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社会制度比较!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bc68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f.png)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提高社会公平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制度。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对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一、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方面,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发达国家,养老金主要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金,并建立了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包括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多种形式。
而在中国,养老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企业和个人也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
但是中国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且养老金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
二、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相对完善,包括全民医保、商业医保和医疗救助等多种形式,能够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而中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存在着城乡差异、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分割等问题,导致了一些基层群众的医疗保障难题。
三、失业保险在失业保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健全的失业保险金制度,包括失业救济金和再就业援助等多种形式,能够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
而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也存在很多不足,失业人员的救助水平相对较低,再就业援助措施较少。
四、社会救助在社会救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包括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特困救助等多种形式,能够覆盖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而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相对薄弱,覆盖面较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和扶持还有待加强。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全面的保障,保障了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更好的保障和福利。
西欧封建制度与中国封建制度之比较
![西欧封建制度与中国封建制度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50596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9.png)
西欧封建制度与中国封建制度之比较西欧和中国都曾经存在过封建制度,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两种封建制度在许多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以下是西欧封建制度与中国封建制度之比较。
一、政治制度差异西欧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权力基于君主制,国王是最高统治者,他的权力是由上帝授予的。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国王的权力逐渐向贵族阶层和教士阶层分散。
在贵族阶层中,最有权力的是领主,他们拥有自己的封地和私人军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独立于国王的统治。
教会的权力也与国王相当,因为教会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和国王信徒的心灵,所以教会可以对国家和政治产生影响。
与此不同,中国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权力基于皇帝制,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他的权力是天赋的。
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享有绝对权力,没有任何人能够对他进行挑战。
封建社会中,王侯将相、州县官吏、地方豪强和士人等群体都与皇帝的权力有关,他们在政治上的角色和议程都由皇帝控制。
二、社会结构差异西欧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结构是以种姓制度和贵族制度为基础的。
人们分为三个阶层:贵族、平民和农奴。
贵族是社会最顶层的人,他们通常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
平民是介于贵族和农奴之间的人,他们通常是手艺人、商人和自由农民。
而农奴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拥有极少的权利,被视为财产,可以随时被买卖。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结构是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
人们被分成九个等级:皇帝、官僚、士人、商人、农民、手工业者、奴隶、佃农和神职人员。
在这些等级中,官僚、士人和商人通常享有较高的地位和财富,而农民和佃农则占据社会大多数人口。
由于中国的封建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共同影响,社会上的流动性比西方社会低得多。
西欧封建制度下的家庭结构通常是由一位大地主或贵族领导的,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家产,雇用许多农奴和仆人。
家庭成员包括大地主、家族成员、仆人和农奴。
在这些家庭中,大地主或贵族通常具有最高的地位和权力,决定家族的政治和经济命运。
中国封建制度下的家庭结构也非常重视家族的传统和家长的权威。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ad201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7.png)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对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提供社会保障的一种制度。
目的是通过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比较研究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养老保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了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模式。
基本养老保险是政府通过税收征收方式,为在职和退休的工人建立养老金制度,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支持缺口政府补贴。
同时,中国还推进了个人养老保险制度,个人按照规定,每月将养老保险费用缴纳到社保账户中。
在外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像美国社会保险制度和加拿大养老金制度等福利制度相似,由政府、公共机构和私人基金会联合提供养老金福利。
此外,欧盟国家采用“折衷式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政府也对受益人提供了一定的照顾和援助。
二、医疗保障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公共卫生保障、定点医疗单位评价等等。
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中,一般有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和“辅助医疗保险制度”等。
例如,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由公共和私人保险公司共同提供,由雇主和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
此外,加拿大、英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也以国家医疗保险制度为主。
三、失业保险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是指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基本失业保险、国家临时救助金和慈善资助等。
近年来,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失业保险基金,解决了失业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由国家设立的失业保险金为主,雇主和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用。
如加拿大和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属于政府牵头实施,适用范围包括失业者、创业者和雇佣者。
