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政策专题研究

合集下载

第六专题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

第六专题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

第六专题公共政策内容的执⾏第六专题公共政策的执⾏公共政策经合法化过程后,⼀经采纳即进⼊政策执⾏阶段。

政策执⾏是将政策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政策⽬标转化为政策效益的唯⼀途径。

政策执⾏的有效性事关公共政策的成败。

因此,政策执⾏是政策⽣命周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

公共政策的执⾏活动也是⼀个完整的过程,下⾯的案例说明了这⼀问题。

案例9-1 营⼝市委贯彻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改⾰开放以来普遍实⾏和不断完善的⼀项最为重要的“三农”(农民、农村、农业)政策。

辽宁省营⼝市委按照“宣传—试点—推⼴”的程序开展⼯作,确保了该项政策的有效执⾏。

1980年11⽉初,中共营⼝市委召开五届四次全委(扩⼤)会议,系统学习和全⾯理解中共中央[1980]75号⽂件,认识到应当把推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的重要内容。

全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1年10⽉开始酝酿、调查,12⽉上旬县、区召开三级⼲部会讨论贯彻和落实,各县、区层层训练⼲部,提⾼对该政策的认识程度,并在⼀些社队进⾏政策试验。

县乡(社)共抓了102个试点队,参加试点⼯作的县乡⼲部790多名。

1982年1⽉1⽇,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作会议纪要》。

营⼝市委认真贯彻《纪要》精神。

市委领导带领农⼯部⼲部到农村⽣产队搞调查研究,总结出⼀套包⼲到户的典型经验;并发动群众,指导落实联产承包到户责任制。

1984年1⽉1⽇,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农村⼯作的通知》即⼀号⽂件,作出关于延长⼟地承包期的规定,从根本上解除了⼈们长期存在的“三怕”顾虑,即农民怕政策变,冒尖户怕露富,基层⼲部怕犯新错误。

⼀号⽂件有⼒地促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落实,营⼝全市实⾏这项制度的农户由1982年的76.8%发展到99%。

1984年12⽉24⽇营⼝市委宣布,全市以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的农村第⼀步改⾰已基本完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极⼤地解放了⽣产⼒,推动了农业⽣产的发展。

中外公共政策研究范式之比较

中外公共政策研究范式之比较

中外公共政策研究范式之比较伊茹罕①摘要:公共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研究范式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范式经历了传统公共政策的理论范式、行为主义的理论范式、后行为主义的理论范式与新管理主义的理论范式等的变迁。

本文通过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特色的分析,对比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说明西方公共政策理论的经验对于我们本土化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研究范式特点趋势公共政策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长期以来,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对各个时期的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和正在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政策研究体系初步建立,同时出版了许多研究成果,它们为以后的公共政策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政策的巨大成功带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这使政策问题比其它任何时候都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构成了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政策分析及其基础理论研究从此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然而,这一时期的政策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研究体制,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化、高效化和民主化水平,等等。

因此,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与西方公共政策研究相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其经验加以总结、对其未来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公共政策研究范式发展演变(一)传统的公共政策理论范式(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大战期间和二战后初期孕育成形而于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

这门学科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除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之外,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以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紧密相关。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在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作用下,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扮演着“守夜人”角色,较少干预经济①内蒙古大学共管理学院,2012级行政管理学硕士,学号:31210044.和社会生活。

公共经济学概论

公共经济学概论

公共经济学概论第一专题公共经济学概论1.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

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一般而言,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

二是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十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特点。

近现代社会存在三类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计划经济: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混合经济: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3.资源配置的原则(1)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标准。

帕累托最优--在给定现有资源条件下,不存在任何其他配置结果使某些人情况更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处境更坏。

(2)公平原则: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两个指标作为分析工具。

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在取得效率时,常常没有公平,而追求公平往往以损害效率为代价。

对于某一具体的法律制度,其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要由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来决定。

4.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公共产品失灵;外部效应;垄断性失灵;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失灵;经济周期性波动。

5.为什么说公共部门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市场机制的缺陷难以自我调节和修复,弥补市场失灵可能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这个外部力量就是公共部门(政府)的作用。

(一)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优势明显。

(二)公共部门有助于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三)政府部门能够抑制垄断、鼓励竞争。

形势与政策四个专题及主要内容

形势与政策四个专题及主要内容

形势与政策四个专题及主要内容形势与政策是国内外政治形势和中国国内政策的重要学术研究领域。

本文将围绕形势与政策四个专题进行探讨,并讨论每个专题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一、国际政治形势:1.主要内容:国际政治形势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安全局势、国际组织与国际制度、大国关系等。

在具体分析中,研究者通常会关注重要国际事件和国际政治变化,探讨各种国际关系模式,以及对于国际秩序的引领和调整。

二、国内政治形势:1.主要内容:国内政治形势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政权体制、政党制度、民族和宗教问题、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政府治理和公共政策等。

