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高风险

上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高风险
上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高风险

(上)《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咼风险》判

断题共10题答对0题

1.负责抓稳定的领导人由于其特权和腐败成为社会最大的风险,成

为加剧社会不满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单选1分)

正确答B :错误提交答

案:

答案依据:

2.今天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要解决两极分化和防止两极分化继续扩

大的问题。(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案:案:

答案依据:

两极分化与阶级分化有密切的联系。(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案:案:

答案依据:

4.当利益分化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一定限度,这种对抗性的利益差

别就成为阶级差别,原来并不突出的阶层矛盾就成为阶级矛盾。(单0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答案依据:

5.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不是建立吃大锅饭的机制,而是建立一种能够

有效平衡社会利用,有力防止利益差别演化为阶级差别的机制。(单P 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案:案:

答案依据:

6.利益协调机制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就能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

把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生命线。(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答案依据:

7.个人需要上保险,社会、国家也需要上保险。

(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

案:

提交答 案: 答案依据:

8. 没有利益协调机制社会和国家的保险系数会大大降低。

分)

正确答A :正确 案: 答案依据:

9.

中国的利益格局不调整,中国的政局

就不稳定;中国的利益协调 机制不创新,中国的和谐社会就难以建立。 (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 提交答 案: 案:

答案依据:

10.现在是建国以来官民关系最紧张、官民利益差别最大的时期。 (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 案: 答案依据:

单选题共20题答对0题

1.温家宝总理在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切实(

)(单

选1分)

正确答B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 提交答 案: 定 案:

答案依据:

2.利益协调机制实际上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机制。(单选 1分)

正确答C :人民内部矛盾 案:

(单选1

提交答 案:

提交答 案:

提交答 案:

案:

答案依据:

4.()是社会冲突的根源。正确答A :利益矛盾

案:(单选1分)o 提交答

案:

答案依据:

5.()是思想的基础。(单选1分)

正确答A :利益提交答

案:案:

答案依据:

正确答C :利益和谐提交答

案:案:答案依据:

7.利益协调的实质是()(单选1分)正确答D :利益的平衡提交答案:案:答案依据:

8.两级分化的实质是()正确答B :利益的分裂案:(单选1分)O 提交答

案:

答案依据:

9.阶级矛盾是一种(),是发展成为对抗性质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差别。(单选1分)

正确答A :利益矛盾案:提交答案:

答案依据:

10.一个社会的政治格局是由这个社会的()所决定的。(单选1 分)正确答A :利益格局提交答

案:案:

6.和谐社会关键和要害是()(单选1分)

答案依据:

11.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基础的问题、支柱的问题是()(单

选1分)正确答D :利益格局的协调和稳定提交答

案:案:

答案依据:

12.分析一个社会的性质和进步发展的程度,首先和关键的问题是从()入手。(单选1分)

正确答C :解剖这个社会的利益格提交答案:局案:答案依据:

13.现在()成为硬道理。(单选1分)

正确答B :分配案:提交答案:

答案依据:

14?在()持续高速崛起的过程中,成为利益关系变化最快、利益差别最大的国家,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要求最为迫切。(单选1分)正确答D :中国提交答

案:案:答案依据:

15.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艺术、改革艺术、和谐社会艺术、执政艺术归根结底都是()(单选1分)

正确答D :利益协调艺术提交答

案:案:答案依据:

16.()既是党的优势,也是对党执政能力新的考验和检验。(单

选1分)

正确答C :善于利益协调案:提交答案:

案:

答案依据: 案:

18.导致官民关系紧张和恶化的首要因素是()(单选1分) 正确

答D :官员大肆贪污腐败谋取提交答 案: 利益 案: 答案依据: 19?消除腐败利益要依靠()。 正确答B :制度 案: 答案依据: (单选1分) 提交答

案: 20.中国现在最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单选1分) 正确答C :官民矛盾 提交答 案: 案: 答案依据: 1

多选题共10题答对0题 1.由于现阶段利益分化加剧、分配差距拉大及贪污腐败蔓延,目前 中国有三个“最”()(单选1分) 正确答B :处于建国以来官员和百 提交答 案: 姓关系最紧张时期 案: C :处于建国以来富人和穷 人矛盾最突出时期 D :处于建国以来社会冲突

频发、群体性事件最多时期 答案依据: 2.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 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单选1分) 提交答 案:

正确答A 案: B C D 利益协调机制 诉求表达机制

矛盾调处机制 权益保障机制

案: C :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案:

D : 能不能够建成和谐社会

答案依据:

4.()是其他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最终根源。(单选1分)

