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

合集下载

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政治

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政治

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政治
中华文化的态度在政治方面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传统:中华文化强调传统的重要性,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政治上,可以表现为尊重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轻易进行大规模改革,注重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 强调集体主义:中华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在政治上,人们更倾向于支持集体决策和集体行动,强调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而非个人权益的凸显。

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政府的决策制定和执行中。

3. 重视家族关系:中华文化强调家族观念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政治上,人们普遍看重家族关系和族群认同,倾向于在选举和政治决策中考虑亲属、帮派和地方关系的影响。

4. 崇尚道德:中华文化对德行和道德价值的追求有着深厚的传统。

在政治上,人们希望政治家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领导能力,注重政治人物的道德操守和对公众利益的服务精神。

尽管中华文化对政治存在这些态度,然而个人在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人可能认同和接受这些政治态度,视之为中华文化的优点,而另一些人可能持有不同的政治观点,认为这些态度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带来问题,需要进行改变和调整。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责任。

其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诚,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治”,即通过人的自觉和自律来实现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注重教育培养,强调孝道、忠诚、质朴等美德,以求达到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道”和“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争不抢,以达到塑造完善个人和社会的目的。

其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即只有不去干预事物的流动变化,才能使事物自然而然地达到平衡与和谐。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

墨家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和睦相处。

墨家思想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

其倡导的“非攻”思想强调道德影响力,主张善行善举,以示人类质朴善良的一面。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以韩非子和商鞅为代表,强调法律和秩序。

法家思想主张依靠法律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其核心思想是权力集中和法家为政,主张奖罚分明、法治优先。

法家思想主张权力的集中和严谨的法律制度,以解决社会矛盾和保持社会稳定。

这四种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体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和谐、稳定和道德修养;道家思想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和平;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

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

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嘿,咱来聊聊传统文化里那些治国理念,这可有意思啦!就像给一个大家庭定规矩一样,国家这么大,也得有好办法来治理。

先说说儒家的“仁政”吧。

这就好比当家长得有爱心,治国也得有仁爱之心。

君主得关心老百姓,就像关心自己家人一样。

我看史书的时候,看到唐太宗李世民,那可真是实行仁政的典范。

他经常关心百姓的生活,有一次,他听说有地方闹饥荒,好多老百姓没饭吃。

他可着急啦,就像自己饿肚子一样难受。

他马上派人去赈灾,开仓放粮,还减免了当地的赋税。

而且啊,他对待大臣也很宽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就像我们平时听朋友的建议一样。

大臣们也都愿意为他效力,国家就治理得越来越好,这就是仁政的力量。

法家呢,主张以法治国。

这就像游戏得有规则一样,国家也得有明确的法律,大家都得遵守。

要是有人违反了,就得受到惩罚。

就像商鞅变法的时候,在秦国制定了好多新的法律。

刚开始,大家都不太习惯呢。

有个故事说,有个人违反了禁令,商鞅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按照法律惩罚了他。

这一下,大家都知道法律可不是闹着玩的。

后来秦国在这些法律的规范下,秩序井然,国力也越来越强。

不过呢,法律也不能太严苛,得合理,就像给游戏定规则,不能让玩家玩不下去,得让大家能接受。

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有门道。

这可不是说啥都不管哦,而是政府别瞎折腾,让老百姓自己发展。

就像种庄稼,你不能天天去拔苗助长吧。

汉朝初期的时候,就用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那时候国家刚经历了战乱,老百姓都穷得叮当响。

政府就减轻赋税,少干预老百姓的生活。

老百姓就可以安心种地、做生意。

慢慢地,国家的经济就恢复起来了,就像一棵小树苗,没人去打扰它,它自己就茁壮成长啦。

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念,就像不同的工具,每个都有它的用处。

得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用。

就像我们做饭,得看食材和口味来选择用什么调料和做法。

而且这些理念也不是孤立的,有时候得结合起来用。

君主得有仁爱之心,但也得有法律来规范大家的行为,有时候还得给老百姓自由发展的空间。

中华传统文化 思政

中华传统文化 思政

中华传统文化思政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等方面,是中华民族自信心、精神底蕴和实践智慧的重要来源。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思想,是指在传统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关于政治、社会、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思想。

