期生命的诞生地,环境独特,包括了高压、低营养、低温、无光照以及局部高温、高盐等所谓生命极限的环境.国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海洋药物,70、80年代又开展了大规模的筛选,发现了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90年代随着国际海洋研究的日益深入,多种海洋天然产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药理研究结果显示,许多海洋天然产物不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而且具有高效的活性和特殊的药理作用机制,是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生物资源,目前,其主要药理活性侧重于抗癌、抗真菌两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抗癌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1页(P60)
【作者】常晓红
【作者单位】煤炭总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海洋药物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李光壁;王昶;刘占广
2.海洋药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J], 马艳
3.海洋药物新技术研究进展 [J], 张倩;张建民
4.21世纪海洋药物抗癌研究新进展 [J], 刘海英
5.海洋药物对肾脏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于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近年来,海洋真菌因其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许多代谢产
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本文按照海洋真菌的来源进行分类,从海洋动物来源真菌、红树林来源真菌、海洋
沉积物来源真菌、海藻来源真菌、海水来源真菌等 5 个方面,综述了 2014 ~ 2016 年 4 月以来发表的具有抗肿瘤
Liang 等[11]从长棘海星的内部组织中分离出一 株真菌 Neosartoryapseudofischeri,并研究了培养条件 的变化对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分别使用了甘 油-蛋白胨-酵母 ( GlyPY) 培养基和葡萄糖-蛋白胨酵母( GluPY) 培养基,结果表明,使用 GluPY 培养基 能够产生一种新的胶霉毒素( 6) 。化合物 6 对人结 肠癌细胞株 HCT-116 和 RKO 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 性,IC50 值分别为 1. 24 和 0. 80 μM。
4 种新的带有二硫键的二酮哌嗪类化合物 brocazines( 12 ~ 15 ) 从 海 洋 真 菌 Penicilliumbrocae MA-
231 中分离出来,真菌来源为中国海南岛红树林 Avicennia marina 的新鲜组织。化合物 12 ~ 15 对 9 种 肿瘤细胞,人前列腺癌细胞株 Du145,人肝癌细胞株 HepG2,HeLa,人 肺 癌 细 胞 株 NCI-H460,MCF-7,人 胃癌细胞株 SGC-7901,人胰腺癌细胞株 SW1990,人 胶质瘤细胞株 U251 和人结肠癌细胞株 SW480 显示 出细胞毒活性,IC50 值为 0. 89 到 9. 0 μM[16]。
株的 IC50 值 分 别 为 5. 45、4. 16、8. 80、1. 96、1. 36、 4. 32、2. 96、6. 33 μM[9]。
从中国 三 亚 国 家 珊 瑚 礁 保 护 区 的 珊 瑚 Sarcophytontortuosum 内部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真菌 Chondrostereumsp. ,当用甘油作为碳源的培养基培养时, 能够产生一种新的代谢物 chondrosterin( 5) ,化合物 5 对人鼻咽癌细胞株 CNE-1 和 CNE-2 的 IC50 值分别 为 1. 32 和 0. 56 μM[10]。 1. 3 海星
New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tumor Natural Products from Marine-derived Fungi
JIN Li-ming1* ,XU Xin2 ,BAO Yan-chun1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116600,China; 2 The CAS Key Laboratory of Receptor Research,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1203,China
从柳珊瑚 Muricellaflexuosa 中分离出一株海洋 真菌 Penicilliumoxalicum SCSGAF 0023,其代谢产物 中分 离 出 2 种 新 的 二 氢 噻 吩 色 酮 化 合 物 oxalicumones( 3 ~ 4) ,化合物 3 和 4 对多种癌细胞具有细胞 毒活性,其中化合物 3 对 BGC823 和 MOLT-4 的 IC50 值为 10. 10、5. 74 μM,而化合物 4 对 H1975、U937、 K562、BGC823、MOLT-4、MCF-7、HL-60、Huh-7 细胞
2 红树林来源真菌
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红树林由于具有高盐 度、高光照强度等特殊生境,孕育了大量能够生成特 殊代谢产物的共生与内生微生物,红树林来源真菌 也成为了海洋真菌的最大类群之一[7]。
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的红树林 Kandeliacandel 中分离出一株真菌 Phoma sp. OUCMDZ-1847,其代 谢产物中有一种新的硫代二酮哌嗪,phomazines B ( 11) ,目前发现的硫代二酮哌嗪类衍生物较多,结 构多样且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 11 对人胃 癌细胞株 MGC-803 显示出细胞毒活性,其 IC50 值为 8. 5 μM[15]。
活性的海洋真菌来源的新天然产物,主要介绍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真菌
天然产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真菌; 天然产物; 抗肿瘤活性
中图分类号: Q939. 32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6333 / j. 1001-6880. 2017. 1. 029