正确答A 案: B

C

D 答案依据:利益差别提交答利益矛盾案:利益纠纷

利益冲突

5.利益和谐主要包括()(单选1分)正确答B :官员与老百姓的和谐提交答案: C :富人与穷人的和谐案:

答案依据:

6.不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社会就会()(单选1分)

正确答 A 分化提交答

案: B

: 混乱案:

C 革命

答案依据:

7.利益协调机制是()(单选1分)正确答A :国家和社会的安全机制提交答案:

B :国家和社会的保险机制案:

C :社会稳定的缓冲器

D :国家安全的防火墙

答案依据:

8.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给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带来三次大的变化()(单选1

分)

正确答B :通过30年的革命打破了提交答案:原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案:的旧的利益格局,建立起人民翻身得解放的新利益格局

C :改革开放打破平均主义利益格局,社会利益开始趋向多元化,利益分

化逐渐明显

D :中国面临的种种严峻问题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利益问题上必须进行第三

次创造,建立新的利益协调机制,解决中国社会迅速出现的两极分化现

象,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和谐的社会利益机制

答案依据:

9.导致贫富悬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单选1分)正确答A :体制转

换中的政策失误、提交答

案:管理不力案:

B :国有企业改制中化公为

C :官员利用权力寻租,搞灰

色收入

D :走私、贩毒、组织卖淫等

攫取不义之财

答案依据:

io.和谐是()(单选i分)o

正确答案: A :官民和谐

C :执政党与民众和谐

D :政府官员与百姓和谐

利益相关者们如何影响企业战略

利益相关者们如何影响企业战略 只有当企业的管理者清楚认识到,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最真实的需求以及影响其需求的因素,并采取有利于满足内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行动,才能使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优势和竞争标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的成功。处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大多被利益相关者推向多元化,因此应预先考虑战略类型的变革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制定应对策略。 如果你连续三年关注我们的信誉100企业榜单就会从中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排名靠前的企业无一不是高度专业化经营的公司,而排名靠后的企业往往是多元化经营的公司,这一点在中国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的信誉低于专业化经营公司信誉的呢?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在中国,联想、TCL、康佳、春兰等等上了规模的企业,都热衷于多元化的公司战略,而正是这样的战略方法,令大量中国企业陷入了困境,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力连年下滑。 多元化经营战略之所以被中国众多企业采纳,是基于中间产品市场,包括知识、技术、商誉、零部件、材料等市场不完全性的考量。这种不完全性是市场失效及中间产品的特殊性所致,如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外部市场上转让容易扩散。中间产品的这种特殊性导致买方或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价格的不确定性。这种缺乏市场以供企业之间交换产品,或某些市场经营效率低下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开展多元化经营,避免外部交易成本,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便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利益相关者战略路径 那么,利益相关者为何会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决定要素产生影响。弗里曼认为影响的产生基于以下三个原理: (1)合作原理。它说明外部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两者之间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企业家和管理者一起工作,维持和顾客、供应商、金融家和社区机构之间的交易和关系。每个团体对企业工作的支持对企业战略的成功至关重要。 (2)持续创造原理。它认为企业是一个持续创造价值的源泉,在价值的激励下和利益相关者合作,创造出新的价值。现代企业创造价值不但不必摧毁别人,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善每个人的状况来实现。 (3)复杂性原理。它认为人是复杂的,具有许多不同的价值观。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有时是自私的,有时又会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动。