这些思想不仅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智慧结晶。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政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性和宏大的历史广度,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政思想,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 1 -。

从传统文化看政德建设

从传统文化看政德建设

从传统文化看政德建设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规范和道德自律,并培养个人有德有能力、有胸怀有担当的良好品质。

政德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政府干部和公务员的良好道德品质,传统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自身先修,家庭和顺,治国有道,方能协调天下。

传统文化主张“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以圣贤为典范,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政府干部和公务员要具备清正廉洁、尽职尽责、公正廉明、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等品质,正是基于传统文化的这种道德自律的要求。

传统文化强调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并倡导推诚广让、宽大雅量的精神。

政德建设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传统文化强调仁义道德,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公共利益、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传统文化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提倡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政府应该为人民办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干部和公务员要具备公平公正、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强等品质,正是基于传统文化的这种公平正义的要求。

传统文化强调身心健康和自我修养,并强调科学与和谐相统一的思想。

政德建设要求政府干部和公务员关注个人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传统文化主张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注重修身养性,强调身心合一,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政府干部和公务员要具备心理健康、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等品质,正是基于传统文化的这种身心健康和修养的要求。

传统文化对政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政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政府干部和公务员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养性,增强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政尚德、行重德,积极投身政德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因素,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政德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以德行政的目标,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态度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态度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态度高中政治)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高中政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2、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态度?3、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4、当今中国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几种态度5、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什么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它或指历史上延续下来已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或指本土的民族文化。

一般说来,本民族的文化由于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代表着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倾向,往往更具有巩固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更容易从历史上沿袭下来。

因此,传统文化一般也就是民族文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正确地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①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任何一种新文化的诞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②传统文化是有两重性的,必须正确对待,批判继承。

任何传统文化都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和保留下来,并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总有其积极的、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由于产生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今天而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落后的、消极的、保守的因素。

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反之,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

继承和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交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

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优秀成果,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它含有许多深刻的政治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对今天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仁政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政治伦理思想之一就是仁政思想。

在古代中国,仁政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好的统治方式。

仁政的核心是“仁”,也就是仁爱,关心人民。

仁政不是以权力为中心,而是以人民为中心,它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统治。

在仁政的思想中,儒家思想对它的建立有着重要的贡献。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首先具备仁德的品质,这些品质包括人爱、善良、公正等。

只有通过这些品质,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仁政。

孟子就曾经说过:“仁者爱人,治国者安人,天下为公,爱国为民。

”二、君子治国思想另一个重要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君子治国思想。

君子是指有高尚品质和道德观念的人。

在中国古代,君子被认为是一个好的统治者。

在君子治国思想中,君子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他们必须以身作则,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为人民做榜样,激发人民为善,并引导人民向善。

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动的运动,覆灭了许多人的家庭,掀起了中国的社会动荡。

尽管毛泽东宣称他是“为人民服务的”,但事实上,他的行为并不符合君子治国思想,没有体现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三、公义思想公义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公义是指公正,公道,无私等。

在公义思想中,统治者必须公正无私,管理国家事务,并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在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曹操和庄周,都以公正和公道的形象在人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人物被认为是坚守公义的代表,他们坚持秉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无论面对何种局面,都不会动摇。

四、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思想。

中庸指的是保持平衡和稳定的态度。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被视为一个好的治理方式,它帮助统治者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并平衡不同的利益,以保证国家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浅析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

浅析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

浅析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模式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中国民众在不同时代的各种政治活动中产生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形成的反映客观政治过程的观念意识,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其所包容的各种政治态度、政治认同、政治共识、政治理想、政治作风和政治价值观等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同和遵循。

但在实际上,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的政治文化一直是我国政治文化的主体,至今仍有着深厚的影响.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有“人治”思想“德治”思想、君主本位思想和权力本位思想。

1,“人治”、“德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主流是“人治”和“德治”为主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大力倡导贵族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他们认为政治的好坏主要取决与统治者,这就造就了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的最高愿望就是盼望出现好皇帝、清官。

