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PT优质课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I 宪法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实行的。
一、宪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规定(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2、人民民主专政3、社会主义制度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5、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的6、民主集中制7、武装力量属于人民8、依法治国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思想和言论自由权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6、通信自由7、批评和建议权8、要求国家赔偿权9、劳动权10、福利权11、受教育权12、学术和创作自由权13、男女平等14、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15、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6、公民有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二、宪法的解释、修改和监督实施制度(一)宪法解释制度(二)宪法修改制度(三)宪法实施监督制度II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二、党的建设的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三、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和组织原则(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二)组织原则四、党的组织机构(一)党的中央领导机关1、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2、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总书记、中央军委和书记处(二)党的地方领导机构(三)党的基层组织(四) 党组(五)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五、党员六、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主要体现在:第一,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
第二,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
第三,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
第四,组织和动员社会。
第五,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III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最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绪论课件ppt
• 在这里,要研究的是国家政治,而且限定了中国的国家政治,研究的 是中国政治活动所遵循的稳定模式即相对稳定的规则。因此,其研究 对象是: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 具体:①阐述其历史演变 ②描述其现实运行 ③将其与其他国 家与地区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 ④预测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西方比较: • 集体本位——个体本位 (一元主义——多元主义) • 道德主义——理性主义 (《情与法》、安乐死) • 实用主义——终极关怀 (中国无哲学)
• 政治文化属于狭义文化
• 政治文化:关于政治生活的群体无意识的政治倾向性与价值取向。 (关注群体而非个体,关注无意识心理倾向)
• 如中国政治文化观: • (1)崇尚统一,反对分裂 • (2)对政治权威的服从、敬畏与向往(官本位) • 政治制度的变迁与政治文化的变迁并不同步。与制度比较,政治文化
• 中医也应属于传统医学的范畴,但是中医
不同于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它以极强的生命力 ,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原因在于独特的疗效和 独特的封闭式的理论体系。但是它仅仅是一门高 度发展起来的经验医学,必须在继承基础上,利 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包括现代医学技术)发展 自己,迅速走向现代化。
• 中西医结合—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 二、内容体系
• 复旦大学浦兴祖等编写的教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国内第一本系 统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教材。该教材主要内容有:人大制度、选举制 度、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 度、政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
• 参考教材:谢庆奎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C]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医者(或研究者)把 中医、西医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治疗+研究(中 西医结合)的一门科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60页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史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最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课件PPT
2、小王对李胖子说“你这种情况,按照我 给你安排的膳食计划,一周可以减掉5公斤脂 肪。”小王违背了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 条款
(A)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平等待人 (B)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C)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D)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3、下列不属于常量元素的是( ) (A) Ca (B) Mg (C)Fe (D)CI
(A) 大豆 (B) 奶 (C)鱼 (D)蛋
7、属于ω—6系列脂肪酸的是( ) (A) а—亚麻酸 (B)EPA (C)DHA (D)花生四烯酸
8、成人钙的适宜摄入量为每天( ) (A) 800mg(B)900mg (C)1000mg(D)1200mg 9.下列物质中生理活性最大的是( )。
(A)α—生育酚 (B)β—生育酚 (C)γ—生育酚 (D)δ—生育酚
2l、某60岁妇女,近年经常出现腰背痛,走 路感觉腿无力,特别是上楼梯时吃力,骨盆有 明显压痛,考虑是缺乏( )。
(A)维生素D (B)维生素A (C)锌 (D)维生素c 22.胶原蛋白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A)多肽 (B)小肽 (C)胨 (D)氨基酸 23.下列不属于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的是( )。 (A)提供能量 (B)解毒作用
肿大、皮肤瘙痒、毛发脱落、骨关节疼痛, 哪种中毒可能性最大的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16、巴氏消毒法不适用于( )。 (A)鲜奶 (B)果汁 (C)肉类罐头食品 (D)葡萄酒 17.可以防治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办法不包 括( )。
(A)加酸破坏 (B)加碱破坏 (C)防霉 (D)吸附去毒 18、防止油脂酸败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控制油脂水分含量 (B)加入防腐剂 (C)低温储存 (D)采州密封,不透光的容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PT
党 的成因分析,有何己见?
偶然、必然? 成败论英雄?
2、为何保留8个民主党派?
