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规模经济、学习曲线、范围经济与企业经营决策
❖ 对上式(1)左右两边取对数,得到:
lgAC=lga-blgQ (2)
若以lgAC为纵轴,lgQ作为横轴,学习曲线就变为 一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b为它的斜率。
lgAC
运用累积产量Q和与其相
对应的平均成本的历史数
据,我们可以用回归分析 法估计出(2)式的参数lga和 b,进而得出学习曲线函数 式(1)。
20
0.31 0.18 0.49
30
0.21 0.18 0.39
40
0.16 0.18 0.34
50
0.12 0.18 0.30
60
0.10 0.18 0.28
70
0.09 0.18 0.27
80
0.08 0.18 0.26
90
0.07 0.18 0.25
当产量为每天10000份报纸 时,平均成本为80美分; 当产量增加到每天90000份 时,平均成本下降到25美 分。即,随着产量的增加, 平均成本下降。
规模经济
案例《环球日报》
表1 每日花费
日生产 劳动力 印刷机 油墨、 电费
总计
量(千 成本
损耗
纸张 (美元) (美元)
固定成本 份) (美元) (美元) (美元)
固定成本
0
5000 1000
0
200
6200
10
5000 1500 1200
300
8000 总成本
20
5000 2000 2400
400
规模经济
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
1.自然条件,如石油储量决定油田规模; 2.物质技术装备,如化工设备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 企业的规模; 3.社会经济条件,如资金、市场、劳力、运输、专 业化协作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4.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等。
规模经济学习曲线范围经济与企业经营决策
固定成 本(美 元)
6200 6200 6200 6200 6200 6200 6200 6200 6200 6200
表2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析
可变成 本(美 元)
总成本 (美元 )
边际成 本(美 元)
平均固 定成本 (美元 )
0
6200
1800 8000 0.18 0.62
3600 9800 0.18 0.31
规模经济学习曲线范围 经济与企业经营决策
2020/8/21
主要内容
1 规模经济 2 学习曲线 3 范围经济 4 案例分享
规模经济
制约因素
定义Leabharlann 计量优势原因规模经济
引入 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经济呢? 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有效管理的难度,增
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此,企业规模扩 大带来的收益是有限度的。当企业规模超 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经济”变为 “不经济” 。
当产量为每天10000份报纸 时,平均成本为80美分; 当产量增加到每天90000份 时,平均成本下降到25美 分。即,随着产量的增加 ,平均成本下降。
18美分, 保持不变
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产量
在产量较大的时候,固定成本 将由更多单位的产品来分担, 从而平均固定成本下降
C 规模经济
Q1点 所在规
模称为“最小 MC
最佳规模”
AC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不经济 MC AC
Q1、Q2可称之 为“最佳规模区 间”,企业规模 处于该“区间”
内的任何一点 O
都是适度的
最优规模
Q1
Q2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规模经济
Q2点所在的规 模称为“最大最 佳规模”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3篇企业经济行为第10章企业最优决策第03节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三篇企业经济行为第十章企业最优决策第三节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已精细订正!)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如果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上升,则称为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 scale)。
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范畴,规模经济使用频率愈来愈高,故有必要从内涵和外延上加以明确。
(一)规模经济形成1.生产要素的专用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细,各种设备的专用性更强,这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一个只有几个人的维修站,维修人员必须是“万能手”,什么都会修才行,这样就不可能样样精通,若规模大一些,就可以进行专业分工,从事专门维修,提高维修质量。
同样道理,就加工某一零件来说,专用设备的效率肯定远高于通用设备。
2.生产经营的不可分性生产经营的不可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一套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不会因为只利用发电能力一半而将成本降到满负荷运行的一半。
一辆32吨的载重卡车,也不会因为只载货20吨而减少某些必要的费用。
二是经营过程的不可分性,一笔广告费分摊到几百万个产品上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只分摊到几百个产品上便数量可观。
3.生产规模的维度效益正如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之间存在一种维度关系一样,有些依靠“容器”(输油管道、炼钢炉、反应塔等)进行生产的企业,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不与其生产能力成正比。
据计算,当管道的流量增加100%时,制造管道的材料成本仅增加50%。
同理,企业的各种职能部门也有这种维度效益,业务费不会与业务量成正比,可以在采购、销售、运输、贷款、管理等方面取得规模经济。
4.服务设施的共享性一般企业、特别是远离城市的企业,都有若干难以社会化的服务设施,如食堂、宿舍、小卖部、阅览室、技术培训、医疗服务、治安保卫等。
这些服务设施具有共享性,边际成本递减,因而生产规模越大,职工人数越多,成本也越低。
学习曲线
利用学习曲线可以估计销售价格
设甲方向乙方订购以焊接为主的装配件1000台,每 台销售价格20000元。现需再增加订货1500台,问 增加的这l500台价格应为多少?需满足的条件为:
中断学习的学习曲线
式中 t——中断后恢复学习时,生产第一件产品所 需时间 k——原生产第一件产品的制造工时 f——生产这种产品的标准时间 m——学习不中断条件下达到标准时间所需 要生产此产品的累计数目 x1——中断学习后再次恢复学习时生产第一 件产品所占有的总累计数