研究者会关注国内政治制度和政治权力的组织与运行,分析国内政治变革的原因和动力,以及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三、国际政策:1.主要内容:国际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贸易政策和金融政策、外援政策和国际合作等。

研究者关注国际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以及对于国际社会影响的评估和预测。

四、国内政策:1.主要内容:国内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环境政策和教育政策、科技政策和决策过程等。

研究者关注国内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效果,评估政策的成功与失败,以及政策变革的动力和影响。

形势与政策研究并非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影响。

研究人员经常会从国际政治形势出发,分析国内政治形势,并进一步研究国际政策和国内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同时,国内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也会对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之,形势与政策四个专题是国内外政治形势和中国国内政策的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者通过对国际政治形势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分析,以及对国际政策和国内政策的研究,来了解和评估不同形势下的政治动态,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决策支持。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招生目录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4人。

系所说明2013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招生专业及人数020202区域经济学 6030201政治学理论 6030202中外政治制度 6030204中共党史 3120401行政管理13120421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6120422公共管理(发展管理) 4200901公共管理硕士120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考试科目系所名称政府管理学院招生总数164人。

系所说明2013年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国际双硕士项目。

研究生培养方案、奖学金评定规则、免试推荐、双硕士项目等招生信息参见网页。

招生专业: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120421) 人数:6研究方向01.公共政策理论02.公共政策量化研究03.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考试科目本专业拟接收推荐免试生4人(含PKU-LSE双硕士英文项目推荐免试生2人)。

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3 663行政学原理4 893综合(二)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专业简介公共政策专业公共政策专业以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公共政策理论研究人才和掌握政策分析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的实践型政策分析人才为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共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作为这种趋势的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人们对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这就成为促进公共政策学科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同时,也为公共政策理论研究人才和实践型政策分析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适应上述趋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将原为行政学硕士点一个研究方向的公共政策学科独立出来成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中一个独立的硕士专业。

中国农村城镇化公共政策问题研究述评

中国农村城镇化公共政策问题研究述评


研究 成果
中 国农 村 城 镇化 公 共政 策 研 究是 从 两 方面 展 开 的 ,一 是从 城 镇 化发 展 需 要 的条 件 出发 ,分 析 城镇 化所需 要 的体 制 和政 策 条 件 ,二 是从 公 共 政 策 的角度分 析城 镇化 过程 中的各种具 体政 策 。
研究者 普 遍认 为 ,各 种 政 策对 城 镇 化 发 展 均 产生 直接或 间 接 影 响 。在 长期 实 行 中 央集 权 领 导 的中 国 , 策对 城镇 化 过 程 的影 响 是 巨大 的 。 政 中
国在 实行 以市 场 经 济 导 向 为 目标 的改 革 过 程 中 ,
政府 以行 政力 量 ,通 过制 定 法 律法 规 、制 定 和 执 行公 共政 策等 手 段 ,对 城 镇 化进 程 进 行 推 动 、引 导和 调控 。 促 进 中国城镇 化 的发 展 需 要 克服 相 应
工调研报告》 (0 6 、刘子操的 《 20 ) 城市化进程 中 的社会保障问题》 (0 6 、邹新树 的 《 20 ) 中国城市
室课题 组 编 著 的 《 城 镇 发 展 政 策 与 实 践 》 小 (94 、刘传 江 的 《 19 ) 中国城 市化 的制 度安 排 与创 新》 (9 9 19 )和 《 中国农 民工 市民化进程研究》 ( 0 8 、顾 朝 林 的 《 济 全 球 化 与 中 国城 市 发 20 ) 经 展 》 (9 9 、叶裕 民 的 《 19 ) 中国城 市化 之路 :经 济 支 持 与制度 创新 》 (02 、邹 兵 的 《 20 ) 小城 镇 的制 度变迁与政策分析》 (0 3 、刘平量和曾赛丰合 20 ) 著的 《 城市化 :制度创新与道路选择》 (06 、 20 ) 谷 荣 的 《中 国城 市 化 公 共 政 策 研 究 》 (20 ) 07 等。 在 一 些学 者 研究 城 镇 化所 需 的体 制和 政 策条 件 的 同时 ,另一 些研 究 者 则 从 公共 政 策 的角度 分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2020/4/24
11
公共政策(科学)产生的背景:
• 现代政府所面临的已不再是个别的、单一的、简单的、基本稳定的或一再重复出 现的社会矛盾问题,而是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愈来愈具复杂性、尖锐性、 普遍性、专业性、变化性和发展性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 与此同时,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和兴趣的焦点,也不再是抽象的理念或原则性问题, 而是那些与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特殊公共政策问题,比如犯罪与社会安全、 公平与经济发展、种族与社会和谐、战争与外交方针、污染与环境保护,以及住 房、卫生、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2020/4/24
14
从科学角度看
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 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 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 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 政府与环境、政策与回 应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 关系。公共政策的研究 成果将极大地扩展社会 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从专业角度看
掌握公共政策(科学) 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我 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换句话讲,政 策分析能够产生专业性 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分 析和描述,提供行之有 效的解决办法。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4/24
13
一、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多出于三种缘由, • 从科学角度看,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
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政策与回应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公 共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 学、心理学、人类学、法律和行政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的研究成果将 极大地扩展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 从专业角度看,掌握公共政策(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我们应用科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换句话讲,政策分析能够产生专业性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描 述,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无论是政府内部还是政府外部的政策研究组织 (即脑库、智库或思想库等分析机构)通常更关心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怎 样用政策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专注于理论的研究和学科的拓展。 • 从政治角度看,公共政策(科学)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 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 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当然,政治领域不存在价值中立, 人们在判断什么样的政策“正确”、什么样的目标“合理”时,必然会产生大量 的分歧。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知也总比无知强得多。