食用油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

江苏商论2011.9 ●修回日期:2011-08-25 基金项目:本文受广州市社科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0SKLY05)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研基金(编号G3100051)资助作者简介:陈晓群(1974-),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农产品贸易。 摘要: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是食用油产业链自主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本文解析了 食用油产业链各利益构成主体的特征,并提出了形成一个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注重加强链条上各组织体系的支撑,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原则,加快产业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支撑的建议。 关键词:食用油;产业链;利益协调文献标识码:A 食用油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陈晓群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也在逐年提升,为满足食用油需求的巨大缺口,国家自2006年1月1日起对包括大豆在内的几种油料作物均取消了关税配额制,仅征收3%-10%的低关税,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食用油及其原料进口国。与此同时,外资通过并购重组大举进入中国食用油加工行业,以ADM 、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为首的跨国粮商,已经在我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参股控股,达到总股本的66%,并且对整个食用油产业链从原料种植采购、加工、分销物流、终端销售都拥有了明显优势的控制权。面对开放带来的巨大冲击,食用油产业的安全性和自主性引起了从政府到民间的高度重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建一个自主平稳健康运行的食用油产业链,而利益作为链条的核心,其在产业链各构成主体间是否合理公平的分配决定着食用油产业链能否自主平稳健康运行的成败,鉴于此,本文对构建食用油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进行了抛砖引玉的研究。 一、食用油产业链的构成及特征 1、政府成为食用油产业链主体之一。食用油作 为居民必备主要消费品,关系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使得政府成为产业链上的主体之一,并进而影响到产业链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这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油料生产者的国内补贴政策,包括最低收购价政策、生产资料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等,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同时政府实施的食用油储备政策,为防止物价大幅波动逆市收购和发放食用油脂的措施通过对产业链上各主体包括油脂生产商、批发零售商、消费者的活动进行调节,进一步影响整个食用油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二是食用油产业链上的生产者并不能控制食用油市场价格,政府在食用油产品的定价中具有直接影响。政府除借助市场和财政手段外,有时甚至直接动用行政手段干预食用油价格,比如今年通货膨胀预期加大的情况下,政府直接约谈食用油几大巨头明令不得涨价,直接干预了食用油产业链上各主体之间的价值分配。 2、产业链上游供货主体分散,随机性大。食用油 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生产商主要是农户,中国的农户生产规模小而分散,且农户作为供应商具有多重身份属性:自然人、法人、管理者、决策者、劳动者等等;其行为模式比较复杂,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并受农户个人的文化素养、心理状态、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而波动;在对市场信号和经济信息的认知和反应上,既可能理智定夺,也可能盲目跟风。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低,农户行为方式变化、价格信号作用、自然灾害等因素常常导致供应链频繁重组,链结构十分脆弱,一有风险冲击易断裂 25

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和分配研究.doc

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和分配研究- 摘要:PPP项目是我国目前企业主要的融资手段,其良好的融资模式与当前项目所涉及到的双方利益协调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PPP项目中双方的利益分配决定了当前项目能否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对PPP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合理的协调与分配,在双方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可以有效地减小双方利益的损害程度。由此可见,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和分配研究是我国当前企业进行融资时的首要研讨问题。本文通过笔者浏览多部相关文献,以及结合数位国内著名融资专家的相关理论,针对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和分配研究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和分配融资模式 目前,我国的PPP项目距理想化模式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我国PPP项目没有良好的利益与风险的合理分配体系。这一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PPP项目的发展,因为,双方在进行理想化的PPP项目时,也就代表了一个新的效益以及风险结果孕育在了其中,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建立完善、合理的利益与风险的合理分配体系,双方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往往容易产生利益纠纷等资金方面的分配问题。总而言之,PPP项目的产生,源于双方的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与需求,在PPP项目进行的期间,双方需建立好利益与风险的合理分配体系,避免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产生利益矛盾。 一、PPP项目利益分配的概念 PPP项目利益分配的基本概念,是指PPP项目所涉及到的双方利益分配方案以及风险承担情况。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

