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加减法(一)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1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加减法(一) 3教案 青岛版 教案
分数加减法〔一〕教学内容:《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开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展有条理、有根据地进展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具准备:假设干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假设干张边长1—7厘米的各种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信息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表达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
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将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请同学们猜测。
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出,板书课题学生拿正方形纸片摆一摆。
选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来摆摆看,看有没有剩余。
〔课件演示过程〕用其他的正方形来摆看有没有剩余。
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正方形纸在长方形纸上摆一摆,把摆的情况记录下来,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分组进展摆,在小组内进展交流〕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有序开展操作活动。
注意让学生充分操作、体验和交流。
设计意图:〔先用摆纸条的形式找因数和公因数,有利于让学生形象感知公因数的意义。
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能够使他们取长补短,互助互利,到达对知识的掌握。
〕合作交流、演示。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独立观察,总结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展小结。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3-1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3-1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运算。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则的掌握。
2. 如何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则,并通过教具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板书设计1.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的顺序,逐步展示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讲解规则、练习巩固、实际应用等环节,让学生对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初步了解到深入掌握知识的过程,包括引入新知识、讲解规则、实践练习和应用知识等关键步骤。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年级:五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3. 能够运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3.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运算。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加减运算,那么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你们会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解释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概念,强调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 给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
2. 讲解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解释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概念,强调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 给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减的计算。
3. 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解释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强调分母不变,分子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
- 给出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三、练习巩固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包括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2. 强调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布置一些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中的《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的章节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理解运算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进行有效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则包括练习本、计算器和同分母分数的模型。
在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运算时,我会采用类似的方法。
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运算。
然后,我会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接着,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然后,我会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接着,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用清晰简洁的图表和文字,展示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这些题目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方面,我会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如果学生有困难,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4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 第一课时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4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数的概念。
2.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能够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黑板,粉笔,同分母分数练习题。
2.学生:课本,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用课件或黑板上的同分母分数示意图让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同分母分数的概念。
呈现(15分钟)1.让学生自主尝试8/10+4/10和8/10-3/10的计算,并对计算方式进行梳理,将过程展示在黑板上。
2.把黑板上的计算方式简述为相加/相减分子,分母不变的规律。
练习(20分钟)1.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加深对于同分母分数的理解。
2.让学生互相交换答案并批改。
总结(10分钟)1.整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所有知识点。
2.强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关习题。
2.思考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授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通过展示同分母分数示意图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概念;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再通过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整节课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实际应用,以更具体的知识和例子来帮助学生掌握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青岛版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同分母分数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同分母分数混合运算。
(重点)2.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示理解算理,发展形象思维;借助于抽象符号概括算法,发展抽象思维。
(难点)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同学精美的剪纸作品,现在他们的功夫更加了得,我们来欣赏几幅他们的新作吧。
2.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从第一个表中我们知道: 从第二个表中我们知道:你能说说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吗?请你说一说。
是的,第一个表格中的分数是把第一小组剪纸作品总数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15份,王芳、李军、刘虎、杨华的作品分别表示这样的1份、2份、8份、4份。
第二个表格中的分数是把第二小组剪纸作品总数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9份,花鸟、人物作品分别表示这样的1份、5份。
现在,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连加或连减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想一想。
根据这三条信息我们可以提出王芳、李军和刘虎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这两条信息我们可以提出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对,就是求这三者的和。
列式为1/15+2/15+8/15,请你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并说说你的想法吧。
同学们可能会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先算王芳和李军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即:,再算王芳、李军和刘虎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即:2.学了今天的知识,下面我们帮农民伯伯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请你做一做。