1〉历史因素: a、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出过贡 献
b、在反对国民党时,中共一再反对独裁, 提倡多党合作
2〉现实因素
1、有利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2、有利于恢复与发展经济与文化
3、有利于促进海外联系 4、有利于监督执政党
特色之一: 既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又具有更加广泛的民主基础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 爱国者
所有社会主义的 劳动者
特色之二: 既坚持民主平等的选举原则, 又规定某些灵活变通的选举方式 (详见第三讲)
特色之三:
既坚持“议行合一” 的原则, 又实行国家机关间的分工与分员
第一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的宏观分析
一、 政治制度的涵义与主要特点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基本轨迹 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变迁的背景因素
五、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涵义、特点
课堂小讨论:
什么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
政治(即公权)领域中要求各种政治实 体共同遵循的各类准则。
五 、人大制度与选举制度的实践及其前景
1、有曲折、有进步:
制度认知 制度本体 制度运行
2、有差距、有前景:
职权在不同程度上不到位
1)推行时间不长 3)制度间关系不顺 5)人大代表素质不齐 2)制度环境制约 4)具体制度不健全 6)宣传、普及不够
前
景
多种客观动因下,发展民主也是硬道理!
乐观?悲观?渐进!
1、政党是国际、世界现象 2、现代政党与民主政治几乎同步发展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概述精品PPT课件
• 几大观点之间有何差异?如何理解?
• 时势造英雄、识时务者为俊杰;任何思 想家的主张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从时代背景出发、还原当时的历史状况, 是和思想大师进行沟通、对话的捷径, 也是观察、分析问题的基本分法。
中国政治学的百年历程
的比较) ➢公共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 ➢国际政治
国内的划分
• 政治学理论 • 中外政治制度 •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 国际政治 • 国际关系 • 外交学 (原属政治学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已归入 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论
孙中山: “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 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英)麦肯齐: 政治是“参与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 程。”
资源分配论(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 戴维.伊斯顿:政治是对行为和相互交往。”
• 哈罗德.拉斯威尔(1902-1978):《政治 学》的副标题:谁(who)得到什么(what)? 何时(when)和如何得到(how)?
• 洋务运动、维新改革之后,翻译西方著作; 1901-1904,翻译出版政治学专著66本。
• 1903年京师大学堂在全国首设“政治科”, 到1948年,在全国100余所大学中已有40多 所设立政治系。
• 1952-1984,大学取消政治系。 • 1984年恢复,1983年邓在党的理论务虚会
上的讲话;胡乔木在1980年中国政治学会成 立大会上的讲话。 • 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研究者增加、学科 分化、方法多样、资政。
俾斯麦:政治是政治家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的 活动。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ppt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通过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制定法律法规,监督政府工作,保障人民权益。
总结词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促进了不同政治力量的合作与共识。
详细描述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通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政治力量的参与,就国家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讨论,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
总结词
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中国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它促进了不同政治力量的团结与合作。
详细描述
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化解了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促进了政治稳定和团结。它加强了各政治力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国家治理的协同发展。
01
02
03
04
总结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它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和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
02
总结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它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总结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它促进了国家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广泛的人民参与,实现了人民民主的实践,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它加强了人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政治制度与时俱进。例如,加强法治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协商民主等。这些改革和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pt课件
《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含义
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设 置、职权划分及运行等各种关系的总 和,是实现国家行政职能的重要组织 形式。
特点
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层级性、权威性、 法制性等特点,能够确保国家行政机 关高效、有序地行使职权,实现国家 行政目标。
行政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
中央政府组织结构
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等,负 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全国事务。
现代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起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中国的政治制度基本原则
人民民主专政
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实行人民民 主专政,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发 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 。
地方政府组织结构
包括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负责贯彻执行中央政策,管理地方 事务。
行政机构设置原则
遵循功能明确、分工合理、责权一致等原则,确保行政机关各司其 职、协同高效。
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1 2
行政决策机制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的原则,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THANKS
感谢观看
代表制度的意义
总结
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 稳定。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 做主的重要途径,确保人民的意志得到充 分体现。
03
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总结词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 特色。