境下合理的制作PPP项目利益分配方案是企业双方进行PPP项目合作的基本原则。PPP项目利益的分配原理是指企业双方在进行PPP项目融资或者合作的过程中,对项目结果的一种资源承担,即对突发状况的风险承担比例。 二、我国PPP项目中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 (一)双方的努力水准 我国PPP项目以双方合作、共同寻求利益的模式为主要载体,因此,在双方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其PPP项目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利于合作的不良现象。其中,某一方或是双方在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出现懈怠心理是目前PPP项目中最常见的不良因素。这一不良因素会对我国PPP项目中利益分配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反,在双方进行PPP项目的过程中,如果双方对当前合作模式都处于非常努力的状态,那么这项PPP项目的收益效果不言而喻,是非常高的,并且,双方的当前的合作模式以及合作态度在同行业中,甚至整个市场会有收到良好的评价。 (二)相关部门的督促力度 上文我们提到:某一方或是双方在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出现懈怠心理是目前PPP项目中最常见的不良因素,而除了这种不良因素外。相关部门的督促力度同样会对我国我国PPP项目中利益分配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双方进行PPP项目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公共机构,也就是建立PPP项目利益分配体系的管控者以及督促者。此时的公共机构对双方合作过程中的督促力度在整个PPP项目能否有效地进行下去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公共机构的督促是企业双方在进行PPP项目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管理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当前PPP项目会避免出现很多双方信息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均匀以及风险承担程度不一致的局面。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高风险 刘明福教授 利益协调机制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机制之一。指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协调机制,受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水平状况制约。大体上包括利益导向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和利益矛盾疏导机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作用的体系。 一、利益协调机制是整个社会的保险机制 (一)利益矛盾是社会冲突的根源,利益协调是社会稳定的生命线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国内的统计数字亦告诉我们,有的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比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出4倍到10倍之多。我国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已超过4.88倍,并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实际上这种收入差距还要更大。 贫富两极分化使得很多人逐渐被边缘化。当两极分化被进一步扩大,就恶化成为阶级分化与阶级差别。通过实现共同富裕化解社会矛盾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 (二)利益协调机制是社会抵御风险的保险机制 在“发展”、“稳定”、共同富裕三者之间,共同富裕的位置至少应当放在“稳定”之前。和谐带动国家、社会的大和谐。利益协调的实质是利益的平衡(不是平均主义),要防止社会利益的失衡。利益协调机制是为了防止两极分化进一步扩大。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是为了有效防止社会差别演变成为阶级差别的良好机制。 (三)中国现阶段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创新 政治格局代表利益格局,利益格局支撑和保障政治格局。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关键是解决好“两化”问题和“两仇”问题 以“利益协调”牵引“心理协调” 两化(外部问题):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西化、分化战略。而中国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的“两化问题”主要是指“腐化问题”与“两极分化问题” 两仇主要指的是:“仇官”与“仇富”心理。 在今年“两会”中,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继续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官员进行财产公示,是反腐败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早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实践所证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 反腐败斗争如果没有自律机制,没有切实有力的监督,只有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上下同欲,携手共进,才能有效地推进反腐败工作。 贫富差距的两级分化根源:一是被腐败现象“腐”出来的;二是被分配不公“分配”出来的。从社会问题看,当一定时期一个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合理、科学,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够减少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反之,如果一定时期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有明显的缺陷,就会诱发、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贫富差距扩大,仇富心理蔓延,社会犯罪率上升等。 从政治问题来看,利益协调机制不仅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导向、价值目标等,而且也直接检验着其政治结构、政治过程的合理性。比如,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出现了明显的收入分配不公,而政治体系又缺乏基本的自我纠错能力,不能及时调整政策,甚至政策过程还在强化这种不合理,就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群体性事件增加,当问题得不得及时解决,甚至会直接威胁到政治稳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政治动乱等,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 三、创造中国财富分配奇迹,建设“中国特色福利国家” 从生产力奇迹到创造财富的分配奇迹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至上;公司治理 传统的理论认为,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发布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

上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高风险

(上)《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咼风险》判 断题共10题答对0题 1.负责抓稳定的领导人由于其特权和腐败成为社会最大的风险,成 为加剧社会不满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单选1分) 正确答B :错误提交答 案: 答案依据: 2.今天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要解决两极分化和防止两极分化继续扩 大的问题。(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案:案: 答案依据: 两极分化与阶级分化有密切的联系。(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案:案: 答案依据: 4.当利益分化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一定限度,这种对抗性的利益差 别就成为阶级差别,原来并不突出的阶层矛盾就成为阶级矛盾。(单0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答案依据: 5.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不是建立吃大锅饭的机制,而是建立一种能够 有效平衡社会利用,有力防止利益差别演化为阶级差别的机制。(单P 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案:案: 答案依据: 6.利益协调机制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就能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 把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生命线。(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提交答 答案依据:

7.个人需要上保险,社会、国家也需要上保险。 (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 案: 提交答 案: 答案依据: 8. 没有利益协调机制社会和国家的保险系数会大大降低。 分) 正确答A :正确 案: 答案依据: 9. 中国的利益格局不调整,中国的政局 就不稳定;中国的利益协调 机制不创新,中国的和谐社会就难以建立。 (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 提交答 案: 案: 答案依据: 10.现在是建国以来官民关系最紧张、官民利益差别最大的时期。 (单选1分) 正确答A :正确 案: 答案依据: 单选题共20题答对0题 1.温家宝总理在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切实( )(单 选1分) 正确答B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 提交答 案: 定 案: 答案依据: 2.利益协调机制实际上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机制。(单选 1分) 正确答C :人民内部矛盾 案: (单选1 提交答 案: 提交答 案: 提交答 案:

利益相关者

概念产生 《牛津词典》记载的“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于1708年,它表示人们在某一项活动或某企业中“下注”(have a 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3年,美国上演了一出名叫“股东”(shareholder)的戏,斯坦福研究所(SRI)的研究人员受此启发,利用另外一个与之对应词“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来表示与企业密切关联的所有人。他们给出的对利益相关者的描述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这个理论的产生极大挑战了当时的“股东至上理论”,让人们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李洋、王辉(2004)认为如今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管理学中一个独立而重要的分支。按照对利益相关者概念不同的理解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影响企业生存”、“实施战略管理”、“参与权力分配”。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不少国外旅游研究者开始热衷于将“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一词引入旅游领域,并运用于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与协作的研究之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文献。1999 年10 月1 日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在其第十三届会议通过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明确使用了“利益相关者”一词,提供了旅游业发展中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参照标准,标志着“旅游利益相关者”概念已正式得到官方认可。 概念界定与分类 陈宏辉(2003)指出在利益相关者基础理论的研究中,所有的研究者都认识到企业周围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特征是不一样的,试图将某种分类结果推广到所有的企业之中也往往有削足适履之感。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旅游领域利益相关者问题的研究中,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其利益相关者构成与格局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笼统地研究“旅游利益相关者”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因此,旅游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承继了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大多数文献都在援引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定义的基础上,针对各自研究的对象作出了界定与分类。 国外研究中比较著名的界定和分类主要有Robson J.(1996)提出的旅游经营商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游客、居民、压力集团、国家和地方政府、宾馆、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代理商、媒体等,绘制了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还有基于所有的利益主体都具有本质上相同的价值的理念,Sautter和Leisen (1999)在Freeman的利益主体谱系图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幅旅游业利益主体图(如图1),这也是目前国内学者引用得最多的图例。

协调机制

行政协调,是指协调、调整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纵横向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分工合作、权责清晰,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行政协调包括以下三层意思: (1)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增强行政系统的适应力、创新力。现代行政系统是一个与外部行政环境变化及信息要求相关的开放系统,它必须根据外部环境对自身的要求,调整政府职能体系与行政组织结构,以增强行政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2)协调内部纵横向的关系,以增强行政系统的协作力、整合力。政府行政系统,为增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必须协调自身内部的各种纵横向关系,这种“纵横向关系”,既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又包括政府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3)协调内外部、纵横向的人际关系,增强行政系统的凝聚力、驱动力。由于行政人员所居职位、所持视角、所具有的价值取向等不同,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行政协调,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分歧,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信任、支持,从而增强行政系统的凝聚力、驱动力,实现行政运转协调。 行政协调的类型: (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 (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准,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适应性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结构性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动态性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沟通性行政协调。 (3)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七种:高层次协调、中层次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

利益相关者诉求

《低碳经济视阈下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研究_姜仁良》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及角色定位 1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于1708 年,它表示人们在某一项活动或某企业中“下注”(Have a 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20 世纪60 年代斯坦福研究院最先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它的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键论点是弱化企业股东至上论,强调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利益诉求。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利益相关者就是任何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或者是在这一过程中遭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约瑟夫?W?炜斯,2005)。20 世纪8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利曼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 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人或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Freeman,R.E,1984)。这个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从此以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成为人们在分析组织机构绩效和政策决策影响中常用的一种工具。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步完善和发展,主要用于公司治理、绩效评价和战略管理等方面。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环境治理管理中的一个新动向。而如何在城市环境治理管理过程中协调好各方利益以实现环境治理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则是研究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职责分工以便进行科学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利益需求分析,对保证治理效益最大化,激 励各方参与环境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其重要意义在于拓展了治理的主体空间,强调了主体利益与其应当承担的治理责任需要对等。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如何治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上,单靠政府的方针政策,甚至市场以至技术上的措施是不够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不仅仅是城市政府的责任,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公众、企业和环保组织等多方面密切协作,优势互补,分工负责,共同推动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实现以最低的环境保护成本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由于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目标取向、信息的非对称性,带来了他们之间或主体内部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形成了复杂的利益与责任关系。城市生态环境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城市政府、城市居民(公众) 、企业(包括环保企业) 、环保NGO、社区自治体、其他政府组织(如相邻区域或城市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这些各个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偏好要求与实现途径互不相同,例如“政府偏好社会发展的总体绩效(即政绩) ,公众偏好个人利益(包括健康),企业偏好利润,环保NGO 则偏好社会环境权益”等。 埃莉诺的模型证明:人类社会大量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事实上并不是依赖国家也不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的,人们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是更为有效的解决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这一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面临公共事务困境的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确定他们的制度安排,改变他们所处的情景结构,从而避免“公地悲剧”。治理主体多元化可产生多样化的激励模式。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情形下,激励治理行为的内容可以是传统的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或环境效益的追求,也可以是基于道德、利他主义甚至是生态环境至上主义的观点。特别是在不同治理主体对自身环境权益的追求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的相互制衡作用。 2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主体选择及其角色定位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不是