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因为其余的种西红柿,所以要求种西红柿的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就要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依次减去韭菜地、芹菜地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1-1/12-5/12=12/12-1/12-5/12=6/12=1/2。
3.2.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3.2.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 让学生观察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
-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4. 应用拓展-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
-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3. 教学视频九、教学时间- 2课时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3.1《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3.3.1《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3.3.1《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
具体来说,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两个或多个同分母的分数相加或相减,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法则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难点则是如何让同学们理解并运用这一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我准备了一些分数卡片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苹果?”通过这个问题,我会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将两个同分母的分数相加。
在讲解完计算法则后,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出示一些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问题,让同学们独立解决。
同时,我会准备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以挑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计算法则:1. 将分数的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2. 如果结果是一个整数,可以在整数的后面添上一个零,作为分母。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3/4的苹果,小红有2/5的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苹果?2. 小明有5/6的苹果,小红有3/8的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苹果?答案:1. 5/42. 47/2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同学会出现错误。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并鼓励同学们多进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我还会引导同学们进行拓展延伸,让他们思考如何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优质课教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结合情景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会用所学新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最后结果化简成最简分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裁纸的信息窗中学到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即将进入剪纸的信息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2剪纸,看看你能找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窗2。
2.整理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汇报。
1,生1:“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83。
生2:“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83.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教师主导选择问题(1)“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2)“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比“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多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无处不有数学,让学生去感受数学,老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板书整理,指出本节课着重研究同分母分数相减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一)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1.ppt出示问题:“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97页到第9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分数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同分母的分数,比如2/5和3/5,然后提问学生们这两个分数相加应该怎么计算。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们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
3. 课堂练习:在讲解完计算法则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计算法则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一些示例。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一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和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计算4/7+2/7和7/103/10,并解释计算过程。
答案分别是6/7和4/1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对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情况进行观察。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相关的拓展资料,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是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并针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学习了第97页到第99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讲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青岛版
分数加减法(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一、复习导课1、 2/9+7/9 7/24+23/24 4/15+8/15 13/20+27/20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同学们你是怎样计算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计算结果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成最简单的分数。
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8 27和9 8和9 42和54[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练习题,使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解法、最简分数,复习最大公因数,为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约分进行铺垫。
二、经历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一)、尝试“变”分数。
16/241.活动要求:(1)尝试用以前面的知识解决。
(2)这个分数要和原来的分数大小相等。
(3)它的分子、分母要比原来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2.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1)用公有的因数2分几次去除。
分步约分(2)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一次性约分(二).归纳概念。
1.引导观察: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原来分数的关系?2.归纳意义:启发学生由分数的大小和分子、分母的变化概括约分的概念。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3.规范格式4.巩固练习(1)观察这个分数能否再化简了?为什么?(2)游戏:找最简分数练习。
要求学生两人合作,一个同学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
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再全班交流。
(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5.归纳提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怎样约分、什么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三、知识迁移、解决问题(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出示情境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被美丽的剪纸情境吸引住了,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第5课时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总第5课时)●设计说明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运算,能正确分析和解答,会用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方法在探索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类比、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在学生探索和应用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
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对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算理的探究。
教学策略:本节课大胆放手给学生,在教学中做到“扶放”相结合,注意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策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练习卡片、PPT。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师:在前两个信息窗中我们欣赏了我国美丽的传统剪纸艺术,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学生欣赏。
)2.信息整理。
师:请同学们走进信息窗2的情境内容,从信息窗中找到你认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用笔标一标,把你整理的数学信息和你的小组其他同学分享。
