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行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
02
国家与政权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国家的本质
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国家的职能
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主 要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能主 要是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 益不受侵犯。
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概念
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所采取的 用以实现其国家权力的形式,即统治 阶级为了反对敌人、保护自己而组织 起来的政权机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 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特点。
04
政治参与与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的内涵与意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
指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参 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意愿,影
响政治决策的行为。
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有 助于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 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减 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和 谐。
提高政府决策质量
政治参与可以使政府更好地了解 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
性,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
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政治文化是民族精神 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政治 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着民族的政 治心理、政治情感和政治习惯等, 是民族精神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民族精神对政治文化 具有反作用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 柱和精神动力,对政治文化的发 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具 有强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其政治 文化也必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政治学之第十一章政治行为
(一)传统政治管理
❖ 传统政治管理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 ❖ 从管理主体方面看,管理主体一般只局限于政府
机关,当时还没有政党,以及其他社会政治组织; ❖ 从权力特性方面看,权力具有任意性和连带性,
以及极高的集中性; ❖ 从管理功能上看,传统政治管理具有排他性; ❖ 从管理方法上看,基本上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方法
第三节 政治统治
一、政治统治的本质 (一)西方学者关于政治统治的理论 ❖ 1.精英统治论; ❖ 2.多元统治论; ❖ 3.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论。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统治本质的理
论 ❖ 阶级统治。
二、政治统治的特征与基础
(一)特征 ➢ 1.阶级性; ➢ 2.至上性; ➢ 3.强制性; ➢ 4.有序性; ➢ 5.社会性。
第十一章 政治行为
主要内容
❖ 政治行为概述; ❖ 政治行为规范; ❖ 政治斗争; ❖ 政治统治; ❖ 政治管理; ❖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一、政治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行为的含义
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为获得、运用或 影响国家政治权力,从而获得和实现特定 政治权利和利益而进行的社会政治活动的 总称。
1.含义 政治斗争,是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主体为了 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进行的 争夺或影响国家政治权力的政治行为。
2.政治斗争的特征 ➢ (1)以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利益与权利为
目的; ➢ (2)以夺取或维护国家政治权力为目标; ➢ (3)关系全体成员的利益; ➢ (4)斗争各方都有意识的自觉性。
❖ 管理功能表现出开放性特征;
❖ 管理方法科学化程度提高,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管理技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
❖ 现代政治管理表现出很强的“法治”特点。
政治学基础 第五章政治行为
重德 敦品 笃学 躬行
2、实质 国家的政治统治实质上就是阶级统治,
是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
益。
重德 敦品 笃学 躬行
当然,政治统治或阶级统治实际上也离 不开维护公共利益。说政治统治的本质是阶 级统治,决不意味着阶级统治就是国家活动 的全部内容,国家还要以公共权威的面目出 现来维护全社会的利益,并最终有利于统治 阶级的利益。
重德 敦品 笃学 躬行
(3)二者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政治统治的主 要任务是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持 统治阶级地位的稳固和根本利益的实现。即稳定 与秩序。而政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既定的政治 统治格局下,对经常性或日常性的社会公共政治 生活进行调控,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一 定程度地使社会利益得到实现,在保障政治秩序 稳定的同时去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即稳定与 效率。
重德 敦品 笃学 躬行
(2)二者的行为客体有所不同。政治统治只能 是统治阶级实施的行为,由统治阶级的性质所决 定,政治统治的客体既可能是社会的多数人(如 在剥削阶级社会就是这样),也可能是社会的少 数人(如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政治管理 在任何时候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因而政 治管理的客体在任何社会也只能是多数人。在这 些多数人中,既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也包 括被统治阶级的成员。
重德 敦品 笃学 躬行
目前国内学者对行政管理的认识尚未形成 共识,一般是从三个层次上理解行政管理的: 在第一个层次上,行政管理是指行政机关对其 内部事务的管理,不涉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 理;在第二个层次上,行政管理的对象超出了 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范围,包括对社会公 共事务及政治性事务的管理;在第三个层次上, 行政管理不仅指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 理,而且还指所有国家机关及其相关组织对社 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政治ppt课件
改革与革命
通过渐进式改革或暴力革命来 实现政治体系的变革。
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借 鉴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验。
公民参与和社会运动
加强公民参与和社会运动,推 动治体系的变革和进步。
教育和文化传播
加强教育和文化传播,提高公 民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促
进政治发展的进程。
05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的内涵
国家的结构形式
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即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规 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事务。
单一制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 发展。
行政体制
行政体制的定义
行政体制是指行政管理机构的设 置、职能配置、运作方式等方面
的总称。
行政体制的重要性