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协调机制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保障和协调群众利益,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一位问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路径。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区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方面的新路径、新模式,切实推进社会管理新机制、新体系、新方式的创新,市委财经办近期对我市构建群众利益保障机制和协调机制的路径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我区群众利益矛盾现状 2012年,我区在创新工作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日渐凸显,有些利益相互冲突,有些现实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交织,这些矛盾和问题大量地以信访的形式反映出来。从信访统计数据看,2012年,信访中90%以上均涉及民生问题,主要有:一是房屋拆迁价格问题,迟迟达不成拆迁协议,产生房屋开发纠纷;二是房屋拆迁安置不到位,造成拆迁户不满;三是在项目建设征地过程中未将工作做实做细,采取强制手段,从而引发上访;四是在土地征用后未及时拨付或发放补偿款,导致群众的合理诉求;五是工伤纠纷。六是群众居住环境、出行、就医、就业等基本生活要求得不到满足等引发的上访案件;七是部分执法人员对群众的利益诉求不能及时回应和疏导,致使一些应当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存在执法不公问题,群众产生抵触情绪以及部分司法人员在司法实践程序上,适用实体法片面、机械,对案件把握不到位、定性不准,存在司法不公问题,导致群众不满引发矛盾纠纷。 二、产生群众利益矛盾的主要原因 当前区市群众利益矛盾的产生原因,既有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有群众要求合理的一面,也有解决问题不到位、处理方法不当的问题;既有群众工作薄弱、管理方法落后,也有群众要求过高、意愿难以满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民生投入满足不了民生改善需求。近年来,虽然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财力不断增强,民生投入也逐年大幅增加,把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但医疗、就学条件的改善,社会保障的扩面提标等民生问题,仍得不到及时改善和解决,满足不了民生改善的需要。(二)基层干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识不足。在加快发展过程中,有些单位和干部还没有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环境改善、食品安全、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等涉及群众利益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引发了许多社会

PL12 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试题

1.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有两个阶级,一 个阶层,其中阶层是: 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以上都不对 2.如果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就会: A.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B.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C.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 D.以上都包括 3.我国需要建立的利益协调机制包括: A.利益表达机制 B.利益引导机制 C.利益调节机制 D.以上都包括 4.公众利益诉求民主化、科学花的有效 制度包括: A.民意调查制度 B.信息公开制度 C.听证会制度 D.以上都包括 5.利益引导机制主要是指对哪方面的引 导: A.思想观念 B.法制观念 C.道德观念 D.以上都不对 1.我国现在的利益关系状况和利益矛盾 的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 (3分) A 利益主体多元化错误 B 利益差别扩大化 C 利益矛盾复杂化 D 以上都包括 2.利益主题大体上可以划分为: (3分) A 利益个体 B 利益群体 C 以上都包括 D 以上都不对 4.改革开放后,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了 变化,主要表现在: (3分) A 工人阶级的队伍明显壮大 B 农民阶级发生了分化 C 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 D 以上都包括 5.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包括: (3分) A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科技人员 B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 私人企业主 D 以上都包括7.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制度化调节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哪些目标: (3分) A 明确利益导向 B 规范利益行为 C 实现利益共享 D 以上都包括 8.关于共同富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B 共同富裕应该是平均主义 C 共同富裕要防止两极分化 D 以上都不对 12.建立和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主要是要: A 充分发挥市场的利益调节作用 B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C 调整利益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间的不公平感 D 以上都包括 13.利益约束机制主要是对哪些方面的约束: A 法律 B 道德 C 以上都包括 D 以上都不对 14.引导个体合理确定利益目标,选择利益行为的内在约束力是: (3分) A 法律 B 道德 C 法制 D 以上都不对 15.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3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最高人民法院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治协商大会 D 以上都正确 10.公众利益诉求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制度包括: A 民意调查制度 B 信息公开制度 C 听证会制度 D 以上都包括 12.建立和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主要是要: A 充分发挥市场的利益调节作用 B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为不同的利益 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C 调整利益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间 的不公平感 D 以上都包括

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平衡机理分析

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平衡机理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有关学者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 定义,对其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以大股东为中心的与内部利益相关者(小股东、企业经营管理者、员工等)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对比分析,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进而提出平衡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具体建议,以供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 企业利益相关者是以契约为基础,与企业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从中获取回报,并承担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的个人或团体。[1]主要包括:股东(外部股东、内部股东)、企业管理者、员工、银行、债权人、供??商、顾客、同行竞争者、当地政府、社区、社会团体和公共媒体等。[2] 恩格斯说“第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3]按照利益相关者的内外部联系,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大股东为中心的与内部利益相关者(小股东、企业经营管理者、员工等)之间的利益冲突;另一类是以企业为中心的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政