学习曲线例题
对一条学习速率为95%的曲线,如果生产第一件产品需 10个工时,求:
定方法
学习系数a,与学习速率之间存在一 定的函数关系,即 a=-Logs/Log2
测定学习速率的方法: 历史资料法 经验估计法 直接测定法 合成法 MTM法
学习曲线的应用
利用学习曲线预测作业时间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1000件,累计平均工
建立动态绩效评核制度
生产自行车的工厂最后在装配线上的装配工 作的评核
装配线是在一条输送带上进行的, 装配线上 共有15个装配工。据测定,每个装配工所花 的时间均为0.5分钟。 那么每辆自行车在最 后装配线上的装配工时为15×0.5分=7.5分, 假设给子一定的宽放。宽放率为10%, 则该 自行车在装配线上装配的标准时间为 7.5+7.5×10%=8.25分。即是每小时可以从 装配线上装配出7.3辆。
①生产第n1件产品到第n2件产品,平均生产时间是多少? ②生产首100件产品的平均工时为多少? ③生产第51件产品的工时为多少? ④设产品的标准时间为7小时,要生产多少件产品才能达
产业经济学16本科第四章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二、范围经济的一般来源
范围经济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因素产生: 1.生产技术设备的通用性。 2.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多用途性。 3.研究与开发的外溢效应 4.声誉效应。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三、规模(或范围)不经济的原因 造成规模(或范围)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有: 人工成本上升;激励和官僚影响;以及专门化资 源的分摊等三个方面。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五、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规模经济是指在给定时点上,大量生产能获得 的成本优势。而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 或称经验曲线,则是指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 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当人们获得经验以后, 一般能够改善他们完成特定任务的绩效。 通常,我们用进步比率(progress rate)来衡 量学习的效果。利用学习曲线,企业可以获得 成本优势,从而产生学习效应或学习经验。
提供的服务多样化,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则存在着 范围经济。 一般地,我们用平均成本函数的下降来定义规模经 济,而用相对总成本的节约来定义范围经济。也就 是说,如果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生产多种产品与分 离成两个或更多的企业进行生产时,整体生产的总 成本低于分离生产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三、范围经济
二、企业的适度规模
关于适度规模 理论上,一般运用平均成本曲线来确定企业的
适度规模;实践中,人们主要采用适者生存法、 工程分析法和成本-利润比较法等方法来衡量企 业的适度规模。 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平均成本法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曲线的变化过程:
我们借助于图来描述规模经济与平均成本、边 际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战略管理
(五)卖方的议价能力
产品标准化的程度 供应商所供货的行业是否是其大客户 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占其下游行业产品成本的比例 转换成本 前向一体化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核心能力理论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 德· 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 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最早提出的,其 后,核心能力理论在理论界和工商界得到广 泛应用。
核心能力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优势
能够非常出色地开展某项有着重要竞争意义的 活动是公司所拥有的一项最有价值的资源。核心能 力与能力的区别在于:核心能力对公司的竞争力和 赢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核心能力的产生
通常说来,核心能力的产生是组织各个不同部分有 效合作的结果,是个体资源整合的结果。一般来说, 核心能力存在公司的人的身上,而不是存在于公司 资产负债本身。核心能力深深地植根于技巧、知识 和人的能力之中。
(一)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 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 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 ——普拉哈德· 哈默
具体说,核心能力是指提供企业竞争优势基础 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 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技能的有机组合,是 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对行业及竞争环境从战略的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问题 1、行业的主要经济特性是什么? 2、竞争的情形如何?五种竞争力量各自的 实力如何? 3、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有哪些?它们有何 影响力? 4、竞争地位最强/最弱的公司分别是谁? 5、下一步谁有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行 动? 6、决定在行业环境中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 因素有哪些? 7、公司所在的行业是否有吸引力?取得超 过年均水平的盈利前景如何? 对自己公司的形势从战略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问题 1、公司现行战略的运作效果如何? 2、公司的资源强势和弱势分别在何处?公 司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有哪些? 3、公司相对竞争对手的成本地位如何? 4、公司的竞争地位如何? 5、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有哪些?