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基础,对于 政府职能的履行、公共服务的提供 和社会管理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
行政体制的类型
行政体制可以分为层级制、职能制 、地域制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 特点和适用范围。
03
政治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
维持功能
政治文化能够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价值 取向,使人们的政治行为符合整个社会的 利益和要求。
政治文化能够维持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平衡 ,使政治体系得以正常运行和发展。
塑造功能
凝聚功能
政治文化能够塑造人们的政治人格和价值 观,影响人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评价。
政治文化能够凝聚社会成员的力量,使社 会成员在共同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的基础 上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
02
政治体制
通过渐进式改革或暴力革命来 实现政治体系的变革。
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借 鉴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验。
公民参与和社会运动
加强公民参与和社会运动,推 动治体系的变革和进步。
教育和文化传播
加强教育和文化传播,提高公 民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促
进政治发展的进程。
05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的内涵
国家的结构形式
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即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规 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事务。
单一制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 发展。
行政体制
行政体制的定义
行政体制是指行政管理机构的设 置、职能配置、运作方式等方面
的总称。
行政体制的重要性
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基础,对于 政府职能的履行、公共服务的提供 和社会管理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
行政体制的类型
行政体制可以分为层级制、职能制 、地域制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 特点和适用范围。
03
政治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
维持功能
政治文化能够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价值 取向,使人们的政治行为符合整个社会的 利益和要求。
政治文化能够维持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平衡 ,使政治体系得以正常运行和发展。
塑造功能
凝聚功能
政治文化能够塑造人们的政治人格和价值 观,影响人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评价。
政治文化能够凝聚社会成员的力量,使社 会成员在共同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的基础 上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
02
政治体制
组织政治行为
“有效的管理”标签
富有责任感 建立工作关系 表现忠诚 授权 为决策寻找充分证据 鼓励变革和革新 促进团队工作 提高效率 提早计划安排 有才干、有魄力 事业心强 精明敏锐 老练稳健 十分自信 心细周到
组织政治知觉
一、组织政治知觉的定义 二、组织政治知觉的结构 三、冲突、权力与政治知觉 四、Ferris的组织政治知觉模型
组织政治行为的表现(三)
一、组织政治技术
3.对抗行为
对抗行为是政治行为中最激烈的形式, 它常常表现为员工按照 自己坚信的道理办事, 而不按照管理人员的意愿办事。对抗行 为很难被纠正, 由于它的产生所导致的组织文化的迅速恶化会 对管理造成很坏的影响。如员工因不满工资太低, 而几天罢工, 致使企业生产停止运作。
组织政治知觉(八)
三、冲突、权力与政治知觉
•冲突:Pfeffer(1999)认为冲突是组织政治行为的根源, 组织内冲突频繁时,组织成员的组织政治知觉就很高。 •权力:Kaemar(1999)及Valle(2000)研究发现集权 程度增高时,组织政治知觉的程度也升高,两者呈正相 关关系。
组织政治知觉(九)
• 薪酬和晋升政策行为的政治 知觉
• 上级的行为 • 同事与小团体行为 • 政策与实务差距
组织政治知觉(三)
二、组织政治知觉的结构
1.一般政治行为的政治知觉
一般政治行为的政治知觉指对于组织成员以服务自我(self一 serving)的方式获得有价值的产出的政治行为的知觉。 包括: (1)当组织中的规章、制度不能有效执行时所发生的政治行 为; (2)在没有规则及政策以供遵循时,个人依照自我的意 志制订对其自身有利和获得更高职位的规则,并将这些规则 强加于其他人的政治行为。
二、组织政治知觉的结构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七课 第一框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课件 苏教版
探究:这个故事最美好的结局是什
么?为实现这样的结果,海因茨还有 其他选择吗?
为了救妻子,海因茨还有其它更好的行为选择吗?
行为
后果
①请媒体呼吁社会捐款; ②到有关部门揭发药剂师抬 高药价行为; ③请求慈善机构出钱救助;
④先借贷买药救妻子。
……
妻子获救
(1)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作为的行为会产生 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你觉得布朗警官应不应该进一步追查海因茨破窗偷药 Nhomakorabea案件呢?
法律归类
追查
作为
不追查 不作为
后果 好友丧妻并蹲进监狱 失职并受到上级领导的处分
请据上表用两句话概括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行为
闯红灯
①
可能的行为 ① ② ……
可能的后果 ② ……
后果 学习成绩下降
(1)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①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②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含义: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
而未实施的行为。(“当为而不为”)
不作为 实质: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
警察接警不出;
举例:医生见死不救;
父母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
第二站
海因茨有一交往多年的好朋友布朗,两人从小学 到初中一直是同班同学,布朗现在在镇上当警察。当 晚,布朗正好值夜班。可是下班回家的途中,朦朦月 色下,正好看见远处一人准备击破窗子进入药剂师的 药房内。于是,他轻轻地走到药房,守在窗口,打算 等小偷出来时将他一举抓获。可是,小偷被抓住的时 候,布朗惊讶地发现竟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海因茨。 几经追问,海因茨说出了自己缺钱买药的困境,并央 求布朗为他保密,但又不肯把偷来的药还给药剂师。 迟疑之间,海因茨就要拿着偷到的药物回家救妻子!
么?为实现这样的结果,海因茨还有 其他选择吗?
为了救妻子,海因茨还有其它更好的行为选择吗?
行为
后果
①请媒体呼吁社会捐款; ②到有关部门揭发药剂师抬 高药价行为; ③请求慈善机构出钱救助;
④先借贷买药救妻子。
……
妻子获救
(1)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作为的行为会产生 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你觉得布朗警官应不应该进一步追查海因茨破窗偷药 Nhomakorabea案件呢?
法律归类
追查
作为
不追查 不作为
后果 好友丧妻并蹲进监狱 失职并受到上级领导的处分
请据上表用两句话概括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行为
闯红灯
①
可能的行为 ① ② ……
可能的后果 ② ……
后果 学习成绩下降
(1)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①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②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含义: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
而未实施的行为。(“当为而不为”)
不作为 实质: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
警察接警不出;
举例:医生见死不救;
父母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
第二站
海因茨有一交往多年的好朋友布朗,两人从小学 到初中一直是同班同学,布朗现在在镇上当警察。当 晚,布朗正好值夜班。可是下班回家的途中,朦朦月 色下,正好看见远处一人准备击破窗子进入药剂师的 药房内。于是,他轻轻地走到药房,守在窗口,打算 等小偷出来时将他一举抓获。可是,小偷被抓住的时 候,布朗惊讶地发现竟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海因茨。 几经追问,海因茨说出了自己缺钱买药的困境,并央 求布朗为他保密,但又不肯把偷来的药还给药剂师。 迟疑之间,海因茨就要拿着偷到的药物回家救妻子!
