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课后习题北师大

合集下载

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课后习题北师大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课后习题北师大

⼋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课后习题北师⼤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1.中国⼈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是( )①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③保卫祖国领⼟完整和国家统⼀④显⽰国防实⼒,震慑反华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图是⼩强同学在⾃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民空军的建⽴与发展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D.⼈民海军的建⽴与发展3.坚持科技强军战略,把现代科学技术贯穿和运⽤到军队建设的各个⽅⾯。

这是为了( )A.使我军永远保持⼈民军队的性质B.依靠科技加速军队的正规化进程C.推动部队建设的制度化和法制化D.提⾼我军现代化条件下的总体作战能⼒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

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民武装⼒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

我们将不但有⼀个强⼤的陆军,⽽且有⼀个强⼤的空军和⼀个强⼤的海军。

——⽑泽东材料⼆清王朝1888年组建北洋⽔师,虽苦⼼经营,但最终战败于⽇本海军。

……现如今,中国海军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重⽣。

——英国《⾦融时报》材料三第⼀组图⽚第⼆组图⽚(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要“有⼀个强⼤的空军和⼀个强⼤的海军”的原因。

(2)结合材料⼆,指出为什么清政府有海⽆防,⽽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举例说明。

(3)材料三中第⼆组图⽚与第⼀组图⽚相⽐发⽣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哪些重要因素导致了上述变化?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知能演练·提升1.D 坚固的“钢铁长城”是捍卫国家主权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起到震慑敌对势⼒的作⽤,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的发展,增强军队的整体⼒量。

2.B 从本题所⽰材料看,这⾥⾯既涉及空军的发展,⼜涉及导弹部队的组建,还有海军的发展,因此可排除A、C、D三项,这些选项仅仅是给出了其中的⼀个⽅⾯,故本题选B项。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国防建设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公开课教案_11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国防建设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公开课教案_11

《筑起钢铁长城》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史实,记住中国人民空军建立初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的史实。

知道重要的兵种和军种。

了解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记住1998年,人民解放军在抗洪抢险中的英雄事迹。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理解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概述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救灾中体现出的英雄本色。

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贯穿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为国家的强盛而刻苦钻研、奋发学习。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的内容,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史实,记住中国人民空军建立初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的史实。

知道重要的兵种和军种。

了解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史实,记住中国人民空军建立初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的史实,知道重要的兵种和军种。

2.了解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3.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与国防建设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为国家的强盛而刻苦钻研、奋发学习;3.通过了解军民共同抗震救灾、森林灭火,抗洪抢险的史实,歌颂军民鱼水情义,歌颂人民子弟兵一心为民的革命风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优质课教学设计_6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优质课教学设计_6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的成功时间;2.了解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3.记住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4.记住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几件大事,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

5.理解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学习重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的成功时间;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难点: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及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我国政府为什么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预习提纲1.戈壁升起蘑菇云:我国研制核武器的决策时间:1955年。

2.原子弹、导弹核武器和氢弹的研制时间:原子弹:年;导弹核武器:年;氢弹:年。

重大影响:大大提升了我国的3.“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时间:。

推动系统:运载火箭。

意义:标志:;从此,中国在领域跻身世界先实行列。

4.倚天神剑显国威:组成海军、空军:海军组建于;空军组建于。

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1966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部队。

战略核力量:由、和组成。

5.中国是何时重返联合国的?有何历史意义?6.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4件大事?拓展练习:1.议一议: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哪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说一说:我国的战略核力量由哪三部分组成?3.动手做一做:设计制作表格,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它们试验成功的时间分别填人表格。