府、社区、供应商、顾客、同行竞争单位、债权人等)之间的冲突。本文主要讨论研究分析以大股东为中心的与内部利益相关者(小股东、企业经营管理者、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一、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企业中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最为常见,同时,也是比较容易引社会关注的事件。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4]: (一)控股权争夺的利益冲突 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中拥有的投票权通常是最多的,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也占有大部分席位。一般情况下大股东掌握了企业的控股权,就意味着掌控了公司的人事任免权、财务支配权、资产配置权等一系列重要权力。2015年,宝能系入股万科地产后,发生了一系列事件,社会各方对此事进行了热议,但从事件的本质上看这是一个控股权争夺的案例。加拿大学者柴芬斯指出:“一家公司的股东之间也会存在着潜在的不和。”[5]主要是少数股东担心控股股东把公司视为自己个人的领地,并向直属企业转让优质资产或核心业务,从而形成利益输送链条。 (二)企业经营决策上的利益冲突 在企业重大决策的投票中,大股东往往能以较大的优势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顺利通过有利于自己的表决,其他利益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化解社会高风险-试题答案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高风险 考试得分73 单选题 错误 1.当前经济阶段发展,以下观点最适合当下社会稳定发展需要的: 1. A 一部分人优先富裕起来 2. B 发展是硬道理 3. C 分配是硬道理 4. D 生产力奇迹 正确 2.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是______。 1. A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 2. B 平均主义的社会 3. C 小康社会 4. D 比西方国家经济更发达的富裕社会 正确 3.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共同作用驱动的。 1. A 消费、内部贸易、出口贸易 2. B 投资、消费、出口贸易 3. C 融资、内部贸易、出口贸易

4. D 融资、消费、出口贸易 正确 4.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究竟是“国富民强”还是“民富国强”? 1. A 国富民强 2. B 民富国强 错误 5.我们要实现经济转型,主要是通过_____调整: 1. A 需求结构 2. B 外需结构 3. C 投资结构 4. D 出口贸易 正确 6.第三次分配是指: 1. A 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2. B 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 3. C 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 4. D 社会福利 正确 7.第一次分配是指: 1. A 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2. B 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

3. C 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 4. D 社会福利 错误 8.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有益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发展的。该论述: 1. A 正确 2. B 错误 正确 9.温家宝强调,____是民生之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1. A 就业 2. B 住房 3. C 经济收入 4. D 福利 正确 10.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_____。 1. A 保障就业 2. B 拉动内需 3. C 防止腐败 4. D 提高国民经济收入 错误 11.经济的价值规律需要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环环相扣。要保持经济循环协调机制的形成,关键环节是______。

协调理论

成本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成功不再仅仅依靠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还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参与,项目利益相关者成为影响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 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不能有序互动、没有建立一种协调的合作关系是导致项目失败的重要因素,而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合作是项目成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如何加强对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互动有序,达成项目系统的协同状态,以实现项目的成功,成为当前项目管理中鱼需解决的问题。 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是指为了建立和维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使之从无序向有序发展,达成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实现项目成功所设计或安排的规则和策略。该协调机制是一种主动型的、预防型的、高层次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它是对项目运行过程中预期的问题和冲突制定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良好的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能够从制度层面实现有效的项目管理。 项目团队必须弄清楚谁是利益相关者,确定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然后根据他们的要求对其影响力加以管理,确保项目取得成功。利益相关者是否满意成为衡量项目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真正成功的项目是交付了预定目标、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并符合利益相关者期望的项目