而且这种情节在中国民众的心中积淀很深,它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只能作为统治的辅助手段而不具备现代法治的原因。

2,君主本位即王权本位思想王权主义的主要内涵是王权至上和王权崇拜,王权主义作为传统政治文化价值系统的核心,决定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质,制约着其他价值构成,并通过多种社会化渠道,对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选择施以强烈的影响。

所谓王权主义,其具体内容有:君主能参天地,是调节人与自然的中枢,君主体现着自然与社会的必然性,把握着必然之理,君主是政治治乱的枢机和决定力量,君主拥有全国一切的最高所有权,君主是认识的最高裁决者。

君主专制在中国源远流长,它的特点集中表现为集权制,国家权力为君主所有,由君主总揽国家立法、司法、行政、军事等大权,君主对臣下和民众享有生杀予夺得权力,伴随着政治专制体制,必然以言代行、权大于法,君主专制下的权利结构也决定了人们的相互关系,唯上、崇上意识的突出,形成了“官贵民轻”现象,培植了等级森严的官本位制和特权制。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演进的结晶,孕育出了丰富而深厚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传统。

其精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仁爱思想“仁者爱人”,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仁爱思想体现了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倡导人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不断追求和谐共处的理念。

仁爱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孔子,他所强调的仁爱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人格魅力,对社会秩序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礼制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另一个精髓是礼制文化。

礼制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在中国古代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礼制不仅覆盖了个人的行为,也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广泛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第三个精髓是政治思想。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兼具哲学和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和思维方式。

其中,尊王攘夷、仁政爱民、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等都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这些思想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持。

四、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第四个精髓是民族精神。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危机,但中国人民从没有屈服于外侵的压力,而是坚守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这种民族精神不仅表现在保护家族和国家安全方面,也表现在爱国主义、团结合作、和平共处等方面。

总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蕴含了丰富深厚的思想和文化传统。

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这些精髓都将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国家治理和民族自信提供重要的支撑。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价值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价值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价值,这些价值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儒家提倡“仁爱”、“礼治”、“中庸”等观念,主张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规范来实现和谐的社会秩序。

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维护作用。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统治者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多干预社会事务,让百姓自由发展。

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治理提供了一种灵活、温和的方式。

3.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和中央集权。

法家主张通过明确的法律规范和严格的执行来治理国家,强调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4. 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这种民本思想倡导统治者关心民生、保障人民的福祉,强调政治权力应该为人民服务。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思想对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价值观念对中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价值观念强调道德伦理、社会秩序、法治、民本等方
面,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当代社会,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推动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纪律规矩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纪律规矩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纪律规矩理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纪律规矩理念,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观点:
1. 以民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统治者必须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福祉,倾听民意,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2. 仁爱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之道强调统治者要有爱心、同情心和慈悲心,尊重和关爱人民,做到仁政爱民。

3. 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强调统治者要遵循礼仪规范,以身作则,维护社会的和谐秩序。

4. 廉洁奉公: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廉洁奉公,反对贪污腐败,要求统治者要清正廉洁,为人民谋福祉。

5. 忠诚正直: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忠诚正直,要求统治者要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坚持正义,敢于担当。

6. 谦虚谨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谦虚谨慎,要求统治者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谨慎行事,不断学习和进步。

这些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推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

(推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俞吾金内容摘要性善论、清官意识和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观念,这三个核心观念各自蕴含着自己的政治诉求,而这些政治诉求是不利于现代法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

当下只有通过对这三个核心观念的批判,才能为现代法律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思想障碍。

关键词性善论清官意识实用理性政治无意识作者俞吾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200433)历史和实践一再启示我们,在政治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应该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从政治研究向文化研究的推进,有利于人们认识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得以形成的文化背景,从而不至于把政治研究简单化、表面化;另一方面,从文化研究向政治研究的回溯,又有利于我们理解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的政治实质,从而不至于在文化研究中抓不住要害,甚至完全迷失方向。

在下面的探讨中,我们侧重的是这种互动关系的第二个方面,即从文化研究向政治研究的回溯。

当代著名的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雷克·詹明信在谈到文学时曾经指出:“一切文学,不管其作用是多么微弱,都必定渗透着我们称之为政治无意识的东西;一切文学都可以被解读为对共同体命运的象征性沉思。