政治行为
⑴民主政治是政治参与的基本政治条件。 ⑵生活温饱是政治参与的基本经济条件。 ⑶公民素质良好是政治参与的社会条件。
⒌影响因素:
⑴经济状况; ⑵社会地位; ⑶公民素质; ⑷政治环境; ⑸文化环境; ⑹社会机会; 个人状况
社会状况
⒍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主要问题-“五多五少” 动员型政治参与多,自主型政治参与少 弥散型政治参与多,组织型政治参与少
⒌政治统治的方式
⑴强治方式:以强力压迫进行统治的方式。
⑵法治方式:以法律法规进行统治的方式。
⑶绩治方式:以政府绩效进行统治的方式。
⑷理治方式:以意识形态进行统治的方式。
⑸德治方式:以伦理道德进行统治的方式。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几种政治统治 方式往往是融合交替使用的。
三、政治管理
⒈含义:执政者为实现政治统治目标所进 行的管理行为。 ⒉特点: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服务 性、协调性(秩序和活力、效率和公平) ⒊公理: ⑴人类具有共同的基本政治价值。 这就是尊严、自由和平等,具体表现 为各种人权;
⒋职能:
⑴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主要包括确定、分配、实现、维护、 发展社会共同利益这五个方面。 ⑵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 ①把握利益矛盾; ②分析利益矛盾; ③解决利益矛盾。
⒌方式: ⑴按照管理手段,可以分为行政方式、经 济方式和法律方式等。
⑵按照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管理方式 和策略管理方式。 ⑶按照管理思路,可以分为系统管理方式 和过程管理方式。
⑵良好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人类基本政治价 值的保障。
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政治制度,它至少 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普选,二是法治,三是 限权,四是参与(竞争性参与),五是宽容。
⑶评价民主政治有一套客观标准。
主要有普选状况、政治参与状况、法治 状况、政治透明状况、人权状况、政府官员履 责状况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⒌影响因素:
⑴经济状况; ⑵社会地位; ⑶公民素质; ⑷政治环境; ⑸文化环境; ⑹社会机会; 个人状况
社会状况
⒍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主要问题-“五多五少” 动员型政治参与多,自主型政治参与少 弥散型政治参与多,组织型政治参与少
⒌政治统治的方式
⑴强治方式:以强力压迫进行统治的方式。
⑵法治方式:以法律法规进行统治的方式。
⑶绩治方式:以政府绩效进行统治的方式。
⑷理治方式:以意识形态进行统治的方式。
⑸德治方式:以伦理道德进行统治的方式。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几种政治统治 方式往往是融合交替使用的。
三、政治管理
⒈含义:执政者为实现政治统治目标所进 行的管理行为。 ⒉特点: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服务 性、协调性(秩序和活力、效率和公平) ⒊公理: ⑴人类具有共同的基本政治价值。 这就是尊严、自由和平等,具体表现 为各种人权;
⒋职能:
⑴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主要包括确定、分配、实现、维护、 发展社会共同利益这五个方面。 ⑵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 ①把握利益矛盾; ②分析利益矛盾; ③解决利益矛盾。
⒌方式: ⑴按照管理手段,可以分为行政方式、经 济方式和法律方式等。
⑵按照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管理方式 和策略管理方式。 ⑶按照管理思路,可以分为系统管理方式 和过程管理方式。
⑵良好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人类基本政治价 值的保障。
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政治制度,它至少 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普选,二是法治,三是 限权,四是参与(竞争性参与),五是宽容。
⑶评价民主政治有一套客观标准。
主要有普选状况、政治参与状况、法治 状况、政治透明状况、人权状况、政府官员履 责状况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政治行为
1.指示作用 2.调整与辅助作用 3.约束作用 4.期望作用
四、政治行为的类型
(一)依据政治行为主体的数量:个体政治行 为和群体政治行为。 (二)依据政治行为的不同性质,可以对政治 行为做这样的划分
1.按照政治行为是否合法:合法的政治行 为和非法的政治行为。
2.依据政治行为的思维特点:理性的政治 行为和非理性的政治行为。
三、政治行为规范
? (一)政治行为规范的含义 政治行为规范是指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必须
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 习惯规范、宗教信条、政治团体的纲领、章程、 规则、以及政府有关的指令、指示、布告、公 告、通知、通报等,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缔约、 公报、协定等等。
(二)政治行为规范的作用
(四)依据政治行为的功能:保护性政 治行为、管制性政治行为、发展性政治 行为、服务性政治行为。
(五)依据政治行为的活动范围:国内 政治行为和国际政治行为。
(六)按照社会政治生活的常见形式对政治
行为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政治斗争、政治统 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四种类型。
第二节 政治斗争
一、政治斗争的特征和分类 (一)政治斗争的含义和特征
第三章 政治行为
第一节 政治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一、政治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行为的含义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 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 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 社会活动。
? 政治行为的形成过程:
刺激(内、外)——感受——动机、利益需 求
——价值判断(理性、非理性)——政治态 度(积极、消极)——政治行为(作为、不作 为)。
? 政治行为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二)政治行为的特征
四、政治行为的类型
(一)依据政治行为主体的数量:个体政治行 为和群体政治行为。 (二)依据政治行为的不同性质,可以对政治 行为做这样的划分
1.按照政治行为是否合法:合法的政治行 为和非法的政治行为。
2.依据政治行为的思维特点:理性的政治 行为和非理性的政治行为。
三、政治行为规范
? (一)政治行为规范的含义 政治行为规范是指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必须
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 习惯规范、宗教信条、政治团体的纲领、章程、 规则、以及政府有关的指令、指示、布告、公 告、通知、通报等,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缔约、 公报、协定等等。