公共政策终结问题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公共政策终结问题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作者简介 :范绍 庆 ( 96 , , 17 ~) 男 湖北洪湖人 ,华 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 ,讲师。主要研究方 向:公共政策。
2 3
的 《 政策分析的操作性途径 :技艺》 。这一时期 ,在前期理论研究 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梳理 ,从
微观 视角 对影 响政策 终结 的 因素 和执 行政策 终结 的策 略进行 具 体分析 ,把 政策 终 结作 为 一个 动 态 过程 进行 深入研 究 ,采用 比较 和案例 分析 等研究 方法 ,进 一步 验证政 策 终结 的现 有 理论 框架 ,并 试 图从新 的研究 视 角或途径 ,系统化 整合 政策 终结理 论 ,建构新 的理 论模 型和分 析框 架 。
态 。尤其 强调 意识形 态 的因素 ,他认 为 ,一些 政策终 结并 没考 虑经济 需 要或 效率 ,主要 是基 于 政
治上的意识形态,而这样的意识形态也经常视决策者的态度来决定。此外 ,德利翁又进一步补充 了终结发 生 的第 四种原 因 ,即对于行 政 、人性 或社会 服务 等行 为理论 的变化 。主要 是 因为社 会 变 迁所造成不合时宜的现象 ,由于人们行为的思想和观念发生变化 ,过去为社会所不能或能够接受
第二次高潮 : 0世纪 9 年代中后期至 2 世纪初 。19 2 0 1 97年 ,两本有关政策终结 的综合性著 作相继问世 ,丹尼尔斯 出版 的 《 公共项 目终结 :美 国政治悖论》 以及 G v— a 和 Wi as ea y M l vk d y出版
收 稿 日期 :2 1 —0 _2 01 4 1
第 2 第 4期 3卷
2 1 年 8月 01
广东 行政 学 院学报
Ju a fG a g o gI s tt fP bi mii rt n o r l u n d n n t ueo u l Ad n s ai n o i c t o

公共政策专题研究书目

公共政策专题研究书目

《公共政策专题研究》阅读参考书目:1、[美]斯图亚特·S·内格尔:《政策研究:整合与评估》,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日]药师寺泰藏:《公共政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页。

3、[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版。

5、[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美] 塞缪尔·亨廷顿等著《难以抉择》,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美] 查尔斯·E·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8、[美]赫伯特·西蒙:《西蒙选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美]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72版。

12、[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商务印书馆2000版。

13、[英]罗素:《权力论》,东方出版社998年版。

14、[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15、[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16、[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7、[美] 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美]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制定》,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19、[美] 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0、[美]乔治·费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公共政策分析》第七讲美国公共政策专题)

《公共政策分析》第七讲美国公共政策专题)

一、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 五、案例分析
一、背景和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同西方社会经济的发 展密切相关,它是应一定时代的发展需要 而产生的。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与失败
二、界定
一个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 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新研 究领域。
交易政治认为政治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被视为一个在解决 利益冲突时进行交换达成协议的过程,含有交易的性质。
三、特点
1.前提: 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
最大化。 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
(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都 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 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四、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学者詹姆斯·布 坎南(J.M. Buchanan)创建的。它运用现 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 政治个体的行为特点和政府的行为特点;研 究非市场决策的集体决策;并以人的自利作 为出发点,分析个人在政治市场上对不同 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的反应(即公共选择 问题),以期阐明并构造一种真正能把个人 的自利行为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
七项重要环节或功能
(1)情报。它包括与政策有关的问题是怎样引起决 策者注意的?决策者是怎样收集和处理该方面的信 息的?(2)建议。处理某一特定的政策问题的建议 或那些解决政策问题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是怎 样形成和提出的?(3)规定。是谁制订和颁布了那 些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则?他们是怎样制定 和颁布这些规则的?(4)援引。谁拥有合法的权威, 可以决定特定的行为是否违法,并要求人们遵守 这些规则和法则?(5)实施。规则和法则在实际社 会生活中是怎样运用和实施的?(6)评估。怎样去 评估政策的实施情况?怎样去评估政策的成功与失 败?(7)终止。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范文2篇1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范文2篇1