关于学习曲线
产品生产 累计数
单台产品 按人工工 时(h)
累计直接 人工工时
(h)
累计平均 直接人工 工时(h)
产品生产 累计数
单台产品 按人工工 时(h)
累计直接 人工工时
(h)
累计平均直 接人工工时
(h)
1
100 000 100 000 100 000
32
32 768 1 467 862
45 871
2
80 000
第一节 学习线概述
20世纪30年代美国康乃尔大学的莱特(T.P.Wright)博士 首先在航空科学期刊上提出了学习曲线。波音公司发现, 每一架飞机的工时消耗在前一架飞机制造完后都会有所下 降,而且还是以一个可预测的比例下降,从生产第一架飞 机开始,累计产量每增加一倍,工时下降约20%。工人逐 渐学会了怎样更快地工作,更少误操作以及最大程度地减 少浪费,直到他们达到最大的生产率为止,这就是知识学 习的掌握的直接结果。由此他们得出如下普遍认识:
第一节 学习曲线概述
就是说加工制造第2架飞机构架的工时只有第1架的80%, 加工制造第4架飞机构架的工时只有第2架的80%,第8架 只用了第4架工时的80%,第16架只用了第8架工时的 80%等等。第3列为累计直接人工工时,将第3列累计直接 人工工时除以第1列产品累计数,就得到第4列的累计平均 直接人工工时。
第一节 学习曲线概述
2、影响学习曲线的因素
1. 操作者动作的熟练程度; 2. 改善操作者的工装设备及工位器; 3. 产品设计变更有助于降低工时; 4. 高质量的原材料和充足的供应可减少学习中断现象; 5. 专业化分工,使每个操作者做简单重复工作; 6. 管理科学化。
第二节 学习曲线的原理
11.2.1 对数学习曲线的建立 11.2.2 学习率的测定方法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应用
• 1)在生产制造方面,它可以应用于估计产 品设计时间和生产时间,同时可以应用于 估计成本 • 2)学习曲线也是公司战略设计的组成部分 ,比如价格、投资成本和营运成本的决策 • 3)应用于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能力 • 4)学习曲线如使用不当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
• 一家工厂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越多,生产 员工就能够更多的了解如何去何生产该产 品,从而在生产中获得的经验也就更多。 那么,在以后的生产中,企业可以有目的 地并且较为准确地减少该产品的生产成本 。每当企业的累计产量增大一倍时,其生 产成本就可以降低一定的百分比(百分比 的具体大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概念规模经济性和 Nhomakorabea习曲线效应的区别
学习曲线的应用案例
学习曲线的概念
• 在成倍 的制造一种产品的过程中,有一种 现象,企业连续生产一个单位产量的资源 数量是随着累计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投 入要素和相关成本的这种递减规律称为学 习曲线效应。 • 学习曲线也称为练习曲线是描述了平均成 本和累计产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即随着累 计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
• 这种学习现象在劳动投入要素和成本的形 态中最为常见。随着生产产品数量的增加 得到一个单位产出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会因 一系列的原因下降。
• 如果随着工人对生产过程越来越熟悉,废 品和浪费越来越少,那么单位原材料成本 也会形成学习曲线效应。
• 形成学习曲线效应的原因有: • 1.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对工作任务熟练程度 的提高。 • 2.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改进,组织工作更 有效率。 • 3.废品和重复工作数量的减少。 • 4.随着工作重复次数的增多而带来的对技术 工人需求的减少。 • 5.产品的设计更加合理。
企业经营决策、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学习曲线
0
案乙
直接推销方案 20
20
丙
单位:万元
滞销θ3 0
50
10
4.折中决策准则 给定乐观系数ɑ=0.7ɑ=0.7=0.7
企业收益表
单位:万元
畅销θ1 一般θ2 滞销θ3 折中收益值(ɑ=0.7)
代理专营方 90
70
案甲
中间商代销 120
80
方案乙
直接推销方 100
60
案丙
40
0.7*90+0.3*40=75
对变化所引起的平均生产成本的百分变化:
• EC=(▽C/C)/(▽Q/Q) • = (▽C/▽Q)/(C/Q)
• =MC/AC
成 本
LMC
LAC
EC<1
Q* EC=1
EC>1
产量
成
本
规模效益递增
规模效益不变
规模效益递减
LAC
具有规模经济性最优规模 Nhomakorabea具有规模不经济性
产量
• 3 规模经济的主要类型
• ①规模内部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 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 大中求大准则又叫乐观准则,是一种持乐观态度的决策, 它的具体做法是,从各个方案的若干个结果中选取最好的 结果,然后再从这些最好结果中选取最好结果所对应的方 案为最优方案。
3.最小机会损失准则
最小机会损失准则又称最大后悔中求最小准则
企业受益后悔值表
畅销θ1
一般θ2
代理专营方案 30
10
甲
中间商代销方 0
• 4、技术创新优势 首先,对范围经济的理解和受益,使企业管理层对新产品、新 工艺的开发更加重视;其次,范围经济利益的驱动可以导致科 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持续的创新活动将使企业在应用新材料、 采用新工艺、培养创新团队、加强市场调研等等方面获得突破, 最终将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5、抵御风险的优势 范围经济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 争优势,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范围经 济还强化了企业的“新陈代谢”和互补性(尤其是对于受季节 性影响较大的企业。
论述题
论述练习题1.如何运用战略群体分析在产业中企业的战略地位以及公司可能的战略变化。
解答:一个战略群体是指某一个产业中在某一战略方面采用相同或相似战略,或具有相同战略特征的各公司组成的集团。