四、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弱势群体提供的一种公共福利制度。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最近几年得到了发展,主要包括特困人员救助、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残疾人救助、抚恤金、婚姻家庭援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流浪儿童救助等。
中国方案与西方制度的比较
![中国方案与西方制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432ff0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f.png)
中国方案与西方制度的比较我们中国制度对比西方制度优越在哪里?虽然我不是政治评论员,也不是什么国际形势研究员,但是多年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阅历,我置身在两种体制中的切身工作生活体会更能感悟到东西方制度彼此的优劣。
我们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有很多,这里别的先不说,就结合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与西方面对疫情的方式方法,以及现实结果来对比一下,一切一目了然。
应对疫情方面中国有两个最突出的优势那就是:一个是国家动员能力,一个是坚持正义道义的执行力。
一个制度只有一个合法的权威性是不够的,它需要有一种组织力量!这种组织力量能够把整个社会和她的制度组织在一起,并能够做到这种信息能量和物资的有效传输。
这次疫情就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这种组织力量,我们每个省的对口支援,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包括全党全国的各种捐款,在包括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
火神山医院它其实不是一个建筑工程问题,它体现了背后是一个完整高效的产业链,这产业链它被组织起来的一种状态。
等等以上这些,今天世界上确实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如此高效运转的程度。
从本质上来讲因为中国社会她不是由各种利益集团构成的,她是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切实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那么西方,还有美国他们这方面就有所缺陷,比如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他们在宪法和实际惯例里边都有着权力划分!比如州政府事务联邦政府是不能直接插手的。
这就会出现大多数时候联邦政府应对各方面危机上与州政府之间有扯皮现象发生。
其原因就是有诸多法律上的自相矛盾问题,各州有一些法律同联邦政府法律之间是有矛盾冲突的。
比如加利福尼亚州就通过有这样的法律,那就是州警察不用配合联邦警察缉毒行动!说白了就是:联邦警察FBI在旧金山大街上追毒贩的时候,州警察是可以在旁边旁观的!这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可想象的事。
另外美国的学区,消防,警察,社区服务等等他们都是基于房产税来支撑的。
所以它们很大程度上只服务于本地社区!所以在西方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一条街就会隔开两个世界,这边是贫民区,那边是富人区。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
![中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度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4770b6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5.png)
中国政(一)制度和西方多制度的区别政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政制度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制度有根本区别。
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西方国家采取多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现代意义上的政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后出现的,是适应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
当代中国政制度——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民国时期的多种政组织模式相互作用、一路走来的结果。
2、本质不同我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的。
我国的民主派已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的劳动者和拥护的爱国者的联盟,他们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的制度是多合作的基础,中国共产和各民主派间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各政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而奋斗。
一方面,中国共产同民主派的合作是长期的;另一方面,多合作反映了劳动者和爱国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的差异性。
西方国家的多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它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也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名义上是多,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制。
多制是资产阶级西方国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3、政间的关系不同在我国,中国共产与各民主派间是亲密合作的友关系,是执政和参政的关系。
我国的民主派有与共产合作的悠久历史。
中国共产和民主派进行各种形式的协商,民主派在议政和监督中起着重要作用。
民主派的许多成员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是名副其实的参政。
西方国家的多之间,是在朝和在野、执政和反对的关系,是政敌关系,不存在互助的合作关系。
4、功能和作用不同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服务于事业的。
各民主派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与讨论,反映各派所联系的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利益、意见和要求,充分体现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中世纪中西方社会制度对比
![中世纪中西方社会制度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58aa8d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2.png)
中世纪中西方社会制度对比中国与西方文化及社会得发展随时间推移相互借鉴,一起构筑了精彩绝伦得人类发展史,因此,中国与西方得比较也是中外共同关注研究得热点话题。
前些时,我看了李世默题为《两个制度得故事》,颇受启发。
近些时日,又选修了西方文化概论这门课,借此之机,我就来谈谈我对中世纪西方社会制度相互对比得一些浅见。
该时期,中国与西方基本都处于专制制度,所谓专制,是指担任社会公职的个人或社会集团,独揽公共权力,完全凭自己或集团意志行事,而不受任何限制。
专制制度是是该时期世界各种社会形态的普遍现象,但是,由于中西方社会发展、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等的不同,形成了存在较大差异的专制,这些差异构成了中西方专制的本质区别,甚至成为了影响现代中西方政治差异的重要原因。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中西方专制制度得差异。
一、专制政体发展得历时长短不同政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是社会的统治阶级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对付敌对势力的反抗,而采取的某种原则和方式组织的政权机构。
纵观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每一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所选定的政权组织形式都受制于该民族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中国封建社会沿中国奴隶社会专制的发展方向,从一开始就实行皇帝个人专制,公元前476年中国社会进入战国时代,封建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在各诸侯国相继建立。
从秦汉以后各朝代则建立起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体。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里,皇帝独揽大权,是最高立法者,同时又是国家的行政首脑和最高的司法长官,总揽国家行政大权与司法审判大权。
无论朝代如何兴衰、皇位如何更迭,君主政体始终没有动摇, 也是中国在中世纪的唯一专制政体形式。
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时间相比,西方封建制政体则出现得很晚,大约晚于中国近一千年。
直到西罗马帝国大厦在蛮族的入侵之下,迅速倒塌之后,以西欧为代表的西方才进入中世纪。
西方社会保险制度与中国可借鉴之处
![西方社会保险制度与中国可借鉴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136cd0e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c.png)
西方社会保险制度与中国可借鉴之处社会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西方国家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先进地区,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中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比较西方国家和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期找到中国可借鉴的地方。