巩固检测: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中国下决心研制核武器的原因①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②反对西方的核威胁③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安全④使新中国迅速跃居世界霸主⑤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2.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是在什么事件之后?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B.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C.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之后D.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之后3.“两弹一星”指的是①原子弹②导弹③毒气弹④氢弹⑤人造地球卫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4.我国研发氢弹成功从时间上讲居世界上第几位?A.第一B.第二C.第四D.第六5.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是A.1966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B.1949年我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C.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D.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向联合国提出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两个国家属于()A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美洲2、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始于()A 1945年B 1949年C 1971年D 1972年3、今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A 20年纪念日B 25年纪念日C 27年纪念日D 31年纪念日【课后练习】1.想一想:请同学们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然后完成习题。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筑起钢铁长城》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安全,进行了一系列的国防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国防建设的历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国防建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具体的国防建设措施和成就,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我国在国防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掌握我国在国防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防建设做出贡献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国防建设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国防建设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防建设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防建设方面的成就。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成就进行深入的研究。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于国防建设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国防建设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PPT,呈现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

3.操练(10分钟)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对于国防建设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

4.巩固(1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公开课PPT课件_2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公开课PPT课件_2
第四单元 · 国防建设与科技文化发展
筑起钢铁长城
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1.空军 (1)建立: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2)战绩:空军航空兵部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取得辉煌 战绩。 (3)发展:还先后组建了空降兵师、高射炮兵、雷达兵等部队。
2.海军 (1)建立: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2)发展:相继建立了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 3.管理 (1)其总部机关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 (2)解放军军事学院、后勤学院、政治学院和军事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相继成 立。 (3)195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薪金制、军衔制和义务兵役制。
的国家的战争中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它是( C )
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海军兵种的是( D )
A.潜艇部队 B.海军航空兵 C.海军陆战队 D.野战部队
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和海军司令部成立的时间分别为( B )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的军队发展战略是( B )
A.备战练兵 B.科技强军 C.军事扩张 D.全民皆兵 6.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次集中亮相。体现了
人民解放军的发展特色为( A )
A.机械化和信息化 B.数量化和规模化 C.多样化和特色化 D.正规化和标准化
一三一 新时代强军之路 1.五大军种
陆军
海军
空军
北部战
2.



西部战 中部战 东部战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优质课教学设计_4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优质课教学设计_4

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
课程标准:通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2. 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水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课型:公开课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解题:长城的含义(古代长城、国歌中的长城、课文标题的长城)
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1.空军:1949年11月建立
2.海军:1950年4月成立
3.管理和指挥:1955年开始实薪金制、军衔制私房钱务兵役制
二、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
1.建立:1966年7月,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又称第二炮兵。

(周恩来)
2.任务:核反击
3.组成: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

4.“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三、科技强军
1.军队建设:
2.科技强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
3.国庆60周年大阅兵
课堂小结: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水平,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铸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钢铁长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练习题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练习题

2017-2018北师大版江苏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八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下列不是1980 年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是()A.深圳B.珠海C.汕头D.南京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创办的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的是()A.深圳市经济特区B.珠海市经济特区C.厦门市经济特区D.海南岛经济特区4.中国以51枚金牌荣登奥运金牌榜首位是在哪届奥运会上()A.28届B.29 届C.30届D.31届5.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A 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江泽民6.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时,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A 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毛泽东7.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是()A.计划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D.公有制经济8.在中共十五大上,首次使用的科学称谓是()A一国两制B.邓小平理论C.改革开放D.八六三计划9.安徽凤阳农民在唱道“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得益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我国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共七大的召开C.中共八大的召开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始于( )A农村B.城市C.沿海地区D.内地12.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①香港②澳门③台湾④新疆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3.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14.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方向是()A.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发展B.开放地区由内地向沿海发展C.开放地区由西向东发展D.开放地区由北向南发展15.中共十八大是我党新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会上确立的重要理论是()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D.科学发展观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初二历史钢铁长城练习题

初二历史钢铁长城练习题

初二历史钢铁长城练习题钢铁长城历史悠久,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杰出代表,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钢铁长城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伟大工程的建设与背后的历史故事。

以下是初二历史钢铁长城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练习题一:钢铁长城的建设始于哪个朝代?答案:西秦时期。

解析:钢铁长城的建设始于西秦时期,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由西秦国王苻丕下令修建。