”[1]其实,不光是文学,乃至全部文化现象,当然也包括文化观念在内,都被政治无意识所渗透。

在我们看来,詹明信所说的政治无意识,也就是自然而然地蕴含在文化观念中的政治诉求。

在这里,限于题旨和篇幅,我们不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进行全面的论述,而是把探讨的焦点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观念——性善论、清官意识和实用理性上。

性善论的政治诉求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四种代表性的人性理论:一是“人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二是“人性有善有恶论”(世硕),三是“人性本善论”(子思、孟子),四是“人性本恶论”(荀子)。

经过反复的争论,以子思和孟子为代表的“人性本善论”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

毋庸讳言,“人性本善论”在对理想人格的培养和激励方面自有其合理的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与治理的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与治理的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与治理的思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这种文化对国家的治理思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的治理过程中,传统文化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几个治理思路进行探讨。

一、仁爱之道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治理思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侧重于亲情、友情、师生关系以及社会层面的和睦共处。

在治理中,仁爱之道要求领导者关心民众,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用仁爱之心去理解和辅导他们,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强调的是平衡和稳定。

在治理中,中庸之道提倡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过于激进的变革。

中庸之道鼓励领导者采取渐进式的改革,综合各方面利益,并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庸之道还要求领导者保持内心的平衡,不偏激,不盲从,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需求。

三、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这与治理思路密切相关。

治理中的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与道德,以身作则,引领全体人民。

他们应该以公正、诚实、勤奋、包容等品德为榜样,承担起治理的责任与义务。

同时,领导者还应站在国家和民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国家和人民利益置于首位,以此来引导治理工作的方向与目标。

四、尊老敬老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思想倍受重视,治理中也会体现出这一思路的重要性。

领导者应尊重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发挥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应建立起公正的老龄政策,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福利,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使老年人能够享受晚年生活,同时也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五、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处的理念,这对治理思路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中国的治理中,尊重多元文化和包容不同观点是必要的。

领导者应推动各地区、各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尊重各族群体的宗教、习俗和行为习惯,避免对于差异的偏见和歧视。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权威、崇尚仁义、注重德治、重视和谐稳定。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权威的尊重是其精髓之一。

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封建式的政治制度,强调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这种制度使得权威成为社会政治秩序和稳定的基石,被视为社会运转的必要条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威观念包括对君主、家长、长者等统治者和高级官员的尊重,以及对孔子、墨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崇敬。

这种尊重权威的传统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崇尚仁义的理念也是其精髓之一。

仁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公正、正义和人道主义。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仁义观念包括对官吏的治理能力和道德品质的要求,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关注。

这种崇尚仁义的思想使得中国的政治文化注重人民的利益和民生问题,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注重德治的理念也是其精髓之一。

德治强调以德治国,强调领导者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政治决策和治理能力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强调领导者要风德兼备,要以身作则,做到诚信、守法、廉洁,以此来树立威信和权威。

这种注重德治的理念使得中国的政治文化更加注重道德伦理和人的品质,认为道德高尚的领导者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视和谐稳定也是其精髓之一。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平衡发展。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强调政治合理性和道德合规性的统一,以及社会稳定和安定的重要性。

这种重视和谐稳定的思想使得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矛盾的调解,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尊重权威、崇尚仁义、注重德治、重视和谐稳定。

这些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行为,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政治文化特色。

这些特色既是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的重要参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是当代国家治理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这些治国理政智慧,不仅在历史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增强其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骨气和底气,还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资源,需要我们在扬弃中加以继承与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

2017年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2021年,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具体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

这些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传承中华文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智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一、以“仁政德治”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治国理政智慧“仁政德治”是中国儒学和历代统治者追求的政治理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时曾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现在,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治文化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与治国理政智慧的提炼文化是当代社会最复杂多义的词汇之一。

文化通常被视为一个民族整体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表达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法与说法的统一。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社会是指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即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的社会。

按照学界的约定俗成,通常把晚清以前的中国文化称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政治制度也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智慧,这些思想和智慧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仁爱之心“仁”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核心,其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想。