一、医疗保险制度西方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是非常完善的,反观中国,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还有待提高。
医疗保险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公益性民生保险制度。
在西方国家,医疗保险覆盖了大多数人口,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
而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和贫困人口等较为弱势的群体,其医疗保险权益的实现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中国应该加大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投入,增加对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程度,以保障民生。
二、养老保险制度西方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了具体的退休年龄和退休金,而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有不少问题,比如说养老金水平低、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等。
西方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早已经建立起来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于人们的养老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所以中国可以从西方国家的做法中学习。
应当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和照顾,让退休后的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
三、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是指失业工人在失业期间,由政府或者社会保险机构发放给其一定的生活补贴,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不同国家对失业保险的要求和标准有所不同,但西方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较为完善,而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此,中国可以向西方国家借鉴,加强对失业人口的保险和补贴措施,从而加强对特定劳动力的关注。
四、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企业应当为其支付伤残赔偿金和抚恤金。
西方国家对工伤保险制度也是十分重视,比如说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相关的工伤保险等。
不过,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在实现上还有一些欠缺。
试论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_兼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比较
![试论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_兼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6eaca4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8.png)
试论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_兼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比较君主制在东西方都存在了几千年,从奴隶制社会开始就存在。
奴隶制社会的君主制东西方的统治模式差不多,但是进入封建社会后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别。
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国的统治模式叫封建皇权制,欧洲叫封建君主制。
两者名字上表面看差别不大,但是内涵决然不同,小编在此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两者的差别。
一、专制统治的程度不同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皇权成为国家统治的象征。
汉朝时期的皇帝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统治,这种专制统治模式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封建王朝。
欧洲的专制统治的君主只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他要听从教皇旨意。
所以欧洲封建国家不是高度集中的专制统治,属于神权和王权共治。
君主一般称为国王,很少有称皇帝的。
二、分封制的模式不同分封制是中国和欧洲封建王朝中很重要的一种制度,同样是分封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国的皇帝封王只是恩赏,这些王爷没有任何实权,要无条件服从皇帝。
欧洲国王分封的领主基本上与君主差不多,被分封的地方属于领主一个人的,完全独立于国王的统治,所以很多领主借机成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邦小国。
三、权力等级不同中国封建社会的君权神授论,很科学的将神权和皇权集中于皇帝一人,避免了权力的分流,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除了造反、篡位几乎没人会挑战他的权威。
欧洲的封建君主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的权利一开始就受到神权的制约,教皇如果开除他的教徒名誉,他的君主权威将会受到其他领主的挑战。
四、造成的影响不同由于中国的封建皇权具有绝对不可侵犯的权威,所以中央集权统治高度集中,地方无条件服从朝廷。
这种模式造成了大一统的概念深入每个封建王朝统治者,避免了国家的分裂。
欧洲君主本身的权力就遭受教会的掣肘,同时他分封的大大小的领主又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而这些领主又都受到教皇加冕。
王权和神权的权力分流,是造成欧洲大分裂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欧洲和中国虽然同经历了封建社会时期,但是东西方的封建统治模式完全不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更加高度专制,而欧洲君主权力大多受到制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民主社会制度的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民主社会制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dfb5ce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4.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民主社会制度的比较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西方的民主社会制度一直是讨论的热点话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西方民主社会制度有很多不同之处。
一、政治制度的不同西方民主社会制度以代议制为核心,实行多党制和全民普选制度。
政治参与的开放度相对较高,最高权力机构为议会或国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推行人民代表大会的直接民主,经济上着力实行供需调节的计划,政治上则通过反腐斗争和加强法治建设来提高政治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经济制度的不同西方民主社会制度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自由市场经济被奉为权威。
国家对经济的干涉相对较少,市场自由勾当就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则强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力推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互利互惠的社会分配,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市场化发展。
三、文化价值的不同西方民主社会制度以个人自由和人权为核心价值,注重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注重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道德信仰。
正视中国自身的文化传承和国际地位,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多元化。
四、制度优缺点西方民主社会制度的优点在于政治权力相对分散,政治自由程度很高,个人权利得到保护。
不过民主制度对人的要求较高,会出现政治斗争和经济危机等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在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效率较高,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内生动力。
但政治权力比较集中,对公共治理的监管和政治透明度仍需提高。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民主社会制度不同,各具特色。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两种制度之间相互借鉴,吸收优点,互相促进,实现不断发展和进步。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7b13e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0.png)