(二)政治行为规范的作用
(四)依据政治行为的功能:保护性政 治行为、管制性政治行为、发展性政治 行为、服务性政治行为。
(五)依据政治行为的活动范围:国内 政治行为和国际政治行为。
(六)按照社会政治生活的常见形式对政治
行为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政治斗争、政治统 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四种类型。
第二节 政治斗争
一、政治斗争的特征和分类 (一)政治斗争的含义和特征
第三章 政治行为
第一节 政治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一、政治行为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行为的含义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 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 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 社会活动。
? 政治行为的形成过程:
刺激(内、外)——感受——动机、利益需 求
——价值判断(理性、非理性)——政治态 度(积极、消极)——政治行为(作为、不作 为)。
? 政治行为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二)政治行为的特征
政治行为:政治统治与政治参与
政治统治的核心问题乃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问题。其统治基础实 际上是政治统治行为主体的权威基础。 1、暴力是国家政权具有权威性的物质基础。由于政治统治是政治 斗争的结果,政治统治的基础首先来自统治者在斗争中藉以取胜 的暴力权威,即武装的人,和物质的附属物如军队、警察、法庭、 监狱等。“枪杆子里出政权”。 2、国家行使社会职能是其权威是第二个基础。恩格斯认为,统治 与奴役的关系经过两条道路产生,一是通过原始社会中维护共同 利益、担负公共管理职能的公共职位演化而来,如贸易、解决争 端、监督用水灌溉和原始宗教等;二是通过生产分工和战争产生 的政治统治。 3、社会成员的服从和认可是政治统治的社会心理基础。统治不能 单纯依靠强力,政治权力必须依靠某种价值标准和观念,以及反 映这种价值的制度体系,使权力转化为权威,形成一种精神力量, 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才能带来服从效果,否则无法真正达到让 被义国家的政治参与具有以下特征: (1)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 (2)政治参与的狭隘性 (3)政治参与的工具性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参与具有若干自身的特 征。 (1)政治参与的广泛性 (2)政治参与的发展性 (3)政治参与的规范性 (4)政治参与的义务性
2.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
不主张广泛的政治参与的原因
(1) 鼓励那些对政治不熟悉、没有兴趣的人士参 与政治,对社会并没有什么好处。 (2)坚持认为每个公民都要参与政治的观点,只是 以对民主的忠诚情感代替了对民主的理性判断。 (3)即使在最理想的政治条件下,一些选民也不 会具有进行复杂的政治判断所需要的实际政治知识。 (4)广泛的政治活动从某些判断是活动可取的,但 也有不利的因素。
政治统治:实际上是政治斗争中最强大的政 治势力,对于社会的支配、控制行为。政 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强大, 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 利益和社会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 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和控制。是人 类政治生活中最高层次的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
(4)认为政治统治是精英统治,即按照社会中的少数 政治精英意志形成的秩序。 (5)政治统治是官僚统治,官僚体系和阶层在政治生 活和权力运行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关于政治统治的这些看法,具有特定的社会政治背 景和政治思想渊源,如神权统治观是神权政治的体现 ,父权统治观则是对于政治现象的血缘关系的解释, 而契约统治观则是自然法政治哲学对于政治统治的典 型解释。但是,它们并没有科学地揭示政治统治的本 质。
政治管理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内在矛盾的另一选择途 径,是这一矛盾的重要行为体现。在内容上,它体现 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和社会后果。在现实政 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对于公共生活的管理, 包括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公共 利益,规制和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行为,承 担社会公共职能等行为。由此可知,政治管理的本质 是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 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政治管理 的重要功能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政治管 理的行为内容是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
第一章 政治统治
第一节、政治统治的含义
第二节、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
第三节、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
一、政治统治的含义
“统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尚书》称:“冢宰掌邦 治,统百官,均四海。”唐朝训诂学家颜师古认为: “统,治也”。古籍中的“统”和“治”即统领和治 理的意思。 英语的rule or dominate,指主人与服从他的人这样一 种关系。西方词汇中的“统治”指对于社会成员的支 配与控制。
政治管理在中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是一个新的概念。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正式形成这一概念。在西方, 政治管理是与治理的概念一起产生和发展的。目前, 对于政治管理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需要简要 予以辨析。 1、政治=管理,政治管理就是政治。孙中山先生对政 治的看法比较典型。政治从行为的角度就包括政治统 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 2、政治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 之分,狭义的行政管理仅指对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 ,广义的行政管理包含对于行政机关的管理和政府对 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第四讲政治行为
是组织过程模式和官僚政治模式的统称。
组织过程模式
官僚组织模式
官僚政治模式
(二)决策形成理论
4.官僚组织模式
组织过程模式:
强调大型组织中所存在的价值、设想及习惯的行为 模式对于决策的影响。
官僚政治模式:
强调追求各自利益的个人和机构之间的讨价还价对 于决策的影响。