战略群体分析有肋于企业了解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本企业的战略地位以及公司可能的战略变化。
(1)它有助于很好地了解战略群体间的竞争状况,主动地发现近处和远处的竞争者,也可以很好地了解某一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不同。
(2)它有助于了解各战略群体之间的"移动障碍"。
移动障碍即一个群体转向另一个群体的障碍。
(3)它有助于了解战略群体内企业竞争的主要着眼点。
同一战略群体内的企业虽然采用了相同的或类似的战略,但由于群体内各个企业的优势不同会形成各企业在实施战略的能力上的不同,因而导致实施同样战略而效果不同。
战略群体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所在战略群体的战略特征以及群体中其他竞争对手的战略实力,以选择本企业的竞争战略与战略开发方向。
(4)利用战略群体图还可以预测市场变化或发现战略机会。
2. 试论"结构跟随战略"。
解答:钱德勒在其经典著作《战略和结构》中,首次提出结构跟随战略的理论。
钱德勒的理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战略的前导性与结构的滞后性。
1.战略前导性。
这是指企业战略的变化快于组织结构的变化。
这是因为,企业一旦意识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需求时,首先会在战略上做出反应,以此谋求经济效益的增长。
2.结构滞后性。
这是指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常常慢于战略的变化速度。
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里更是如此。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新、旧结构交替有一定的时间过程。
新的战略制定出来以后,原有的结构还有一定的惯性,原有的管理人员仍习惯运用旧的职权和沟通渠道去管理新、旧两种经营活动。
二是管理人员的抵制。
管理人员在感到组织结构的变化会威胁他们个人的地位、权利,特别是心理上的安全感时,往往会以运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去抵制需要做出的变革。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名词解释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当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大时,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H-0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引力模型:是指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与其各自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成正比,与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生产可能性曲线:当资源和科技水平都固定的情况下,生产两种产品a与b,当a被生产,用来生产b的资源随之被消耗,b的产量降低,同样,当b被生产,情况相反。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出口偏向性增长: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绝对优势理论: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我们说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要素比例理论: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和它们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投入中所占比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通过国际贸易下的商品交换,各个交易国的内部生产要素价格将会趋于一致。
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
是指同产业中双方国家互有不同质的贸易往来,在统计数据上显示同一类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表明在该产业有着互补性的贸易需求。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毕业条款:当受惠国或地区的某项产品或其经济发展到较高的程度,使它在世界市场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时,则取消该项产品或全部产品享受关税优惠待遇的资格,称之为“毕业”。
知识外溢:是指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
知识外溢源于知识本身的稀缺性、流动性和扩散性。
学习曲线——精选推荐
学习曲线第一节学习曲线概述第二节对数线性学习曲线分析第三节学习速率的测定方法第四节学习曲线的应用│概述│方法研究│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标准时间│标准资料法│学习曲线│现场管理│第一节学习曲线概述一、学习曲线的含义学习曲线又称为经验曲线,是指在大量生产周期中,随着生产产量的增加,单件产品的制造工时逐渐减少的一种变化曲线。
1936年美国康乃尔(Cornell)大学的莱特博士首先在航空科学期刊上发表了有关学习曲线的文章,从此学习曲线的理论才不断被人们所吸收和研究,并广泛地用于航空工业预测制造费用。
以后被逐步推广发展运用到其它领域。
要弄清学习曲线的理论,必须首先了解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人们在工作中由于多次反复的练习而改变形为的过程。
当一个人在重复地做某件事时,无意之间就会学习做得更好,这种形为的改变可大致分为两类。
1.容易观察得到的形为改变这种改变很容易被经过训练过的观察者全神贯注地辨别出来,未经训练过的观察者则无法观察出。
当操作者努力学习去减少学习周期里的一些动作时,这种方式的形为改变立即发生。
因为通过学习,发现有些动作是多余的不需要的可以消除。
例如右手拿起A物,左手固定,右手再拿起B物,然后将A、B物组装在一起,这种操作可以改变为左、右手同时取物,然后组装在一起。
这种行为的改变可以通过讲解来完成。