篇一: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

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

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

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

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

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

国外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国外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关 键 词 :公 共 经 济 学 公 共 物 品 理 论 财 政 联 邦 主 义 财 政 透 明 度
现代西方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基础上 形成与发展起来的。1959 年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 · 马斯格 雷 夫(Richard A.Musgrave)出版《财政学原理:公共 经 济 研 究》一 书,标 志 着 公 共 经 济 学 的 正 式 形 成。 到 1972 年,美国《公共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创 刊,公 共 经 济 学 作 为 一 门 相 对 独 立 的 学 科 走 向 成 熟 ,其 理 论 观 点 被 西 方 经 济 学 界 广 为 接 受 ,并 涌 现 大 批 高 水 平 的 研 究 者 推 动 其 快 速 发 展 。 作 为 一 门 年 轻 而 理论基础扎实深厚的学科,西方公共经济学研究以经济领域中的政府公共干预行为为立足点 ,并在经济社会 发展进程中越来越致力于从经济与政治的双重视角切入,在市场机制与政府机 制、私 人 部 门 与 公 共 部 门、私 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统一中,寻求政府活动的适当边界以及政府职能实现 的 有 效 方 式,从 而 增 进 效 率、 改善社会公平。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不断拓展和深 化,研 究 方 法 不 断 丰 富 和 完 善, 公共经济学研究正在由以纯粹经济领域中的政府干预问题为核心 ,朝着集 经 济 学、政 治 学、社 会 学、管 理 学、 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的方向前进。
* 唐任伍、李楚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邮政编码:100875,电子邮箱:rwtang@bnu.edu.cn;lcq1214@163.com。 感 谢 匿 名 审 稿 人 的 修 改 建 议 ,文 责 自 负 。
— 109 —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1204)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治学严谨,学风端正,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公共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能够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观点与方法富有创新性,并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达到相应要求。

2、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本领域的学术动态,能够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教学和其它实际工作。

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或实际应用价值。

二、专业方向1、行政管理2、社会保障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得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合格,再经本专业复试合格者。

2、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在职人员,参加博士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1、硕士研究生:二年半2、博士研究生:三年——四年五、课程设置(一)行政管理专业(120401)博士研究生A.公共学位课程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2、博士英语B.专业学位课程1、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2、公共政策研究的范式与方法3、现代决策理论与决策分析4、公共政策分析技术5、公共管理模式的嬗变与重构6、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7、社会变迁与组织发展8、社会政策专题研究9、东方社会研究(博士研究生至少修完上述专业课程中的4门)(二)行政管理专业(120401)硕士研究生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马列原著选读(2学分) 硕士英语(4学分)B类: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3学分) 公共管理专题研究(2学分)公共政策专题研究(2学分)C类:公共行政学专题研究(2学分)西方行政学名著选读(2学分)公共伦理专题研究(2学分)行政法专题研究(2学分)D类:国家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2学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2学分)决策理论与决策分析(2学分) 公共经济学专题研究(2学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研究(2学分)组织理论专题研究(2学分) 非政府组织专题研究(2学分)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发展(2学分)(三)社会保障专业(120404)硕士研究生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马列原著选读(2学分) 硕士英语(4学分)B类: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3学分) 公共管理专题研究(2学分)社会政策专题研究(2学分)C类: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2学分)公共经济学专题研究(2学分)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研究(2学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专题研究(2学分)公共组织理论专题研究(2学分)D类:福利经济学专题研究(2学分)保险精算(2学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2学分)分类福利专题研究(2学分)社会保险实务研究(2学分)医疗社会保障研究(2学分)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2学分)城乡社区福利研究(2学分)六、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入学3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学科组协调,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

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2、简述科学合理的公共支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弥补市场失灵的原则 (2)社会利益原则 (3)公平原则
7
(4)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 (5)量入为出、保持平衡的原则 (6)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7)公开、透明的原则 (8)法定原则 3、简述决定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1)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一定的经济体制 (3)传统及社会习俗的制约 (4)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5)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4、简述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随着公共经济决策的价值取向由整治理想向现实的功 利主义的转化,我国的公共经济决策也日益与市场经济体制 相吻合。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公共经济决策仍然存在着一 系列弊端,公共经济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还没有真正 得到落实。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和表现:
一是计划经济的影响。 二是市场经济的不成熟。 三是政治民主的不足。
1
(2)计划经济:计划经济, 即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 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特点:政府直接决定全社会生产何种产品,这些产品以什么 样的价格进行出售,以及出售获得的收人在社会各个阶层中 间如何进行分配。 (3)混合经济:混合经济,即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 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 府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 经济模式。 特点:市场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供给与需求形成的价格信号来 引导资源配置和决定自已的行为;政府通过税收、购买、转 移支付等直接和间接的手段来从外部维持市场的运行,并矫 正市场内部的失灵现象,通过宏观调控,实现主要宏观经济 目标。 3、资源配置的原则 (1)效率原则
第一专题 公共经济学概论
1 、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 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 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 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一般而言, 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 二是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是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 要性。 2、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特点。 近现代社会存在三类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有三种: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1)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即主要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形 成的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 特点: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 系的变化状况,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政府 等 公共部门的行为不对经济决策产生任何影响,市场自动完成 资源最优化的配置。