(二)决策点:
现代模式
情感中立性 集体倾向性 普遍倾向性 社会成就倾向性 精确性
三、重点内容:政治决策
(一)决策与政治决策
1.决策的含义
决策(decision-making)指个人、团体、商 业机构或政府组织采取某种行动的计划。
(一)决策与政治决策
2.政治决策的过程
1.政策动议(policy initiation) 2.政策预估(estimatiom) 3.政策选择(selection) 4.政策实施(implementation) 5.政策评估(evaluation) 6.政策终结(termination)
(二)决策形成理论
2.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理论前提: 人的理性的局限性: ⑴受个人知识能力的限制; ⑵受客观世界复杂性的挑战; ⑶受价值体系的限制。 主要特点: 决策的标准应当是“满意”而不是“最 优”。
(二)决策形成理论
3.渐进决策模式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harles Lindblom,1917— )
(二)政治行为的基本形式
1.政治斗争
政治斗争是指各政治主体之间基于自身的 利益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权利而围绕着公共政 治权力所产生的对抗性互动行为。
(二)政治行为的基本形式
2.政治统治
政治统治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 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 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 强力支配与控制。
组织过程模式
官僚组织模式
官僚政治模式
(二)决策形成理论
4.官僚组织模式
组织过程模式:
强调大型组织中所存在的价值、设想及习惯的行为 模式对于决策的影响。
官僚政治模式:
强调追求各自利益的个人和机构之间的讨价还价对 于决策的影响。
(二)决策点:
现代模式
情感中立性 集体倾向性 普遍倾向性 社会成就倾向性 精确性
三、重点内容:政治决策
(一)决策与政治决策
1.决策的含义
决策(decision-making)指个人、团体、商 业机构或政府组织采取某种行动的计划。
(一)决策与政治决策
2.政治决策的过程
1.政策动议(policy initiation) 2.政策预估(estimatiom) 3.政策选择(selection) 4.政策实施(implementation) 5.政策评估(evaluation) 6.政策终结(termination)
(二)决策形成理论
2.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理论前提: 人的理性的局限性: ⑴受个人知识能力的限制; ⑵受客观世界复杂性的挑战; ⑶受价值体系的限制。 主要特点: 决策的标准应当是“满意”而不是“最 优”。
(二)决策形成理论
3.渐进决策模式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harles Lindblom,1917— )
(二)政治行为的基本形式
1.政治斗争
政治斗争是指各政治主体之间基于自身的 利益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权利而围绕着公共政 治权力所产生的对抗性互动行为。
(二)政治行为的基本形式
2.政治统治
政治统治是经济上最强大的、占优势地位 的阶级,为维护和强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 秩序,通过国家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 强力支配与控制。
八年级政治行为与后果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谢延信:用一生坚守承诺
97年获省总工会“文明家庭”·06年入围“感动中国十大矿工” ·06年获“十大敬老楷模”特别奖 ·06年入选“中原二十四孝贤
有一种承诺叫白头到老
我们的承诺
入团誓词
什么是真正的承诺:
不要容易许诺
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特殊因素及早阐明
我应当如何做?
做一种重定,仍然牢切记住自己对母亲许下的诺言,初中三年,她一共得了六个第一名。后来上了高中,她仍然是年年第一,在整个中学六年中,共得了十二个第一名。由于她信守商定,为实现自己的诺言,付出了别人想象不到的努力,最后终于学业有成,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称为国内外出名的科学家。
生活中时时到处有承诺
二、生活中到处有承诺
公安部门的承诺法官的承诺 政府的承诺 其它行业的承诺 国家对国家的承诺
公安部门的承诺
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
内容:
意义:
这种承诺的推行,使公安民警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大为改观,也使整个社会的治安进一步好转。
法院的承诺
内容:
《有关规范法官和律师互有关系、维护 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
A
2004年6月起,云南省全方面启动农业人口独生儿女奖励优惠政策。这阐明( )A .政府机关被迫为人民办实事 B .政府信守承诺为人民办实事C .云南省政府领导为了要政绩 D .公安机关信守承诺为人民办实事
B
下列名言典故能体现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③徙木为信 ④两耳不闻窗外事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林兰英对她母亲作了什么承诺,她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许诺的?
2、你近来对同窗、老师、朋友、父母作过什么承诺?你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许诺的?你的诺言没有兑现,你有什么感受?兑现了,你又有什么感受?
97年获省总工会“文明家庭”·06年入围“感动中国十大矿工” ·06年获“十大敬老楷模”特别奖 ·06年入选“中原二十四孝贤
有一种承诺叫白头到老
我们的承诺
入团誓词
什么是真正的承诺:
不要容易许诺
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特殊因素及早阐明
我应当如何做?
做一种重定,仍然牢切记住自己对母亲许下的诺言,初中三年,她一共得了六个第一名。后来上了高中,她仍然是年年第一,在整个中学六年中,共得了十二个第一名。由于她信守商定,为实现自己的诺言,付出了别人想象不到的努力,最后终于学业有成,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称为国内外出名的科学家。
生活中时时到处有承诺
二、生活中到处有承诺
公安部门的承诺法官的承诺 政府的承诺 其它行业的承诺 国家对国家的承诺
公安部门的承诺
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
内容:
意义:
这种承诺的推行,使公安民警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大为改观,也使整个社会的治安进一步好转。
法院的承诺
内容:
《有关规范法官和律师互有关系、维护 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
A
2004年6月起,云南省全方面启动农业人口独生儿女奖励优惠政策。这阐明( )A .政府机关被迫为人民办实事 B .政府信守承诺为人民办实事C .云南省政府领导为了要政绩 D .公安机关信守承诺为人民办实事
B
下列名言典故能体现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③徙木为信 ④两耳不闻窗外事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林兰英对她母亲作了什么承诺,她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许诺的?