大型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数量众多,他们之间异质性非常鲜明,关系错综复杂,所面临的环境动态多变。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多样化会导致项目的混乱与冲突,为此,需要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互动有序,达成项目系统的协同状态,以实现项目的成功。 系统论认为,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才使得系统具有完整性、动态性和目的性,才能使系统正常地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需要对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这种关系进行协调。如果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则没有什么需要协调的,依赖性越强则越需要协调。 本文把协调定义为: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是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对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管理的过程。 该定义的具体内涵是: 第一,项目利益相关者协调的着眼点是调整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不变关系的维持、可变关系的修改及辅助关系的取舍。 第二,协调的目的是实现项目的总目标。项目系统中,项目利益相关各方分别具有各自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可能是相互影响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如何系统地处理这些子目标,保证系统总目标的实现是协调的任务。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社会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正在推进的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开放,不仅是一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而且是一场社会利益关系和结构的巨大变动,已经使得并将进一步使得古老的中华民族,逐渐跻身于现代文明的先进行列。这种利益关系和结构的变动往哪一个方向发展,直接影响到十几亿中国人民的民生和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因此,建立健全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政治家的关注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动 1978年以来的20多年,伴随着市场化趋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的逐渐推进,中国的社会利益关系和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巨大变动,出现了多样化、动态化、社会化等特点,并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的考验。 一是,以单一的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权的同质化社会,已经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社会。在全社会脱贫致富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社会活力的激发,社会成员一部分一部分地先后富裕起来,社会分层相应加剧,新的社会阶层和困难群体在中国政府的统筹兼顾方针下,正在逐渐整合为新的社会结构。与此同时,在权力寻租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在社会无序竞争中出现的黑社会现象等等,又在解构着尚未完成整合的新社会。 二是,以社会成员工作分配组织化、职业固定化、身份隶属化、居住不变化为特点的相对静止的社会结构,正在转变为社会成员自主择业、自由流动、身份和居住多变性为特点的动态社会结构。而且,社会流动整体呈立体状,垂直流动、水平流动、结构性流动以及自由流动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由家庭政治出身决定社会地位的行为取向,也在社会流动中转变为靠个人能力和业绩决定社会地位的行为取向。与此同时,对日益增加的流动人口、充满活力的动态社会如何管理,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新问题。 三是,以社会成员的工资福利由单位提供、人事档案由单位管理、政治活动在单位参加、个人命运由单位决定为特征的“单位人”,正在转变为福利由单位或社会统筹解决、人事档案由单位或社会管理、政治活动在单位和社会参加、个人命运主要由自己决定为特征的“社会人”。特别是,个人的自主选择权越来越大,自由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国内外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会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突出。 四是,以信息主要通过单位领导传达文件、国家提供新闻等纵向传播形式来传递,从上到下引导社会舆论的相对封闭式社会,已经迅速地转变为大量信息主要通过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横向传播形式来传递,并且能够快速、便捷传递的开放性社会。传统的纵向舆论引导方式和社会管理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在媒体多样化、信息网络化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扁平化传播的全新局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经受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还要经受信息化的新考验。 显而易见,这些变动都不是局部的变动,而是全局性的、结构性的变动。面对着如此重大的社会变动,我们的出路何在?就在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这些变动,考察这些变动,研究这些变动,寻求适应这些变动的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 建立健全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摘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强调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责任,而忽略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实力,限制了研究结论的实用性。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三方面因素,设计了一套包括整体平衡、各类间平衡和动态平衡的利益要求平衡机制,以二滩公司为例,说明平衡机制的实用性,并给出了利益满足平衡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利益要求;平衡原理;企业实力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it技术的迅速发展 ,企业的外部要求不断增多,内部弹性逐渐降低,各种利益相关团体对企业的经营行为有着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使得企业必须谨慎、积极地回应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已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1],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利益团体之间、以及企业与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已成为企业的主要任务之一。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支持和影响不同,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经济实体,将更关心和注意关键资源的来源以确保继续生存[2],换句话说就是企业更倾向于关注那些控制企业生存发展关键资源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要求和问题[3]。 目前,有关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问题的研究,一个是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如donaldson、dunfee、杨瑞龙、李苹莉、陈宏辉等从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及企业需求两方面进行研究,认为企业有义务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特别是那些拥有关键资源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要求[4-6]。陈宏辉等构建的利益要求平衡系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系数采用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综合相关度和利益要求的实现程度两个因素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平衡情况,以此来指导企业的利益平衡活动[6]。另一个是企业视角,目前来说还没有人从企业视角对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只有郝桂敏(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除了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及企业需求两方面因素,企业实力对利益相关者管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从企业需求与实力两个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7]。 frooman(1999)的研究表明,一个组织对某利益相关者的依赖性越强,该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就越大,企业对其的关注就越多[8]。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和企业需求决定了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越重要企业越应该满足它们的利益要求。但当企业没有能力满足这些利益要求却被强行要求满足时,企业会本能地选择逃避,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因此,要想企业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问题,就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三方面因素。企业需求、实力与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见图1。 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在对主要相关利益主体及其利益要求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探讨满足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利益协调与平衡机制,以及实现利益平衡的具体措施。 二、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利益要求分析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基础所在,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等存在较大差异,各国企业重点关注的利益相关者也存在较大的不同。本文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对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总结和界定。作者通过对国内有关利益相关者界定的研究文献的搜集整理,发现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