仁者爱人,通常被理解为慈悲心、恻隐之心、同情心等等,它是一种广泛的人文关怀,是人类共有的本质特征和精神追求。

中国人民将仁爱之心视为处世之道和做人之本,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倡导,正是在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心。

二、和谐与平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和谐”和“平衡”这一理论,认为“和谐”和“平衡”是整个社会组织的基石和生存之道。

和谐即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协调,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得以化解,从而实现各种利益的平衡,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三、尊师重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奉为至高无上的尊严。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认为学问的传承只能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实现。

师德境界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同时,老师也能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传授人生经验,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精神指引和价值观的塑造。

因此,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尊师重道被视为核心价值观之一。

四、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重视礼仪之道,尤其强调“礼”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秩序、风俗习惯和人际关系都与礼仪密不可分。

实行礼仪的目的是加强社会秩序、升华道德品质,强化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文化认同和尊重。

礼有尊卑、繁简、远近之分,以不同的等级、场合、年龄等来体现不同的礼节,从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是围绕“仁爱之心”、“和谐与平衡”、“尊师重道”和“礼仪之邦”等理念构建起来的。

这些思想和智慧,为中国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之一,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治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的理念密不可分,二者相互滋养,相互推动。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统治理模式和社会和谐中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理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指道德伦理和思想观念中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尊重、和谐、忠诚、孝道等观念被视为最重要的价值。

这些核心价值观影响着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尊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等是中国人从小就受到的教育。

在社会治理中,尊重体现在尊重他人的权益、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等方面。

尊重他人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理念。

其次,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

和谐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和谐是一种宇宙的统一与协调,也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在社会治理中,重视和谐使得中国社会具有相对稳定和有序的特点。

再次,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忠诚体现在对国家、对集体、对家庭的忠诚。

在社会治理中,忠诚意味着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忠诚是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后,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孝顺父母、敬爱长辈一直是中国人的重要传统。

在社会治理中,尊重老人、关爱儿童、弘扬家庭美德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孝道观念的体现。

二、传统治理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传统治理模式强调集体利益、社会团结和道德规范,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德治国”,即重视道德伦理的引导作用。

中国古代的治理者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通过自身的道德示范影响和引导整个社会。

浅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征与价值取向

浅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征与价值取向

浅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征与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所特有的、在过去产生、经过了历史的社会化过程相对稳定地积淀在中国民众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传统的政治价值取向,形成了德治思想、和谐思想、“天下为公”思想、国家统一思想等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在传统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思想对传统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政治文化;价值取向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所特有的、在过去产生、经过了历史的社会化过程相对稳定地积淀在中国民众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传统中国政治系统和政治运作层面的依托。

寻求文化的由来,探究政治文化的根源,不能不追问反映着生存样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育成与演化,以及人类主体精神活动的可能性空间都可以从中找到解释。

中国政治文化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归纳起来,影响着中国政治文化性状的主要因素有四,一是小农自然经济方式,二是宗法族制的社会构造,三是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家学说,四是国家制度和权力阶层的支配与匡约。

它们结成互为依存、相互支持的政治生态系统,成为育化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土壤。

按照经典政治文化的分类标准,可以说中国属于依附型政治文化,积淀于国民心理层面的政治价值意识与行为习惯取向所展示的政治文化特征主要是:家长本位的政治文化;权力崇拜的政治文化;以及均平取向的政治文化。

作为一种主观理性存在,家长制体现的是在政治生活的序列中,人们自上而下拥有绝对权力而无相应的义务;由下而上只有绝对的义务而无相应的权利。

与家长制相映随形的,是中国特有的礼制秩序或伦理角色定位系统。

五伦三纲既是一种礼制秩序,又是一种角色规范,从而固化了家长本位的政治文化。

由于政治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所以家长的全能地位就必然造就出权威主义人格。

权力崇拜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其存在前提是政治的泛化,即是说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一体化。

传统文化中的为政理念

传统文化中的为政理念

传统文化中的为政理念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为政理念是为政以德,包括“敬天、敬德、保民”等,也就是维护天理、伦理,洁己爱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盛衰、兴亡。