2、你近来对同窗、老师、朋友、父母作过什么承诺?你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许诺的?你的诺言没有兑现,你有什么感受?兑现了,你又有什么感受?
政治学原理第三章 政治行为
二、政治统治的基础
1.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 2.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3.政治统治的公共职能基础 4.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
三、政治统治合法化
政治统治合法化,就是政治统治获得 合法性的过程,也就是统治阶级极力 把统治权力渲染成全社会成员的意志 体现从而为自己树立权威形象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实现: 一是通过庞大的权力机器给人以直接 的心理威慑;二是通过制度化的机制 与社会成员加强联系,以使获得程序 化的权威;三是通过宣传教化以获得 信仰方面的权威。
第三章 政治行为
第一节 政治行为的含义、 基本特征和分类
一、政治行为的含义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 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 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 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 开的社会活动。
政治行为的四个基本要素:政治 行为的性质、主体、方向、方式。
二、政治行为的基本特征
政治行为具有阶级性、权力性、 目的性、价值倾向性、大众性、 互动性以及习得性等一系列特征。
三、政治行为的制约因素
制约政治行为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两 个方面。 在客观因素中,人们的经济地位、政 治关系、时代背景、社会舆论的开放 和控制、文化差异等,乃是制约人们 政治行为的主要因素。 在主观因素中,主要有家庭影响和个 人所受教育情况、政治经验、宗教信 仰和个性特征等。
政治斗争对于社会历史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 (1)政治斗争能够不断改变社会利 益分配结构和社会结构; (2)政治斗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 进社会变迁; (3)政治斗争能够影响到权力关系 和社会政治结构的改变; (4)政治斗争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 社会经济发展。
八年级政治养成亲社会行为PPT优秀课件
A.太软弱可欺,就这样只会使自己吃亏 B.为人谦让,值得我们学习 C.缺乏竞争精神,将来会不适应社会生活 D.待人宽容,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2.“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
得了什么。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 风险的生命意义。”爱因斯坦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A.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B.只有伟人才能为社会作贡献 C.社会需要人们发扬奉献精神 D.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3.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我国青少年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公
第十一课 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什么来自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 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谦让的意义及基本体现? • 分享对个人、社会有什么意义? • 助人有何意义以及注意问题? • 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能力目标:
学会和谐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情感目标:
感动中国2004 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2004 十大人物之一
徐本禹支教的教室
深圳绝症歌手丛飞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至今已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 178名贫困儿童,累计捐助款达300万元。 一边凑钱治病,一边心系助学。
从成龙、徐本禹、丛飞的事迹中, 你发现他们的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特 点?
回报社会 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
我为社会做贡献
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 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2、观察自己生活的学校、 社区等环境,看看还存在哪 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发现的问题: 我提出的建议:
• 考考你: • 1.刘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到先
人后己,有时候别人无意中冒犯了他,他也一笑 了之,不去计较。你认为刘明:
得了什么。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 风险的生命意义。”爱因斯坦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A.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B.只有伟人才能为社会作贡献 C.社会需要人们发扬奉献精神 D.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3.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我国青少年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公
第十一课 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什么来自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 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谦让的意义及基本体现? • 分享对个人、社会有什么意义? • 助人有何意义以及注意问题? • 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能力目标:
学会和谐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情感目标:
感动中国2004 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2004 十大人物之一
徐本禹支教的教室
深圳绝症歌手丛飞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至今已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 178名贫困儿童,累计捐助款达300万元。 一边凑钱治病,一边心系助学。
从成龙、徐本禹、丛飞的事迹中, 你发现他们的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特 点?
回报社会 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
我为社会做贡献
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 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2、观察自己生活的学校、 社区等环境,看看还存在哪 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我发现的问题: 我提出的建议:
• 考考你: • 1.刘明脾气很好,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够做到先
人后己,有时候别人无意中冒犯了他,他也一笑 了之,不去计较。你认为刘明:
政治ppt课件
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比较
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
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以民主、自由、平等为核心价值观, 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市场经济,重视法治和契约精神。
中国政治文化
中国政治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强调集体主义和国家利 益至上,注重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重视人情世故和人际 关系。
不同国家政治文化的差异
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政治文化,这些差异导致了各国在政治制度、政 策制定和执行等方面的不同。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政治文化的定义
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对政治制 度、政治观念、政治行为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政治文化的特点
政治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稳定性等特点,它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传 统、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对政治制度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政治制度类型
常见的政治制度类型包括君主制 、共和制、联邦制、社会主义制 度等。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
君主制与共和制比较
01
君主制和共和制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区别在于国家元
首的产生方式和权力分配。
联邦制与单一制比较
02
联邦制和单一制是两种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区别在于中
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关系。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特点分析
01
02
03
04
05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 展具有以下特点
政治制度多样化:不同 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进 程中,政治制度呈现出 多样化的特点,既有资 本主义制度,也有社会 主义制度,还有混合制 度等。
政治参与扩大化: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 意识的提高,人们的政 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 政治参与的范围和程度 也不断扩大。
政治行为(总论) PPT课件
3、三种传统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个 体选民,每项研究以不同的方式对个体公民在 民主政治中的作用能力提出了质疑,进而对民 主理论提出了挑战。
4、政治社会学:社会决定论对独立公民模 型的挑战;政治心理学:典型公民所具有的知 识真空,放弃了对以狡猾的政治老练公民决策 者为基础的民主理论的纠缠;政治经济学家: 造成了公民身份的最终谜团——为什么理性人 在每个个体投入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趋于微不足 道时还关注公民的责任?