2.细微的形为改变任何一种单纯的重复性手工操作,都存在学习的现象。
例如,伸手向非固定物取物,刚开始时操作者不热悉,需要用眼睛去寻找目的物的所在,然后才能伸手把物取到,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操作者逐渐热悉了操作之后,就不再需要每次都用眼睛去寻找目的物而顺利地把物取到了。
除此之外如疲劳适应,作业姿态的改进等,都属于这类细微的形为改变。
学习曲线是将学习的效果定量地面在坐标图上,横轴表示学习次数,纵轴表示学习效果在工业使用中,学习次数通常用累计平均工时来表示。
因此,学习曲线表示了产品制造工时与累计产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学习曲线的概念首先是科蒂斯在20世纪30年代在飞机的制造过程中提出的。
科蒂斯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每当生产的零件的总数增加一倍的时候,直接劳动时间就以一定的百分比在减少。
在采购中的应用是:价格随着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特别是较短的生产流水线。
如果供应商为第100个单元所定的价格与为第1个单元所定的价格相同,那么采购方支付的价格就偏高了。
最原始的学习曲线的意义是,随著员工熟练程度的提高,第二架飞机的装配时间只有第一架飞机的装配时间的80%,如果飞机的装配数量再多一倍,也就是到第四架飞机时,应该是第二架飞机的装配时间的80%,那么是第一架飞机的装配时间的64%;进一步,如果飞机的装配数量再多一倍,也就是到第八架飞机时,应该是第四架飞机的装配时间的80%,那么是第一架飞机的装配时间的51.2%。
… 以此类推,可以得到表一X 1 2 4 8 16 …Y 1 0.8 0.64 0.5120 0.4096 …0.800.810.820.830.84…表一学习率为0.80时的学习曲线Y—学习率产生的结果;—X —单元数我们来求学习曲线的计算公式,设b为学习率,那么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习率上的指数和X的关系为2m =X (1)m为学习率上的指数,两边取以10为底的对数:m log2 = logX (2)m= logX/log2 (3)回到表中Y(学习率产生的结果)与X(单元数)的关系:Y=b logX/log2(4)两边取以10为底的对数:logY=logbxlogX/log2(5)再取反对数:得出Y=10logbxlogX/log2(6)最终,通过如下方程式,可以根据特定的学习曲线,计算生产x个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Y x= K×10logbxlogX/log2(7)生产第x个单元所需要的时间;式中 YxK-生产第1个单元所需要的时间;x—单元数;b-学习率。
例如,对于一个学习率为80%的曲线,生产第1个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是43分钟,生产第5个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就是:Y5= 43分钟×10log0.8xlog5/log2= 25.6分钟在表二中,通过采用5个单位、80%的学习曲线的改进因子(0.5956),并与生产第1个单位所需要的时间(43分)相乘就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14学习曲线vs规模经济
学习曲线vs规模经济
学习曲线又称为经验曲线,是指当某一产品累计生产量增加时,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产品单位成本的下降。
通俗的说就是熟能生巧,干的熟了,干活快了,单位时间内产量增加了,单位成本也就降低了。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
通俗的说就是这台机器运转一小时,生产一件也是生产,生产十件也是生产,那如果运转一小时的成本固定,那么生产十件每件产品所分摊的成本是要比生产一件每件产品所分摊的成本要低,那这十件就是规模经济。
产量大了,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做的多了,孰能生巧,就形成了“学习曲线”,二者的共同作用降低了成本。
也就是说,有规模经济效益,无学习曲线,也能降低成本。
同样的,有学习曲线,无规模经济,也能降低成本。
我们可以将规模经济理解为“量大从优”,例如,甲企业规模很大,批量生产,所以需要的原材料比小企业要多很多,那么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量大从优,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就低,所以成本就低。
另外可以将经验曲线简单的理解为“熟能生巧”,例如,甲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时间久了,工人经验丰富,所以甲企业一个工人一小时能生产10件产品,而新进入者乙企业一个工人一小时只能生产5件产品,因此甲企业就具有经验曲线效应。
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内在不经济的原因:管理效率降低、要素供给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External Economics]——当企业规 模进而行业规模扩大时,由企业外部一些因素 所引起的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情况。反之, 则称为外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cs] 。
外在经济的原因:行业内部分工更细、辅助部 门更齐、投资环境更完善等。
外在不经济的原因:竞争加剧、要素能源供给 紧张、运输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
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
C
内在经济
内在不经济
LAC
规模报酬不变
Q1
Q2
Q
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
C
LAC3
LAC1
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
LAC2
Q
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
一.范围经济
如果一家炼油厂还出售沥青,你会感到奇 怪吗?其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提炼石油 时不但可以得到汽油,同时还会产生沥青。显 然,让炼油厂既产汽油又产沥青的花费比让它 只生产汽油而让其他企业单独生产沥青的花费 要小。在这种情况下,就称其存在着范围经济 。