这种德治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的阐发,内涵更加丰富而深刻,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一、“为政者修身明德”为政者首先必须从修身做起,作民众的道德表率,这是为政的前提和基础。

孔子较早的提出了为政者“修己”的思想,他说“修己而安百姓”(《论语·宪问》)、“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等。

孔子认为为政者修身至关重要,要不断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遵守礼的规定,才能归于天理,民众才能敬畏。

修己而身正,才能正人、安百姓。

孟子提出了“正君而国定”的思想,他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国定矣”、“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为政者要不断完善以伦理道德为内涵的思想修养,要培养心中的浩然之气。

只有拥有这种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气,才能够承担起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任。

荀子提出君主为仪表的思想,他认为君应为民之仪表,就象标杆和它的影子一样。

标杆正,影子才能正。

君主应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为民作出表率。

唐太宗提出了君主“正身”的思想,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贞观政要·君道》)他认为作为君主,无道有道至关重要,必须做到身正。

他严于律己,从善如流,为后世作出了楷模。

司马光提出了“人君德明”的思想,他认为君主的一言一行十分重要,君德昭明,臣下才能尽忠。

作为君主,应该禁暴除害,赏善罚恶,才能使君德昭明,百姓安定,国家得到治理。

二程(程颢、程颐)提出“天者理也”的观点和“恕己及人”的思想,认为为政者要遵循天理,谨守纲常,仁民而爱物,行仁政。

关于中华传统的民本政治与东北亚的政治诉求

关于中华传统的民本政治与东北亚的政治诉求

关于中华传统的民本政治与东北亚的政治诉求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政治局势的变化导致了世界不同国家政治诉求的出现,其中东北亚地区的政治诉求表现得尤为突出。

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国家,中国历来秉持以民主民生为本的政治理念,正在探索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民本政治,这种政治理念与东北亚地区的政治诉求产生了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围绕这一二者之间的差异展开论述,并举出五个实例来证明这种差异。

一、中华传统的民本政治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一是注重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两千多年来,这种政治理念深入人心,在中国人的生活、思想和行为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中华传统的民本政治有三大特点:1、政治权力在于民:中国哲学以先国后家之要义,即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为根本。

然而,个人作为国家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政治权力的主体应该是民众,政治制度应该以保障民众的权利、利益为宗旨。

2、政治决策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华传统的政治制度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但是政治立场始终是以保障民众的生计、权利和利益为目标的。

在传统政治制度中,君主通过诸侯王和官员,对民众进行管理和监督。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经过民众的投票选举和表决,更注重为民谋利。

3、注重权力与责任的制衡:中华传统政治伦理强调的是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平衡,相互制衡。

例如,古时代黄帝有“天下大安,诸侯专制;天下大乱,百姓专制”的说法。

这并不意味着百姓可以任意抗命,而是强调各方面的相互限制和平衡,避免了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任意行使权力。

二、东北亚的政治诉求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诉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日本:日本民众除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之外,更注重防止政府的污蔑与腐败。

此外,日本国内各个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比较强,“以拥有实权的民众为本”的政治观念也比较突出。

2、中国:中国民众在政治诉求方面要求实现公平、公正、平等,倡导抵制腐败现象,努力提高维权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俞吾金内容摘要性善论、清官意识和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观念,这三个核心观念各自蕴含着自己的政治诉求,而这些政治诉求是不利于现代法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

当下只有通过对这三个核心观念的批判,才能为现代法律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思想障碍。

关键词性善论清官意识实用理性政治无意识作者俞吾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200433)历史和实践一再启示我们,在政治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应该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从政治研究向文化研究的推进,有利于人们认识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得以形成的文化背景,从而不至于把政治研究简单化、表面化;另一方面,从文化研究向政治研究的回溯,又有利于我们理解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的政治实质,从而不至于在文化研究中抓不住要害,甚至完全迷失方向。

在下面的探讨中,我们侧重的是这种互动关系的第二个方面,即从文化研究向政治研究的回溯。

当代著名的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雷克·詹明信在谈到文学时曾经指出:“一切文学,不管其作用是多么微弱,都必定渗透着我们称之为政治无意识的东西;一切文学都可以被解读为对共同体命运的象征性沉思。