3.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学生为主体自由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问题预设:生1:王芳、李军和刘虎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生2:王芳、刘虎和杨华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生3:王芳和杨华的作品比李军多占第一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生4: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2)教师主导选择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问题一:王芳、李军和刘虎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问题二: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合作探究、知识迁移1.出示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青岛版
分数加减法(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激趣导入今天我进了学校的网站了解了一下。
瞧,这是我无意间发现的几幅剪纸作品。
(播放学生作品),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挺棒的,我相信你们在这节课的表现也同样会是很棒的,是吧?2.出示在网站上得到的信息。
“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1/8,“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3/8,通过信息复习分数单位。
3.请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1)“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2)“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比“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多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1/8,“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3/8,“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一) 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你是怎样想的?揭示加法的意义【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板书整理,指出本节课着重研究分数相加减的问题,其中,列式的根据可以是加法的意义,也可以是学过的关系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有涉及到加法的意义,教学时可以顺势揭示。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而且,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1.应该怎样计算?(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想想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2)实在想不出办法的,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信封。
(信封中装有1/8和3/8的直观图)[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需要解决时,一般不会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需要我们调动自身的经验或选择合适的途径(如:找人请教,尝试摸索等)去探究,因此,从寻找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我设计了这一环节。
同时这也符合课标中提出的“人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另外,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特别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准备了“信封”。
小学数学青岛版(2014秋)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38~40页。
[教学目标]1.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培养知识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与简洁性。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4.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一、复习旧知师:说一说,刚才这些题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产生知识迁移,为后续学习本课新知作铺垫)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的同学精美的剪纸作品,现在他们的功夫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剪纸作品,学生欣赏。
师:请看剪纸小组的剪纸情况。
出示统计表。
师: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吗?(给学生充分的了解信息的时间)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生:甲、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乙、刘虎同学和杨华同学的作品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丙、王芳同学李军同学和刘虎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丁: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师:我们先来解决丙同学的提出的问题,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解决连加问题1.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2)你能尝试列式并计算吗?(3)你是怎么计算的?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开始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 第一课时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第一课时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同分母分数连加减”,主要涉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概念,掌握运算规则,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学生需要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包括分母保持不变,分子进行相应加减运算。
2. 应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要能够将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物品的总量或比较不同物品的数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示例。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演示文稿,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通过教学视频和示例,详细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通过练习册上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总结:教师对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进行总结,并强调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第一课时青岛版2. 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示例、练习题、解题思路。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练习册上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习题。
2. 口头作业:学生向家长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并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PPT演示、详细的教学视频和示例,让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2.能够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2.教学难点:不同分母分数的通分操作。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因此,需要先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之后再介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掌握此方法。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课程这是数学课第X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所以今天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分数的计算方法。
步骤二: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首先,回顾一下分数的基本概念。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分数?分数的表示方法是什么?2.分母代表什么?分子代表什么?3.分数的大小是如何表示的?步骤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步骤:将分数的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不变,即可得到结果。
2.请同学们自行尝试以下计算:$$ \\frac{1}{2}+\\frac{1}{2}=\\frac{2}{2}=1 $$3.引导同学们分析以上计算的方法,总结并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步骤。
4.请同学们做以下练习题,检验掌握程度。
$$ \\frac{1}{3}+\\frac{2}{3}=\\underline{\\hspace{1cm}} $$5.讲解答案:$\\frac{1}{3}+\\frac{2}{3}=\\frac{3}{3}=1$。
因为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所以直接将分子相加即可得到答案。
步骤四:实战演练1.请学生们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练习。
例如:小明同时有两个糖果,小张有一个糖果,请问小明和小张一共有多少个糖果?2.引导同学们思考,确定糖果的个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分母应该是多少?分析:小明和小张各持有1个糖果,所以糖果的总数应该是3个,分母为3。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动画:分西瓜】师:同学们,看了这段动画,你会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课堂吧。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八戒去找西瓜的有趣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合作探索师:某小学举办剪纸作品展,老师将这个学校的5年级两个班的作品情况进行了统计,大家请看这两个表格。
师:就第一组的作品情况,老师想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王芳、李军和刘虎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请大家分小组,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完成这个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
生汇报:12812811 1515151515==++++。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对于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计算,看来大家都掌握很好。