苻丕认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是一个严重威胁,因此才决定修建这道防线。

练习题二:钢铁长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军事防御和边境管控。

解析:钢铁长城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代表,主要用于防御和控制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它不仅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军事防御作用,还在边境管控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练习题三:钢铁长城的全长有多长?答案:近2.3万公里。

解析:钢铁长城的总长度约为2.3万公里。

这一数字包含了各个朝代修建的长城、城墙和散落在各地的碉堡等。

练习题四:钢铁长城的建设主要材料是什么?答案:石头、黄土、砖石等。

解析:钢铁长城的建设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包括石头、黄土、砖石等。

不同的地域和时期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以这些材料为主。

练习题五:钢铁长城是怎样被称为“钢铁”的?答案:因为一些城墙上覆盖了铁板。

解析:虽然钢铁长城的主体结构并非全部由钢铁构成,但是一些城墙上覆盖了铁板,使得人们将其称为“钢铁”长城。

这也是因为铁板的添置和维护需要更高的成本,使得这部分长城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练习题六:钢铁长城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哪些?答案:城堡、烽火台、驿站等。

解析:为了增强钢铁长城的防御能力,人们在长城沿线修建了一系列的城堡、烽火台和驿站等设施,以便实施更有效的边防管控措施。

这些保护措施使得长城更加坚固,并提供了方便的交通和驻军条件。

练习题七:钢铁长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案:钢铁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重要象征,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和文化交流的成果。

解析:钢铁长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线的重要象征,更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铸起钢铁长城导名师学案 北师大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铸起钢铁长城导名师学案 北师大版

第17课铸起钢铁长城学习目标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从我国国防实力的不断增强中树立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新时代强军之路。

学习难点:“钢铁长城”的理解、科技在人民军队中的作用和人民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法提示:材料阅读、对比分析。

一、导入示标隆冬的华北大地寒意正浓,训练场上生机勃发、热情涌动。

开训动员大会主会场——中部战区陆军某团靶场,7 000余名官兵全副武装、威武列队,近300台装备整齐列阵、气势磅礴。

校阅台上悬挂着“中央军委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横幅。

“按实战要求去训练,按训练去实战,训练与实战达到一体化”“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字样格外醒目。

同时,全军设4 000余个分会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设野战化分会场。

从林海雪原到天涯海角,从西北大漠到东南沿海,从中原腹地到万里边关,三军将士威严伫立、集结待命。

这是中央军委首次统一组织全军开训动员,是人民军队加强新时代练兵备战的一次崭新亮相。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钢铁长城》,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巨大发展变化。

二、自学质疑(一)预习检测:1、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立。

从此,在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第一次出现了的正规编制。

2、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立,随著海军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解放军相继建立了、和。

3、第二炮兵部队由和组成。

4、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是与的第一次集中亮相。

(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日子,在壮观的阅兵式上我国海陆空三军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

一、空军史料11949年11月才成立的新中国空军,作战飞机114架,大多数飞行员只飞行过60多小时。

而当时侵朝的美国各型作战飞机1 100余架。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优质课教学设计_1

17. 筑起钢铁长城教学设计式武器装备,知道那些新的兵种。

教师展示图片,带领学生一起了解新式装备。

并归纳其所属兵种。

过渡:我们的人民军队都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

每一个军种的成长都经历了战火的洗礼。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硝烟,去感受人民军队成长的历程!第二篇章:评历史,慎终追远提问:新中国问什么在建国之初就要实行国防现代化建设呢?展示相关材料。

归纳:保卫新生政权,打破核讹诈,维护国家安全。

过渡:新中国的现代化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呢?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实行归纳,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并实行小组交流。

老师归纳总结,结合导弹射程示意图强调战略导弹部队的作用。

了解了几大兵种的建设发展历史,探究新中国军队建设发展的特点。

展示材料。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边打边建,在战争中成长,逐渐走向正规化,现代化。

过渡:也正是这个场场战争,锤炼了解放军的战斗力,为我国打出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