学习曲线图
L
5
4
3
学习曲线
2
1
0
1
2
3
4
5Q
结论:随着产品生产批次的累积性增加,每批次 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在较大的范围内呈现下 降的趋势。可见,当厂商尝试生产一系列相关产 品时,沿着学习曲线不断进行学习,保持成本不 断下降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
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
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引言在经济学中,成本曲线是描述企业生产过程中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成本曲线通常呈现出一个U型的形状,即在开始阶段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逐渐下降,然后在某一点之后开始上升。
这种U型成本曲线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本文将探讨导致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
原因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大规模生产可以实现以下效益:1. 分工与专业化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可以更好地组织劳动力和资源,实现分工与专业化。
分工使得每个员工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提高生产效率;专业化则意味着企业可以聘请更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从而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2. 技术进步与创新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资金用于研究与开发,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
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并提高生产速度和质量。
3. 采购优势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采购量,并与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
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和服务条件,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
原因二:学习曲线效应学习曲线效应是指通过经验积累和学习,企业可以逐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学习曲线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改进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企业能够发现和改进工艺上的不足之处。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降低次品率等方式,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
2. 知识共享在大规模生产中,员工之间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知识共享和经验传承。
这种知识共享有助于避免重复错误,提高生产效率。
员工可以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和解决方案来改进工作方法。
3. 经济批量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和设备。
经济批量生产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采购获得更好的价格优势。
原因三:固定成本分摊固定成本是指与企业规模无关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生产能力与学习效应,规模经济,生产任务平衡
平均成本
C
C
C1
C1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产量
原因:充分利用了资源、成本下降
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平衡
产量
计算生产能力 60 000 的目的是为了衡量 50 000 生产计划的可行性, 因此要进行生产能 40 000 力与生产任务的平 衡。
57 500 55 000 52 000
51 250
40 000
1
各种情况的预期收益值计算结果如下表:
方案
收入
建新 高需求
195000×5
低需求
115000×5
扩建 高需求
190000×5
低需求
100000×5
现不扩建
高需求 来年扩建 170000+190000×4
来年不扩建
170000×5
低需求
105000×5
成本 210000 210000 87000 87000
一家新店且销售量不理想,那么销售收入为115000元/年。 3.扩大商店现有经营规模且销售量显著上升,销售收入为190 000元/年;
扩大商店现有经营规模且销售量不理想,销售收入为100 000元/年。 4.维持现状不变,若销售量上升,销售收入为170 000元/年,若销售量不
理想,销售收入为105 000元/年. 5.扩大原店规模所花费为87000元。 6.另开新店的费用为210 000元。 7.若第一年维持现状不变,但到第二年扩大原店规模,费用仍为87 000元。 8.三种方案的经营成本相等。
生产数量
生产时间
1 的80%
第八架 的80%
当产量增加一倍时,所需的生产时间就减少20%, 这种改进的速率非常一致,既学习率为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习效应
• 学习效应是指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 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等可以积累起产品生产,产 品的技术设计以及管理方面的经验,从而导致长 期平均成本的下降。学习效应是通过学习曲线来 表示的。学习曲线所描述的是企业的累积性产品 产量与每一单位所需要投入物数量之间的关系。