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政策自古以来就有.但古代社会政策往往伴随着君主或政治家的情感意志而存在,因此,政策不可能作为一门科学而出现英国着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有名的自由放任的结果,明确提出政府用"公共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经济的新理论,得到资产阶级政治家的称赞,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福利政策的"新政"把凯恩斯理论变为现实.在当时的欧美国家中,尽管人们希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但市场自发的调节控制功能并不强.因而这就为政府对经济的主导功能的发挥创造了条件.由于这时政府的干预能力较大,这就吸引了不少思想家特别是政治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到政府的政策引导上来.较多的学者讨论了国家、主权、权力与政策的关系.也有一些政治学家像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则专门研究过国家的基本政策问题.也就在这个时期,西方世界发生了新科学技术革命,系统论、信息沦、控制论以及计算机等一系列新科学技术问世,这就为政策科学提供了必要的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条件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倡议召开了一次多学科学者参加的公共政策研讨会,会后由他主编出版了政策科学:近来的范畴与方法上的进展,第一次提出了政策科学的概念,政策科学由此得名到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资本主义的中心欧洲占据了统治地位.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家注重研究和倡导各种经济政策,并确信只要有了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就可以建立和发展现代国家.即使是亚当·斯密,虽然强调最好的政府是什么也不管的政府,但他也十分重视政府对政策的制定.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应当将国民生产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追求最大或最多的“国富”乃是一个国家必须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三19世纪中叶自由主义反对经济政策研究在19世纪中叶,一些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日益走向成熟,相当多的原先由政府来承担的经济功能开始让位给市场.与此相适应,在英国的经济学领域,自由主义学派取代重商主义成为主流思潮.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则主张政府放任自流,无为而治,听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因此,政府不再像以往那样花费财力和人力去积极地研究和制定经济政策.一些大学的经济学系甚至停开“经济政策”课程.四19世纪80年代威尔逊与古德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美国是最早建立公共行政的国家,因而最早对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作出探索的自然也是美国人.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政治学季刊第二期上发表了题为“行政研究”的学术论文.在该篇论文中,威尔从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角度对政治与行政加以区分.他认为政治制度只负责制定或决定公共政策,而行政则负责执行公共政策.威尔逊特别强调政治学要关心公共政策的发展,政治学家应当细心地分析法律、法令的产生与变迁的历史.在威尔逊之后,对美国公共行政作出重大贡献的公共行政学家是弗兰克·古德诺Frank J. Good now.他也十分重视公共政策问题.他同意威尔逊将政治与行政两分开的观点.他认为,政治家依据一定的标准,从各自集团的利益出发制定公共政策,而行政则是以价值中立的态度去执行公共政策.实际上,古德诺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为是非理性的过程,而公共政策的执行才是理性的.古德诺与威尔逊都否认政治学是科学,在他们看来,只有执行公共政策的公共行政才能依据科学和理性有效地运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公共政策的研究或阐述,还只是有关公共政策的某些方面:比如政策制定的主体,像国家、主权与权力、政府组织等;比如政策的制定,像法律的制定以及与政策制定有关的问题等;比如政治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像平等、自由、民主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等.至于对公共政策的本质、效能、结构、体系、原则、周期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成为研究的课题.五20世纪20年代梅里安倡导的“新政治科学”运动192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梅里安Charles Merriam发起了“新政治科学运动”,主张运用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生物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与成果来改造政治学.这一主张在美国政治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后来,梅里安被称为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开山鼻祖.梅里安对“新政治科学”的倡导,在较大程度上是出于他对公共政策的关心.他指出,之所以要掀起这股运动,就是要促使人们对政府机构的运转过程加以明智的控制,从而消除政治运动中的浪费,减少或消除各种动乱因素.梅里安经常使用“政策科学”概念.二、西方公共政策演变的主要阶段一西方公共政策的形成时期20世纪50-60年代其标志是哈罗德·拉斯威尔Harold D. Lass well、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合着的政策科学出版1951年.因此,有人认为现代公共政策研究始于1951年,拉斯威尔则是公共政策科学的创始人.公共政策之所以在这一时期产生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不是偶然的.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凯恩斯经济学有关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就在美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罗斯福“新政”时期,不少学者为政府进行经济与公共事务方面的政策设计,使美国政府能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度过难关.当时美国社会甚至流传一种看法:“政治求助于科学,官员求助于学者”.但是这一研究政策的趋势却为二战所打断.二战以后,西方的政治科学也发生了研究范式上的转变.西方政治科学研究在60年代前先后出现过国家制度研究、权力关系研究与行为主义研究等范式的转变.到60年代,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由于其方法片面、结论肤浅,不能解决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矛盾而无法令人满意.一部分政治学家从行为主义的范式中挣脱出来,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角度来审视现实的政治生活与政治制度.这就和二战前已经出现却被二战所阻断的政策研究的趋势衔接起来.