Zhu 等[13]从中国黄河三角洲水体里的鱼 Chelonhaematocheilus 的内脏中分离出一株真菌 Aspergillusterreus OUCMDZ-1925,从其发酵培养基中分离出 两种新的化合物 rubrolides R( 8) 和 S( 9) 。化合物 8 和 9 对 K562 细胞株显示出细胞毒活性,IC50 值分别 为 12. 8 和 10. 9 μM。 1. 5 其它
海洋真菌是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类群,近年来,海
收稿日期: 2016-08-12
接受日期: 2016-09-29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DC201501020302)
* 通讯作者 Tel: 86-411-87530592; E-mail: jlm@ dlnu. edu. cn
洋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具有结构多样、生物活 性丰富、“创新指数”高、产量大等特点,已经成为化 学、生物学、药学 等 领 域 关 注 的 焦 点[2-4]。近 20 年 来,已报道的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 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目前,已发现了几千种新的次级 代谢产物,据不完全统计,2010 年 1 月 ~ 2013 年 2 月已报道 895 个海洋微生物新天然产物,其中 576 个来源于海洋真菌,占 64%[5]。这些天然产物中, 包括生物碱、聚酮、多肽、萜、甾、大环内酯等多种结 构类型,生物活性涉及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 抗污损和酶抑制等,其中,关于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较 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从海洋真菌 Aspergillus sp. CNC-139 中获得的化合物为模板合成的 Plinabulin( NPI-2358) 已进入 II 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非小 细胞肺癌[6]。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Nat Prod Res Dev 2017,29: 152-158
文章编号: 1001-6880( 2017) 1-0152-07
源自海洋真菌的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研究新进展
金黎明1* ,徐 鑫2 ,包艳春1
1 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连 116600; 2 中国科学院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 201203
从中国浙江省舟山定海中获得一种等足类动物
图 1 化合物 1 ~ 10 的结构式 Fig. 1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10
154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Vol. 29
Ligiaoceanica,从其内脏中分离出一株真菌 Aspergillussp. ,其 代 谢 产 物 中 发 现 了 一 种 新 的 化 合 物 aspochalasin V( 10 ) ,它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 PC3 和 HCT116 显示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 IC50 值分别为 30. 4 和 39. 2 μM[1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marine natural products of fungal origin have gained considerable recognition,as many of them possess novel structures and interesting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Many metabolites show antitumor properties. This review partially summarizes the new antitumor compounds from marine fungi with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ources of marine fungi ( marine animals,mangrove,sediment,alga and sea water) ,including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ose fungi found from 2014 to the April 2016 are discussed. This review provides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antitumor natural products from marine-derived fungi. Key words: marine-derived fungi; natural products; antitumor activities
本文按 照 海 洋 真 菌 的 来 源 进 行 分 类,综 述 了
Vol. 29
金黎明等: 源自海洋真菌的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研究新进展
153
2014 年 ~ 2016 年 4 月以来发表的具有抗肿瘤活性 的海洋真菌来源的 55 种新天然产物,涉及文献 39 篇,这些天然产物主要来自青霉 Penicillium 和曲霉 Aspergillus,结 构 类 型 包 括 生 物 碱 类、萜 类、肽 类、聚 酮类、内酯类、甾类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天然产 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从海星 Acanthasterplanci 中分离出一株海洋真 菌 Pseudallescheriaboydii,其代谢产物中发现了一种 新的异苯并吡喃酮衍生物 pseudaboydins A( 7) 。化 合物 7 对人鼻咽癌细胞株 HONE1、SUNE1 和人低分 化肺腺癌细胞株 GLC82 显示出细胞毒活性,IC50 值 分别为 37. 1、46. 5、87. 2 μM[12]。 1. 4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