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封建制度是指在统治者的统治下,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社会制度。
在中国和西欧的历史上,都有着强烈的封建制度。
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比较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区别。
一、统治结构和社会组织的差异中国的封建制度中,封建君主统治着整个国家,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中国的君主制度是建立在天命思想的基础上的,是传承于宗法社会的一种制度。
君主有绝对的权力,子民则必须恭敬顺从。
此外,中国的封建制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宗族制度。
宗族是由血缘关系联系的人们所组成的整体。
在中国的封建制度中,宗族制度是比官僚制度更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
而在西欧的封建制度中,统治结构与中国的封建制度有所不同。
在西欧,封建君主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与其他领主共享。
这些领主们可以拥有自己的领土和军队,甚至与封建君主对抗。
封建领主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了西欧封建制度中的主要特点。
此外,在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公教制度(教会的组织结构)也极为重要。
教会对整个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掌控君主和领主们。
二、土地制度差异在中国的封建制度中,土地主要是私有制。
封建君主赋予封建领主土地作为封地,这些封地的经济收益需要被领主自行支配。
在官府和地主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在整个封建制度中,土地主权仍然是封建领主的。
与此不同的是,在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土地制度主要是农奴制。
封建领主需要从农奴那里萃取出粮食和工具。
这种制度极为残酷,农奴们的生活极为苦难。
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农奴主要是在庄园内工作,而自由劳工则可以旅行并在各个地区工作。
同时,大规模的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也使得自由劳工越来越多。
三、社会文化差异中国和西欧的封建制度所体现的社会文化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的封建制度中,传统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主要是在传统思想和家族牢固的掌握下发展而来的。
孝道、礼仪、忠诚这些传统美德被认为是封建文化的基础。
此外,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当代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当代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dcdc7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3.png)
当代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在当代社会,政治制度是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框架。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政治制度。
中西方政治制度作为全球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对当代中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差异和各自的优缺点。
一、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1. 政治理念差异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源于其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
西方政治制度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推崇民主和多元主义。
而中国的政治制度则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侧重集中统一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原则。
2. 政治体制差异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体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议会民主制度,通过选举形式选出代表人民意愿的议员组成国家机构。
而中国则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人民群众的主权。
3. 政治参与差异在政治参与方面,西方国家较为注重公民的参与和政治表达的多样性。
公民有权利参与政治决策和政府运行的各个环节,例如选举、抗议示威等。
而中国政治制度更注重集中的决策和行政效率,公民的政治参与相对较少。
4. 政府权力差异中西方政治制度在政府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机制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三权分立的原则,即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分散给不同的机构,以制约和平衡各个权力。
而中国政府则更加强调党政一体和集中统一的领导方式。
二、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缺点1. 中方政治制度的优点中国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实现集中统一的领导,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的政治制度注重国家利益和长期发展规划,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并推动国家事务的发展。
此外,中国政府在一些方面也能够更加高效地调控社会资源,使得国家在经济、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2. 中方政治制度的缺点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些缺点在于政治权力过于集中,民众的政治参与度较低。
由于政治体制的限制,中国的政治决策与民意的关联较弱,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表达和监督渠道相对不完善。
此外,权力过于集中也容易导致腐败和滥用职权的问题。
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
![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f47e8945fbfc77da269b1f9.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比篇一:浅谈西方国家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浅谈西方国家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一词,一般被认为最早出现在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中。
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要素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生变化,它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
社会保障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自罗斯福新政后,《社会保障法》颁布,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而英国在1601年与1834年分别颁布了新旧《济贫法》以及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把政策重点由原来的一切为了战争而转向恢复本国经济,而战争结束后的和平也给各国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社会保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17世纪初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开始起,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一直是处于一个迅速上升时期,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经济危机,所以社会保障制度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更加强调国家、单位、个人三者负担,注重个人责任;并且着手解决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失衡问题。
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建国前都是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形成,它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特征就是实施范围窄,其实施对象主要就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基本不属于其实施对象。
并且社会保障支付水平低,由于各级财政力量有限,社会救济水平也是很低,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方面分开来看,我国与西方国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在社会福利方面,西方主要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老年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妇女儿童社会福利以及一般社会成员的公共社会福利等内容构成。