但这时的政策研究就不再是简单地回到30年代的水平,而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拉斯威尔的政策科学就是这种提升的代表.除拉斯威尔外,这一时期对公共政策科学的建立产生过作用的着作还有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harles E. Lindale的渐进调适科学;查尔斯·琼斯的公共政策研究导论,托马斯·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等.二西方公共政策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其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l Dror 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之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年、政策科学探索1971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在美国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前期出现了公共政策研究中的“趋前倾向”,在70年代中期则出现了“趋后倾向”.所谓“趋前倾向”则是指政策研究偏重于在政策制定中加强“政策咨询”的趋势.这一时期美国建立了一批负有盛名的以公共政策咨询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如兰德公司.由于这些机构广泛地运用统计学、数学、心理学、系统论等方法起草各种政策方案,进行各种政策模拟,提出各种政策建议,作为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的参考,因此人们又称它们是政策决策的“思想库”、“智囊团”.所谓“趋后倾向”乃是指公共政策研究中偏重于政策周期研究的趋势.一项公共决策往往是各种利益冲突与妥协的结果,因此,要研究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制定就必须考虑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与完善.另一方面,一项好的公共政策光制定出来是不够的,还需要去说服和组织贯彻.因此,公共政策的重要一环在于对制定出来的政策的推行和实施.这样,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就转向于对整个政策的生命周期进行探讨.在这一时期的西方公共政策研究中,德洛尔除了写出着名的“三部曲”外,他作为兰德公司的高级研究员,还发表了许多讨论公共政策的专题论文.在1969年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他组织和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政策科学研究小组.另外,德洛尔还与人合作,在美国创办了政策科学杂志.1972年德洛尔回到以色列后,又参加了政策科学杂志的编辑工作.此外,在这一时期还出版了洛威Theodore J. Lowi的政策、政治和选择的四种体系1972年,斯图亚特·.奈格尔Stuant S. Nagel 的决策理论和法律程序1979年等等.三西方公共政策的自我批判时期20世纪80年代公共政策研究从50年代正式成为政治科学、公共行政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以后,经过60年代的政策咨询研究,70年代的包括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在内的政策周期研究,发展至80年代开始进一步转向有关政策效率、政策信息多元化、政策学家与政治家关系的研究.在这一时期,政策学家比较多地对学科采取谨慎的批判态度.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着作有:奈格尔Stuant S. Nagel的政策研究百科全书1984年,阿尔蒙德Gabriel A. Almond的比较政治学1978年,阿斯福特Douglas Ashford的比较的公共政策1990年.四西方公共政策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20世纪90年代90年代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表现出两种主要趋势,一种是对原有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化;另一种是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对原有主题的深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另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问题,罗尔斯Rawls在正义论、布坎南Beaucham在伦理与公共政策、高斯罗伯Gawthrop在公共管理部门、系统与伦理中分别提出了有关社会哲学、社会道德和专业伦理的研究方法.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梅尔斯诺Mmeltsner和贝拉威Bellavita在政策组织一书中提出了政策管理、政策沟通、政策组织、政策行动等四者的相互联系理论;林恩Lynn. Jr.则在管理公共政策一书中提出组织行为、政治理论与公共政策的融合思想.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增强公共政策的应用性.二是加强理性意识形态,由传统的政策决策研究转向政策调查研究.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方面,公共政策学家将研究的兴趣转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比如电脑犯罪、信息政策、试管婴儿、温室效应,等等.另一方面是政策调查的兴起.以往公共政策学家过于重视经济与技术理性为主体的政策抉择研究,总是强调如何使“利益最大、损失最小”,强调如何依据政策制定者的偏好,排列方案的优先顺序.这种研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已暴露出弊端,许多政策学者转向政策调查研究.他们认为不存在一个最佳的即能为社会全体大众都能接纳的政策.所谓好政策就是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为此,就必须通过政策调查、政策辩论获得合理性,并由此确定出是否接受某项政策的前提条件.三、中国公共政策产生的历史渊源一中国古代的政策谋略思想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政策科学门类,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丰富的政策谋略思想和政策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以民为本、事异备变的政策思想.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封建思想家与政治家大多提倡“民为邦本、政在得民”的治国策略,在制定政策时,多考虑“养民”、“惠民”、和“富民”.古代中国明智的统治者在制定政策与策略时,坚持“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谋略原则.二是建立了恩威兼施、以柔克刚的施政原则.中国古代勤于治国的政治家与官吏有一套施政方法:韬光养晦,以曲求全,以退为进;恩威并重,分化瓦解,征服吞并;力倡仁信,厚施绥靖,倍加安抚;中央集权,镇国封疆,分而治之.三是形成了重政策辩论、政策分析的传统.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政策辩论与政策分析的文献.如盐铁论就记载了汉昭帝时以御史大夫为首的政府官员和应召而来的当时全国60多位贤良学士聚集一起,就制定、实施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的政策,进行辩论的真实过程;西汉时期的论积贮疏、论贵粟疏则是两部有关制定合理的农业与粮食政策的政策规划文献;明代的智囊计则是政策案例分析的文献.四是形成了完整的国策谋略体系.最为突出的是孙子兵法.最初人们仅仅将这一着作看作是兵书.但依据当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人们发现孙子兵法中包含有大量的国策条目、谋略思想和管理策略.