详细描述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指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相结合 的政治制度。它既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 色。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概述精品PPT课件
英国学者的解释 狭义的解释:特指国家的正规法律组织规范
研究方法:从宪法和法律入手对各国特定的政 府组织框架加以研究 广义的解释:不仅是国家的正规制度,还包括政 治行为的方式;不仅包括国家法律所规定的组 织,还包括政治生活的现实;政治制度是一种 过程,是政治体系与社会其他非政治系统相互 作用的过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已归入 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商管理 • 农林经济管理 • 公共管理 •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
• 行政管理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社会保障 • 土地资源管理 注:专业在求职中的重要性(用人单位不
➢政治学是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还包 括法学、社会学、民族学。
国际学术界
➢政治学理论 ➢本国政治 ➢比较政治(二战以后、不同于我们理解
的比较) ➢公共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 ➢国际政治
国内的划分
• 政治学理论 • 中外政治制度 •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 国际政治 • 国际关系 • 外交学 (原属政治学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
• 水门事件、台湾“3·19枪击案”
• 2008年换届选举年:美、台、俄
阶级斗争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家行政制度 PPT
二、国务院总理负责制 1954年至1982年国务院实行集体负责制。 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总理领导国
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 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各部部
长、各委员会主任领导本部门的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务 会议或委员会会议、委务会议。
行政职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履行,发展中的国家行政制度受到严重 损害。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75年四届人大召开才有所改变。
4.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年至1991年) 文革结束后,原来比较好的行政制度逐步得到恢复。 (1)1979年《地方组织法》的修订,尤其是1982年新宪法
和新的国务院组织法的颁布,对国家行政组织、行政职权、 行政领导体制等重新作了规定。以此为基础,中国国家行政 制度进入了全面的改革和发展阶段。 (2)1987年中共十三大规定了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 目标和步骤,提出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此后中国国家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沿着转变政府职能和建立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方向前进。
动沿着正规化道路推进。
3.严重破坏阶段(1966年至1976年) (1)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国家行政制度造成
了严重的破坏。 (2)在中央,“中央文革领导小组”一度凌驾于最高国家行政
机关之上,使国务院各部门的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3)在地方,“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
积极性相结合。 二是行政组织内部,在权力领导体制上采取行政首长负
责制。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 首长负责制。
(4)行政效力的强制性
国家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使对国家制定的宪法和法律的 全面贯彻和实施,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法定的管辖范围内, 其权力行使具有普遍的强制效力,任何个人、单位或社会团 体必须服从。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案ppt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
1
2
3
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改革和完善,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维护多边主义
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组织、多边机制和全球公共事务管理,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倡导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地方政府分为省、市、县、乡四级,负责本地区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
地方政府
04
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政策与法律
VS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安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性法律
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是对宪法的具体化和补充。
宪法
国家安全法
国防法
规定国家的军事制度、军事设施保护、兵役制度等,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组织结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的代表组成,下设多个专门委员会。
职能
制定和修改宪法、法律,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等。
03
02
01
国务院是中国的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决议和政策。
行政机关
组织结构
包括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法
相关政策
是指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包括社区建设政策、村民自治政策等,促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课堂大讨论之一:
我看今年的
全国人大会议
1、收集与研读有关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资料,每人选择 一个视角,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撰写发言提纲 ; 2、按小组初步讨论,各组形成书面的“讨论概述”。 3、各小组向全班报告讨论情况(视角、共识、分岐等) 4、全班讨论、争鸣。
不在结论、定论,重在讨. 论、辩论,操练思维
.
读思写谈,文科不难
大学课堂, 乃理性思维场所,理论探索平台;
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真,只唯实;
重在讨论、辩论,不在结论、定论。
.
第一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宏观分析
.
一、 政治制度的涵义与主要特点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基本 轨迹
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变迁的背景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学什么? 为何学? 怎么学?
.
本课程 12字教学理念:
夯实基础 操练思维 感受实际
.
教学方法:
全面自学教材,夯实基础;
阅读参考书籍,拓展视野。 教师解析重点,引领路径;
学生课堂讨论,操练思维。
课上意犹未尽,欢迎聊学; 课外勤写笔记,珍录己见。 请进实感讲座,听闻真情;
假期回乡调研,感受实际。
一府两院
管理
人民
造
.福
社会
三、人大制度的外在方位
君主制
专制 立宪
议会制 二元制
共和制
贵族 民主
直 接 资本主义国家
间接
(代 议)
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政体分类图) .
总统 制 议会 制 半总统制 委员会制
苏维埃制 代表团制
人大制度
大呼拉尔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中国的 社会主义 代议 民主 共和制 政体
.
政治制度层次示意图:
核心层:国体
中层:政体、 政党制度、 国家结构 形式等
外层:各类具体制度、组织方式、运行规程等
.