古代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差异
![古代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80b001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5.png)
古代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差异古代中国和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可以从政治,经济,家庭和文化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
首先,在政治方面,古代中国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由君主统治。
中国的政治权力主要集中在皇帝和朝廷,其它官员通过考试制度来选拔。
相比之下,古代西方社会采用的是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
西方国家的政治权力通常是分散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但实际的政治权力往往由议会或选举产生的政府拥有。
这种差异导致了权力在中国被集中在皇帝身上,而在西方被分散在各个政府机关中。
其次,在经济方面,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属于农业社会。
社会结构以农民为基础,农民拥有土地并进行耕种。
土地被认为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只有皇帝可以分配它。
经济生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封建领主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
相比之下,古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更加多样化,以手工业和贸易为主导。
城市在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市民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再次,在家庭方面,古代中国强调家族观念,家庭是社会关系的核心。
中国家庭通常是多代同堂的,有着强烈的家族纽带,家族长辈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
相比之下,古代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家庭结构更加核心化。
家庭成员通常是核心家庭单元,独立生活和独立决策是更常见的。
最后,在文化方面,中国的社会结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
社会地位主要通过君主赋予的官职和考试制度来决定。
相比之下,古代西方社会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社会流动性。
个人的才能和成就被认为是获得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总结起来,古代中国和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家庭和文化等方面。
中国采用封建制度,政治权力集中在皇帝和朝廷;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家庭强调家族观念;文化上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社会等级和秩序。
相比之下,古代西方社会采用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政治权力更加分散;经济更加多样化,城市起到重要作用;家庭更加核心化;文化注重个人自由和社会流动性。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社会结构的不同价值观和组织原则,为我们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世纪中西方社会制度对比
![中世纪中西方社会制度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18676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d.png)
中世纪中西方社会制度对比中世纪中西方社会制度的对比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和社会结构等方面。
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尝试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1.政治制度在西方,中世纪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制度和教会制度。
在封建制度下,领主和附庸之间形成了一种基于契约的关系,领主提供保护,附庸则提供效忠和税款。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另一方面,教会制度在中世纪欧洲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教皇和主教们不仅在宗教上拥有权威,还在一些世俗事务中具有影响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中世纪政治制度则以皇权为中心。
皇帝被视为天的代表,对整个帝国拥有绝对权力。
然而,实际上,帝国常常被分为多个行政区域,由藩镇节度使管理。
此外,虽然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社会文化,但儒家思想并不具有像欧洲教会那样的统一影响力。
2.经济制度中世纪欧洲的经济主要基于封建农业和手工业。
庄园经济是欧洲中世纪经济的基础,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包括农奴为领主工作以换取食物和住所。
另外,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包括纺织、冶炼、建筑等行业。
而在中国,中世纪的经济制度则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大量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耕种,并向朝廷交税。
虽然也有一些商业活动,但与欧洲相比,中国的经济制度更倾向于内向型。
3.法律制度中世纪欧洲的法律制度深受教会法的影响。
教会法是一种独立的法律体系,不仅适用于教会事务,还对一些世俗事务具有影响力。
此外,一些世俗国家的法律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而在中国,中世纪的法律制度则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朝廷的律令和判例被视为法律的基础,而个人的行为规范则受到儒家道德准则的影响。
4.宗教和社会结构在中世纪欧洲,宗教在社会和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大部分人都是天主教会的成员,教士和修女们在社会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教会不仅对人们的信仰有深远影响,还在教育、慈善和医疗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而在中国,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相对较低。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8410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4.png)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国家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安全而实行的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西方国家和中国在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和实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西方国家和中国在社会福利制度上的差异,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一、社会福利范围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范围相对较广泛,涵盖了医疗保险、失业救济、养老金、儿童福利等方面。
西方国家注重了人们的基本权益,保障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并通过法律将人们的权益保护起来。
这些社会福利措施使得西方社会具有较高的平等性和包容性。
而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相对较为有限,主要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其他社会福利项目仍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相对较晚,在改革开放之前几乎不存在,因此在社会福利范围上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二、融资方式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一般通过税收的方式进行融资。
国民被要求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税款,然后政府将这些税款用于社会福利的发放和管理。
这种方式保证了社会福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而中国的社会福利融资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缴纳保险费,政府在部分特殊群体上给予补贴。
这种融资方式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会增加负担,且并不稳定,容易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