政治动机 良 良 良
不良 良
不良 不良 不良
政治行动 良
不良 良 良
不良 不良
良 不良
政治结果 良 良
不良 良
不良 良
不良 不良
整体评价 最佳 次佳 次佳 次佳 次差 次差 次差 最差
1、政治行为研究的根本价值在于它以个体 选民为核心,有助于改善对公民的职责和权利 及民主政治的研究。
2、政治行为研究的三个传统:(1)源自 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研究局的政治社会学传统; (2)源自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政治心理 学传统;(3)着手将合理性及自身利益概念应 用到公民行为研究的政治经济学传统。
三、政治意向:指人们对于政治人物、政治事件
以及政治活动等政治对象的反应倾向,是人们对与上 述政治对象采取某种政治行为的心理准备。政治意向 是由政治态度过渡到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
(1)政治动机是政治意向的基本要素。政治动机 是指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的政治 目的的内在动力。不同的政治动机不仅造就了形形色 色的政治态度,也为人们的政治抉择提供了依据。
卢梭区分了自然人与公民的区别,并在公 民的概念框架下说明了好的社会制度的界定标 准:
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 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 同胞才有关系。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 是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在于他同总体,即 同社会的关系。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 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 如何才能够剥夺他的绝对的存在,而给他以相 对的存在,并且把“我”转移到共同体中去, 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 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 。
4、政治社会学:社会决定论对独立公民模 型的挑战;政治心理学:典型公民所具有的知 识真空,放弃了对以狡猾的政治老练公民决策 者为基础的民主理论的纠缠;政治经济学家: 造成了公民身份的最终谜团——为什么理性人 在每个个体投入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趋于微不足 道时还关注公民的责任?
政治动机 良 良 良
不良 良
不良 不良 不良
政治行动 良
不良 良 良
不良 不良
良 不良
政治结果 良 良
不良 良
不良 良
不良 不良
整体评价 最佳 次佳 次佳 次佳 次差 次差 次差 最差
1、政治行为研究的根本价值在于它以个体 选民为核心,有助于改善对公民的职责和权利 及民主政治的研究。
2、政治行为研究的三个传统:(1)源自 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研究局的政治社会学传统; (2)源自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政治心理 学传统;(3)着手将合理性及自身利益概念应 用到公民行为研究的政治经济学传统。
三、政治意向:指人们对于政治人物、政治事件
以及政治活动等政治对象的反应倾向,是人们对与上 述政治对象采取某种政治行为的心理准备。政治意向 是由政治态度过渡到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
(1)政治动机是政治意向的基本要素。政治动机 是指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的政治 目的的内在动力。不同的政治动机不仅造就了形形色 色的政治态度,也为人们的政治抉择提供了依据。
卢梭区分了自然人与公民的区别,并在公 民的概念框架下说明了好的社会制度的界定标 准:
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 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 同胞才有关系。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 是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在于他同总体,即 同社会的关系。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 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 如何才能够剥夺他的绝对的存在,而给他以相 对的存在,并且把“我”转移到共同体中去, 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 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 。
政治高一ppt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国际法
国际法是指各国在交往中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和准则。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权利、义务、责 任等方面,是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工具之一。
05
政治经济学基础
政治经济学概述
1 2 3
政治经济学定义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 的学科,它探讨国家、政府、市场等不同力量在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专制制度具有集权制、世袭制、等级制、 特权制等特征。
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发展
01
政治体制变革的原因
政治体制的变革通常是由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政
治文化的影响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等多种原因所引起。
02
政治体制变革的形式
政治体制的变革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包括革命、改革、政变等。
03
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
政治高一课件
目录
• 政治学基础概念 • 政治制度与体制 • 政治思想与理论 • 国际政治与外交 • 政治经济学基础 • 政治心理学与行为分析
01
政治学基础概念
政治的定义与特性
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统治阶 级通过组织政权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的过程和活动。
政治的特性
政治涉及到权力的分配、组织和管理 ,涉及到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 团等多个行为体,其目的是维护社会 秩序和实现公共利益。
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03
分析近代政治思想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影
响。
现代政治理论
现代政治理论概述
介绍现代政治理论的形成背景、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如行为 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现代政治理论的核心观点
阐述现代政治理论中关于权力、治理、公民参与等基本概念和观点 。
国际法是指各国在交往中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和准则。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权利、义务、责 任等方面,是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工具之一。
05
政治经济学基础
政治经济学概述
1 2 3
政治经济学定义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 的学科,它探讨国家、政府、市场等不同力量在 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专制制度具有集权制、世袭制、等级制、 特权制等特征。
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发展
01
政治体制变革的原因
政治体制的变革通常是由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政
治文化的影响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等多种原因所引起。
02
政治体制变革的形式
政治体制的变革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包括革命、改革、政变等。
03
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
政治高一课件
目录
• 政治学基础概念 • 政治制度与体制 • 政治思想与理论 • 国际政治与外交 • 政治经济学基础 • 政治心理学与行为分析
01
政治学基础概念
政治的定义与特性
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统治阶 级通过组织政权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的过程和活动。