师:现在大家看二组的作品情况表。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其他类的作品占二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师:问题问的非常好。
该如何列式呢?生:把二组的作品总数看做单位“1”,列式为:15199 --。
师:恩,这是同分母分数的连减计算,怎么算呢?谁来说说。
生:1591591531199999993====------。
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约分。
师:很好,连加和连减的计算还是比较容易的。
看这两个表格,谁还能提出一些问题,是关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生可能提出问题:(1)王芳和杨华的作品比李军的作品多占总作品的几分之几?(2)刘虎和杨华的作品比李军的作品多占总作品的几分之几?(3)花鸟作品和人物作品比其他作品多占总作品的几分之几?……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点评,每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列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的加减法(一)教案 青岛版 教案
分数的加减法〔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48页。
教学目标:1.引导大家主动地整理知识,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与学习的收获,逐步养成整理回忆和反思的习惯。
2.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并把本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比拟系统的知识体系。
3.在复习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大家养成有序思维的习惯,体会将知识条理化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教学难点: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系统整理1.师:回忆本单元都学过哪些知识?生:学习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分数小数的互化……2.师:这么多的知识怎样进展复习?生1:可以分类,比照着复习。
生2:可以列表抓重点进展复习。
生3:通过举例子的方法进展复习。
3.小组合作,选择一种复习方法,将本单元所学知识进展系统整理。
二、交流展示〔一〕第一小组汇报1.将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比照进展了整理生:先找12和30的公因数和公倍数我们通过列举法知道了1、2、3、6是12和30的公因数,60、120、180……是12和30的公倍数。
大家总结: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公因数,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2.师:12和30的公因数除了1、2、3、6还有其它的吗?说明公因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有限的〕12和30的公倍数除了60、120、180还有其它的吗?说明公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无限的〕3.生:用短除法求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大家说说过程和方法,将过程和结果进展观察和比照师: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4.课件出示: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0和5 7和816和25 24和3师:你是根据什么进展判断的?〔二〕第二小组汇报将约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的互化进展整理复习1.将概念整理列出提纲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那么是什么?(3) 怎样进展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大家讨论、交流,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法说说什么是最简分数?1. 课件出示计算题:师:说说计算方法,计算的结果要注意什么?4 3 45 12 7 9 5 9 3 9 4 + 11 9 11 7 11 2 125 + + + - -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能化成整数的要化成整数〕师:观察最后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运用加法的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使计算简便〕3.课件出示: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0.6、0.04、11.5、0.009指名大家说说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着重强调11.5怎样化成带分数?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指名大家说说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着重强调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三、拓展应用1.2路公交车每5分钟发一班车,125路公交车每7分钟发一班车,两车同时发车,经过多长时间后两车又会同时发车?2.把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铁板裁成面积相等、最大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可以裁成多少块?10 7100 25 2 31 32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加减法(一)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计算法则,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出示flash课件)
一、5/6的分数单位是() 3/8是()个1/8
6/7是6个()/() 6个1/11是()
二、口答
1/4+3/4= 5/18+7/18= 9/20+11/20=
4/5-4/5= 13/15-4/15= 28/45-13/45=
师:说一说,刚才这些题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任选两题说出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产生知识迁移,为后续学习本课新知作铺垫)
生:5个十八分之一加7个十八分之一,是12个十八分之一,得数是12/18.
13个十五分之一减去4个十五分之一,是9个十五分之一,得数是9/15.
活动二:情境导入新知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的同学精美的剪纸作品,现在他们的功夫可是更加了得,不信你们看。
(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学生欣赏。
)
师: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吗?(给学生充分的了解信息的时间)
活动三:同分母分数连加的学习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生:甲、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乙、刘虎同学和杨华同学的作品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丙、王芳同学李军同学和刘虎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
丁: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板书,在后续教学中解决。
)
师:我们先来解决丙同学的提出的问题,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根据以往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5+2/15=3/15 3/15+8/15=11/15
1/15+2/15+8/15
师: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三个分数直接连加,计算更加简便)
教师板书:1/15+2/15+8/15
活动四:自主探索
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正确的计算出算式:1/15+2/15+8/15= 的结果,分组讨论。
(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请每个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
生甲:1个十五分之一加2个十五分之一在加8个十五分之一,是11个十五分之一,结果是11/15 生乙:我认为这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5,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加起来就可以。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法则吗?(概括能力的培养优秀生)
生:同分母分数连加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教师及时评价)
……
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连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指名说一说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法则,多范围练习,及时了解全班学生掌握情况。
活动五:同分母分数连减的学习
师: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列算式,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
教师友情提示:总数是单位“1”,计算过程中这个1应该如何处理。
自主计算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说出自己的思路。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1/9-5/9=
2、1-(1/9+5/9)=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生:1可以用假分数9/9表示,这样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9,就是9个九分之一减去5个九分之一再减去1个九分之一,结果是三个九分之一是3/9
生:因为分母都相同,所以分母不变,我只把分子相减,结果是3/9
生:我的结果是1/3,得数应该约分成最简分数。
生:我先算出花鸟和人物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1/9+5/9=6/9,然后用1-6/9=3/9=1/3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合理的评价)
师:你们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能把你的想法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方法吗?(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师:同分母分数连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板书)
活动六: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随意找出其中两道题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学困生),集体订正。
自主练习2、3自主完成;
自主练习4,同桌交流做题思路在独立完成。
活动七: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同学们能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掌握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你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 1/15+2/15+8/15=1+2+8/15=11/15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1/9-5/9=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