三、社会保障水平由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较早,其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高。
各项社会福利措施能够覆盖大部分人口,并提供较为优质和全面的服务。
这不仅减轻了个人和家庭的负担,同时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幸福感。
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福利资源有限,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此外,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严重的问题,导致老龄化现象加剧和养老金不足的情况发生。
四、制度运行效率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运行效率较高,管理机构相对规范,资金使用透明。
此外,社会福利政策的执行和监管严格,保证了社会福利措施的公平性和效果。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不均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社会福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平衡和不公平的情况。
在中国和西方社会之间,哪个更加注重公正和平等?
![在中国和西方社会之间,哪个更加注重公正和平等?](https://img.taocdn.com/s3/m/9ce3d70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5.png)
在中国和西方社会之间,哪个更加注重公正和平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增加,因此,探讨在中国和西方社会之间哪个更加注重公正和平等也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中西方各自的社会发展水平,也涉及到不同社会制度的比较和交流,探讨这个问题势必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
下面,我们将从法律、政治、经济方面分别探讨在中国和西方社会哪个更加注重公正和平等。
一、法律方面1.在中国,法律制度更加注重公正和平等。
中国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而且,中国有关死刑的法律程序也非常严格,执行死刑的条件会分别进行判断。
具体来说,死刑在中国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需要检察院的审查和报批、法庭对案情的认真审查,最后,国家主席会亲自批准,才能执行。
2.在西方社会,法律同样注重公正和平等。
但是,西方社会的法律制度更加注重个人权利保护,尤其是民事法律。
西方社会的民事法律涉及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为了保护每个人的权利,需要更加严格地执行法律。
而且,西方社会的到法律程序更加公开透明,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程序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二、政治方面1.在中国,政治体制注重公正和平等。
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工人阶级领导的地位得到了明确的确立,国家机构中包括了多个阶级和各个民族代表。
中国政治的公正性和平等性得到了保障。
2.在西方社会,政治体制同样注重公正和平等。
但是,西方社会更多地注重个体利益,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在政治方面,西方社会更加强调制度和流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每个人都有权利参与政治活动,争取自己的利益和权益。
三、经济方面1.在中国,经济制度注重公正和平等。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规律的作用,同时也非常注重社会公平和平等,通过税收、财政支持等手段,保证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另外,中国也注重通过改革命来新发展经济,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中西方制度
![中西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35d8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9.png)
中西方制度
中西方制度是指中西文化圈所形成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
中西方制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制度:中西方政治制度存在较大差异。
西方国家普遍采取民主制度,强调个人权利和政治参与。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行政集权是一种主要的政治制度模式。
中方政治制度以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目标,注重行政效率和社会秩序。
2. 法律制度:中西方法律制度有着明显的不同。
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法治原则,法律法规对政府和公民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往往优先于个人权利,法律实施更加注重司法实效和社会效益。
3. 经济制度:中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也有所不同。
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市场经济制度,重视市场竞争和私人产权保护。
而东方国家更多采取计划经济或者混合经济模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大。
4. 社会制度:中西方社会制度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国家,个人权利和自由得到广泛保障,社会公正和平等也受到重视。
而东方国家则注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也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团结。
虽然中西方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自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中方制度强调集权和高效行政,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快速作出决
策和行动。
西方制度则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强调民主和人权的普遍性。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中西方制度之间的融合和借鉴也在不断出现。
不同制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可以促进全球化进程中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发展。
而中西方制度的差异也会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反思,推动各国制度的改革和进步。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aea143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c.png)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生存、发展、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劳动保护等形式所构成的一种政策和体制。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许多相同点,也有很多差异。
下面将主要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劳动保护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一、社会保险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它的职工基本基于城市,农民基本没有纳入社会保险范围。
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相对完善,其覆盖范围和种类也比中国广泛,保障水平也更高。
例如,法国每位工人除了被强制性地纳入社会保险之外,还可以得到工会的额外保险,从而实现了全民保障;而德国则将成年子女、配偶、配偶父母、修读学校的儿童等都包含在了家庭保险中。
二、社会救助在社会救助方面,中国的制度主要以扶贫为主,强化对拥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怀。
西方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相对完善,其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也更高。
例如,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个人为核心的,长期失业者可以得到海量福利和房屋补贴,失明和全聋患者都可以申请国家证明,以便获得豁免电视许可费。
三、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福利主要分为教育、医疗、住房三个方面,但其福利覆盖率、福利支出水平和福利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有明显差距。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相对完善,在各个方面都具有更高的保障水平。
例如,英国的免费医疗制度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同等的医疗服务,而其免费教育制度也为所有具备资格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四、劳动保护在劳动保护方面,中国制定了多项法律,将社会保险和劳动保护纳入法定范畴,但在实行过程中,由于制度与管理上的缺陷,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享有更多的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障。