从而使这一着作不仅成为中国政策文化中有价值的经典,而且也成为民办政策科学研究的宝贵遗产.二马克思主义的政策研究传统在中国当代的政策文化中,除了有古代的政策思想和政策研究的遗产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还有马克思主义的政策策略思想与原则.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无产阶级政治家留下的政策思想与政策实践.对政策和策略,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他们毕生除了从事理论写作外,毫不松懈地注视着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问题.列宁总是将党的策略视为是党的政治行为、党的政治性质、方向和方法.斯大林则将战略和策略看作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在政策和策略的依据方面,恩格斯作了经典的阐释,他认为党的政策是根据经常变化的条件制定的.在政策和策略的原则方面,马克思和列宁这些经典作家提出了如下的思想:要把当前斗争和长远斗争、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要坚持说服和争取人民的大多数;要将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要善于利用矛盾争取同盟者.其次是毛泽东政策和策略的光辉理论与实践.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光辉论断.他认为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在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因此,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在中国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工作的每个干部,必须将自己锻炼成为懂得政策和策略的战士.四、中国公共政策发展的主要阶段一中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孕育阶段20世纪80年代从70年代末开始,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1979年至9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东方辽阔的土地上进行了成功的震惊世界的制度和政策创新的实践.在这一阶段上,邓小平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在此基础上,果断地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政策,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此同时,邓小平还在许多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比如,“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发展是硬道理”的政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等等.在领导政策创新实践的同时,邓小平对新时期的政策理论作了研究.他指出,政策的本质要求是要讲求实效,给人民以物质上的实惠;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客观实践;政策的合法性是由多数群众满意来决定的,一项政策好不好,主要看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赞成不赞成;政策执行必须坚持稳定性与连续性的原则,一项政策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政策,就必须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不完全正确甚至错误的政策,就必须修正或抛弃.在80年代初,邓小平就提出,在学科发展上要赶快补课,要重新恢复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行政学,其中也包括公共政策的学科建设.这为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的恢复,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开始进行政治决策和行政决策方面的研究.此时的公共政策还远未独立出来,还包含在公共行政学和政治学这两门学科之中.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介绍和翻译台湾地区和国外的公共政策的文章和书籍,同时也编写出有关政策科学的教材与读物.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政策制定过程查尔斯·林德布洛姆着,朱国斌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克朗着,陈东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J.丁伯根着,张幼文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公共政策伍启元,香港商务印书馆,1989年;公共政策析论张世贤,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政策科学孙光,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政策研究学概念孙效良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二中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开创阶段20世纪90年代90年代是中国公共政策开始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时期.其标志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开设了公共政策课程、创办了研究机构、培养了研究生.90年代,在一些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政治学、行政学专业中,开设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为名称的课程;成立了从事政策研究的机构;在未被列入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之内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如南京大学在其他专业的名目下,招收了以公共政策、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生与博士生.二是出版了一批公共政策教材.主要有:行政决策分析胡象明,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公共政策学导论桑玉成等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政策科学导论张金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政策科学原理陈振明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政策学兰秉洁等编着,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三是建立了全国性的公共政策科学研究会.1991年8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全国首届政策科学研讨会,这次会议除了进行政策科学研讨外,还就成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的事宜作了讨论.1992年10月,在山东省曲阜召开了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作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研究分会而存在.1999年10月,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