④包括“法内制度”和“法外制度”两种存 在形态
⑤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力或约束力 ⑥处于动态平衡、相对稳定之中
.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基本架构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国 体)
国家政权制度
国情制约
.
课堂小讨论:
对上述背景因素有何补充?
.
五、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概述
1。政改之路 2。滞后与否? 3。继续推进
.
第二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二、人大制度的内在逻辑 三、人大制度的外在方位 四、人大制度的“中国特色” 五、课堂大讨论之一:
我看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 爱国者
.
社会主义的 劳动者
特色之二: 既坚持民主平等的选举原则,
又规定某些灵活变通的选举方式 (详见第三讲)
.
特色之三: 既坚持“议行合一” 的原则,
又实行国家机关间分工与分员
议行合一:“(巴黎)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 而应当是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工作机关”(马克思)
.
四、人大制度的“中国特色”
课堂小讨论:
如何理解人大制度的“中国特色”?
没有? 有? 哪些?
.
1、什么是“特色”? 2、什么的“特色”? 3、“特色”是如何形成的? 4、如何认识“特色”的价值? 5、 “特色”会不会发生变化? 6、如何鉴别“特色”? .
特色之一: 既坚持无产阶级政权的实质, 又具有更加广泛的民主基础
因素
.
一、政治制度的涵义与主要特点
课堂小讨论:
什么是政治制度?
.
政治制度是指: 政治(即公权)领域中要求各种政治实
体共同遵循的各类准则。
.
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①是人类社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其基本内容包括:规范国家权力(政权) 的准则以及规范与公权相关的其他政治实 体的准则
③具有层次性(三个层次)
.
课堂小讨论:
人大制度 与美英三权分立体制比较?
.
美国
(典型)
权 国会 =总统
源
人民
英国 (非典型)
议会 首相
人民
中国
(非典型)
人大
政府
人民
巴黎公社 (典型)
公社委员会
人民
地
位
平列
高低
高低
人
员 不兼职(-1)
兼兼
兼,又不兼
权力、机构、 人员“三合为一”
制 双向(制衡) 约
双向(制衡)
单向
.
比较后的结论:
美: 典型的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体制 英:非典型(带有“议行合一”色彩)的三权分立体 制 中:非典型(带有某些“分权”色彩)的议行合一体 制 巴:典型的议行合一四体体制制评说:
各有逻辑 互有异同 均有距离 何有优.劣
特色之四: 既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又规定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作用 (详见第四讲)
选举的适用范围: 选举制度的狭、中、. 广涵义:
二、 原则与国情
既发扬民主,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普遍、平等、直接、秘密、差额等原则 与国情变化 中国选举制度之2-6-1变迁
.
课堂小讨论:
如何看待1:4 1:1?
(城乡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例)
.
三、直接选举中的几个难点
1、法律上9个“不分”,是否应有一定限制?
第三讲 选举制度
.
一、 民主与选举
二、 原则与国情 三、 直接选举中的几个难点 四、 课堂大讨论之二:中国搞不搞竞选? 五、 人大制度与选举制度的实践及其前景
.
一、民主与选举
有选举不一定有民主,有民主一定有选举
( 精英选精英,大众选精英)
民主就是选举? 选举是权力委托的行为,是国家机关权力合 法性的来源,是代议民主政治的基础。
非国家政权制度
政体 (人大制度)
结构形式 (单一制)
直接参 与制度
中
政
共
领
协
选立 元 行 司 军 单 民 特
职 信村 居
导
族
的
区别
代
民民
多
举法 首 政 法 事 一 域 行
党
自政
会 访自 自
合
制
制制 制 制 制 制 制 治 区
治治
作
制制
制 制制 制
制
度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度 度
度
度
.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 与变迁的基本轨迹
战逐 曲
严
恢
稳
时步 折
重
复
步
孕确 推
病
发
改
育立 行
变
展
革
期期 期
期
期
期
57
79 82
92
02
12
75 80
87
97
07
49年 54年
66年
78年
89年
.
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 与变迁的背景因素
按是否有利于实现民主目标:
正面因素
负面因素
马列理论 国际环境 战时经验
专制传统 国际“误识” 战时惯性
国情判断
.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关于 “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产生、组成、 职权、运行等)”的制度?
关于 “整个国家权力(立法、行政、司法 等)配置 ”的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 度)?
课堂小讨论:
.
二、人大制度的内在逻辑
选 举
(委 监 换 生 托) 督 免 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