例如,美国可能是工资最高、福利最好的工业化国家,其工人有合法的1/3余额的假期权,还享有13个星期的产假,以及1年有薪产假。
综上所述,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制度与其他的比较
![中国的制度与其他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a8914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1.png)
中国的制度与其他的比较中国的制度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
在全球范围内,它备受关注并被广泛研究。
与其他国家的制度相比,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具有许多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的制度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一、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体制。
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不同,中国采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种制度保证了人民的广泛参与和利益表达,同时也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和公平。
与此相比,许多西方国家采用了多党制和竞选制度。
这种制度注重个人权利和多元利益的代表,充分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然而,多党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治利益斗争和决策效率低下等。
相比之下,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二、经济制度比较中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它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加入了市场经济的元素,注重市场的调节和资源的配置效率。
这种制度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相比之下,许多发达国家采用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这种制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市场的自主,使得市场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灵活。
然而,资本主义体制也存在着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来说更加注重公平与稳定,但也面临着市场监管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等挑战。
三、社会制度比较中国的社会制度强调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平。
中国实施了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如医疗、教育、住房等。
这种制度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相比之下,许多发达国家采用了福利国家的社会制度,注重社会保障和民生福利。
这种制度在保障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福利国家模式也存在着财政负担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中国的社会制度相对来说更加注重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基本权益的保障,但也需要在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质量上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中国的制度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与其他国家存在诸多差异。
中西方社会制度与经济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社会制度与经济模式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2784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9.png)
中西方社会制度与经济模式的比较研究近年来,中西方社会制度与经济模式的比较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个话题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于深入理解不同社会的发展和理念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西方社会制度和经济模式的比较进行探讨,分享一些观点和思考。
一、社会制度比较1. 中西方社会制度历史演进的差异中西方社会制度的发展历史具有明显差异。
西方国家在公元前古希腊时期就开始探索民主制度,延续至今。
而中国在古代以封建制度为主,直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因此,中西方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源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2. 中西方社会制度的运作机制西方国家秉持个人主义、自由市场和民主制度的价值观,以个人权利和自由为基石。
政府的角色相对较小,市场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而中国以“人民至上”、“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观,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更大的参与,市场和政府相辅相成。
中西方社会制度的差异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治理理念。
二、经济模式比较1. 中西方经济模式的理念差异西方经济模式强调市场的自由竞争和经济自由化,强调市场供需的平衡和效率。
政府的干预相对较少,经济主体以个人和企业为主导。
而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有序干预,以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方对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式的不同看法。
2. 中西方经济模式的实践特点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市场资源的配置相对高效。
但也会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而中国的经济模式在政府的引导下更加注重均衡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然而,也还存在一些诸如环境污染和不平等的问题。
三、中西方对待社会问题的差异1. 中西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西方社会注重个人权利、性别平等、民主参与等问题,追求多元文化和宽容包容。
而中国注重社会稳定、民生福祉、改善贫困等问题,倡导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败的有效遏制,根据西方的经验有三条:一是经济发展,可以高薪养廉、建立完善的银行监控体系。二是完 善法制。三是钱权交易的合法化。我们可以看一下全球,最腐败的哪些国家都是最贫穷的国家,像民主了两百多年的海地,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与海地为伍 的还有伊拉克、阿富汗等美国一手扶持的民主国家。而且在相近的情况下,越民主越腐败。古巴和朝鲜虽然也不是发达国家,但廉洁程度远远超过上述民主国 家就是一例。一向不被西方视为民主国家的新加坡,亚洲廉洁度名列第一,全球第五。廉洁度在亚洲名列第二的则是中国香港特区。极为巧和的是,它们均是华人社 会。因此,中国在经济发展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在一党制没有腐败刚性的前提下,也同样会达到或接近新加坡也就是是全球领先的廉政水准。
说起来,还是和民主制度脱不了干系。在民主社会,许多官员是选上来的,因而有任期保障。只要不违法,决策失误,或者 不作为,都不影响任期做满。而且一旦任期到了,下台了,就是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再被追究。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有人追究吗?制造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有 政治人物被追究吗?高达500亿美元(近3500亿人民币)、持续数十年的马多夫诈骗案,有官员被追究吗?而在中国,高官问责制日益完善,官员不称职或者 失职,犯错,随时会被追责。这就是为什么,当台风袭击前夜,大陆的官员严阵以待,理由是:避免灾害发生。因为发生了灾害,当地官员是要被追责的。台湾的官 员则度假赴宴。理由是:灾害还没有发生。
中国的一党制优势之二在于高效率,对出现的挑战和机遇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特别是在应对突发灾难事 件时。中国为迎接奥运会建造的三号航站楼,三年完成,这在西方连审批程序 需要的时间都不够。2008年百年一遇的汶川地震,中国高速有效的动员能力,震撼全球。此番海地地震,第一个到达灾区的竟然是万里之遥的中国,比海地的邻 国美国提前了两个小时!法国、美国等国就是应对本身发生的突发事件时,都相当混乱和低效。2003年法国发生酷暑、2005年美国遇到卡特琳娜飓风袭击, 就是如此。在灾害极其严重的时刻,法国总统希拉克继续度假,直至假期结束。而这次酷暑造成全法上万人死亡!小布什总统则是三天之后才终止度假,去指挥救 平暴而不是救灾,以至他们叹息宁愿选择前往伊拉克!去年,一场台风同时袭击两岸,大陆可以迅速 疏散一百万人,台湾却应对无力,造成六百多人死亡和失踪的惨剧。