”[1]其实,不光是文学,乃至全部文化现象,当然也包括文化观念在内,都被政治无意识所渗透。

在我们看来,詹明信所说的政治无意识,也就是自然而然地蕴含在文化观念中的政治诉求。

在这里,限于题旨和篇幅,我们不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政治诉求进行全面的论述,而是把探讨的焦点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观念——性善论、清官意识和实用理性上。

性善论的政治诉求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四种代表性的人性理论:一是“人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二是“人性有善有恶论”(世硕),三是“人性本善论”(子思、孟子),四是“人性本恶论”(荀子)。

经过反复的争论,以子思和孟子为代表的“人性本善论”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

毋庸讳言,“人性本善论”在对理想人格的培养和激励方面自有其合理的因素。

按照这种理论,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只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使人性中的善端发挥出来,人皆可以成尧舜。

宋代学者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理想人格的典型写照。

然而,“人性本善论”也蕴含着不合理的因素:一方面,既然肯定人性根本上是善的,也就必定蕴含着对法律的漠视。

为什么?因为法律是一种外在强制的手段,假如人性之善是内在的,也就没有必要用外在强制的手段来制约人的行为。

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一书中认为,“中国人不接受法制,总是喜欢‘仁’政。

”[2]因为中国人从“人性本善论”出发,对任何非人性的东西包括法律和政府的机械观念都十分痛恨,从而“使得一个法制政府在中国简直无法生存。

一个生机勃勃、严格依法办事,真正不徇私情的政府从来没有成功过。

”[3]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也强调,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

既然伦理起着法律的作用,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自然也就被边缘化了。

无独有偶,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所说的人生的四个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三个境界都是从道德上加以论定的,一点也看不到法律和法权人格对人生境界的影响。

自近代以降,由于中国的启蒙运动一直处于时断时续的、边缘化的状态下,所以通常作为启蒙运动产物的民法(其核心观念是人权观念)至今仍然处于草案状态中。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每年都有多部法规推出,但它们很难内化为人们心中的权威,很难成为他们行为中的指导性的力量。

事实上,“人性本善论”本身蕴含的就是单纯的道德维度,因为善恶问题通常是在道德学的范围内进行讨论的,所以这一观念自身就隐含着对法律理念的排斥。

另一方面,既然肯定人性根本上是善的,那么在政治生活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人治”的思路,即倡导“好人政治”、“贤人政治”或“圣人政治”,而西方的分权政治和权力制衡的理论在中国则缺乏相应的文化土壤。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虽然设有御史制度,皇帝有时也会派出钦差大臣去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或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法管理臣僚,但在历代皇帝“家天下”的主导语境下,这类权力牵扯的手段只是政治上的机巧权术,而不是理性上的制度安排,它们起不了实质性的作用。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在政治生活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缺乏一部宪法,缺乏民权思想。

……我们认为政府官员是‘父母官’,他们实行的是‘仁政’。

他们会像照看他们自己的孩子们的利益那样照看人民的利益。

我们放手让他们去处理一切事务,给予他们绝对的信任。

我们把数以百万计的钱放在他们手中,但从不让他们汇报开支情况。

我们给了他们以无限的权利,却从未想到过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

”[4]其实,林语堂先生这里批评的“仁政”或“好人政治”正是以“人性本善论”作为思想基础和出发点的。

既然人性是善的,也就没有必要在政治上对官员的权力进行监督和制衡,更没有必要把这类监督和制衡制度化。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分权政治与权力制衡的政治诉求都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性观念——“人性本善论”的基础上诞生出来。

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不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人性本恶论”。

这种观念在基督教所倡导的“原罪说”中获得了经典性的表现。

黑格尔在《小逻辑》(1817)中指出:“教会上有一熟知的信条,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并称本性之恶为原始的罪恶。

依这个说法我们必须放弃一种肤浅的观念,即认为原始罪恶只是基于最初的人的一种偶然行为。

其实由精神的概念即可表明本性是恶的,我们无法想象除认人性为恶之外尚有别种看法。

”[5]显然,“人性本恶论”的长处是:重视法律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作用,重视分权政治和权力制衡。