L
5
学习曲线图
4
3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 生产规模的扩大之所以会引起产量的不同变动, 微观经济学用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来解释。 • 内在经济[Internal Economics]——当企业规模 扩大时,由企业自身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成本下降、 收益增加的情况。反之,则称为内在不经济 [Internal Diseconomics]。 • 内在经济的原因:大型先进设备的使用、专业化 分工、市场经营的经济性、生产中副产品的开发 利用、管理上的经济性等。 • 内在不经济的原因:管理效率降低、要素供给困 难、要素价格和销售费用上升等。
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
C
内在经济 内在不经济 LAC
规模报酬不变
Q1
Q2
Q
C
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 LAC3 LAC1 LAC2
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
Q
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 • 一.范围经济 • 如果一家炼油厂还出售沥青,你会感到奇怪
吗?其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提炼石油时不 但可以得到汽油,同时还会产生沥青。显然,让 炼油厂既产汽油又产沥青的花费比让它只生产汽 油而让其他企业单独生产沥青的花费要小。在这 种情况下,就称其存在着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
• • • • • • • • (1)合成优势. 第一,降低固定成本。 第二,降低变动成本。 第三,降低交易成本。 (2)差异化优势 2 (3)生产营销优势 (4)抵御风险的优势 第一,企业不断开发有关的新产品,实际上是在 延长核心产品的生命力。 • 第二,企业生产适应不同季节的产品或互补品时, 能够有效保持生产与销售的持续稳定性。
•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和生产理论中提到的规模 报酬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示在扩大生产 规模时,成本变化情况,而且各种生产要素投入 数量增加的比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后者表 示在扩大生产规模时的产量变化情况,并假定多 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 • 但一般来说,规模报酬递增时,对应的是规模经 济阶段,规模报酬递减时,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 的阶段。往往在企业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 程中,先是出现规模经济,即产量增加的倍数大 于成本增加的倍数,因而LAC下降。然后再出现 规模不经济,即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 倍数,此时LAC上升。
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微观经济学,F016.336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C
SAC1 C1 C2 C3
SAC2 SAC3
0
Q1
Q´1 Q2
Q3
Q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C
SAC1 SAC2 SAC3
SAC7 SAC6 SAC4 SAC5 LAC
0
Q2
Q1
Q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 长期平均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生产内按照产量平均计算的 最低成本,LAC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图。长期平均成 本用公式表示为:LAC=LTC/Q • 理解长期平均成本应注意以下几点。 • (1)LAC曲线相切于某一产量所对应的最小的SAC曲线, 即过SAC曲线的最低点所做的圆滑的切线。在切线之外, SAC高于LAC。 • (2) LAC曲线最低点于某一特定SAC曲线最低点相切, 其余之点,LAC并不切于SAC最低点。 • (3) LAC曲线的形状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 升。
C曲线呈U C曲线呈U形特征的原因 曲线呈
•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特征是由长期生产过程 中内在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决定的。 •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 Scale]—— ——是指厂商由 [ 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此时产 量增加倍数大于成本增加倍数。企业规模扩张使 企业规模扩张使 得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情况。 得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情况。 • 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 Scale]—— Scale]—— ——是指厂 [ 商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使经济效益下降。此时, 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企业规模扩张 企业规模扩张 使得成本上升、收益减少的情况。 使得成本上升、收益减少的情况。
• 方面的固定成本上大大降低。Komatsu等公司无 需在现有厂房,设备,存货等方面做很大的改进 就能生产出更多不同型号的产品。此外,如今的 空运服务已实现隔日送达,这使Komatsu的经销 商无需为对抗caterpillar的24小时送达服务而库 存大量不同型号的零部件。Komatsu等公司反而 因为各种外包服务而降低了成本,重新获得了竞 争优势。