中国的一党制优势之三在于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期内可以有效遏制腐败的泛滥。中国目前存在的腐败民众最为不满,何以仍然可以得出一党制能够有效遏制腐败的结论?首先,中国处于经济起飞期和社会转型期,纵 观人类历史,这一阶段是腐败的普遍高发期。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 都走过同样的道路。其次,中国和同处于经济起飞期的印度、俄罗斯相比,中国的腐败程度远远逊于这些同一进程的国家(根据总部在德的透 明国际2008年数据,中国腐败程度列72位,印度85位,俄罗斯147位)。特别 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的腐败曾达到极度疯狂和完全失控的程度。而正是俄罗斯的教 训,才使得全球正视中国反腐的经验。第三,任何形式的权钱交易在中国都是非法的,但西方国家却在一定条件下是合法的。尽管合法,却无法改变其钱权交易的本 质。就如同色情业在西方大多是合法的,但仍然无法改变其钱色交易的本质。但合法化的效果是腐败减少了,因为这些行为已经不属于腐败。这就如同,色情业和赌博业在中国是非法的,中国自 然要算入犯罪率中,这自然要高于色情业和赌博业是合法的国家。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西方的腐败是刚性腐败,中国的腐败是人性腐败。西方的民主,必须要有选举,而选举必须要有钱。政 治人物接受了财团的支持,获胜后,必然要给予回报。这就是民主制度下腐败的刚性原理。而在中国,官员的任命受诸多因素影响, 工作能力,群众测评、人情关系以及贿赂等等,但这种开支和大规模的选举所需要的费用相比完全不成比例,因此和财团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上任后的腐败主要是和人性的贪婪有关,收入不高和法规监督不完善 则是外因。但从客观上并没有必须腐败进行钱权交易的刚性原由。
中国模式的优异表现必然引发全球对其成功原因的研究,目前也算是百家争鸣,呈一时之盛。从国民性的角度 认为,中国勤劳、节俭,储蓄率高,从而为投资积累和提供了巨大资本。从全球化的角度又认为,中国 具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是人口红利效应,因此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得以成功实施,并成为全球化最大的赢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认为,中美在七十年代的关系改善,导致中 国打开国门,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和抓住西方产业转移的机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成长的 重要力量。从比较经济的角度讲,认为中国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是中国成功的关键。有的研究者更细致于具体的经济、社会措施,如认为国有土地有偿出让 是中国奇迹的根源,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等等不一而足。
应该说,这些研究都一定程度的说明了中国成功的原因,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回避了政治制度因素----如果不是决定性也是----最重要 的作用。
中国的政治制度如果放到全球、两岸政治比较的视野下,就会发现中国真正与众不同的特色是有效的一党制, 这才是中国经济成功的真正原因。
中国的一党制优势之一在于可以制订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而不受立场不 同、意识形态相异政党更替的影响。在欧洲,当英国、法国的左派和右派政党上台之后,国家发展政策立即改变,要么实行大规模的国有化,要么实 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在美国,偏左的民主党执政,一般就采取对福人增税、对财团开刀、对穷人 补助的政策,像克林顿时代和奥巴马政府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就是典型的一例。偏右的共和 党执政,则采取对福人减税、扶持财团的立场。每一次的摇摆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台湾在两蒋时代,还制订类似于大陆的“六年发展规划”, 但民主化之后,就统统不见了。毕竟政党执政只有四年或八 年,都是在炒短线,谁还管的了四年或八年以后的事情?再有印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农民的补贴上升了,但对农业的投资却下降了,农民可能在短期内受益, 但长期而言却失去了生产能力,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但是,由于短期分配却可以讨好民众,对政党的选票有利。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印度土地是私有制,可耕地面 积全球第一,人均土地面积也是中国的两倍,却解决不了全国的温饱问题,而中国的粮食产量却是印度的两倍。
当然,中国的腐败之所以相对于其它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能够得到更有效的遏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 国在一党体制下,有能力对之进行打击。中国的“双规”制度、实名举报制度、官员公示制度,就是其它国家所没有的。虽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无法达到西 方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准,但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时空内,已可算是最可接受的效果了。要知道现在名列亚洲廉洁排名第二的香港,上世纪七十年代却是另一番光 景。由于腐败过于严重,当时的港英殖民政府不得不成立廉政公署进行打击,结果竟然引发香港警察暴动,将廉政公署占领。其腐败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居法华人评说中西制度优越
新中国六十年历史,虽然常常分为两个三十年,但双方在终极目标上有一 个共性,就是探寻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前一个三十年希望通过强调意识形态和 主观能动性,打破资本主义法权,以一种反现代化的方式追求新的现代化之路。后一个三十年则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标志,一路走过不平凡的历程,创造出时称“中国模式”的全新现代化之路。
不仅对内政策处于不确定中,就是外交也同样。小布什时代就极力搞单边主义,到了奥巴马时代就积极主张多 边主义。希拉克和施罗德时代,中法、中德关系极佳,但到了萨科奇和默克尔时代则急速逆转。台湾的民进党上台就挑衅大陆,国民党上台就推动两岸交流。这种由于政党和领导人的变化而导致经常性的南辕北辙式的一百八十度调 整,其严重后果可以想象。
二是以美国为发源地、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动摇了全球对资本主义体系的信心。BBC在27国2.9万人 所做的调查表明,仅有11%的人认为资本主义在正常运行,而有23%的受访者认为资本主义存在致命弱点,世界需要新的经济制度。另有51%的受访者认为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系统需要规范和改革。而最悲观的是法国人,有43%表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完全失去信心, 认为需要彻底抛弃。这个时候,中国的成功自然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更何况,同样是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却在危机中出人意料的再夺三项桂冠:汽车销售量超越汽车王国美国跃居全球第一、出口贸易额取代德国成为全球 第一、经济总量力压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中国这种顺势也飞扬,逆势也飞扬的非凡表现,着实匪夷所思,堪称奇迹中的奇迹。
中国的模式从被质疑到被全球广泛承认,得益于两点。一是它本身的巨大成功。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年间超苏(俄)、意、英、法、德和日本等称雄近、当代的强国,高居全球第二,成为影响世界的巨大存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四亿贫困人口脱贫, 整个社会都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无可辨别的事实,自然令人心悦诚服。 目前全球的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最少十年、最多二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 大经济体。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2010年第一期刊登了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的文章,预测204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达123万亿美元,是2000年全球经济产出的将近三倍。中国的人均收入估计将达8.5万美 元,比欧盟高出一倍多,远远高于日本和印度的水平───中国从2000年的穷国变为2040年 的超级富国。 不过从中国自己的历史来看,这三十年真正的伟大变革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从过去仅仅是上层的变迁转为整个社会的演变:中国不再是一个几千年以来的农业社会,而是一个开放的、纵向和横向流动的工业社会、商业社会,并几乎同时和世界进入信息社会。
中国的一党制优势之四在于这是一个更负责任的政府。一谈到中国,西方往往套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说词。这 实是意识形态的相当然,与当今政治实践不符(众多民主国家存在的严重腐败就是证例)。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西方没有认识到“绝对权力也往往意味着绝对责 任”。在民主国家,出了问题可以推诿。执政党说是在野党不配合(如台湾的民进党时代),在野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又推卸责任是前者造成的。不仅如此,对跨越 政党任期的项目,往往会首先被牺牲掉。最近奥巴马总统向国会提交了2011年预算案,其中一款是砍掉了小布什时代的登月计划。而这个登月计划已经耗资91 亿美元,合人民币600多亿,这个项目就成了半拉子工程。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没有人为这么大的损失而负责。如果中国一个项目决策造成这么大的损失,责任 人怎么可能会被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