但在改革开学生自由发言归包括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学论言。

自主阅读教材,组合作归纳海、军队、指历程各言,并补充。

学生讨论发言放之初,邓小平却宣布要裁军一百万。

这又是为什么呢?引出第三篇章:强科技,励兵圆梦探究:中国裁军的目的是什么?过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新成就呢?我想今年的海军大阅兵能给我们提供答案。

播放视频。

过渡:除了画面中威武雄壮的阅兵式,在现实生活中你感受到了国防现代化的提升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吗?教师补充展示索马里护航、撤侨、南海对峙、绕台飞行、南沙建设等图片,体会大国实力带来的尊严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国防力量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展示材料:教师带领学生归纳: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经济实力的大幅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平稳定的环境。

过渡: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有人说已经不需要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你觉得他说的对吗?和平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增强国防建设?引出第四篇章:谈感悟,居安思危展示相关钓鱼岛、台独、南海对峙、岛链封锁、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图片。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学案设计人:八年级历史授课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掌握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的成功时间;了解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预习提纲】戈壁升起蘑菇云:我国研制核武器的决策时间:年。

原子弹、导弹核武器和氢弹的研制时间:原子弹:年;导弹核武器:年;氢弹:年。

重大影响: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时间:。

推进系统:运载火箭。

意义:标志:;从此,在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倚天神剑显国威:组成海军、空军:海军组建于;空军组建于。

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1966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部队。

战略核力量:由、和组成。

【课堂练习1.议一议: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哪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动手做一做:设计制作表格,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它们试验成功的时间分别填入表格。

【随堂检测】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决心研制核武器的原因( )①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②反对西方的核威胁③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安全④使新迅速跃居全球霸主⑤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2.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是在什么事件之后? ( )A.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 B.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C.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之后 D.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之后3.“两弹一星”指的是( ) ①原子弹②导弹③毒气弹④氢弹⑤人造地球卫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4.我国研发氢弹成功从时间上讲居世界上第几位? ( )A.第一 B.第二 C.第四D.第六5.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是( )A.1966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B.1949年我国成立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C.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D.1949年10月1日,新成立6. 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课件1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课件1

战略导弹部队成立(1966年7月1日)
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导行阶 段
三、科技强军
1.军队建设:改革开放后,人民解放军走上中国特色精
兵之路。 2.科技强军:人民解放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逐步实现 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
(1)错误:北洋舰队 改正:北海舰队 (2)错误:1965年 改正:1966年 (3)错误:科教兴国
谢谢观看!
激情阶 段
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1.空军 (1)建立: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
立。 (2)战绩:空军航空兵部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
美援朝作战,取得辉煌战绩。
(3)发展:还先后组建了空降兵师、高射炮兵、雷达兵等部 队。
2.海军
(1)建立: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正式成 立。 (2)发展:相继建立了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 3.管理
马运河,历时4个多月,总航程3万多海里。
二、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 1.建立 (1)目的: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2)建立:1966年7月,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又称第二炮兵。
2015年12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2.组成: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
小知识:你知道什么是导弹吗?
导弹,是一种会自动寻找目标的飞行武器。发射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 中国的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为保 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铸起了一道坚 固的钢铁长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 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问题】 如何看待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探究:相互依赖的关系。国防要靠经济的后盾,经 济发展促进国防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筑起钢铁长城》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1)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2)讨论探索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增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点,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走科技强军之路。

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 第17课 铸起钢铁长城课件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 第17课  铸起钢铁长城课件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 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上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上分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中国 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其主要任 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的入侵,保卫 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其作战部队--除了海军总部直 辖外,分布于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中。海军是海上 作战的主力,具有在水面、水中、空中作战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以新型航空母舰、新型驱逐舰、 新型潜艇、新型战斗机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战装备,以及与 其相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电子战装备等武器系 统陆续交付使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现役军人约24万人,舰船300余艘,飞 机600余架,现役舰艇总吨位仅次于美国,是西太平洋地区 最大规模的海上武装力量。
“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部 海 空 队 军 军 成 立 时 间 1949年4月 1949年11月 战略核力量 海军潜地战略导 弹部队 空军战略轰炸机 部队
战略导弹部队 (二 炮)
1966年7月
地地战略导弹部 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前身第二炮兵,成立于 1966 年7月1日,由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 始终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 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 器、遂 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第二炮兵 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 军旗,第二炮兵也由原来的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 独立军种。 从“二炮”到“火箭军”,这反映了中 国核力量的发展历程。
展示自主先学
自学归纳立健全兵种并不断推进军队的正规化、 现代化建设。(陆军、海军、空军) 2、构建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指一国同 时具备有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 战略轰炸机三种核打击方式的能力。1966年7 月,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3、实施科技强军战略,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机械化、信息化,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八年级历史下册 2.8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基础达标课时训练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2.8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基础达标课时训练 北师大版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0·营口学业考试)2010年4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讲话。