• 范围经济如果用一定量某种资源生产两种联合产品X和Y, 这两种产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它们之间最大数量组合 的曲线称为产品转换曲线,曲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连线上所 代表的产出水平要低于连线之上的曲线上所代表的产出水 平。这就是范围经济的效益优势所在。 • 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企业面临的需要是决定企业生产的关 键因素,这种需求决定了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 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企业面临的需求一致时,依靠大批 量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就会发挥重要作用,如福特汽车大 批量生产模式的成功;而当这种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 的时候,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的生产逐渐成为企业发 展的重要趋势。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应向市场 提供具有更高让渡价值的产品,包括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品质更高等等。因此,随着生产需求多样性的发展,范围 经济使企业呈现竞争力的现象越来越来受到重视。
• 企业生产的单一产品产量增加时产生的成本节约 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当企业规模的扩大使产 品品种增加时,这种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又常常 被称为“范围经济”。 •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存在的原因就在于,生产经 营活动存在着“可共享的投入”或一定的“不可 任意分割性”。范围经济的特征也可以通过产品 的成本情况加以说明。 • 如下图所示:
范围经济及其度量
•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相同的投 入下,由单一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企业分 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种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 高。 • 所谓联产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以使用共同设 备,技术,管理的资源条件且技术特性相同或相 近的产品。 • 范围经济是由企业的范围(而不是规模)而产生的 成本节约。范围经济的存在会使生产多种产品的 企业增加。例如:海尔生产包括冰箱,空调,洗 衣机,微波炉,电脑,手机,电视机等产品。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 在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可能不 存在规模经济,但是有可能获得范围经济。 • 规模经济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获得的经济性; 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即会 出现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其生产 过程可能 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但是却可能获得范围经济。 一个工厂用较大规模只生产某一种产品可能会产 生规模报酬递增,但是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却 不会产生范围经济。
• 范围经济可以用范围经济程度(SC)指标来衡量 •
C ( X ) + C (Y ) − C ( X , Y ) SC = C( X , Y )
• SC代表范围经济,C(X)为生产产品X的成本,C(Y 为生产产品Y的成本,C(X,Y)为这两种产品的联合生 产成本,则SC>0,存在范围经济,SC<0,存在范围 不经济
外在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外在不经济
• 外在经济[External Economics]——当企业规模 进而行业规模扩大时,由企业外部一些因素所引 起的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情况。反之,则称为 外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cs]。 • 外在经济的原因:行业内部分工更细、辅助部门 更齐、投资环境更完善等。 • 外在不经济的原因:竞争加剧、要素能源供给紧 张、运输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
范围经济案例
• 在20世纪70年代,宽阔的产品线给美国著名的履 带式拖拉机制造公司caterpillar带来了强有力的 竞争优势。在这一行业中,只有该公司有能力将 产品开发.制造和销售过程中的管理费用全部消化 掉;也只有该公司无需为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而 向其他制造商借用设备,并且只有该公司的生产 能力能保证在24小时内将任何零部件送达人任何 顾客。 • 范围经济给caterpillar公司带来强有力的竞 争优势,使产品线较窄的竞争对手komatsu等公 司根本无力与之竞争。但caterpillar的竞争优势 并不是永远无法打破的。敏捷制造方式被引入设 备建造后,履带式拖拉机制造行业在设计,装配 方面
2
学习曲线
1
0
1
2
3
4
5
Q
• 结论:随着产品生产批次的累积性增加,每批次 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在较大的范围内呈现下 降的趋势。可见,当厂商尝试生产一系列相关产 品时,沿着学习曲线不断进行学习,保持成本不 断下降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