公共政策研究的能力要素

公共政策研究的能力要素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6期收稿日期:2009 09 03作者简介:严 强(1948-),男,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政治学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93 本文为国家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 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研究 (批准号07JZD0026)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公共政策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演变中,公共政策学科的创始人哈罗德∀拉斯威尔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提出公共政策研究的任务。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公共政策家叶海亚∀德罗尔提出了需要培养更多的政策分析家的设想。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公共政策深究者约翰∀金登则提出需要有 政策企业家 从事政策管理的思想。

因此,国内有些学者将整体公共政策活动区分为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管理几大主要领域。

参见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的整体透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公共政策研究的能力要素严 强摘 要:在整个公共政策活动中,与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管理相比,公共政策研究居于优先的和指导的地位。

要做好公共政策研究工作,除了要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遵循学术研究的规范和伦理要求外,还必须自觉地培养和增强一些基本的研究能力要素。

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公共政策研究的志业力、想像力、洞察力和操作力。

关键词:公共政策研究;志业力;想像力;洞察力;操作力中图分类号:C93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10X(2009)06 0068 06公共政策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整体的公共政策活动中,公共政策研究因对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管理具有指导性而处于优先的地位!。

公共政策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科学研究活动。

科学研究通常是指具有专业素养的人员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系统过程。

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公共政策研究则是指具有公共政策专业知识的人员,运用一些普遍的和特殊的方法,在公共政策活动领域中获取新颖的、可靠的公共政策知识的活动过程。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L G P= i L P  ̄ F S+ P D C+ P E+ L E a () 1 展 ,也逐 步拉大 了与 中部 地区和西部地 区的经济发展 的差距 , 如前所述 , 这种 经济发展水平 上的差异同样会 导致 基本公共 服 其中, C表示常数项 , J为 回归 系数 , 、 B 为残差项 ,和 t i 分 务差异 。而且 国 内外学者 的研 究也一致表 明 , 济的发展会促 别代表省 份和年份。 G P表示人 均 G P 反 映地区经济增长 的 经 PD D , 进基本公 共服务供给水平 的提高 。根据 中国 2 0 09年统 计年鉴 状况 ;P P E表示人 均基本公 共服 务支 出 , 文 的基本公 共服 务 本 显示 ,0 8 , 国东部地 区的人均 G P达到 4 3 20 年 我 D 05 9元 , 中部 支 出为教育 支 出、 医疗 卫生 支出 、 就业 和社会 保 障支 出之 和表
地区 的人均 G P为 1 8 , D 8 5元 西部地 区的人均 G P为 1 3 , 示 ,E 9 D 86 6 F S表示政 府的财政支 出规模 ,用 地区 的财政 支 出与地 区 东部地 区是 西部地区的 21 , . 4倍 是西部地 区的 21 倍 。 .7 在基本 的 G P比值表示 。 D 公共服务供 给方面 ,0 8 , 2 0 年 东部地 区的人均教育支 出为 9 88 3. ( ) 二 面板 数据模型的确定 元, 中部地 区为 5 51元 , 5. 西部 地 区为 7 00 7 .5元 , 东部 地 区的人 根据模 型( ) 1 中的参数变化情 况可 以将 面板数据模 型分 为 均医疗和卫生支 出为 3 67 , 1. 元 中部地 区为 17元 , 7 西部地 区为 三类 , 中, 其 模型一( 混合估计模型 )L G P= +zP EqL E :P D C o P 3F S+ L c l 244元 。同时也表 明 , 国东 、 西基本公共 服务水平的差距 6. 我 中、 ; 型二 ( 模 变截距模 型 )L G P= i L P i3F S ; :P D 。c a P E+ L E i 模型三 + , / 变系数模型 )L G P= , 。 P 。 , E 。 。本文首先根据 F :P D iC+ L E L S+ , P F 也可 能是导致我 国东 、 、 中 西部 地 区经 济差距 扩大 的一个 重要 ( 原因 。因此 , 研究基本公 共服务供给 与区域经济发展之 间的相 互关 系 , 对缩 小我 国东 、 、 三大地 区的社 会经 济发展 差距 , 中 西 实现社会 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 。 本文 指的公共 服务 是指这样 的物 品 , 即每个 人对这种物 品 的消费都 不会导致 别人对 这种 物品消 费的减少 。由于义务 教 育 、 共卫 生和基本 医疗 、 公 最低 生活保 障应 当是 目前 我们公 共 服务 中的“ 基本 ” 。因此本文将现 阶段 的基本公共 服务只界定在 教育、 医疗卫生 、 就业和社会保 障三个 方面。 了检验基 本公共 为 服务 与区经济增长 之间的 区域差距 是否存在 以及存在 的形式 , 本文 采用 E i s . v w 60软件 , 我 国东部 、 e 对 中部 和西部地区 的基 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请结合您所了解的情况或工作实际,试总结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7
如何理解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对近期的货币政策做一评价,并分析货币政策的走向。
8
请结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阐述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
9、
请结合相关原理谈谈对个人所得税调整政策的认识。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系实际,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江苏实施八项工程的具体经济政策。(可就某一项或几项工程进行探讨)
1
我国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来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效果如何?
2
请结合我国当前实际阐述我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济政策。
3
试就目前经济发展中的某一问题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分析这些政策实施的条件和可能产生的效果。
4
试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在经济政策制定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体会。
5
请阐述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政策效果,并分析财政政策可能的走向。
注:可根据题目相关内容自拟题目进行回答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