政治的特性
政治涉及到权力的分配、组织和管理 ,涉及到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 团等多个行为体,其目的是维护社会 秩序和实现公共利益。
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03
分析近代政治思想对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影
响。
现代政治理论
现代政治理论概述
介绍现代政治理论的形成背景、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如行为 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现代政治理论的核心观点
阐述现代政治理论中关于权力、治理、公民参与等基本概念和观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与政治学
25
政治参与的概述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政治 参与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 行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英 文版)第12卷认为“政治参与是指社会成 员在选择统治者,直接或间接地在形成公 共政策过程中所分享的那些自愿活动”。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26
萨缪尔▪P.亨廷顿和琼▪M ▪纳尔逊认为:政治参 与“是指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是通过国家暴力或以国家暴力为后盾来强 迫人们做某件事情或禁止人们做某件事情, 并对那些违背国家意志的行为进行取缔。
2.权力分配
限制与排斥是巩固统治秩序的经常性力式。 它对被统治者政治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
3.安抚收买
就是通过安抚、分化、瓦解和收买等手段来 笼络被统治阶级,使被统治阶级归附自己或 主动服从既定的统治秩序。
3.政治统治合法化的主要途径:
(1)是通过庞大的权力机器给人以直 接的心理威慑。
(2)是通过制度化的机制与社会成员 加强联系,包括选举授权、政策选择、 政治沟通、法制约束等,从而获得程序 化的权威。
(3)是通过意识形态进行宣传教化, 以获得信仰方面的权威。
4.政治统治合法性危机 (1)合法性危机原因
4.公共管理
国家政权对经济与社会事务进行干预。 (经历了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国就 曾出现了“罗斯福新政”)。
5.思想文化控制 保护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经济基 础决定的,故“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 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6.创造有利维护统治的国际环境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9
(1)传统型权威的统治所依靠的权威主要是自古流 传下来的神圣传统
(2)魁力型权威的统治所依赖的权威主要是最高统 治者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这种权威将人们吸 引在其周围使之成为追随者或信徒,其服从方式 就是对领袖、先知、救星、救世主的顶礼膜拜。
(3)法理型权威的统治所依赖的权威主要是非人格 化的权威。它来自于法律和章程的明文规定,依 靠对合法章程的有效性的信任,依靠履行规定义 务的服从观念。法理统治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是一种比较稳固的政治统治。
社会分配不均、体制摩擦造成失控、政 治腐败、消费期望过度膨胀、重大决策失 误、监督机制弱化。 (2)合法性危机特征 1.国家能力下降 2.政治权威乏力 3.经济资源流失 4.意识形态失控 5.社会秩序失控
政治统治的类型
政治统治的类型: 当代西方政治,将政治统治划分为三 种类型: 1.传统型权威的统治 2.魅力型权威的统治 3.法理型权威的统治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17
政治管理的特征:
1.整体性 2.组织性 3.责任性 4.制约性 5.程序性 6 服务性 7.公共性 8.价值性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18
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
(一)传统政治管理
(二)现代政治管理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19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 都是国家的政治行为,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特定的 社会秩序,它们统一于国家的职能之中。但政治 管理又与政治统治有很大的差异: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20
(一)直接行为主体不同。 (二)行为客体不同 (三)主要任务不同 (四)作用方式的差异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21
政治管理与行政管理 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22
政治管理的方式
1.政治领导 2.政治决策 3.政治组织 4.政治协调 5.政治沟通 6.政治监督
第三编 政治行为
1.政治统治 2.政治管理 3.政治参与
政治统治
1.政治统治的含义 2.政治统治的理论 3.政治统治的特征 4.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5.政治统治的类型与实现方式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2
政治统治的含义:
政治统治就是阶级统治。它是经济上最 强大的、占优势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强 化既定的政治关系与社会秩序,通过国家 权力而对全社会所进行的一种强力支配与 控制。政治统治是人类政治生活当中最高 层次的政治行为。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23
政治管理的作用
1.对社会中的宏观问题进行调节、干预和 控制。 2.调节各种利益冲突维持社会秩序稳定, 保障政稳定。 3.确定政治生活方向,推动民主政治进程。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24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的概述 政治参与的特征 政治参与的方式和影响因素
2020/4/30
国家结盟与国家结盟
政治管理
1.政治管理的含义 2.政治管理的特征 3.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 4.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 5.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16
政治管理的含义
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 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 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就是说,通过这种 特殊的约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按照 某种即定的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 。
政治统治的理论
(1)神权统治论 (2)父权统治论 (3)契约统治论 (4)精英统治论
政治统治的特征
1.阶级性 2.强制性 3.秩序性 4.最高性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5
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1.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含义: 就其本质而言.政治统治合法性就是全
体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的承认,对政治统 治的认可。 2.政治统治合法性基础 暴力、宗教、权威、民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按照阶级关系以及 由此体现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将政治统 治划分为:
1.少数人统治
2.多数人统治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11
以政治权利的运作方式为依据,政治统治又 可划分为:
1.专制型统治 2.民主型统治
2020/4/30
政治与政治学
12
政治统治实施方式
1.暴力镇压。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政治统治形式,它
亨廷顿对此定义有如下限定: (一)政治参与包括活动而不包括态度。 (二)政治参与是指平民的政治活动。 (三)政治参与是指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四)政治参与包括试图影响政府的所有活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