标志着我国拥有核武器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右图是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的情景。

发射后,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距离精确命中目标,成功地进行了核爆炸。

此成就应该出现在( )A.1964年B.1966年C.1967年D.1970年3.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美联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4.(2010·株洲学业考试)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新中国在艰苦条件下研制原子弹的过程。

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有( )A.氢弹人造地球卫星B.氢弹实用通信卫星C.导弹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实用通信卫星5.(2010·深圳中考)某班要出一期庆祝国庆节的板报,主题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

下面可选的题材是( )A.长征胜利B.重庆谈判C.开国大典D.“两弹一星”6.(2011·湘潭中考)2011年4月《汉和防务评论》报道,在大连造船厂改建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将在今年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母梦有望实现,中国海军力量将大大加强,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于( )A.1927年B.1949年C.1950年D.1966年7.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的考验是( )A.进行抗日战争B.进行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参加土地革命8.(2010·南京学业考试)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上,多种新型战略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 学案(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北师大版)下册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 学案(无答案)
集备时间2018年5月22日使用时间5月27日设计人
学习内容
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
学习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通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上展出的武器装备,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建立的史实;
2.了解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
3.以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A.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复合发展B.正规化和科技化的复合发展
C.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合发展D.科技化和信息化的复合发展
11.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必须坚持的战略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C.科技强军战略D.科教兴国战略
五、课后反思
自学
释疑
A.抗美援朝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淮海战役
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其目的是( )
A.组建导弹部队B.进一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程度
C.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D.完善和设立新兵种
10.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次集中亮相。主要体现出人民解放军的特色是( )
重点难点
重点: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国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
一、历史回顾
回顾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巨变。
二、自主学习(根据以下提纲,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1.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2.空军: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2.随着我国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炮兵逐步成为维护_________的重要基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筑起钢铁长城
知能演练提升
ZHINENG YANLIAN TISHENG
1.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用是( )
①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③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④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图是小强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整理的提纲,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人民空军的建立与发展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C.导弹部队的发展与进步
D.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3.坚持科技强军战略,把现代科学技术贯穿和运用到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

这是为了( )
A.使我军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B.依靠科技加速军队的正规化进程
C.推动部队建设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D.提高我军现代化条件下的总体作战能力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

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材料二清王朝1888年组建北洋水师,虽苦心经营,但最终战败于日本海军。

……现如今,中国海军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英国《金融时报》材料三第一组图片
第二组图片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要“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指出为什么清政府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举例说明。

(3)材料三中第二组图片与第一组图片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哪些重要因素导致了上述变化?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知能演练·提升
1.D 坚固的“钢铁长城”是捍卫国家主权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起到震慑敌对势力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发展,增强军队的整体力量。

2.B 从本题所示材料看,这里面既涉及空军的发展,又涉及导弹部队的组建,还有海军的发展,因此可排除A、C、D三项,这些选项仅仅是给出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故本题选B项。

3.D 坚持科技强军,把现代科学技术贯穿和运用到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就是为了发挥科学技术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我军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科技的作用在军队建设中主要表现在战斗力上,因此D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4.参考答案 (1)巩固国防,抵御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2)清政府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而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

(3)变化:武器装备更加先进;国防力量更加强大。

因素:国家的独立自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等。

认识:我国正在走科技强军之路;军队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祖国正在变得更加强大等。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