事实上,分权政治和权力制衡理论也只能在“人性本恶论”的基础上产生。

这个道理是非常清楚的:因为人性本恶,所以出来担任政府公职的人也会做坏事,因而必须对他们的权力进行制衡。

然而,“人性本恶论”也有其致命的弱点:既然人性根本上就是恶的,人类之救赎就是不可能的,而上帝在完成创造世界和人类的任务后,本来已经无事可做了,由于人类从伊甸园里堕落,他不得不承担起第二个任务,即救赎人类。

然而,既然人类是不可能被救赎的,上帝的存在便是多余的,因而尼采出来宣布,Gott ist tot(上帝已死)。

尼采的这句名言表明,基督教文化已经陷入困境。

从对东、西文化主导性的人性观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人性本善论”只能导致“人治”+“伦理”的“好人政治”,而这种政治必定蕴含着对法权人格、现代民法和权力制衡理论的拒斥。

清官意识的政治诉求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构成了汪洋大海。

这就启示我们,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诉求时,决不能撇开这个汪洋大海。

事实上,当代中国人不仅背负着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留下的物质遗产,而且也传承了其精神遗产,如观念上的崇古、心态上的封闭、利益上的重己、行为上的拖沓、纪律上的散漫。

当然,从政治上看,最重要的精神遗产则是所谓“清官意识”,即民众把国家的兴旺、民族的繁荣、生活的幸福都寄托在那些能施仁政的、廉洁自律的“清官”身上。

比如,民间流传着关于包公、海瑞、狄仁杰等清官的许多传说,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民谚也表明,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清官意识既是老百姓的普遍的政治理想,也是有良知的官员得以自勉自律的政治目标。

然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普遍地得到认可的这种清官意识不仅是落后的、愚昧的,而且也蕴含着极其错误的政治诉求,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这种意识完全寄希望于“人治”,即依靠清官替自己做主,而从不考虑自己如何出来做主,也从不考虑如何把合理的政治观念制度化,从而既确保每个公民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也确保绝大部分官员能够成为廉洁自律的清官。

其次,这种意识永远不可能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统治阶级的统治构成任何威胁。

当老百姓对某些贪官污吏发生信任危机时,历代统治阶级往往使用“避雷针”原理进行处理,即用其他名声较好的清官来取代这些贪官,于是,老百姓的怨恨和愤怒也就通过“避雷针”,即那些下台的贪官而传到地下去了。

在这个意义上,清官常常在客观上充当了统治阶级平息老百姓愤怒,从而使自己的王朝苟延残喘的“避雷针”的作用。

再次,这种意识蕴含着一种极端错误的政治诉求,即对“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的无限崇拜。

正如马克思在分析路易·波拿巴时期的法国小农时所指出的那样:“这样,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

……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

”[6]显而易见,这种崇拜政府权力或行政权力的政治意向和诉求,构成了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思想障碍。

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随着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翻译和出版,在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权威主义”思潮。

所谓“新权威”,也就是在现代中国社会中握有行政权力而又能够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

新权威主义认定,新权威将会坚定地推进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但它无法说清其理论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其一,在现代性的政治体制中,如何确保这样的新权威能够被老权威发现、推荐并遴选出来;其二,如何确保新权威一定会沿着推进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的方向,来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其三,寄希望于新权威而不是建设合理的制度和法律,是否又退回到“人治”的老路上去了。

其实,说穿了,所谓“新权威”,也就是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清官”。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权威主义乃是清官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方式。

由此,我们发现,“清官意识”始终是活跃于当代中国人政治意识中的一个幽灵,而其政治诉求则是对高高在上的行政权力的崇拜,它并不可能为现代民主政治及其制度的建设提供动力。

实用理性的政治诉求什么是“实用理性”呢?李泽厚先生在《漫说“西体中用”》一文中这样写道:“所谓‘实用理性’就是它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乐观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

它由来久远,而以理论形态去呈现在先秦儒、道、法、墨诸主要学派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